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 -E Interpreting of Political Neologism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 被引量:1
1
作者 Ji Xiaowen Wan Hongyu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1-286,共6页
Uniqueness of our political systems and tremendous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reform and opening up are reflected in language use,so contem 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 has its own distinctiveness,and is especiall... Uniqueness of our political systems and tremendous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reform and opening up are reflected in language use,so contem 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 has its own distinctiveness,and is especially featured by increasing political neologisms,posing difficulties for interpreters and for China’s international publicity.Quality of political neologisms interpreting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whether or not success of interpreting the whole discourse can be achieved.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interpret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also for the purpose of com m unication can gain guidance from Bachman’s CLA Model.So the paper elaborates through exem plification on strategies for interpreting political neologisms in light of Bachm an’s Model,with a view to realizing discourse power of Chi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 话语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 CLA
下载PDF
The Fashion-Architecture's Theory: Reflecting Tribe Civilization into Contemporary Age
2
作者 Yuke Ardhiati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4年第12期1536-1541,共6页
In megacities, the phenomen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which add fashion elements into the body and facades seems as big sculptures. Architect composed their work by applying the cross-pollination of design method. T... In megacities, the phenomen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which add fashion elements into the body and facades seems as big sculptures. Architect composed their work by applying the cross-pollination of design method. They adopted the various elements to enrich their building's facade in order to look differ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expressed the tribe civilization by placing their proud artifacts into the building's facad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a new theory of architecture during their process of becoming of the architecture's form. The study applied a phenomenolog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 of several highrise building's facade at Jakarta and several districts of Singapore, Brisbane and Melbourne. The study result is a new theory named "the fashion-architecture" is a building composed by adopting the cross-pollination of design method. To enrich the building's facade, architect adopted anything including the fashion's design elements: accessories, millineries, and cosmetics also reflected by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eir fashion-architecture works are reflecting the tribe civilization into a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POLLINATION facade fashion's design elements contemporary tribe civilization.
下载PDF
左新河教授运用“阴阳理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减的临证经验
3
作者 李扬 左新河 田曼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1963-1965,1971,共4页
左新河教授师从全国名中医陈如泉教授,为陈氏瘿病流派主要传承人,多年来潜心于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擅长将“阴阳理论”运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实践中,尤其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中西医结合分析论治有独到的见解。文章整理... 左新河教授师从全国名中医陈如泉教授,为陈氏瘿病流派主要传承人,多年来潜心于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擅长将“阴阳理论”运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实践中,尤其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中西医结合分析论治有独到的见解。文章整理了左新河教授运用“阴阳理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经验,并附医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阴阳理论 陈氏瘿病流派 左新河
下载PDF
沉浸式体验与审美消费——以北京SKP-S商场中的当代艺术元素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冯乐群 李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22-126,共5页
北京的SKP-S商场营造了以"数字-模拟未来"为主题的沉浸式科幻购物场景,构建了一个感觉经验不断流动生成的当代审美空间。当代艺术的审美感知嵌入消费文化,充分参与了商场外部陈设空间的建构与产品的生产过程,延展为一种新的... 北京的SKP-S商场营造了以"数字-模拟未来"为主题的沉浸式科幻购物场景,构建了一个感觉经验不断流动生成的当代审美空间。当代艺术的审美感知嵌入消费文化,充分参与了商场外部陈设空间的建构与产品的生产过程,延展为一种新的时尚范式。新型媒介技术的介入催生了多感官、互动性、开放性的审美体验,构筑了极具感受性的购物氛围。沉浸式商业空间以一种新的感性存在模式与感知类型,在与观者的互动交流中获得了新的意义生成,重塑了都市人的感性经验结构与生活方式,成为当代"感觉共同体"的具体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体验 审美消费 感觉 sKP-s 当代艺术
下载PDF
诗意的理性:S-M.A.O.的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斌 林沄 《时代建筑》 2003年第4期102-116,共15页
本文以跨学科的视角对西班牙建筑师胡安·卡洛斯,桑丘·欧西纳加和索尔·玛德丽德霍斯的建筑进行了考察,以当代哲学和艺术的空间观念为线索来阐述他们的建筑方法,试图描述出他们独特的将理念物化为空间的理性途径。
关键词 s-M.A.O.方法 空白 调子 折叠 西班牙当代建筑 当代艺术
下载PDF
Human Rights Implications of the Civil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6
作者 朱虎 XIANG Na(Translated)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2年第6期1178-1201,共24页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 i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outlook on human righ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codification of the Civil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flects ...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 i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outlook on human righ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codification of the Civil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flects the people’s legislation for themselves, which is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 in its external system and internal values. Functionally, the Civil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flects the obligation of the country to protect human rights, constructs the framework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try and individual people, and perfects the mechanism for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types, contents, and functions of civil rights in the Civil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required by the broad scope of human rights, with an aim to realize a happy life for the people,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rights, and protect people’s personal rights, property rights, and right to dignity through specific rules. The universal sharing of human rights requires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subjects of civil rights. The equal sharing of human rights requires the equality of forms of civil rights protection. Meanwhile, it further requires the substantive equality of civil rights protection. Attention is paid to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specific groups in external and embedded 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vil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civil rights protection outlook on human righ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下载PDF
书院育人背景下“二七精神”传承路径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张家祥 许多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4-96,共3页
“二七精神”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新时代如何在高校中传承和弘扬“二七精神”,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课题。分析“二七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内涵与价值、传承“二七精神”的背景和重要性,探讨书... “二七精神”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新时代如何在高校中传承和弘扬“二七精神”,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课题。分析“二七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内涵与价值、传承“二七精神”的背景和重要性,探讨书院育人背景下“二七精神”的传承路径与实践方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制改革 通识教育 大思政课 “二七精神”时代价值 传承路径
下载PDF
延安时期党的章程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8
作者 张腾 张炜达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
延安时期是党章建设的重要阶段,党中央基于现实需要不断充实与完善党章规范。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是延安时期党章建设的开端,党中央通过制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实现党章的补充、延伸和事实修改。党的七大正式修改党章,在延安时期党的奋... 延安时期是党章建设的重要阶段,党中央基于现实需要不断充实与完善党章规范。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是延安时期党章建设的开端,党中央通过制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实现党章的补充、延伸和事实修改。党的七大正式修改党章,在延安时期党的奋斗发展、理论创新、自身建设、局部执政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基础上,增写党的总纲、明确规定党员义务与权利、充实党的领导和执政制度,并修改诸多条文。回望历史、总结经验,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时代党章的基本功能与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党章建设 当代启示
下载PDF
晚清变局中左宗棠军事工业现代化的实践
9
作者 徐嘉凯 肖宗志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3-47,共5页
晚清变局中,左宗棠在军事工业现代化实践中实行多重举措,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重视人才发展、创新了按需生产的新模式。在晚清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其救国自强、统筹发展、独立自主与辩证统一诸特点别具一格。左宗棠在军事工业... 晚清变局中,左宗棠在军事工业现代化实践中实行多重举措,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重视人才发展、创新了按需生产的新模式。在晚清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其救国自强、统筹发展、独立自主与辩证统一诸特点别具一格。左宗棠在军事工业领域的贡献与经验也对当代中国军事工业现代化有着极大的启迪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宗棠 军事工业现代化 变局 当代启示
下载PDF
周学熙家风及其当代价值
10
作者 陈鸿雁 郝嘉琪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8-84,共7页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家庭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地位出发,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家风建设的新论述,把家风建设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新时代“家风”的重要性凸显。周学熙家族绵延...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家庭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地位出发,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家风建设的新论述,把家风建设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新时代“家风”的重要性凸显。周学熙家族绵延至今,百年之间孕育了许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周学熙优良家风的教育是其家族兴旺、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对周学熙家风进行研究,分析周学熙家风之“根”——好读书、周学熙家风之“本”——重勤俭、周学熙家风之“魂”——存善心的三个主要内涵以及周学熙家风的文化渊源。在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背景下,深入挖掘周学熙家风,探索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学熙家风 读书 勤俭 善心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施洋革命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11
作者 刘明辉 《新余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4-51,共8页
施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之一,牺牲于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他在不懈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有着清晰的生成逻辑、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强劲的时代价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反复比较和实践中最... 施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之一,牺牲于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他在不懈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有着清晰的生成逻辑、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强劲的时代价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反复比较和实践中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投身于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并为之献出生命,是施洋革命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国家向度上的“热爱祖国、忠诚人民”,主义向度上的“信仰坚定、勇于斗争”,家风向度上的“无私奉献、清正廉洁”是施洋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施洋革命精神对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洋革命精神 生成逻辑 科学内涵 时代价值
下载PDF
左宗棠的家教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大成 杨浩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103,共9页
与曾国藩并称"曾左"的湘军名将左宗棠,以收复新疆、开发西北的历史功勋而名垂青史。他的家教思想同样丰富、感人。其主要内容有:要求子孙刻苦读书明理,贵在力行致用;要永保寒素家风,力戒各种恶习;坚持廉洁奉公,慷慨行善济困... 与曾国藩并称"曾左"的湘军名将左宗棠,以收复新疆、开发西北的历史功勋而名垂青史。他的家教思想同样丰富、感人。其主要内容有:要求子孙刻苦读书明理,贵在力行致用;要永保寒素家风,力戒各种恶习;坚持廉洁奉公,慷慨行善济困。左宗棠的家教思想,不仅对今天我国一般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而且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家庭教育则有着更直接更现实的启示意义与教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宗棠 家教思想 当代启示
下载PDF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对策探析——对重庆市普通高校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渝莉 赖炳根 蒲清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146,共6页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和任务,基于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1 000份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通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认同情况和实际运用情况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被弱化的原因。建议从强...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和任务,基于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1 000份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通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认同情况和实际运用情况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被弱化的原因。建议从强化传播主体、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方法、关注传播受众、优化传播环境等角度提升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比较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智斌 容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45-348,共4页
清末早期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留美教育是留欧教育展开推动的基石,留欧教育是留美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改进和延续。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留美与留欧教育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不同的倡导者,越来越具体细化... 清末早期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留美教育是留欧教育展开推动的基石,留欧教育是留美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改进和延续。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留美与留欧教育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不同的倡导者,越来越具体细化的留学目的及其准备工作,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不同角色的担当等都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当下,留学浪潮此起彼伏,跟风留学、低龄留学等现象成为大众焦点,各种国际班和形式多样的出国方式也给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的比较,一则使读者对两次留学教育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体认;二则通过分析,取长补短,并结合当今一些留学现象给出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美教育 留欧教育 比较 当代启示
下载PDF
简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写作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志元 张健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9,共8页
与日趋失衡的诗歌生态相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显示出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写作特征。其“诗意”开始变得驳杂、多元却又难以调和,成为一种需要写作者进行独立价值领会的“认同的诗意”;其题材一步步转向边缘的、幽暗的、具体的、形... 与日趋失衡的诗歌生态相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显示出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写作特征。其“诗意”开始变得驳杂、多元却又难以调和,成为一种需要写作者进行独立价值领会的“认同的诗意”;其题材一步步转向边缘的、幽暗的、具体的、形而下的领域,具有碎片性质。为了整合新的写作资源,90年代以来的诗人不断修正主体的立场,变浪漫抒情为个人叙事,进而从策略到诗学观念上将个人叙事强化为一种特殊的时代文本形式。90年代以来的诗歌写作特征赋予当代诗歌以浓厚的后现代文化色彩,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诗人知识分子在艰难的历史语境下解决精神危机的能力和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以来 当代诗歌 写作特征
下载PDF
周作人译述古希腊戏剧的文化策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庄浩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69,共6页
周作人是我国译述古希腊戏剧的拓荒者与奠基人之一。他胸怀世界文化的宏大构想 ,以创建中国新文化、改造国民性为最高鹄的 ,奉行两个“三角塔”的独特的文化艺术观 ,不仅翻译了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及拟曲等一批传世之作 ,而且全面地考究... 周作人是我国译述古希腊戏剧的拓荒者与奠基人之一。他胸怀世界文化的宏大构想 ,以创建中国新文化、改造国民性为最高鹄的 ,奉行两个“三角塔”的独特的文化艺术观 ,不仅翻译了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及拟曲等一批传世之作 ,而且全面地考究、评述古希腊戏剧的生成、发展、兴衰及其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他的译述的文化策略突显出孤标特立、卓然不凡的文化品格 ,对于推进新世纪中外文化交流 ,缔建现代的民族新文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古希腊戏剧 译述 文化策略
下载PDF
面向离散型制造企业的销售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永贤 盛忠起 金永仁 《东北工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结合某电机股份公司实施CIMS工程的实际情况,介绍了CIMS环境下面向离散型制造企业构建的销售管理系统·在分析离散型制造企业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该企业生产销售的4个主要特点,确定了以合同订单为核心的销售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根据... 结合某电机股份公司实施CIMS工程的实际情况,介绍了CIMS环境下面向离散型制造企业构建的销售管理系统·在分析离散型制造企业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该企业生产销售的4个主要特点,确定了以合同订单为核心的销售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根据企业实际的合同订单处理流程进行了设计·采用了C/S和B/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介绍了销售网站的功能组成,分析了销售管理系统主要模块功能和关键技术,并介绍了销售管理系统的信息集成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型制造企业 销售管理系统 信息集成 企业信息化 数据库管理系统 客户机/服务器 浏览器/服务器 CIMs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软件开发
下载PDF
“立人”之路的两种风景——试比较鲁迅与周作人的儿童教育思想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彩燕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97,共7页
鲁迅与周作人是五四时期"人的发现"与"儿童的发现"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在儿童教育的看法上有诸多相通之处,但由于二人的思想渊源和个性气质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探索"立人"之路的过程中差生了不少看似细微而... 鲁迅与周作人是五四时期"人的发现"与"儿童的发现"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在儿童教育的看法上有诸多相通之处,但由于二人的思想渊源和个性气质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探索"立人"之路的过程中差生了不少看似细微而又显著的区别。试从理论基础、家庭教育主体、儿童教育的目标、儿童读物以及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等五个方面,来解析其中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儿童教育
下载PDF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华伟 李素芳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92-396,共5页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新中国自成立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梳理回顾,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当代 公民政治参与 历程 启示
下载PDF
“17年时期”《人民文学》的审美探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明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来考察,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的"17年时期",是《人民文学》最具权威和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它寻求政治与文学平衡点最有效、同时推出文学新人、塑造文学经典最辉煌的时期。... 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来考察,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的"17年时期",是《人民文学》最具权威和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它寻求政治与文学平衡点最有效、同时推出文学新人、塑造文学经典最辉煌的时期。由于《人民文学》所担当的历史重任,它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其审美气质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如同当代文学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一样,现实主义在《人民文学》上经历了一个从革命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演化过程,它所期待的批判现实主义或者是干预现实的现实主义的实践仅是昙花一现。它不仅见证了17年时期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也在实践着自己确立的文学观念、文学范式,引导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而它在审美气质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对艺术的坚守为其审美带来的影响,仍能给我们很多的启迪,仍然值得加以研究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 当代文学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审美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