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wer Ratio Gain Technique and General Integral Control
1
作者 Baishun Liu 《Applied Mathematics》 2015年第4期663-669,共7页
In conjunction with general integral control, and synthesizing Singular perturbation and Equal ratio gain techniqu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control design technique, named Power ratio gain technique, and then by L... In conjunction with general integral control, and synthesizing Singular perturbation and Equal ratio gain techniqu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control design technique, named Power ratio gain technique, and then by Lyapunov method, theorem to ensure regionally as well as semi-globally asymptotic stability is established in terms of some bounded information. The highlight point is that it not only inherits all the essences of Singular perturbation and Equal ratio gain techniques but also makes up for their shortcomings, and then the conservatism of control input can be improved by compromising the Power ratio coefficients. Theoretical analysis, design example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Power ratio gain technique is a simple, practical and powerful tool to deal with the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 Integral CONTROL Nonlinear CONTROL Robust CONTROL Equal RaTIO GaIN technique SINGULaR Perturbation technique power RaTIO GaIN technique Output Regulation
下载PDF
Implementation of Dynamic Line Rating in a Sub-Transmission System for Wind Power Integration
2
作者 Saifal Talpur Carl Johan Wallnerstrom +1 位作者 Patrik Hilber Christer Flood 《Smart Grid and Renewable Energy》 2015年第8期233-249,共17页
Based on conventional static line rating method, the actual current carrying capability of overhead conductors cannot be judged. Due to continuous increment in electricity demand and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n... Based on conventional static line rating method, the actual current carrying capability of overhead conductors cannot be judged. Due to continuous increment in electricity demand and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new line constructions, the overhead lines are therefore required to be rated based on a method that should establish their real-time capability in terms of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The method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al-time ampacity of overhead conductors not only can enhance their transmission capacity but can also help in allowing excessive renewable generation in the electricity network. In this research work, the issues related to analyzing an impact of wind power on periodical loading of overhead line as well as finding its static and dynamic ampacities with line current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Moreover, the investigation related to finding a suitable lo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60 MW wind farm is taken on board. Thereafter, the wind park is integrated with a regional grid, owned by Fortum Distribution AB. In addition to that, the electricity generated from the wind park is also calculated in this project. Later on, the work is devoted to finding the static and dynamic line ratings for “VL3” overhead conductor by using IEEE-738-2006 standard. Furthermore, the project also deals with finding the line current and making its comparison with maximum capacity of overhead conductor (VL3) for loading it in such a way that no any violation of safe ground clearance requirements is observed at all. Besides, the line current, knowing the conductor temperature when it transmits the required electricity in the presence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based on real-time ambient conditions with actual line loading and with the help of IEEE-738-2006 standard, the conductor temperature is also calculated in this project. At the end, an economic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financial advantages related to applying the dynamic line ratings approach in place of traditional static line ratings technique across an overhead conductor (VL3) and to know how much beneficial it is to temporarily postpone the rebuilding and/or construction of a new transmission line. Furthermore, an economic analysis related to wind power system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s well to get familiar with the costs related to building and connecting a 60 MW wind farm with the regional gr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head Conductor STaTIC and DYNaMIC ampacities Real-Time Weather Conditions STaTIC and DYNaMIC LINE RaTING techniques WIND power Integration Regional Grid LINE Current. Conductor Temperature WIND power ECONOMICS DYNaMIC LINE RaTING ECONOMICS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抽运单块Nd:YAG激光器电源的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岚 王景峰 +1 位作者 杨苏辉 赵长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4-666,共3页
为了研制一种用于抽运单频单块激光器的LD电源,采用恒流电路对LD进行驱动,并应用软件监测的方法对电流的长期稳定性和故障进行监测和调节。运用模糊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混合控制温度调节算法,具有超调小和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并对基本PI... 为了研制一种用于抽运单频单块激光器的LD电源,采用恒流电路对LD进行驱动,并应用软件监测的方法对电流的长期稳定性和故障进行监测和调节。运用模糊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混合控制温度调节算法,具有超调小和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并对基本PID算法进行了简化。使用了一个分段取值的参数,在控制范围内使运算速度提高10倍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实现LD驱动电流的稳定度优于2mA,LD温度长期波动小于0.1℃,激光输出的频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连续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电源 比例-积分-微分 温度控制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功率放大器-圆极化天线的一体化设计
4
作者 邱俊杰 尤阳 +1 位作者 陆云龙 黄季甫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8,59,共6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圆极化辐射特性的高性能功率放大器-天线一体化电路。通过直接优化圆极化天线的输入阻抗,使之与消除输出匹配网络的功放电路直接集成。这种无缝集成方式不仅有效减少了插入和失配损耗以及整体电路尺寸,而且提高了整...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圆极化辐射特性的高性能功率放大器-天线一体化电路。通过直接优化圆极化天线的输入阻抗,使之与消除输出匹配网络的功放电路直接集成。这种无缝集成方式不仅有效减少了插入和失配损耗以及整体电路尺寸,而且提高了整体的性能。采用的圆极化天线由矩形贴片和改进的地平面组成,通过在地平面上增加垂直短截线和切割水平缝隙,增强了天线的3 dB轴比带宽。为了验证,设计、制造和测量了工作在3.4 GHz~3.6 GHz的一体化电路原型。实验结果显示,功放-圆极化天线一体化电路在工作频带内的功率附加效率(PAE)超过60%,且3 dB轴比带宽达到320 MHz(相对于3500 MHz的中心频率为9.1%)。相较于传统的级联设计,PAE提高了8.5%,3 dB轴比带宽也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放-圆极化天线一体化 圆极化天线 功率附加效率 轴比带宽
下载PDF
二阶系统有限时间控制方法综述
5
作者 姜博严 李佳玲 +1 位作者 李传江 姚文卿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797,共29页
相比于传统且经典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带有指数参数的有限时间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从方法设计和稳定性分析角度,对现有主流有限时间控制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将其分为17种有限时间状... 相比于传统且经典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带有指数参数的有限时间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从方法设计和稳定性分析角度,对现有主流有限时间控制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将其分为17种有限时间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及6种有限时间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其次,以一类具有普遍和基础性的二阶系统为例,统一变量和参数,给出了每种控制方法对应的控制器的显式结构.然后,通过原理分析和比较分析,对每种控制方法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尤其是给出了终端滑模控制具有“控制奇异与收敛时间矛盾性”的结论,以及指出了一些方法存在较大保守性的问题.最后,通过列表的方式展示了所有有限时间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控制 终端滑模 齐次系统 加幂积分 输出反馈控制
下载PDF
认知Ad hoc网络中基于凸优化的功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图 景志宏 +1 位作者 张磊 张秋林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4,共6页
针对认知Ad hoc网络的特点,构建了相应的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理论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在分析系统内部干扰的基础上,以最大化网络效用值为目标,以认知用户的发射功率为求解对象,建立了一个通用的数学优化模型。在凸优化理... 针对认知Ad hoc网络的特点,构建了相应的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理论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在分析系统内部干扰的基础上,以最大化网络效用值为目标,以认知用户的发射功率为求解对象,建立了一个通用的数学优化模型。在凸优化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和变量的对数变换,将该模型转变为等价的凸优化模型,采用拉格朗日对偶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分布式的功率迭代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满足系统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取得更好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ad HOC网络 功率控制 凸优化 拉格朗日对偶算法 干扰温度限
下载PDF
基于EDA仿真技术的综合网络设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培聪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7-59,71,共4页
提出了基于EDA仿真技术的综合网络多层PCB设计方法。借助EDA仿真技术可以快速得到射频电路性能的计算结果,同时能够对PCB板的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以及电磁兼容特性做出更精确的判断。该方法对于综合网络多层PCB板的设计具有实用意义。
关键词 多层PCB 信号完整性 电源完整性 EDa仿真技术
下载PDF
RT-SOA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珊 曹晋彰 陶佳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7期80-83,共4页
在分析面向服务架构(SOA)思想的基础上,针对电力企业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实时面向服务架构(RT-SOA)的电力企业应用集成框架,以业务为线索将应用集成系统的服务总线划分为相应层次,来适应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在生产控制、生产管理和企... 在分析面向服务架构(SOA)思想的基础上,针对电力企业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实时面向服务架构(RT-SOA)的电力企业应用集成框架,以业务为线索将应用集成系统的服务总线划分为相应层次,来适应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在生产控制、生产管理和企业管理上的需求差异。从SOA元总线、SOA实现层次及各子体系间的关系等角度对该应用集成框架进行了论述,并对框架构建中服务封装、流程编排及业务流程抽象等关键步骤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化 面向服务架构 企业应用集成 聚类分析 业务流程抽象
下载PDF
用ADS实现一个2.38GHz全集成化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9
作者 张刚 武超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7期151-153,共3页
使用安捷伦的ADS系统,设计一个适用于射频无线的CMOS LNA,使用0.25μm的制造工艺实现全集成化设计,工作电压为2.5 V,工作频率为2.38 GHz。重点对LNA的输入输出阻抗匹配,线性度,噪声系数,功率增益等参数进行仿真和分析。通过对电路的设... 使用安捷伦的ADS系统,设计一个适用于射频无线的CMOS LNA,使用0.25μm的制造工艺实现全集成化设计,工作电压为2.5 V,工作频率为2.38 GHz。重点对LNA的输入输出阻抗匹配,线性度,噪声系数,功率增益等参数进行仿真和分析。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和元件的调整,设计出LNA电路的最佳性能。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电路在高达20 dB功率增益的情况下,只有1.5 dB的噪声系数,并且有良好的输入输出阻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 CMOS 低噪声放大器 全集成化放大器 功率增益 噪声系数
下载PDF
基于加幂积分法的水面船舶有限时间轨迹跟踪控制
10
作者 曾道辉 蔡成涛 《船舶》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针对具有在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未知时变扰动下的水面船舶,该文提出1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有限时间轨迹跟踪控制方案。首先,基于反步法和加幂积分法,提出了1种新的有限时间控制律,所设计的控制器通过采用连续反馈,可确保水面船舶的轨... 针对具有在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未知时变扰动下的水面船舶,该文提出1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有限时间轨迹跟踪控制方案。首先,基于反步法和加幂积分法,提出了1种新的有限时间控制律,所设计的控制器通过采用连续反馈,可确保水面船舶的轨迹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原点附近的邻域内;其次,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严格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比较表明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船舶 轨迹跟踪 扩张状态观测器 有限时间控制器 加幂积分法
下载PDF
“风光氢储”多能源融合系统港船综合应用适应性研究
11
作者 徐晓健 刘大壮 +2 位作者 王霓 杜珂 张龙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3期55-61,共7页
为促进我国水路运输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运用风、光、氢、储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和技术构建港船多能源融合系统。本文从政策标准适应性、技术适应性、能源可供性、经济适应性和环保适应性五个方面分别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 为促进我国水路运输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运用风、光、氢、储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和技术构建港船多能源融合系统。本文从政策标准适应性、技术适应性、能源可供性、经济适应性和环保适应性五个方面分别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氢能利用以及储能技术在港船多能源融合系统中的适应性进行分析,认为“风光氢储”系统的应用十分契合我国当前的能源战略和水运行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船多能源融合 适应性分析 风光发电 氢能利用 储能技术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Finite/Fixed-Time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Systems 被引量:16
12
作者 Yang Liu Hongyi Li +2 位作者 Zongyu Zuo Xiaodi Li Renquan Lu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2期2106-2120,共15页
The finite/fixed-time stabilization and tracking control is currently a hot field in various systems since the faster convergence can be obtained. By contrast to the asymptotic stability,the finite-time stability poss... The finite/fixed-time stabilization and tracking control is currently a hot field in various systems since the faster convergence can be obtained. By contrast to the asymptotic stability,the finite-time stability possesses the better control performance and disturbance rejection property. Different from the finite-time stability, the fixed-time stability has a faster convergence speed and the upper bound of the settling time can be estimated. Moreover, the convergent time does not rely on the initial information.This work aims at presenting an overview of the finite/fixed-time stabilization and tracking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systems. Firstly, several fundamental definitions on the finite/fixed-time stability are recalled. Then,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finite/fixed-time stabilization and tracking control are reviewed in detail and categorized via diverse input signal structure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Finally, some challenging problems needed to be solved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ng a power integrator finite/fixed-time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homogeneous theory sliding mode control
下载PDF
Adaptive Practical Output Tracking Control for High-order Nonlinear Uncertain Systems 被引量:16
13
作者 SUN Zong-Yao LIU Yun-Ga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4-988,共5页
追踪控制的适应实际输出的问题为高顺序的非线性的不明确的系统的一个类被学习,它在未知控制系数的更低的界限确切被知道的假设下面被调查了。基于新柔韧的适应控制和连续稳定的想法,这个假设成功地被移开。借助于增加一个力量综合者... 追踪控制的适应实际输出的问题为高顺序的非线性的不明确的系统的一个类被学习,它在未知控制系数的更低的界限确切被知道的假设下面被调查了。基于新柔韧的适应控制和连续稳定的想法,这个假设成功地被移开。借助于增加一个力量综合者,一条系统的途径被开发构造追踪控制器的连续适应实际产量,它保证靠近环的系统的所有状态是全球性稳定的,当追踪的错误能被任何给定的正数在一有限时间以后围住时。最后,一个模拟例子被给说明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控制 非线性 不确定性 自动控制系统
下载PDF
Controller Design of High Order Nonholonomic System with Nonlinear Drifts 被引量:1
14
作者 Xiu-Yun Zheng Yu-Qiang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2009年第3期240-244,共5页
A controller design is proposed for a class of high order nonholonomic systems with nonlinear drifts. The purpose is to ensure a solution for the closed-loop system regulated to zero. Adding a power integrator backste... A controller design is proposed for a class of high order nonholonomic systems with nonlinear drifts. The purpose is to ensure a solution for the closed-loop system regulated to zero. Adding a power integrator backstepping technique and the switching control strategy are employed to design the controller. The state scaling is applied to the recursive manipulation. The simulation example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 feature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holonomic systems globally asymptotic stability adding a power integrator backstepping.
下载PDF
6~18GHz GaAs射频前端多功能MMIC
15
作者 成立鑫 要志宏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4-278,共5页
基于GaAs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工艺设计并制备了一款宽带射频前端多功能电路芯片,其包含功率放大器、限幅低噪声放大器(LNA)和收发开关。功率放大器采用平衡式结构同时选择合适的匹配网络实现宽带匹配;限幅器第一级采用功分结构提高... 基于GaAs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工艺设计并制备了一款宽带射频前端多功能电路芯片,其包含功率放大器、限幅低噪声放大器(LNA)和收发开关。功率放大器采用平衡式结构同时选择合适的匹配网络实现宽带匹配;限幅器第一级采用功分结构提高耐功率能力;LNA前三级采用电流复用拓扑结构实现低功耗,最后一级采用自偏置结构增加动态范围;天线端的开关具有较高的功率容量,保证信号经过开关后不会压缩而导致发射支路输出功率不足。测试结果显示,电路在6~18 GHz频带内,接收支路噪声系数典型值为3.7 dB,增益约为27 dB,1 dB压缩点输出功率典型值大于7 dBm,功耗约为140 m W,能耐受1 W的连续波输入功率;发射支路饱和输出功率大于30 dBm,功率附加效率典型值为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 射频前端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 低噪声系数 高功率附加效率
下载PDF
高效的单片AC/D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设计
16
作者 唐顺柏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第12期82-85,共4页
论述了单片AC/D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特点,分析了集成电路的技术指标和组成,解析了HSPICE仿真文件创建与运行、工艺与版图设计布局以及注意事项,完整呈现了高效的单片AC/D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关键词 aC/DC电源 集成电路 设计
下载PDF
基于SNS-FEM的电动汽车电缆线电磁辐射仿真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湛勇 王刚 安玉民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4-120,共7页
针对传统有限元法(FEM)在分析电动汽车电缆线低频电磁场时出现的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缆线对人体辐射仿真的稳定节点积分数值模型(stable node-based smoothed FEM, SNS-FEM)。采用四面体单元对问题域进行离散,基于背景网... 针对传统有限元法(FEM)在分析电动汽车电缆线低频电磁场时出现的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缆线对人体辐射仿真的稳定节点积分数值模型(stable node-based smoothed FEM, SNS-FEM)。采用四面体单元对问题域进行离散,基于背景网格节点构造光滑域,依托梯度光滑技术与稳定项增强获得离散方程。基于所构造的方法分析了电缆线低频电磁辐射环境下人体感应电流密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FEM,SNS-FEM能适当地“软化”电磁系统刚度,提供更加精确高效的电动汽车电缆线电磁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积分 电动汽车 动力电缆 梯度光滑技术
下载PDF
面向自组网的通感融合技术及软硬件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渊 胡可可 +2 位作者 孙铭 韩东 申啸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3年第4期472-481,共10页
现有自组网通信和导航技术缺乏深度融合的框架和方法,在未来场景下难以保障未来“智慧城市”、“智能出行”等场景对通信感知的综合性需求,因此研究面向物联网、车联网等自组织网络的通感融合(ISAC)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自... 现有自组网通信和导航技术缺乏深度融合的框架和方法,在未来场景下难以保障未来“智慧城市”、“智能出行”等场景对通信感知的综合性需求,因此研究面向物联网、车联网等自组织网络的通感融合(ISAC)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自组网通感需求,提出了通信感知信号融合方法和技术方案,可在保障通信性能的同时提高测距感知估计精确度。针对自组网设备间、通感任务间资源需求冲突等问题,依据自组网集群业务需求,构建了保障通信需求的定位感知网络时频资源优化框架,设计了联合资源分配方案及相应迭代优化算法,实现有限资源情况下的高可靠、强稳定自组网协同感知能力。针对当前自组网通信模组存在时延高、网络覆盖范围小、感知能力缺失等问题,设计并搭建了通感一体化模块原型样机I型,可在卫导数据缺失下提供全网高精确度时钟同步,保障集群协同感知能力,并在长距离下提供自组网通信协同传输支撑,从硬件设备上为通感融合提供支撑。最终形成了一套包含通感信号融合设计、时频资源联合优化方案的自组网通信感知系统框架,并研制搭建了一套通感融合软硬件平台(含通感一体化原型样机4台)。在外场测试中,2 km内通信速率≥320 kbps,丢包率≤0.05%,感知精确度优于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融合 功率分配 自组网
下载PDF
一种应用收发一体功分器设计收发馈电网络的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舜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9-575,共7页
为了实现高密度的天线集成,通常会将多个天线单元紧密排列,因此需要设计连接各个单元的收发馈电网络。应用收发一体功分器级联成收发馈电网络,收发一体功分器在设计时就采用多层结构,并考虑网络层叠的影响,可以确保发射和接收互不干扰... 为了实现高密度的天线集成,通常会将多个天线单元紧密排列,因此需要设计连接各个单元的收发馈电网络。应用收发一体功分器级联成收发馈电网络,收发一体功分器在设计时就采用多层结构,并考虑网络层叠的影响,可以确保发射和接收互不干扰。此外,采用通孔结构,并将电阻置于底部可以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应用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收发一体双8路的馈电网络,在工作频带内,测试的反射系数小于-22 dB,隔离度高于61 dB,各个通道间的幅度一致性小于0.2 dB,相位一致性小于2.3°。该方法可缩短设计周期,提高研发效率,而且设计的馈电网络具有高隔离和低成本等优点,可用于平板阵列天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阵列天线 收发馈电网络 收发一体功分器 微波多层印制技术
下载PDF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控制与继电保护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宇南 王治宇 《模具制造》 2023年第12期238-240,共3页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现代社会至关重要,但它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挑战和威胁。对此,深入研究了电力系统安全自动控制与继电保护领域,探讨了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包括优化控制策略、提升继电保护技术、集成化电力系统管理、高级监测与故障...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现代社会至关重要,但它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挑战和威胁。对此,深入研究了电力系统安全自动控制与继电保护领域,探讨了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包括优化控制策略、提升继电保护技术、集成化电力系统管理、高级监测与故障分析以及高级模拟与仿真。这些领域的发展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电力系统安全自动控制与继电保护旨在为电力系统的研究和运营提供有益的指导,并强调持续改进和创新的重要性,以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安全自动控制 继电保护 集成化管理 高级监测 仿真与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