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wind tunnel investigation on the transverse motion of aeolian sand 被引量:2
1
作者 ZhenTing Wang QianHua Zhang ZhiBao Do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A wind tunnel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aeolian grain motions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which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incoming flow and parallels the sand bed. The trajectories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A wind tunnel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aeolian grain motions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which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incoming flow and parallels the sand bed. The trajectories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were recorded by high-speed camer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630 trajectories shows that both the motion orientation and the time-averaged speed follow Gaussian distributions. An exclusive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riving mechanism.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turbulent air flow, rather than the spin of grain or grain-bed collisions, controls the transverse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olian sand transport transverse motion wind tunnel
下载PDF
基于风洞模拟的高原积沙公路护栏选型研究
2
作者 万常兴 吕帅元 马仁跃 《北方交通》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为解决G109国道那曲至安多段路面积沙造成的行车安全问题,文章分析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共103563组实测风速数据,选取平均值作为模拟参数,对三波形梁钢护栏和缆索护栏进行风洞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气流经过波形梁钢护栏时会被面板... 为解决G109国道那曲至安多段路面积沙造成的行车安全问题,文章分析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共103563组实测风速数据,选取平均值作为模拟参数,对三波形梁钢护栏和缆索护栏进行风洞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气流经过波形梁钢护栏时会被面板分流,上下边缘处的风速分别上升19.2%和29.6%;在护栏背风侧形成较大的弱风区域,气流携沙量下降;气流经过缆索护栏时,整体接近初始风速且较为稳定,可有效改善路面积沙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模拟 公路护栏 风积沙 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Morphology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and shadow dun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5
3
作者 JianHua XIAO JianJun QU +2 位作者 ZhengYi YAO YingJun PANG KeCun ZH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10-26,共17页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unes depend on wind-blown sand movement which is affect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material, topography, wind regimes and other factor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wo sand ...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unes depend on wind-blown sand movement which is affect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material, topography, wind regimes and other factor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wo sand shadow dune groups in Shigatse and Za'gya Zangbo of Tibet and an individual dune in Da Qaidam of Qinghai, and analyzed their topographies and morphologies, and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nd, wind regime and sand transport. Formed under harsh conditions behind hills, these mature sand shadow dunes are hundreds of meters long, have significant ridges and crescent dunes downwind, and have a hill pass on one or both sides.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the hill gap and wind velocity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se dunes Sand shadow dunes formed only when the gap spacing is two-thirds of the hill height. When wind velocities are 20 m/s, the sand bod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hill pass allows the transport of sand by wind, creating a "nar- row-pipe effect", which causes the transported material to gradually accumulate in the center of the shadow zone. We observed that the following are needed for sand shadow dunes to form: (1) strong winds, sufficient sand, suitable obstacles and a dry climate; (2) one or both sides of the obstacle forming the shadow zone must have a hill pass; and (3) the windward side of the obstacle must have a wide, flat area, providing adequate spacing for wind flow and transport of material and the leeward side must have a sufficiently broad, flat area to allow the release of the transported material. Research results on these newly discovered dun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dune geomorph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 shadow dune MORPHOLOGY aeolian landform wind tunnel Qinghai-Tibet Plateau
下载PDF
生物矿化技术固化风积沙试验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缪林昌 王恒星 +5 位作者 孙潇昊 吴林玉 王呈呈 范广才 尹文华 王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55,共7页
为了改善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采用生物矿化技术进行风积沙固化.首先,从土壤中分离并培养类芽孢杆菌,提取脲酶溶液.然后,通过风蚀测试试验、表面强度测试试验和植物适生性测试试验,研究生物矿化的室内固沙效果.最后,在乌玛高速公路中卫... 为了改善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采用生物矿化技术进行风积沙固化.首先,从土壤中分离并培养类芽孢杆菌,提取脲酶溶液.然后,通过风蚀测试试验、表面强度测试试验和植物适生性测试试验,研究生物矿化的室内固沙效果.最后,在乌玛高速公路中卫段进行了面积为5×10^(4)m^(2)现场试验,验证生物矿化固沙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矿化可以有效胶结风积沙并在试样表面形成强度大于400 kPa的硬化层,可抵御11级风的风蚀作用,且不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虽然降雨对生物矿化固沙效果存在影响,但是固化7 d时硬化层强度超过500 kPa, 2 a内固化区高程无明显变化,表现出较好的抗风蚀性.固化区植物成活率超过50%,说明固化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技术 风积沙 风洞试验 生态恢复
下载PDF
风积沙地层仁布隧道进洞支护方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万平 辛讲合 严彬华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5期149-154,共6页
风积沙地层隧道稳定性差,极易产生坍塌等灾害。为探索隧道洞口段穿越风积沙地层时有效的施工加固措施,保证安全快速施工,依托雅安至叶城国家高速公路拉萨至日喀则机场段仁布隧道洞口穿越厚层风积沙工程,结合风积沙地层特点对比分析常见... 风积沙地层隧道稳定性差,极易产生坍塌等灾害。为探索隧道洞口段穿越风积沙地层时有效的施工加固措施,保证安全快速施工,依托雅安至叶城国家高速公路拉萨至日喀则机场段仁布隧道洞口穿越厚层风积沙工程,结合风积沙地层特点对比分析常见的加固措施,总结一套风积沙地层条件下采用大管棚辅助、微型桩锁脚、旋喷桩加固地基及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开挖施工隧道的进洞支护技术方案,成功实现隧道进洞。基于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三台阶七步开挖结合管棚支护及地基处理措施对地表沉降、隧道收敛及拱顶沉降的控制效果,符合工程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风积沙 大管棚 支护 有限元分析 沉降
下载PDF
尼龙网栅栏防沙效应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屈建军 凌裕泉 +3 位作者 刘贤万 雷加强 李芳 于志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6,共6页
通过尼龙网栅栏防沙效应的野外监测与风洞模拟实验的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A字形尼龙网栅栏防沙体系 ,不仅具有阻沙功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导沙功能 ,扩展了栅栏的应用范围 ,同时也为戈壁风沙的防治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尼龙网栅栏兼有疏透... 通过尼龙网栅栏防沙效应的野外监测与风洞模拟实验的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A字形尼龙网栅栏防沙体系 ,不仅具有阻沙功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导沙功能 ,扩展了栅栏的应用范围 ,同时也为戈壁风沙的防治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尼龙网栅栏兼有疏透和通风两种形式 ,是一种比木质栅栏更优良的防沙材料 .其最佳孔隙度为 4 0 %~ 4 5 % ,保护区达 30 H以上 ,积沙效率在中速时超过70 % ,在特大风时也超过 5 0 % .尼龙网栅栏具有导沙性能 ,其临界角为 4 5°,如果超过 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网栅栏 防沙效应 风洞模拟实验 防沙工程 积沙效率 导沙效率 风沙防治
下载PDF
风险评估在神木一号风积沙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晏启祥 段景川 +1 位作者 刘罡 耿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8-172,179,共6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模糊评价法,对风积沙隧道塌方风险源因素进行识别,提出了工程地质因素、水文地质因素和施工设计因素三大类风险源。分析了各类风险源下具体风险因素的权重以及评价集,结合神木一号风积沙隧道的具体特点,对... 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模糊评价法,对风积沙隧道塌方风险源因素进行识别,提出了工程地质因素、水文地质因素和施工设计因素三大类风险源。分析了各类风险源下具体风险因素的权重以及评价集,结合神木一号风积沙隧道的具体特点,对其塌方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影响风积沙隧道塌方风险的主要因素是施工设计因素,而施工设计因素中,超前支护类型这一二级风险因素又是风积沙隧道塌方与否的决定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隧道 围岩塌方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蒙华铁路风积沙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及预加固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志杰 王李 +5 位作者 吴凡 王如磊 刘刚 慕万里 李学广 王文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63-1574,共12页
为了解风积沙地层隧道失稳变形特征和预加固控制效果,以蒙华铁路风积沙地层段为依托,通过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到风积沙的基本性质和参数,并利用数值模拟对隧道最大主应力和塑性区变化规律展开分析,然后建立模型试验对不同预加固方式在风... 为了解风积沙地层隧道失稳变形特征和预加固控制效果,以蒙华铁路风积沙地层段为依托,通过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到风积沙的基本性质和参数,并利用数值模拟对隧道最大主应力和塑性区变化规律展开分析,然后建立模型试验对不同预加固方式在风积沙地层隧道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风积沙抗剪切能力在含水率为7%~14%时可达到极值,此时更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性;2)隧道失稳具有突发性,主要会经历“掌子面局部破坏—拱顶持续塌方—大体积失稳”3个基本过程;3)未采用预加固措施的情况下,开挖面前方监测断面拱顶围岩内部位移值及变形速度最大,采用水平旋喷桩与钢管组合加固后可分别降低81.1%和98.3%;4)水平旋喷桩与钢管的组合对于开挖面前方拱顶的围岩应力控制效果最好,水平旋喷桩的加固控制范围小于水平旋喷桩与钢管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地层隧道 失稳变形特征 模型试验 预加固方法 控制效果
下载PDF
风积砂地层隧道加固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豪雄 朱永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06-213,共8页
我国首次修建风积砂地层铁路隧道,施工中遇到流沙、坍塌和结构过量沉降等难题,施工难度大。本文通过杏树峁隧道采用超前小导管化学注浆加固的试验研究,成功地解决了工程难题,并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 风积砂地层 隧道 加固技术 施工工艺 化学注浆
下载PDF
深埋风积沙地层隧道掌子面失稳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志杰 吴凡 +5 位作者 王如磊 王李 高靖遥 蒋新政 周平 李学广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2,共8页
研究目的:风积沙是一种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的土体,给隧道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困难。本文研究旨为揭示不同掌子面角度下深埋风积沙地层隧道的掌子面失稳特征,从而反馈设计施工。研究结论:(1)掌子面前方失稳区呈楔形状,再向上扩展形成封... 研究目的:风积沙是一种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的土体,给隧道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困难。本文研究旨为揭示不同掌子面角度下深埋风积沙地层隧道的掌子面失稳特征,从而反馈设计施工。研究结论:(1)掌子面前方失稳区呈楔形状,再向上扩展形成封闭的灯泡状区域,随着掌子面角度增大,失稳区下部扩大,上部缩小,掌子面稳定性逐渐改良;(2)掌子面角度对于失稳区的纵向、横向尺寸影响不大,失稳区前边界约为掌子面前方1倍洞径处,横向跨度约为2倍洞径;(3)失稳土体中存在压力拱,其顶点位于拱底上方1~2倍洞径间,随着掌子面角度增大,失稳区形成的压力拱顶点在下移,跨度在减小;(4)本文推导了适用于深埋风积沙地层的掌子面支护力计算公式,并提出了相关设计施工建议;(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深埋风积沙隧道,尤其是台阶法或盾构法开挖的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华铁路 深埋风积沙隧道 掌子面失稳特征 掌子面角度 数值模拟 理论分析
下载PDF
深埋风积沙隧道施工工法及围岩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志杰 吴凡 +2 位作者 王李 王如磊 高靖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115,共7页
风积沙作为一种抗剪能力弱、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的土体,隧道开挖时围岩变形难以控制,研究风积沙隧道的围岩变形特征及其适用的施工工法则显得尤为重要。依托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穿越风积沙段,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相关参数,采用有限差分法... 风积沙作为一种抗剪能力弱、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的土体,隧道开挖时围岩变形难以控制,研究风积沙隧道的围岩变形特征及其适用的施工工法则显得尤为重要。依托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穿越风积沙段,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相关参数,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有无水平旋喷桩加固两种工况的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发展,从而得出三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三台阶七步法、CD法以及双侧壁导坑法5种工法的变形特征和水平旋喷桩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无水平旋喷桩加固围岩的情况下,双侧壁导坑法最适用于大断面深埋风积沙隧道,但其控制效果仍然不能满足变形要求;(2)采用水平旋喷桩加固后,三台阶加临时仰拱法最适合于大断面深埋风积沙隧道;(3)水平旋喷桩与三台阶加临时仰拱法结合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4)水平旋喷桩能够显著控制上半部分围岩变形大小,并减缓全环围岩变形速率,但对下半部分围岩变形大小控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深埋风积沙隧道 数值模拟 围岩变形特征 工法比选 水平旋喷桩 塑性区发展
下载PDF
风积沙地区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董长松 黄俊文 肖均 《隧道建设》 2011年第2期202-207,共6页
为积累风积沙地区公路隧道施工经验,以榆神高速神木1号隧道工程为依托,对该隧道在风积沙段施工中采用的3种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采用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手段,同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3种方案的沉降控制效果、施工技术难度和施工周... 为积累风积沙地区公路隧道施工经验,以榆神高速神木1号隧道工程为依托,对该隧道在风积沙段施工中采用的3种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采用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手段,同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3种方案的沉降控制效果、施工技术难度和施工周期等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出了其各自的适用条件:小导管+上下台阶临时仰拱法适用于工期紧张,需要快速施工且对地表沉降没有严格控制要求或允许较大地表沉降的场合;水平旋喷桩+三台阶临时仰拱法适用于对地表沉降有严格控制要求的场合;大管棚+上下台阶临时仰拱法在介于上述情况之间时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 隧道工程 小导管 大管棚 水平旋喷桩 临时仰拱 沉降控制
下载PDF
旋喷桩加固技术在某隧道风积砂地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智 胡蔓宁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8-162,共5页
风积砂具有结构松散、粘聚力小、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在外力作用下极易松散变形。文章介绍了在某隧道风积砂地层中,采用常规长管棚注浆加固方案存在掌子面漏砂严重、变形难以控制以及施工进度缓慢等不足;提出通过在地表采用竖直旋喷桩加... 风积砂具有结构松散、粘聚力小、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在外力作用下极易松散变形。文章介绍了在某隧道风积砂地层中,采用常规长管棚注浆加固方案存在掌子面漏砂严重、变形难以控制以及施工进度缓慢等不足;提出通过在地表采用竖直旋喷桩加固洞周围岩、在洞内采用水平旋喷桩进行超前支护,能防止漏砂、有效控制变形并提高施工进度。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表明,采用长管棚注浆加固方案引起的隧道拱顶沉降值、周边收敛值分别是采用旋喷桩加固方案引起拱顶沉降值、周边收敛值的6.5倍和3.6倍;两方案工期相比,前者是后者的1.9倍。这说明采用旋喷桩加固风积砂,对控制隧道变形、提高施工工期,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风积砂 旋喷桩 应用
下载PDF
考虑相对密实度的风积沙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志杰 侯伟名 +3 位作者 吴凡 王李 高靖遥 周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为提高风积沙隧道施工安全性,以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为依托开展施工模拟,探讨围岩稳定性变化规律.通过现场取土开展室内试验,得到围岩物理力学特性,并基于砂性围岩较强的非连续性,采用离散元软件进行不同相对密实度风积沙隧道施工过程模... 为提高风积沙隧道施工安全性,以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为依托开展施工模拟,探讨围岩稳定性变化规律.通过现场取土开展室内试验,得到围岩物理力学特性,并基于砂性围岩较强的非连续性,采用离散元软件进行不同相对密实度风积沙隧道施工过程模拟,对围岩应力动态变化及松动区发展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风积沙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前方围岩先行位移的发生范围与围岩相对密实度呈正相关,拱顶上方受扰动范围与围岩相对密实度呈负相关;在密实风积沙隧道中易出现掌子面挤出现象,而松散地层中发生顶部塌方灾害的风险较高;风积沙隧道开挖主要对掌子面前方2/3D~D、洞周及洞室上方0.5D~D内的围岩产生扰动;在相对密实度(Dr)为0.5和0.7的围岩条件下,围岩破坏模式与《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采用的破坏模式基本一致,Dr=0.9时围岩失稳形态大致呈椭球状.风积沙隧道围岩稳定性与其密实程度关系密切,细观颗粒的紧密结合能够有效抵抗外力作用,从而表现为宏观结构的稳定,地层稳定性随相对密实度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隧道 围岩稳定性 相对密实度 离散元 围岩失稳
下载PDF
风积砂地层隧道导向水平旋喷桩超前加固与预留核心土台阶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晏启祥 刘罡 +1 位作者 耿萍 朱家稳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84,88,共6页
为解决风积砂地层隧道施工难题,提出了风积砂地层隧道施工的导向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技术和先行施作仰拱边墙结合部预留核心土台阶法开挖技术,前者的技术关键是导向技术,后者的技术关键是上下台阶施工长度、上下核心土临时加固质量以及... 为解决风积砂地层隧道施工难题,提出了风积砂地层隧道施工的导向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技术和先行施作仰拱边墙结合部预留核心土台阶法开挖技术,前者的技术关键是导向技术,后者的技术关键是上下台阶施工长度、上下核心土临时加固质量以及两侧墙角仰拱结合部快速跟进时机。通过现场工艺试验、数值模拟以及工程施工实践表明:采用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与预留核心土台阶法联合施工,能有效控制风积砂地层的变形,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风积砂地层 导向水平旋喷桩 预留核心土台阶法 监测
下载PDF
基于现场实测的深埋风积沙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志杰 王如磊 +5 位作者 徐君祥 吴凡 李学广 窦廷明 李炜 张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31-1939,共9页
风积沙作为一种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的不稳定围岩,给隧道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探究风积沙围岩压力大小和分布规律,依托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开展现场量测试验,根据实测的围岩压力分布特征,得到深埋风积沙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模式,... 风积沙作为一种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的不稳定围岩,给隧道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探究风积沙围岩压力大小和分布规律,依托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开展现场量测试验,根据实测的围岩压力分布特征,得到深埋风积沙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模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与现场量测数据对比验证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深埋风积沙地层围岩压力分布很不均匀,但普遍拱部较小,初期支护大部分处于受压状态。计算分析得深埋风积沙隧道围岩压力采用太沙基计算公式是较为合理的,进一步优化得深埋风积沙隧道垂直方向围岩压力计算图示采用“双峰”形分布,水平方向围岩压力计算图示采用“阶梯”形分布,相比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传统模式更安全,与实际衬砌受力状态更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风积沙隧道 围岩压力 初期支护 现场监测 荷载分布
下载PDF
旋风分离式集沙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冬梅 赵士杰 +2 位作者 范贵生 赵满全 图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8-140,222,共4页
集沙仪是用于采集土壤风蚀过程中的风蚀物来测定风沙流结构的仪器。旋风分离式集沙仪在0FDY-1.2型移动式风蚀风洞内的等动力性试验和单个分离器沙尘采集试验表明:该集沙仪满足等动力性要求,单个分离器对0.3~0.076mm的土样进行收集,不... 集沙仪是用于采集土壤风蚀过程中的风蚀物来测定风沙流结构的仪器。旋风分离式集沙仪在0FDY-1.2型移动式风蚀风洞内的等动力性试验和单个分离器沙尘采集试验表明:该集沙仪满足等动力性要求,单个分离器对0.3~0.076mm的土样进行收集,不同风速下其收集效率均在96.24%,土样粒径d<0.076mm时的平均收集率为92.44%。旋风分离式集沙仪可用于保护性耕作抗风蚀效果的测试,为其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式集沙仪 等动力性 沙尘收集率 风蚀 风洞
下载PDF
水平旋喷桩在隧道超前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转运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3期119-121,共3页
隧道施工中,采用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提高风积砂地区公路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对风积砂地层地质条件下的旋喷注浆加固作用机理、水平旋喷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工序进行详细讨论,指出施... 隧道施工中,采用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提高风积砂地区公路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对风积砂地层地质条件下的旋喷注浆加固作用机理、水平旋喷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工序进行详细讨论,指出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旋喷桩 风积砂地层 公路隧道 超前支护
下载PDF
水平旋喷桩在风积沙隧道预支护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勇 《路基工程》 201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以榆神高速公路神木一号隧道工程为背景,介绍施工中解决开挖时漏沙以及支护完成后的变形控制,采用水平旋喷桩对风积沙层进行预加固的施工技术,包括加固机理、注浆参数、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等;试验和监控量测数据表明水平旋喷桩能保持风... 以榆神高速公路神木一号隧道工程为背景,介绍施工中解决开挖时漏沙以及支护完成后的变形控制,采用水平旋喷桩对风积沙层进行预加固的施工技术,包括加固机理、注浆参数、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等;试验和监控量测数据表明水平旋喷桩能保持风积沙层在隧道开挖后的稳定,有效地防止了漏沙,保证了隧道安全快速地施工,并指出水平旋喷桩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旋喷桩 风积沙 隧道 预支护
下载PDF
风沙运动的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郑晓静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14期22-27,共6页
风沙运动机理研究是认识土壤风蚀、沙尘天气(甚至沙尘暴)以及风沙灾害本质,进而实现有效防治的基础。其中所涉及的诸如多尺度、多场耦合、随机性、非线性、尺度效应和复杂系统等科学问题也是当今科学前沿所关注的共性和热点课题。本文... 风沙运动机理研究是认识土壤风蚀、沙尘天气(甚至沙尘暴)以及风沙灾害本质,进而实现有效防治的基础。其中所涉及的诸如多尺度、多场耦合、随机性、非线性、尺度效应和复杂系统等科学问题也是当今科学前沿所关注的共性和热点课题。本文在简要回顾与风沙运动力学机理研究相关的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兰州大学风沙环境力学研究组针对风沙流中的沙粒带电量和风沙电场的基本规律及其对风沙流和无线电通讯的影响、风沙流发展过程的理论预测、固沙结构有效尺寸的分析、风成地貌主要特征的计算机模拟等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 风沙电场 风成地貌 理论预测 风洞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