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of streamwise velocity fluctuations in turbulent channel flows
1
作者 Ting Wu Guowei He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33-240,共8页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is used to study the multiscale localised modes of streamwise velocity fluctuations in turbulent channel flows.ICA aims to decompose signals into independent modes,which may induce s...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is used to study the multiscale localised modes of streamwise velocity fluctuations in turbulent channel flows.ICA aims to decompose signals into independent modes,which may induce spatially localised objects.The height and size are defined to quantify the spatial posi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se ICA modes,respectively.In contrast to spatially extended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modes,ICA modes are typically localised in space,and the energy of some modes is distributed across the near-wall region.The sizes of ICA modes are multiscale and are approximately proportional to their heights.ICA modes can also help to reconstruct the statistics of turbulence,particularly the third-order moment of velocity fluctuations,which is related to the strongest Reynolds shear-stressproducing events.The result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the ICA method may connect statistical descriptions and structural descriptions of turbul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turbulent channel flow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Third-order moment Localised modes
下载PDF
SECOND-MOMENT CLOSURE FOR MODELLING THE NEAR-WALL TURBULENCE IN 3D MEAN FLOWS
2
作者 章光华 熊国华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A second-moment closure for the near-wall turbulence is proposed. The limiting behaviour of this closure near a wall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exact Reynolds-stress transport equations, and it converts asymptotic... A second-moment closure for the near-wall turbulence is proposed. The limiting behaviour of this closure near a wall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exact Reynolds-stress transport equations, and it converts asymptotically into a high- Reynolds-number closure remote from the wall. The closure is applied to a pressure- driven 3D transient channel flow. 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in fair agreement with the DNS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wall turbulence second-moment closure 3D transient channel flow distributions of Reynolds-stress components
下载PDF
高原东南缘大气近地层湍能特征与边界层动力、热力结构相关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徐祥德 王寅钧 +1 位作者 赵天良 姚文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65-1173,共9页
基于云南省大理2008年3、5、7月GPS加密探空试验时段(14和02时)资料,结合边界层铁塔综合观测资料,采用温度梯度法、逆温强度法和涡动相关法分别计算高原东南缘对流边界层(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CBL)及稳定边界层(stable boundary l... 基于云南省大理2008年3、5、7月GPS加密探空试验时段(14和02时)资料,结合边界层铁塔综合观测资料,采用温度梯度法、逆温强度法和涡动相关法分别计算高原东南缘对流边界层(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CBL)及稳定边界层(stable boundary layer,SBL)顶高度,通过计算获取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湍流动能、切变项以及浮力项与大气动力、热力过程垂直相关特征综合分析,可发现湍能方程中浮力项、感热、潜热通量与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获取的大气视热源相关特征显著,这某种程度反映了高原东南缘近地层大气湍流动量、热量输送对低层大气视热源Q_1的重要贡献。低层视热源Q_1亦表现出与湍能方程分量类似的日变化周期,此特征反映了高原东南缘大气热源变化与下垫面水热过程及其湍流输送日变化密切相关;浮力项与湍能等项对大气低层热源与涡动特征、热力混合结构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低层大气视热源、水汽汇均与边界层高度有显著相关,综合分析结果某种程度描述了青藏高原东南缘近地层湍流动量、热量输送状况与低层大气热源,热力混合边界层结构的综合相关物理图像,初步探索了高原东南缘对流活跃区大气湍流运动与大气动力、热力过程相互作用特征。研究表明近地层湍流通量变化某种程度可反映未来局地大气视热源垂直结构变化的"强信号"特征。本文上述研究结论也可启发我们进一步关注近地层湍流通量异常变化特征及其对局地降水过程大气热源结构演变的影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通量 湍能分量 大气动力 热力结构 边界层高度
下载PDF
自转螺旋扭带管内湍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琳 钱红卫 +2 位作者 俞秀民 宣益民 彭德其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应用激光测速仪 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 对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管的湍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光管内流体的流动相比,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管内流体的湍流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流体在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的带动下,呈螺... 应用激光测速仪 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 对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管的湍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光管内流体的流动相比,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管内流体的湍流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流体在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的带动下,呈螺旋流动,而且在近管壁环形区域内流体的轴向分速度明显比管中心区域的高,提高幅度为 25%左右,轴向湍流度比无自转扭带的大,提高幅度为 68%左右;切向分速度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而且切向湍流度很大,比轴向湍流度大 10 倍左右。流体的这些湍流特性的测得为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管内对流传热强化机理的深入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转螺旋扭带管 激光测速 湍流特性 传热强化机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障碍物和管壁导致火焰加速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7
5
作者 杨宏伟 范宝春 李鸿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9-264,共6页
基于K ε模型和改进的EBU Arrehnius燃烧模型 ,考虑了障碍物对流动的附加作用 ,通过修改方程的源项 ,建立了湍流加速火焰现象的理论模型。选用Simple格式 ,壁面边界层采用壁面函数法处理 ,模拟了障碍物和摩擦管壁在三维空间中导致火焰... 基于K ε模型和改进的EBU Arrehnius燃烧模型 ,考虑了障碍物对流动的附加作用 ,通过修改方程的源项 ,建立了湍流加速火焰现象的理论模型。选用Simple格式 ,壁面边界层采用壁面函数法处理 ,模拟了障碍物和摩擦管壁在三维空间中导致火焰加速的现象 ,结果表明障碍物和管壁对火焰都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且障碍物的加速作用更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燃烧 障碍物 数值模拟 火焰加速
下载PDF
波纹管内强制对流换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曾敏 王秋旺 +2 位作者 屈治国 柏巍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空气在具有 3种不同管径 19、2 5、32mm的波纹管内的流动与换热特性 .管的外壁采用电加热 ,来模拟均匀热流的条件 ,测得了不同工况下各种管径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 ,拟合出了所测的参数范围内的阻力和换热实验...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空气在具有 3种不同管径 19、2 5、32mm的波纹管内的流动与换热特性 .管的外壁采用电加热 ,来模拟均匀热流的条件 ,测得了不同工况下各种管径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 ,拟合出了所测的参数范围内的阻力和换热实验关联式 ,并比较了相同管径的波纹管和光管的换热效果 ,发现无论在哪种比较条件下 ,波纹管均比相同管径下的光管综合换热性能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 强制对流换热 阻力特性 实验研究 管壳式换热器
下载PDF
扰流片对汽油/空气脉冲爆震发动机爆震波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殿峰 王家骅 +1 位作者 张会强 林文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9-552,共4页
在汽油 空气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协调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了爆震波峰值压力。研究了圆环型扰流片的堵塞比、片数和间距对爆震波峰值压力的影响,以及上游扰流片间和下游扰流片间压力波峰值压力的变化。研究表明:... 在汽油 空气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协调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了爆震波峰值压力。研究了圆环型扰流片的堵塞比、片数和间距对爆震波峰值压力的影响,以及上游扰流片间和下游扰流片间压力波峰值压力的变化。研究表明:一定结构的PDE,扰流片存在合理的堵塞比和间距以及最少片数。试验得到最佳堵塞比为44 5%左右,最佳片间距为爆震管内径的2倍左右,最少片数为6片。这些结果对PDE和扰流器的优化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爆震发动机 扰流器 爆震波 试验
下载PDF
边界层转捩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琳 邹正平 +1 位作者 宁方飞 陈懋章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5-360,共6页
在数值模拟中将Abu-Ghannam&Shaw(AGS)转捩模型引入到湍流模型中,以考虑流动中的层流和转捩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低雷诺数情况下的平板和涡轮叶栅流动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加入转捩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边界层... 在数值模拟中将Abu-Ghannam&Shaw(AGS)转捩模型引入到湍流模型中,以考虑流动中的层流和转捩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低雷诺数情况下的平板和涡轮叶栅流动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加入转捩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边界层的转捩过程。同时,结果还表明AGS转捩模型对压力梯度变化较大情况下的模拟稍有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边界层转捩 平板 涡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平板及减阻沟槽表面雷诺切应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新华 董守平 赵志勇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
利用二维LDV系统对零压力梯度下光滑面和减阻沟槽面湍流边界层流场进行对比测量。着重考察了相同流动条件下光滑面、沟槽面的槽及峰上部区域雷诺切应力的分布特性,并利用象限分析法研究了沟槽面对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 利用二维LDV系统对零压力梯度下光滑面和减阻沟槽面湍流边界层流场进行对比测量。着重考察了相同流动条件下光滑面、沟槽面的槽及峰上部区域雷诺切应力的分布特性,并利用象限分析法研究了沟槽面对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减阻沟槽面槽峰增强了雷诺切应力水平,使其上部区域下扫事件的平均强度增强;而槽部则抑制了雷诺切应力水平,削弱了其上部区域下扫事件的强度;沟槽上部区域雷诺切应力水平的降低幅度高于槽峰上的增加幅度。由此可以认为:沟槽的抑制作用抵消了沟槽峰部的增强效果,使得近壁区内动量交换水平减弱,从而,减阻沟槽面的雷诺切应力在总体上表现为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LDV 沟槽面 湍流边界层 冒诺切应力 象限分析 相干运动
下载PDF
多种约束流道环境下的软性磨粒流流场特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计时鸣 池永为 +3 位作者 谭大鹏 唐波 李琛 付有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1-77,F0003,共8页
为了解决软性磨粒流加工中工件表面特定加工区域材料去除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约束模块结构控制约束流道内流场的方法。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Mixture两相流模型,建立了面向液-固两相软性磨粒流湍流流型分析的动力学模型。以波浪... 为了解决软性磨粒流加工中工件表面特定加工区域材料去除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约束模块结构控制约束流道内流场的方法。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Mixture两相流模型,建立了面向液-固两相软性磨粒流湍流流型分析的动力学模型。以波浪形和矩形2种约束流道为具体模拟仿真对象,研究软性磨粒流流经2种约束流道过程中压力、速度等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简单流道内的湍流动能小于复杂流道内的湍动能,因此在流道内加入约束模块可提高湍流的紊乱程度;流道加工表面的静压力、动压力在波浪形约束模块作用下比在矩形约束模块的作用下流道性能有所提高,同时在波浪形流道内可根据约束形状形成明显的压力差值;加入不同形状的约束模块改变流道横截面积,可以改变加工表面压力、速度、磨粒入射角等工艺参数,并且能够获得更加明显的小涡流以提高加工精度。数值模拟结果为软性磨粒流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并部分通过试验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数值方法 动力学模型 软性磨粒流 约束模块 Mixture模型 边界层
下载PDF
桥梁断面三分力系数的雷诺数效应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加武 林志兴 项海帆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28-1333,共6页
在TJ- 2风洞中 ,测量了近 2个数量级的雷诺数范围内不同宽高比的 2类桥梁断面的三分力 ;研究了桥梁断面三分力系数雷诺数效应、宽高比对断面三分力系数雷诺数效应的影响 .近流线型桥梁断面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都有明显的雷诺数效应 ;... 在TJ- 2风洞中 ,测量了近 2个数量级的雷诺数范围内不同宽高比的 2类桥梁断面的三分力 ;研究了桥梁断面三分力系数雷诺数效应、宽高比对断面三分力系数雷诺数效应的影响 .近流线型桥梁断面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都有明显的雷诺数效应 ;Π型断面阻力系数雷诺数效应与近流线型断面规律相反 ,升力矩及升力系数雷诺数效应不明显 ;宽高比对三分力系数雷诺数效应有明显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断面 雷诺数效应 紊流度 三分力系数
下载PDF
非设计工况下离心叶轮内湍流场的LDV测量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正先 王永 +2 位作者 曹淑珍 谷传纲 苗永淼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54,共6页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后弯闭式离心叶轮内部气流在非设计工况下的流动进行了实验测量。对比描述了大于和小于设计流量时叶轮流道回转流面上主流速度的分布特点,径向流面上的速度矢量图更清晰地说明了不同进口条件导致流道内气流...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后弯闭式离心叶轮内部气流在非设计工况下的流动进行了实验测量。对比描述了大于和小于设计流量时叶轮流道回转流面上主流速度的分布特点,径向流面上的速度矢量图更清晰地说明了不同进口条件导致流道内气流流动产生分离的位置、强度以及发展的差异。二次流矢量图表明流量的改变影响了离心力和哥氏力在流动中的作用,导致在垂直于主流方向引起截然不同的二次涡旋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离心叶轮 非设计工况 湍流 LDV测量
下载PDF
藏东南地区草地下垫面湍流通量和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宏毅 肖子牛 朱玉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3-935,共13页
利用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藏东南林芝地区草地下垫面的野外试验站点观测资料,分析了晴雨转换过程中林芝地区草地下垫面的近地层基本气象要素、湍流通量和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比分析它们在... 利用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藏东南林芝地区草地下垫面的野外试验站点观测资料,分析了晴雨转换过程中林芝地区草地下垫面的近地层基本气象要素、湍流通量和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比分析它们在典型晴天和阴天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1)草地观测站的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相互吻合,即相对湿度与降水有着一致的变化趋势,而气温、地面温度和风速均与降水的变化相反;观测期间草地站的潜热交换大于感热交换,在无降水时期,感热明显偏高,潜热偏低,降水时期则相反;感热与向下短波辐射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向上短波辐射、向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地表反照率和土壤热通量均与向下短波辐射保持同步的变化关系,而向下长波辐射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2)典型晴天和阴天的分析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各变量的日变化均比阴天条件下剧烈,在白天,感热和潜热在典型晴天的值均大于典型阴天天气下的值,除向下长波辐射外,其他地表辐射分量在晴天条件下的值远大于阴天的值;在夜间,晴天的向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小于阴天的值。(3)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早晨,最低值出现在午后;风速的最小值出现在早晨,最大值出现在中午,且基本上都是晴天天气下大于阴天天气下。因此,藏东南林芝地区草地下垫面的感热、潜热、土壤热通量、辐射平衡各分量、基本气象要素均与晴、雨的转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协同变化关系,这些变量之间相关系数高,吻合度好,表明了该边界层观测数据的可靠性,该观测试验数据可为数值模式在藏东南林芝地区地气交换过程的模拟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南 林芝地区 草地下垫面 湍流通量 地表辐射分量 基本气象要素
下载PDF
典型超高层建筑横风向气动力谱的构成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建国 叶丰 顾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4-109,114,共7页
通过风洞试验得到典型超高层建筑的横风向脉动风荷载分布,将横风向脉动风荷载作用分解为横向紊流及旋涡脱落2种作用机理的共同作用,分析了横风向气动力谱的构成成分,并将分析结果与高频动态测力天平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横... 通过风洞试验得到典型超高层建筑的横风向脉动风荷载分布,将横风向脉动风荷载作用分解为横向紊流及旋涡脱落2种作用机理的共同作用,分析了横风向气动力谱的构成成分,并将分析结果与高频动态测力天平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横向紊流对横风向气动力谱的贡献较小,而旋涡脱落激励对总横风向气动力谱的贡献较大;在不同风场中这些贡献量会发生改变.根据同步测压试验分解横风向气动力谱的方法可以清楚地解释超高层建筑横风向气动力谱的构成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横风 紊流激励 旋涡激励 构成成分 风洞
下载PDF
用三分量热线探头测量平板湍流边界层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金钟 舒玮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7-295,共9页
本文用三分量热线探头,同时测量了零压梯度平板湍流边界层三个方向的脉动速度分量;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了平板湍流边界层的统计特性,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三分量 热线探头 湍流 边界层
下载PDF
湍流状态下单组分气液相平衡体系压力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珍禛 姚远 +3 位作者 罗会娟 宋俊男 江小波 郭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7-532,共6页
以水、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乙酸和丙酮为研究目标,使纯液体与其气相在密闭容器中达到静态气液相平衡。用恒温水浴振荡床使气液相平衡体系以一定速度做回旋运动,研究流动对单组分气液相平衡体系压力变化的影响。实验共选取8个温度,从1... 以水、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乙酸和丙酮为研究目标,使纯液体与其气相在密闭容器中达到静态气液相平衡。用恒温水浴振荡床使气液相平衡体系以一定速度做回旋运动,研究流动对单组分气液相平衡体系压力变化的影响。实验共选取8个温度,从10~80℃每隔10℃选取一个;14个实验振荡速度,从80~210 r/min每隔10 r/min选取一个。在实验条件下,体系动态平衡压力与相平衡压力的偏移率(R)与实验温度和湍动程度成正比,这一数值最大可达74.20%。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出了R与雷诺数和对比温度的关联式。通过该关联式,可以预测当湍动程度足够剧烈时,液相的动态饱和蒸汽压可达静态数值的两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分气液相平衡 饱和蒸汽压 湍流 对比温度
下载PDF
不同坡度单体山丘风速地形修正系数与越山风效应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华伟 陈伟昆 +1 位作者 赵永胜 陈政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3-80,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坡度单体山丘风速地形修正系数与越山风效应对输电塔线结构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5种规范取值与风洞试验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坡度山丘山顶位置和迎、背、侧风坡面风速地形修正系数,并探讨了山丘风场竖向风速分量与紊流度变化... 为了研究不同坡度单体山丘风速地形修正系数与越山风效应对输电塔线结构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5种规范取值与风洞试验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坡度山丘山顶位置和迎、背、侧风坡面风速地形修正系数,并探讨了山丘风场竖向风速分量与紊流度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种规范中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与高耸结构设计规范对不同坡度山丘山顶处的风速地形修正系数的取值最大;山顶位置风速地形修正系数并非完全随坡度增大而增加,坡度大于0.577之后达到1时,风速地形修正系数反而减小;现有的拟合公式计算山丘表面区域的侧风坡风速修正系数取值偏小,而计算上部区域的风速修正系数取值却明显偏大;山体坡度越大则竖向风速分量极大值反而越小,三类坡度山丘在迎风坡和背风坡测试的最大竖向风速分量与参考来流风速的比值分别为0.523和-0.542;山体坡度越大则表面紊流度越大,特别是陡峭山坡背风侧紊流度比较大,坡度为1时山丘背风侧0.6倍山体高度处的紊流度可高达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地形修正系数 风洞试验 山丘 竖向风速分量 紊流度
下载PDF
微可压缩模型(SCM)与可压缩NS方程数值计算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向大平 邓小刚 毛枚良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5-199,共5页
本文开展了微可压缩模型与可压缩N S方程之间的对比研究。通过对层流平板边界层和椭球高雷诺数湍流绕流的数值模拟,比较了微可压缩模型和可压缩N S方程之间的计算精度和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微可压缩模型和可压缩N S方程具有相同的计算精... 本文开展了微可压缩模型与可压缩N S方程之间的对比研究。通过对层流平板边界层和椭球高雷诺数湍流绕流的数值模拟,比较了微可压缩模型和可压缩N S方程之间的计算精度和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微可压缩模型和可压缩N S方程具有相同的计算精度,但是微可压缩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内存和CPU时间都节省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可压缩模型 低马赫数流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心音信号处理的冠心病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康锋 叶学松 +1 位作者 王平 陈裕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8-102,共5页
记录舒张期心音信号,用信号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识别,实现冠心病的无创诊断.将小波分析(WT)、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以及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分别应用于冠心病(CAD)心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并将提取的特征值输入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记录舒张期心音信号,用信号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识别,实现冠心病的无创诊断.将小波分析(WT)、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以及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分别应用于冠心病(CAD)心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并将提取的特征值输入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实验结果,CAD病人和非CAD病人的正确检测率分别是:小波分析80%,85%;ARMA70%,75%;ICA85%,85%.结果表明,在CAD病人的心音中含有300~800Hz的高频心音能量.在三种方法中,ICA显示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信号 冠心病 小波分析 自回归滑动平均 独立分量分析 径向基神经网络
下载PDF
油品自动调合系统对储罐运行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屈威 刘亚贤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13年第3期1-4,67,共4页
为提高经济效益,国内炼化企业油品调合技术都在逐步采用自动在线调和技术。其优势在于由专用软件根据在线组分实测数据即时调节组分量,保证产品合格,组分性质功能不过剩,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通过对炼化企业自动调合系统实例分析,证明... 为提高经济效益,国内炼化企业油品调合技术都在逐步采用自动在线调和技术。其优势在于由专用软件根据在线组分实测数据即时调节组分量,保证产品合格,组分性质功能不过剩,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通过对炼化企业自动调合系统实例分析,证明自动调合过程对目标储罐的平稳运行有较大影响,在建立调合系统时应超前考虑系统配置,以全方位适应实际生产需求;合理设置调合过程中的油品流态、加剂方式以及储罐结构、附属设施,从而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浮盘 搅拌器 扩散管 介质 湍流 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