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Aesthetic Art and Culture in Interior Design
1
作者 Yuting Wang 《Journal of World Architecture》 2020年第5期1-3,共3页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the living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more livable and comfortab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aesthetic art and culture in interior design and discusses the ap...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the living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more livable and comfortab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aesthetic art and culture in interior design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aesthetic art and culture in interior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sthetic art culture Interior design APPLICATION
下载PDF
社会学视域下中国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理论谱系及反思
2
作者 李桂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唯美主义的核心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其终极追求是在艺术的纯粹形式中获得审美解放。随着西学东渐,唯美主义传播到中国。这一理论思潮在观照中国问题的时候不得不与中国历史事实相结合而经历重新调校,其理论的生成、建构、实践、消... 唯美主义的核心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其终极追求是在艺术的纯粹形式中获得审美解放。随着西学东渐,唯美主义传播到中国。这一理论思潮在观照中国问题的时候不得不与中国历史事实相结合而经历重新调校,其理论的生成、建构、实践、消解都与中国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形成中国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社会学视域的分析是认识中国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理论谱系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将中国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理论谱系以澄明、敞开的状态呈现于历史面前,有利于丰富对中国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理论谱系理解的阐释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唯美主义文艺思潮 为艺术而艺术 艺术自律 艺术他律 理论谱系
下载PDF
论科学唯美主义——浅谈“为科学而科学”
3
作者 高良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第4期104-119,共16页
唯美主义不仅仅适用于艺术领域,也同样适用于科学领域。唯美主义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科学思想界也有“为科学而科学”。是否在科学范畴中,也存在着科学唯美主义的价值观呢?它的思想源流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我国的屈原... 唯美主义不仅仅适用于艺术领域,也同样适用于科学领域。唯美主义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科学思想界也有“为科学而科学”。是否在科学范畴中,也存在着科学唯美主义的价值观呢?它的思想源流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我国的屈原,也可以在彭家勒、朱亚宗、鲁兴启等近现代学者的文章和著作中找到蛛丝马迹。上述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许司空见惯,但是,关于概念自身的哲学溯源几乎鲜有人关注。依据康德的知性规则,对其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得出了“为科学而科学”或科学唯美主义是综合的先验概念的结论。此外,“为科学而科学”的内涵仅仅是追求真理的纯粹吗?能否参照唯美主义对其内涵进行深化呢?为此,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出发,提出了科学唯美主义的内涵框架:科学追求的纯粹性、科学呈现的形式性和科学发现的相对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 科学 艺术 纯粹 王尔德
下载PDF
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4
作者 王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1期21-24,共4页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辉煌时代。奥斯卡·王尔德作为美学运动的代表人物,创作出了一系列作品来阐述自己略带世纪末伤感的唯美主义思想。《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一部充满唯美主义思想的小说。王尔德在...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辉煌时代。奥斯卡·王尔德作为美学运动的代表人物,创作出了一系列作品来阐述自己略带世纪末伤感的唯美主义思想。《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一部充满唯美主义思想的小说。王尔德在书中通过描写道林·格雷的人生经历,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唯美主义思想。在他的眼里,“艺术高于一切”“生活模仿艺术”。该文以道林·格雷从纯洁走向堕落和死亡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旨在通过研究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在书中的体现,深刻理解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从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中可以发现,画像与道林·格雷以及他的人生经历都表达了“生活模仿艺术”和“艺术高于一切”的唯美主义观点,也蕴含了王尔德对于美的永恒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美主义 奥斯卡·王尔德 艺术 现实 生活 模仿
下载PDF
“莎乐美”与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艺思潮
5
作者 付建舟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9,150,共15页
王尔德的剧本《莎乐美》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自田汉译本问世以后,多种译本相继出版,掀起了中国现代文艺的唯美主义思潮。在这个大潮中,我国学术界的引进和介绍,是“小众”层面的精深输入,华美、艳美、秀美的舞台传播,优美、畸美、至美... 王尔德的剧本《莎乐美》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自田汉译本问世以后,多种译本相继出版,掀起了中国现代文艺的唯美主义思潮。在这个大潮中,我国学术界的引进和介绍,是“小众”层面的精深输入,华美、艳美、秀美的舞台传播,优美、畸美、至美的杂志传播,奇美、华美、艳美的银幕传播,是“大众”层面的普及推广,二者共同推进这股思潮。《莎乐美》及“莎乐美”的在华传播,不合社会政治的“大势”,却甚合民众心理的“小势”,这就是它在20世纪上半叶的数十年间在华不断传播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现代文艺的唯美主义思潮波澜起伏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乐美》 “莎乐美” 中国现代文艺 唯美主义思潮
下载PDF
现代陶瓷之路:与时代同行——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陶瓷艺术创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支林 徐光达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千年的历史,浩若星辰的陶瓷艺术,就像一颗嵌在艺术史项链上的钻石璀璨明亮,为我们留下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供后人享之不尽。一个民族站在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面前,应该如何面对过去,又该如何把握未来。追寻陶瓷艺术的足迹,唐砖汉瓦,明清... 千年的历史,浩若星辰的陶瓷艺术,就像一颗嵌在艺术史项链上的钻石璀璨明亮,为我们留下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供后人享之不尽。一个民族站在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面前,应该如何面对过去,又该如何把握未来。追寻陶瓷艺术的足迹,唐砖汉瓦,明清官窑瓷,依然在历史的尘埃中熠熠生辉,然而我们更应该懂其历史,继其传承,敢于创新。本文通过艺术美学原理的思路对陶瓷艺术分析,以陶瓷欣赏标准的唯美、唯理与唯物为主线阐述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陶瓷艺术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现代陶瓷 设计艺术 唯美 唯理 唯物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下载PDF
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方李莉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7,共6页
在审美人类学的研究中 ,人类的审美行为与艺术创造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它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人类的审美行为与艺术创造 ,就是纠缠于这些联系之中 ,它们在一起结成一个混沌的文化整体 ,我们只有... 在审美人类学的研究中 ,人类的审美行为与艺术创造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它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人类的审美行为与艺术创造 ,就是纠缠于这些联系之中 ,它们在一起结成一个混沌的文化整体 ,我们只有将其放在这样的整体中我们才会真正清楚地认识它们。在对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的研究中 ,我们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审美和艺术本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文化 艺术 审美
下载PDF
从《手稿》看马克思美学和美育思想 被引量:6
8
作者 邵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论述依据,以其中的“实践”概念为论述中心,在人与实践的关系中探寻马克思对美的理解,并解释其哲学人类学背景中的美学和美育思想。
关键词 马克思 美学 美育
下载PDF
“坎普”视阈中的1920-1930年代的上海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秀娟 赵平垣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第2期81-88,115,共9页
"坎普"是现今文化界议论的热点,它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是另类、标新立异和叛逆的代名词。在以苏珊.桑塔格为领军人物的一代文化批评家的演绎下,坎普成了追逐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风味迥异的审美范畴。盘点学术界对桑塔... "坎普"是现今文化界议论的热点,它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是另类、标新立异和叛逆的代名词。在以苏珊.桑塔格为领军人物的一代文化批评家的演绎下,坎普成了追逐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风味迥异的审美范畴。盘点学术界对桑塔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她的文艺美学思想和电影研究及小说创作领域,其重点放在由文字构建的艺术空间之中,而对于除摄影、电影以外的视觉图像的漠视或者遗忘无疑则是研究维度的明显缺失。当我们用一种跨语境位移的视角审视昔日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时,意外发现在1920~1930年代上海设计中出现了"坎普"式的中国样本。通过对新艺术及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唯美风格的书籍装帧设计、月份牌以及旗袍设计的细致描述,试图还原当时设计发展的文化脉络和前进轨迹,以此期望着为中国设计史的书写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普 上海设计 唯美主义 新艺术风格 装饰艺术风格
下载PDF
清醒的扑火飞蛾——从《夜莺与蔷薇》看王尔德的矛盾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莉 刘晓茜 《中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38-39,共2页
长期以来 ,奥斯卡·王尔德被公认为是充满矛盾性的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童话《夜莺与蔷薇》就成功地反映出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及其对自身理论的反思与困惑。王尔德对世界进行的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元划分 ,对脱离生活的纯粹... 长期以来 ,奥斯卡·王尔德被公认为是充满矛盾性的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童话《夜莺与蔷薇》就成功地反映出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及其对自身理论的反思与困惑。王尔德对世界进行的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元划分 ,对脱离生活的纯粹艺术的追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莺与蔷薇》 童话 王尔德 唯美主义 颓废文学 矛盾理论
下载PDF
反形式·反英雄·反传统——略论西方荒诞派艺术的审美趣向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秀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6,共7页
西方荒诞派艺术在审美趣向上表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此即"反形式"、"反英雄"、"反传统"。所谓"反形式",意指荒诞派艺术以反叛古典"形式"的姿态,在艺术自身内部进行了一场"形式革... 西方荒诞派艺术在审美趣向上表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此即"反形式"、"反英雄"、"反传统"。所谓"反形式",意指荒诞派艺术以反叛古典"形式"的姿态,在艺术自身内部进行了一场"形式革命";所谓"反英雄",意指崇高意味上的英雄在荒诞派艺术中已经缺席,取而代之的则是荒诞意味上的英雄;所谓"反传统",则意指荒诞派艺术通过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与自身的传统做了一种诀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荒诞派艺术 审美趣向 反形式 反英雄 反传统
下载PDF
“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关于黑格尔一个美学命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晓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4,119,共8页
"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凝聚了黑格尔《美学》视阈与叙事的独创性及其价值关怀。该命题的内涵包括:艺术起源于手工艺劳动;艺术技巧与手工艺技能相似同构;"艺术"理应自觉"接近手工业"劳动。该命题是对古... "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凝聚了黑格尔《美学》视阈与叙事的独创性及其价值关怀。该命题的内涵包括:艺术起源于手工艺劳动;艺术技巧与手工艺技能相似同构;"艺术"理应自觉"接近手工业"劳动。该命题是对古希腊排斥手工技能的"模仿"文艺观的颠覆,也蕴含着对近代艺术"糊涂观念"的批判。"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命题表征了黑格尔所处时代"艺术"与"手工业"疏离的现实,以及黑格尔力图在"美学"领域弥合之的理想。身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时代的马克思受此启发,面对完全丧失"半艺术性"的"异化劳动"现象,提出了旨在使劳动主体和劳动过程都"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艺术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美学 艺术 手工业 马克思
下载PDF
执著追求美的“夜莺”──析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及其作品《夜莺与玫瑰》的寓意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爱竹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2-55,共4页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唯美主义运动的领袖。他推崇“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原则。《夜莺与玫瑰》揭示了王尔德对美的不懈追求和不畏批评的执著精神。
关键词 唯美主义 艺术 批评 夜莺 玫瑰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大历史形态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富兴 《美育学刊》 2015年第6期26-38,共13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只是当代大众审美文化之独特景观,而是贯穿人类美学史始终,普遍、持久的审美追求之一。它以美善相融之核心理念处理美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日常生活材料、方式和语境体现审美价值,美化生活。在美学史上,&q... "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只是当代大众审美文化之独特景观,而是贯穿人类美学史始终,普遍、持久的审美追求之一。它以美善相融之核心理念处理美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日常生活材料、方式和语境体现审美价值,美化生活。在美学史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现表现为三种历史形态:早期审美之工艺化、古典审美之精致化与现代审美之大众化,每一历史阶段"日常生活审美化"均有其独特历史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工艺美 工艺化 精致化 大众化
下载PDF
艺术: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本源——论康德对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关系的解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政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2-97,共6页
艺术家决定艺术作品还是艺术作品决定艺术家的问题一直困扰文艺学界。康德成功地解构了这一问题 :艺术家不能决定艺术作品 ,就像艺术作品不能决定艺术家一样。决定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是艺术。艺术既不是单纯的认识 ,也不是纯粹的实践 ,... 艺术家决定艺术作品还是艺术作品决定艺术家的问题一直困扰文艺学界。康德成功地解构了这一问题 :艺术家不能决定艺术作品 ,就像艺术作品不能决定艺术家一样。决定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是艺术。艺术既不是单纯的认识 ,也不是纯粹的实践 ,艺术归属审美存在。作为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本源 ,艺术审美地存在着 ,满足着审美的本质规定并以此另类于人类其他生存活动。作品意味着审美的艺术实现 ,作品的真理在于传达美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艺术家 艺术作品 康德 审美
下载PDF
艺术终结之后:试论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艺术转向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剑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6-131,159,共6页
黑格尔和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并未指出艺术彻底的终止或消亡,但确实揭示了艺术所面临的困境。从当下的艺术发展现状来看,"终结"的不是艺术整体,而是现代以来的艺术形式,是宣称"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自律论... 黑格尔和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并未指出艺术彻底的终止或消亡,但确实揭示了艺术所面临的困境。从当下的艺术发展现状来看,"终结"的不是艺术整体,而是现代以来的艺术形式,是宣称"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自律论。在日常生活与艺术界限消弭的今天,艺术不再是一个可以明确界定的范畴。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艺术与生活的双向互动,正切实改变着艺术的当代走向。后现代文化语境为艺术创造了探寻自身存在价值的契机,与生活合流、与技术结合为艺术提供了多元化的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终结 日常生活审美化 后现代 技术 设计
下载PDF
拉斐尔前派诗歌研究概述——兼评《拉斐尔前派诗歌的唯美主义诗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立华 曾思艺 张晶晶 《榆林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拉斐尔前派既是浪漫主义的承继,又是唯美主义的开拓,且与象征主义、颓废主义、女性主义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关联,其艺术主张为"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形式绝对化",哲学思想为"个人精神绝对化"。拉斐尔前派诗... 拉斐尔前派既是浪漫主义的承继,又是唯美主义的开拓,且与象征主义、颓废主义、女性主义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关联,其艺术主张为"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形式绝对化",哲学思想为"个人精神绝对化"。拉斐尔前派诗歌具有"形式至上"、"诗画一律"的唯美主义艺术风格,显示出独特的语言张力、意象张力和结构张力;具有"灵肉一元"的唯美主义特征,体现出精神与肉体的和谐一致。国内外学者对其诗歌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拉斐尔前派诗歌的唯美主义诗学特征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拉斐尔前派诗歌研究在国内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 唯美主义 “为艺术而艺术”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视域下的艺术设计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剑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6-151,共6页
日常生活产品经由当代设计艺术的包装源源不断地成为大众的主要审美资源,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我们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则就是日常生活用品的审美化,是一种经过"设计"的图像符号系统。形而上的中国... 日常生活产品经由当代设计艺术的包装源源不断地成为大众的主要审美资源,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我们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则就是日常生活用品的审美化,是一种经过"设计"的图像符号系统。形而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靠抽象的概念灌输和说教实现,而应该在与中国民众日常消费生活的创造性融合中,通过触手可及、形象生动的形而下之器来"润物细无声"地达成,在审美认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国家民族层面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艺术设计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审美主义思潮论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悦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58,共4页
“审美主义”是一种以审美活动取代其它生命活动的价值取向 ,“生命艺术化”是其思想核心 ,它要藉审美之途来安顿此岸的生存。从这种新的视角出发 ,审视中国美学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断代史 ,立足于中西文化—美学比较角度 ,考察审美主... “审美主义”是一种以审美活动取代其它生命活动的价值取向 ,“生命艺术化”是其思想核心 ,它要藉审美之途来安顿此岸的生存。从这种新的视角出发 ,审视中国美学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断代史 ,立足于中西文化—美学比较角度 ,考察审美主义在中国的系统化形成 ,探寻审美主义在中国的接受机制、建构特质和发展理路 ,将会对理解整个 2 0世纪中国美学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主义 生命艺术化 中国现代美学
下载PDF
论现代造型艺术亚审美化的成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彬 秦红梅 郑苏淮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137,共4页
在现代的造型艺术中,以崇高为代表的经典审美正在退却,而以愉悦为代表的亚审美正在广泛流行,亚审美的流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原因是艺术范围的扩大与创作方式的改变;艺术品的市场化和艺术创作的商业化;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 在现代的造型艺术中,以崇高为代表的经典审美正在退却,而以愉悦为代表的亚审美正在广泛流行,亚审美的流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原因是艺术范围的扩大与创作方式的改变;艺术品的市场化和艺术创作的商业化;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化;艺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传播方式的便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艺术 亚审美 商业化 生活化 传播媒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