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iting Nature into Academic Learning: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to Activate the Introvert Courts inside the University Buildings
1
作者 Gourpada Dey Raduan Md.Saiful Islam Prottoy +1 位作者 Mushabbir Muttaki Subrata Das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2022年第1期17-25,共9页
Established on peripheral sub-urban area of Sylhet city,Shahjal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public university well known for its beautifu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iversified landscape with green hillo... Established on peripheral sub-urban area of Sylhet city,Shahjal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public university well known for its beautifu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iversified landscape with green hillocks,waterscape,forests and biodiversity.But,the academic buildings of the campus were planned in an introvert way that the common void courts remain disconnected from the outside natural environment.Although designed with positive intention,most of the courts remain unused maximum the time of a year.As the campus natural environment is getting richer day by day and users prefer to spend more time in outside environment,it is high time to integrate nature into the academic learning.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se void courts to be incorporated with the outside natural environment to enhance joyful learning.A combined approach was adopted as research methodology consists of intensive physical survey,literature study,microclimate analysis,questioner surveys among the users,interviewing the field experts and selectiv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Lastly,a set recommendation has been proposed considering all the perspectives and issues that the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demic learning Enclosed courtyard Natural environment University campus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Online Live Classroom Interactions-An Analysis Us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Deep Learning Methods
2
作者 Yuanyi Zhen Jar-Der Luo Hui Chen 《Journal of Social Computing》 EI 2023年第1期12-29,共18页
Prior studies have shown the importance of classroom dialogue in academic performance,through which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mong students take place.However,most of them were based on small scal... Prior studies have shown the importance of classroom dialogue in academic performance,through which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mong students take place.However,most of them were based on small scale or qualitative data,and few has explored the availability and potential of big data collected from online classrooms.To address this issue,this paper analyzes dialogues in live classrooms of a large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in China based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The features of interactive types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are extracted from classroom dialogues.We then develop neural network models based on these features to predict high-and low-academic performing students,and employ interpretable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techniques to determine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s in the prediction models.In both 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and non-STEM courses,it is found that high-performing students consistently exhibit more positive emotion,cognition and off-topic dialogues in all stages of the lesson than low-performing students.However,while the metacognitive dialogue illustrates its importance in non-STEM courses,this effect cannot be found in STEM courses.While high-performing students in non-STEM courses show negative emotion in the last stage of lessons,STEM students show positive e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demic performance prediction live classroom dialogue emotional expression interactive type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deep learning
原文传递
北宋士人的政治诉求及其文学映象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春青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北宋士人由于特殊的社会境遇而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由这种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凝聚而成的强烈政治诉求,成为他们在各方面积极进取的强大心理动因。在话语建构方面,北宋士人有着极为突出的成绩,然考其原因,实可视为... 北宋士人由于特殊的社会境遇而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由这种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凝聚而成的强烈政治诉求,成为他们在各方面积极进取的强大心理动因。在话语建构方面,北宋士人有着极为突出的成绩,然考其原因,实可视为这种政治诉求之显现。在学术方面,"义理之学"、"心性之学"的勃兴,在文学方面,"以意为主"、"以理为主"的主张,以及"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均与这种强烈的政治诉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诉求 义理之学 心性之学 以意为主
下载PDF
从学力观的历史变迁审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齐宇歆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7年第2期43-55,共13页
"学力"一词发源于中国,在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得到了传播与应用,尤其为日本"二战"后的人才培养、经济振兴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学力评价理论历史发展脉络显示:日本学力评价经历了从强调服务经济、生活的实用主义到突... "学力"一词发源于中国,在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得到了传播与应用,尤其为日本"二战"后的人才培养、经济振兴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学力评价理论历史发展脉络显示:日本学力评价经历了从强调服务经济、生活的实用主义到突出新技术、新工具应用的科学工具主义,再到重视学习者尊严与自我成长的现代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者自我意义建构的社会建构主义,最终消融于注重社会文化语境解释的PISA测评模式五个不同时期;学习评价内容也从单纯的知识、技能掌握先后转移到了一个完整的人的培养和注重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浸润的素养教育。学力评价理论不断变迁的历史轨迹启示我们:不断更新学习评价观念,进一步理顺学习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着力提升学习过程中的内化意识,打破原有学科壁垒,通过问题线索建立多学科联动,依托"互联网+"建立学习状况自诊断平台,将有助于不断推动"互联网+"时代以素养为目标的学习评价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力观 自然人文主义 社会文化语境 PISA 核心素养 互联网+ 互联网+学习
下载PDF
物境、物象与心境、心象——论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两个基本环节及其内涵 被引量:6
5
作者 韩璐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0-85,共6页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是绘画创作的两个阶段 ,每个阶段分别对应物境、物象与心境、心象。从客观现实的层面和历史的角度对物境、物象、心境、心象逐一进行分析解读 ,最终还原到传统绘画理念 ,对当下中国画创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国画创作 张文通 物境 物象 心境 心象
下载PDF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002年载文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陶立方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06-409,共4页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002年10年的载文进行了分析.从刊发容量、作者合作的状况、内外稿比例、课题析出论文、稿件的学科分布等方面的变化,阐述高校学报的发展趋势,为促进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依据和...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002年10年的载文进行了分析.从刊发容量、作者合作的状况、内外稿比例、课题析出论文、稿件的学科分布等方面的变化,阐述高校学报的发展趋势,为促进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1993—2OO2年 载文分析 发展趋势 高校学报
下载PDF
高校学报审稿制度剖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上官林武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17-122,共6页
高校学报审稿制度是学报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学报审稿制度内涵是什么,认识上和实践中存在着很大分歧,分歧的焦点是评判论文质量的主体。一种审稿制度是以责任编辑为主体评判论文质量,另一种审稿制度是以审稿专家为主体评判论文质量。两... 高校学报审稿制度是学报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学报审稿制度内涵是什么,认识上和实践中存在着很大分歧,分歧的焦点是评判论文质量的主体。一种审稿制度是以责任编辑为主体评判论文质量,另一种审稿制度是以审稿专家为主体评判论文质量。两者都存在不足之处。以专家审为核心,初审、复审、终审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参照的审稿制度,是比较公正、科学、合理并且具有时效性,经济性的高校学报审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 审稿制度 学术质量
下载PDF
科学与人文:分离还是整合? 被引量:1
8
作者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两种文化相互分离的一些现象入手 ,讨论了自然科学在若干问题上的作用界限 ,以及重文轻理和重理轻文问题 ,进而针对上述两种文化的整合 (就社会而言 )和向文理兼通境界的追求 (就个人而言 ) ,作了若干独特的分... 本文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两种文化相互分离的一些现象入手 ,讨论了自然科学在若干问题上的作用界限 ,以及重文轻理和重理轻文问题 ,进而针对上述两种文化的整合 (就社会而言 )和向文理兼通境界的追求 (就个人而言 ) ,作了若干独特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 整合 人文科学 发展
下载PDF
论中国学术的本原范型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建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对史前文明发展的考察,可以探索中国学术的原始范型和基于此而生成的伦理性学术范型。在总体旨趣上,自然法则与主体意志的互含互成关系是促成中国学术本原范型的文化渊源和依据,在历史从自然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这一关系越来越倾向于... 通过对史前文明发展的考察,可以探索中国学术的原始范型和基于此而生成的伦理性学术范型。在总体旨趣上,自然法则与主体意志的互含互成关系是促成中国学术本原范型的文化渊源和依据,在历史从自然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这一关系越来越倾向于对社会伦理本质的揭示与描述。伦理性特征作为中国学术本原范型的内在规定,体现为巫与史的融合且互为表里、数与术的结合且互相制约、情与性的交织且互相牵制。这种伦理性特征借助整体性的融合机制,使中国学术在以后的发展中始终持存着自足自成的文化根性和不断趋新的价值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 本原范型 自然概念 社会伦理
下载PDF
我对高校学报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高校学报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质;高校学报对于办学意义重大;高校学报应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质量标准;高校学报在新时代应有新作为。
关键词 高校学报 学术特质 创新性
下载PDF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影响因子评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纪彩虹 张峻瑜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7-59,共3页
影响因子作为科技期刊评价的指标之一,并不是万能的,而是有其自身局限性的.由此提出要正确认识影响因子,找准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定位.随着影响因子被广泛接受,它将在作者、读者和编者之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 影响因子 学术质量 学报发展
下载PDF
清代初期实学研究论纲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国庆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72,共6页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传统学术发展至此已达到较高水平。先秦以来出现过的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在清代大都可以找到其发展演变的轨迹与归宿。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提倡经世致用之学,此为有清一代实学学术之滥觞,...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传统学术发展至此已达到较高水平。先秦以来出现过的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在清代大都可以找到其发展演变的轨迹与归宿。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提倡经世致用之学,此为有清一代实学学术之滥觞,初步奠定了乾嘉汉学和晚清新学的基础。以经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学术,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并开始新的转型历程。总之,在清代初期,经学、史学、文学、诸子学和社会实际问题研究,均取得有重要价值的学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初期 实学学术 经世致用 自然科学 学术价值
下载PDF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中国花鸟画意境美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春荣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247-248,共2页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我国艺术创作的瑰宝,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造化"是创造的源泉,"心愿"是创造的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对我国绘画艺术追求意境美最本质的概括。中国花鸟画之意境是中...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我国艺术创作的瑰宝,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造化"是创造的源泉,"心愿"是创造的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对我国绘画艺术追求意境美最本质的概括。中国花鸟画之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的统一,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理论的典型体现。本文在阐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中国花鸟画意境美德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花鸟画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创作理论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花鸟画 意境美
下载PDF
真德秀心论的理论指向
14
作者 宋道贵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9,共5页
对于真德秀,很多学者认为其思想摇摆于朱子理学与象山心学之间,甚至视其为朱陆合流的源头。而从理学与心学在心论上的根本分歧来看,真德秀始终严守了朱子知觉之心的基本立场,没有出现将心形上化与本体化,从而使心与性在本质上相同一的... 对于真德秀,很多学者认为其思想摇摆于朱子理学与象山心学之间,甚至视其为朱陆合流的源头。而从理学与心学在心论上的根本分歧来看,真德秀始终严守了朱子知觉之心的基本立场,没有出现将心形上化与本体化,从而使心与性在本质上相同一的思想倾向。就此来说,其思想系统只能属于朱子学,并不具有心学的思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德秀 心性 朱子学 心学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报告与个体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施雅慧 李作峰 +1 位作者 常才 张晓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报告中文字描述信息与临床风险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并验证文本挖掘方法在此类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0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彩色超声心动图报告,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报告中文字描述信息与临床风险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并验证文本挖掘方法在此类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0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彩色超声心动图报告,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进行特征提取与筛选,以患儿的风险等级为预测目标,借助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决策树,推测出临床医师解读心脏超声报告时可能的决策路径。通过50次基于分层抽样的10折交叉验证评价模型的风险等级预测能力,进而评估报告在临床决策中的作用和价值。结果使用自动生成的全部三元语法(3-gram)或基于领域知识筛选后的特征,所训练的风险等级预测模型分别达到32.82%和48.57%的分类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normalized mean absolute error,NMAE)分别为0.33和0.25。结论超声心动图报告中的文字部分,尤其是描述疾病征象的常用术语,能够在约75%的水平上反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医师诊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学习 儿童
下载PDF
“复杂人”视域下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变革路向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广海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8,共7页
现行高校学术评价制度显现出的效率崇拜倾向、偏好量化评价、实行单向评价等特点,这与科学管理理论的主张相契合,而科学管理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必然会映射"经济人"假设的偏失。事... 现行高校学术评价制度显现出的效率崇拜倾向、偏好量化评价、实行单向评价等特点,这与科学管理理论的主张相契合,而科学管理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必然会映射"经济人"假设的偏失。事实上,高校教师不仅具有"经济人"特质,还具有"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特质,因此,高校教师更符合"复杂人"特质。高校应依据教师的"复杂人"特质,对现行学术评价制度进行变革,即批判性地吸纳科学管理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和谐融洽的学术环境;完善以"质"为本的评价制度,激发高校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学术评价制度 人性假设 变革
下载PDF
严复的进化论思想与近代学科的建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博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1期120-125,共6页
严复在近代世变之亟的境况下,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其中的进化论思想影响极大。在他的热情宣传之下,进化论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还在结合学科知识的同时,促使了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在近代学科的建构中起... 严复在近代世变之亟的境况下,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其中的进化论思想影响极大。在他的热情宣传之下,进化论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还在结合学科知识的同时,促使了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在近代学科的建构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天演论》 进化论思想 学科 教育改革 传统学术 西学 史学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学术不端行为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鑫 谭彩霞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80-84,共5页
人工智能(AI)技术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中具有较强适用性和广阔应用前景。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存在数据库涵盖范围有限、图表和公式检测结果不理想、人为修改以规避检测等问题。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智能理论,以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形、图... 人工智能(AI)技术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中具有较强适用性和广阔应用前景。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存在数据库涵盖范围有限、图表和公式检测结果不理想、人为修改以规避检测等问题。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智能理论,以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形、图像识别为核心的精密算法,深度学习和类脑智能计算能力,能够弥补检测系统的不足,从技术上有效控制学术不端行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术不端行为 检测系统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学习 大数据
下载PDF
《易》以明心显性——魏了翁易学义理观探析
19
作者 邹啸宇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6,共9页
以往研究魏了翁的易学,主要围绕"以象数求义理"、"性善之义具于《易》"及"图可为书、书可为图"等思想展开,本文则专门探究魏了翁易学中的义理思想,力求推明其"《易》以明心显性"之论和"... 以往研究魏了翁的易学,主要围绕"以象数求义理"、"性善之义具于《易》"及"图可为书、书可为图"等思想展开,本文则专门探究魏了翁易学中的义理思想,力求推明其"《易》以明心显性"之论和"自明本心"的易学根本宗旨。魏氏易学以义理为本,融通易学与理学之心性论,强调"《易》以明心显性"。一方面,魏了翁立足于性善论,将"性"视为《易》之大本要道,以《易》发明性道之理,不仅主张"性善之义具于《易》",而且以先天易为性之体而后天易为性之用;另一方面,他在心本论的基础上主张"以心明《易》"和"以《易》观心"的观点,视发明本心为研《易》之宗旨,将《易》归宗融贯于本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了翁 鹤山 易学
下载PDF
徐复观形而中学的理论建构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吉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在近代新儒学复兴过程中,徐复观先生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的最基本特性,得出“中国文化实则为心的文化”的结论,独树一帜地建构了形而中学的哲学思想。在此过程中,他以人为主体准则界定“形上形下”的范围,以凸显形而中学“知行合一”的特性... 在近代新儒学复兴过程中,徐复观先生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的最基本特性,得出“中国文化实则为心的文化”的结论,独树一帜地建构了形而中学的哲学思想。在此过程中,他以人为主体准则界定“形上形下”的范围,以凸显形而中学“知行合一”的特性;厘清传统中国文化对“心”的各种误解,深刻认识到“心”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并赋予“心”价值判断的作用;最终将传统中国文化中“心”的主体主观性改造成为主体客观性,以践行与实现先秦儒家“下学上达”“内圣外王”的仁道理想。形而中学理论的建构,为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学 徐复观 形而中学 心的文化 下学上达 内圣外王 仁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