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0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ntal health and insomnia problems in healthcare workers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A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study
1
作者 Wei Ding Min-Zhong Wang +8 位作者 Xian-Wei Zeng Zhen-Hua Liu Yao Meng Hui-Ting Hu Yuan Zhang Yu-Guang Guan Fan-Gang Meng Jian-Guo Zhang Shu Wang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24年第5期704-714,共11页
BACKGROUND Healthcare workers(HCWs)are at increased risk of contracting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as well as worsening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insomnia.These problems can persist for a long period,even afte... BACKGROUND Healthcare workers(HCWs)are at increased risk of contracting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as well as worsening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insomnia.These problems can persist for a long period,even after the pandemic.However,less is known about this topic.AIM To analyze mental health,insomnia problems,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HCWs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METHODS This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hospital-based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June 1,2023 to June 30,2023,which was a half-year after the end of the COVID-19 emergency.Region-stratified population-based cluster sampling was applied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for Chinese HCWs.Symptoms such as anxiety,depression,and insomnia were evaluated by the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and Insomnia Severity Index.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ymptoms were identified by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 A total of 2000 participants were invited,for a response rate of 70.6%.A total of 1412 HCWs[618(43.8%)doctors,583(41.3%)nurses and 211(14.9%)nonfrontline],254(18.0%),231(16.4%),and 289(20.5%)had symptoms of anxiety,depression,and insomnia,respectively;severe symptoms were found in 58(4.1%),49(3.5%),and 111(7.9%)of the participants.Nurses,female sex,and hospitalization for COVID-19 were risk factors for anxiety,depression,and insomnia symptoms;moreover,death from family or friends was a risk factor for insomnia symptoms.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most[1086(76.9%)]of the participating HCWs receiv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while nearly all[994(70.4%)]of them had received public psychological education.Only 102(7.2%)of the HCWs received individual counseling from COVID-19.CONCLUSION Although the mental health and sleep problems of HCWs were relieved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they still faced challenges and greater risks than did the general population.Identifying risk factors would help in providing targeted interventions.In addition,although a major proportion of HCWs have received public psychological education,individual interventions are still insu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SOMNIA Sleep disorders Cross-sectional study Epidemiological study
下载PDF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psychology in China
2
作者 李扬 《双语学习》 2007年第09M期162-162,164,共2页
Translation process is also translator's psychological process, during which all of the translator'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ed work. This paper will review Chinese translatio... Translation process is also translator's psychological process, during which all of the translator'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ed work. This paper will review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y combining with discipline-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give a brief discussion on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审美心理学 汉语 翻译工作者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Self-Strength, Seeking Help and Happiness between Pakistani and Chinese Adolescents: A Positive Psychology Inquiry
3
作者 Umaira Tabbasam Amjad Islam Amjad +1 位作者 Tariq Ahmed Xing Q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2023年第3期389-402,共14页
Adolescents’emotions and preference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childhood experiences.In today’s world,there is a pervasive eagerness for happiness.Happiness has been linked to feelings of self-strength,seeking help,and... Adolescents’emotions and preference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childhood experiences.In today’s world,there is a pervasive eagerness for happiness.Happiness has been linked to feelings of self-strength,seeking help,and psy-chological health.The current quantitative research was designed with a positiv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to compare Pakistani and Chines adolescents’self-strength,seeking help,and happiness.The research design of the study was causal-comparative.The study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400 Pakistani and 409 Chinese adolescents studying in the elementary grades of both countries.The sample was selected by using a simple random sampling technique.It consisted of 413 boys(51%)and 396 girls(49%),319(39)of them were from the age group of 13–14 years,386(48%)of them were from the age group of 15–16 years,and 104(12.9%)were from the age group of 17–18 years.Three different scales were developed to collect study data.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test study hypotheses.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akistani adolescents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self-strength,seeking help and happiness than their counterparts.It was also found that adolescents’self-strength and seeking help significant affect their happiness.Based on thefindings,it was sugg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improved self-strength,seeking help,and happiness of Pakistani adolescents.It was also recomm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adolescents’self-strengt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happiness and seeking he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rative study HAPPINESS seeking help positive psychology self-strength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恐惧心理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4
作者 周策 李琪 +3 位作者 李赛沙 万博雅 周文乔 闫灵君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6期3125-312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恐惧心理的质性研究,以期为改善病人恐惧心理、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恐惧心理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 目的:系统评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恐惧心理的质性研究,以期为改善病人恐惧心理、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恐惧心理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4篇研究,提炼46个主要结果,划分为8个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即不协调环境与知识获取障碍的恐惧、运动与重返社会的恐惧、对疾病不良结局及死亡的恐惧。结论:医疗工作者和主要照顾者应重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恐惧的心理,早期采用综合手段积极干预,以期改善病人预后,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恐惧心理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及应对策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司雨朦 杜静 +4 位作者 余红 郝书婕 廖国琼 徐倩 范香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2,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及应对策略,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选取16例卒中后疲劳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结果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 目的深入了解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及应对策略,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选取16例卒中后疲劳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结果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共提炼出4个主题:卒中后疲劳特征、日常生活陷入紊乱状态、与他人讨论疲劳的反馈、渴望获得支持与理解。疲劳应对策略共提炼出2个主题:努力克服及适应疲劳、逃避或放弃应对疲劳。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筛查与评估,鼓励患者正确应对疲劳,并采取多渠道的综合干预策略,缓解患者的疲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疲劳 心理体验 应对策略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老年痴呆患者照护者心理危机自我表露体验的质性研究
6
作者 王鑫梅 付逗 +3 位作者 张丽丽 刘珊珊 王滟 王高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1,共4页
目的探索老年痴呆患者照护者心理危机自我表露的阻碍与促进因素,为缓解照护者心理危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医院护工和家属)23名为研究对象。通... 目的探索老年痴呆患者照护者心理危机自我表露的阻碍与促进因素,为缓解照护者心理危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医院护工和家属)23名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运用Braun和Clarke主题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老年痴呆患者照护者心理危机表露的影响因素包括6个阻碍因素及(表达能力受限、道德观念束缚、工作负担过重、家庭支持缺乏、社会支持网络不完善及缺乏安全表露环境)3个促进因素(感知表露后益处、掌握表露相关技能、积极舆论导向)。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照护者心理危机自我表露行为受多重影响。临床护理和健康服务应从多层面着手,帮助照护者塑造良好自我认知,为照护者营造良好的自我表露氛围,以缓解其心理危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痴呆照护者 心理危机 自我表露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老年ICU转出患者早期心理体验变化的纵向质性研究
7
作者 张丰 陈贞 +1 位作者 王剑 程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转出患者的纵向真实心理体验及变化轨迹,以期为老年ICU转出患者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2年3-9月对13例老年ICU转出患者进行3次半结构化访谈(转出后1周,1个月,3个月),使用Co...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转出患者的纵向真实心理体验及变化轨迹,以期为老年ICU转出患者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2年3-9月对13例老年ICU转出患者进行3次半结构化访谈(转出后1周,1个月,3个月),使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 资料分析归纳出4个主题:危重病负担持续存在(深刻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对未来的治疗感到恐惧、持续存在的健康问题、持续存在的经济负担、平静接受这段经历);自我认知改变(心理落差、贬低自我价值、疾病不确定感、逐渐增加独立性);家庭理解改变(对家人感到愧疚、渴望家人的陪伴,依赖感增强、感知来自家庭的力量);社会支持需求增加(社会孤立和孤独感、信息需求增加)。结论 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为ICU转出患者制定适当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和心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老年人 心理体验 纵向研究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孕产妇围产期抑郁高危人群心理求助需求的质性研究
8
作者 马海拢 雷婷婷 +4 位作者 李敏 高雅琴 赵倩倩 王慕瑶 陈瑜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了解孕产妇围产期抑郁高危人群的心理求助需求,为临床针对性开展孕产妇情绪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目的抽样法抽取广东省中山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和病房的孕产妇,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 目的了解孕产妇围产期抑郁高危人群的心理求助需求,为临床针对性开展孕产妇情绪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目的抽样法抽取广东省中山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和病房的孕产妇,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归纳为3个主题,10个亚主题:(1)心理求助资源欠缺(医保政策宣传不足;医疗设施配置欠妥;社区心理服务有限)。(2)心理求助观念差异(求助认知偏差;求助效果疑虑;求助意识薄弱)。(3)心理求助需求多样(亟需家庭支持;渴望信息获取;倾向专业求助;选择方式灵活)。结论心理保健专业人员需关注孕产妇围产期抑郁高危人群的心理求助需求,增加心理求助资源,加强正确观念引导,促进多维度情绪管理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围产期抑郁 心理求助 需求 质性研究
下载PDF
PCI术后冠心病病人心理弹性的纵向研究
9
作者 梁春荣 卿雅丽 +4 位作者 曾清清 罗秋湖 覃春雨 李高叶 陈务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4-1942,共9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心病病人心理弹性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10条目简易心理弹性量表、医学应对方式及正负性情绪量表对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广西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并行PCI术的...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心病病人心理弹性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10条目简易心理弹性量表、医学应对方式及正负性情绪量表对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广西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并行PCI术的18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纵向调查。结果:PCI术后冠心病病人在住院期间、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10条目简易心理弹性得分依次为(23.77±4.61)分、(27.02±4.04)分、(26.60±3.65)分、(27.61±3.62)分。PCI术后冠心病病人心理弹性发展变化趋势受体质指数、饮酒史、病变冠状动脉数的影响(P<0.05);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屈服应对对心理弹性变化趋势有影响;负性情绪对心理弹性的影响随时间变化而减弱;正性情绪、面对应对、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结论:PCI术后冠心病病人术后6个月内的心理弹性趋势呈缓慢上升态势,体质指数、饮酒史、病变冠状动脉数影响其增长速率。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屈服应对影响病人的心理弹性变化,其中正性情绪对心理弹性具有正向预测,负性情绪、屈服应对对其具有负向预测。负性情绪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理弹性 纵向研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创业者幸福感的演化机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纵向单案例研究
10
作者 孟晓彤 于晓宇 +1 位作者 李炜文 贾迎亚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41,共19页
既有研究用某一时点幸福感来代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者幸福感,对于创业者幸福感的动态性探索不足。基于自组织理论,使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试图回答“创业者的心理幸福感如何随创业阶段变化”这一核心问题,有助于探索创业者心理幸... 既有研究用某一时点幸福感来代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者幸福感,对于创业者幸福感的动态性探索不足。基于自组织理论,使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试图回答“创业者的心理幸福感如何随创业阶段变化”这一核心问题,有助于探索创业者心理幸福感在不同创业阶段的动态演化机制,揭示创业自组织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会根据不同阶段的创业目标,开展不同的创业活动,这使得创业者的心理幸福感随着创业阶段发生变化,同时还发现创业者的心理幸福感是其坚持创业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启发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应当明确自己所处的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开展对应的创业活动,从而通过创业获得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者 心理幸福感 演化机制 自组织理论 案例研究
下载PDF
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术前预康复感知的质性研究
11
作者 张蕊 夏露 +1 位作者 吴美 程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对术前预康复的感知,为制定术前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术前接受过预康复健康教育的老年早期肺癌患者15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 目的了解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对术前预康复的感知,为制定术前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术前接受过预康复健康教育的老年早期肺癌患者15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术前预康复的意向(态度积极、愿意尝试接受、缺乏行为动机)、术前预康复的益处(利于适应手术、改善术后结局)、术前预康复障碍(环境设施障碍、安全问题、准备时间不足)、术前预康复需求(信息咨询需求、完善方案需求、联系支持需求)。结论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对术前预康复有积极接受的倾向,术前预康复有助于加速术后康复。医护人员应开展个性化教育促进患者实施术前预康复、构建适老化术前预康复方案、完善联系支持体系,以提高术前预康复的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癌 预康复 健康教育 运动训练 营养支持 心理支持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视力障碍青少年心理韧性特点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孙莹 张强 +1 位作者 章鑫鑫 王若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探究视力障碍青少年心理韧性特点。方法2023年2月至5月,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抽取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南京市盲人学校视力障碍青少年13例,平均年龄16.5岁,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 目的探究视力障碍青少年心理韧性特点。方法2023年2月至5月,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抽取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南京市盲人学校视力障碍青少年13例,平均年龄16.5岁,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整理。结果产生4个主题,12个子主题。主题1为困难来源多,包括出行困难、学习困难、社交困难、日常生活困难;主题2为需要外界支持,包括家庭支持不足、学校支持有待提升、需要同伴支持、社会支持不足;主题3为消极适应与积极适应并存,包括消极适应、积极适应;主题4为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并存,包活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结论视力障碍青少年心理韧性特点为困难来源多、外界支持不足、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并存、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并存。家庭、学校、社会应建立联合支持系统,减轻困难来源,帮助建立积极适应和积极应对方式,提升其心理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障碍 青少年 心理韧性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新入职护士心理护理临床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
13
作者 崇月 朱晓萍 +1 位作者 李玉梅 王艳波 《上海护理》 2024年第7期21-25,共5页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新入职护士心理护理临床实践体验,为构建新入职护士心理护理临床培训方案提供实证参考。方法2022年9-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来自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4名新入职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新入职护士心理护理临床实践体验,为构建新入职护士心理护理临床培训方案提供实证参考。方法2022年9-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来自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4名新入职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围绕新入职护士心理护理实践体验,提炼出3个主题:基于自身需求体会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患者照护过程中有意识地观察和实践心理护理、对于规范化培训阶段心理护理能力提升存在多方面的培训需求。结论新入职护士能较好意识到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能够逐渐将心理护理理念融入临床实践,但其自助能力与助人能力均有待提升。护理管理者可结合临床情境案例等,针对新入职护士开展相关培训,促进其心理护理实践技能的临床转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心理护理 临床实践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论的孕妇分娩恐惧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14
作者 王圆圆 刘洪园 +5 位作者 戴佳旸 郭璐 余晓萍 张艳 朱春云 孔祥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8期860-864,共5页
目的了解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论(BPNT)的孕妇分娩恐惧(FOC)心理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2-5月在扬州市3所三级医院产检的13例FOC孕妇,采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 目的了解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论(BPNT)的孕妇分娩恐惧(FOC)心理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2-5月在扬州市3所三级医院产检的13例FOC孕妇,采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自主需要未满足(分娩计划参与度低、产程中自控感低)、胜任需要未满足(缺乏分娩相关知识、分娩自我效能低)、归属需要未满足(医务人员支持需要未满足、家庭支持需要未满足、同伴支持需要未满足)、积极与消极应对共存。结论医务人员应促进孕妇参与分娩计划,减少分娩失控感,提升自主需要满足;提供多形式信息支持,提升分娩自我效能,促进胜任需要满足;促进多方社会支持,提升归属需要满足;改善消极应对策略,提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促进围产期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分娩恐惧 基本心理需要 质性研究 护理
下载PDF
重庆市社会心理服务现状分析
15
作者 陈斌 詹承丽 +4 位作者 杨林 陈玥澔 陈骢 邓学梅 马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4年第4期406-408,415,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社会心理服务现状,为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11个国家级试点区,对其社会心理卫生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试点区有73.77%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有心理门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 目的了解重庆市社会心理服务现状,为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11个国家级试点区,对其社会心理卫生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试点区有73.77%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有心理门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设立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室的占1.83%,使用率为50.43%。试点区设立心理咨询室(含社会)的181个镇街中,开展心理咨询的有145个,使用率为80.11%。试点区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现有373所,其中专业社会心理咨询室现有64所,有心理咨询师890人。结论重庆市社会心理资源分布不均,专业人才资源匮乏,心理卫生机构的实际使用率不高。建议重点加强空白区的资源配置,合理调配卫生资源;完善培养与教育体系,重点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精神卫生资源结构合理化,提高心理卫生机构的实际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 现状 研究
下载PDF
食管癌病人围术期症状群的纵向研究
16
作者 李雯 陈蝶 +4 位作者 吴司棋 黎虹 王艺静 曾结 文红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8-1543,共6页
目的:调查食管癌病人围术期经历的症状群种类、症状群内症状构成及动态变化,为食管癌病人症状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抽取2022年3月—9月在南充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首次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161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食管癌围术... 目的:调查食管癌病人围术期经历的症状群种类、症状群内症状构成及动态变化,为食管癌病人症状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抽取2022年3月—9月在南充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首次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161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食管癌围术期症状评估量表于术前1~3 d(T1)、术后1~3 d(T2)和出院前1~3 d(T3)进行纵向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症状群。结果:最终纳入154例病人。病人在3个时间点的症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不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食管癌病人在T1存在进食相关症状群、心理症状群、能量不足症状群3个症状群;T2存在进食相关症状群、心理症状群、能量不足症状群、疲乏-疼痛症状群4个症状群;T3存在进食相关症状群、躯体-心理症状群、疲乏-疼痛症状群3个症状群,其中进食相关症状群在围术期稳定存在,且是食管癌病人的特异性症状群。结论:食管癌病人围术期存在稳定的进食相关症状和动态的心理、能量不足、疼痛等症状群,应提前对病人的症状进行评估并实施症状管理,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以降低手术相关症状对病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围术期 症状群 进食相关 心理相关 能量不足 纵向研究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首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17
作者 刘志芳 李丽红 +2 位作者 郭莉 王欢 成秀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0期185-188,共4页
目的 深入了解肝硬化并发首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并探讨其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设计,于2022年3—6月对山西省临汾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的11例代表性样本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数据逐字转录,并使用Colaizzi的现象学... 目的 深入了解肝硬化并发首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并探讨其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设计,于2022年3—6月对山西省临汾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的11例代表性样本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数据逐字转录,并使用Colaizzi的现象学方法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确定了2个类属5个主题。类属1:负价体验,即焦虑与恐慌;自责与愧疚;自我负担感。类属2:正价体验,即主动探求疾病知识;反思与成长。结论 肝硬化并发首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体验多样,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加强正价体验,改善负价体验,为制定和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首次 心理体验 护理 质性研究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病人心理痛苦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18
作者 邱晶 齐榕 陈俊强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3期2383-2387,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病人不同治疗阶段心理痛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便利抽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符合标准的115例食管癌放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人报告结局的方式分别...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病人不同治疗阶段心理痛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便利抽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符合标准的115例食管癌放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人报告结局的方式分别于首次放疗、放疗第15次、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病人心理痛苦水平及焦虑、抑郁情况,比较4次评估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食管癌放疗病人不同治疗阶段普遍存在心理痛苦,其中放疗第15次时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得分最高,放疗结束后3个月得分最低。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期、疼痛程度是食管癌放疗病人心理痛苦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放疗病人心理痛苦水平呈动态变化,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评估结果,对不同治疗阶段的病人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减轻病人的心理痛苦水平,促进其完成全程治疗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心理痛苦 纵向研究 护理
下载PDF
护理本科男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符明 郭盛滕 王庆华 《中国医院统计》 2024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目的 探究护理本科男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山东省某高校护理专业202名在校本科男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心理资本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理本科男生心理资本平均分为(93.72±10... 目的 探究护理本科男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山东省某高校护理专业202名在校本科男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心理资本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理本科男生心理资本平均分为(93.72±10.72)分;学习适应平均分为(113.96±13.65)分;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资本总分与学习适应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1,P<0.01);护理本科男生心理资本对学习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护理本科男生学习适应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本对学习适应具有较好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男生 心理资本 学习适应
下载PDF
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20
作者 刘建霞 牛路野 +1 位作者 李亚楠 朱小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3期484-488,共5页
目的了解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体验,进而帮助临床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3例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9~49(38.77±6.... 目的了解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体验,进而帮助临床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3例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9~49(38.77±6.93)岁,对其进行面对面结构式访谈,并通过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阅读、整理、分析、分类和提炼共得出4个主题:知识需求迫切、疾病对心理的影响、护理需求、家庭负担较重。结论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需求,了解其心理真实体验有助于护理人员重视患者心理困惑及需求,进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神经损伤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