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井液用抑制剂络合铝中铝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1
作者 孟丽艳 徐生靖 +1 位作者 孙举 马文英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47-51,共5页
采用双氧水热解酸化法处理可将偏铝酸根转变为铝离子,再用氟盐置换EDTA容量法滴定分析测定铝离子含量,从而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偏铝酸根的含量。结果表明∶此种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超过98%、重复性试验得到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该方法可... 采用双氧水热解酸化法处理可将偏铝酸根转变为铝离子,再用氟盐置换EDTA容量法滴定分析测定铝离子含量,从而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偏铝酸根的含量。结果表明∶此种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超过98%、重复性试验得到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该方法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结果可靠准确,是测定钻井液用抑制剂络合铝中铝离子含量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不仅有利于抑制剂络合铝产品的质量控制,还可对络合铝的现场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铝 铝离子 滴定分析法 氟盐置换EDTA容量法 钻井液用抑制剂
下载PDF
铝电解质中碱金属阳离子对Al—O—F复合离子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韩泽勋 蒿鹏程 +3 位作者 陈长科 陈润东 张林威 吕晓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707-720,共14页
铝电解质中复杂复合离子的结构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熔体的性质,进而影响铝电解过程及其技术经济指标。为此,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碱金属阳离子对Al—O—F复合离子([Al_(2)OF_(6)]^(2-)和[Al_(2)O_(2)F_(4)]^(2-))的结构和稳定性的影... 铝电解质中复杂复合离子的结构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熔体的性质,进而影响铝电解过程及其技术经济指标。为此,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碱金属阳离子对Al—O—F复合离子([Al_(2)OF_(6)]^(2-)和[Al_(2)O_(2)F_(4)]^(2-))的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其结构特征、电荷布居、拉曼光谱、阳离子结合自由能和态密度。研究表明,对于孤立的Al—O—F复合离子体系,[Al_(2)OF_(6)]^(2-)复合离子的稳定性大于[Al_(2)O_(2)F_(4)]^(2-)复合离子;当加入碱金属阳离子后,较大尺寸的碱金属阳离子会增强[Al_(2)OF_(6)]^(2-)和[Al_(2)O_(2)F_(4)]^(2-)复合离子的稳定性,这说明Al—O—F复合离子容易生成并长期存在于冰晶石熔盐电解质中,并遵循K_(3)AlF_(6)>Na_(3)AlF_(6)>Li_(3)AlF_(6)的顺序。从电子密度差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Al原子和碱金属阳离子的部分电荷消失后聚集到O和F原子周围。本文计算的Al—O—F复合离子的拉曼频率和文献值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F复合离子 密度泛函理论 碱金属阳离子 铝电解质 结构和稳定性
下载PDF
四环素-Al(Ⅲ)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杨周生 于俊生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57-1461,共5页
研究了四环素 (TC) -Al3+ 配合物与 DNA的相互作用 .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 ,TC与 DNA无明显的相互作用 ,但在 Al3+离子存在下 ,TC能结合到小牛胸腺 DNA上 .TC先与 Al3+作用 ,生成 TC-Al二元配合物 ,该配合物再与 DNA发生作用 ,形... 研究了四环素 (TC) -Al3+ 配合物与 DNA的相互作用 .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 ,TC与 DNA无明显的相互作用 ,但在 Al3+离子存在下 ,TC能结合到小牛胸腺 DNA上 .TC先与 Al3+作用 ,生成 TC-Al二元配合物 ,该配合物再与 DNA发生作用 ,形成 (TC-Al) -DNA三元配合物 .TC-Al二元配合物与 DNA的结合常数为 6.5× 1 0 4 L/mol,其配位比 n(TC)∶ n(Al)∶ n(DNA) =1∶ 1∶ 1 .TC-Al配合物与 DNA的键合模式主要是静电相互作用 .溶液的 p H值对 TC-Al二元配合物和 (TC-Al) -DNA三元配合物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利用 TC-Al配合物与 DNA作用使体系荧光强度增强的性质测定 DNA,其线性范围为 1 .0× 1 0 - 6 ~6.0× 1 0 - 5mol/L,检测限为 5 .0× 1 0 - 7mol/L.分别测定了天然与热变性酵母样品中 DNA的含量 ,结果令人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Al(Ⅲ) 配合物 DNA 相互作用 铝离子 抗菌素 药理 测定
下载PDF
培氟沙星-Al(Ⅲ)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文志刚 孙成斌 赵书林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3,共4页
利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培氟沙星(PEF)-Al^3+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培氟沙星(PEF)能与Al^3+生成PEF-Al(Ⅲ)二元配合物,该配合物能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利用DNA与PEF-Al(Ⅲ)作用能猝灭体系荧光强度的性质测定DNA,其线... 利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培氟沙星(PEF)-Al^3+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培氟沙星(PEF)能与Al^3+生成PEF-Al(Ⅲ)二元配合物,该配合物能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利用DNA与PEF-Al(Ⅲ)作用能猝灭体系荧光强度的性质测定DNA,其线性范围为8.0×10^-6~2.25×10^-4 mol/L,检出限为5.0×10^-6mol/L。讨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其结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氟沙星 铝离子 配合物 DNA
下载PDF
土壤与酸性含氟溶液相互作用特征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茂旭 蒋新 +2 位作者 和文祥 王芳 杨杰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469,共5页
通过反复多次提取实验方法模拟了酸性含氟溶液与红壤和赤红壤相互作用过程 .结果表明 :在相互作用过程中 ,土壤中氟含量不同对土壤溶液pH有明显不同的影响 .当氟含量较低时氟离子对土壤溶液pH的影响不明显 ;当浓度较高时则可大大提高土... 通过反复多次提取实验方法模拟了酸性含氟溶液与红壤和赤红壤相互作用过程 .结果表明 :在相互作用过程中 ,土壤中氟含量不同对土壤溶液pH有明显不同的影响 .当氟含量较低时氟离子对土壤溶液pH的影响不明显 ;当浓度较高时则可大大提高土壤溶液的pH ,缓冲土壤酸化 .在第一次提取中因氟的大量吸附可减少溶液中铝的浓度 ,且氟含量越高铝浓度减少量越大 .随提取次数增加土壤溶液中铝、氟浓度同时增加 ,且氟含量越高铝浓度越大 ,其中氟以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溶液 氟离子 土壤监测 相互作用 特征 机理
下载PDF
氢氧化铝表面硼吸附络合物结构状况的解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朱端卫 程东升 +1 位作者 耿明建 刘武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4,共5页
对Al(OH)3+H3BO3,Al(OH)3,H3BO3等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红外差分谱以及Al(OH)3+H3BO3的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结果表明,Al(OH)3+H3BO3样品在1423和1279cm-... 对Al(OH)3+H3BO3,Al(OH)3,H3BO3等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红外差分谱以及Al(OH)3+H3BO3的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结果表明,Al(OH)3+H3BO3样品在1423和1279cm-1处有2个特征吸收峰,这些峰与H3BO3表现出的吸收峰相比,峰带更宽,说明在Al(OH)3+H3BO3处理中,Al(OH)3表面形成了一种新物质,即硼的吸附络合物。氢氧化铝表面硼吸附络合物的SIMS图谱表明,硼在Al(OH)3表面高度密集,反映了这一表面结构状况中铝硼原子比例不同于简单的硼铝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吸附络合物 氢氧化铝 红外光谱 土壤
下载PDF
有机磷与土壤矿物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严玉鹏 王小明 +1 位作者 刘凡 冯雄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0-1299,共10页
土壤有机磷是土壤环境中重要的磷组分,其在环境中的界面反应影响着磷素的迁移、转化、生物有效性以及环境行为。本文主要总结了土壤中典型有机磷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解吸、溶解-沉淀等反应特性和微观机制,以及有机磷-矿物相互作用对有机... 土壤有机磷是土壤环境中重要的磷组分,其在环境中的界面反应影响着磷素的迁移、转化、生物有效性以及环境行为。本文主要总结了土壤中典型有机磷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解吸、溶解-沉淀等反应特性和微观机制,以及有机磷-矿物相互作用对有机磷形态、金属离子界面反应行为,以及矿物胶体化学稳定性与溶解转化的影响等环境效应。土壤有机磷可含多个磷酸基团,相对分子质量大,电荷密度高,通过界面反应与环境矿物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并影响矿物的电荷性质、共存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以及胶体化学稳定性。有机磷界面反应特性和机制受矿物类型和结晶度、有机磷相对分子质量、pH、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因素的影响。有机磷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密度一般随着体系pH、矿物结晶度和有机磷相对分子质量的升高而降低。有机磷一般可在矿物表面形成内圈络合物,某些情况下还存在氢键作用,甚至转化形成表面沉淀。有机磷和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一般存在协同效应(尤其是在低pH条件下),即金属离子促进了有机磷的吸附,有机磷也促进金属离子的固定;吸附机制因反应体系而异,主要包括形成三元表面络合物和表面沉淀等,多数时候存在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最后讨论了环境中有机磷与矿物相互作用的主要研究热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 吸附-解吸 铁铝氧化物 黏土矿物 金属离子 内圈络合物
下载PDF
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沉积
8
作者 阚洪敏 祝珊珊 +1 位作者 张宁 王晓阳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452-456,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沉积,以探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及表面合金化.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还原时,铝络合离子首先被还原为金属铝,接着生成的金属铝与铜基体形成铜铝合金.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沉积,以探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及表面合金化.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还原时,铝络合离子首先被还原为金属铝,接着生成的金属铝与铜基体形成铜铝合金.电沉积实验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物相分析仪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及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样品侧面线扫描照片结果表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析出时与铜基体形成合金,具有明显的过渡层.X射线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为AlCu和Al2Cu,这与铝在铜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相吻合,即生成两种新的产物铜铝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循环伏安 电极过程 合金化 铝络合离子
下载PDF
新型配体(MRBHP)分子的制备与MRBHP-Al^(3+)光学性能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艳 顾峥烨 +1 位作者 徐洪耀 光善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16-3020,共5页
以罗丹明B酰肼为主体,利用马来酸酐、4-氨基苯甲醛为原料修饰主体设计合成一种功能性发光小分子配体(MRBHP)。MRBHP在乙腈与水溶液(v/v=95∶5)中与Al^(3+)结合形成配合物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 以罗丹明B酰肼为主体,利用马来酸酐、4-氨基苯甲醛为原料修饰主体设计合成一种功能性发光小分子配体(MRBHP)。MRBHP在乙腈与水溶液(v/v=95∶5)中与Al^(3+)结合形成配合物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配体结构以及MRBHP与Al^(3+)的配位方式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3+)与MRBHP亚氨基的N原子,羰基的O原子以及马来酸酐的O原子结合以1∶1的方式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呈现特异性强光学吸收,吸收峰波长为558 nm。同时应用研究发现,这种配体对Al^(3+)呈现很强的选择性,在558 nm峰位置的吸收且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配体对Al^(3+)线性检测范围为0.2~1μM时,最低检测限为0.14μM,配位常数为1.61×10^(-6)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 配合物 铝离子 罗丹明B酰肼
下载PDF
D751树脂对水溶液中氟的静态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科 潘希贤 周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61-2066,共6页
基于水溶液中的氟、铝配位作用,提出了一种离子交换除氟的新思路。向含氟溶液中精准投加铝盐,将氟转型为氟铝配合物,再利用鳌合树脂即可实现对氟铝配合物的选择性吸附。基于该思路,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D751树脂对氟化钠溶液的吸附性... 基于水溶液中的氟、铝配位作用,提出了一种离子交换除氟的新思路。向含氟溶液中精准投加铝盐,将氟转型为氟铝配合物,再利用鳌合树脂即可实现对氟铝配合物的选择性吸附。基于该思路,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D751树脂对氟化钠溶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Al3+的添加量对氟的吸附起决定性作用,控制溶液初始Al/F摩尔比为0.4-0.8时,溶液中的氟主要以AlF2+的形态被树脂吸附,吸附效率较高。树脂吸附速率较快,在30分钟即可基本完成。树脂吸附选择性很强,Na+、K+、Ca^2+、Mg^2+、Cl-、SO42-等竞争离子对吸附影响不大。树脂吸附容量较大,当溶液剩余氟浓度为203.9 mg·L^-1时,干树脂吸附量达到50.8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配位 树脂 氟铝配合物
下载PDF
原花青素B2-Al(Ⅲ)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伟 付建平 +2 位作者 韩晓丹 吴磊 李雄辉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共3页
以原花青B2为模板分子,结合Al3+的配位作用,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环己基甲腈(ACCN)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制备了原花青素-Al(Ⅲ)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结果表明,n[模板分子(原花青素B2)]︰n... 以原花青B2为模板分子,结合Al3+的配位作用,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环己基甲腈(ACCN)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制备了原花青素-Al(Ⅲ)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结果表明,n[模板分子(原花青素B2)]︰n[金属配位化合物(Al3+)]︰n[功能单体(2-乙烯基吡啶)]︰n[交联剂(EGDMA)]=1︰3︰8︰40时,制备的聚合物吸附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B2的吸附量可达205.3 mg/g,是非配位印迹聚合物吸附量(103.6 mg/g)的1.98倍,空白印迹聚合物(13.9 mg/g)的14.8倍,说明Al3+配位后聚合物吸附效果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B2 铝离子配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原文传递
绣球花的变色机理及化学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福英 王瑶 伍晓春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20,共7页
绣球花品种繁多,花型饱满,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园林景观植物。有趣的是,绣球花萼片中仅含一种花色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却能产生从红到蓝的系列颜色变化。研究发现,引起绣球花萼片颜色变化的密钥为Al^(3+),萼片中的共色素也对花色调... 绣球花品种繁多,花型饱满,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园林景观植物。有趣的是,绣球花萼片中仅含一种花色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却能产生从红到蓝的系列颜色变化。研究发现,引起绣球花萼片颜色变化的密钥为Al^(3+),萼片中的共色素也对花色调控有重要作用。为探究绣球花萼片颜色从红到蓝的变化机理,生物化学家们提出了花色变化的化学模型,并通过分析仪器成功测定了引起萼片蓝化的金属络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花 花色变化 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 铝离子 蓝化机理 金属络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