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ethod of automatic shape depiction and information extraction for oceanic eddies in SAR images 被引量:1
1
作者 ZHENG Ping CHONG Jin song WANG Yu-hang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41-248,共8页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provides a large amount of image data for the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of oceanic eddies. The use of SAR images to automatically depict the shape of eddies and extract the eddy informa...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provides a large amount of image data for the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of oceanic eddies. The use of SAR images to automatically depict the shape of eddies and extract the eddy inform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oceanic eddi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AR eddy images. 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automatic shape depiction and information extraction for oceanic eddies in SAR images is proposed, which is for the research of spiral eddies. Firstly, the skeleton image is got by the skeletonization of SAR image. Secondly, the logarithmic spirals detected in the skeleton image are drawn on the SAR image to depict the shape of oceanic eddies. Finally, the eddy information is extrac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hape depiction. The sentinel 1 SAR eddy images in the Black Sea area were used for the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utomatically depict the shape of eddies and extract the eddy information. The shape depic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hape of the eddies, and the extracted eddy inform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ference information extracted by manual operation. As a result,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image ocean eddies shape depictio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下载PDF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CHEN FENG EDITOR OF THE BOOK A DEPICTION OF TRIALS OF STRENGTH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2
作者 Our Editorial Department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96年第8期11-18,共8页
The Editor’s Note:Recently a book titled A Depiction of Trialsof Strength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was published in Beijing.It isedited and mainly written by Professor Chen Feng of China Instituteof Contemporary Inte... The Editor’s Note:Recently a book titled A Depiction of Trialsof Strength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was published in Beijing.It isedited and mainly written by Professor Chen Feng of China Institute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Four young researcher ofthe same institute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writing.After the book waspublished,it has evoked strong repercussions both at home andabroad.Its first edition has already been sold out and the second edi-tion has rushed through print.Foreign press and news agencies also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book and have made quite a few comments.Some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asked the publishing house orthe authors to send them a copy of the book.Some overseas publish-ing house have even proposed to purchase the book’s copyright.A-gainst this backdrop,members of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is jour-nal has had a special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Chen Feng to ask abouthis motive to write the book and some other related matters.Below isa brief record of the inter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CHEN FENG EDITOR OF THE BOOK A depiction OF TRIALS OF STRENGTH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CHEN
下载PDF
A SPECIAL ISSUE OF THE US WEEKLY "SCIENCE" FEATURES A PANORAMIC DEPICTION OF TODAY'S CHINESE SCIENCE IN A DETAILED WAY
3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6年第1期3-3,共1页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the current state and latest developments of China’s S&T endeavors become the keynote of one of the world-renowned scientific journals,"Science,"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the current state and latest developments of China’s S&T endeavors become the keynote of one of the world-renowned scientific journals,"Science,"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Science. The prestigious journal "Science,"is one of most influential scientific periodicals in the world today.Under the banner headline of "Science in Asia: China" at a special issue coming out recently, it recounts the inc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 FEATURES A PANORAMIC depiction OF TODAY’S CHINESE SCIENCE IN A DETAILED WAY US
下载PDF
多波地震联合技术精细雕刻隐蔽河道砂体——以四川盆地西北部ZT地区沙溪庙组为例
4
作者 冉崎 魏玮 +6 位作者 陈康 杨广广 戴隽成 闫媛媛 吕龑 马华灵 朱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河道砂体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同期交汇且河道砂体类型多样,隐蔽性强,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震反射特征,准确刻画河道砂体难度极大。为了解决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河道砂体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同期交汇且河道砂体类型多样,隐蔽性强,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震反射特征,准确刻画河道砂体难度极大。为了解决四川盆地西北部(以下简称川西北)ZT地区沙溪庙组一段(以下简称沙一段)多期河道砂体及储层刻画不清晰、精度低的问题,采用新采集的三维地震三分量转换横波(PS波)资料,结合PP波叠前数据和常规叠后地震资料,在正演模拟基础上,形成了多波地震联合雕刻河道砂体关键技术,并分析了河道砂体多波地震响应特征随砂体孔隙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砂体顶界PP波地震响应随孔隙度增大由强波峰转变为强波谷,而PS波地震响应不随物性变化发生极性反转,基于横波对岩性的刻画可有效识别多期隐蔽河道砂体;(2)相较反映横波阻抗变化率的叠前P-G属性,PS波振幅能量更聚焦,雕刻的河道砂体横向展布特征更清晰,边界更清楚;(3)叠前P-G属性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有利于区分叠置砂体,并落实砂体的发育期次。结论认为,多波地震技术联合充分发挥P-G的高分辨率优势确定纵向砂体发育期次,发挥PS波横向连续性优势刻画横向边界,实现了ZT地区沙一段河道砂体的完整精细雕刻,生产应用效果显著,并为该区井位部署和储量升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规模效益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力推进了多波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侏罗系沙溪庙组 致密砂岩 转换横波 多波地震勘探 河道砂体刻画 叠前P-G属性
下载PDF
中国宪法中“领导”的概念学诠释
5
作者 刘茂林 杨磊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7-32,共16页
要完全领会中国宪法中“领导”概念所承载的丰富内容与信息,就必须要借概念学的研究思维及方法才能满足。对“领导”概念作定义性理解应该强调“领导”的字本位与递归性,即“领导”的词义是“领”的字义与“导”的字义的结合与升华,“... 要完全领会中国宪法中“领导”概念所承载的丰富内容与信息,就必须要借概念学的研究思维及方法才能满足。对“领导”概念作定义性理解应该强调“领导”的字本位与递归性,即“领导”的词义是“领”的字义与“导”的字义的结合与升华,“领导”的实质是对领导活动复杂意义的简化与归纳。对“领导”概念作入宪源由追问应该强调“领导”的主题性与理论链,即“领导”与人类解放的重大使命紧密结合,“领导”的思想与理想深嵌在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之中。对“领导”概念作规范上的分析应该强调“领导”的语境性和意象性,即“领导”的文本意指受到语境条件的关涉与约束,语境的形象建构使“领导”由静态的表述转化为动态的画面。对“领导”概念作宪治意义的思考应该强调“领导”的描绘性和诠释性,即“领导”描绘或诠释了对中国宪法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宪法事实,表征社会主义领导活动民主化、法治化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概念 领导 概念学 领导哲学 语境与意象 描绘与诠释
下载PDF
社会信息加工视角下网络舆情群体智慧涌现机理
6
作者 刘毅洲 黄微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6,共11页
[研究目的]厘清网络舆情群体智慧涌现机理可洞察复杂舆情场内的信息价值,为网络舆情的知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群体智慧涌现的性态刻画基础上,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机理集成模型,包括认知触发机理、协同标注机理、观点... [研究目的]厘清网络舆情群体智慧涌现机理可洞察复杂舆情场内的信息价值,为网络舆情的知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群体智慧涌现的性态刻画基础上,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机理集成模型,包括认知触发机理、协同标注机理、观点交互对抗机理、时效控制机理、平台响应机理,并讨论子机理间的作用关系,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机理研究的合理性。[研究结论]网络舆情群体智慧涌现具有复杂非线性系统特征,知识实体符合幂律分布规律。网络群体在舆情观点发散阶段的知识密度较高,在舆情观点聚合阶段群体智慧涌现并不明显,观点分散造成的信息异质环境并不是激发群体智慧的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群体智慧 涌现机理 性态刻画 知识实体 非线性涌现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下载PDF
基于波形指示反演的储层预测方法及应用
7
作者 么以钰 李婷婷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8期121-127,共7页
由于储层发育的非均质性,单纯根据测井资料刻画出的河道砂体与实际井间砂体的形态符合率较低,砂体连续性及规模都存在不确定性。为了提高储层的预测精度,以大庆长垣南部高台子油田葡一油层组为例,采用基于波形指示反演切片与测井资料结... 由于储层发育的非均质性,单纯根据测井资料刻画出的河道砂体与实际井间砂体的形态符合率较低,砂体连续性及规模都存在不确定性。为了提高储层的预测精度,以大庆长垣南部高台子油田葡一油层组为例,采用基于波形指示反演切片与测井资料结合的方法,优选出了适合研究区的波形指示反演参数,对研究区各小层进行了井震结合沉积微相预测。结果表明,波形指示反演结果具有更好的纵向分辨能力,通过使用优选出的反演参数得到的高精度反演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研究区的储层发育特征。选取与目的层相关性高的波形指示反演方法电阻率反演体,用其反演切片可以预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连续性和几何形态,具有更高的井间砂体预测精度,能为提高研究区井间储层预测精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指示反演 水下分流河道 砂体刻画 井震结合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变电设备画像技术
8
作者 邹国惠 魏嘉隆 +1 位作者 王超 张勇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前的电力设备状态评估方法大多根据专家经验确定权重及模型参数,并基于理想化假设建立模型,实际应用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知识图谱进行变电设备画像。首先,对监控信息、告警直传、保护信息、电网潮流、监测等多种数据和设... 目前的电力设备状态评估方法大多根据专家经验确定权重及模型参数,并基于理想化假设建立模型,实际应用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知识图谱进行变电设备画像。首先,对监控信息、告警直传、保护信息、电网潮流、监测等多种数据和设备状态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提取变电设备信息;其次,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清洗和融合;最后,使用知识图谱对变电设备构建结构化的语义库,结合图谱分类对提取到的数据进行多维度属性类别划分,分析设备特征,构建变电设备画像模型,使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对图谱描绘出的设备状态进行评估。实验数据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数据清洗率和更低的故障漏检率,有助于更有效地管理电力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设备 画像技术 知识图谱 多维数据体系 智能巡检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写人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9
作者 徐扬眉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小学生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尤其是在写人习作上更是存在诸多不足。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写人习作的设计与实施,对于提升小学生写人习作能力有促进作用。为有效提升小学生写人习作能力,教师可以采用精选仿写、支架、鉴赏、阅读等策略,引导学... 小学生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尤其是在写人习作上更是存在诸多不足。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写人习作的设计与实施,对于提升小学生写人习作能力有促进作用。为有效提升小学生写人习作能力,教师可以采用精选仿写、支架、鉴赏、阅读等策略,引导学生写活人物表现,写清人物事例,写浓人物情感,写出人物特点,帮助小学生提升语言运用、提升思维能力、提拔审美创造、提振文化自信,进而提升其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统编教材 写人习作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楚辞之天象书写
10
作者 梁利栋 《鹿城学刊》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楚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天学传统,因而楚辞中有大量的天象书写。在巫文化和理性思潮的双重影响下,屈原对天象的态度具有矛盾性,既在创作中大量运用神话化的天象,又在《天问》中质疑天文神话。楚辞之天象书写具有抒情性、象喻性,在遣词造句... 楚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天学传统,因而楚辞中有大量的天象书写。在巫文化和理性思潮的双重影响下,屈原对天象的态度具有矛盾性,既在创作中大量运用神话化的天象,又在《天问》中质疑天文神话。楚辞之天象书写具有抒情性、象喻性,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影响了汉赋之天象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汉赋 天象书写
下载PDF
口头传统规约下的《水浒传》叙事
11
作者 唐祥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5期12-16,共5页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义。通过深入剖析口头传统与《水浒传》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口头传统为《水浒...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义。通过深入剖析口头传统与《水浒传》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口头传统为《水浒传》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民间素材和生动的口语特色,使作品更具有现实感和亲和力。同时,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传达的道德观念也离不开口头传统文化的影响,展现了对中国古代社会价值观和人性探究的深刻思考。该文通过对《水浒传》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这部经典作品的理解,也能拓展人们对口头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学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意义。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挖掘和传承《水浒传》及口头传统的价值,让这部经典作品在当代文化中继续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口头传统 叙事结构 人物形象 道德观 性别观
下载PDF
教学视频中的描述性手势何以有效——手势学习策略及学习者空间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九民 刘彩霞 +1 位作者 陈楼琪 皮忠玲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101,共10页
教师的描述性手势作为教学视频中常见的一种社会线索,已有研究对其效果的结论并不一致,这可能与学习者采用的手势学习策略及其自身的空间能力有关。然而,关于不同手势学习策略对视频学习的影响学界尚存在分歧,也缺乏对注意分配及主观学... 教师的描述性手势作为教学视频中常见的一种社会线索,已有研究对其效果的结论并不一致,这可能与学习者采用的手势学习策略及其自身的空间能力有关。然而,关于不同手势学习策略对视频学习的影响学界尚存在分歧,也缺乏对注意分配及主观学习感受等方面的关注,且学习者空间能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仍不明确。为此,借助眼动追踪技术,采用不同手势学习策略(无手势、观察手势、模仿手势)与高低空间能力的3×2混合设计的实验发现:(1)与观看无手势视频相比,学习者在观看含教师手势的视频时会将更多的注意力分配给教师区,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2)与仅观看视频(无手势、观察手势)相比,模仿手势策略除能更好地引导学习者注意分配外,在提升其即时迁移成绩、延迟成绩及学习满意度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3)学习者空间能力可调节手势学习策略对迁移学习效果的影响,即模仿手势可有效提高低空间能力学习者的即时迁移成绩,但对高空间能力学习者无影响。以上结论可为教学视频设计及视频学习策略的选择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描述性手势 手势学习策略 空间能力 视频学习效果
下载PDF
Bible Depicted in 2,000-year-old Han Dynasty Stone Carvings
13
《China Today》 2002年第10期7-7,共1页
Wang Weifan is a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China Christian Council, and a Christian theology education professor. He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several Eastern Han Dynasty museum exhibits in the Jiangsu Xu... Wang Weifan is a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China Christian Council, and a Christian theology education professor. He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several Eastern Han Dynasty museum exhibits in the Jiangsu Xuzhou Han Dynasty Stone Carving Museum include depictions of the bible and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le depicted in 2 000-year-old Han Dynasty Stone Carvings
下载PDF
Depicting Africa
14
《ChinAfrica》 2013年第11期56-56,共1页
How did you 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roject? I was informed about the project in February 2011 when the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organized a competitive bidding among artists. There were 10 designs that the judg... How did you 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roject? I was informed about the project in February 2011 when the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organized a competitive bidding among artists. There were 10 designs that the judges looked at, and our design won by a unanimous vote. After that, it still had to get official approval from the African Union and China. It took me three months to design and make the sculpture with my postgraduate students. During that time, many people contributed, I invited art masters and professors in the field to be counselors for our team. Many of them climbed on lad- ders to make adjustments to the piece with their own h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icting Africa
下载PDF
彼得·海斯勒笔下的中国形象书写
15
作者 张慧云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113-115,150,共4页
彼得·海斯勒在其“非虚构”文本中塑造了一系列中国形象。海斯勒按照本国社会的模式,使用本社会话语对体制内的一些中国人形象进行描述;以令人不甚愉悦的语言概括中国小城形象,有以偏概全之嫌。海斯勒笔下还频繁出现“廉价”“围... 彼得·海斯勒在其“非虚构”文本中塑造了一系列中国形象。海斯勒按照本国社会的模式,使用本社会话语对体制内的一些中国人形象进行描述;以令人不甚愉悦的语言概括中国小城形象,有以偏概全之嫌。海斯勒笔下还频繁出现“廉价”“围观”之类的词汇,中国的人和物都成为其俯视和审判的对象。海斯勒以亲善的态度对中国形象进行书写,既基于中国现实,又非对中国形象的全然复现,所塑造的是他这个异国人共同参与、融入和解释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海斯勒 中国形象 他者书写
下载PDF
南昌起义题材影视剧的叙事艺术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尧天 韩春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83-88,共6页
南昌起义题材影视剧,对内涵深刻的“建军精神”在宏大叙事中进行了诠释。在叙事模式上传承了中国史传文学“踵事增华”、在戏剧冲突中塑造人物及“互现法”等优良传统。在叙事技巧方面,一是大量采用全知叙事和纯客观叙事,二是运用因果... 南昌起义题材影视剧,对内涵深刻的“建军精神”在宏大叙事中进行了诠释。在叙事模式上传承了中国史传文学“踵事增华”、在戏剧冲突中塑造人物及“互现法”等优良传统。在叙事技巧方面,一是大量采用全知叙事和纯客观叙事,二是运用因果式线性结构模式。为消除“麦当劳化”影响,避免同类影视剧的题材和情节的同质化,南昌起义题材影视剧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在影视艺术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起义影视剧 大叙事 全知视角 因果式线性结构 去“麦当劳化”
下载PDF
“昔”与“忆昔”:杜甫往事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绍良 《杜甫研究学刊》 2023年第3期11-26,共16页
“昔”和“忆昔”是中国古代往昔书写中常用的语词,尤其是杜甫的《忆昔》诗创作,让“忆昔”的时代要素显得十分突出。但是,在唐代以前,“昔”和“忆昔”在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不尽相同,“昔”字句要远远多于“忆昔”句式。唐代的“忆昔”... “昔”和“忆昔”是中国古代往昔书写中常用的语词,尤其是杜甫的《忆昔》诗创作,让“忆昔”的时代要素显得十分突出。但是,在唐代以前,“昔”和“忆昔”在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不尽相同,“昔”字句要远远多于“忆昔”句式。唐代的“忆昔”词组出现得较多,但杜甫的创作是最为特殊的。他的特殊性在于:在“忆昔”诗句和以《忆昔》为题的诗歌中,寄托了对开元盛世的回忆和对时代盛衰的感伤。杜甫将“忆昔”题材和《忆昔》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和思想境界。从“昔”到“忆昔”,在唐前诗歌史上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间,而在杜甫诗中则形成了一个从自我到时代的空间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忆昔 盛衰之变 往昔书写
下载PDF
“不太”的意义、功能与演变
18
作者 李欣 王海峰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2,共9页
本文以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了“不太”的语义语用功能和演变过程,发现“不太1”主要表低程度义和主观限量功能,“不太2”主要表否定义和委婉否定功能,但二者并非互无关系的“同形异构”格式,而是有着内在的语义逻辑关... 本文以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了“不太”的语义语用功能和演变过程,发现“不太1”主要表低程度义和主观限量功能,“不太2”主要表否定义和委婉否定功能,但二者并非互无关系的“同形异构”格式,而是有着内在的语义逻辑关联和历时演变顺序。现代汉语中的“不太”是一个由“不[太X]”重新分析为“不太[X]”而产生的跨层结构,至清代晚期成为较为凝固的委婉否定格式,其演变动因主要在于适量准则和礼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太” 显义刻画 主观限量 委婉否定 历时演变
下载PDF
现实·梦境:动画电影《深海》的现实表达新突破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锦博 李妍莹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0-56,共7页
《深海》作为一部反应现实儿童的“抑郁症”动画电影,在表现主人公所处灰暗现实空间的基础上,建构了与现实世界相反的“亦梦亦真”七彩梦境空间,借以意识流与隐喻的叙事方式来映射儿童内心真挚的情感世界。另外,电影借以“儿童叙述”与... 《深海》作为一部反应现实儿童的“抑郁症”动画电影,在表现主人公所处灰暗现实空间的基础上,建构了与现实世界相反的“亦梦亦真”七彩梦境空间,借以意识流与隐喻的叙事方式来映射儿童内心真挚的情感世界。另外,电影借以“儿童叙述”与人物“抱团取暖”的方式来作为现实叙事基点,通过南河与参宿的双向救赎,完成了人物塑造与情感的现实升华。并在视听表达上,在开创了极富感染力的水墨粒子视觉奇观时,又为电影音乐注入人物主题,赋予了生命情感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深海》 空间建构 现实写照 视听元素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中的物叙事探析——以《第一炉香》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琳 方志红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0-113,共4页
张爱玲的小说以丰富多样而又极具意味的物象参与故事叙事,这在她的短篇名作《第一炉香》中颇为显著。该小说以人物服装作为推动叙事进程的纽带之物加以叙写;仙人掌、金刚石手镯等日常生活物件具有明显的象征人物内心变化的意味;月亮、... 张爱玲的小说以丰富多样而又极具意味的物象参与故事叙事,这在她的短篇名作《第一炉香》中颇为显著。该小说以人物服装作为推动叙事进程的纽带之物加以叙写;仙人掌、金刚石手镯等日常生活物件具有明显的象征人物内心变化的意味;月亮、住宅则预示人物的悲剧命运。不同的物象所具有的不同的叙事功能,形成了张爱玲小说显著的物叙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第一炉香》 物象书写 物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