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扩容对术中血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明莉 刘存明 +1 位作者 梁萍 丁正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比较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扩容对术中血糖、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手术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16)和对照组(n=14),研究组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扩容,对照组使用复方乳酸钠... 目的比较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扩容对术中血糖、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手术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16)和对照组(n=14),研究组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扩容,对照组使用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扩容,分别在入室后以15ml·kg-1·h-1的速度输注相应液体。分别于输液前(T0)、输液量为10ml/kg(T1)、20ml/kg(T2)和30ml/kg(T3)时检测患者血糖、血乳酸、电解质及pH值等。结果输液后研究组血糖明显升高(P<0.05),血乳酸无明显变化,血pH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血乳酸明显升高(P<0.05);两组电解质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在扩容、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方面与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效果相当,可避免大量输入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所致的乳酸升高,但当大量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时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血糖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乳酸钠注射液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 血糖 水-电解质平衡 酸碱平衡
下载PDF
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血糖和电解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金菊英 彭丽桦 +1 位作者 律峰 闵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血气、血糖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5月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输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患者30例... 目的探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血气、血糖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5月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输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患者30例为A组,输注乳酸林格注射液患者3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T5~T9时点碱剩余(BE)均明显降低,血乳酸浓度明显升高,且B组的变化幅度大于A组(P<0.05),两组患者在输液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积(Hct)均明显降低(P<0.05),B组患者输液后Mg2+浓度降低(P<0.05)。结论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输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更有利于维持酸碱和电解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酸碱平衡 血糖 电解质
下载PDF
新生儿围手术期血液内环境变化及意义——附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庆红 谢岷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 新生儿外科疾病以消化道畸形最常见(占40% ),常需生后即行手术治疗,围术期的血液内环境变化有其特点,故监测分析新生儿围术期血液内环境变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新生儿外科手术前后的血常规、电解质及血糖进行分析。... 目的 新生儿外科疾病以消化道畸形最常见(占40% ),常需生后即行手术治疗,围术期的血液内环境变化有其特点,故监测分析新生儿围术期血液内环境变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新生儿外科手术前后的血常规、电解质及血糖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后患儿的血白细胞计数无明显改变,但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比术前明显增高, 0. 40±0. 17vs0. 34±0. 15,差异有显著性, (P<0. 05)。血红蛋白明显降低130. 89±27. 17g/Lvs142. 11±33. 09g/L(P<0. 05)。血清Na+、K+、Ca2+等离子无明显改变,但血糖在手术后比手术前明显增高10. 20±6. 89mmol/Lvs6. 90±6. 24mmol/L(P<0. 05)。结论 新生儿外科围术期应加强监护,注意贫血、高血糖及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内环境 新生儿
下载PDF
脑出血后癫痫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唐淑花 颜昌清 《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6期409-410,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CH)后癫痫(EP)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35例CH发生EP资料的临床。结果735例中发生EP85例,发生率为11.56%;以EP大发作为主;7d以内EP发作者明显高于其他发作时间段(P<0.01),且缓解率较高(P<0.05);以出... 目的探讨脑出血(CH)后癫痫(EP)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35例CH发生EP资料的临床。结果735例中发生EP85例,发生率为11.56%;以EP大发作为主;7d以内EP发作者明显高于其他发作时间段(P<0.01),且缓解率较高(P<0.05);以出血灶位于大脑皮质者EP发生率最高(P<0.01);血肿体积越大,EP发生率越高(P<0.05);有电解质紊乱者EP发生率高于无电解质紊乱者(P<0.05);应激性血糖升高者发生EP较高(P<0.05);发生EP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发生EP者(P<0.01);CH后14d内发生EP者病死率与14d后发生EP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颅内大量出血、颅内高压、脑组织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电解质紊乱及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是引起CH后发生EP的主要原因。EP是CH主要病死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癫痫 血糖 电解质紊乱
下载PDF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输注对患者血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松芳 李晓佩 +2 位作者 王丽娟 魏晓永 姜丽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23期71-73,共3页
目的以乳酸林格氏注射液为对照,评价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SPMCG)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术中输注对患者血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以乳酸林格氏注射液为对照,评价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SPMCG)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术中输注对患者血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术中输注SPMCG,对照组术中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分别在入室后以10 ml/(kg·h)的速度输注500 ml后行麻醉诱导,诱导后以10 ml/(kg·h)的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于输液前(T0)、输液量为10 ml/kg(T1)、输液量为20 ml/kg(T2)和输液量为30 ml/kg(T3)时检测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和血糖,并记录。 结果输液后实验组血糖水平、pH值和乳酸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乳酸水平在T2和T3时间点时明显升高(P〈0.05),pH值在T2和T3时间点时明显降低(P〈0.05),血糖水平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两组电解质水平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与复方乳酸钠注射液在腹腔镜手术术中输注比较,其可避免乳酸水平的升高以及维持酸碱平衡的稳定,对血糖水平和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 腹腔镜手术 子宫全切术 血糖 水电解质平衡 酸碱平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