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气气囊减速方案的气动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唐伟 桂业伟 +1 位作者 王安龄 毛梅良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5-268,共4页
减速是航天飞行器必须面对的问题。充气气囊减速方案利用柔性编织材料外加涂层方式构成气囊,利用气体发生器快速产生高压气体,集防热、减速和着陆减振功能于一体,重量轻、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设计了满足减速需求的气囊外形,... 减速是航天飞行器必须面对的问题。充气气囊减速方案利用柔性编织材料外加涂层方式构成气囊,利用气体发生器快速产生高压气体,集防热、减速和着陆减振功能于一体,重量轻、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设计了满足减速需求的气囊外形,利用数值求解NS方程和工程计算方法进行了气动力的预测和比较分析,利用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与气动力的耦合计算,对减速效果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对热环境、温度场、应力、热应力及变形进行了计算,还对分离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地面引导性风洞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充气气囊减速方案具有十分明确的减速效果和优点,可用于未来航天飞行器实现减速飞行目的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气囊 减速 稳定性 防热涂层 气动设计 航天飞行器
下载PDF
天地往返运输器气动力和气动热工程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志敏 雷延花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5-208,共4页
提出了高超声速面元法和热平衡参考温度法 ,给出了物体表面压强系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应用该方法对美国研制的天地往返运输器 ( X- 33)进行了气动力和气动加热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证明该方法简捷、计算工作量小 。
关键词 天地往返运输器 气动力 气动加热 工程计算
下载PDF
非常规再入/进入问题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唐小伟 张顺玉 +2 位作者 党雷宁 石卫波 李志辉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1,共11页
文章讨论了非常规再入/进入问题。相对于航天器完成着陆回收或弹道导弹攻击等既定功能的情况,非常规再入/进入特指结束工作后的各级助推器或运载器残骸、失效卫星或其它在轨运行人造飞行物坠落等非功能性的再入/进入。当再入/进入稠密... 文章讨论了非常规再入/进入问题。相对于航天器完成着陆回收或弹道导弹攻击等既定功能的情况,非常规再入/进入特指结束工作后的各级助推器或运载器残骸、失效卫星或其它在轨运行人造飞行物坠落等非功能性的再入/进入。当再入/进入稠密大气环境时,对非常规再入/进入问题的分析涉及飞行动力学和气动力、气动热的综合应用;考虑到这些非常规再入/进入飞行体的复杂外形一般不是设计用于在大气中飞行的,故当其以极高速度穿越大气层时,对其损毁及飞行情况的研究将带来技术分析上的复杂性。文章针对非常规再入/进入问题,给出了一种弹道—气动力—气动热综合计算分析的技术途径,并用算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解决该类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弹道 气动力 气动热 非常规再入/进入飞行器
下载PDF
再入飞行器极限环运动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洪金森 洪诗权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应用控制再入飞行器纵向运动二阶微分方程,根据外形对称特征,建立气动力系数模型,对方程进行定性分析。由构造的相平面,揭示出运动的全局特性———螺旋点、鞍点、Hopf分岔、极限环以及导致振荡运动和发散的初始条件域。应用多尺度法获... 应用控制再入飞行器纵向运动二阶微分方程,根据外形对称特征,建立气动力系数模型,对方程进行定性分析。由构造的相平面,揭示出运动的全局特性———螺旋点、鞍点、Hopf分岔、极限环以及导致振荡运动和发散的初始条件域。应用多尺度法获得运动方程的极限环振幅和频率的渐近表达式,讨论了Hopf分岔类型。对静态俯仰力矩系数变化产生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稳定性 HOPF分岔 极限环 多尺度法
下载PDF
空天飞行器高超声速气动热特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鹏 房帅 +1 位作者 金鑫 张卫民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0-644,共5页
通过数值方法和基于无粘表面流线的工程快速方法,计算了空天飞行器基本型在Ma=8.0及Ma=10.2状态下的气动热特性。数值方法计算格式选用Roe的FDS格式,工程快速方法中飞行器的表面流线是通过基于直角网格的无粘Euler方程计算得到的,采用... 通过数值方法和基于无粘表面流线的工程快速方法,计算了空天飞行器基本型在Ma=8.0及Ma=10.2状态下的气动热特性。数值方法计算格式选用Roe的FDS格式,工程快速方法中飞行器的表面流线是通过基于直角网格的无粘Euler方程计算得到的,采用参考焓理论沿流线积分即得到沿流线的表面热流分布。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气动热工程方法及数值方法得到的机身及机翼的热流分布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得到的驻点热流值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流线 气动热 空天飞行器 数值计算 工程方法
下载PDF
乘子罚函数法在航天飞机机翼外形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胥继斌 黄志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77-481,共5页
本文采用乘子罚函数法,在满足高超声速配平和低亚声速进场着陆的要求以及几何约束条件下,寻求在不同重心位置时使航天飞机机翼质量极小的气动外形。计算结果表明,航天飞机机翼外形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非线性规划 空气动力学 航天飞机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空天飞行器多精度气动建模方法
7
作者 季廷炜 查旭 +5 位作者 谢芳芳 吴雨思 张鑫帅 蒋逸阳 杜昌平 郑耀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14-2324,共11页
为了满足空天飞行器在初步设计阶段宽速域、大空域模型的需求,将传统工程估算方法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分别作为低精度和高精度气动数据来源,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提出独立于构型的空天飞行器气动性能多精度气动建模方法.... 为了满足空天飞行器在初步设计阶段宽速域、大空域模型的需求,将传统工程估算方法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分别作为低精度和高精度气动数据来源,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提出独立于构型的空天飞行器气动性能多精度气动建模方法.在工程估算方法中,以面元法为基础,建立空天飞行器气动力快速估算模型.在CFD数值模拟中通过求解三维可压缩Euler方程实现空天飞行器气动高精度计算.将所提出的多精度气动建模方法应用于FTB外形的双参数气动建模问题中,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所提出的多精度气动模型的预测精度、稳定性均优于用同等数量高精度样本构建的单精度代理模型的,预测的相对误差小于1%.将多精度气动模型作为该空天飞行器再入问题气动数据来源,对比分析单、多精度建模方法对再入轨迹仿真的影响,发现所提出的空天飞行器多精度气动建模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给出轨迹仿真所需的气动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行器 气动性能分析 多精度 数值模拟 高斯过程回归
下载PDF
航天飞行器在ITAM的AT303高超声速风洞中的空气动力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克耐里托诺夫 泽维金茨耶夫 +6 位作者 契卡申科 波罗德斯基 马祖尔 互西耐夫 莫尔拉尔特 科都拉 鲍拉特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9,共10页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理论与应用力学研究所新研制的AT-303风洞于1999年开始投入使用。由于具有较高的驻点压力,AT-303能够模拟飞行器再入时的真实Reynolds数,其Math数范围为8—20。在ITAM与ESTEC和EADS-ST协作ISTC项目的框架下,...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理论与应用力学研究所新研制的AT-303风洞于1999年开始投入使用。由于具有较高的驻点压力,AT-303能够模拟飞行器再入时的真实Reynolds数,其Math数范围为8—20。在ITAM与ESTEC和EADS-ST协作ISTC项目的框架下,在AT303风洞中对不同航天飞行器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邶.2(AGAIm)参考模型进行测力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其它可用的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AT-303风洞的流场品质和实验仪器的性能得到了检验。在与实际飞行条件相对应的Mach数和Reynolds数条件下对典型的高超声速航天飞行器进行了实验。测量了气动力和力矩,确定了这些飞行器的主要气动特性。给出了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从研究中得到了一些经验,并提出对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风洞 空气动力特性 航天飞行器
下载PDF
Modeling novel methodologies for unmanned aerial systems–Applications to the UAS-S4 Ehecatl and the UAS-S45 Bálaam 被引量:6
9
作者 Maxime Alex Junior KUITCHE Ruxandra Mihaela BOTEZ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8-77,共20页
The rising demand for Unmanned Aerial Systems(UASs) to perform tasks in hostile environments has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their simulation models for the preliminary evaluations of their missions. The efficiency of the... The rising demand for Unmanned Aerial Systems(UASs) to perform tasks in hostile environments has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their simulation models for the preliminary evaluations of their missions. The efficiency of the UAS model is directly related to its capacity to estimate its flight dynamics with minimum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The literature describes several techniques to estimate accurate aircraft flight dynamics. Most of them are based on system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methodology to obtain complete model of the S4 and S45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The UAS-S4 and the UAS-S45 model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sub-models, each corresponding to a specific discipline: aerodynamics, propulsion, mass and inertia, and actuator. The‘‘aerodynamic" sub-model was built using the Fderivatives in-house code, which is an improvement of the classical DATCOM procedure. The ‘‘propulsion" sub-model was obtained by coupling a two-stroke engine model based on the ideal Otto cycle and a Blade Element Theory(BET) analysis of the propeller. The ‘‘mass and the inertia" sub-model was designed utilizing the Raymer and DATCOM methodologies. A sub-model of an actuator using servomotor characteristics was employed to complete the model. The total model was then checked by validation of each submodel with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btained model was accurate and could be used to design a flight simul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s aerospace propulsion Flight dynamic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MODELING
原文传递
Advances in critical technologies for hypersonic and high-enthalpy wind tunnel 被引量:10
10
作者 Zonglin JIANG Zongmin HU +1 位作者 Yunpeng WANG Guilai HA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027-3038,共12页
Hypersonic and high-enthalpy wind tunnels and their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hypersonic flight era that is a dream for human beings to fly faster,higher and further.The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Hypersonic and high-enthalpy wind tunnels and their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hypersonic flight era that is a dream for human beings to fly faster,higher and further.The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and their critical technologies are still in an urgent need for further development.There are at least four kinds of hypersonic and high-enthalpy wind tunnels that are widely applied over the world and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operation modes.These wind tunnels are named as air-directly-heated hypersonic wind tunnel,light-gas-heated shock tunnel,free-piston-driven shock tunnel and detonation-driven shock tunnel,respectively.The critical technologies for developing the wind tunnel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nd their merits and weaknes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wind tunnel performance evaluation.Measurement techniques especially developed for high-enthalpy flows are a part of the hypersonic wind tunnel technology because the flow is a chemically reacting gas motion and its diagnosis needs specially designed instruments.Three kinds of the measurement techniques considered to be of primary importance are introduced here,including the heat flux sensor,the aerodynamic balance,and optical diagnosis techniques.The techniques are developed usually for conventional wind tunnels,but further improved for hypersonic and high-enthalpy tunnels.The hypersonic ground test facilities have provided us with most of valuable experimental data on high-enthalpy flows and will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hypersonic research area in the future.Therefore,several prospects for developing hypersonic and high-enthalpy wind tunnels are presented from our point of 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enthalpy flow Hypersonic wind tunnel aerospace vehicle aerodynamic balance Heat flux sensor Optical measurement technique
原文传递
空天飞行器气动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立宁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37,共6页
气动技术的研究对于认识空天飞行器飞行环境和发展其他关键技术有巨大推动作用。根据空天飞行器的任务环境及外形特点分析了空天飞行器研究涉及的高温/稀薄等复杂流动机理、复杂耦合环境下气动特性的预测与验证、大空域宽速域高升阻比... 气动技术的研究对于认识空天飞行器飞行环境和发展其他关键技术有巨大推动作用。根据空天飞行器的任务环境及外形特点分析了空天飞行器研究涉及的高温/稀薄等复杂流动机理、复杂耦合环境下气动特性的预测与验证、大空域宽速域高升阻比气动布局设计等三个气动方面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需开展的关键技术,为后续空天飞行器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行器 气动问题 复杂流动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