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ACUPUNCTURE EFFECTS ON CALCIUM ION CONCENTRATION IN RABBITS' ACUPOINTS 被引量:1
1
作者 Guo Yi, Xu Tangping,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ianjin College of TCM, Tianjin 300193, China Chen Jinsheng Zhang Chunxu Jiang Pi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193, China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1992年第4期51-54,50,共5页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ntration of calcium ion(Ca<sup>21</sup> ) in rabbits’ acupoints hasbeen observed in vivo by means of the Ca<sup>21</sup> selective acupuncture electrode (Ca<sup>...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ntration of calcium ion(Ca<sup>21</sup> ) in rabbits’ acupoints hasbeen observed in vivo by means of the Ca<sup>21</sup> selective acupuncture electrode (Ca<sup>21</sup> SAE). We discov-ered that stimulating the acupoints in the meridian could cause the Ca<sup>21</sup>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inother points of the same meridian but reducing in the control points (lateral to the meridian poin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sup>21</sup> may involv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meridi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IDIAN acupuncture hasbeen BILATERAL stimulating acupoints manipulation SENSATION inserted BLADDER
下载PDF
STUDIES ON REDUCING AND REINFORCING MANIPULATION OF ACUPUNCTURE DURING THE PAST 4 YEARS
2
作者 麻颖 刘炜宏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26-232,共7页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the pro-cesses from insertion to withdrawal of theneedl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upgradingtherapeutic effect, especially the manipula-tion of reducing and reinforcing when theneedling sens...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the pro-cesses from insertion to withdrawal of theneedl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upgradingtherapeutic effect, especially the manipula-tion of reducing and reinforcing when theneedling sensation is obtained. In 1986 LuShoukang et al. made a systemic summaryon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in the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SENSATION acupuncture reinforcing WITHDRAWAL stimulation needle acupoint LIFTING
下载PDF
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3
作者 白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1期83-86,共4页
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是现代复杂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应用已经延伸到社会学、生物、医药、教育等各个领域,针灸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物理刺激作用在人体的穴位和经络上,其效应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多系统、多靶点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故... 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是现代复杂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应用已经延伸到社会学、生物、医药、教育等各个领域,针灸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物理刺激作用在人体的穴位和经络上,其效应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多系统、多靶点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故针灸对人体的调节也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因此复杂网络分析技术也广泛应用于针灸领域的研究中,文章对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为针灸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分析技术 针灸 穴位配伍规律 针刺手法 大数据库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仰卧位旋转扳法联合针刺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刘晓东 周瑞鹏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9期967-969,共3页
目的 运用仰卧位旋转扳法联合针刺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观察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60例确诊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颈部推拿松解与仰卧位旋转扳法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 目的 运用仰卧位旋转扳法联合针刺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观察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60例确诊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颈部推拿松解与仰卧位旋转扳法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针刺天柱穴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共3次。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与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仰卧位旋转扳法联合针刺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可针对病因,柔筋正骨,恢复颈椎正常的解剖位置,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半脱位 仰卧位旋转扳法 针刺 天柱穴
下载PDF
头针快速提插捻转法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戴晓红 郭玉红 +1 位作者 张宏伟 邹伟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9期709-710,共2页
目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观察头针快速提插捻转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头针快速提插捻转配合药物治疗,B组采用头针不使用手法配合药物治疗,C组采用单纯药物... 目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观察头针快速提插捻转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头针快速提插捻转配合药物治疗,B组采用头针不使用手法配合药物治疗,C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通过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3组患者进行评估,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MMSE、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3.3%,B组为86.7%,C组为73.3%,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快速提插捻转法配合药物治疗是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头针 痴呆 血管性 针刺手法 穴位 头颈部
下载PDF
针灸大师魏稼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希言 陈亮 +2 位作者 杨宗保 宋南昌 程延安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81-683,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大师魏稼求学、临床、教学、科研经历及针灸学术经验。方法:从魏稼求学、临床、教学、科研经历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收集魏稼教授发表论文和论著,从中精选出以针灸临床为主的内容加以归纳分析。结果:魏稼教授的针灸临床特色... 目的:探讨针灸大师魏稼求学、临床、教学、科研经历及针灸学术经验。方法:从魏稼求学、临床、教学、科研经历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收集魏稼教授发表论文和论著,从中精选出以针灸临床为主的内容加以归纳分析。结果:魏稼教授的针灸临床特色与学术建树,即五个突出(手法调气、穴法圆机、刺络刺营、热证可灸、疗法互补),两大建树(创立"各家针灸学说"与"无创痛穴疗学"两门新兴学科)。结论:魏稼教授的针灸经验特色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稼 针灸大师 手法调气 穴法圆机 刺络刺营 热证可灸 疗法互补 各家针灸学说 无创痛穴疗学
下载PDF
醒脑通督针法联合针刺足三阳经穴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胡红玲 吴敏 杨柳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针刺足三阳经穴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及对Fugl-Meyer和CSI评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足三阳经穴疗法,治疗... 目的:探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针刺足三阳经穴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及对Fugl-Meyer和CSI评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足三阳经穴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通督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Fugl-Meyer评分、CSI评分、ADL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I评分显著降低、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头晕头痛、疼痛冷热感觉障碍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P、FIB和H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采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针刺足三阳经穴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通督针法 针刺 足三阳经穴 老年 脑卒中 偏瘫 FUGL-MEYER评分 CSI评分
下载PDF
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谦 陈璐 左常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行左氏调气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假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不行手法)治疗,分别... 【目的】探讨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行左氏调气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假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不行手法)治疗,分别于每次月经前(3 d内)及月经第1、 2天各进行1次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治疗3次,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在VAS评分方面,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的VA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CMSS评分方面,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2组患者的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2组患者的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的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左氏调气法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董氏奇穴 火主穴 左氏调气法 原发性痛经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谢国荣教授针灸临证经验总结 被引量:4
9
作者 顾星 冯淑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240-1242,共3页
本文通过整理谢国荣教授在针刺补泻手法、特色针法及选穴方面的临床经验,从针刺补泻的力学观、特色针法的传承及创新、临证选穴方法以及补泻针法等几个方面,总结谢教授的针灸临床经验。
关键词 针灸 特色针法 临证选穴 补泻手法 谢国荣
下载PDF
手法整复联合重子穴、重仙穴针刺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症状及临床疗效的干预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科 李金锋 +1 位作者 李院魏 朱国瑞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第4期28-31,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变化情况,探讨手法整复联合重子穴、重仙穴针刺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4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法整复干预,治疗组在手法整... 目的:通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变化情况,探讨手法整复联合重子穴、重仙穴针刺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4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法整复干预,治疗组在手法整复的基础上采用重子穴、重仙穴联合干预方式。观察2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以及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疼痛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23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58.06%,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28例,无效10例,治愈率为38.71%,总有效率为83.87%。2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2组疼痛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论临床疗效还是改善患者疼痛及关节活动度,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手法整复联合重子穴、重仙穴针刺干预方法均明显优于单纯手法整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手法 穴位针刺 重子穴 重仙穴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李志道“正侧浅深刺”配合“三防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撷英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俊涛 胡锦华 王卫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7期23-25,共3页
介绍李志道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特色针法。包括"先中间后两边,浅病浅刺,深病深刺"的"正侧浅深刺"和针对面肌水肿、面肌痉挛、倒错的"三防刺"。并附病案2则。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刺法 双得气 名医经验 李志道
下载PDF
针刺落枕穴结合手法及康复运动治疗落枕26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明磊 汪蕾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第9期173-175,共3页
观察针刺落枕穴结合手法及颈部运动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5例落枕患者都随机分为两组。综合组135例,采用针刺落枕穴结合手法及运动治疗;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分析疗效。结果:落枕穴结合手法及康复... 观察针刺落枕穴结合手法及颈部运动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5例落枕患者都随机分为两组。综合组135例,采用针刺落枕穴结合手法及运动治疗;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分析疗效。结果:落枕穴结合手法及康复运动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灸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落枕穴结合手法及康复运动是治疗落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枕穴 手法 康复运动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基于血浊理论的针灸理血化浊治法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颜纯淳 金妍 +2 位作者 张永臣 贾红玲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684-688,共5页
血浊理论的临床应用可贯穿于许多现代疾病治疗的始终,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从血浊的辨证论治入手,探讨针灸理血化浊治法,总结临床常用理血化浊、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腧穴及其对应刺血、拔罐、针刺、艾灸... 血浊理论的临床应用可贯穿于许多现代疾病治疗的始终,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从血浊的辨证论治入手,探讨针灸理血化浊治法,总结临床常用理血化浊、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腧穴及其对应刺血、拔罐、针刺、艾灸等操作的施用特点,拓展了血浊理论的应用范围,为针灸治疗现代临床常见病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辨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浊理论 针灸 理血化浊 选穴规律 操作方法
下载PDF
浅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希言 陈亮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670-1671,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方法:通过查阅《针灸易学》及相关书籍对作者生平、本书内容与特色、学术价值和版本流传为主的内容加以归纳分析。结果:《针灸易学》为清代医家李守先所著,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针灸源流、手法、认... 目的:探讨《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方法:通过查阅《针灸易学》及相关书籍对作者生平、本书内容与特色、学术价值和版本流传为主的内容加以归纳分析。结果:《针灸易学》为清代医家李守先所著,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针灸源流、手法、认症三部分,下卷为寻穴。书中大量摘录历代针灸典籍及各家精华。提出手法、认症、取穴是学习针灸的三要素,指明针灸学习的顺序要以手法为先,次学认症,再学寻穴。结论:本书内容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掌握,是以实用为主的简明针灸读物,对初学针灸者,于临床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易学 李守先 针灸源流 手法 认症 取穴
下载PDF
当代针灸文化负载词的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洪珏 刘婕 张翠红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4期160-162,共3页
目的:通过查找、整理针灸学相关文化负载词,探讨其发展趋势及其对现代针灸学发展的影响。方法:检索《上海针灸杂志》从创刊至2017年12月31日发表的论文,查找与针灸理论、取穴方法、针刺手法等相关的文化负载词。针对查找结果分析所得针... 目的:通过查找、整理针灸学相关文化负载词,探讨其发展趋势及其对现代针灸学发展的影响。方法:检索《上海针灸杂志》从创刊至2017年12月31日发表的论文,查找与针灸理论、取穴方法、针刺手法等相关的文化负载词。针对查找结果分析所得针灸文化负载词的分布规律、英文翻译现状。结果:共检索到有效文献9 983条,其中研究主题涉及针灸文化负载词的文献共计527条,占有效文献总量的5.28%。所提取的527条文献中共包含有效词条131个。数据分析显示,针灸学相关文化负载词随时间发展整体呈增长趋势。所得针灸文化负载词多与针刺手法及取穴方法有关,且所纳入的词汇并没有统一标准的英文翻译。结论:针灸文化负载词随针灸学的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缺乏统一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文化负载词 针刺手法 选穴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非线性分析方法在针灸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国宁 周丹 +2 位作者 杨惠敏 刘阳阳 郭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84-187,共4页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针灸基础研究的发展已经驶入了快车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数据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等特征,经典的医学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解析这些数据中所隐藏的信息,而非线性分析法打破了以往仅以时间为...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针灸基础研究的发展已经驶入了快车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数据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等特征,经典的医学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解析这些数据中所隐藏的信息,而非线性分析法打破了以往仅以时间为单一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模式,揭开了多变量、多维度宏观立体分析的新局面。该文简要介绍了非线性特征,详尽地整理并总结了非线性分析方法在针灸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期对其应用概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分析 经穴特异性 针刺手法 针刺作用机理 针刺效应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舒鹤 樊晓靖: +2 位作者 吴雷 肖震心 徐家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07-210,共4页
脊髓损伤是常见致死、致残原因,给患者带来身体、心理困扰,以及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针刺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在其治疗中扮演重要地位,故该文从选穴规律、针刺手法、针刺方法等方面总结近年来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特点,发现... 脊髓损伤是常见致死、致残原因,给患者带来身体、心理困扰,以及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针刺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在其治疗中扮演重要地位,故该文从选穴规律、针刺手法、针刺方法等方面总结近年来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特点,发现针刺治疗脊髓损伤选穴灵活,多取俞募穴、背部穴、八髎穴、远近配穴以及辨证选穴;针刺方法多样,可用电针、芒针、耳针、温针等;针刺时可在进针时辅以一定手法、配合单式及复式补泻手法等加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脊髓损伤 选穴规律 针刺方法 针刺手法
下载PDF
调肝升阳益气针法联合穴位按摩促进神经性耳鸣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传立 王麒颖 符永鋆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调肝升阳益气针法联合穴位按摩促进神经性耳鸣患者康复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均由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8例)给予甲钴胺、盐酸氟桂利嗪等常... 目的:研究调肝升阳益气针法联合穴位按摩促进神经性耳鸣患者康复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均由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8例)给予甲钴胺、盐酸氟桂利嗪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48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调肝升阳益气针法及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耳鸣耳聋、腰酸膝软及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等症状积分、耳鸣分级量化评分、治疗后患者听力障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6个月后疾病复发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5.42%),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耳鸣耳聋、腰酸膝软及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等症状积分、耳鸣分级量化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耳鸣耳聋、腰酸膝软及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等症状积分、耳鸣分级量化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听力障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观察组为2.08%,对照组为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疾病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8.33%),治疗满意率(97.92%)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肝升阳益气针法联合穴位按摩可较好促进神经性耳鸣患者康复,患者临床疗效提升,症状改善,恢复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6个月疾病复发率低,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耳鸣 调肝升阳益气针法 穴位按摩 听力障碍 康复
下载PDF
从“知为针者,信其左”再探针刺“押手”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诸忠良 甘霖 +1 位作者 赵逸彬 林咸明(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促使医者重视“押手”的操作技能训练,更全面掌握针刺手法基本功,提升针灸临床治疗的层次和水平。[方法]通过对古籍、近5年期刊文献和近现代书籍的学习,对“押手”在按穴触诊诊断、揣穴精准定位、辅助针刺得气等方面的意义以及临... [目的]促使医者重视“押手”的操作技能训练,更全面掌握针刺手法基本功,提升针灸临床治疗的层次和水平。[方法]通过对古籍、近5年期刊文献和近现代书籍的学习,对“押手”在按穴触诊诊断、揣穴精准定位、辅助针刺得气等方面的意义以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押手”在按穴触诊诊断、揣穴精准定位、辅助针刺得气等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难经》“知为针者,信其左”特别强调“押手”在针刺治疗中的作用,而目前临床所指的针刺手法则多注重“刺手”的操作手法,往往忽视“押手”在针刺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技能训练。笔者发现“押手”在针刺治疗过程能够参与探穴触诊,协助疾病诊断,并且具有特殊的定位功能,更有利于发挥针灸的治疗效应,而且能够在针刺时发挥促进得气、控制气感的作用,并能参与补泻操作以提高针刺疗效。[结论]在针刺过程中应更加重视“押手”的作用,尤其是“押手”在按穴触诊、揣穴定位、调控针刺得气等方面的操作及应用,以便更有利地发挥针刺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押手 针刺手法 腧穴定位 穴位诊断 穴位敏化 得气 理论探讨
下载PDF
Is Sham Acupuncture as Effective as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It's too Early to Say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丽丽 褚芹 +2 位作者 王舒 黎嘉明 谢冰冰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7期483-489,共7页
Many clinical trial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claim that sham acupuncture is as effective as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However, these studies have no standard sham acupuncture control and many other factors can... Many clinical trial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claim that sham acupuncture is as effective as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However, these studies have no standard sham acupuncture control and many other factors can affect the clinical effect. These factors include needle retention time, treatment frequency,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treatments needed for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all can change the clinical effect. The majority of exist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studies do not consider these factors and lack standard dosage criteria. Therefore, it is still too early to conclude that sham acupuncture is as effective as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s to help set a standard for acupuncture studi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sham acupuncture specificity of acupoints Deqi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