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ve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Poetry
1
作者 曾华 赵伟丽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7期232-234,239,共4页
Love is a so abstract concept that it always be conveyed through metaphors.In order to reveal how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 sets metaphors for love,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of love metaph... Love is a so abstract concept that it always be conveyed through metaphors.In order to reveal how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 sets metaphors for love,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of love metaphor and concludes that love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poetry shares the same conceptual system due to the common natures of human being.On the other hand,the differences in thinking mode and religious value result in their different points.Love metaphors in Chinese poetry are more subtle,reserved,and restrained,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eople;while those in English poetry are more bold,passionate,and romantic,which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features of western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PHOR of LOVE ENGLISH and chinese literature comparison
下载PDF
从三对概念比较王士神韵说与康德的判断力演绎
2
作者 潘成玉 黄继刚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1-25,共5页
在中西比较的领域中,两者对于文艺美学的认知与哲思一直是比较的热点。当前学界对于17-18世纪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较少,该文选取了中西两名代表人物王士禛与康德,对他们的神韵说与审美判断力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分析了兴会与情感、言不尽... 在中西比较的领域中,两者对于文艺美学的认知与哲思一直是比较的热点。当前学界对于17-18世纪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较少,该文选取了中西两名代表人物王士禛与康德,对他们的神韵说与审美判断力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分析了兴会与情感、言不尽意与审美理念、神韵天然与像自然的艺术三对概念,展示了三对概念在艺术与情感、语言的不完善性、自然美学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其在理论基调、审美路径与审美取向三个方向存在的差异,在展现中西文论各自特色的同时,找寻人类艺术普遍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韵说 审美判断力 中西比较 诗学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华文女作家袁霓的中国叙事
3
作者 刘鑫 黄景忠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袁霓是印度尼西亚极具代表性的华文女作家,其一直坚持用华文写作,在作品中通过对祖籍国中国的“乡土”寻根,在现实社会语境下重构集体记忆,寻求精神心理归属;通过对现代中国的体验,感受中国的巨大热情和强大经济实力;也通过中国古典诗... 袁霓是印度尼西亚极具代表性的华文女作家,其一直坚持用华文写作,在作品中通过对祖籍国中国的“乡土”寻根,在现实社会语境下重构集体记忆,寻求精神心理归属;通过对现代中国的体验,感受中国的巨大热情和强大经济实力;也通过中国古典诗词、俗语警句、历史名人等文化名片,呈现出立体、丰富、多层次的中国形象,让读者体会东方式的韵味。袁霓的中国叙事不仅是个体经历、情感和精神的记录,也是印尼华人文化记忆及文化身份认同与变迁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霓 印尼华文文学 女作家 中国叙事
下载PDF
汉英文化展馆说明文字的修辞对比与翻译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小慰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3,共5页
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简介和英国Shakespeare’s Birthplace展馆简介为案例,对汉英文化展馆说明文字从修辞层面上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前者翻译调整问题,以真实案例强调修辞意识在此类语篇翻译过... 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简介和英国Shakespeare’s Birthplace展馆简介为案例,对汉英文化展馆说明文字从修辞层面上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前者翻译调整问题,以真实案例强调修辞意识在此类语篇翻译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出加强对同类语篇的修辞对比,并在翻译过程中作相应调适,是提高相关非文学语篇翻译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文化展馆说明文字 修辞对比 翻译
下载PDF
石油地质科技文献翻译技巧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力 于兴河 +2 位作者 李胜利 苗亚男 肖楠 《中国地质教育》 201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从对比中英语言异同入手,结合石油地质科技文献的特点,阐述了中英互译中应当注意的13个基本原则,包括语序调整、长短句转换、时态转换、修辞手法改变、省略与补充等方面。每一原则下辅助以例句加以说明,解释其应用的具体语境、翻译思路... 从对比中英语言异同入手,结合石油地质科技文献的特点,阐述了中英互译中应当注意的13个基本原则,包括语序调整、长短句转换、时态转换、修辞手法改变、省略与补充等方面。每一原则下辅助以例句加以说明,解释其应用的具体语境、翻译思路、修改方法。最后指出翻译石油地质科技文献的难点不在于语言而在于专业,应合理利用辅助工具,在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下提升翻译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献 翻译技巧 中英对比 石油地质英语
下载PDF
宗教视阈下中俄圣愚形象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逸红 徐笑一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5,共6页
"圣愚"一词源于古斯拉夫语,指为了基督的愚痴或苦行的圣者。圣愚是宗教信仰与世俗社会融合的产物。圣愚外表邋遢、行为怪诞,但内心纯洁、信仰坚定,具有济世度人的情怀和预测未来的能力。圣愚形象也体现了人类对摆脱世俗生活... "圣愚"一词源于古斯拉夫语,指为了基督的愚痴或苦行的圣者。圣愚是宗教信仰与世俗社会融合的产物。圣愚外表邋遢、行为怪诞,但内心纯洁、信仰坚定,具有济世度人的情怀和预测未来的能力。圣愚形象也体现了人类对摆脱世俗生活羁绊、涤净心灵污垢、追求道德完善的渴望。俄罗斯的东正教和中国的佛教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催生出了一种既相似、又不同的圣愚形象,并通过两国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对根植于宗教土壤上的圣愚形象进行对比研究,既可以诠释古老圣愚传统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圣愚形象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愚 中俄文学 比较 宗教渊源
下载PDF
基于风格计算的印尼书面祖语代际传承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华 张馨月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31-42,85,共13页
祖语代际传承是语言保持研究的迫切话题。海外华文文学是“遗产语言”的载体文本,是观察祖语形成、发展及演变的重要窗口。在1965-1998年间,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印尼华文教育出现大断层,印尼华语作为一种祖语,呈现出缓慢发展甚至断代的... 祖语代际传承是语言保持研究的迫切话题。海外华文文学是“遗产语言”的载体文本,是观察祖语形成、发展及演变的重要窗口。在1965-1998年间,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印尼华文教育出现大断层,印尼华语作为一种祖语,呈现出缓慢发展甚至断代的发展态势,这在代际传承研究上极具语言特色与研究价值。本文选取印尼新、老华裔作家的代表作品,从传承语的视角出发,运用语料库技术和计算风格学方法,全面考察印尼华文文学在词汇、句子及篇章层面上的祖语特征,目的是挖掘代际华裔作家的祖语风格的差异及成因,并对代际祖语水平进行初步探讨。首次提出“祖语风格”概念,结合案例研究进一步了解个人祖语风格特点,以期能为祖语传承研究、“大华语”的构建与发展及祖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书面语 华文文学 风格计算 祖语代际传承
下载PDF
小田岳夫的“城外”与郁达夫的“过去” 被引量:2
8
作者 邱岭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小田岳夫是日本私小说的重要作家 ,其作风既不同于尾崎一雄与川崎长太郎等 ,也不象伊藤整一派 ,更迥异于堀辰雄等 ,却明显相似于郁达夫的小说。其代表作“城外”曾获第三届芥川奖 ,它对郁氏“过去”的明显借鉴说明了“小田岳夫式私小说... 小田岳夫是日本私小说的重要作家 ,其作风既不同于尾崎一雄与川崎长太郎等 ,也不象伊藤整一派 ,更迥异于堀辰雄等 ,却明显相似于郁达夫的小说。其代表作“城外”曾获第三届芥川奖 ,它对郁氏“过去”的明显借鉴说明了“小田岳夫式私小说”的形成原因 ,也证明了近现代中日文学关系中交流的存在 ,而非仅是单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小说 郁达夫 芥川奖 文学关系 作家 代表作 存在 单向 作风
下载PDF
印尼华文女作家袁霓的本土书写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8-84,共7页
袁霓是印尼最具代表性的华文女作家。在创作路向上,她主要致力于本土书写,不论是个体的自我言说,还是集体的境遇探微,无不体现出对当地华人生态的深切观照。在创作风格上,她具有典型的女性气息,以细腻的情感化叙事见长,同时又能以理性... 袁霓是印尼最具代表性的华文女作家。在创作路向上,她主要致力于本土书写,不论是个体的自我言说,还是集体的境遇探微,无不体现出对当地华人生态的深切观照。在创作风格上,她具有典型的女性气息,以细腻的情感化叙事见长,同时又能以理性方式去深化族群议题。情理兼备的叙事格调,华人族群的遭际反思,本土社会的深层剖析,俨然让她成为印尼华人的代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华文文学 袁霓 女作家 本土书写 华人生态
下载PDF
新世纪华人移民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丰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7-160,共4页
华人移民文学的发展变化既与母国环境的变化有关,亦与其在移居国的生活变动有关。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之初移居国外的一代华人移民度过了移居生活的艰难适应期,开始从"局内人"的角度对移居国的文化做深度的考察。相应地... 华人移民文学的发展变化既与母国环境的变化有关,亦与其在移居国的生活变动有关。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之初移居国外的一代华人移民度过了移居生活的艰难适应期,开始从"局内人"的角度对移居国的文化做深度的考察。相应地,移民文学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质。以"灵性文学"为代表的华人移民文学通过基督教文化路径丰富了当代汉语文学的表现空间,是新世纪移民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价值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移民文学 基督教文化 文化比较
下载PDF
曹禺剧作悲剧观与尤金·奥尼尔剧作悲剧观之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佩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曹禺、奥尼尔是 2 0世纪上半叶成就巨大、卓有影响的剧作家。虽然他们所处的民族、文化背景迥异 ,然而其剧作悲剧观念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关键词 剧作悲剧观 曹禺 尤金·奥尼尔 戏剧 比较文学 宿命论
下载PDF
白放情小说中的“中国”想像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敏 《惠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印尼华文作家白放情在他的爱情叙事中,通过频频出现的古典诗词、人名、以及强烈的道德感,重构了一个古老中国的幻象。这种想像试图为印尼华人重塑文化根源,但想像模式的形成却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力影响。因此,它一方面加强了印华民族... 印尼华文作家白放情在他的爱情叙事中,通过频频出现的古典诗词、人名、以及强烈的道德感,重构了一个古老中国的幻象。这种想像试图为印尼华人重塑文化根源,但想像模式的形成却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力影响。因此,它一方面加强了印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印尼华人文学文化发展的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放情 “中国”想像 印尼华人文学文化
下载PDF
150年前泉州两种中西闽南方言文献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重奇 《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第2期75-86,共12页
文章深入研究比较了19世纪中文《汇音妙悟》(1800)和西文《厦英大辞典》(1873)中的泉州音系。全文4部分:一、19世纪泉州中西闽南方言文献简介;二、中西两种方言文献声母系统比较研究;三、中西两种方言文献韵母系统比较研究;四、中西两... 文章深入研究比较了19世纪中文《汇音妙悟》(1800)和西文《厦英大辞典》(1873)中的泉州音系。全文4部分:一、19世纪泉州中西闽南方言文献简介;二、中西两种方言文献声母系统比较研究;三、中西两种方言文献韵母系统比较研究;四、中西两种方言文献声调系统比较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发现,泉州两种中西闽南方言文献的音系比较对古泉州方言音系的构拟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百年来 泉州闽南文献 中西比较 历史比较
下载PDF
《杂宝藏经》与中朝古代文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官福 《东疆学刊》 2007年第4期15-22,共8页
佛经是佛教文化的主要载体,东方文化的重要遗产。《杂宝藏经》为一部文学性极强的故事集,在中印朝文化交流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通过对"弃老国缘"、"王子以肉济父母缘"、"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供天神感王行孝缘&... 佛经是佛教文化的主要载体,东方文化的重要遗产。《杂宝藏经》为一部文学性极强的故事集,在中印朝文化交流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通过对"弃老国缘"、"王子以肉济父母缘"、"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供天神感王行孝缘"、"波斯匿王丑女赖提缘"、"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缘"、"佛弟难陀为佛所逼出家得道缘"等佛经故事与中朝民间故事及小说进行比较,可以探寻和梳理中朝民间故事与印度文化的关联。这有利于佛经与东方文学的关联研究,也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遗产和弘扬东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宝藏经》 中朝古代文学 佛教文学 比较
下载PDF
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的构想——兼评《中西叙事精神之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学存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24-128,133,共6页
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的发展和深入需要一个构架来统摄,吴家荣教授的新著《中西叙事精神之比较》对构想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的框架、建构研究体系的意识、各种文体研究与叙事理论研究的统一、跨异质文化意识、客观公允的中西态度等方面有... 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的发展和深入需要一个构架来统摄,吴家荣教授的新著《中西叙事精神之比较》对构想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的框架、建构研究体系的意识、各种文体研究与叙事理论研究的统一、跨异质文化意识、客观公允的中西态度等方面有重要示范作用。受其启发,本文拟出一个关于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的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 叙事文学 比较研究 构想
下载PDF
林译《伊索寓言》中的中西文学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幼岚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5-88,共4页
文章以林译小说《伊索寓言》为基础,研究林纾在小说中的中西文学比较活动。林纾从小说的文学功能和社会作用方面比较中西文学作品,寻找、比较中西文学中一些相似的题材典故,并且以中国古代史实阐释伊索寓言,显示了初步的中西文学比较意... 文章以林译小说《伊索寓言》为基础,研究林纾在小说中的中西文学比较活动。林纾从小说的文学功能和社会作用方面比较中西文学作品,寻找、比较中西文学中一些相似的题材典故,并且以中国古代史实阐释伊索寓言,显示了初步的中西文学比较意识,对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伊索寓言》 中西文学比较
下载PDF
20世纪印尼华文文学中的他者形象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巧欢 《嘉应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67-73,共7页
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在印尼的主流意识形态里,华人族群的形象长期被扭曲变形,华人族群承受强大的意识形态压力。为扭转形象,缓解压力,华人作家在华文文学作品中通过对原住民这个他者形象的塑造来言说自我,构建自我,甚至反思自我。在... 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在印尼的主流意识形态里,华人族群的形象长期被扭曲变形,华人族群承受强大的意识形态压力。为扭转形象,缓解压力,华人作家在华文文学作品中通过对原住民这个他者形象的塑造来言说自我,构建自我,甚至反思自我。在此,尝试对20世纪的印尼华文文学中的原住民形象进行归类分析,在剖析这些文学形象特点的同时进一步阐明华人族群的诉求和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华文文学 他者 自我
下载PDF
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外文学比较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云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6-48,共3页
外国文学研究立足中国现实,取得过不凡影响;学科自立后,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中国现实结合的程度越来越不紧密;中外文学比较是外国文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立足中国现实,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才能建构出自己的特色,... 外国文学研究立足中国现实,取得过不凡影响;学科自立后,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中国现实结合的程度越来越不紧密;中外文学比较是外国文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立足中国现实,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才能建构出自己的特色,并为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中外文学比较 翻译文学
下载PDF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家宏 《昭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1-76,共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合为一已是一个大趋势,但两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又是客观存在的,且目前的中国当代文学无论从教学还是研究都存在着明显的缺失,未能将台港澳文学在同一个平台上整合。这两个阶段的价值比较不可回避,也从未停止过。从流派...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合为一已是一个大趋势,但两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又是客观存在的,且目前的中国当代文学无论从教学还是研究都存在着明显的缺失,未能将台港澳文学在同一个平台上整合。这两个阶段的价值比较不可回避,也从未停止过。从流派、经典及大师的出现等方面来看,至目前为止,当代文学部分价值未能超越现代文学部分。莫言也不具备文学大师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价值比较 文学经典 批判精神
下载PDF
源远 泉香——中英两国文学源流小议
20
作者 李云楼 周宜萍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文章通过中英两国文学源流的部分比较,认为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成果丰盛。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学的辉煌将被世界人民充分认识,恢复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应有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 英国 文学源流 文学史 《诗经》 《贝奥·尔夫》 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