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9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马娟 马盛宗 +2 位作者 燕茹 马学平 贾绍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2,共8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发现和判断该部分患者远期预后相对困难,因此寻找相对简便、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有利于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MACCEs的预测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4—2019年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1683例T2DM合并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以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死性脑卒中、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作为MACCEs。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CEs分为MACCEs组(508例)和非MACCEs组(11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AMI患者MACCEs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远期发生MACCEs的预测效能,使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标(NRI)和综合判别指数(IDI)评价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预后评估的改善效果。结果1683例患者中508例(30.18%)患者发生MACCE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OR(95%CI)=1.994(1.142~3.483)]、冠状动脉植入支架长度[OR(95%CI)=1.031(1.002~1.062)]、CRP[OR(95%CI)=0.950(0.915~0.986)]、Alb[OR(95%CI)=0.933(0.880~0.989)]及CAR[OR(95%CI)=5.582(1.705~18.277)]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s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CAR中位表达水平(0.86),将患者分为CAR<0.86组和CAR≥0.86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AR≥0.86组MACCEs发生率高于CAR<0.86组(52.68%与22.92%;χ^(2)=65.65,P<0.001)。ROC曲线显示CAR预测T2DM合并AMI患者发生MACCE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702~0.754),最佳截断值为0.576,灵敏度为0.617,特异度为0.747。在基线模型基础上,与CRP、Alb相比,CAR能明显改善对患者发生MACCEs的预测效果(NRI=0.377,IDI=0.166,C指数=0.690;P<0.05)。结论CAR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发生风险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尿病 2型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预测
下载PDF
南方先进光源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微波设计
2
作者 刘盛进 姜世民 +4 位作者 刘星光 肖永川 曹秀霞 吕永佳 李晓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作为南方先进光源直线段注入器重要设备,开展了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研究,包括驻波腔微波设计和耦合器设计。其中驻波腔采用3.6腔结构,π模加速模式,工作频率为5.712 GHz;耦合器采用同轴耦合方式。利用Superfish及CST完成了腔体微波结构设... 作为南方先进光源直线段注入器重要设备,开展了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研究,包括驻波腔微波设计和耦合器设计。其中驻波腔采用3.6腔结构,π模加速模式,工作频率为5.712 GHz;耦合器采用同轴耦合方式。利用Superfish及CST完成了腔体微波结构设计,优化盘片的形状,降低腔体表面最大电场,从而有利于提高腔体加速场强;利用COMSOL开展了腔体水冷系统的分析,优化设计水路,减少腔体由于功率负载所造成的频率偏移,控制腔体温度的上升,保持腔体最大温升小于20℃。在18.15 MW的入腔功率下,阴极面最高场强为180 MV/m,腔体表面最大场强与阴极面场强比值约为0.934 6,腔体Q值大于10 000。通过对耦合器的设计,抑制二极模和四极模的传输,S_(11)参数小于-4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先进光源 光阴极电子枪 微波结构 耦合器 c波段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腱糖蛋白C、甲壳质酶蛋白-40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3
作者 吕宁 杨立娟 +2 位作者 尹林林 王丹 宴俊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3-126,13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腱糖蛋白C(TN-C)、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7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两组,即MACE组(n=6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腱糖蛋白C(TN-C)、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7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两组,即MACE组(n=63)和非MACE组(n=107),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152)。比较各组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MHD发生MACE的相关性及MHD并发MACE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MHD组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MACE组的年龄、透析龄及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高于非MACE组(均P<0.05)。MHD并发MACE与年龄、透析龄及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D并发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sCD40L、TN-C、YKL-40以及高年龄和透析龄(均P<0.05)。血清sCD40L、TN-C、YKL-40单独及联合预测MHD并发MACE的AUC分别为0.701、0.679、0.754、0.875,联合预测价值最高,其次为YKL-40、sCD40L、TN-C(均P<0.05)。结论:MHD并发MACE患者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有升高趋势,三者均为MACE发生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MHD发生MAC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可溶性cD40配体 腱糖蛋白c 甲壳质酶蛋白-40 预测
下载PDF
血清MC-CP、CCL26、DcR3水平在COPD并发OSA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陈丽萍 史永兴 +4 位作者 陈艳红 冯平 张长洪 林卫佳 项保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肥大细胞羧肽酶(MC-CP)、趋化因子26(CCL26)、诱饵受体3(DcR3)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0... 目的探究血清肥大细胞羧肽酶(MC-CP)、趋化因子26(CCL26)、诱饵受体3(DcR3)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0例,其中单纯COPD患者48例即为COPD组,COPD合并OSAS患者42例即为COPD-OSAS组。同期选取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体检健康志愿者4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C-CP、CCL26、DcR3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MC-CP、CCL26、DcR3水平在COPD并发OSA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并发OSAS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和COPD-OSAS组患者吸烟指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依次显著升高,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FEV1/FVC)依次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和COPD-OSAS组患者MC-CP、CCL26、DcR3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血清MC-CP、CCL26、DcR33者联合对COPD并发OSAS诊断的AUC比单独诊断的更高(Z=4.066,P<0.001;Z=2.391,P<0.05;Z=2.35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指数、MC-CP、CCL26、DcR3水平是COPD并发OSA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OPD并发OSAS患者血清中MC-CP、CCL26、DcR3表达水平升高,三者联合可提高对COPD并发OSAS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羧肽酶 趋化因子26 诱饵受体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C语言教学改革的进展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龚波 梁伟 +1 位作者 张世文 王颖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文章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对《计算机教育》刊载的C语言教学改革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与述评。研究发现,C语言教学改革的研究自2009年起逐渐集中涌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发展趋势,其演变可以分为基... 文章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对《计算机教育》刊载的C语言教学改革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与述评。研究发现,C语言教学改革的研究自2009年起逐渐集中涌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发展趋势,其演变可以分为基础发展阶段、探索阶段、繁荣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4个时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C语言教学设计与计算思维等方面,但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效果评价以及实验教学等领域仍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尽管部分机构和学者在该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但其他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的合作仍显不足,研究范围较为狭窄,尚未形成合力。因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总结与思考的建议,旨在为未来C语言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语言 教学改革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下载PDF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AA、hs-CRP及呼吸道病原体6项检测分析
6
作者 杨珊珊 马尔马尔·托乎塔尔别克 +2 位作者 熊文娟 徐睿 湛文博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38-241,246,共5页
目的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呼吸道病原体6项检测,分析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及SAA、hs-CRP阳性率,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 目的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呼吸道病原体6项检测,分析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及SAA、hs-CRP阳性率,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16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儿SAA、hs-CRP水平;采用多重PCR核酸检测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MP)、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6种病原体;根据呼吸道病原体6项检测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MP感染组和MP合并病毒感染组。结果916例患儿中检出MP 356例(38.9%),检出ADV 346例(37.8%),检出RSV 147例(16.0%)。不同性别患儿Flu-A、Flu-B、RSV、HRV、ADV、MP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患儿Flu-A、Flu-B、RSV、ADV、MP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SV在<1岁患儿中的检出率(47.5%)最高,ADV在3~<6岁患儿中的检出率(41.5%)最高,MP在6~14岁患儿中的检出率(50.8%)最高。病毒感染组、MP感染组、MP合并病毒感染组3组间SAA水平及SAA/hs-CRP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hs-CRP水平、SAA阳性率、hs-CR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的SAA、hs-CRP阳性率均低于MP感染组、MP联合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易感病原体有所差异,SAA、hs-CRP阳性率在病毒感染组中均最低,呼吸道病原体6项、hs-CRP、SAA联合检测可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呼吸道病原体 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SR9009联合吲哚丙酸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减轻C2C12成肌细胞的炎症反应
7
作者 姬慧慧 蒋旭 +7 位作者 张志敏 邢运虹 王亮亮 李娜 宋雨庭 罗旭光 崔慧林 曹锡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0-1229,共10页
背景:钟基因Rev-erbα参与调节炎症,但激活Rev-erbα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为降低相关风险,探索Rev-erbα激动剂SR9009联合其他药物来减轻骨骼肌成肌细胞炎症,奠定治疗炎症相关性骨骼肌萎缩的理论基础。目的:探讨脂多糖刺激C2C12成... 背景:钟基因Rev-erbα参与调节炎症,但激活Rev-erbα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为降低相关风险,探索Rev-erbα激动剂SR9009联合其他药物来减轻骨骼肌成肌细胞炎症,奠定治疗炎症相关性骨骼肌萎缩的理论基础。目的:探讨脂多糖刺激C2C12成肌细胞时吲哚丙酸、SR9009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①1μg/mL脂多糖刺激C2C12成肌细胞,RNA转录组测序结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信号通路。②CCK-8法检测C2C12成肌细胞活性,筛选吲哚丙酸的最佳给药浓度;然后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1μg/mL)组、SR9009(10μmol/L)+脂多糖组、吲哚丙酸(80μmol/L)+脂多糖组、吲哚丙酸+SR9009+脂多糖组,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RT-q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4、CD1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③siRNA敲减Rev-erbα,RT-qPCR评估敲减效率,检测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脂多糖时间依赖性抑制成肌细胞融合形成肌管,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水平升高,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升高;KEGG通路分析支持脂多糖刺激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②吲哚丙酸浓度>80μmol/L时抑制C2C12成肌细胞活性;吲哚丙酸和SR9009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降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4、CD14 mRNA表达水平,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比值低于脂多糖组。SR9009联合吲哚丙酸显著降低脂多糖诱导的炎症,Toll样受体4、CD14、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下调,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比值显著低于吲哚丙酸+脂多糖组和SR9009+脂多糖组。③Rev-erbα随脂多糖刺激时间依赖性升高;siRNA敲减Rev-erbα效率达58%以上,成功敲减Rev-erbα后添加脂多糖,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较脂多糖组显著上调。④结果说明,Rev-erbα可以作为调节炎症反应的靶点,SR9009靶向激活Rev-erbα联合吲哚丙酸能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显著减轻C2C12成肌细胞的炎症反应,联合抗炎效果优于单独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erbα SR9009 吲哚丙酸 脂多糖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c2c12成肌细胞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ROI-C^(TM)自锁系统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琰杰 曹春风 +5 位作者 张中卒 牛雄 王鑫 杨再海 周亮 李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627,共11页
目的: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经典手术方式,钉板的使用增加了融合率及稳定性的同时,间接导致了邻近椎体退变和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文章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ROI-C^(TM)自锁系统和传统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颈... 目的: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经典手术方式,钉板的使用增加了融合率及稳定性的同时,间接导致了邻近椎体退变和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文章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ROI-C^(TM)自锁系统和传统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结果和并发症情况,为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学支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关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TM)自锁系统与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NOS量表对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C_(2)-C_(7)Cobb角、融合率、邻近椎体退变发生率、融合器沉降率和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其中回顾性队列研究11项,随机对照试验2项,共1136例患者,ROI-C组569例,融合器联合钉板组5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OI-C组与融合器联合钉板组在手术时间(MD=-15.52,95%CI:-18.62至-12.42,P<0.00001),术中出血量(MD=-24.53,95%CI:-32.46至-16.61,P<0.00001),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率(RR=0.40,95%CI:0.27-0.60,P<0.00001)和术后总吞咽困难发生率(RR=0.18,95%CI:0.13-0.26,P<0.0000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两者在术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C_(2)-C_(7)Cobb角、融合率和融合器沉降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ROI-C^(TM)自锁系统与传统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颈椎病均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ROI-C^(TM)自锁系统操作更加简单,相比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在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跳跃型颈椎病及邻椎病翻修患者,更加推荐使用ROI-C^(TM)自锁系统。但鉴于其可能存在较高的沉降率,对于多节段且合并融合器沉降高危因素如骨质疏松、椎体终板破损的退行性颈椎病患者,仍建议使用融合器联合钉板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 减压融合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 颈椎病 ROI-c 自锁系统 cage+钉板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细胞自噬的维生素C抗黑素生成作用研究
9
作者 张帆 贺东琴 +3 位作者 卞前进 吴凡 秦毅 盘瑶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自噬通路对维生素C(VC)抑制小鼠黑素瘤细胞(B16)中黑色素生成的调控作用。采用MTT法检测VC对B16细胞的最大安全剂量,通过加入α-促黑激素(α-MSH)诱导B16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再使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研究细...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自噬通路对维生素C(VC)抑制小鼠黑素瘤细胞(B16)中黑色素生成的调控作用。采用MTT法检测VC对B16细胞的最大安全剂量,通过加入α-促黑激素(α-MSH)诱导B16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再使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研究细胞自噬在VC的抗黑素生成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发现,VC在500μg/mL及以下质量浓度对B16细胞存活无影响。20和50μg/mL的VC可显著抑制α-MSH诱导的B16细胞黑色素合成(p<0.01)。与空白组相比,VC可显著诱导B16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II与p62表达上升,mTOR蛋白表达下降(p<0.05)。为进一步探究自噬对黑色素生成的影响,使用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B16细胞,发现3-MA阻断了VC诱导的B16细胞自噬上调,同时逆转VC的抗黑色素生成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VC可通过激活B16细胞的自噬系统抑制黑色素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黑色素 自噬 体外试验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
10
作者 柯义兵 丁永宏 +3 位作者 阿布都克热木·达吾提 郭浩然 兰志杰 王勇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somes,EXOs)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的影响。方法(1)分离提取培养C57BL/6J小鼠BMSCs。(2)提取并鉴定BMSCs-EXOs。(3)C2...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somes,EXOs)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的影响。方法(1)分离提取培养C57BL/6J小鼠BMSCs。(2)提取并鉴定BMSCs-EXOs。(3)C2C12细胞成肌分化。(4)将肌管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马血清培养基培养48 h)、地塞米松组(DEX、浓度为10μmol·L^(-1)的DEX干预肌管48 h)、外泌体组(EXOs、外泌体干预肌管48 h)、外泌体抑制剂组(GW4869、10μmol的GW4869干预BMSCs后提取的外泌体干预肌管48 h)。48 h后测量各组肌管直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肌肉萎缩及成肌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BMSCs呈长梭形,BMSCs-EXOs在透射电镜下为圆形的双层膜结构,直径约200 nm,且高表达CD9、CD63和CD81。相比于Control组,DEX组细胞活性降低(P<0.01),肌管细胞直径减少(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1)的表达明显上调,MYOD(P<0.01)蛋白表达降低;相比于DEX组,BMSCs-EXOs组细胞活性升高(P<0.01),肌管细胞直径增加(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1)的表达明显下调,MYOD(P<0.01)蛋白表达升高;相比于BMSCs-EXOs组,BMSCs-EXOs(GW4869)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肌管细胞直径减少(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5)的表达上调,MYOD(P<0.0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BMSCs-EXOs)可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地塞米松 肌管 肌肉萎缩 c2c12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铁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表达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张蕾 黄大祥 +1 位作者 吴方来 钟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铁蛋白(SF)、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安庆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7例T2DM及肥胖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及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分...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铁蛋白(SF)、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安庆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7例T2DM及肥胖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及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分为单纯肥胖组、单纯T2DM组、T2DM合并肥胖组,分别有25、33和49例。并选取同期该院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SF水平,通过计算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各组间的差异。并使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胱抑素C、SF、HOMA-IR与T2DM合并肥胖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T2DM合并肥胖的诊断效能。结果 单纯肥胖组和T2DM合并肥胖组BMI高于对照组和单纯T2DM组(P <0.05)。T2DM合并肥胖组高血压、高血脂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T2DM合并肥胖组舒张压、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P <0.05)。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肥胖组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P <0.05)。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肥胖组甘油三酯高于对照组(P <0.05)。T2DM合并肥胖组血清胱抑素C、SF和HOMA-IR均高于单纯肥胖组、单纯T2DM组和对照组(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水平、SF水平、HOMA-IR指数均与T2DM合并肥胖呈正相关(rs=0.829、0.771和0.721,均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SF、HOMA-IR联合检测时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89(95%CI:0.976,1.000),敏感性为98.0%(95%CI:0.930,0.995),特异性为93.1%(95%CI:0.863,0.966)。结论 血清胱抑素C、SF及HOMA-IR的提高与T2DM合并肥胖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估这一群体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状态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血清胱抑素c 铁蛋白 胰岛素抵抗指数
下载PDF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在儿童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沈桐 胡静 章海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儿童期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病情进展快,猝死率高,对儿童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超声心动图或者磁共振可以进行辅助诊断,但不能在疾病早期进行。研究发现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 儿童期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病情进展快,猝死率高,对儿童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超声心动图或者磁共振可以进行辅助诊断,但不能在疾病早期进行。研究发现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C,cMyBP-C)基因突变与HCM密切相关,探索cMyBP-C与HCM的关系,可为儿童HCM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改善预后。文章对cMyBP-C的分子结构与分子相互作用,其与HCM的关系以及S-谷胱甘肽化cMyBP-C的诊断前景、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抑制剂的治疗前景和基因疗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cMyBP-c 诊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中国主要类型铅锌矿床S、Pb、C-H-O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13
作者 刘榆 江彪 +4 位作者 王登红 王岩 宋学信 张长青 黄凡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15,共23页
铅、锌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Pb、C-H-O同位素地球化学可以用来解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地质问题。对铅锌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取得丰硕成果,为从单矿种角度... 铅、锌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Pb、C-H-O同位素地球化学可以用来解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地质问题。对铅锌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取得丰硕成果,为从单矿种角度进行全国性的总结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基于全国重要铅锌矿床的相关硫、铅、氢、氧、碳同位素近万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铅锌矿床的S、Pb同位素特征揭示其成矿物质来源复杂,主要为深源岩浆和赋矿地层(海水沉积物),H-O、C-O同位素特征表明中国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而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岩浆和海相碳酸盐岩。S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从我国西部到东部地区,北部到南部地区,铅锌矿床的32S趋于富集,表明我国东部和南部铅锌矿床有更多壳源物质参与成矿。C-H-O同位素特征显示相较于西北部地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铅锌矿床有更多大气降水或盆地卤水参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S同位素 PB同位素 c-H-O同位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加强型Q460C方钢管间隙N型节点承载力研究
14
作者 叶岳松 赵东平 +1 位作者 王万祯 肖林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为考察加强构造对N型节点失效机理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对加强节点和基本节点进行了主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节点的破坏模式为主管上翼缘受拉鼓曲开裂,加强节点破坏模式为加劲板屈曲和覆板焊缝受拉开裂;加强节点的承载力... 为考察加强构造对N型节点失效机理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对加强节点和基本节点进行了主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节点的破坏模式为主管上翼缘受拉鼓曲开裂,加强节点破坏模式为加劲板屈曲和覆板焊缝受拉开裂;加强节点的承载力较基本节点提高了9.4%~36.5%;增加覆板厚度,可明显提高节点承载力。采用ABAQUS软件对覆板和加劲板加强的Q460C方钢管间隙N型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参数研究,考察了主管宽厚比γ、主支管厚度比η、主支管宽度比β、受拉支管与主管夹角θ、支管间距与主管宽度比ξ对节点破坏模式、应力分布、主管荷载-位移曲线和覆板焊缝断裂指数I f的影响规律。根据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覆板和加劲板加强的Q460C方钢管间隙N型节点承载力计算式和构造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460c方钢管 N型节点 有限元模拟 承载力计算式
下载PDF
基于质谱的脂质C=C和脂肪酰基位置鉴定方法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滕蒙南 段晓亮 +1 位作者 张东 郭伟群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03,共11页
脂质在生命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构影响功能,脂质精细结构解析至关重要。但脂质结构的多样性和相似性对脂质分析提出了巨大挑战。质谱是脂质分析的重要技术之一,在脂质C=C和脂肪酰基位置结构解析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本文介绍脂质分析的... 脂质在生命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构影响功能,脂质精细结构解析至关重要。但脂质结构的多样性和相似性对脂质分析提出了巨大挑战。质谱是脂质分析的重要技术之一,在脂质C=C和脂肪酰基位置结构解析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本文介绍脂质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综述基于质谱的C=C位置和脂肪酰基位置鉴定方法,并讨论该方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最后展望质谱在脂质化合物精确结构解析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不饱和脂质C=C位置和脂肪酰基位置鉴定以及异构体识别和定量分析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质谱 c=c位置 脂肪酰基位置 应用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联合检测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价值
16
作者 李宗倍 安宏超 +2 位作者 吴畏 许臣 李华志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68例,未合并器官衰竭)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4例,合并器官衰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PCT、CRP、PA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SAP发生的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PCT、白细胞介素-6(IL-6)、CRP、D-二聚体(D-D)水平均高于MAP组,PA水平低于MAP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Ⅱ评分升高、PCT升高、IL-6升高、CRP升高、PA降低、D-D升高均是影响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CRP、PA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SA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0.789、0.757、0.953,灵敏度分别为0.750、0.708、0.708、0.958,特异度分别为0.853、0.824、0.271、0.912(均P<0.05)。结论 APACHE Ⅱ评分升高、PCT升高、IL-6升高、CRP升高、PA降低、D-D升高均是影响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PCT、CRP、PA水平联合检测预测SAP的发生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维生素C与藻红蛋白相互作用及其稳定性分析
17
作者 崔圆梦 丁佳琪 +2 位作者 李亦宸 孙艺菲 杨瑞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藻红蛋白在光、热环境中的不稳定性是影响其在食品领域应用的难题。通过冻融法提取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研究维生素C(vitamin C,V_(C))与藻红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藻红蛋白的保护作用。荧光光谱结果表明,V_(C)可诱导PE荧光淬灭,... 藻红蛋白在光、热环境中的不稳定性是影响其在食品领域应用的难题。通过冻融法提取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研究维生素C(vitamin C,V_(C))与藻红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藻红蛋白的保护作用。荧光光谱结果表明,V_(C)可诱导PE荧光淬灭,V_(C)与PE的化学计量数n为23.63296±4.29735,结合常数K为(2.00695±0.59045)×10^(5) L/mol,表明V_(C)与PE的结合涉及范德华力和氢键等弱相互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动态光散射显示V_(C)可诱导PE分子聚合成更致密结构,形成更大的聚集体,并且V_(C)显著提高PE在自然光照处理、热处理(40~70℃)、不同pH值(3.0~11.0)处理下的稳定性,揭示活性分子V_(C)对藻红蛋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红蛋白 维生素c 相互作用 结构 稳定性
下载PDF
纳米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口服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评价
18
作者 段晶晶 殷俏 童晶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究纳米微针导入氨甲环酸、口服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38例黄褐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口服,对... 目的:探究纳米微针导入氨甲环酸、口服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38例黄褐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口服,对照组涂抹5%氨甲环酸精华液,观察组则进行纳米晶体辅助5%氨甲环酸精华液透皮给药,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评分、临床疗效、黑色素指数、美学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MASI评分、黑色素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SI评分、黑色素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MASI评分、黑色素指数的减小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美学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红斑、水肿、感染、局部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结论:纳米微针皮透氨甲环酸、维生素C联合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美学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针 氨甲环酸 维生素c 黄褐斑 临床疗效 美学效果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C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姚心怡 贺彤 +2 位作者 杨欣雅 胥明成 张峻岭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
白细胞介素17家族(interleukin-17s,IL-17s)具有促炎效应,参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IL-17C是IL-17细胞因子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不同于广泛来源于各种免疫细胞的IL-17A,IL-17C主要由上皮细胞分泌并通过IL-17RE/A受体复合物... 白细胞介素17家族(interleukin-17s,IL-17s)具有促炎效应,参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IL-17C是IL-17细胞因子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不同于广泛来源于各种免疫细胞的IL-17A,IL-17C主要由上皮细胞分泌并通过IL-17RE/A受体复合物发挥作用,在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均存在表达异常。本文综述了IL-17C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c 细胞因子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胱抑素C、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冷俊 郁淼 +1 位作者 秦兵 张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14-117,12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7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观察组,以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53例)、中...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7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观察组,以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53例)、中度狭窄组(62例)、重度狭窄组(55例),并选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预后良好(118例)、预后不良(52例),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sST2、CysC、CR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高于轻度、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高于轻度狭窄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sST2(r=0.727)、CysC(r=0.644)、CRP(r=0.889)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症、病变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使用支架类型、sST2与CysC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越高,且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症、病变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使用支架类型、sST2与CysC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胱抑素c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 相关性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