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6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P、GP73及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何平 徐婧怡 +1 位作者 张雪雪 陈晓龙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本院...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6例与健康体检者48名,分别设为肝硬化组与健康组。对比三组以及PHC组不同病理分期者AFP、GP73及GPC3水平;比较PHC不同预后者的一般资料及AFP、GP73及GPC3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HC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AFP、GP73及GPC3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效果。结果AFP、GP73、GPC3水平:PHC组>肝硬化组>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不同病理分期者AFP、GP73、GPC3水平: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45例,预后不良组7例。两组性别、年龄、BM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红细胞计数、载脂蛋白A1、GGT、AFP、GP73、GPC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凝血酶原、红细胞计数、载脂蛋白A1、GGT、AFP、GP73、GPC3水平上升是影响PH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FP、GP73、GPC3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56、0.857;AUC=0.950(95%CI:0.909~0.991),明显高于AFP、GP73、GPC3单独检测。结论血清AFP、GP73、GPC3三者联合在PH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用于PHC的早期诊断,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血清水平来评估PHC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GP73 GPC3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基于p-n异质结CuO/TiO_(2)复合物高效的载流子分离能力构建超灵敏AFP光电化学分析
2
作者 郑德论 张锐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将TiO_(2)纳米粒子与Cu(pta)MOFs复合,通过高温煅烧策略制得CuO/TiO_(2)复合物.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复合物对可见光更强的吸收利用效率,CuO/TiO_(2)修饰的ITO电极展现出显著的光电化学(PEC)响应信号,其光电流值(59.4μA)分别是单组分T... 将TiO_(2)纳米粒子与Cu(pta)MOFs复合,通过高温煅烧策略制得CuO/TiO_(2)复合物.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复合物对可见光更强的吸收利用效率,CuO/TiO_(2)修饰的ITO电极展现出显著的光电化学(PEC)响应信号,其光电流值(59.4μA)分别是单组分TiO_(2)和CuO粒子的15.5和7.4倍.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试结果证实CuO/TiO_(2)/ITO电极比CuO和TiO_(2)材料具有更大的LSV响应强度.这可归因于获得的薄片层状CuO粒子及其兼有的多孔隙特征促进了光的多重散射/反射效应,同时CuO/TiO_(2)复合材料具有的典型p-n异质结构(能级带隙匹配)大幅促进了光生电荷载流子(e^(-)/h^(+))的分离与转移.选用戊二醛(GA)作为交联手臂分子,通过温和的醛胺反应将壳聚糖(CS)和anti-AFP抗体组装于CuO/TiO_(2)/ITO电极表面,再用牛血清蛋白(BSA)封闭活性位点,构建出PEC传感平台(BSA/anti-AFP/GA-CS/CuO/TiO_(2)/ITO),实现了对不同浓度甲胎蛋白(AFP)的高灵敏检测(检出限达到2.63×10^(-4) ng/mL).制备的传感电极同时展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层CuO粒子 CuO/TiO_(2)复合物 p-n异质结 光电化学传感器 afp检测
下载PDF
血清CEA、AFP与FOLR1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意义
3
作者 朱春凯 欧阳立博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与叶酸受体1(FOLR1)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7例卵巢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97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参与者入院时血清CEA、AFP、FOLR1水平,分析血清CEA、AF...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与叶酸受体1(FOLR1)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7例卵巢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97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参与者入院时血清CEA、AFP、FOLR1水平,分析血清CEA、AFP、FOLR1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AFP、FOLR1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血清CEA、AFP、FOLR1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学参数卵巢癌患者血清CEA、AFP、FOLR1水平比较:中高分化低于低分化,Ⅰ~Ⅱ期低于Ⅲ~Ⅳ期,肌层浸润程度<1/2低于肌层浸润程度≥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AFP、FOLR1水平与卵巢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FIGO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AFP、FOLR1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5,最佳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85%、68.01%。结论 血清CEA、AFP与FOLR1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进一步提高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诊断 CEA afp FOLR1
下载PDF
基于PIVKA-Ⅱ和AFP建立的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
4
作者 李燕妮 何新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17-0122,共6页
探讨基于PIVKA-Ⅱ和AFP及血清指标建立的肝癌风险预测模型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HBV相关HCC223例,N-HCC393例,含LC212例,CHB181例,检测研究对象的PIVKA-Ⅱ、AFP、TBIL、DBIL、ALT、AST、GGT... 探讨基于PIVKA-Ⅱ和AFP及血清指标建立的肝癌风险预测模型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HBV相关HCC223例,N-HCC393例,含LC212例,CHB181例,检测研究对象的PIVKA-Ⅱ、AFP、TBIL、DBIL、ALT、AST、GGT、ALB、HGB、PLT并计算IBIL、AST/ALT、ASAP,行统计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结果 HCC较N-HCC组男性占比更高,年龄更大,IBIL无差异,余指标均有差异;HCC较LC组TBIL、IBIL、AST/ALT、HGB、PLT、ASAP无差异,余指标均有差异;HCC较CHB组,IBIL无差异,余指标均有差异;先单后多回归分析:年龄、PIVKA-II、AFP、AST/ALT、GGT存在显著影响(P<0.05)为独立风险因子,构建新模型;ROC:新建模型与ASAP模型诊断效能相当,AUC(0.889vs0.990)、YI(0.889vs0.900),均高于单项。结论 新建模型和ASAP模型应用均可提高HCC诊断效能,弥补单项检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 PIVKA-Ⅱ afp 血清学指标 预测模型 ASAP
下载PDF
AFP、CEA、CA724、CA125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宋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44-0148,共5页
探究针对早期胃癌疾病进行诊断时采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胃蛋白酶原I(PGI)和胃蛋白酶原II(PGII)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时间为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医治的80例早期胃癌患... 探究针对早期胃癌疾病进行诊断时采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胃蛋白酶原I(PGI)和胃蛋白酶原II(PGII)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时间为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医治的80例早期胃癌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在本院医治的8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即为对照1组。再截取同时间段内80例健康体检者,即为对照2组。各组患者均对其检测上述指标,分析指标水平。再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三组比较AFP、PGII两项指标水平,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各组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CEA、CA125两项指标水平比较高,其余CA724、PGI、PGR(PGI/PGII比值)指标水平比较低,差异明显(P<0.05)。探究ROC曲线分析得出,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0.768(95%CI:0.713~0.891)最高,灵敏度数值为71.88%,、特异度数值为91.62%,、准确度数值为74.25%。结论 联合检测AFP、CEA、CA724、CA125、PGI、PGII,可以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早期胃癌的参考指标,有着较高诊断价值,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CEA CA724 CA125 胃蛋白酶原 早期胃癌
下载PDF
血清VEGF、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D-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焕焕 聂志勇 +3 位作者 吴涛 袁冬冬 张悦姗 刘文会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80例符合条件的晚期肝癌患者,均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分别在治疗前、2周期治疗后...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80例符合条件的晚期肝癌患者,均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分别在治疗前、2周期治疗后检测血清AFP及VEGF水平的变化,同时按RECIST 1.1版判断近期疗效,直至疾病进展,分析近期疗效与血清VEGF、AFP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及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PR 19例,SD 40例,PD 21例,疾病有效率RR为23.75%,疾病控制率DCR为73.75%。无效组肿瘤分期IV期、多发性肿瘤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肿瘤直径>3cm较有效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清VEGF及AFP的水平,PR患者显著降低(t=10.979,P=0.000;t=41.185,P=0.000),SD患者无明显差异(t=1.866,P=0.070;t=0.931,P=0.358),PD患者显著升高(t=-12.185,P=0.000;t=-8.001,P=0.000)。ROC曲线结果显示,VEGF、AFP及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以两者联合最大。结论血清VEGF和AFP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晚期肝癌患者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可作为预测联合治疗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贝伐珠单抗 VEGF afp
下载PDF
超声造影、CT增强联合肿瘤标志物AFP、CA199诊断肝癌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张成芳 陈晓琼 聂新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100-103,共4页
目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对肝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和增强CT联合肿瘤标志物AFP、CA199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癌组(n=256)、良性疾病组(n=110)和... 目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对肝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和增强CT联合肿瘤标志物AFP、CA199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癌组(n=256)、良性疾病组(n=110)和对照组(n=50)的临床资料。肝癌组和良性疾病组术前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病理诊断,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和CA199含量,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超声造影的检出率高于增强CT。肝癌组血清AFP、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ROC曲线显示超声和增强CT联合肿瘤标志物AFP、CA199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率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增强CT、AFP、CA199的联合检测显著提高了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有显著作用,可作为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CT增强 afp CA199 肝癌
下载PDF
AFP、PIVKA-Ⅱ、Ferritin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效能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倪凯茹 高晨慧 +1 位作者 颜士健 洪智慧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44-449,538,共7页
目的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P、PIVKA-Ⅱ、Ferritin检... 目的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P、PIVKA-Ⅱ、Ferritin检测数值,按照临床诊断信息分为健康体检组(74例)、肝炎肝囊肿组(63例)、肝硬化组(40例)、腺瘤增生组(76例)及肝癌组(788例),比较各指标在各肝相关分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性分析及Kappa分析评价AFP与PIVKA-Ⅱ的应用特性。通过ROC曲线及Kappa分析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肝恶性肿瘤的效能。比较各指标对肝恶性肿瘤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3指标在各分组中的表达差异明显,AFP在健康人群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57.61%;PIVKA-Ⅱ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64.47%;Ferritin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12.16%,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34.90%。分析AFP与PIVKA-Ⅱ指标相关性,Y=0.0786 X+1.5675,线性度偏差显著;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381,一致性一般。多指标联合应用在肝癌组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在腺瘤增生+肝癌组中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在肝癌诊断中,AFP、Ferritin、PIVKA-Ⅱ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8.96%,特异性为80.24%,高于单项目检测的灵敏度,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2.52%,特异性为78.53%。3指标在肝癌治疗前后差异明显,AFP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4.11ng/mL下调至3.2ng/mL,Ferritin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244ng/mL下调至223ng/mL,PIVKA-Ⅱ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161mIU/mL下调至24.78mIU/mL;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后数值差异,AFP:P<0.0247;Ferritin:P<0.4842;PIVKA-Ⅱ:P<0.0001,AFP、PIVKA-Ⅱ指标变化有更强的临床一致性和预后指导价值。结论3项传统肝癌检测指标在良恶性疾病中表达差异明显,其中两个核心指标AFP与PIVKA-Ⅱ一致性较差,但互补性强,联检可以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相较于腺瘤增生+肝癌综合诊断,多指标联检对单纯肝癌的诊断效能更高。AFP与PIVKA-Ⅱ的疗效监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异常凝血酶原 铁蛋白 肝癌 诊断 疗效监测
下载PDF
血清PIVKA-Ⅱ、AFP、GGT及AL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刘嘉清 王琴 +1 位作者 周廷栋 周强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1例初治PHC患者为PHC组,39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血清... 目的:探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1例初治PHC患者为PHC组,39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血清PIVKA-Ⅱ、AFP、GGT及ALP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比较各组间水平,同时分析各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PHC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结果:PHC组患者血清PIVKA-Ⅱ、AFP、GGT及ALP均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IVKA-Ⅱ、AFP、GGT和ALP单项检测的AUC分别为0.839、0.834、0.837和0.799。联合检测AUC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AUC,其中PIVKA-Ⅱ、AFP、GGT及ALP联合检测的AUC最高(0.939),敏感度最高(90.24%),PIVKA-Ⅱ与AFP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最高(97.47%)。结论:血清PIVKA-Ⅱ、AFP、GGT及ALP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的诊断效能,四者联合有利于PHC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PIVKA-Ⅱ afp GGT ALP 联合检测
下载PDF
母体产前血清AFP、Freeβ-HCG、uE3检测对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敏 杨可可 张卫云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雌三醇(uE3)检测对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3年3月100例高风险孕妇进行无创DNA检测,根据染色体状态分为阳性组、阴性组。... 目的探讨产前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雌三醇(uE3)检测对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3年3月100例高风险孕妇进行无创DNA检测,根据染色体状态分为阳性组、阴性组。对比2组孕12周时血清AFP、Freeβ-HCG、uE3及NT值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各指标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影响因素;ROC分析孕12周时血清各指标联合检测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阳性组孕12周时血清AFP、uE3均低于阴性组、血清Freeβ-HCG及NT值均高于阴性组(P<0.05);分析认为孕12周时血清AFP、uE3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保护因素、Freeβ-HCG及NT值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孕12周时检测母体血清AFP、Freeβ-HCG、uE3水平对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AUC分别为0.654、0.673、0.664,其联合检测对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AUC为0.717。结论产前母体血清AFP、Freeβ-HCG、uE3联合检测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中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3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更高,可广泛应用于早期临床筛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Freeβ-HCG UE3 产前筛查 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AFP阴性肝癌患者手术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马平川 陈子祥 +1 位作者 赵义军 刘付宝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AFP阴性肝癌患者切除术后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480例行肝切除术的AFP阴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09例,女性71例;年龄为(58±11)岁。观察指标:(1)AFP... 目的探讨AFP阴性肝癌患者切除术后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480例行肝切除术的AFP阴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09例,女性71例;年龄为(58±11)岁。观察指标:(1)AFP阴性患者术后情况。(2)AFP阴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3)AFP阴性肝癌预后的预测模型构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最终纳人研究共480例患者。男性409例,女性71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8岁。大血管侵犯22例,MV1107例,胆管癌栓16例,肿瘤多发65例,肿瘤平均直径57mm,最大肿瘤直径200mm,肿瘤分化Ⅰ~Ⅱ级392例,Ⅲ~Ⅳ级88例,TNM Ⅰ-Ⅱ期388例,Ⅲ~Ⅳ期92例,肝硬化324例,乙肝411例,CA19-9阳性72例。(2)手术情况:有267例达到解剖性肝切除,155例大于2个肝段切除,20例行扩大肝切除,所有患者均达到R0切除,248例术中行肝门阻断,56例联合其他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30±80)min,术中出血量为800(5001200)mL,术中输血率为23.1%(111/480)。(3)术后情况: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12%(135/480),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57例,其中胸腔或腹腔穿刺抽积液29例,术后出血12例,Ⅳ级16例,肝衰13例,3例术后严重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转入ICU治疗后均好转顺利出院。480例患者中,合并胆汁漏5例,合并肺部感染30例,合并切口感染6例,保守治疗后均好转。术后住院时间为(16±7)d。(4)随访情况:525例患者中45例患者失访或病例资料不完整,最终纳入480例患者,其中复发258例,死亡217例,其中因肝癌死亡182例。平均无瘤生存期为38个月,总生存期为48个月。1年存活率87.9%,3年存活率70.4%,5年存活率56.7%。(5)预后影响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大血管侵犯、有MVI、合并胆管癌栓、肿瘤多发、肿瘤大小、肿瘤分化较差、BCLC分期较晚、ALBI分级较差是影响AFP阴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风险比=0.349,0.501,2.000,0.372,1.003,2.071,2.088,1.623,95%可信区间为0.209~0.583,0.372~0.676,1.058~3.782,0.270~0.513,1.002~1.004,1.709~2.509,1.770~2.463,1.244~2.11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多发、肿瘤大小、肿瘤分化较差、是影响AFP阴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95%可信区间为,P<0.05)。结论AFP阴性肝癌发病率较低,但预后不佳,手术切除仍是最佳治疗方式。肿瘤较大、肿瘤多发、肿瘤分期较晚、ALBI分级较差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阴性 肝细胞癌 预后
下载PDF
基于PIVKA-Ⅱ、AFP检测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肝癌诊断预测模型性能分析
12
作者 宋佳悦 袁权 +1 位作者 车雨东 张毅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75-78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PIVKA-Ⅱ和AFP检测及机器学习算法的肝癌辅助诊断预测模型建立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健康体检者112例,肝良性疾病患者149例,以及初诊为肝癌的患者265例,评价受试者基线血清异常凝... 目的:探讨基于PIVKA-Ⅱ和AFP检测及机器学习算法的肝癌辅助诊断预测模型建立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健康体检者112例,肝良性疾病患者149例,以及初诊为肝癌的患者265例,评价受试者基线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辅助诊断预测模型,比较不同模型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PIVKA-Ⅱ和AFP在肝癌组患者中的水平最高,与肝癌患者肿瘤的大小、数量、分化程度等临床特征相关。以年龄、性别、PIVKA-Ⅱ和AFP水平为特征,借助梯度提升机(GBM)算法构建的肝癌辅助诊断预测模型在诊断肝癌、早期肝癌、晚期肝癌和AFP阴性肝癌的性能均优于PIVKA-Ⅱ、AFP单项及ASAP模型。结论:以年龄、性别、PIVKA-Ⅱ和AFP水平为特征,借助GBM算法构建的肝癌辅助诊断预测模型提高了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PIVKA-Ⅱ afp 梯度提升机算法 诊断价值
下载PDF
AFP、PLR、ILF3水平变化评估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徐文博 张相安 齐德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究甲胎蛋白(AFP)、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ILF3)蛋白水平变化早评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62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进... 目的探究甲胎蛋白(AFP)、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ILF3)蛋白水平变化早评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62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AFP、PLR、ILF3检测,并在患者术后随访2年,根据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94)和转移组(n=6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AFP、PLR、ILF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FP、PLR、ILF3水平变化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的TNM分期、Borrmann分型、淋巴脉管侵袭、年龄、肿瘤直径、CEA、AFP、PLR、ILF3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38、54.035、12.635,t=3.097、2.619、2.667、4.885、4.059、4.2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Borrmann分型、年龄、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CEA、AFP、PLR、ILF3水平均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FP、PLR、ILF3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的AUC面积分别为0.725、0.696、0.713、0.857,提示三者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效果最优(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患者术前血清中AFP、PLR、ILF3水平均呈现高水平表达状态,三者对于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 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 术后早期复发转移
下载PDF
AFP在肝癌免疫治疗中的临床预测价值
14
作者 于梦媛 乔丽丽 张建东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9期15-19,共5页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FP)在肝癌免疫治疗中的临床预测价值,为患者结局预测和免疫治疗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2007年4月-2023年7月在我院接受免疫治疗的肝癌患者,绘制基线资料表。根据免疫治疗前最近一次AFP表达水平和患者生存...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FP)在肝癌免疫治疗中的临床预测价值,为患者结局预测和免疫治疗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2007年4月-2023年7月在我院接受免疫治疗的肝癌患者,绘制基线资料表。根据免疫治疗前最近一次AFP表达水平和患者生存期绘制KM曲线,分析AFP的临床预后价值。以AFP值<100ng/mL、100~10000ng/mL、≥10000ng/mL分为三组,统计不同组别患者在免疫治疗后的进展情况(进展部位、数量等),分析AFP对肝癌患者免疫治疗后进展的预测能力。结果:AFP低于400ng/mL的肝癌患者组在免疫治疗后有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AFP(100~10000ng/mL)组内的患者发生免疫抵抗的比率最高;AFP(100~10000ng/mL)组免疫治疗后最常见的进展部位为肺,AFP<100ng/mL及>10000ng/mL组最常见的进展部位为肝(原发灶增大或肝内新发病灶)。结论:肝癌患者免疫治疗前AFP表达水平对免疫治疗患者生存期和肿瘤进展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法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免疫治疗 afp 免疫抵抗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孕中期GDM患者血清AFP、hCG、uE3对妊娠不良事件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徐晖 冼妮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0期1987-1991,共5页
目的探究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游离雌三醇(uE3)对妊娠不良事件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咸宁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GDM患者117例,根据妊娠结局... 目的探究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游离雌三醇(uE3)对妊娠不良事件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咸宁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GDM患者117例,根据妊娠结局差异分为结局良好组(n=75)与结局不良组(n=42);根据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分为正常发育组(n=89)与异常发育组(n=28)。收集并比较各组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GDM患者妊娠不良事件和胎儿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孕中期血清AFP、hCG、uE3对GDM患者妊娠不良事件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24 kg/m^(2)、AFP、hCG水平升高以及uE3水平降低均为GDM患者妊娠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孕前BMI≥24kg/m^(2)、孕次≥1次、AFP、hCG水平升高以及uE3水平降低均为影响GDM患者胎儿生长发育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FP、hCG以及uE3单独和联合检测GDM患者妊娠不良事件的ROC面积分别为0.719、0.759、0.717以及0.824,三者单独和联合检测GDM患者胎儿生长发育的ROC面积分别为0.756、0.747、0.713以及0.811(P<0.05)。结论孕中期血清AFP、hCG、uE3水平均与GDM患者妊娠不良事件和胎儿生长发育密切关联,且三者联合检测对GDM妊娠不良事件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甲胎蛋白 游离雌三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下载PDF
Hsp90α、CER及AFP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疗效的价值
16
作者 姚冬梅 田添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8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α)、铜蓝蛋白(CER)及甲胎蛋白(AFP)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2... 目的 分析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α)、铜蓝蛋白(CER)及甲胎蛋白(AFP)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2个月采用mRECIST标准评价术后疗效,根据疗效差异将其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血清Hsp90α、CER及AFP水平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TACE治疗前上述血清指标对TACE后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入组对象经TACE治疗有效率为72.86%。良好组和不良组临床分期、肿瘤边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5.440、10.928,P<0.05)。TACE治疗前不良组血清Hsp90α、CER及AFP水平均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2.082、2.964,P<0.05),TACE治疗结束后不良组血清Hsp90α、CER及AFP水平均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6、6.866、8.687,P<0.05)。TACE治疗前,随着临床分期增加,血清Hsp90α、CER、AFP值均不断升高(F=4.966、4.817、7.878,P<0.05);肿瘤边界不规则血清Hsp90α、CER及AFP水平高于肿瘤边界规则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9、3.434、10.27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ACE治疗前,血清Hsp90α、CER及AFP水平联合预测TACE后疗效的AUC最大(P<0.05)。结论 血清Hsp90α、CER及AFP水平检测可以较好预测TACE后临床疗效,上述指标可以为临床干预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热休克蛋白90 铜蓝蛋白 甲胎蛋白
下载PDF
可切除肝癌预后评估中IBI评分与AFP、ALP水平的综合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卢晶 张园 +2 位作者 张星 温省初 谢旭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88-0091,共4页
本综述探讨了可切除HCC预后评估中IBI评分、AFP和ALP水平的综合应用研究进展。IBI评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预后评估体系,从术后炎症角度进行分析,为评估HCC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AFP和ALP作为HCC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的变化能够... 本综述探讨了可切除HCC预后评估中IBI评分、AFP和ALP水平的综合应用研究进展。IBI评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预后评估体系,从术后炎症角度进行分析,为评估HCC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AFP和ALP作为HCC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的变化能够反映HCC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进展。通过综合应用这些参数,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预后评估信息,从而帮助制定更为个体化和科学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的研究显示,IBI评分与AFP、ALP水平的综合应用在提高HCC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和临床决策中显示出较好的价值。未来的研究应集中于探索新的预后评估参数、优化预后评估模型,并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切除HCC 预后评估 IBI评分 afp ALP 综合应用
下载PDF
PIVKA-Ⅱ、AFP、AFP-L3、CEA及不同组合模式在转移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评分模型的构建
18
作者 鲍彩丽 侯仁花 +1 位作者 刘艳 王迎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质(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α-fetoprotein heterogeneity-L3,AFP-L3)、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质(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α-fetoprotein heterogeneity-L3,AFP-L3)、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不同组合模式在转移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评分模型的构建。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283例肺癌、肠癌患者的血清,根据是否发生肝转移分为试验组(发生肝转移,n=70)和对照组(未发生肝转移,n=213),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PIVKA-Ⅱ、AFP、AFP-L3、CEA的水平。比较各指标及其不同组合对转移性肝细胞癌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并绘制ROC曲线。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转移性肝细胞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转移性细胞癌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PIVKA-Ⅱ、AFP、AFP-L3、CEA的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结肠息肉、脂肪肝、肿瘤大小、阳性淋巴结数目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AFP、AFP-L3、CEA、患有结肠息肉、脂肪肝、肿瘤≥5 cm、有阳性淋巴结是转移性肝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不同的组合指标中,PIVKA-Ⅱ+AFP+AFP-L3+CEA组合在敏感度和特异度等参数之间可达到相对最佳的平衡。对进入回归方程的指标进行风险评分,其中患有结肠息肉、患有脂肪肝、肿瘤大小≥5 cm、PIVKA-Ⅱ≥40 mAU/mL、AFP≥8.3 ng/mL、AFP-L3≥10%、CEA≥5.7 ng/mL七项指标分别设定为2、2、2、3、3、1.5、3.5分。总分在1.5~17分,根据百分位数进行评分分级,低危组<7分,中危组7~12.5分,高危组>12.5分,结果显示随着评分增加,转移性肝细胞癌风险增加。结论PIVKA-Ⅱ+AFP+AFP-L3+CEA组合在敏感度和特异度等参数之间可达到相对最佳的平衡,依据转移性肝细胞癌风险预测模型制定的评分标准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KA-Ⅱ afp afp-L3 CEA 转移性肝细胞癌 评分模型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CEA、AFU、AFP检测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王珏 吕永锋 +1 位作者 焦琳 祝丽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756-759,764,共5页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结合癌胚抗原(CEA)、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检测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恶性肿瘤141例(肝恶性肿瘤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结合癌胚抗原(CEA)、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检测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恶性肿瘤141例(肝恶性肿瘤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良性肝病患者138例(良性肝病组)、健康体检者133名(健康体检组)。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析CDFI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结果。比较不同组别、肝恶性肿瘤组不同疾病类型的RI、Vmax、CEA、AFU、AFP水平。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CDFI、CEA、AFU、AFP与病理检查诊断的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CDFI、CEA、AFU、AFP单一及联合检测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病理诊断为标准,CDFI共检出118例(83.68%)肝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肝癌73例、继发性肝癌45例;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均以少血供为主要特征。RI、Vmax、CEA、AFU、AFP水平:肝恶性肿瘤组>良性肝病组>健康体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RI、Vmax、CEA、AFU、AFP水平均高于继发性肝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FI、CEA、AFU、AFP联合检测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766,灵敏度、特异度、AUC(95%CI)分别为92.55%、91.18%、0.762(0.637~0.814),与CDFI、CEA、AFU、AFP单一检测Kappa值、灵敏度、特异度、AUC(95%C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FI、CEA、AFU及AFP检测对肝恶性肿瘤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上述指标相互结合在肝恶性肿瘤诊断具有确切的互补作用,可全面、准确判定肝恶性肿瘤,提高肝恶性肿瘤诊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CEA AFU afp 肝恶性肿瘤
下载PDF
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血清AFP、CEA、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燕彩霞 王达 +1 位作者 魏传霞 陈树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TACE术治疗,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酸味方,治疗4周。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FP、CEA、CA-125水平;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并计算CD_(4)^(+)/CD_(8)^(+);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68%(38/41)、75.61%(31/4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62.35±9.12)ng/mL、(2.13±0.39)μg/mL、(32.37±5.93)U/mL,对照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139.65±20.71)ng/mL、(2.47±0.42)μg/mL、(49.62±6.03)U/mL,观察组血清AFP、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44.08%±5.41%、21.64%±2.96%、1.65%±0.28%、35.42%±3.97%,对照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37.26%±4.76%、25.47%±3.08%、1.22%±0.27%、29.65%±4.25%,观察组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应用酸味方有利于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抑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CD_(4)^(+)/CD_(8)^(+)比值、提高QOL-LC评分,并且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味方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afp CEA CA-125 CD_(4)^(+)/CD_(8)^(+)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