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p基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功能及Erk1/2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吕茂琳 王存吉 +1 位作者 热洋尼沙·卡的 高颖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6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促酰化蛋白(Asp)基因对急性心肌梗死(MI)模型小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野生型小鼠及Asp^(-/-)小鼠各10只分为C57、Asp^(-/-)、C57+MI和Asp^(-/-)+MI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24 h后行心脏B超检测心脏功能,留取心脏标本前... 目的探讨促酰化蛋白(Asp)基因对急性心肌梗死(MI)模型小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野生型小鼠及Asp^(-/-)小鼠各10只分为C57、Asp^(-/-)、C57+MI和Asp^(-/-)+MI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24 h后行心脏B超检测心脏功能,留取心脏标本前测量小鼠空腹血糖及体质量。伊文思蓝-TTC染色观察存活心肌、缺血心肌和心梗心肌的面积。ELISA法测定白介素8(IL-8)、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血脂谱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和磷酸化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Asp^(-/-)及Asp^(-/-)+MI组的空腹血糖及体质量均分别高于野生型组(P<0.05)。MI后Asp^(-/-)组小鼠的射血分数(EF)及短轴缩短率(FS)较野生型MI组小鼠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增加(P<0.05)。Asp^(-/-)+MI组缺血区面积明显大于C57+MI组小鼠(P<0.05)。与C57+MI小鼠相比,Asp^(-/-)+MI组小鼠IL-8升高。C57及Asp^(-/-)+MI组小鼠eNOS较术前均降低。Asp^(-/-)+MI组小鼠Erk1/2及p-Erk1/2明显弱于C57+MI组。结论Asp可能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改善小鼠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减轻小鼠心肌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酰化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下载PDF
特发性矮小症患儿rhGH治疗前后血清促酰化蛋白水平变化及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相媛媛 杜维维 +2 位作者 高世全 李学超 王建忠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12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后血清促酰化蛋白水平(ASP)变化及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观察组,予以rhGH治疗,并选取同期体检无异... 目的探讨分析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后血清促酰化蛋白水平(ASP)变化及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观察组,予以rhGH治疗,并选取同期体检无异常的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入院时、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身高、体重和生长速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时间点血清ASP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分析治疗前后其水平变化及与rhGH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高、生长速率、血清ASP、IGF-1水平均低于正常儿童(t值分别为5.901、34.128、15.076、11.790,P<0.05);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患儿身高、血清ASP、IGF-1水平均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958、102.747、320.636,P<0.05);治疗6个月后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高增长和生长速率均高于治疗3个月(t值分别为26.320、4.019,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血清ASP水平与患儿身高、体重、生长速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介于0.478~0.571之间,P<0.05);治疗6个月后,血清ASP与IGF-1呈正相关关系(r=0.413,P<0.05)。结论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经rhGH治疗后血清ASP水平升高,其水平与患儿身高、体重、生长速率、IGF-1呈正相关关系,其水平变化与患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可为rhGH促生长治疗效果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促酰化蛋白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促酰化蛋白(ASP)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卢慧玲 王宏伟 +1 位作者 Katherine CIANFLONE 林汉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3-386,共4页
促酰化蛋白 (ASP)代替经典激素“鸡尾酒”诱导法中胰岛素 ,通过形态学观察、油红染色分化百分比测定、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合成率和甘油三酯总量测定 ,并与经典激素“鸡尾酒”法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情况比较 ,探讨ASP是否具有诱导 3T3 L1前... 促酰化蛋白 (ASP)代替经典激素“鸡尾酒”诱导法中胰岛素 ,通过形态学观察、油红染色分化百分比测定、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合成率和甘油三酯总量测定 ,并与经典激素“鸡尾酒”法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情况比较 ,探讨ASP是否具有诱导 3T3 L1前脂肪细胞分化作用 .ASP组诱导分化第 6d ,3T3 L1前脂肪细胞变大、变圆 ,出现大量脂肪滴 ,形态由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转变 ;随着诱导分化时间延长 ,胞浆中脂滴进一步积累 .分化 9d时 ,3T3 L1前脂肪细胞分化完全 .油红染色结果显示 ,ASP组分化率很高 (85 % ) ,与胰岛素组分化率 (90 % )相似 ,明显高于IBMX +DEX组 (4 0 % ) .ASP不仅促进 3T3 L1前脂肪细胞形态向成熟脂肪细胞转化 ,同时促进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和积累 .ASP组诱导分化第 3d时 ,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合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IBMX +DEX组 ,但仍低于胰岛素组 ;在分化第 6d和第 9d时 ,ASP组甘油三酯合成率进一步升高 ,与对照组和IBMX +DEX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与胰岛素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ASP组诱导分化 3d时 ,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IBMX +DEX组 ;分化 6d和 9d时 ,甘油三酯总量进一步升高 ,与对照组和IBMX +DEX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而与胰岛素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酰化蛋白 脂肪细胞 分化
下载PDF
儿童血浆促酰化蛋白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温宇 王宏伟 +2 位作者 卢慧玲 施虹 胡秀芬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快速、特异性高的人血浆促酰化蛋白(acylationstimulatingprotein,ASP)的检测技术,并阐明ASP测定意义。方法161例研究对象,其中健康儿童9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儿63例,年龄2~6岁,ELISA方法测定血浆ASP的浓度,波长490nm...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快速、特异性高的人血浆促酰化蛋白(acylationstimulatingprotein,ASP)的检测技术,并阐明ASP测定意义。方法161例研究对象,其中健康儿童9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儿63例,年龄2~6岁,ELISA方法测定血浆ASP的浓度,波长490nm。结果该方法最佳线性范围:ASP浓度0.5~10ng/m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8.17%和9.72%。正常学龄前儿童血浆ASP浓度为69.14±25.58nM;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浆ASP浓度为95.64±36.24nM,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01);ASP与BMI呈正相关。结论该检测方法能简易、快速对血浆ASP进行准确定量,在ASP基础和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促酰化蛋白 单纯性肥胖 儿童
下载PDF
肾脏疾病儿童血浆促酰化蛋白水平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唐锦辉 温宇 +2 位作者 王宏伟 Katherine Cianflone 米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肾脏疾病儿童血浆促酰化蛋白(ASP)与血浆C3、非酯化脂肪酸(NEFA)及血脂的关系。方法肾脏疾病组48例,健康对照组279例。将48例肾脏疾病儿童分为3组: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组12例;2.狼疮性肾炎(LN)组4例;3.肾病综合... 目的探讨肾脏疾病儿童血浆促酰化蛋白(ASP)与血浆C3、非酯化脂肪酸(NEFA)及血脂的关系。方法肾脏疾病组48例,健康对照组279例。将48例肾脏疾病儿童分为3组: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组12例;2.狼疮性肾炎(LN)组4例;3.肾病综合征(NS)组32例。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浆ASP水平,酶学比色法测定其NEFA水平,用酶学比浊法检测其血浆C3、血脂等生化指标。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 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APSGN组(81.8±24.8)nmol/L、LN组(90.9±28.2)nmol/L和NS组(101.4±39.9)nmol/L血浆AS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4.3±25.2)nmol/LPa<0.01];APSGN和LN组血浆C3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a<0.05),N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3无明显变化。2.肾脏疾病各组存在一定程度血脂代谢紊乱。APSGN组血浆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LN和NS组存在显著高TG、高TC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LN组患儿还存在低血浆HDL-C水平(P<0.001),载脂蛋白(Apo)A和ApoB升高仅见于NS组(P<0.01,0.001);各组NEFA水平无显著变化。3.肾脏疾病患儿血浆ASP水平与TG(r=0.301P<0.05)、ApoA(r=0.307P<0.05)、C3(r=0.30P<0.03)均呈正相关。补体C3与TC(r=0.479P<0.001)、LDL-C(r=0.376P<0.01)、HDL-C(r=0.447P<0.01)、ApoA(r=0.551P<0.001)、ApoB(r=0.365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脂源性激素ASP和补体C3参与肾脏疾病患儿血脂代谢的调节。ASP的升高发生在严重血脂紊乱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酰化蛋白 补体C 肾脏疾病 血脂 儿童
下载PDF
促酰化蛋白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DGAT、LPL、adipsin mRNA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宏伟 卢慧玲 +1 位作者 温宇 Katherine Cianflone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目的观察促酰化蛋白(acylation sti mulating protein,ASP)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脂肪特异性的功能酶脂蛋白脂酶(LPL)、二酰基甘油转酰酶(DGAT)以及脂肪细胞特异性功能蛋白adipsin表达的时序性和强度。方法以3T3-L1前脂肪... 目的观察促酰化蛋白(acylation sti mulating protein,ASP)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脂肪特异性的功能酶脂蛋白脂酶(LPL)、二酰基甘油转酰酶(DGAT)以及脂肪细胞特异性功能蛋白adipsin表达的时序性和强度。方法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实验对象,用ASP代替经典激素鸡尾酒诱导刺激中的胰岛素,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分别在诱导分化1、2、4、6、8d收获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分化过程中LPL、DGAT和adipsin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ASP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LPL、DGAT、adipsin mRNA表达逐渐升高,其中LPL mRNA表达最早,在分化1d时就有低水平的表达,分化2d时出现DGAT mRNA的表达,并随着脂肪细胞的进一步分化成熟,LPL和DGAT mRNA表达水平逐步升高,持续到分化终末期;adipsin mRNA表达出现最晚,在分化4d时才有表达,随后其表达水平急剧升高,持续到分化终末期。结论ASP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时序性依次诱导脂肪特异性的功能酶LPL、DGAT和功能蛋白adipsin的mRNA表达,是脂肪细胞生物学功能成熟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ASP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酰化蛋白 脂肪细胞 细胞分化 脂蛋白脂酶 二酰基甘油转酰酶
下载PDF
油酸诱导SW872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分化过程中促酰化蛋白的分泌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龙江 卢慧玲 +2 位作者 王宏伟 夏治 林汉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油酸对SW872前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SW872细胞分化过程中促酰化蛋白的分泌。方法体外培养SW872细胞,0.6mmol/L油酸作为诱导分化剂刺激SW872前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及脂滴的聚集,化学比色法测定甘油三酯的总... 目的探讨油酸对SW872前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SW872细胞分化过程中促酰化蛋白的分泌。方法体外培养SW872细胞,0.6mmol/L油酸作为诱导分化剂刺激SW872前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及脂滴的聚集,化学比色法测定甘油三酯的总量,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促酰化蛋白的含量。结果SW872细胞分化之前呈成纤维细胞样,胞内无脂滴,甘油三酯的含量较低;加入0.6mmol/L油酸诱导分化刺激72h时,SW872细胞已经完全分化,胞浆中脂滴明显增多,油红O染色可见胞浆中丰富的脂肪染色,甘油三酯的含量是诱导分化前的14倍(P<0.01)。诱导分化之前,SW872细胞分泌ASP的量非常低,几乎不能检测出;诱导分化72h,ASP的含量增加到1.12ng/mg细胞总蛋白质。结论油酸能诱导SW872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ASP的分泌与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分化 促酰化蛋白 分化过程 油酸诱导 0.6mmol/L ELISA方法 前脂肪细胞 诱导分化作用 甘油三酯 诱导分化剂 比色法测定 ASP 体外培养 细胞形态 染色观察 培养上清 脂肪染色 细胞分泌 总蛋白质 mg细胞 分化程度
下载PDF
脂肪酸诱导脂肪细胞促酰化蛋白抵抗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温宇 Katherine Cianflone +2 位作者 胡秀芬 杨姗姗 卢慧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8-754,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的影响,探讨高游离脂肪酸(FFA)负荷在促酰化蛋白(ASP)抵抗形成中的意义,及FFA诱导的3T3-L1(前)脂肪细胞ASP抵抗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3T3-L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的影响,探讨高游离脂肪酸(FFA)负荷在促酰化蛋白(ASP)抵抗形成中的意义,及FFA诱导的3T3-L1(前)脂肪细胞ASP抵抗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3T3-L1细胞,诱导细胞分化,用不同浓度FFA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胞,孵育过夜后收获细胞,采用2-脱氧-[3H]-D-葡萄糖掺入法,观察3T3-L1成熟脂肪细胞和前脂肪细胞基础状态和ASP刺激状态的葡萄糖摄取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础状态和ASP刺激的鸟苷酸结合蛋白alpha-q/11(Gαq/11),鸟苷酸结合蛋白beta(Gβ),磷酸化蛋白激酶Calpha(p-PKCα)和磷酸化蛋白激酶Czeta(p-PKCζ)蛋白表达。结果:ASP刺激后,3T3-L1成熟脂肪细胞和前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率分别是基础状态的1.98倍(P<0.01)和2.87倍(P<0.01)。低浓度FFA不影响ASP刺激的葡萄糖转运;而1.0mmol/L时油酸组和棕榈酸组ASP刺激的成熟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率分别减少47%(P<0.05)和34%(P<0.05),前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率分别减少43%(P<0.05)和62%(P<0.01)。1.0mmol/L油酸和棕榈酸抑制成熟脂肪细胞基础状态和ASP刺激的Gβ、Gαq/11、p-PKCα和p-PKCζ蛋白表达,油酸组ASP刺激的蛋白表达分别减少了47%Gβ(P<0.01),44%Gαq/11(P<0.05)、39%p-PKCα(P<0.05)和20%p-PKCζ(P>0.05);棕榈酸组也可观察到类似现象(P<0.05或P<0.01)。在前脂肪细胞,油酸仅抑制ASP刺激的p-PKCα和p-PKCζ(均P<0.05)蛋白表达;而棕榈酸下调上述4种信号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油酸或棕榈酸抑制3T3-L1成熟脂肪细胞和前脂肪细胞ASP刺激的葡萄糖转运,证明FFA诱导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同时存在ASP抵抗。FFA诱导的ASP抵抗的发生机制与其干扰ASP-C5L2信号转导途径有关。ASP抵抗参与了"脂毒性"-胰岛素抵抗/肥胖症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细胞 胰岛素抵抗 促酰化蛋白抵抗 脂肪酸类
下载PDF
血浆促酰化蛋白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美仙 赵小元 +5 位作者 温宇 王宏伟 Cianflone Katherine 程红 侯冬青 米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17-423,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血浆促酰化蛋白(ASP)水平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调查总样本中1603名6~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标准诊断超重和肥胖。符合下...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血浆促酰化蛋白(ASP)水平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调查总样本中1603名6~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标准诊断超重和肥胖。符合下述5项指标中的3项及以上者诊断为MS:①腹型肥胖(腰围≥P90);②高血压(≥P90);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mmol.L-1;④三酰甘油≥1.24mmol.L-1;⑤高空腹血糖(≥5.60mmol.L-1)。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ASP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补体3(C3)水平。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超重、肥胖及MS儿童青少年的血浆AS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ASP水平与超重、肥胖及MS的关系。结果1603名研究对象中男性873名(54.5%)、女性730名(45.5%);超重和肥胖者分别为291名(18.2%)和709名(44.2%);MS为376名(23.4%)。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组MS检出率分别为2.2%(13/603名)、15.5%(45/291名)和44.9%(318/709名)。正常体重组血浆ASP水平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7,P<0.05)。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组血浆ASP的几何均值(P25~P75),男性分别为37.52(22.36~64.58)、57.88(34.10~95.11)和60.63(35.30~109.72)nmol.L-1;女性分别为44.16(27.27~74.72)、60.25(35.68~113.15)和66.68(44.56~113.97)nmol.L-1,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男性:F=34.329,P<0.001;女性:F=22.246,P<0.001)。C3水平仅在肥胖女性中升高(P<0.01)。血浆ASP水平随MS组分聚集的数目增加而升高(男性:F=16.422,P<0.001;女性:F=9.661,P<0.001),与高血压、腹型肥胖和高空腹血糖的关系尤为密切。血浆ASP水平升高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MS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相对于最低5分位值,位于最高5分位值的ASP水平与超重、肥胖和MS关系的OR值(95%CI)分别为3.90(2.38~6.39)、6.05(4.06~9.01)和2.89(1.93~4.33)。结论超重、肥胖和MS儿童青少年血浆AS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ASP水平可能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MS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酰化蛋白 肥胖 代谢综合征 儿童青少年
下载PDF
促酰化蛋白诱导3T3-F442A前脂肪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慧玲 王宏伟 林汉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 :探讨新型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 (ASP)是否具有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以 3T3-F4 4 2A前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 ,通过形态学观察、油红染色测定脂肪细胞分化率 ,测定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合成率和甘油三酯总量 ,采用 [3 H]-胸... 目的 :探讨新型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 (ASP)是否具有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以 3T3-F4 4 2A前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 ,通过形态学观察、油红染色测定脂肪细胞分化率 ,测定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合成率和甘油三酯总量 ,采用 [3 H]-胸腺嘧啶掺入法 ,反映ASP诱导 3T3-F4 4 2A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克隆增殖的情况 ,并与经典的诱导分化剂胰岛素比较。结果 :(1)单独的ASP刺激 ,即可诱导 3T3-F4 4 2A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转变 ,且分化率较高 ,与胰岛素刺激 3T3-F4 4 2A前脂肪细胞分化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 0 5 )。 (2 )ASP促进 3T3-F4 4 2A前脂肪细胞的甘油三酯合成 ,并增加细胞甘油三酯的总量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 ,而与胰岛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3)分化诱导 2 4h ,ASP组 [3 H]-胸腺嘧啶掺入率是对照组的 2 2 3% (P <0 .0 1) ,胰岛素组[3 H]-胸腺嘧啶掺入是对照组的 5 89% (P <0 . 0 1)。结论 :新型的脂源性激素ASP具有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酰化蛋白 脂细胞 分化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血浆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海英 张木勋 +4 位作者 Katherine Cianflone 张建华 杨雁 王宏伟 卢慧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状态下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在血浆中的变化, 从而了解甲状腺激素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 28 例, 男女各14 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 14例, 均为女性, 正常对照组3...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状态下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在血浆中的变化, 从而了解甲状腺激素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 28 例, 男女各14 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 14例, 均为女性, 正常对照组30例, 男女各15例, 均空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 测血脂、糖代谢指标及脂联素、促酰化刺激蛋白及补体C3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甲亢组的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 促酰化刺激蛋白无明显差异,补体C3明显降低, 血脂水平明显降低, 游离脂肪酸明显升高, 空腹血糖及胰岛素也明显升高; 甲减组的体重指数增加, 血脂增加, 而其它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甲状腺激素FT3、FT4 成正相关, 其它指标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甲状腺激素及甲亢状态可能促进脂联素的产生, 而甲亢状态下脂联素的产生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促酰化刺激蛋白 脂联素 补体C3
下载PDF
血浆促酰化蛋白、脂联素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温宇 王宏伟 +3 位作者 施虹 胡秀芬 程佩萱 魏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33-935,共3页
目的 观察川崎病(KD)急性期血浆促酰化蛋白(ASP)、脂联素(ADPN)、血脂与急相反应蛋白变化关系,探索KD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和判断冠脉损伤(CAL)的依据。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KD急性期组、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每组20例 ELISA... 目的 观察川崎病(KD)急性期血浆促酰化蛋白(ASP)、脂联素(ADPN)、血脂与急相反应蛋白变化关系,探索KD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和判断冠脉损伤(CAL)的依据。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KD急性期组、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每组20例 ELISA方法检测血浆ASP、ADPN浓度,比浊法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 1.KD急性期血浆ASP水平明显高于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0,0.001),而血浆ADPN水平KD组与发热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2.KD急性期血浆HDL-C、HDL3-C、apoAⅠ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0.000,0.015);apoAⅠ与ASP呈负相关(r=-0.408 P=0.05);其他血脂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KD急性期有冠状动脉扩张组血浆ASP浓度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扩张组(P=0.003),而ADPN和血脂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KD急性期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ASP可作为KD早期诊断和判断CAL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促酰化蛋白 脂联素 血脂 冠脉损伤
下载PDF
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慧玲 王宏伟 +1 位作者 赵华月 林汉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29-631,共3页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浓度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促酰化蛋白与冠心病患者血脂变化的相关性,收集冠心病患者62例,正常健康者47例,记录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重、性别、年龄和血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促酰化...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浓度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促酰化蛋白与冠心病患者血脂变化的相关性,收集冠心病患者62例,正常健康者47例,记录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重、性别、年龄和血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促酰化蛋白浓度,并用酶法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l和载脂蛋白B100水平。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促酰化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体重指数、血压及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B100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促酰化蛋白与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100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42,P<0.01;r=0.36,P<0.01;r=0.20,P<0.05;r=0.31,P<0.05;r=0.45,P<0.01)。结果提示,促酰化蛋白参与了冠心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血浆促酰化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估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一项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冠心病患者血浆促酰化蛋白浓度的变化 酶联免疫吸附法 促酰化蛋白 冠状动 脉疾病 血脂
下载PDF
促酰化蛋白促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克隆增殖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慧玲 王宏伟 +2 位作者 林汉华 温宇 胡秀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9-431,434,共4页
目的 观察促酰化蛋白 (ASP)对 3T3 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克隆增殖的影响 ,以进一步探讨ASP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3 H胸腺嘧啶掺入法和MTT法分别检测ASP诱导 3T3 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DNA合成量及细胞增殖的情... 目的 观察促酰化蛋白 (ASP)对 3T3 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克隆增殖的影响 ,以进一步探讨ASP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3 H胸腺嘧啶掺入法和MTT法分别检测ASP诱导 3T3 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DNA合成量及细胞增殖的情况 ,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分化后细胞周期构成的变化。结果 ①ASP组在诱导分化 2 4h时 ,DNA合成量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在 4 8h和 72h时DNA合成量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②诱导分化 2 4h时 ,ASP组细胞增殖明显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诱导分化 4 8h、 72h时 ,ASP组细胞增殖不明显。③ASP组可促进处于生长停滞期的前脂肪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G0 /G1期细胞减少 ,S期的细胞明显增多 ,细胞处于分裂增殖状态。结论 诱导分化过程中 ,ASP可促进 3T3 L1前脂肪细胞发生克隆增殖。ASP促进细胞克隆增殖的作用 ,可能是其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酰化蛋白 脂肪细胞 细胞分化 克隆增殖 ASP 细胞周期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脂肪细胞促酰化蛋白受体和下游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宇 王宏伟 +3 位作者 胡秀芬 吴静 卢慧玲 魏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3T3-L1(前)脂肪细胞促酰化蛋白受体C5L2 mRNA、细胞表面C5L2蛋白和促酰化蛋白下游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细胞,"鸡尾酒"方法诱导细胞分化,用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3T3-L1(前)脂肪细胞促酰化蛋白受体C5L2 mRNA、细胞表面C5L2蛋白和促酰化蛋白下游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细胞,"鸡尾酒"方法诱导细胞分化,用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胞,孵育过夜后收获细胞,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促酰化蛋白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基础状态和促酰化蛋白刺激时Gαq/11、Gβ、p-PKCα和p-PKCζ蛋白表达。结果10-8mol/L17β-雌二醇轻度增加3T3-L1成熟脂肪细胞和前脂肪细胞C5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10-6mol/L时3T3-L1成熟脂肪细胞C5L2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了40%(P<0.05)和21%(P<0.05)。但前脂肪细胞C5L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高浓度(10-6mol/L)17β-雌二醇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促酰化蛋白刺激的成熟脂肪细胞Gαq/11、Gβ、p-PKCα和p-PKCζ的表达,促酰化蛋白刺激的蛋白表达分别减少了17%、23%、15%和15%(P均>0.05);在前脂肪细胞,10-6mol/L17β-雌二醇仅抑制促酰化蛋白刺激的Gαq/11蛋白表达24%(P<0.05),对Gβ、p-PKCα和p-PKCζ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17β-雌二醇作用后,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促酰化蛋白对Gαq/11、Gβ、p-PKCα和p-PKCζ的促进作用。结论高浓度雌激素可诱导促酰化蛋白抵抗发生,促酰化蛋白抵抗可能参与了高浓度雌激素引起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脂肪细胞 促酰化蛋白抵抗 胰岛素抵抗 17Β-雌二醇
下载PDF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姗姗 胡秀芬 温宇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9期39-42,46,共5页
目的观察3T3-L1成熟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下促酰化蛋白(acylation stimulating protein,ASP)对炎性因子(IL-6、MCP-1、MIP-1α和TNF-α)分泌水平以及炎性信号因子(JNK1、IKK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T3-L1成熟脂肪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 目的观察3T3-L1成熟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下促酰化蛋白(acylation stimulating protein,ASP)对炎性因子(IL-6、MCP-1、MIP-1α和TNF-α)分泌水平以及炎性信号因子(JNK1、IKK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T3-L1成熟脂肪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0.125、0.5、1.0mmol/L)油酸(C18∶1)或棕榈酸(C16∶0)温育过夜,诱导胰岛素抵抗,在此基础上给予ASP刺激,用ELISA测定IL-6、MCP-1、MIP-1α和TNF-α4种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NK1和KKβ蛋白表达。结果油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下,ASP刺激的脂肪细胞IL-6和MCP-1的分泌水平轻度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SP刺激的脂肪细胞MIP-1α和TNF-α的分泌水平显著下降,MIP-1α和TNF-α的分泌分别下调57%(P<0.05)和48%(P<0.05)(1.0mmol/L油酸组)。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下,ASP刺激的脂肪细胞IL-6分泌水平呈下降趋势,最大下调50%IL-6(P<0.05);22%MCP-1(P>0.05),35%MIP-1α(P>0.05)和38%TNF-α(P>0.05)的分泌。高浓度(1.0mmol/L)油酸和棕榈酸诱导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SP刺激的炎性信号蛋白JNK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分别为34%(P<0.05)和54%(P<0.01)。但IKKβ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脂肪酸诱导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SP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炎性因子分泌,参与调节JNK、IKK/NF-κB信号通路中重要信号分子的功能,ASP参与了脂肪细胞脂毒性-炎性反应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促酰化蛋白 脂毒性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促酰化蛋白诱导3T3-F442A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慧玲 王宏伟 Katherine Cianflone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85-68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促酰化蛋白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3T3-F442A前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促酰化蛋白组(促酰化蛋白诱导分化)和对照组(无诱导分化剂)。在不同的分化时间点比较两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分化率;采用3H-油... 目的初步探讨促酰化蛋白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3T3-F442A前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促酰化蛋白组(促酰化蛋白诱导分化)和对照组(无诱导分化剂)。在不同的分化时间点比较两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分化率;采用3H-油酸掺入法测定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合成率,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中甘油三酯的总量。在诱导分化第0、1、2、4和6天收获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录因子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C/EBPδ和C/EBPαmRNA表达情况。结果促酰化蛋白可诱导3T3-F442A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转变,且分化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促酰化蛋白促进3T3-F442A前脂肪细胞的甘油三酯合成,并增加细胞甘油三酯的总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转录因子C/EBPδ、C/EBPα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的表达呈现一定的时间顺序,其中C/EBPδmRNA在3T3-F442A前脂肪细胞分化早期中表达水平急剧升高,然后又迅速下降至很低;而C/EBPαmRNA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的表达随着分化的进行而逐渐升高,且在分化晚期始终保持高水平的表达。结论新型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具有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生物学作用,转录因子C/EBPδ、C/EBPα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的时序性表达,可能是促酰化蛋白诱导3T3-F442A前脂肪细胞分化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促酰化蛋白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机制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促酰化蛋白 脂肪细胞 转录因子 细胞分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血浆促酰化蛋白水平的研究
18
作者 卢慧玲 王宏伟 +2 位作者 张木勋 赵华月 Katherine Cianflone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 :测定 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血浆促酰化蛋白 (ASP)水平 ,探讨血浆ASP与体重指数、血脂的相关关系。方法 :实验分 3组 :正常对照组 47例、糖尿病组 63例、冠心病组 62例 ,记录每例被试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 ,并计算... 目的 :测定 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血浆促酰化蛋白 (ASP)水平 ,探讨血浆ASP与体重指数、血脂的相关关系。方法 :实验分 3组 :正常对照组 47例、糖尿病组 63例、冠心病组 62例 ,记录每例被试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 ,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ELISA)检测血浆ASP浓度 ,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 :①糖尿病组、冠心病组AS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②ASP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0 0呈显著正相关 (分别为r =0 3 2 ,P <0 0 1;r =0 2 4,P <0 0 1;r =0 19,P <0 0 1;r =0 3 5 ,P <0 0 1;r =0 10 ,P <0 0 5 ;r =0 2 9,P <0 0 1;r =0 3 2 ,P <0 0 1)。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载脂蛋白B10 0、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舒张压最终进入方程 ,它们是影响血浆ASP水平的重要因素 ,其中载脂蛋白B10 0的作用最大。结论 :ASP参与了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血浆 促酰化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下载PDF
促酰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新疆地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罗梅 罗荔 +2 位作者 李霞 张蕾 高颖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54-356,36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促酰化血红蛋白(ASP)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确诊的老年MS患者100例(MS组),选取本院同期进行体检的年龄及性别基本匹配的10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分...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促酰化血红蛋白(ASP)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确诊的老年MS患者100例(MS组),选取本院同期进行体检的年龄及性别基本匹配的10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ASP、补体C3及相关代谢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MS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SP、载脂蛋白A1、游离脂肪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S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平低于对照组(P<0.05);MS组和对照组的补体C3、载脂蛋白B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患者ASP与SBP、DBP、BMI、FPG、TC、TG、LDL-C、载脂蛋白A1、游离脂肪酸水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81、0.302、0.334、0.271、0.286、0.262、0.302、0.293、0.401),MS组患者的ASP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319)。结论新疆地区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促酰化血红蛋白(ASP)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增高,同时与患者的ASP、补体C3及相关代谢指标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代谢综合征 促酰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浆促酰化蛋白与血脂的关系
20
作者 温宇 张斌 +2 位作者 王宏伟 卢慧玲 Katherine Cianflone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5-316,318,共3页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儿童 血浆 促酰化蛋白 血脂 ASP 脂肪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