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一性诉求下的茅盾文学奖
1
作者 范国英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在现代性自反性动力的推动下,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力图重新建构知识分子在现代性的分裂和矛盾中被削弱的话语权,为这个世界提供认知体系和解释框架。自第八届到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评奖机制、获奖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获奖作者的构成上都体现... 在现代性自反性动力的推动下,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力图重新建构知识分子在现代性的分裂和矛盾中被削弱的话语权,为这个世界提供认知体系和解释框架。自第八届到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评奖机制、获奖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获奖作者的构成上都体现出某种同一性诉求:在评奖机制上抹平了原有的审读小组和评选委员会之间的对立,用提名书目取代推荐书目,重新强调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权威性;对现实主义作品的认可轨迹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肯定;现实主义的重新回归将曾处于文学场中不同位置甚至是对立的作家并置在茅盾文学奖这一体系当中。可以说,自第八届起,茅盾文学奖开始重建知识或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为这个社会以至于世界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或永恒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认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同一性 现代性
下载PDF
论茅盾文学奖小说电视剧改编的叙事策略
2
作者 黄芳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茅盾文学奖小说以其深邃的社会内涵和丰富的文学价值,成为电视剧改编的优质素材。这些作品的影视改编过程中需细致平衡两个关键因素:一方面,要忠实于原著的文学精神和核心主题,保持作品的情感基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影视媒介的独特性... 茅盾文学奖小说以其深邃的社会内涵和丰富的文学价值,成为电视剧改编的优质素材。这些作品的影视改编过程中需细致平衡两个关键因素:一方面,要忠实于原著的文学精神和核心主题,保持作品的情感基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影视媒介的独特性质,以实现从文学到影视的艺术转换。在人物塑造上,改编应深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通过影视手段增强其情感表达。在情节改编上,需在保持原作情感基调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剧情调整,以提高叙事的连贯性和观众吸引力。叙事时空处理则应重现原作的时代背景和空间环境,确保视觉体验与文学作品相协调。这一改编是对原著文学性的尊重与影视表现力的创新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电视剧改编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十进五的游戏——关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随想 被引量:2
3
作者 贺绍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过程较往届作了很大的改变,它通过制订一个新的游戏规则,帮助一些作品浮出了水面,也削弱了一些作品的竞争能力。最后公布的获奖作品名单,说明茅盾文学奖作为代表国家文学形象、具有浓厚官方色彩的奖项,已经逐渐...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过程较往届作了很大的改变,它通过制订一个新的游戏规则,帮助一些作品浮出了水面,也削弱了一些作品的竞争能力。最后公布的获奖作品名单,说明茅盾文学奖作为代表国家文学形象、具有浓厚官方色彩的奖项,已经逐渐卸下政治包袱,但在今后仍要面对如何更加开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十进五 张炜 刘醒龙
下载PDF
民族书写视角的《秦腔》与《百年孤独》 被引量:1
4
作者 任美衡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2期94-100,共7页
通过对《秦腔》与《百年孤独》的乡土经验、生命哲学、在场书写等方面的考察,发现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民族书写与世界意义是融会贯通的。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民族书写
下载PDF
从“茅盾文学新人奖”看网络文学大趋势——以“网络时代的赛车手”唐家三少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定家 《阅江学刊》 2018年第2期5-14,共10页
2017年底,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揭晓,唐家三少等十位作家获奖,对新生网络文学而言,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不失时机地对获奖者做些评介与研究,对深入细致地认识当代网络文学创作现状与发展态势都... 2017年底,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揭晓,唐家三少等十位作家获奖,对新生网络文学而言,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不失时机地对获奖者做些评介与研究,对深入细致地认识当代网络文学创作现状与发展态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以唐家三少为例,他的创作经历和作品IP创意产业开发过程无疑是研究当代网络文学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经典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茅盾网文奖” 唐家三少 IP时代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媒介融合视域下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出版之嬗变
6
作者 曹庆慧 周正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21-127,共7页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大众传媒技术不断出新,文学出版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作用和地位和上个世纪相比有明显差异。文学出版媒介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除传统的纸质出版外,电子出版、有声读物、影视改编、...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大众传媒技术不断出新,文学出版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作用和地位和上个世纪相比有明显差异。文学出版媒介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除传统的纸质出版外,电子出版、有声读物、影视改编、网络出版等不同程度地丰富着现有的文化市场,为了挖掘文学作品的最大潜在价值,在作者、出版社、文学网站、阅读平台的集体努力下,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出版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出版媒介 市场经济 媒介融合
下载PDF
论茅盾文学奖的历史叙事及其批判
7
作者 任美衡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154,共4页
在茅盾文学奖中,历史题材的作品显示出了特别的优势,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基本上囊括了新时期以来经典的历史小说。由于历史题材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祛除了书写的诸多顾忌,给作家创造了至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加之思想的解放... 在茅盾文学奖中,历史题材的作品显示出了特别的优势,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基本上囊括了新时期以来经典的历史小说。由于历史题材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祛除了书写的诸多顾忌,给作家创造了至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加之思想的解放,尤其是西方各种各样的历史主义潮流启开了国人的心智,由此扩大了茅盾文学奖的审美视界,也丰富了它的历史诗学并通过时间的进步性、多元的历史观、历史的理性化与辩证化、历史的能指性等多个方面呈现出来。这种历史诗学及其叙事既使茅盾文学奖赢得了鲜明的个性,但也产生了一些争议,值得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历史观 叙事批判
下载PDF
文学场多元分化下的茅盾文学奖
8
作者 范国英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5-53,共9页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第四和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特定时期语境的规约和限制。就第一和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现实题材作品所...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第四和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特定时期语境的规约和限制。就第一和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现实题材作品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历史题材作品所占的比例,而从第三届开始,历史题材获奖作品所占的比例就逐渐提升,以至于历史题材作品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现实题材作品所占的比例。历史题材获奖作品和现实题材获奖作品构成比例的变化,本身就说明了现实主义在把握20世纪90年代更为复杂的现代性问题时的无力感,以至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逃避——从现实逃到历史。当由现代化进入现代性语境时,支撑现实主义的哲学和形而上学世界观被动摇时,必然就会出现现实题材作品和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所占比例的大幅度下降。自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起,获奖作品构成上的变化本身就折射出现代性语境下出现了文学场多元分化的状态,第三、第四和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必然就会受到其置身的多元分化的文学场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文学场 现代性
下载PDF
茅盾论丁玲的文学创作
9
作者 程凯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5-91,共7页
文章以茅盾的《女作家丁玲》、《丁玲的〈母亲〉》、《丁玲的〈河内一郎〉》三篇评论为基础,评介了茅盾论丁玲创作的时代意义和审美分析,以及丁玲创作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 茅盾 论丁玲创作 时代意义 审美分析 独特贡献
下载PDF
茅盾文学奖研究的开拓与进展——读《茅盾文学奖研究》
10
作者 范国英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58-160,共3页
茅盾文学奖是新时期文学进程中出现的重要事件,目前对茅盾文学奖的研究一直处于某种边缘位置。任东华博士专著《茅盾文学奖研究》打破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界限,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这一重要的文学事件进行了... 茅盾文学奖是新时期文学进程中出现的重要事件,目前对茅盾文学奖的研究一直处于某种边缘位置。任东华博士专著《茅盾文学奖研究》打破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界限,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这一重要的文学事件进行了客观化、总体化和历史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研究》 茅盾文学奖 文学场域 文本-美学
下载PDF
茅盾文学奖美学体系的建构及反思——从任东华的《茅盾文学奖研究》说起
11
作者 宋俊宏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8-70,共3页
任东华的《茅盾文学奖研究》力图从"制度-美学"、"文本-美学"和"比较-美学"等方面努力建构起规模宏大的茅盾文学奖美学体系,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无疑是当前茅盾文学奖研究领域中的一部视野宏阔、理论丰... 任东华的《茅盾文学奖研究》力图从"制度-美学"、"文本-美学"和"比较-美学"等方面努力建构起规模宏大的茅盾文学奖美学体系,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无疑是当前茅盾文学奖研究领域中的一部视野宏阔、理论丰厚、富有创见性的学术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东华 《茅盾文学奖研究》 茅盾文学奖美学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江苏获奖小说研究——以获得“鲁奖”“茅奖”作品为考察对象
12
作者 施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2-70,共9页
新时期以来,江苏小说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收获多个奖项。短篇小说获奖的连续性、长篇小说获奖的异军突起,以及作家队伍的老中青结合、区域小说获奖的均衡格局,是江苏小说获奖的主要特点。江苏获奖小说题材相对集中在农村乡土、农民工与城... 新时期以来,江苏小说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收获多个奖项。短篇小说获奖的连续性、长篇小说获奖的异军突起,以及作家队伍的老中青结合、区域小说获奖的均衡格局,是江苏小说获奖的主要特点。江苏获奖小说题材相对集中在农村乡土、农民工与城镇底层生活以及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平常性、现实性、深刻性和正向性等特点。获奖小说艺术表现丰富多样,娴熟的现实主义手法、精致的细节描写、严谨的小说结构以及个性、诗性与智性语言,构建了新时期以来江苏小说整体的审美风貌。未来江苏小说创作应更加注重小说题材的开拓、艺术手法的新变、独特形象的塑造、地方文化的融入,以推进江苏文学创作和江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获奖小说 “鲁奖” “茅奖” 新时期 审美
下载PDF
聚焦与拓展——评《茅盾文学奖研究》
13
作者 海晓红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04-106,共3页
作为茅盾文学奖的研究专著,《茅盾文学奖研究》完整、辩证地概括了茅盾文学奖之"制度——美学"、"文本——美学"以及"比较——美学",在整体把握对象的同时,充分运用西方文论对茅盾文学奖进行了学理层面... 作为茅盾文学奖的研究专著,《茅盾文学奖研究》完整、辩证地概括了茅盾文学奖之"制度——美学"、"文本——美学"以及"比较——美学",在整体把握对象的同时,充分运用西方文论对茅盾文学奖进行了学理层面的阐释。该著聚焦于茅盾文学奖本及其获奖作品进行论析,拓展了茅盾文学奖研究的学术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研究》 茅盾文学奖美学 聚焦与拓展
下载PDF
茅盾文学奖:新时期文学制度现代化探索的必然结果
14
作者 范国英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8-121,共4页
茅盾文学奖的设立本身就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制度现代化探索的一种必然结果,在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化的要求下,即使没有茅盾先生的特别请求,设立某种专门针对长篇小说的全国性文学大奖本身就是历史的一种必然要求。这样一来,1978年文学... 茅盾文学奖的设立本身就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制度现代化探索的一种必然结果,在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化的要求下,即使没有茅盾先生的特别请求,设立某种专门针对长篇小说的全国性文学大奖本身就是历史的一种必然要求。这样一来,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下的全国性文学评奖的运作机制,及初步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学规范,依然从根本上规约着当今茅盾文学奖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1978年文学评奖 文学制度
下载PDF
论完善茅盾文学奖评奖的合理性问题
15
作者 范国英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2-14,共3页
理性地看待文学评奖,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茅盾文学奖评奖的合理性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以文学场中的"他者"为参照。如何将某种具有限定性的文学评价标准普遍化是进一步完善茅盾文学奖评奖的合理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文学场 标准
下载PDF
非史诗化与观念化的文本——重读阿来的《尘埃落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静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0-72,共3页
我们之所以指出《尘埃落定》的反"史诗"的文本意义,并非说脱离了"史诗"的界定,《尘埃落定》就失却了价值;刚好相反,它脱离了"史诗"的藩篱,正说明了它独特的文本意义和艺术创新的价值,也说明了茅盾文学奖... 我们之所以指出《尘埃落定》的反"史诗"的文本意义,并非说脱离了"史诗"的界定,《尘埃落定》就失却了价值;刚好相反,它脱离了"史诗"的藩篱,正说明了它独特的文本意义和艺术创新的价值,也说明了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趋势在开始走向看重艺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 观念化 茅盾文学奖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茅盾文学奖的新走向及转型策略——以《暗算》的获奖为个案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亮 胡明贵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90-96,共7页
新世纪以来茅盾文学奖受制于时代场域中各种资本要素的制约,呈现出新的发展路向:体制转型中的文学审美转向、市场促引下的叙事策略变化、市场浪潮冲击中的文学体制转型。这使得茅盾文学奖的合理转型策略须具备三个面向:理性看待体制规... 新世纪以来茅盾文学奖受制于时代场域中各种资本要素的制约,呈现出新的发展路向:体制转型中的文学审美转向、市场促引下的叙事策略变化、市场浪潮冲击中的文学体制转型。这使得茅盾文学奖的合理转型策略须具备三个面向:理性看待体制规约必要性、以坚守艺术审美为基础、合理利用市场作用力。《暗算》的获奖,一方面应证着茅盾文学奖的新走向,另一方面昭示着茅盾文学奖的转型之路将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茅盾文学奖 新走向 转型策略 《暗算》
下载PDF
价值哲学视野下茅盾文学奖的导向功能和可能未来
18
作者 葛瑞应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3,共9页
历来对茅盾文学奖的质疑多指向评奖标准和核心价值的种种缺陷,二者构成了茅盾文学奖研究亟需直面的理论课题。在价值论视野中,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中国作协为评价践行者的一种评价标准,它与茅盾文学奖的... 历来对茅盾文学奖的质疑多指向评奖标准和核心价值的种种缺陷,二者构成了茅盾文学奖研究亟需直面的理论课题。在价值论视野中,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中国作协为评价践行者的一种评价标准,它与茅盾文学奖的价值标准并不完全重合,具有调试的可能与必要。在国家文学制度的整体设计下,茅盾文学奖的价值体系是以主旋律为主体,由内至外依次为家国价值、伦理价值、理想价值的构造,核心价值与共适性价值呈现互融趋势。如此设计的合理性在于将文学提供独特中国经验的功用性置于显要位置,由此产生的主旋律引力使自由、发展、创造等超越性价值追求有了现实落脚点。此外,还给予艺术性标准以弹性操作空间,从评奖条例的修订细节到突破审美惯性的获奖作品均能反映茅盾文学奖对艺术创新的包容性越来越强,这也为接纳更多长篇小说家族的成员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图茅盾文学奖 价值哲学 人民本位 主旋律 艺术标准
下载PDF
近十年茅盾文学奖研究回顾与反思
19
作者 葛瑞应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4-70,共7页
茅盾文学奖丰富的评奖实践引发很多研究议题。近十年茅盾文学奖研究逐步走向深化,其中第八届评奖的研究是一个转折点,研究重心从文本批评转移到制度反思和对文学生态的关照。文章对近十年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旨在聚焦问题域,拓展视野,为... 茅盾文学奖丰富的评奖实践引发很多研究议题。近十年茅盾文学奖研究逐步走向深化,其中第八届评奖的研究是一个转折点,研究重心从文本批评转移到制度反思和对文学生态的关照。文章对近十年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旨在聚焦问题域,拓展视野,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综述 价值 纯文学 评奖标准
下载PDF
数据分析视角下的茅盾文学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战玉冰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75,共12页
本文采取大数据统计、分析及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方法,以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整体性考察的同时,又针对获奖作品中的历史题材小说与乡土题材小说进行了专门分析。试图以此为基础,初步探求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乃... 本文采取大数据统计、分析及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方法,以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整体性考察的同时,又针对获奖作品中的历史题材小说与乡土题材小说进行了专门分析。试图以此为基础,初步探求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乃至上述两类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长篇小说 数据分析 历史题材小说 乡土题材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