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人”之路的两种风景——试比较鲁迅与周作人的儿童教育思想 被引量:3
1
作者 姜彩燕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97,共7页
鲁迅与周作人是五四时期"人的发现"与"儿童的发现"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在儿童教育的看法上有诸多相通之处,但由于二人的思想渊源和个性气质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探索"立人"之路的过程中差生了不少看似细微而... 鲁迅与周作人是五四时期"人的发现"与"儿童的发现"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在儿童教育的看法上有诸多相通之处,但由于二人的思想渊源和个性气质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探索"立人"之路的过程中差生了不少看似细微而又显著的区别。试从理论基础、家庭教育主体、儿童教育的目标、儿童读物以及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等五个方面,来解析其中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儿童教育
下载PDF
儒家政教观与魏晋赋格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宝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在三国儒运衰微、西晋儒术复振、东晋玄儒消长的过程中,宣扬王权一统、四海归一仍是其间重要的文人心态和文学命题。魏晋咏物赋具有鲜明的儒家"比德"观的痕迹,而其篇幅容量和表现技法又有着异于汉赋的细入、周密、采缛等特点... 在三国儒运衰微、西晋儒术复振、东晋玄儒消长的过程中,宣扬王权一统、四海归一仍是其间重要的文人心态和文学命题。魏晋咏物赋具有鲜明的儒家"比德"观的痕迹,而其篇幅容量和表现技法又有着异于汉赋的细入、周密、采缛等特点。此外,魏晋的变乱局势激发了文人关注个体生命价值、追求个性自由、独立批判、注重挖掘和表现内在情志等主题,更是创新性的拓展了汉赋言志讽喻的传统。儒家政治文艺观念在流变中不断向魏晋辞赋渗透,并对魏晋辞赋精神气格的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魏晋辞赋对于儒学影响的剥离运动也始终存在。魏晋玄儒并济的赋风、东晋玄言赋的兴起与纯自然化笔法的推广,均是其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政教观 魏晋辞赋 赋格 扬雄 班固 左思
下载PDF
《左传》对偶运用之艺术成就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凌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9-82,85,共5页
借助相关数据之比较、众多种类之列举,具体剖析《左传》对偶运用的艺术特色,以期为其语言风格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左传》 对偶 修辞艺术 语言风格
下载PDF
论《史记》在叙事上对《左传》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可永雪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57-64,共8页
笔者用“从以‘初’字领起到以‘当是时’领起”,“从雅爱趣味到对故事性、戏剧性的追求”,“从单一的叙事体式到多种笔仗并用”三个小标题 ,着重论述《史记》在叙事上对《左传》继承和发展的演进轨迹。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史记>> <<左传>> 叙事方式
下载PDF
周作人译述古希腊戏剧的文化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庄浩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69,共6页
周作人是我国译述古希腊戏剧的拓荒者与奠基人之一。他胸怀世界文化的宏大构想 ,以创建中国新文化、改造国民性为最高鹄的 ,奉行两个“三角塔”的独特的文化艺术观 ,不仅翻译了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及拟曲等一批传世之作 ,而且全面地考究... 周作人是我国译述古希腊戏剧的拓荒者与奠基人之一。他胸怀世界文化的宏大构想 ,以创建中国新文化、改造国民性为最高鹄的 ,奉行两个“三角塔”的独特的文化艺术观 ,不仅翻译了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及拟曲等一批传世之作 ,而且全面地考究、评述古希腊戏剧的生成、发展、兴衰及其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他的译述的文化策略突显出孤标特立、卓然不凡的文化品格 ,对于推进新世纪中外文化交流 ,缔建现代的民族新文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古希腊戏剧 译述 文化策略
下载PDF
左丘明故里在肥城衡鱼考──兼驳非肥城诸说
6
作者 耿天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0,90,共4页
左丘明故里与其姓氏紧密相关,弄清左丘明故里,有助于解决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左丘明姓氏问题。文献记载、左丘明墓、左丘明祠、左丘明后世子孙所居之地以及口碑史料,都证明左丘明故里在肥城衡鱼,而不在东平、峰县、曹县。
关键词 左丘明故里 左丘明墓 肥城衡鱼
下载PDF
《左传》“联珠格”运用之艺术成就初探
7
作者 何凌风 《宜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5-48,共4页
《左传》一书使用联珠数量和种类之多、艺术水平之高都是“史”无前例的。其所取得的杰出艺术成就影响深远,以至在史传散文中形成了积极而广泛地运用联珠的修辞传统。为此,对《左传》联珠格运用情况予以深入研究,无疑将促进我们对《左... 《左传》一书使用联珠数量和种类之多、艺术水平之高都是“史”无前例的。其所取得的杰出艺术成就影响深远,以至在史传散文中形成了积极而广泛地运用联珠的修辞传统。为此,对《左传》联珠格运用情况予以深入研究,无疑将促进我们对《左传》语言艺术的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联珠格 语言风格 修辞美
下载PDF
邵作舟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小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7,共5页
邵作舟是晚清维新派著名人物之一,由于面世资料稀少而零散,学术界对这位徽州人物缺少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随着近些年来邵作舟更多手稿的出版,邵作舟思想的历史地位也逐渐被学界所认识,他在政治、哲学、经济、军事、文论等多个领域颇有建... 邵作舟是晚清维新派著名人物之一,由于面世资料稀少而零散,学术界对这位徽州人物缺少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随着近些年来邵作舟更多手稿的出版,邵作舟思想的历史地位也逐渐被学界所认识,他在政治、哲学、经济、军事、文论等多个领域颇有建树和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作舟 维新变法 《邵氏危言》 《公理凡》 海防
下载PDF
从《郑伯克段于鄢》看《左传》的叙事特点
9
作者 李冬英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95-96,共2页
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从情节、人物、环境三方面看《左传》的叙事特点。其叙事情节曲折、变化莫测,人物语言个性化,环境描写与叙事的谐调周密直接深刻的影响了后世小说。
关键词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叙事 特点
下载PDF
杜预左传学“例”说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达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32-37,共6页
对于《左传》"例"的研究构成了杜预左传学中的重要内容。杜预在《春秋左传集解》和《春秋释例》中提出了"三体五例"及"五十凡皆周公旧法"的说法,在经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左传》的地位一跃超过今... 对于《左传》"例"的研究构成了杜预左传学中的重要内容。杜预在《春秋左传集解》和《春秋释例》中提出了"三体五例"及"五十凡皆周公旧法"的说法,在经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左传》的地位一跃超过今文经公羊、穀梁学派。从经学发展的角度看,杜预定"例"的学术实践源自古文经学的治学传统,其《春秋释例》显示了他对前代学术成果的继承;从西晋的政治现实出发,提高左传学的地位不但抬升了古文学派影响力,更满足了司马氏的政治需要,杜预运用其学说保证了司马氏政权的合法性并维护了其稳定,实现了经世致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预 《左传》 释例 五十凡例 三体
下载PDF
左宗棠与西北生态环境治理
11
作者 白学锋 周龙祥 《陇东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6-70,共5页
左宗棠在就任陕甘总督、督办新疆军务的紧张繁重的军事、政治活动之外,对西北的生态环境建设,也推行了一系列朴素但却富有针对性的环保举措,主要涉及到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禁种罌粟、引桑植棉、建设市政设施等方面... 左宗棠在就任陕甘总督、督办新疆军务的紧张繁重的军事、政治活动之外,对西北的生态环境建设,也推行了一系列朴素但却富有针对性的环保举措,主要涉及到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禁种罌粟、引桑植棉、建设市政设施等方面,并对之认真加以实施,取得了明显的实绩实效,为西北地区近代经济的开发和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条件和生态环境。研究总结左宗棠的环保思想及政绩,对今天搞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宗棠 西北 生态环境 建设 措施
下载PDF
济南名士左次修与张大千的一次诗画缘——张大千佚作朝鲜《箕子陵图》考索
12
作者 杜贵晨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0-84,共5页
张大千曾于1937年5月游历过济南,并通过济南书画名家关友声与济南名士左次修偶然相识。左次修曾欣赏到了张大千作于朝鲜的《箕子陵图》,并有《题张大千画箕子陵图》诗一首。《箕子陵图》现在不知流落何处。画坛皆知大千先生在朝鲜的风... 张大千曾于1937年5月游历过济南,并通过济南书画名家关友声与济南名士左次修偶然相识。左次修曾欣赏到了张大千作于朝鲜的《箕子陵图》,并有《题张大千画箕子陵图》诗一首。《箕子陵图》现在不知流落何处。画坛皆知大千先生在朝鲜的风流韵事,但是《箕子陵图》作于"七七事变"前夕,当时朝鲜早已沦为日本殖民地,左氏《题诗》证实他曾作有《陵图》信息和《题诗》对《陵图》的阐扬,正好质证了大千朝鲜之行,虽然确实是为春红之情所牵,大千也确实风情过于常人,但有情未必不丈夫,他于朝鲜的风情之旅中,也未尝不有家国命运、中朝交往等历史与现实的关切和思考,并形诸画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左次修 关友声 朝鲜 《箕子陵图》
下载PDF
左氏温阳针法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妇科瘀血证经验浅析
13
作者 王国锐 曾旋丽 徐国峰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第10期89-92,共4页
笔者受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左常波教授“调气、调血、调经筋、治神--三调一治”观点的启发,在临床中运用左氏温阳针法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妇科瘀血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总结并分析了左氏温阳针法的针刺处方组成、针法立法立意、功效主... 笔者受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左常波教授“调气、调血、调经筋、治神--三调一治”观点的启发,在临床中运用左氏温阳针法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妇科瘀血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总结并分析了左氏温阳针法的针刺处方组成、针法立法立意、功效主治范围、刺络放血的原理、操作部位选择和操作要点,并附上验案一则,以期为针灸治疗妇科瘀血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瘀血证 左氏温阳针法 刺络放血 针灸
下载PDF
《左传》和《国语》所载范氏家训简析
14
作者 张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4-67,共4页
先秦是中国家训的产生阶段,后世家训的多种形式皆可以从此窥知萌蘖。春秋时期范氏家训散见于《左传》、《国语》等史籍中,多从修德、为官、避祸等方面训诫子孙,较为典型,对后世影响较大。
关键词 范氏 家训 左传 国语
下载PDF
《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时代特征探究
15
作者 宋丽琴 宋玉坤 《保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6-99,共4页
春秋之际,行人们奉行着共同的道德准则,遵从着共同的典章制度,同样受着《诗》、《书》、礼乐的文化熏陶,诞生于这样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之下的委婉语,即出使他国专对之辞,不仅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而且典型地折射出特定历史时代的光... 春秋之际,行人们奉行着共同的道德准则,遵从着共同的典章制度,同样受着《诗》、《书》、礼乐的文化熏陶,诞生于这样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之下的委婉语,即出使他国专对之辞,不仅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而且典型地折射出特定历史时代的光芒。从修辞服务于时代这一理念出发有利于深入探究春秋时代行人运用委婉语这一修辞手段所折射出的特定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行人辞令 委婉语 时代特征
下载PDF
《左传》“沉玉质珪”的文化阐释
16
作者 费康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2-26,共5页
《左传》中的"沉玉质珪"之俗充分展现了春秋时期人们对黄河神灵和玉石的信仰与崇拜。古人视玉有"勇"德和"信"德,因此他们以"沉玉于河"娱媚河神,祈求战争的胜利;以"质珪于河"为信盟誓... 《左传》中的"沉玉质珪"之俗充分展现了春秋时期人们对黄河神灵和玉石的信仰与崇拜。古人视玉有"勇"德和"信"德,因此他们以"沉玉于河"娱媚河神,祈求战争的胜利;以"质珪于河"为信盟誓,意谓河神见证。正是基于人们对河神和玉石的共同敬畏与崇拜,爰有沉玉而济、以璧祈战于河、质珪于河而盟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沉玉质珪 祈战 盟誓 崇拜
下载PDF
论周作人儿童文化观
17
作者 常彩茜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05-108,共4页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思想复杂的文化人,周作人用文字诠释了他对于人和人的生存处境的体察。关于儿童文化观的探索是周作人"顺乎物理人情的自然发展",以求儿童解放及他对于人的理想状态的理论追求,也是其文艺观的具体实践之一。
关键词 周作人 儿童文化 儿童心理
下载PDF
左宗棠政治思想探析
18
作者 周哲玉 周琦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77-80,共4页
左宗棠是近代中国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但其政治家身份很少被人提起,所以也较少专门研究其政治思想的文章。其实,左宗棠首先是一位政治家。因此,拟从其政治理想的形... 左宗棠是近代中国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但其政治家身份很少被人提起,所以也较少专门研究其政治思想的文章。其实,左宗棠首先是一位政治家。因此,拟从其政治理想的形成、政权思想、民族思想和地缘政治思想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以勾勒和还原左宗棠作为政治家的真实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宗棠 政治思想 中国近代化
下载PDF
再论柞伯簋与大射礼 被引量:7
19
作者 袁俊杰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47,共14页
柞伯簋是考古发现的西周早期重要有铭青铜器,因铭文记录了西周早期柞伯参加周王举行的一次大射礼而受到学界的重视,但各家看法不一,意见分歧较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关键字句作了新的考释,并对铭文所反映的大射礼及其相关... 柞伯簋是考古发现的西周早期重要有铭青铜器,因铭文记录了西周早期柞伯参加周王举行的一次大射礼而受到学界的重视,但各家看法不一,意见分歧较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关键字句作了新的考释,并对铭文所反映的大射礼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目前条件下可能存有多种解说者,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并论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伯簋 铭文 西周早期 大射礼
原文传递
楚简《曹沫之阵》豫教章新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思旺 《军事历史研究》 2016年第2期33-42,共10页
楚简《曹沫之阵》是目前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存在状态最为古老的兵家文献,以往论者对该文献的简支编联和简文释义存有较大分歧,其中尤以豫教章分歧最多。本文从解读其中关键的第25简的性质内容入手,继而对该简中的将军、嬖大夫、大官之师... 楚简《曹沫之阵》是目前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存在状态最为古老的兵家文献,以往论者对该文献的简支编联和简文释义存有较大分歧,其中尤以豫教章分歧最多。本文从解读其中关键的第25简的性质内容入手,继而对该简中的将军、嬖大夫、大官之师与公孙公子等进行考释,最后为豫教章提供了新的简支编联次序和文义解读,为进一步整理这部先秦兵家文献,也为从新的角度研究先秦军事思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曹沫 《曹沫之阵》 《左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