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理学美学的生态审美境界论
1
作者 卢政 江珊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宋代理学家以一种带有生态意义的审美终极关怀去观照自然、社会和人生,构建了体系完备的生态审美境界论。宋代理学美学的生态审美境界论由“孔颜乐处”观、“曾点之乐”观、“圣贤气象”观组成,三者相辅相成,其实质是一种追求万物一体... 宋代理学家以一种带有生态意义的审美终极关怀去观照自然、社会和人生,构建了体系完备的生态审美境界论。宋代理学美学的生态审美境界论由“孔颜乐处”观、“曾点之乐”观、“圣贤气象”观组成,三者相辅相成,其实质是一种追求万物一体、人生圆融、社会和谐的天地境界,标志着中国古代美学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理学美学 生态审美境界 天地大美 人生圆融 社会和谐
下载PDF
唐宋审美转型中佛禅“空”境的文学书写新变——以王维和苏轼为中心
2
作者 杨吉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1,共9页
在唐宋审美转型背景下,王维与苏轼诗词中对于佛禅“空”境书写的新变,从写作手法、审美意蕴和内在精神追求三个层面,折射出佛禅“空”境文化气质的唐宋变化。王维通过以画入诗方式形成的“空”境,自我与宇宙万象浑然天成,圆融无碍,蕴含... 在唐宋审美转型背景下,王维与苏轼诗词中对于佛禅“空”境书写的新变,从写作手法、审美意蕴和内在精神追求三个层面,折射出佛禅“空”境文化气质的唐宋变化。王维通过以画入诗方式形成的“空”境,自我与宇宙万象浑然天成,圆融无碍,蕴含着一种空灵蕴藉的灵动之美,充满对宇宙自然世界美的发现的一往情深,是王维诗歌禅意盎然的重要体现。苏轼采用以禅入诗方式形成的“空”境,则大多于世事沧桑的自我人生经历中,伴随着对宇宙人生空幻寂灭的持久体验,始终关注对自我个体生命的内在超越,从而使其诗词中的“空”境,在具有形而上意义的空幻寂灭之悲剧色彩的同时,也蕴含着性命自得的内在精神追求,具有较强的禅理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境 佛禅文化 唐宋审美转型 王维 苏轼
下载PDF
宋元陶瓷纹样审美的文化特征因素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剑锋 史凌超 黄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99,共6页
目的从深层次探究宋元时期陶瓷纹样所代表的文化意蕴及在艺术审美中的表现。方法通过分析宋元时代背景,将宋元时期文化特征因素和陶瓷装饰纹样的审美表现相联系,从"理学"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儒禅追求、宗教弱化... 目的从深层次探究宋元时期陶瓷纹样所代表的文化意蕴及在艺术审美中的表现。方法通过分析宋元时代背景,将宋元时期文化特征因素和陶瓷装饰纹样的审美表现相联系,从"理学"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儒禅追求、宗教弱化、民族融合、平民觉醒、书画发展7个文化特征因素出发,结合典型案例对宋元陶瓷装饰纹样进行审美解读。结论在宋元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传统陶瓷纹样的审美表现深受多方文化特征影响,在纹样艺术审美中呈现出特有的时代文化现象,流露出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意识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陶瓷 纹样审美 文化特征
下载PDF
宋金元诗歌“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追求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礼权 谢元春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0-86,共7页
"列锦"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并非是宋金元诗歌中才出现的,而是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中便已产生。在汉魏六朝诗歌中,"列锦"手法的运用更是广泛。唐诗中"列锦"文本不仅更为常见,而且结构模式上有很多创新。... "列锦"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并非是宋金元诗歌中才出现的,而是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中便已产生。在汉魏六朝诗歌中,"列锦"手法的运用更是广泛。唐诗中"列锦"文本不仅更为常见,而且结构模式上有很多创新。唐五代词受唐诗的影响,"列锦"在结构模式上又有所发展。宋金元诗歌受唐五代诗词的影响,"列锦"在结构模式上续有新的创造。与前代诗词一样,宋金元诗歌中的"列锦"修辞文本建构,都是"有所为而为"的,其建构都带有特定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元诗歌 列锦结构 模式审美
下载PDF
论元初散曲以俗为尚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大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4-89,共6页
散曲是金元时期兴起于黄河流域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新型乐歌 ,其所依托的音乐体系是以先后入主中原的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音乐为主干 ,并吸收、熔铸唐宋燕乐及其他汉民族民间乐曲交汇而成的北曲。北曲的通俗性和民间性 ,决定了与之配合... 散曲是金元时期兴起于黄河流域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新型乐歌 ,其所依托的音乐体系是以先后入主中原的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音乐为主干 ,并吸收、熔铸唐宋燕乐及其他汉民族民间乐曲交汇而成的北曲。北曲的通俗性和民间性 ,决定了与之配合的曲辞的俚俗性和大众化。金元易代之际 ,大批沦入社会底层的市井文人基于感情宣泄的需要 ,染指于此 ,遂使元初散曲呈现出以俗为尚的审美追求 ,并由此施积极影响于元杂剧剧曲代言体抒情体制的确立及其“本色”风格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 散曲 审美追求 以俗为尚
下载PDF
从南宋词到元散曲艺术审美风格的转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玲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2-86,共5页
文学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南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南移,南方文化兴盛,南宋词呈现出南方情味,其审美风格以阴柔为美。金元兴起后,少数民族人主中原,游牧文化与北方文化融合,北方文化重心区形成。以阳刚为美的元散曲具有明显的北方文... 文学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南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南移,南方文化兴盛,南宋词呈现出南方情味,其审美风格以阴柔为美。金元兴起后,少数民族人主中原,游牧文化与北方文化融合,北方文化重心区形成。以阳刚为美的元散曲具有明显的北方文化的特点。因此,从南宋词到元散曲艺术审美风格的转变,重要的原因是文化重心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重心 文化重心区 南宋词 元散曲 艺术审美风格
下载PDF
论宋辽金元美学的平淡境界 被引量:1
7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13年第4期4-10,共7页
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以当代现象学的诠释方式,探索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新途径。文章认为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三个基本领域,即美的事件、美的思想和美的理论。美的事件主要是指美的形而下的生存样态或结构,包括日常生活的喜闻乐见... 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以当代现象学的诠释方式,探索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新途径。文章认为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三个基本领域,即美的事件、美的思想和美的理论。美的事件主要是指美的形而下的生存样态或结构,包括日常生活的喜闻乐见之活动、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等等,亦即物质文化领域为主体的活动,但有别于当下所谓的"审美文化"。美的思想是指与美学相关的思潮,如理学、玄学、禅宗等。美的理论是指美学自身建构的理论系统阐释或命题,如意境论等。就其三者的关系而言,美的理论是美学史研究的核心,而美的思想是美学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美的事件则是美的理论和美的思想生长的最后根源,这也是当代世界美学研究的中心。在此,文章通过"诗文美学"、"书画美学"、"词曲美学"、"音乐美学"、"设计美学"等几个基本方面展示宋元美学的平淡境界追求。"平淡境界"大致以美的理论方式展开对宋辽金元美学问题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美学 生活世界 美的事件 美的理论 平淡境界
下载PDF
论宋辽金元美学的生活世界 被引量:1
8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13年第1期18-29,共12页
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以当代现象学的诠释方式,探索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新途径。文章认为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三个基本领域,即美的事件、美的思想和美的理论。美的事件主要是指美的形而下的生存样态或结构,包括日常生活的喜闻乐见... 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以当代现象学的诠释方式,探索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新途径。文章认为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三个基本领域,即美的事件、美的思想和美的理论。美的事件主要是指美的形而下的生存样态或结构,包括日常生活的喜闻乐见之活动、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等等,亦即物质文化领域为主体的活动,但有别于当下所谓的"审美文化"。美的思想是指与美学相关的思潮,如理学、玄学、禅宗等。美的理论是指美学自身建构的理论系统阐释或命题,如意境论等。就其三者的关系而言,美的理论是美学史研究的核心,而美的思想是美学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美的事件则是美的理论和美的思想生长的最后根源,这也是当代世界美学研究的中心。在此,文章通过"都市与雅俗"、"士人与玩味"、"技术与生活"、"生意与自然"、"礼乐与家园"等几个基本方面展示宋元美学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大致以美的事件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宋元美学 生活世界 美的事件
下载PDF
角色转换与宋末元初词的新变
9
作者 丁楹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133,共7页
从南宋后期开始,词人的身份、角色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改变,由歌者、文士、志士、谒客转到隐士,凸现了隐士这一词人群体的独特生存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社会心理,反映在词作、记录在词史上的便是一种独特的审美风貌。宋末元初词新质的... 从南宋后期开始,词人的身份、角色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改变,由歌者、文士、志士、谒客转到隐士,凸现了隐士这一词人群体的独特生存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社会心理,反映在词作、记录在词史上的便是一种独特的审美风貌。宋末元初词新质的生成与词人的隐士身份角色有着深层而广泛的内在联系,着眼于词人的隐士身份角色,来探讨当时词中抒情人物形象的构建、创作实践的意义和词作风格的形成,或许更能为之找到内在的逻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末元初 词人 角色转换 审美特质
下载PDF
论宋辽金元美学的圆融气象
10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13年第3期15-24,共10页
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以当代现象学的诠释方式,探索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新途径。文章认为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三个基本领域,即美的事件、美的思想和美的理论。美的事件主要是指美的形而下的生存样态或结构,包括日常生活的喜闻乐见... 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以当代现象学的诠释方式,探索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新途径。文章认为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三个基本领域,即美的事件、美的思想和美的理论。美的事件主要是指美的形而下的生存样态或结构,包括日常生活的喜闻乐见之活动、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等等,亦即物质文化领域为主体的活动,但有别于当下所谓的"审美文化"。美的思想是指与美学相关的思潮,如理学、玄学、禅宗等。美的理论是指美学自身建构的理论系统阐释或命题,如意境论等。就其三者的关系而言,美的理论是美学史研究的核心,而美的思想是美学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美的事件则是美的理论和美的思想生长的最后根源,这也是当代世界美学研究的中心。在此,文章通过"理学思潮与美学"、"佛道思想与美学"、"中国伊斯兰教及其他宗教思想与美学"等几个基本方面展示宋元美学的圆融气象问题。其中,理学思潮与美学,以朱子理学美学为主体,尤其是"气象浑成"范畴;佛道思想与美学,主要包括以严羽为代表的禅宗美学、藏传佛教美学、丘处机的道教美学;伊斯兰及其他宗教思想与美学,以《福乐智慧》为核心的伊斯兰教美学。"圆融气象"大致以美的思想方式展开对宋辽金元美学问题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美学 生活世界 美的事件 美的理论 圆融气象
下载PDF
论宋辽金元美学的基本面貌
11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12年第6期41-49,共9页
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以当代现象学的诠释方式,探索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新途径。文章认为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三个基本领域,即美的事件、美的思想和美的理论。美的事件主要是指美的形而下的生存样态或结构,包括日常生活的喜闻乐见... 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以当代现象学的诠释方式,探索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新途径。文章认为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三个基本领域,即美的事件、美的思想和美的理论。美的事件主要是指美的形而下的生存样态或结构,包括日常生活的喜闻乐见之活动、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等等,亦即物质文化领域为主体的活动,但有别于当下所谓的"审美文化"。美的思想是指与美学相关的思潮,如理学、玄学、禅宗等。美的理论是指美学自身建构的理论系统阐释或命题,如意境论等。就其三者的关系而言,美的理论是美学史研究的核心,而美的思想是美学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美的事件则是美的理论和美的思想生长的最后根源,这也是当代世界美学研究的中心。在此,文章通过"时空范围"、"逻辑演进"、"基本要点"等几个基本方面展示宋元美学的基本面貌。本文重在突出华夏美学的完整性、全方位性(多民族性、全中国性,尤其是广袤的西藏地区和新疆地区等),力图突破以前的"汉族"美学史、门类(如哲学美学史、艺术美学史)的写作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美学 美的事件 美的思想 美的理论 三大文化圈
下载PDF
论吴历的老格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良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52,共12页
中国文人艺术视"老"境为最高的审美理想,绘画中有"画中老境,最难其俦"的说法,而"人书俱老"成为书法艺术的崇高境界。本文以清初画家吴历为例来讨论这一问题。作为一位文人画家,吴历出入宋元,以中国道禅... 中国文人艺术视"老"境为最高的审美理想,绘画中有"画中老境,最难其俦"的说法,而"人书俱老"成为书法艺术的崇高境界。本文以清初画家吴历为例来讨论这一问题。作为一位文人画家,吴历出入宋元,以中国道禅哲学为基础,并融合他晚年所服膺的天主教思想,创作出"思清格老"的独特艺术风格,其艺术之老格中体现出深邃的人文价值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历 老格 文人画 宋元境界 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