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Structure of Optical Buffer and 2×622MB/S ATM Photonic Switching System
1
作者 张志坚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1995年第2期53-56,共4页
A new structure of optical buffer for resolving ATM cell conten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t is composed of fiber delay lines, optical waveguide switching array and nonlinear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Als... A new structure of optical buffer for resolving ATM cell conten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t is composed of fiber delay lines, optical waveguide switching array and nonlinear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Also, an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switching ATM cells formed by data at different transmission rates (up to 622MB/s) from different users is reported. The throughput of this system is 1.2G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buffer photonic SWITCHING ATM
下载PDF
压力作用对实芯光子晶体光纤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先伦 姜友嫦 宋明成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7-190,193,共5页
为了能使光子晶体光纤用于光纤压力传感器等无源器件中,采用弹光理论分析方法对压力作用下光子晶体光纤纤芯和包层中应力、横向结构和折射率分布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模拟,获得了压力作用下对光子晶体光纤中传播光脉冲的相位和模... 为了能使光子晶体光纤用于光纤压力传感器等无源器件中,采用弹光理论分析方法对压力作用下光子晶体光纤纤芯和包层中应力、横向结构和折射率分布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模拟,获得了压力作用下对光子晶体光纤中传播光脉冲的相位和模式双折射的影响的数据,采用相干干涉测量技术方法能测量光子晶体光纤中光脉冲相位和模式双折射的波动量值并进一步推算出作用在光子晶体光纤上的外界压力变化量。结果表明,光子晶体光纤可用作光纤压力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这一结果对光子晶体光纤在光纤压力传感器中的进一步应用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弹光理论 应力 相位 模式双折射
下载PDF
分子束外延生长的InAs/GaAs自组织量子点发光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彦 方志丹 +2 位作者 龚政 苗振华 牛智川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386,共3页
研究了分子束外延生长的覆盖了1nm的InxAl1 xAs(x=0. 2, 0. 3 )和3nm的In0. 2Ga0. 8As复合应力缓冲层InAs/GaAs自组织量子点(QD)光致发光(PL)特性。加InAlAs层后PL谱红移到1. 33μm,室温下基态和第一激发态间的跃迁能级差增加到86meV。... 研究了分子束外延生长的覆盖了1nm的InxAl1 xAs(x=0. 2, 0. 3 )和3nm的In0. 2Ga0. 8As复合应力缓冲层InAs/GaAs自组织量子点(QD)光致发光(PL)特性。加InAlAs层后PL谱红移到1. 33μm,室温下基态和第一激发态间的跃迁能级差增加到86meV。高In组份的InAlAs有利于获得较长波长和较窄的半高宽(FWHM)。对于覆盖复合应力缓冲层的QD不会使波长和FWHM发生显著变化,但可以使基态和第一激发态间的能级差进一步增大。这些结果归因于InAlAs能够有效的抑制In的偏析,减少应力,使QD保持较高的高度。同时,由于InAlAs具有较高的限制势垒,可以增加基态和第一激发态间的能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 外延生长工艺 INAS GAAS 发光特性 光致荧光谱 应力缓冲层 量子点
下载PDF
新型光缓存器和2×622Mb/s ATM光交换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坚 郭奕理 +2 位作者 张汉一 李德杰 周炳琨 《光通信技术》 CSCD 1996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本文给出一种新型的光缓存器的结构,以解决在ATM光交换中的信元碰撞问题。这种缓存器由光纤延迟线、光波导开关阵及非线性半导体光放大器构成。文中还报告了一种用于交换各用户不同速率的信元(可达622Mb/s)的ATM光交换... 本文给出一种新型的光缓存器的结构,以解决在ATM光交换中的信元碰撞问题。这种缓存器由光纤延迟线、光波导开关阵及非线性半导体光放大器构成。文中还报告了一种用于交换各用户不同速率的信元(可达622Mb/s)的ATM光交换实验系统,系统的总容量为1.2G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缓存器 光交换 ATM 光通信
下载PDF
新型光缓存器及2×622Mb/sATM光交换系统
5
作者 张志坚 郭奕理 +2 位作者 张汉一 李德杰 周炳琨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18,共4页
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光缓存器的结构,以解决在ATM光交换中的信元碰撞问题。这种缓存器是由光纤延迟线、光波导开关阵及非线性半导体光放大器构成。文中还报告了一种用于交换各用户不同速率的信元(可达622Mb/s)的ATM光交换... 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光缓存器的结构,以解决在ATM光交换中的信元碰撞问题。这种缓存器是由光纤延迟线、光波导开关阵及非线性半导体光放大器构成。文中还报告了一种用于交换各用户不同速率的信元(可达622Mb/s)的ATM光交换实验系统,系统的总容量为了1.2G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缓存器 光交换 ATM 光纤通信
下载PDF
光网络中的光交换技术
6
作者 吕雅利 林金桐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5,共5页
在对光交换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对光网络中的关键器件 ,声光可调滤波器及光缓存器作了详细介绍 。
关键词 光交换 全光网络 光通信
下载PDF
光域微波信号缓存的关键技术研究
7
作者 代丰羽 龙云泽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2-428,共7页
随着雷达、技侦、通信等无线电设备的瞬时工作带宽不断拓展,现有的数字储频(DRFM)技术难以满足现代电子战的要求。然而微波光子技术具有的超大带宽、超低损耗、抗电磁干扰等优秀特性,可很好地提升电子战装备的性能。本文提出了利用微波... 随着雷达、技侦、通信等无线电设备的瞬时工作带宽不断拓展,现有的数字储频(DRFM)技术难以满足现代电子战的要求。然而微波光子技术具有的超大带宽、超低损耗、抗电磁干扰等优秀特性,可很好地提升电子战装备的性能。本文提出了利用微波光子技术在光域内实现微波信号的缓存方法,用于大幅拓展现有数字储频技术的瞬时工作带宽、减小体积功耗、提升抗电磁干扰能力。针对电光调制、超高速光开关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利用Matlab进行相关技术仿真,搭建了光域微波信号缓存试验系统,对其关键指标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微波信号缓存 数字储频 电子战
下载PDF
二维光子晶体偏振滤波分束器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晨歌 张彩妮 +3 位作者 陈侃 黄腾超 舒晓武 刘承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二维光子晶体的偏振滤波分束器.利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光子晶体带隙,确定入射光波1 550nm下获得单偏振光的微结构参数,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90°弯折缓冲层和分支冲击壁进行优化.分束器实质为在二维光子晶体阵列中引... 设计了一种基于二维光子晶体的偏振滤波分束器.利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光子晶体带隙,确定入射光波1 550nm下获得单偏振光的微结构参数,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90°弯折缓冲层和分支冲击壁进行优化.分束器实质为在二维光子晶体阵列中引入缺陷而构成的波导,利用光子带隙效应和线缺陷90°偏转将入射光中的TM偏振分量(或TE偏振)完全过滤,得到单偏振光,最后通过Y型分支实现1∶1的单偏振光分光输出.仿真结果表明总输出/输入功率比达到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光子晶体 偏振滤波 分束 光子带隙效应 缓冲层
下载PDF
基于Fat-tree的高性能互联网络性能优化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毅 何卫锋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6-41,共6页
高性能互联网络对于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高性能网络中各个模块的设计都会影响到网络的最终性能,因而前期的网络仿真显得尤为重要.HPCSim是基于OMNeT++平台自主开发的高性能网络仿真器,包括了网络拓扑和仿真参数自动生... 高性能互联网络对于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高性能网络中各个模块的设计都会影响到网络的最终性能,因而前期的网络仿真显得尤为重要.HPCSim是基于OMNeT++平台自主开发的高性能网络仿真器,包括了网络拓扑和仿真参数自动生成工具PySim以及仿真结果分析和可视化工具PyVisual.仿真器中对全缓存高阶路由器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5级流水线的高阶路由器,能够减少路由信息缓存开销同时将网络吞吐率从基准路由器下的0.75提升至0.95.此外,还对硅光互联链路进行了逻辑抽象,并在Fat-tree拓扑上对链路性能和网络吞吐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互联网络 仿真器 全缓存路由器 硅光互联
下载PDF
基于光子晶体慢光实现光缓存
10
作者 齐菡 施伟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5,共3页
慢光技术是实现全光网络中光缓存器件的关键技术,为了实现具有较低群速度、较大带宽的慢光,设计了一种基于二维正方晶格介质柱旋转-45°形成线缺陷的新型波导结构,实现了慢光传输并将其应用于光缓存技术中。通过改变介质柱的半径和... 慢光技术是实现全光网络中光缓存器件的关键技术,为了实现具有较低群速度、较大带宽的慢光,设计了一种基于二维正方晶格介质柱旋转-45°形成线缺陷的新型波导结构,实现了慢光传输并将其应用于光缓存技术中。通过改变介质柱的半径和波导宽度可进一步优化慢光性能,利用基于超晶胞的平面波展开法进行计算仿真,得到缺陷模的色散曲线,并详细分析了光在波导中的传输群速度和群速度色散的性质,实现了最大群速度仅为0.007 89c(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并且群速度色散在-106~106 ps2/km范围内。将所设计的长度为1mm的光子晶体结构应用到光缓存中,可以实现的最大缓存时间为2.778ps,最大缓存容量达145.98b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慢光 光缓存器
下载PDF
椭圆柱微腔光子晶体耦合腔波导的慢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长红 万勇 毛强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2-259,共8页
采用大介质柱和椭圆介质柱环绕微腔结构构成光子晶体耦合腔光波导(PC-CROW),在获得慢光的同时,其缓存特性也获得了提高。当普通介质柱半径为0.25a(a为光子晶体晶格常数),环绕微腔圆形大介质柱半径为0.35a时,得到小于2.37×10-4c(c... 采用大介质柱和椭圆介质柱环绕微腔结构构成光子晶体耦合腔光波导(PC-CROW),在获得慢光的同时,其缓存特性也获得了提高。当普通介质柱半径为0.25a(a为光子晶体晶格常数),环绕微腔圆形大介质柱半径为0.35a时,得到小于2.37×10-4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导模群速度,这比均匀介质柱微腔波导的最大群速度减小了一个数量级,存储容量也有所下降;考虑到缓存性能,为了进一步改善PC-CROW的慢光性能和缓存特性,将环绕微腔大介质柱椭圆化,在椭圆长轴为0.42a,短轴为0.20a时,获得导模群速度小于2.3053×10-4c,存储容量达到9.8214 bit,品质因子Q也达到了最大值357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慢光 缓存能力 光子晶体 耦合腔光波导
原文传递
高速光通信中的全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智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1-138,共18页
2016年美国光纤通讯展览会及研讨会(OFC)报道了光传输速率105.1 Tbit/s、传输距离14350 km的实验方案,高速光传输技术日渐成熟丰富,全光交换成为全光网的关键。光交换网络节点对高速光信号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全光逻辑、波长变换、全光缓... 2016年美国光纤通讯展览会及研讨会(OFC)报道了光传输速率105.1 Tbit/s、传输距离14350 km的实验方案,高速光传输技术日渐成熟丰富,全光交换成为全光网的关键。光交换网络节点对高速光信号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全光逻辑、波长变换、全光缓存、全光计算等核心全光信号处理技术。本文在课题组研究工作基础上,介绍现代高速光通信中全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光通信 全光数字信号处理 全光交换 全光缓存 光子神经元
原文传递
光纤参量器件研究进展
13
作者 Colin J.McKinstrie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4年第2期1-7,共7页
综述介绍基于光纤四波混频效应的一些参量器件(放大器、频率转换器、相位共轭器等)的物理特性和工作性能;以及基于这些参量器件的新应用,比如可调谐辐射产生、相位敏感放大器、基于频率转换和色散的缓存以及实时采样等;最后就量子信息... 综述介绍基于光纤四波混频效应的一些参量器件(放大器、频率转换器、相位共轭器等)的物理特性和工作性能;以及基于这些参量器件的新应用,比如可调谐辐射产生、相位敏感放大器、基于频率转换和色散的缓存以及实时采样等;最后就量子信息实验中的光子产生和频率转换等方面进行一些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参量过程 四波混频 放大器 频率转换 光缓冲 频闪观测仪 光子对产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