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红外异常预测短临地震的系统研究Ⅱ ——异常基本特征与预测基本思路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秀登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6期540-543,共4页
肯定了用卫星红外异常预测作短临地震新方法的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地震主震前卫星红外异常与地面增温异常对应的规律,并发现有时震前出现线状云和“热通道”。总结了震兆红外异常的定性和半定量判据;红外异常预测地震的基本思路,并用它... 肯定了用卫星红外异常预测作短临地震新方法的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地震主震前卫星红外异常与地面增温异常对应的规律,并发现有时震前出现线状云和“热通道”。总结了震兆红外异常的定性和半定量判据;红外异常预测地震的基本思路,并用它进行过多次较成功的预测。同时评述了10多年来该方法取得的试用效果。指出了尚存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认为:该方法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可望成为短临地震预报的新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红外异常 短临地震预测 临震异常 地气增温异常 线状云
下载PDF
气动小口径顶管技术在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袁东 孙成城 《中国市政工程》 2007年第4期86-87,共2页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气动(锤击式)小口径顶管技术的原理及施工工艺,分析了气动(锤击式)小口径顶管施工管材选择问题。着重介绍了对切土头、气压出土、减摩等工艺的技术改进措施。
关键词 顶管技术 气动小口径顶管 切土头 气压出土 减摩
下载PDF
论《尘埃落定》中的道家文化蕴含
3
作者 杨金芳 《管子学刊》 CSSCI 2008年第4期67-69,共3页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作品,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解读,往往从藏民族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角度切入,其实如果我们把作家的文人身份和作品中弘扬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研读,就会发现在文本中有着浓郁的道家文化身影。
关键词 道家 绝圣去知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下载PDF
入“在”与源出——海德格尔艺术本源思想探微
4
作者 周鼎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
20世纪西方思想转向的巨擘海德格尔认为,本质并非流俗中那种与实在相符的特征而是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本源则是本质之源即在出自本质渊源的创建着的跳跃中把某物带入存在。作品的本质即作为无蔽之真理的发生而非个别再现... 20世纪西方思想转向的巨擘海德格尔认为,本质并非流俗中那种与实在相符的特征而是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本源则是本质之源即在出自本质渊源的创建着的跳跃中把某物带入存在。作品的本质即作为无蔽之真理的发生而非个别再现的物之存在。作品的本源就是艺术即自行设置入作品之真理即作为澄明和遮蔽的双方相互进入其本质的自我确立中的原始争执。正是艺术之真理的这种争执即创建使作品一跃而源出并在敞开与锁闭之世界与大地的争执中将之带入存在。时下物即存在者、真理即与实在相符和艺术即模仿等物我两分观肆虐,作品正陷入物化加剧的创作迷途,海氏本源思想无疑给了某种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在与源出 本源思想 真理 争执 澄明和遮蔽与世界与大地
下载PDF
易学结构在《西游记》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安纲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5期1-10,共10页
《西游记》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的一部成功的东方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 ,其文化原型是道教全真道经典之作《性命双修万神圭旨》 ,而其结构则与《易》学密切相关。许多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都出自《易经》。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小说 《西游记》 结构 易经
下载PDF
仙女下凡的原型模式——对《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的解读
6
作者 杨金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仙女下凡的故事模式一直为历代文学家所运用,金庸在创作这三部小说时,就用象征的手法,把仙女下凡的模式原型演绎出来,虽然故事情节不同,但是是同一原型的不同的演绎版本。在他的《射雕》三部曲中,黄蓉与郭靖、小龙女与杨过、赵敏(小昭)... 仙女下凡的故事模式一直为历代文学家所运用,金庸在创作这三部小说时,就用象征的手法,把仙女下凡的模式原型演绎出来,虽然故事情节不同,但是是同一原型的不同的演绎版本。在他的《射雕》三部曲中,黄蓉与郭靖、小龙女与杨过、赵敏(小昭)与张无忌的爱情是仙女下凡的故事模式的翻版。仙女下凡的故事模式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社会大众的审美偏好,而且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某种反应机制,即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模式 仙女下凡
下载PDF
《金陵十二钗正册》首幅诗画新解说
7
作者 林世芳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1年第1期49-52,共4页
红学家向来认为《金陵十二钗正册》首幅诗画系钗黛合写。本文提出新看法 ,认为它专指薛宝钗。林黛玉是仙人下凡历劫 ,当不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内。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正册》 首幅诗画 《红楼梦》 古代小说 薛宝钗
下载PDF
開啟南北朝至唐代遊仙詩道教化的轉關——上清經派道人楊羲的道教遊仙詩
8
作者 張宏 《岭南学报》 2019年第1期125-152,共28页
上清經派道人楊羲等在製作上清經的過程中,開創了以扶乩降筆之法創作道教遊仙詩的神秘創作方式。楊羲開創了女仙婚戀遊仙詩、煉丹奉道的遊仙詩等新的遊仙詩類型,以道教各種修煉方式和功法爲主要内容,變遊仙詩爲修道詩,使遊仙詩的整體風... 上清經派道人楊羲等在製作上清經的過程中,開創了以扶乩降筆之法創作道教遊仙詩的神秘創作方式。楊羲開創了女仙婚戀遊仙詩、煉丹奉道的遊仙詩等新的遊仙詩類型,以道教各種修煉方式和功法爲主要内容,變遊仙詩爲修道詩,使遊仙詩的整體風貌大變。在仙境的營構描寫上,楊羲詩歌濃墨重彩地鋪排渲染了道教神仙活動的繁華熱鬧世界,在詩歌中第一次形象生動地描寫了煉丹奉道活動的神奇景象,散發出濃郁的宗教神秘氣息,使得遊仙詩中的"龍虎之氣"從此生生不息,開啟了南北朝至唐代遊仙詩道教化的轉關。對後代詩人特别是李白等的煉丹類遊仙詩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人楊羲 道教上清經派 仙女下凡婚配 煉丹奉道 道教遊仙詩
下载PDF
猪在史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户晓辉 《中原文物》 2003年第1期13-17,共5页
猪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曾经是地母的动物化身和象征物 ,当时的人们用猪作随葬品 ,实际上是借助猪或地母的繁殖力与生命力使死者复活的一种巫术手段。尽管后来的父权制文化对它作了变形和改写 ,但它在史前先民... 猪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曾经是地母的动物化身和象征物 ,当时的人们用猪作随葬品 ,实际上是借助猪或地母的繁殖力与生命力使死者复活的一种巫术手段。尽管后来的父权制文化对它作了变形和改写 ,但它在史前先民心目中所具有的精神象征意义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文化 象征意义 民俗文化 新石器时代 巫术 地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