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皎然《诗式》“作用”与唐五代诗格的“磨炼”理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江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作用"是皎然《诗式》中重要的诗学概念,其内涵学术界看法不一。把"作用"放在从皎然诗论的整体理论体系和唐五代诗格的整体两个不同层面进行考察,我们发现,皎然所言"作用"主要指向"意",指诗歌... "作用"是皎然《诗式》中重要的诗学概念,其内涵学术界看法不一。把"作用"放在从皎然诗论的整体理论体系和唐五代诗格的整体两个不同层面进行考察,我们发现,皎然所言"作用"主要指向"意",指诗歌创作过程中对诗意的琢磨与锤炼,是唐五代诗格"磨炼"理论的一部分。"磨炼"是唐五代诗学的核心理论,其发展线索从王昌龄《诗格》开始,经皎然《诗式》,到旧题白居易《金针诗格》最后成熟,并在晚唐五代以至宋初的诗格中蔚为大观,是唐五代诗格中独具特色的理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皎然 诗式 作用 磨炼 诗格
下载PDF
两种视角的冲突与妥协——解读清乾隆年间“清丈黔省田亩”之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丽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8年第3期12-14,共3页
本文通过四顾乾隆年间清政府高级官员之间关于是否全面丈量贵州土地的政策争论,试分析国家力量向边地伸长过程中国家视角与地方视角如何冲突和妥协。
关键词 清丈黔田 邹一桂 包祚永
下载PDF
刘基《郁离子》命名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洪强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1-23,33,共4页
学界历来对刘基《郁离子》的命名阐释均不正确,实际上《郁离子》之名出自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考之刘基的生平与创作,这是符合事实的。
关键词 刘基 郁离子 左思 咏史
下载PDF
“咏史”诗体传统的开拓与嬗变——论左思《咏史诗》八首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江艳 《甘肃高师学报》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西晋太康诗人左思不但重视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更注重创作上的开拓创新。其《咏史诗》八首创成一体,垂式千秋,尤体现在对传统的突破与艺术的创新方面。文章指出左思这方面的成就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全新地审视和观照历史的思维方... 西晋太康诗人左思不但重视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更注重创作上的开拓创新。其《咏史诗》八首创成一体,垂式千秋,尤体现在对传统的突破与艺术的创新方面。文章指出左思这方面的成就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全新地审视和观照历史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取境;往古世界与诗人自身遭际之间的象征关系;熔建安风骨与正始诗风于一炉的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思 咏史 传统 开拓 嬗变
下载PDF
左思《咏史》八首的通变性论略
5
作者 潘江艳 《陇东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4-16,共3页
左思《咏史》八首,冠绝千古,备受后人推崇。文章通过对唐前"咏史"诗体(诗题、诗风和诗材)纵向发展的剖析和比较,力图阐释左思《咏史》八首在"通变"和创新方面的艺术成就。进而指出,左思不仅在继承前人艺术特质的过... 左思《咏史》八首,冠绝千古,备受后人推崇。文章通过对唐前"咏史"诗体(诗题、诗风和诗材)纵向发展的剖析和比较,力图阐释左思《咏史》八首在"通变"和创新方面的艺术成就。进而指出,左思不仅在继承前人艺术特质的过程中有所突破,而且开创了"咏史"诗新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思 咏史 通变 创新
下载PDF
论左思的“志”与“情”
6
作者 高冲 《运城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4-37,共4页
远离"建安风骨"传统的西晋太康诗坛,内容渐趋空虚乏味,刻意追求形式美,进而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而寒门出身的左思以自己特有的文学修养,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之上,注重开拓创新;其《咏史》诗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 远离"建安风骨"传统的西晋太康诗坛,内容渐趋空虚乏味,刻意追求形式美,进而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而寒门出身的左思以自己特有的文学修养,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之上,注重开拓创新;其《咏史》诗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新的艺术高度。左思的一生坎坷艰难,他对人生"志"趣的探索和内心世界"情"的诉说,始终充溢在作者的诗歌中。这种直面现实、勇于追求的精神,使其享有"左思风力"的美誉,在中国诗歌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思 《咏史》八首
下载PDF
论先秦一车驾三马之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4,共7页
一、汉代以来的争议 先秦时期有没有一辆车驾三匹马的制度(下文简称“驾三之制”)?这是一个自汉代以来即有争议的问题。《说文》:“骖,驾三马也。”后世辞书多所因袭。如《汉语大字典》(第2版):“骖,独辕车所驾的三匹马。”... 一、汉代以来的争议 先秦时期有没有一辆车驾三匹马的制度(下文简称“驾三之制”)?这是一个自汉代以来即有争议的问题。《说文》:“骖,驾三马也。”后世辞书多所因袭。如《汉语大字典》(第2版):“骖,独辕车所驾的三匹马。”《汉语大词典》:“骖,同驾一车的三匹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车驾三马 事用左骖
原文传递
我国价格起源重点“疑案”解析
8
作者 戴冠来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3-207,共5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货币和价格现象的国家,而最早的价格起源于殷商时期。但关于商朝青铜器是否有价格的问题,至今仍存在不同的观点,是一个重点的“疑案”。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桩“疑案”,初步验证了“商代贵族私有的青铜器有价格”...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货币和价格现象的国家,而最早的价格起源于殷商时期。但关于商朝青铜器是否有价格的问题,至今仍存在不同的观点,是一个重点的“疑案”。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桩“疑案”,初步验证了“商代贵族私有的青铜器有价格”的观点,这个价格即“用贝作彝”的价格。其中“用贝”就是“使用贝币”或“以贝币”;“作彝”就是经商王恩准到商王垄断的青铜器作坊定做青铜器。殷商青铜器价格属于王权垄断价格,影响青铜器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对青铜器的喜好、青铜器的稀缺性、贵族对青铜器的欲望和定做财力以及商王获取青铜器垄断利益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起源 商代经济 青铜器 用贝作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