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药复方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抑制作用及对其毒力基因ail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海娟
王利
+1 位作者
苟小兰
赵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4,共4页
采用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7种中药复方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复方,应用PCR方法检测复方D作用3个时间段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黏附侵袭位点基因(ail),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
采用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7种中药复方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复方,应用PCR方法检测复方D作用3个时间段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黏附侵袭位点基因(ail),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方D(黄连、黄芩、五倍子、炙甘草)的抑菌效果最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62 5 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0.125 g/mL;复方B(黄芩、黄连、五倍子、厚朴)抑菌效果次之,MIC值为0.125 g/mL,MBC值为0.25 g/mL;复方F(黄连、黄芩、大黄、地榆)的抑菌作用最不明显,MIC和MBC值均大于1 g/mL.中药复方D作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不同时间后其ail基因发生突变的位点相似,且都集中在10~69碱基区域,该区域相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也相应的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ail
基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ail基因克隆菌株的构建及其侵袭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吉芳坤
李中杰
+4 位作者
邱海燕
肖玉春
景怀琦
段广才
王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6-389,393,共5页
目的利用3种不同序列型致病性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ail基因构建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ail基因克隆菌株,并对其进行表达和侵袭性研究。方法将3种不同序列型ail基因连接到载体pMD18-T后转化入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40中。并以HE...
目的利用3种不同序列型致病性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ail基因构建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ail基因克隆菌株,并对其进行表达和侵袭性研究。方法将3种不同序列型ail基因连接到载体pMD18-T后转化入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40中。并以HEP-2和HT-29细胞做粘附侵袭实验。结果经PCR和序列分析证实3种序列型ail基因正确与载体连接并成功转入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结果表明ail基因在受体菌中成功转录,但并未赋予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粘附侵袭的能力,并且反常性降低了其非特异粘附效能。结论 3种不同序列型ail基因转入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后,并不能赋予其粘附侵袭的功能;在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上可能缺乏某种协同Ail蛋白作用的因子或者其膜表面结构上可能存在着某种影响重组Ail蛋白与组织细胞作用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ail
基因
侵袭粘附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CsAIL的克隆及在不同休眠阶段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伟富
刘莹
+6 位作者
孙冷雪
王璐
曾建明
杨亚军
王新超
韦朝领
郝心愿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5-396,共12页
从茶树不同休眠状态腋芽转录组中筛选出一条差异表达基因,经全长克隆和同源性分析证实该基因为与多年生植物休眠的形成和解除密切相关的AINTEGUMEN-LIKE(AIL)的同源基因,命名为CsAIL。生物信息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1个1 872 bp的开放阅读...
从茶树不同休眠状态腋芽转录组中筛选出一条差异表达基因,经全长克隆和同源性分析证实该基因为与多年生植物休眠的形成和解除密切相关的AINTEGUMEN-LIKE(AIL)的同源基因,命名为CsAIL。生物信息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1个1 87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23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69.2kD,理论等电点为6.6,是一种非分泌性蛋白;该蛋白有两个保守的AP2结构域,是植物中特有的广泛参与生长发育调节的AP2亚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预测CsAIL蛋白不存在于叶绿体或者线粒体中,可能定位于其他细胞器;经同源性分析,在‘云抗十号’和‘舒茶早’全基因水平上分别鉴定了11个和12个AIL同源基因。系统进化树及序列保守性分析显示,Cs AIL与‘云抗十号’CSA001743.1和‘舒茶早’TEA027750.1的进化关系最近,与已知的拟南芥AIL蛋白处于不同分支,但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和已知的重要氨基酸位点。启动子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可能受生理节律、光及多种激素等信号共同调控。CsAIL在茶树顶芽、腋芽和茎中的表达量较高,叶片中较低,花中几乎不表达。在茶树冬季类休眠和生理休眠阶段,该基因的表达量在叶和越冬芽中均逐渐下调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在生态休眠及萌动阶段显著上调。分析其可能的下游调控基因CsCYCD3.2和CsCYCD6.1的表达,二者与Cs AIL的表达模式高度一致,与越冬芽的休眠状态存在高度关联。本研究表明,CsAIL可能是参与茶树休眠调控的关键基因,与CsCYCDs共同在茶树年休眠—生长循环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休眠
越冬芽
ail
基因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中药复方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抑制作用及对其毒力基因ail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海娟
王利
苟小兰
赵静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4,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计划撑项目(2013FZ0014)
四川省创新苗子工程项目(2012ZZ071)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3XWD-S071007)
文摘
采用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7种中药复方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复方,应用PCR方法检测复方D作用3个时间段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黏附侵袭位点基因(ail),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方D(黄连、黄芩、五倍子、炙甘草)的抑菌效果最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62 5 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0.125 g/mL;复方B(黄芩、黄连、五倍子、厚朴)抑菌效果次之,MIC值为0.125 g/mL,MBC值为0.25 g/mL;复方F(黄连、黄芩、大黄、地榆)的抑菌作用最不明显,MIC和MBC值均大于1 g/mL.中药复方D作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不同时间后其ail基因发生突变的位点相似,且都集中在10~69碱基区域,该区域相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也相应的发生变化.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ail
基因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ail gene
分类号
S853.7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2.61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ail基因克隆菌株的构建及其侵袭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吉芳坤
李中杰
邱海燕
肖玉春
景怀琦
段广才
王鑫
机构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6-389,393,共5页
文摘
目的利用3种不同序列型致病性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ail基因构建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ail基因克隆菌株,并对其进行表达和侵袭性研究。方法将3种不同序列型ail基因连接到载体pMD18-T后转化入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40中。并以HEP-2和HT-29细胞做粘附侵袭实验。结果经PCR和序列分析证实3种序列型ail基因正确与载体连接并成功转入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结果表明ail基因在受体菌中成功转录,但并未赋予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粘附侵袭的能力,并且反常性降低了其非特异粘附效能。结论 3种不同序列型ail基因转入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后,并不能赋予其粘附侵袭的功能;在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上可能缺乏某种协同Ail蛋白作用的因子或者其膜表面结构上可能存在着某种影响重组Ail蛋白与组织细胞作用的因素。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ail
基因
侵袭粘附特性
Keywords
Yersnia enterocolitica
ail ge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asion and adherence
分类号
R378.2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CsAIL的克隆及在不同休眠阶段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伟富
刘莹
孙冷雪
王璐
曾建明
杨亚军
王新超
韦朝领
郝心愿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5-396,共12页
基金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TOF20160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563)
文摘
从茶树不同休眠状态腋芽转录组中筛选出一条差异表达基因,经全长克隆和同源性分析证实该基因为与多年生植物休眠的形成和解除密切相关的AINTEGUMEN-LIKE(AIL)的同源基因,命名为CsAIL。生物信息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1个1 87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23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69.2kD,理论等电点为6.6,是一种非分泌性蛋白;该蛋白有两个保守的AP2结构域,是植物中特有的广泛参与生长发育调节的AP2亚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预测CsAIL蛋白不存在于叶绿体或者线粒体中,可能定位于其他细胞器;经同源性分析,在‘云抗十号’和‘舒茶早’全基因水平上分别鉴定了11个和12个AIL同源基因。系统进化树及序列保守性分析显示,Cs AIL与‘云抗十号’CSA001743.1和‘舒茶早’TEA027750.1的进化关系最近,与已知的拟南芥AIL蛋白处于不同分支,但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和已知的重要氨基酸位点。启动子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可能受生理节律、光及多种激素等信号共同调控。CsAIL在茶树顶芽、腋芽和茎中的表达量较高,叶片中较低,花中几乎不表达。在茶树冬季类休眠和生理休眠阶段,该基因的表达量在叶和越冬芽中均逐渐下调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在生态休眠及萌动阶段显著上调。分析其可能的下游调控基因CsCYCD3.2和CsCYCD6.1的表达,二者与Cs AIL的表达模式高度一致,与越冬芽的休眠状态存在高度关联。本研究表明,CsAIL可能是参与茶树休眠调控的关键基因,与CsCYCDs共同在茶树年休眠—生长循环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茶树
休眠
越冬芽
ail
基因
表达分析
Keywords
tea plant
dormancy
overwintering bud
ail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药复方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抑制作用及对其毒力基因ail的影响
王海娟
王利
苟小兰
赵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ail基因克隆菌株的构建及其侵袭性研究
吉芳坤
李中杰
邱海燕
肖玉春
景怀琦
段广才
王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茶树CsAIL的克隆及在不同休眠阶段的表达分析
张伟富
刘莹
孙冷雪
王璐
曾建明
杨亚军
王新超
韦朝领
郝心愿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