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期刊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by the teach-back educational method on the physical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a clinical trial
1
作者 Pegah Sharifian Arash Khalili Morteza Shamsizadeh 《Frontiers of Nursing》 2023年第2期223-231,共9页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by using the teach-back educational method on hemodialysis patients’quality of life(QOL)and physical ability.Methods:This is a single-blind clinical trial study ...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by using the teach-back educational method on hemodialysis patients’quality of life(QOL)and physical ability.Methods:This is a single-blind clinical trial study involving a control group.A total of 90 patients who admitted to the dialysis centers of Beheshti and Besat hospitals in Hamadan were selected using a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intervention(n=45)and control(n=45)groups.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checklist,a kidney disease QOL questionnaire,and a 6-minute-walk distance(6MWD)checklist.The patients’QOL questionnaire was completed,and the 6MWD was recorded before and at the end of the 2nd,4th,6th,8th,and 12th weeks of the intervention.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the patients were taught to perform physical activities with Pilates stretches in different resistances using the teach-back educational method during dialysis sessions for 12 weeks.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independent t-test and chi-square test using SPSS-22 software.Results:Before the intervention,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in terms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QOL,and physical ability(P>0.05).The physical ability and QOL levels of patients exercising in the tes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P<0.05).Based on the results,the 2 groups significantly differed with regard to the scores of various dimensions of QOL and physical ability after the intervention(P<0.05).Conclusions:Physical activity by using the teach-back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physical ability and improve QOL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Therefore,the recommendations and inclusion of exercise in the dialysis care pla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patients’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dialysis patients physical ability physical activity quality of life teach-back education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a Community and School Sport-Based Program on Urban Indigenous Adolescents’ Life Skills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The <i>SCP</i>Case Study
2
作者 Louisa R. Peralta Donna O’Connor +1 位作者 Wayne G. Cotton Andrew Bennie 《Health》 2014年第18期2469-2480,共12页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 community and school sport program (SCP) on Indigenous adolescents’ life skills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within program sessions. A secondary aim w...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 community and school sport program (SCP) on Indigenous adolescents’ life skills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within program sessions. A secondary aim was to determine the acceptability of the SCP. Participants in the SCP (n = 34;89%) participated in a 10-week case study (age = 13.7 ± 1.16;58% girls). Systematic observations of SCP session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d a life skills questionnaire was implemented. Acceptability measures included retention, implementation, attendance rates, and interviews with participants [n = 18] and key stakeholders [n = 6]. Systematic observations indicated that Indigenous students were engaged in MVPA for 58% of lesson time. Participants’ life skills remained unchanged (p = 0.93). Interview data showed that Indigenous students and key stakeholders believed the SCP was acceptable.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partnerships between Indigenous community organisations and schools to design sport-based programs to promote Indigenous adolescents’ MV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ool SPORT physical education Indigenous life SKILLS Comprehensive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 Adolescents
下载PDF
“身体-情感”秩序下生命教育的意涵、困境与纾解
3
作者 胡佳新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3-71,共9页
生命教育是对身体与情感进行深度认知和积极实践的教育活动,贯穿学生成长的各个关键阶段,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命教育应被置于“身体-情感”的秩序之下,以人与自我共在、与他人交互、与自然交融、与生命对话为主线,通过“身体”... 生命教育是对身体与情感进行深度认知和积极实践的教育活动,贯穿学生成长的各个关键阶段,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命教育应被置于“身体-情感”的秩序之下,以人与自我共在、与他人交互、与自然交融、与生命对话为主线,通过“身体”“实践”和“情感”的交互,实现对生命教育的“祛魅”“赋魅”和“返魅”。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探究故事与人、我与我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直面并解决生命教育的“离身”之困和“符号”之困。在新时代,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工作者应以“身体-情感”为核心基点,强化生命教育中的“身体在场”和“情感关怀”,重构生命教育理论,明确“共同成长”的生命教育目标,积极探索和实践“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情感” 生命教育 身体在场 情感关怀
下载PDF
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教学改革为例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清 季建成 邬燕红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5,共7页
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结合中国计量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介绍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实施计划、实施过程,并通过2年的实验研究,得出: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公共体育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安... 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结合中国计量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介绍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实施计划、实施过程,并通过2年的实验研究,得出: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公共体育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安全知识与救护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安全教育 公共体育课 高校 课程改革
下载PDF
生命课堂-学校体育健康课堂诠释的新视角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玉江 李可兴 马卫平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48,共4页
从课堂的模式来看,建国以来学校体育走过了"技能课堂""体质课堂"到"健康课堂"的历程。生命论视野下倡导的学校体育"生命课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q... 从课堂的模式来看,建国以来学校体育走过了"技能课堂""体质课堂"到"健康课堂"的历程。生命论视野下倡导的学校体育"生命课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以确立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终身体育,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体育教师应认识和分析"生命课堂"的特点,完成从"健康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让课堂更多地透射生命的光彩和人文的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改革 生命课堂
下载PDF
情绪-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配偶同步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贺明霞 杜静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情绪-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配偶同步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乳腺癌患者按入院建挡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情绪-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配偶... 目的探讨情绪-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配偶同步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乳腺癌患者按入院建挡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情绪-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配偶同步健康教育,连续干预至术后出院.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及抑郁情绪,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定自我感受负担,干预后采用自制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定治疗依从性,自制配偶照护积极性量表评定配偶照护积极性,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定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5.6%)、配偶照护积极性(93.3%)、护理满意度(9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5.6%、73.3%、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情绪-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配偶同步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配偶照护积极性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情绪-认知-行为干预 配偶同步健康教育 心身健康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自我感受负担 治疗依从性 配偶照护积极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乡村学校体育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的时代特征及价值意蕴研究
7
作者 于潇 兰景越 《武术研究》 2024年第9期138-140,共3页
文章通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分析了乡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适宜的提出生命教育理念,并在乡村体育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有利于拓展现有乡村体育研究的视角和范畴,完善乡村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对乡村学校教育发展以及乡村体育事业建设... 文章通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分析了乡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适宜的提出生命教育理念,并在乡村体育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有利于拓展现有乡村体育研究的视角和范畴,完善乡村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对乡村学校教育发展以及乡村体育事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生命教育 体育教育 价值意蕴
下载PDF
追寻“创造的生活”:劳动的技术本性及其教育意蕴
8
作者 位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11,共9页
关于劳动的教育需要理解劳动的本性。在存在论意义上,劳动的起源、现实形态以及目的指向都意味着其本身蕴含着技术的本性,也即劳动作为关涉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实践,是人借助各种“技术”的生存与创造性活动。劳动创造性的实现是其技术本... 关于劳动的教育需要理解劳动的本性。在存在论意义上,劳动的起源、现实形态以及目的指向都意味着其本身蕴含着技术的本性,也即劳动作为关涉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实践,是人借助各种“技术”的生存与创造性活动。劳动创造性的实现是其技术本性的现实展现。劳动的技术本性要求教育引导一种“创造的生活”,培养个体创造性实践的能力。同时,劳动是人的身体与对象化的现实世界交往与创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的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等关系的实现及协调,有赖于劳动中身体技术与社会技术的合理运用,及其所包含着的集历史性与现实性为一体的实践创造性:劳动的身体技术关涉到教育的起点问题,其目的在于引发合理的“感性”实践,引导人的身体的解放;劳动的社会技术关系到教育的现实展开过程,其目的在于建构合理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总之,劳动的技术本性在历史发展性和现实实践性两个维度上指引着人的自我规定、社会物质—文化生产的发展以及教育的展开过程。关于劳动的教育需要引导个体在群体性的历史实践中,通过改造自然与变革社会的统一实现人的创造性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的技术本性 创造的生活 劳动教育 身体技术 社会技术 劳动创造性
下载PDF
生命教育理念下我国幼儿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9
作者 郭净璞 杨顺翔 +1 位作者 刘鎏 王永顺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3,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审视生命教育理念与幼儿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困境,并提出发展路径。关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提供发展基石,促进生命发展的教育理念提供目标引领,认知和理解生命的教育内容提供内容导向。困境:教育...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审视生命教育理念与幼儿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困境,并提出发展路径。关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提供发展基石,促进生命发展的教育理念提供目标引领,认知和理解生命的教育内容提供内容导向。困境:教育目标偏离与异化,活动内容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教学组织实施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学评价单一化与反馈滞后。路径:树立具有价值理性的教育目标,构建符合幼儿身心特征的内容体系,积极开展注重生命体验的教学活动,建立回归人文关怀的教育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幼儿体育教育 生命教育理念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生命化教育模式研究
10
作者 刘亚荣 赵平花 +1 位作者 刘朝霞 宋候琴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4期129-133,143,共6页
随着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进程逐渐深入,国家提倡“五育并重”格局的呈现,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身体教育。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如何从单一型定位走向生命化教育课程,进一步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之贡献是当务之急... 随着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进程逐渐深入,国家提倡“五育并重”格局的呈现,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身体教育。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如何从单一型定位走向生命化教育课程,进一步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之贡献是当务之急。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分析目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堪忧的现状后,借鉴生命教育理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号召,以“生命化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课程设置针对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评价科学化、教学管理人性化五大模块探究高校体育课程生命化教育模式,进一步培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唤醒学生对生命的自觉追求、激发其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走向终身体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夯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储备之基、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唤醒 生命自觉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运动乐趣对青少年体育参与、体质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1
作者 彭佳乐 王雯星 +3 位作者 于文朗 王乐意 单威 任弘 《福建体育科技》 2024年第5期91-96,110,共7页
目的探究运动乐趣对青少年体育参与、体质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山西省某市初、高中共84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运动乐趣量表、... 目的探究运动乐趣对青少年体育参与、体质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山西省某市初、高中共84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运动乐趣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及人口学差异。结果运动乐趣得分17.0(14.0,21.0),体测得分71.1(62.4,78.5),59.3%研究对象体育活动量小,81.0%研究对象报告主观幸福感为正性水平(含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男女运动乐趣得分、体测得分及体育活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8,P<0.001;Z=-3.16,P=0.002;X^(2)=98.98,P<0.001),表现为男生体育活动量和运动乐趣高于女生,而女生体测得分高于男生。不同年级体测得分、体育活动量及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3.72,P<0.001;X^(2)=18.91,P=0.041;X^(2)=35.83,P=0.008),表现为初三体测得分和体育活动量最高,初一的主观幸福感最强。运动乐趣与体测得分、主观幸福感、体育活动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r=0.291,P<0.001;r=0.294,P<0.001;r=0.622,P<0.001)。结论青少年运动乐趣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与体育活动量、体质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乐趣 生活满意度 中学生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体育活动量
下载PDF
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研究
12
作者 董鹏 徐百超 王厚雷 《体育教育学刊》 2024年第5期15-21,F0003,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日本幼儿教育之父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的形成基础、核心内容与现实启示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基于借鉴自然主义、实用主义教育观,个人幼儿教育观察与教学实践,以及对...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日本幼儿教育之父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的形成基础、核心内容与现实启示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基于借鉴自然主义、实用主义教育观,个人幼儿教育观察与教学实践,以及对日本幼儿教育机械模仿西方问题的省思。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系统性,教育目标观主张神经系统、体格健康、大块肌肉的发展,教育内容观提倡运动游戏成为幼儿生活并强调自由游戏,教育方法观提出自我充实、充实指导、诱导递进式教法,教育环境观认为自然资源是幼儿身心健康最好的恩物。仓桥惣三幼儿运动游戏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包括以生活教育为出发点引领幼儿运动游戏活动开展,根据动作发展规律避免幼儿运动技能专项化发展,重视幼儿运动游戏过程中的深度体验,幼儿园建筑环境应为幼儿运动留有自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桥惣三 幼儿体育 运动游戏 生活教育 体育教育思想
下载PDF
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路径研究
13
作者 郭彦丽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3期71-74,共4页
当今社会,随着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生命安全教育已成为高职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体育教学不仅关乎学生体质的提升,还承载着培育学生全面发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高职院校这一特定教育环境中,面对专业技能培养... 当今社会,随着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生命安全教育已成为高职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体育教学不仅关乎学生体质的提升,还承载着培育学生全面发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高职院校这一特定教育环境中,面对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教育并重的要求,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生命安全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探讨的课题。该文便立足于此,针对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深刻分析,探究了当前高职体育生命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予以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体育 教学 生命安全教育
下载PDF
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在体检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4
作者 张丽敏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4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对体检异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023年5月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体检异常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采用... 目的:分析对体检异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023年5月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体检异常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健康饮食、合理用药、坚持运动评分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降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体检异常患者,对其充分落实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异常指标,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异常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行为干预
下载PDF
中美德日四国体育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钱娅艳 张君 张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3-37,共5页
通过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学校体育的比较,总结域外体育可以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优点以及我国传统体育中存在的阻碍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弊端,找出学生形成终生体育观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确立终生体育教育体系提供... 通过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学校体育的比较,总结域外体育可以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优点以及我国传统体育中存在的阻碍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弊端,找出学生形成终生体育观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确立终生体育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生体育 体育教学思想 学校体育改革 传统体育 终身体育思想 教育体系 学生 影响因素 培养 优点
下载PDF
体育教育:生命教育的本源回归 被引量:44
16
作者 但艳芳 李新科 陈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1,85,共5页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以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展示体育教育的生命品性,体现个体生命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并试图在体育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成份,以期回归生命的本真。体育教育中所蕴藏的生命品性...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以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展示体育教育的生命品性,体现个体生命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并试图在体育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成份,以期回归生命的本真。体育教育中所蕴藏的生命品性是生命教育实施的身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生命教育 本源回归
下载PDF
生命安全诉求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价值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帆 杨雪芹 +1 位作者 牟少华 路丁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1,共4页
从哲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学校体育的运动教育价值。指出学校体育运动教育应该回归人类体育的本源诉求,建立"基于生命存在的安全技能教育"、"基于生命维系的生活技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 从哲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学校体育的运动教育价值。指出学校体育运动教育应该回归人类体育的本源诉求,建立"基于生命存在的安全技能教育"、"基于生命维系的生活技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运动技能教育"三维价值观,并在实践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生命安全教育 应急避险 运动教育
下载PDF
关于21世纪我国高等院校立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的创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志荣 刘展仁 +2 位作者 黄荣 宋一心 李思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7,共3页
针对我国现阶段教育模式进行剖析 ,创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 ,在立足现阶段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与下世纪发展接轨及博采中国理论、实践之精华的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化新型的教育模式。而这种新模式的形式 ,就是将课内... 针对我国现阶段教育模式进行剖析 ,创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 ,在立足现阶段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与下世纪发展接轨及博采中国理论、实践之精华的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化新型的教育模式。而这种新模式的形式 ,就是将课内外体育教育与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地域差异、休闲娱乐、民族体质、体育与智力、终身体育、体育与未来工作、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包括更新课程观念、素质教育、技能教育、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形式、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考核、俱乐部、运动训练 (包括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综合评价 )等等作为整体的新型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立体化 体育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 社会发展 俱乐部 终身体育
下载PDF
生命视域中体育教学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劲鹏 姜立嘉 杨伟群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
通过生命哲学的解读,辨析了体育的生命意义,并将体育教学划归于生命化教育轨迹之中,把身体教育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从而为摆脱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消融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的延伸性影响,焕发体育课堂的生命活力提供新的... 通过生命哲学的解读,辨析了体育的生命意义,并将体育教学划归于生命化教育轨迹之中,把身体教育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从而为摆脱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消融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的延伸性影响,焕发体育课堂的生命活力提供新的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体育教学 视域
下载PDF
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 被引量:46
20
作者 万国华 杨小勇 王碧怡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99,共4页
从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应以关注与直面生命为起点,点化与润泽生命,促成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整体发展,培育一个身心和谐的全人是体育教育应有之意。我们要深刻认识体育的生命品性,挖掘其中丰富的生命内涵,在体育教育中积极... 从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应以关注与直面生命为起点,点化与润泽生命,促成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整体发展,培育一个身心和谐的全人是体育教育应有之意。我们要深刻认识体育的生命品性,挖掘其中丰富的生命内涵,在体育教育中积极渗透生命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生命教育不利局面,建立多层次立体的生命教育体系,也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把握体育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清醒认识生命在我国体育教育中失落的现状,牢牢竖立"生命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增强生命意识,在体育课程中确立系统的生命教育目标,将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实现体育教育生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生命 生命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