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弃土场原位与弃土斜坡水分运动特征对比分析
1
作者 代国发 王永奇 +2 位作者 何玉琼 张家明 董文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7,共9页
降雨入渗会改变斜坡原有的平衡状态,为探究弃土场原位与弃土斜坡降雨入渗过程的水分运动特征。以某弃土场为研究对象重复开展染色示踪试验,对比分析原位与弃土斜坡垂直方向上土壤剖面的染色面积比和渗流前后水分运动特征的差异。结果表... 降雨入渗会改变斜坡原有的平衡状态,为探究弃土场原位与弃土斜坡降雨入渗过程的水分运动特征。以某弃土场为研究对象重复开展染色示踪试验,对比分析原位与弃土斜坡垂直方向上土壤剖面的染色面积比和渗流前后水分运动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原位斜坡水分入渗以基质流为主,少量优先流动由生物通道引发;0~50 cm深度水分垂直均匀入渗程度高,随深度增大,表现出沿容重小一侧非均匀流动;50 cm深度以下,平均染色面积比与深度呈负相关;(2)无植被发育弃土斜坡无优先流动,沿斜坡土体表层水平扩散流动程度高,平均染色面积比在20 cm深度以下保持为0,无染色特征;植被发育弃土斜坡水分沿植物根茎优先入渗,垂直入渗较活跃;(3)染色面积比及湿润带特征能很好的捕捉斜坡水分渗流的非均匀信息;同时,根系会改变土体的孔隙发育程度,形成内部交织的网状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水分入渗,有利于增强表层土壤含水率,降低水分深层渗流,增强斜坡稳定性;加强弃土场植被生态恢复有利于增加斜坡的固土保水能力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土场 水分运动特征 染色示踪试验 染色面积比 湿润锋
下载PDF
河北省5株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2
作者 张锦程 白和平 +4 位作者 赵桂新 王少华 郭建军 吴同垒 史秋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9,共6页
为了确定肉牛场犊牛患呼吸道疾病死亡的致病原,本试验采集河北省秦皇岛地区5个肉牛养殖场病牛的肺脏组织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采用染色镜检、培养特性观察、支原体特异性oppD/F基因鉴定、16S rRNA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鉴定分离菌株,并通... 为了确定肉牛场犊牛患呼吸道疾病死亡的致病原,本试验采集河北省秦皇岛地区5个肉牛养殖场病牛的肺脏组织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采用染色镜检、培养特性观察、支原体特异性oppD/F基因鉴定、16S rRNA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鉴定分离菌株,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检测中西药对分离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PPLO肉汤固体基础培养基上为针尖大小白色菌落,瑞氏染色菌体呈球状;oppD/F基因和16S rRNA基因扩增均可得预期目的条带,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中牛支原体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9%,在遗传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共从病牛肺脏分离鉴定出5株牛支原体,分别命名为ZYT-1~ZYT-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牛支原体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土霉素和氟苯尼考极度敏感,对中药苏木、五味子、白头翁和乌梅极度敏感。结果表明,肉牛场患病犊牛的致病原为牛支原体,本试验结果可为当地牛支原体感染临床病例的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瑞氏染色 16S rRNA序列比对 特异基因检测 药敏试验
下载PDF
PAX1甲基化与p16/Ki-67联合检测提高宫颈癌非典型鳞状细胞的诊断效能
3
作者 王元培 刘雨晨 +3 位作者 温静 孙怡 程晓冉 任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 比较配对盒家族基因1(paired boxed gene 1,PAXl)甲基化与p16/Ki-67双染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 目的 比较配对盒家族基因1(paired boxed gene 1,PAXl)甲基化与p16/Ki-67双染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SC-US)及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人群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2022年247例TCT结果为ASC-US和LSIL患者,以阴道镜下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与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subject curve, AUC)为评价指标,比较PAX1甲基化和p16/Ki-67双染单独及联合检测的检验效能。结果 PAX1甲基化与p16/Ki-67双染的阳性率随着阴道镜下病理结果的严重程度而增加,PAX1甲基化和p16/Ki-67联合检测在TCT为ASC-US人群中的敏感度为91.25%、特异度为97.72%、准确度为95.51%,优于甲基化、p16/Ki-67双染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X1甲基化和p16/Ki-67双染联合检测可以提高TCT结果为ASC-US患者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1甲基化 p16/Ki-67双染 宫颈癌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探究
4
作者 李亮 季秀成 孙素娥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 分析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接受检查的10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 目的 分析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接受检查的10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将抗酸染色试验的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 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真阳性例数多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灵敏度(94.74%)和准确度(93.58%)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84.21%、8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8,7.144,P均<0.05)。结论 在肺结核疾病诊断中,应用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较高价值,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较为接近,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肺结核 诊断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抗酸染色试验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卢静雯 管一鸣 +2 位作者 桂思语 曹凡 蒋正轩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122只眼)为病例组,年龄(61.44±7.14)岁;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为对照组61例(122只眼),年龄(64.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122只眼)为病例组,年龄(61.44±7.14)岁;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为对照组61例(122只眼),年龄(64.52±6.93)岁。所有受试者均采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TBUT)、泪河高度(TMH)及上下睑板腺缺失评分,泪液分泌检测滤纸条行基础泪液分泌检查(sIt),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行角膜染色检查(FL),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主观评分。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糖尿病病程,并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根据患者年龄及HbA1c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条件下以上指标有无差异。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ATBUT、TMH、上下睑板腺缺失评分、sIt、FL、OS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7.5%患者的ATBUT、sIt、TMH、FL、上下睑板腺缺失评分与HbA1c<7.5%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TBUT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HbA1c(P<0.001)、睑板腺缺失评分(P=0.014)对ATBUT具有影响,HbA1c值每增加1%,ATBUT减小1.635 s,而睑板腺缺失评分每增加1分,ATBUT减少0.747 s。结论与同年龄段健康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ATBUT缩短、泪液分泌量下降、泪河高度降低、睑板腺缺失增加、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增高,且血糖控制水平与泪膜破裂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眼表综合分析仪 糖化血红蛋白 泪液分泌试验 角膜染色 眼表疾病指数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建筑外墙涂料耐沾污性能的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润泽 缪策 张智瑾 《上海涂料》 CAS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外墙涂料耐沾污性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本研究将外墙涂料试板放置于自然条件下,对其表面反射率进行持续测定,统计分析自然条件和使用标准灰的人工耐沾污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外墙涂料试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外墙涂料耐沾污性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本研究将外墙涂料试板放置于自然条件下,对其表面反射率进行持续测定,统计分析自然条件和使用标准灰的人工耐沾污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外墙涂料试板在室外放置过程中,表面污染程度不断加大,反射率下降百分比不断上升,7个月后最高达17%。自然条件与人工耐沾污试验测定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这表明相关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贴合现实情况。最后提出外墙涂料耐沾污测试方法可能的改进思路,为耐沾污外墙涂料产品发展和相关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涂料 耐沾污性 测试方法
下载PDF
KOH-Test方法快速判定菌株的革兰氏染色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米琴 鲍敏 《青海师专学报》 2005年第4期70-71,共2页
通过比较KOH-Test法和革兰氏染色法,指出KOH-Test法是快速判定菌株的革兰氏染色反应的方法.
关键词 KOH-test 革兰氏染色法 快速鉴定
下载PDF
比较细菌培养法与革兰染色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黎文应 曾海深 孔培超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9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对比细菌培养法与革兰染色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细菌性阴道炎疑似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细菌培养法和革兰染色法行细菌检验,对比两种方式不同类型阴道... 目的:对比细菌培养法与革兰染色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细菌性阴道炎疑似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细菌培养法和革兰染色法行细菌检验,对比两种方式不同类型阴道细菌阳性检出率,以Amsel临床诊断标准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式疾病诊断价值和不同致病菌检出率,另对比两种方式检查时间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细菌培养法诊断阴道细菌的灵敏度为95.65%、特异度为82.14%、准确性为92.50%,阳性预测值为94.62%,阴性预测值为85.19%,革兰染色法诊断阴道细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0%、50.00%、75.83%、84.62%和4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法对加特纳菌、棒状杆菌和肠球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8、4.694、7.336,P<0.05);细菌培养法检查时间为(4.21±1.18)h,长于革兰染色法的(0.44±0.0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18,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革兰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2,P<0.05)。结论:与革兰染色法比较,细菌培养法可准确诊断不同类型阴道细菌,灵敏度和特异度都比较强,患者更为满意。但前者耗时短,能够快速获得诊断结果,可根据临床需求合理选择检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培养法 革兰染色法 阴道细菌检验 诊断效能 满意度
下载PDF
纺织品防汗渍性能检测方法的开发
9
作者 鲍萍 郭川川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2,共4页
为开发纺织品防汗渍性能的检测评价方法,对7种明示防汗渍性能的样品测试其贴肤面的吸汗性和非贴肤面的颜色变化,对施加的汗液量、汗液润湿时间以及所需测试样数量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方法验证。配制GB/T 3922—2013... 为开发纺织品防汗渍性能的检测评价方法,对7种明示防汗渍性能的样品测试其贴肤面的吸汗性和非贴肤面的颜色变化,对施加的汗液量、汗液润湿时间以及所需测试样数量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方法验证。配制GB/T 3922—2013规定的酸性和碱性汗液,准备3块试样,在贴肤面施加0.06 mL汗液,1 min后参照GB/T 19977—2014中10.1部分液滴分类和描述评定每块试样贴肤面的吸汗性,使用变色用灰色样卡评定非贴肤面的变色。当非贴肤面的变色≥4级且贴肤面具备吸汗性,表明样品具有防汗渍性能。该方法试验步骤简单、可操作性较强,可用于纺织品防汗渍性能的检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检测方法 纺织品 防汗渍性能
下载PDF
BOPPPS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淑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967-970,共4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院校多个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作为理论课的延伸,在促进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环节。BOPPPS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角色,...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院校多个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作为理论课的延伸,在促进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环节。BOPPPS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角色,秉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参与式互动学习”的核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本文结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定位与目标,分析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和BOPPPS教学模式的特点,以综合性实验“咽部细菌的革兰染色与药敏试验”为例,探索BOPPPS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模式,以期为提高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及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实验教学 革兰染色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无菌鼠细菌检测方法的选择与探讨
11
作者 韩磊 蔡利东 +4 位作者 李灵恩 吴东 王馨宇 熊艳 杨慧欣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 比较培养法、革兰染色镜检法和16S rRNA PCR方法对无菌小鼠粪便样品细菌检测的检测性能,为无菌鼠细菌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培养法、革兰染色镜检法、16S rRNA PCR方法,分别检测GF小鼠粪便、SPF小鼠粪便以及已知含菌... 目的 比较培养法、革兰染色镜检法和16S rRNA PCR方法对无菌小鼠粪便样品细菌检测的检测性能,为无菌鼠细菌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培养法、革兰染色镜检法、16S rRNA PCR方法,分别检测GF小鼠粪便、SPF小鼠粪便以及已知含菌量的测试样品(无菌小鼠粪便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混合,人为制作而成),验证3种方法对无菌小鼠粪便中细菌的检测限度;并同时使用3种方法检测临床样品,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分析3种方法在实际检测中的可行性。结果 培养法、革兰染色镜检法和16S rRNA PCR方法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2CFU/g、108CFU/g和106CFU/g,临床样品检测中阳性率均为1.36%(6/441)。结论 培养法、革兰染色镜检法、16S rRNA PCR法3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联合使用,取长补短,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小鼠 细菌检测 培养法 PCR 革兰染色镜检
下载PDF
p16/Ki-67双染联合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筛查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12
作者 王莉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究p16/Ki-67双染联合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筛查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200例宫颈疾病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探讨p16... 目的:探究p16/Ki-67双染联合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筛查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200例宫颈疾病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探讨p16/Ki-67双染、细胞学检测与两者联合在宫颈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并通过Kappa值分析其与病理检查诊断的结果是否一致;并分析宫颈癌筛查影响因素。结果:经病理诊断结果显示,200例宫颈疾病患者中炎症68例、CINⅠ56例、CINⅡ34例、CINⅢ22例、宫颈癌20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宫颈癌病变阳性的敏感度为81.58%(62/76),诊断宫颈癌病变阴性的特异性为79.84%(99/124);TCT检测诊断宫颈癌病变阳性的敏感度为77.63%(59/76),诊断宫颈癌病变阴性的特异性为78.23%(97/124);两项联合诊断宫颈癌病变阳性的敏感度为97.37%(74/76),诊断宫颈癌病变阴性的特异性为78.23%(97/124)。p16/Ki-67双染检测、TCT检测、两项联合诊断宫颈癌病变阳性与病理检查相比,Kappa值为0.597、0.545、0.711。p16/Ki-67双染与细胞学检测联合进行对宫颈癌诊断的准确性较好(100.00%、90.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孕次(>3次)、既往接受过宫颈检查、生殖道感染、性生活前后清洗为宫颈癌危险因素(P<0.05)。结论:p16/Ki-67双染与细胞学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具有较好效能,联合诊断价值更高,随年龄增长、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孕次(>3次)、既往接受过宫颈检查、生殖道感染、性生活前后清洗为宫颈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p16/Ki-67双染 细胞学检测 筛查效果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13
作者 李志峰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6期37-40,共4页
探究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收集的1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先进行涂片镜检,再进行细菌培养,对比单一涂片镜检(单一组)和涂片镜检联合细菌培养(联合组)的微... 探究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收集的1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先进行涂片镜检,再进行细菌培养,对比单一涂片镜检(单一组)和涂片镜检联合细菌培养(联合组)的微生物检出率。金标准检查结果显示,100份标本中均存在微生物,主要包括阳性球菌、阴性杆菌以及真菌;单一组和联合组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胸腔积液标本的诊断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一组和联合组的微生物类型检出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发现,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在微生物检验中均存在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鉴别微生物具体类型,建议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并将涂片镜检作为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培养 涂片镜检 微生物检验 革兰氏染色
下载PDF
人工加速老化后建筑外墙涂料耐沾污性能研究
14
作者 缪策 《涂层与防护》 2024年第4期10-12,18,共4页
本研究将外墙涂料试板在测试耐沾污性能过程中增加了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并与常规耐沾污性试验的试板进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能较好的样品耐沾污性能在人工加速老化后变化不大;老化后变色较明显的样品耐沾污性能变差,表... 本研究将外墙涂料试板在测试耐沾污性能过程中增加了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并与常规耐沾污性试验的试板进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能较好的样品耐沾污性能在人工加速老化后变化不大;老化后变色较明显的样品耐沾污性能变差,表面出现粉化等现象也会造成耐沾污性能的下降。说明当前的耐沾污性检测方法还不能完全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下的耐沾污能力,提出了改进思路,为相关方法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涂料 耐沾污性 人工加速老化
下载PDF
厚质建筑涂料保色耐污性能常用测试方法比较
15
作者 曹晓东 陈志冬 +4 位作者 张文慧 杨俊 刘琳 戴俊 高文才 《涂层与防护》 2024年第3期31-35,共5页
由于厚质建筑涂料应用广泛,所以对其涂层耐气候老化后的保色耐污性能要求高。本研究采用自然气候曝晒试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耐沾污性试验、耐雨水污痕试验和户外涂装墙试验5种方法对两种厚质建筑涂料(多彩涂料和真石漆)进行检测,考... 由于厚质建筑涂料应用广泛,所以对其涂层耐气候老化后的保色耐污性能要求高。本研究采用自然气候曝晒试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耐沾污性试验、耐雨水污痕试验和户外涂装墙试验5种方法对两种厚质建筑涂料(多彩涂料和真石漆)进行检测,考察其保色、耐污性能,并对5种测试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为厚质涂料的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彩涂料 真石漆 自然气候曝晒试验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 耐沾污性试验 耐雨水污痕试验 户外涂装墙试验
下载PDF
紫杉醇和丹皮酚在胶质瘤治疗中的联合抗肿瘤作用
16
作者 张学娟 贾锋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目的探讨分析紫杉醇(Ptx)和丹皮酚(Pae)在胶质瘤治疗中的联合抗肿瘤效果。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细胞培养、噻唑蓝(MTT)试验、DAPI染色、细胞流式术等手段,探究通过联合丹皮酚、紫杉醇化疗,能否增强紫杉醇的化疗作用,并减少紫杉醇的化疗剂... 目的探讨分析紫杉醇(Ptx)和丹皮酚(Pae)在胶质瘤治疗中的联合抗肿瘤效果。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细胞培养、噻唑蓝(MTT)试验、DAPI染色、细胞流式术等手段,探究通过联合丹皮酚、紫杉醇化疗,能否增强紫杉醇的化疗作用,并减少紫杉醇的化疗剂量,进而减轻其副作用;同时分析Ptx和Pae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Ptx、Pae两药合用对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不同浓度的Ptx与Pae(125μg/ml)联用时,各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均比单独使用Ptx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ae协同Ptx促进细胞凋亡可能通过细胞活性氧机制来完成,且Pae协同Ptx可促进细胞ROS的产生及细胞蛋白激酶AKT的磷酸化,并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Pae能进一步增强Ptx针对胶质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且Pae联合Ptx主要通过细胞活性氧机制来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紫杉醇 丹皮酚 抗肿瘤 噻唑蓝试验、DAPI染色 细胞流式术
下载PDF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P16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17
作者 刘璐芬 朱皓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P16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于京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80例女性,进行TCT、HPV、P16蛋白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P16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于京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80例女性,进行TCT、HPV、P16蛋白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180例中,阳性50例,阴性130例;TCT+HPV+P16检测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高于TCT+HPV检测、P16检测(P<0.05)。结论TCT联合HPV、P16蛋白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较高,能提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 P16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宫颈癌筛查
下载PDF
P16/Ki-67双染、TCT细胞学、HPV联合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8
作者 胡红霞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P16/Ki-67双染、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联合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3年4月选择在酒钢医院自愿行宫颈病变... 目的探讨与分析P16/Ki-67双染、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联合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3年4月选择在酒钢医院自愿行宫颈病变筛查且后期进行宫颈组织活检的83例就诊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人群都给予P16/Ki-67双染、TCT细胞学、HPV联合检测,分别记录检测阳性情况。同时所有人群都进行了病理组织检查,并以此为诊断金标准,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83例患者中,病理检查为正常组织21例、CIN 1级47例、CIN 2级12例、CIN 3级3例,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占18.07%。83例患者中,正常组织、CIN 1级、CIN 2级、CIN 3级患者的P16/Ki-67双染、TCT细胞学、HPV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76%、10.64%、66.67%、66.67%。P16/Ki-67双染、TCT细胞学、HPV检查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66.67%(10/15)、66.67%(10/15)、100.00%(15/15)、66.67%(10/15),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1.18%(62/68)、60.29%(41/68)、17.65%(12/68)、91.18%(62/68)。结论P16/Ki-67双染、TCT细胞学、HPV联合检测技术能更准确地发现潜在的高级别病变患者,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Ki-67双染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状瘤病毒 联合检测 宫颈病变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Validity of subjective assessment as screening tool for dry eye disea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tests 被引量:2
19
作者 Kavita R Bhatnagar Sonali Pote +1 位作者 Sudeep Pujari Dhiraj Dek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5年第1期174-181,共8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subjective assessment using Mc Monnies dry eye questionnaire in diagnosing dry eye disea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tests.METHODS: There were 500 patients screened for dry eye us... AIM: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subjective assessment using Mc Monnies dry eye questionnaire in diagnosing dry eye disea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tests.METHODS: There were 500 patients screened for dry eye using Mc Monnies dry eye questionnaire between May to October 2013 at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of a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All 500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clinical tests. Dry eye was defined as having one or more symptoms often or all the time. Positive signs were if one or both eyes revealed tear film breakup time(TBUT) of ≤10s, a Schirmer test score of ≤10 mm, a Rose Bengal staining score of ≥1, a Lissamine green staining score of ≥1 or existence of meibomian gland disease(≥grade 1).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to asses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Mc Monnies score(MS) and variable clinical signs of dry eye, an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ry eye symptoms and variable clinical sign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oftware package Epi info. A Probability(P) value using Chi-square test of 【0.005 was taken as significant.· RESULTS: Dry eye prevalence with symptoms(questionnaire), Schirmer test, TBUT, Rose Bengal staining and Lissamine green staining was 25.6%,15.20%, 20.80%, 23.60%, and 22.60% respectively. Among those with severe symptoms(MS】20), 75.86% had a low TBUT(【10s), 58.62% had a low Schirmer’s I test(≤10 mm),86.20% had Rose Bengal staining score of ≥1, 79.31%had Lissamine green staining score of ≥1. We fou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positive Schirmer test and arthritis(P 【0.002), dryness elsewhere(P 【0.001), contact lens use(P 【 0.002), systemic medication(P 【0.0001), sleeping with eyes partly open(P 【0.002), history of dry eyes treatment(P 【0.0001),environmental factors(P 【0.001), swimming(P 【0.001).· CONCLUSION: Subjective assess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agnosing dry eye disease. There is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MS and Schirmer test, TBUT,Rose Bengal staining and Lissamine green staining in normal as well as marginal and pathological dry ey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 Monnies dry eye questionnaire Schirmer te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 test Rose Bengal staining Lissamine green staining
下载PDF
Test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Cleaning Performance of Proteases in Automatic Dishwashing Detergent
20
作者 Xu Lu Ji Jing Pieter Augustinus 《China Detergent & Cosmetics》 2021年第2期69-73,共5页
A test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better evaluate the cleaning performance of protease in Chinese automatic dishwashing detergent(ADD)and differentiate the washing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ADD formulations on protein sta... A test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better evaluate the cleaning performance of protease in Chinese automatic dishwashing detergent(ADD)and differentiate the washing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ADD formulations on protein stains.Steamed egg stain,which was a Chinese-consumers-relevant soil,was used as monitor.The response curves of the stain to different amounts of protease were measur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and the stain removal ability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DDs was tested with this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removal rate of ADD without protease was less than 10%,and the soil removal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rotease dosage in the range of 0~2.0%.Steamed egg stain had a good response to protease,and it could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the cleaning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ADDs.The test method could be used in the development,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of ADD for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ASE AUTOMATIC dishwashing DETERGENT stain REMOVAL test meth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