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政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兆峰 王思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3-94,共12页
农旅融合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融合重组,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基于2000—2020年中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农旅融合政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内... 农旅融合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融合重组,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基于2000—2020年中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农旅融合政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旅融合政策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政策外生性和替代指标检验等实证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农旅融合政策不仅能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还能通过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等方式,对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影响程度依次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农旅融合政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特征,表现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梯度化递减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 政策评估 旅游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农旅融合、要素流动与县域经济增长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滨辉 罗明忠 曾春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9,共13页
农旅融合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良好载体和生动实践。在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的基础上,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设计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8-2019年中国177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旅融... 农旅融合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良好载体和生动实践。在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的基础上,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设计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8-2019年中国177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旅融合发展主要是通过吸引资本流入、加快非农转移和推动技术进步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凸显出要素流动在县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此外,从资源禀赋看,农旅融合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不仅依赖于县域内部旅游生态资源,对外部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也有较高要求。同时,东部地区县域的农旅融合发展能发挥出更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可见,基于本地资源优势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并进一步补齐县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县域 经济增长 乡村旅游 资本流入 非农转移 准自然实验
下载PDF
湄公河流域农业生态建设经验及其对中国长江经济带的启示
3
作者 姜常宜 高靖昆 +3 位作者 王锐 杨勇 郭雷风 张蕙杰 《农业展望》 2024年第5期33-42,共10页
农业生态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农业发展模式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加速转向高效节能、可持续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本研究以湄公河流域国家为例... 农业生态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农业发展模式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加速转向高效节能、可持续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本研究以湄公河流域国家为例,在分析湄公河流域国家农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湄公河流域国家农业生态建设经验,对标中国长江经济带,提出农业生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湄公河流域国家农业生态建设的经验包括:以硬约束为支撑的缅甸农业生态建设、以合作社为抓手的泰国农业生态建设、因地制宜的老挝农业生态建设、越南数字化赋能农业生态建设、强化气候适应性为重点的柬埔寨农业生态建设。据此,本研究提出应完善顶层设计,加快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建设布局;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引导小农户参与农业生态建设;因地制宜,探索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发展数字化农业产业,打造智慧高效型农业生产模式;采取多样化措施来增强气候适应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建设 湄公河流域 中国长江经济带 启示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旅融合实体品牌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探析
4
作者 方世敏 邹牡燕 崔澳琳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27,共11页
农旅融合背景下,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讨长江经济带农旅融合实体品牌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农旅融合实体品牌呈集聚分布,不同类别实体品牌的空间分布类型存在差异;集聚程度由“多点散状”向“两核组... 农旅融合背景下,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讨长江经济带农旅融合实体品牌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农旅融合实体品牌呈集聚分布,不同类别实体品牌的空间分布类型存在差异;集聚程度由“多点散状”向“两核组团”演变,形成了“两核多区,东中部高,西部低”的格局;分布方向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重心随时间先呈“直线式”向西北方推移,再呈“先东南后东北”两次交替的“W”字形趋势移动;空间关联上呈“东热西冷”格局,冷热点区空间分布由相对分散向组团集聚转变。(2)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政策数量、城镇化率、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对长江经济带农旅融合实体品牌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实体品牌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值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钢 王涌翔 +3 位作者 付晓 孙晓伟 刘建民 于德永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7-614,共8页
运用能值分析法,研究了辽宁省朝阳与抚顺2个农业经济系统在25年的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产品生产、环境压力以及可持续性的变迁。结果表明:2个农业系统的生产过程对购入资源的依赖性都呈增强的态势,由于较多依赖于购入的不可更新资源,生... 运用能值分析法,研究了辽宁省朝阳与抚顺2个农业经济系统在25年的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产品生产、环境压力以及可持续性的变迁。结果表明:2个农业系统的生产过程对购入资源的依赖性都呈增强的态势,由于较多依赖于购入的不可更新资源,生产过程对当地环境产生较大压力;25年中,系统的生态可持续性急剧下降。在这一过程中,朝阳农业系统表现出可持续性的更快下降,能值可持续指数从1.25下降到0.11;同样的工业化过程给朝阳较脆弱的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与投入更多不可更新资源相比,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应该是减少本地不可更新资源流失的更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农业经济系统 环境压力 可持续性
下载PDF
农户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经济价值的认知及支付意愿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韦佳培 李树明 +1 位作者 邓正华 李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130,共5页
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在山东、湖北、山西3个省份对400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农户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经济价值的认知程度和支付意愿。研究表明,多数农户能够认识到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的经济价值;与商品化相比,农户更愿意通过对自有... 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在山东、湖北、山西3个省份对400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农户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经济价值的认知程度和支付意愿。研究表明,多数农户能够认识到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的经济价值;与商品化相比,农户更愿意通过对自有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来实现其经济价值;农户对不同品种的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的支付意愿存在较大差异;总样本对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每年186元/人、每年310.8元/人,3省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年总经济价值分别为9.38×109元/年、1.54×1010元/年,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的经济价值潜力巨大。研究结论将为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农业废弃物 经济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法 认知 支付意愿
下载PDF
定西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贾文雄 宋凤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21-26,共6页
分析了定西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发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种群结构比较单一 ,产业结构不合理 ,使得系统生产能力很低 ,N、P、K不平衡 ,经济效益低下。据此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优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分析了定西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发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种群结构比较单一 ,产业结构不合理 ,使得系统生产能力很低 ,N、P、K不平衡 ,经济效益低下。据此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优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和提高其功能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西地区 农业生态系统 结构 功能 投入产出
下载PDF
生态村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元 祖艳群 +1 位作者 胡先奇 邱世刚 《生态经济》 1994年第2期30-34,共5页
本文在研究生态村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目的和原则的基础上,从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三方面出发,建立了包括生态、经济、社会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指标体系 生态农业
下载PDF
能值理论在农业生态经济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1
9
作者 薛冰 李春荣 +4 位作者 任婉侠 耿涌 刘祚希 王美玲 于晓曼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32,共7页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紧密嵌合而成的特殊的人工-自然复合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关于现代生态经济研究的核心主体之一。文章论述了能值理论内涵与方法,基于CNKI与Web ofknowledge...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紧密嵌合而成的特殊的人工-自然复合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关于现代生态经济研究的核心主体之一。文章论述了能值理论内涵与方法,基于CNKI与Web ofknowledge数据库的文献分析表明,能值理论在中国农业生态经济领域研究具有普遍的认可度;能值研究在基础理论阐释、指标体系开发、案例实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农业能值流程图的绘制,农业能值强度的区域适用性,农业能值计算的时空比较研究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生态经济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下载PDF
沙地试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分析——以开封市沙地试区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武继承 王生厚 +2 位作者 任素坤 李新端 王永歧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56-57,共2页
分析了沙地试区农田林网种植模式和农果、农条间作等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阐述了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建设对沙地试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作用及生产潜力,为黄淮海平原沙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林复合经营 经营模式 经济效益 沙地试区
下载PDF
试论现代土宜科学与地区名优农产品开发 被引量:19
11
作者 林 培 孙丹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9,共7页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而发展适于该地区的名优农(畜)产品的需要,首先从地区名优农(畜)产品形成的生态条件分析,进而将我国原传统的土壤适宜性概念拓展到现代的土地适宜性,称之为现代土宜。并提出了“现代土宜科学是研究地区名优农(...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而发展适于该地区的名优农(畜)产品的需要,首先从地区名优农(畜)产品形成的生态条件分析,进而将我国原传统的土壤适宜性概念拓展到现代的土地适宜性,称之为现代土宜。并提出了“现代土宜科学是研究地区名优农(畜)产品经济生物学性状的生理及其阶段发育对土地生态要求和相应管理措施的应用技术学科”的定义。其次将名优农(畜)产品的经济生物学性状的生态要求采用了地理性的多层阶分级与分区方法,从宏观气候带的一般生境适宜(SE4)到区域气候和土壤性状的品质特优适宜(SE1)和灾害或土壤特性不适宜(SE0)等的名优农(畜)产品土地适宜评级(SE)的5级制,使名优产品的土地适宜性评级开始有了有序的理论阐述及可行性框架,并以我国名产的燕山板栗、四川和三峡的柑桔进行了实例定性评价,由于它系统采用土壤地理的逐阶接近法的方法论而明显有别于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S)框架。最后本文简要介绍了用于名优农(畜)产品开发的土宜性调查与土宜性土地利用规划的工作方法与原则,以加强现代土宜科学在提高地区农(畜)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速度与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名优农产品 经济生物学性状 现代土宜科学 土宜性土地评价 土宜性土地农用规划
下载PDF
基于GIS和能值分析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经济格局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鲁莎莎 陈妮 +1 位作者 关兴良 陈鹳筱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886,共8页
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黑龙江省77个县(市、区)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时空动态视角评价了黑龙江省域及各县域的农业生态经济格局及其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996—2012年间,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与产... 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黑龙江省77个县(市、区)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时空动态视角评价了黑龙江省域及各县域的农业生态经济格局及其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996—2012年间,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与产出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林产品产出能值增长幅度较大。1996—2012年研究区的环境承受压力增大,环境负载率由6.61增加到10.21,净能值产出率由5.37减少到4.79,可持续发展指数由7.47下降到5.43,说明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正在逐年弱化。在空间格局上,黑龙江省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优于北部地区,但其农业生态环境水平和系统可持续能力低于北部地区。为了增加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需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负载率,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逐渐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分析 综合评估 时空格局 黑龙江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 被引量:63
13
作者 崔峰 李明 王思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6-164,共9页
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社区居民的感知能较真实地反映所在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基于社区居民感知的视角,对江苏最具代表性的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垛田的保护与经济... 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社区居民的感知能较真实地反映所在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基于社区居民感知的视角,对江苏最具代表性的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垛田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垛田从总体上得到了较为有效的保护,但正面临着青年人不愿继续从事垛田耕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后继乏人的困境;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居民对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影响的感知明显强于对负面影响的感知,对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影响的感知强于对社会影响的感知;垛田的旅游开发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支持,垛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关注社区居民的感知与利益诉求,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参与机制来协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 经济社会发展 社区居民感知 垛田
下载PDF
基于林特产业的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浙江省临安市银坑村与白沙村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韵琴 余学军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6-339,共4页
针对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难题,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银坑村和白沙村的全面调研,分析了制约中国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利用2个调研村成功的发展经验,总结出山区农村基于发展优势林特产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就推... 针对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难题,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银坑村和白沙村的全面调研,分析了制约中国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利用2个调研村成功的发展经验,总结出山区农村基于发展优势林特产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就推广应用该类发展模式的优势、作用、意义以及政策保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 现代林特业 山区农村
下载PDF
庄浪县林农和林草间作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建刚 王继和 蒋志荣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4期56-61,共6页
采用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对平凉地区庄浪县周边乡镇处于不同生长周期的林农、林草间作模式与单纯种植农作物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林农、林草间作模式的总利润和年均利润都在单纯种植农作物的2.5倍以上,其中油... 采用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对平凉地区庄浪县周边乡镇处于不同生长周期的林农、林草间作模式与单纯种植农作物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林农、林草间作模式的总利润和年均利润都在单纯种植农作物的2.5倍以上,其中油松间作苜蓿模式的总利润最高,达到26万3 097元/hm2,为单纯种植农作物的5.16倍;各间作模式单位面积的年均利润现值均大于单纯种植农作物的年均利润现值4800.9元/hm2。因此,林农、林草间作模式先期投入虽然大,但有长期的经济效益,而且较单农种植明显适宜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间作 林草间作 经济效益 评价
下载PDF
“长治”工程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四川省宁南县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大富 陈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92-97,共6页
“长治”工程是一项集山水田林路和农业结构调整于一体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它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而且增加了农业固定资产投入 ,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因此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贡献。用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分析得出长... “长治”工程是一项集山水田林路和农业结构调整于一体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它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而且增加了农业固定资产投入 ,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因此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贡献。用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分析得出长治工程对宁南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 34.38% ,多数年份 >30 % ,最高达 4 9.84 % ,直接贡献率平均值 11.6 8% ,小于间接贡献率平均值 2 2 .7% ,提示人们长治工程不能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 ,而应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商品农业 ,并建立商品农业回馈投入机制 ,以促进“长治”工程的持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水土保持工程 农业经济增长 贡献率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化的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延毅 金涛 +1 位作者 郭德惠 方亭 《生态经济》 1993年第4期35-37,共3页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沤制堆肥,施于农田,对于消纳城市垃圾,美化城市环境以及改良农田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提高作物产量都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堆肥 农业生态经济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农业经济组织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中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建华 万靓军 +1 位作者 樊红平 王道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期535-538,共4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实施,农业经济组织在中国农业生产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角度,介绍了几种申报认证农业经济组织的特点,以及2003—2007年农业经济组织在申报所占比例、带动的生产...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实施,农业经济组织在中国农业生产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角度,介绍了几种申报认证农业经济组织的特点,以及2003—2007年农业经济组织在申报所占比例、带动的生产规模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变化等情况。分析了中国农业经济组织的作用和下一步发展需要加强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 认证 农业经济组织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县域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长青 何园球 卞新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5,共7页
在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特征和指标筛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于县域尺度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了精度较高的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递阶多层次综合法和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了时间尺度上的农... 在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特征和指标筛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于县域尺度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了精度较高的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递阶多层次综合法和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了时间尺度上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以县为单元,研究了红壤丘陵区县域多年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健康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980~2005年生态经济综合健康稳定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经济健康性方面是逐年平稳上升,社会健康性是波动性上升,而资源环境健康性则是先升后降,然后是相对稳定。引入障碍度概念,进行健康障碍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991年以前障碍因子主要是经济指标,1997年后障碍因子主要是资源环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评价 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县域 红壤丘陵区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4
20
作者 任春燕 王继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5-159,共5页
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生态建设试验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及生态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确立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因素,预测了区域内典型流域未来5~15 a的人均... 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生态建设试验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及生态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确立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因素,预测了区域内典型流域未来5~15 a的人均经济收入以及未来30~40 a的人口、人均基本农田、人均果园和人均羊单位。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适合于黄土丘陵区的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3个大类,20个具体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