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叛社会 返回自然——《呼啸山庄》的主题新论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庆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78,共2页
《呼啸山庄》借老、少两代人的爱恨情仇的描写,表现了自然之爱与社会之爱,自然、自由的生活与充满压迫、偏见的世俗规则的秩序化社会的矛盾冲突,表达了“反叛社会、返回自然”的主题。
关键词 《呼啸山庄》 主题 反叛社会 返回自然
下载PDF
唐代淄青镇的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郝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5-79,共5页
 平卢淄青镇是唐代的一个重要藩镇,它的建立、灭亡及内部环境都呈现出一定特色:它是由原平卢军南下青齐地区而建,内部稳定,而迅速败亡的原因主要是人民反对割据。
关键词 淄青镇 建立 稳定 反对割据
下载PDF
本土人类学小说对批评的挑战——兼评赵宇共小说《走婚》、《炎黄》 被引量:3
3
作者 权雅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2-165,共4页
以《走婚》和《炎黄》为代表的本土人类学小说在对神话、仪式、符号、地方性知识等的“还原性”书写中,深刻地传达出对华夏文明根脉的寻找和反叛现代性的强烈冲动。这样的小说不仅需要学者水准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人文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对... 以《走婚》和《炎黄》为代表的本土人类学小说在对神话、仪式、符号、地方性知识等的“还原性”书写中,深刻地传达出对华夏文明根脉的寻找和反叛现代性的强烈冲动。这样的小说不仅需要学者水准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人文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对人类精神困境的深刻关怀。本土人类学小说大致可分为考古寻根派、“地方”派和人类学笔记等三种类型,它们遥相呼应了西方的文化寻根热潮和“新时代运动”,对现代人有精神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人类学小说 批评 反叛现代性 文化寻根
下载PDF
清初的康区贸易管控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志英 田茂旺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33,155,共9页
明末清初,打箭炉及金沙江地区作为贸易重镇,逐渐成为蒙藏贸易集散地和交往通道。吴三桂叛清后,清政府在无力用兵青藏地区的态势下,对这一日益兴盛的蒙藏贸易重镇区忧虑有二:一是忧心蒙古人以贸易为由头,通过这些区域与吴三桂勾结,使得... 明末清初,打箭炉及金沙江地区作为贸易重镇,逐渐成为蒙藏贸易集散地和交往通道。吴三桂叛清后,清政府在无力用兵青藏地区的态势下,对这一日益兴盛的蒙藏贸易重镇区忧虑有二:一是忧心蒙古人以贸易为由头,通过这些区域与吴三桂勾结,使得大势已去的吴三桂流窜到青海、西藏一带;二是担心大量的战马通过茶马互市流动到吴三桂等反清势力手中,对清朝有所不利。是故,为防御蒙藏联合势力南扩过程中,与吴三桂及其后继者形成联合态势,阻止吴三桂等反清势力向青藏地区逃窜,清朝于1681-1683年对打箭炉、金沙江等地区的蒙藏贸易活动实行了强有力的管控措施。其措施主要是在丽江、鹤庆、金沙江、中甸、打箭炉等地相继颁布贸易禁令,以此控制蒙藏在云南周边区域贸易活动。这一贸易管控措施使得蒙古在康区的贸易范围大为缩小,并以大量康区蒙古驻军撤出为条件,再次换得有限的贸易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三桂叛清 清朝 康区 贸易管控
下载PDF
荒原的精灵之歌——从艾米莉的性格看《呼啸山庄》的主题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庆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42-44,共3页
艾米莉出身于牧师家庭,富于才华,有良好的教养;但她生活在较闭塞而生硬的环境里,接受着简单、古板的教育,因而性格内向。这使她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封闭,经历简单,对人生充满痛感;精神上“反叛社会”,幻想超现实的自由生活(“返回自然”)... 艾米莉出身于牧师家庭,富于才华,有良好的教养;但她生活在较闭塞而生硬的环境里,接受着简单、古板的教育,因而性格内向。这使她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封闭,经历简单,对人生充满痛感;精神上“反叛社会”,幻想超现实的自由生活(“返回自然”)。《呼啸山庄》正是艾米莉上述人生状态与精神的自传,客观上具有超越时空的人类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 内向 反叛社会 返回自然 《呼啸山庄》 灵魂自传
下载PDF
刘仪顺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濮文起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3-96,共4页
刘仪顺是晚清民间宗教世界中的一位杰出人物。在四十多年的宗教生涯中,他以民间宗教为思想武器,以反抗清朝专制统治为终身职志,谱写了一曲不屈不挠的战斗颂歌。
关键词 刘仪顺 灯花教 反清起义
下载PDF
“五四”与传统:激烈反叛背后的承担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旭东 石统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8,共10页
"五四"与传统的关系不但为国内学界所看重,而且为海外华人学者所瞩目,然而有些问题还是没有得以深入研究:在激烈的反传统背后,"五四"是怎样承担传统的?"五四"反传统的动因与内驱力何在?在世界各大文化中... "五四"与传统的关系不但为国内学界所看重,而且为海外华人学者所瞩目,然而有些问题还是没有得以深入研究:在激烈的反传统背后,"五四"是怎样承担传统的?"五四"反传统的动因与内驱力何在?在世界各大文化中,犹太人与伊斯兰教的一些国家的民族危机要超过现代中国与日本,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的信仰与文化传统。因此,必须到中国文化内部寻找激烈反传统的原因,即儒家不以信仰为重而以家国振兴为要务,由此构成的传统士大夫强烈的使命感与忧患意识,才是"五四"激烈反传统(以及日本脱亚入欧)的传统动因。"五四"缔造的新文化是中西合璧的,作为反传统动因的传统语法规则甚至潜在制约着新文化的发展路向。展望未来,随着包容西学的中国哲学-文化图式的建构,中国文化复兴之日就会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反传统 传统动因 文化复兴
下载PDF
群体传播时代亚文化的新发展及其政治含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隋岩 赵牧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0,共5页
群体传播时代,各种文化异彩纷呈,处于社会文化边缘的亚文化尤其活跃。可以说,亚文化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群体传播进一步激发了亚文化创作主体的创作热情,使其形式、内容、影响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亚文化在形式上借助新媒体进... 群体传播时代,各种文化异彩纷呈,处于社会文化边缘的亚文化尤其活跃。可以说,亚文化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群体传播进一步激发了亚文化创作主体的创作热情,使其形式、内容、影响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亚文化在形式上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内容上追求娱乐最大化,效果上表现为空前发展和繁荣。在群体传播时代,亚文化的政治含义也愈加明显,它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反映底层民众的广泛诉求,勇于触碰政治话题,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传播时代 亚文化 新发展 政治含义 新媒体 反叛传统 追求娱乐
下载PDF
从叛世走向媚俗——卫慧创作简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孔逸萍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9-41,共3页
卫慧的小说创作 ,从最初刻意追求个性自由 ,在精神和艺术两方面颠覆和消解传统 ,到近期迎合世俗 ,放纵自我和欲望 ,满足当下社会大众文化“一次性”快餐需要 ,其间经历了由叛世向媚俗的转变蜕化过程。她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女性私人化写作... 卫慧的小说创作 ,从最初刻意追求个性自由 ,在精神和艺术两方面颠覆和消解传统 ,到近期迎合世俗 ,放纵自我和欲望 ,满足当下社会大众文化“一次性”快餐需要 ,其间经历了由叛世向媚俗的转变蜕化过程。她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女性私人化写作特征 ,给当下文学带来了新景观。但任何文学创作 ,都不应离开艺术良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慧 小说创作 私人化写作 叛世 媚俗 当代
下载PDF
胡仁·乌力格尔《薛刚反唐》文本分析
10
作者 李树新 刘志中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14,共5页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胡仁·乌力格尔《薛刚反唐》与如莲居士的同题小说在文本上有不少区别,这种差异性,或者出于说唱艺术口语化表达的需要,或者是要通过增加细节来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使故事的内在逻辑更为合理,或者是要进行适度的蒙古...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胡仁·乌力格尔《薛刚反唐》与如莲居士的同题小说在文本上有不少区别,这种差异性,或者出于说唱艺术口语化表达的需要,或者是要通过增加细节来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使故事的内在逻辑更为合理,或者是要进行适度的蒙古化,来拉近与蒙古族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这种变化体现了胡尔齐在说唱艺术上的创造性,也使得胡仁·乌力格尔这一艺术类型受到普遍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仁·乌力格尔 《薛刚反唐》 文本分析
下载PDF
译注诠释与离经叛道——论新中国前3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11
作者 季水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34,共8页
新中国前3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 中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原著的译注与诠释期,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 思想资料的储备和知识分子的学习改... 新中国前3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 中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原著的译注与诠释期,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 思想资料的储备和知识分子的学习改造;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后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研究的异化期。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无限夸大和片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某些思想观 点,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新中国前3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马 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普及和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转换,其消极影响是理论话语的排他性和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译注和诠释 离经叛道 基本估价
下载PDF
突破与超越——试论禅宗思想对中国诗学的影响
12
作者 胡遂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5,共7页
中国传统诗学理论向来有一种复古尚法的保守倾向:敬畏先圣权威,强调师承祖述,不敢表露真实性情。掸宗的兴起,对中国诗学理论带来了启发,受禅宗坚持“自家面目”心性理论,“自力自度”修行原则,蔑视权威法度、大胆发挥主体能动性... 中国传统诗学理论向来有一种复古尚法的保守倾向:敬畏先圣权威,强调师承祖述,不敢表露真实性情。掸宗的兴起,对中国诗学理论带来了启发,受禅宗坚持“自家面目”心性理论,“自力自度”修行原则,蔑视权威法度、大胆发挥主体能动性行为作风的影响,中国诗学理论在反复古、反教条,突破规范约束,坚持艺术个性,发挥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对传统的保守观念实现了较为大胆的突破与超越,取得了卓越的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思想 中国 诗学 童心说 佛性理论
下载PDF
明遗民顾梦游佚作辑考及其心史价值
13
作者 何素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6-95,共10页
顾梦游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社集中心成员和反清复明人物,但传世著作仅有《顾与治诗集》八卷。在辑佚的基础上,详细考订顾梦游六篇佚作的内容、时间以及所涉事件,不仅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顾梦游文集》,而且能借以窥见其遗民心史价值... 顾梦游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社集中心成员和反清复明人物,但传世著作仅有《顾与治诗集》八卷。在辑佚的基础上,详细考订顾梦游六篇佚作的内容、时间以及所涉事件,不仅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顾梦游文集》,而且能借以窥见其遗民心史价值:其一,可完善顾梦游所陷"田赋案"的细节,从而引发学界对清初江南"奏销案"前奏问题的思考;其二,显露出顾梦游"风雅"诗学活动背后遗民的隐秘活动本质,有助于理解清初江南遗民的"和平演变"策略。此外,佚作还呈现出顾梦游与宣城"宛雅"后辈的诗学交游,为我们重绘了明末清初士人力振"风雅"的诗坛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文学 遗民文学 遗民史 顾梦游 田赋案 奏销案 反清复明
下载PDF
论义和团运动时期运河名城临清的经济社会——以教案、义和团史料为中心的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树好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义和团运动时期运河名城临清漕运繁忙,商铺林立。1900年,该地因灾粮价暴涨,动荡不安。临清义和团是由外来拳首建立的,参加者都是本地下层民众。这些队伍开展了一系列反洋教斗争,但被地方官镇压,并对教会赔款。由于种种因素,使临清的工... 义和团运动时期运河名城临清漕运繁忙,商铺林立。1900年,该地因灾粮价暴涨,动荡不安。临清义和团是由外来拳首建立的,参加者都是本地下层民众。这些队伍开展了一系列反洋教斗争,但被地方官镇压,并对教会赔款。由于种种因素,使临清的工商业远远落后于运河沿岸的大城市,反洋教斗争的数量、规模也与运河北段的京、津相差悬殊,但远远超过江南相关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和团运动时期 临清 经济 灾荒 反洋教斗争
下载PDF
甘军在平息吴三桂叛清之乱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中式 《丝绸之路》 2000年第5期56-59,17,共5页
清王朝建国初期 ,以云南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南疆三藩”起兵叛清 ,形成清代历史上震惊全国的重大事件。本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上 ,阐述了甘军在这一事变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及所起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 甘军 平息 吴三桂叛清之乱 地位和作用
下载PDF
现代都市传奇《倾城之恋》的几个问题
16
作者 王晓平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16,共7页
张爱玲的作品一直是文学评论中的一大难点,因为既定的社会学理论和儒家礼教都无法妥帖地诠释她的都市传奇。她的故事既挑战父权制又反抗公式化的政治寓言,并以贴近日常生活的笔法,写出了被排挤的流苏敢于在逆境中争取个人生存的权利。... 张爱玲的作品一直是文学评论中的一大难点,因为既定的社会学理论和儒家礼教都无法妥帖地诠释她的都市传奇。她的故事既挑战父权制又反抗公式化的政治寓言,并以贴近日常生活的笔法,写出了被排挤的流苏敢于在逆境中争取个人生存的权利。在批评中,否定这种热爱生命的追求是不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颠覆礼教 反叛父权 合法性
下载PDF
论“黄果事件”的真相和历史定位
17
作者 段世琳 赵明生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8-24,39,共8页
清朝末年,在远离省城昆明的云南边地——阿佤山沧源设治局(今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小城曾发生了以佤族人为主体的佤、傣民族联合反抗英国武装勘查队暴行的一次英勇斗争,史称"黄果事件"。该事件与"派赖事件"几乎是同... 清朝末年,在远离省城昆明的云南边地——阿佤山沧源设治局(今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小城曾发生了以佤族人为主体的佤、傣民族联合反抗英国武装勘查队暴行的一次英勇斗争,史称"黄果事件"。该事件与"派赖事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抗英事件,但"黄果事件"至今为国人少知。有必要引起史学界关注,以继承和弘扬"炎黄"子孙的"赤子"精神,增强民族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抗英 黄果事件 定位
下载PDF
法制现代化:一个西方的“幽灵”? 被引量:14
18
作者 齐延平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2,共10页
“现代性”在西方的古典——现代——后现代历史逻辑中,首先意味着对古典的反叛。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可逆转性,而在历史时序上它开始于“后现代”对“现代”的反思之时,内含着对传统的反叛和应对“后现代”思潮的双重... “现代性”在西方的古典——现代——后现代历史逻辑中,首先意味着对古典的反叛。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可逆转性,而在历史时序上它开始于“后现代”对“现代”的反思之时,内含着对传统的反叛和应对“后现代”思潮的双重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法制现代化 反叛传统
原文传递
李信所攻“鄢郢”即昌平君所徙之“郢”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明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9,共9页
依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和睡虎地秦简《编年记》的相关内容,结合新出胡家草场1538号简的记载,发现李信所攻之"鄢郢"即为昌平君所徙之"郢"。李信军之所以在攻楚初期顺利的情况下突... 依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和睡虎地秦简《编年记》的相关内容,结合新出胡家草场1538号简的记载,发现李信所攻之"鄢郢"即为昌平君所徙之"郢"。李信军之所以在攻楚初期顺利的情况下突然改变方向"引兵而西"并最后被楚军尾随击败,与昌平君在鄢郢的反叛有关。昌平君在鄢郢反叛的情形,可以解释李信军攻楚路线中的矛盾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平君 鄢郢 叛秦归楚 秦灭楚之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