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ng the methods of oral hygiene, over hanged removal and restoration—Changing on periodontal health and alveolar bone height of rest orated mandibular molars with proximal over hanged amalgam
1
作者 Masood Bamadi Mohammad Salarpour 《Health》 2013年第11期1905-1908,共4页
Objective: Conservative restoration principles that accurately reduce plaque accumulation are the goals of restorative dentistry. Correct and perfect restoration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health of periodontious tiss... Objective: Conservative restoration principles that accurately reduce plaque accumulation are the goals of restorative dentistry. Correct and perfect restoration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health of periodontious tissues. This study was done to compare the methods of oral hygiene, over hanged removal and restoration changing on periodontal health and alveolar bone height of restored mandible molars with proximal over hanged amalgam. Materials and Methods: All patients with over hanged amalgam resto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In order to survey the effect of over hanged removal on gingival and bleeding indices and alveolar bone height adjacent to mandible molar teeth, these indice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recurrent radio-graphical early signs of alveolar bone loss during three months. Sixty patients, 20 in each group, were studied. In the group I, overhang was removed with ultrasonic scale or bur and oral hygiene methods as usual were continued. In the group II, over-hang was left, but plaque controls as the prophylaxis and flossing were done. In the group III, restoration was changed and oral hygiene was done as usual. Plaque index and bleeding index were measured at the beginning of study and three months later. Finding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tudied indices at the beginning and three months after treatment using paired test has show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ingival inflammation, in all group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ndices using Tukey HSD test has also show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creasing gingival inflammation measure when the over hanged restoration was removed. Whil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ther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que control causes subsidence of gingival inflammation and increasing of alveolar bone support, and it is more effective when the over hanged restoration is chan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LGAM OVER Hanged MARGINS GINGIVAL Health alveolar bone height
下载PDF
基于CBCT的双尖牙区即刻种植和位点保存延期种植效果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牛方 吴宁 +1 位作者 闫玉娟 朱娟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CBCT)动态监测双尖牙区即刻种植和位点保存延期种植对牙槽骨高度、宽度、周围骨密度影响,以期为临床制定后续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2例双尖...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CBCT)动态监测双尖牙区即刻种植和位点保存延期种植对牙槽骨高度、宽度、周围骨密度影响,以期为临床制定后续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2例双尖牙区需拔除并行种植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即刻种植组和位点保存延期种植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于种植治疗前、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行CBCT扫描,比较两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丧失量(H值)、宽度丧失量(W值)、周围骨密度(T值)、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和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位点保存延期种植组植入6个月后牙槽骨H值、W值分别为(1.62±0.28)mm、(0.36±0.09)mm,高于即刻种植组的(0.79±0.17)mm、(0.14±0.05)mm,T值为(135.27±7.54)HU,低于即刻种植组的(188.35±9.36)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点保存延期种植组植入6个月后牙龈色质、唇侧牙龈高度、唇侧牙龈曲线、远中龈乳头、中龈乳头及总分分别为(1.13±0.19)分、(1.52±0.31)分、(1.62±0.28)分、(1.28±0.18)分、(1.35±0.14)分、(6.90±1.35)分,低于即刻种植组的(1.79±0.28)分、(1.97±0.38)分、(1.92±0.35)分、(1.81±0.24)分、(1.87±0.18)分、(9.36±1.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点保存延期种植组修复后30 d的血清CRP、TNF-α水平分别为(2.12±0.36)mg/L、(5.74±0.58)ng/mL,明显高于即刻种植组修复后30 d的(1.45±0.24)mg/L、(4.22±0.4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点保存延期种植组患者的附着高度、美观度、咀嚼功能评分分别为(6.38±1.45)分、(7.31±1.54)分、(6.72±1.41)分,低于即刻种植组的(8.58±1.72)分、(8.98±1.76)分、(8.85±1.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13%,略低于位点保存延期种植组的19.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CBCT可用于评估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对双尖牙区牙槽骨高度、宽度、周围骨密度的影响,即刻种植可提高口腔美观度,改善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锥形束CT 双尖牙区 即刻种植 延期种植 牙槽骨高度 周围骨密度
下载PDF
69例中老年人群切牙管形态学特征的CBCT测量分析
3
作者 王敬夫 张宁 +2 位作者 杨勇 张巍瀚 常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使用CBCT对中老年人群切牙管的相关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切牙管位置与形态的增龄性变化,探讨切牙管与周围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该人群的前牙种植美学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69例50岁以上患者的CBCT资料进行测量,项... 目的:使用CBCT对中老年人群切牙管的相关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切牙管位置与形态的增龄性变化,探讨切牙管与周围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该人群的前牙种植美学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69例50岁以上患者的CBCT资料进行测量,项目包括冠状面上位于切牙管切牙孔(WIF)、中位(Wm)和斯坦森孔(WSF)处的切牙管宽度,矢状面切牙管长轴上的切牙孔(DIF)、中位(Dm)和斯坦森孔(DSF)处的切牙管直径,唇侧的骨最凹处到切牙管前壁的距离(A),以及牙槽嵴顶到A处的距离(B)。根据患者性别、是否缺失上前牙进行分组,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牙管平均宽度(W)为(3.93±0.83)mm,平均直径(D)为(3.03±0.83)mm;唇侧骨最凹处到切牙管前壁的距离(A)平均为(6.15±1.53)mm,牙槽嵴顶到A处的距离(B)平均为(11.98±2.50)mm。男性组的DIF[(3.61±0.79) mm]高于女性组[(3.14±0.94)mm],男性组的DSF[(2.96±1.22)mm]高于女性组[(2.31±0.92)mm],男性组的A值[(6.76±1.43)mm]高于女性组[(5.48±1.36)mm],牙缺失组的A值[(5.73±1.55)mm]低于无牙缺失组[(6.41±1.48)mm],牙缺失组的B值[(10.73±2.64)mm]低于无牙缺失组[(12.78±2.06)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对切牙管的直径、牙槽嵴厚度有影响,上前牙是否缺失对牙槽嵴高度有影响。在中老年前牙缺失患者中,需要更精确地控制种植方向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牙管 CBCT 牙种植 牙槽嵴厚度 牙槽嵴高度
下载PDF
减数正畸联合牙周系统治疗对重度牙周炎错颌畸形患者牙周相关指标及牙槽骨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谷芳 谷荣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减数正畸联合牙周系统治疗对重度牙周炎错颌畸形患者牙周相关指标及牙槽骨高度的影响。方法:80例重度牙周炎错颌畸形患者(共168颗减数牙)均给予减数正畸联合牙周系统治疗,并与336颗减数牙邻牙和336颗对照牙相对比。比较治疗前... 目的:探讨减数正畸联合牙周系统治疗对重度牙周炎错颌畸形患者牙周相关指标及牙槽骨高度的影响。方法:80例重度牙周炎错颌畸形患者(共168颗减数牙)均给予减数正畸联合牙周系统治疗,并与336颗减数牙邻牙和336颗对照牙相对比。比较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槽骨高度[相对骨高度(RBH)]、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牙根吸收情况。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减数牙邻牙及对照牙PD、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与矫治后,减数牙邻牙与对照牙PD、S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减数牙邻牙与对照牙RB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对照牙RBH与矫治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减数牙邻牙RBH大于矫治前(P<0.05),但与对照牙RB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减数牙邻牙近、远减数侧RB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减数牙邻牙近减数侧RBH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于远减数侧RBH(P<0.05),远减数侧RBH大于矫治前(P<0.05),患者龈沟液IL-6、TNF-α水平低于矫治前(P<0.05),减数牙邻牙牙根吸收百分比为12.8%,高于对照组的4.4%(Z=8.752,P<0.05)。结论:减数正畸联合牙周系统治疗没有对重度牙周炎错颌畸形患者牙周组织造成明显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减数牙邻牙牙槽骨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错颌畸形 减数正畸 牙周系统治疗 牙槽骨高度 探诊深度
下载PDF
APRF和CGF提高行上颌窦外提升种植术患者成骨能力的作用研究
5
作者 曹白雨 林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2723-2726,共4页
目的:研究浓缩生长因子(CGF)和改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对进行上颌窦外提升种植术患者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上颌磨牙缺失、进行上颌窦外提升种植术且RBH在2~4mm之间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APR... 目的:研究浓缩生长因子(CGF)和改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对进行上颌窦外提升种植术患者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上颌磨牙缺失、进行上颌窦外提升种植术且RBH在2~4mm之间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APRF组和CGF组,每组1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上颌窦外提升种植术,APRF组患者将APRF层剪碎混合Bio-Oss骨粉填入提升后的上颌窦窦底和上颌窦黏膜的骨板之间,CGF组患者将CGF层剪碎混合Bio-Oss骨粉填入提升后的上颌窦窦底和上颌窦黏膜的骨板之间。对患者的骨密度值(HU)、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变化和存留率进行表征。结果:治疗前,APRF组和CGF组患者的骨密度值相似(P>0.05);术后2个月,两组植骨区骨密度值相对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术后4个月,CGF组密度值高于APRF组,其中APRF组骨密度接近术前骨密度值(P>0.05);术后6个月,两组骨密度值相似(P>0.05),且APRF组与术前基本一致(P>0.05)。APRF组有1例患者种植体在2期修复时出现松动进行拔除,其余患者种植体均成功,APRF组种植体存留率为90%,CGF组种植体存留率为100%。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种植体近中和远中边缘骨水平相似(P>0.05);术后4个月和6个月,APRF组患者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水平小于CGF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骨高度相似(P>0.05);术后2个月和4个月,APRF组患者的骨高度低于CGF组(P<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骨高度基本一致(P>0.05)。术后2个月和4个月,CGF组患者的ISQ优于APRF组(P<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ISQ基本一致(P>0.05)。结论:APRF和CGF应用于上颌窦外种植提升术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成骨能力,其中CGF效果优于AP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高度 上颌窦外提升种植术 浓缩生长因子 改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下载PDF
拔牙矫治后前牙区牙槽骨变化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谢飘 唐镇 刘剑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6期452-456,共5页
正畸治疗牙齿移动过程中,传统观点认为牙槽骨会跟随牙齿以1:1的比例改建,张力侧骨新生、压力侧骨吸收以维持牙槽骨的平衡。但是近年研究显示,一些正畸治疗后的患者出现了骨丧失,说明牙槽骨并不是即刻跟随牙齿发生等比例改建。前牙大范... 正畸治疗牙齿移动过程中,传统观点认为牙槽骨会跟随牙齿以1:1的比例改建,张力侧骨新生、压力侧骨吸收以维持牙槽骨的平衡。但是近年研究显示,一些正畸治疗后的患者出现了骨丧失,说明牙槽骨并不是即刻跟随牙齿发生等比例改建。前牙大范围移动后周围牙槽骨形态的变化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回顾既往文献,就正畸患者拔牙矫治后前牙区牙槽骨变化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综述结果表明,前牙大范围移动后,前牙牙根舌/腭侧根颈部位点处的牙槽骨较易出现骨缺损。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不同于以往采用二维影像对牙槽骨进行研究,现多使用锥形束CT进行测量分析,其结果更加精确,但目前基于锥形束CT的前牙区牙槽骨形态变化的多因素研究较少。基于三维影像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前牙区牙槽骨长期变化的对比研究,以及不同骨面型、牙齿移动方式等与牙槽骨改建的相关性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矫治 前牙内收 牙槽骨改建 牙槽骨高度 牙槽骨厚度 骨新生 骨吸收 头颅侧位片 锥形束CT
下载PDF
内收上颌切牙时唇腭侧牙槽骨改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林祥祥 余飞 +3 位作者 宋艺蔚 王莞 弓国梁 林新平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上颌切牙在正畸力的作用下内收,同时伴随牙周组织改建,但大范围牙齿移动或控制不佳会对牙周支持组织造成损伤,引起牙槽骨丧失等并发症。牙槽骨改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唇倾度的改变、内收距离、内收方式、垂直骨面型、矢状骨面型、机体因... 上颌切牙在正畸力的作用下内收,同时伴随牙周组织改建,但大范围牙齿移动或控制不佳会对牙周支持组织造成损伤,引起牙槽骨丧失等并发症。牙槽骨改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唇倾度的改变、内收距离、内收方式、垂直骨面型、矢状骨面型、机体因素等。该领域相关研究较多,但缺乏统一认识,本文针对上颌切牙内收时其唇腭侧牙槽骨改建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牙内收 正畸牙移动 牙槽骨改建 牙槽骨厚度 牙槽骨高度
下载PDF
成人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的冠状位及矢状位锥形束CT影像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玙 张旭东 陈瑞雪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 :探索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的冠状位及矢状位锥形束CT(CBCT)影像表现。方法 :收集涉及上颌窦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结果 :右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分别主要为斜形型、平坦型,分别占5... 目的 :探索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的冠状位及矢状位锥形束CT(CBCT)影像表现。方法 :收集涉及上颌窦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结果 :右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分别主要为斜形型、平坦型,分别占55.80%、53.4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凹面型,分别占84.80%、61.30%;右侧上颌第一、二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74.90%、69.8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61.40%、64.30%;左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分别主要为斜形型、平坦型,分别占52.60%、53.6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凹面型,分别占71.90%、50.30%;左侧上颌第一、二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77.20%、67.5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58.70%、64.90%。骨嵴出现率为33.44%。结论 :本研究测量了各个牙位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情况,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窦底 形态 骨高度 骨嵴
下载PDF
颊侧开窗法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慧娜 伍靖 +1 位作者 杜新雅 李晓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颊侧开窗法能否在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同时,有效保留牙槽骨高度,预防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的形成。方法:纳入门诊就诊的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40例,采用颊侧开窗法拔除智齿;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颊侧开窗法能否在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同时,有效保留牙槽骨高度,预防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的形成。方法:纳入门诊就诊的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40例,采用颊侧开窗法拔除智齿;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去骨法拔除智齿。术后1周、12个月、36个月时复查,术后1周检查并记录下牙槽神经损伤情况;术后12、36个月时,拍摄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评估拔牙区骨质情况,分别记录2组患者拔牙区牙槽骨高度,邻近第二磨牙探诊深度、松动度。对牙槽骨下降高度、第二磨牙是否形成深牙周袋、形成深牙周袋的第二磨牙探诊深度、是否出现第二磨牙松动及是否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拔牙区牙槽骨高度较术前平均降低1 mm;对照组较术前平均降低7 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6例患者第二磨牙远中形成深牙周袋,术后12个月时6例患者第二磨牙平均探诊深度为4.5 mm,术后36个月时为5 mm;对照组有32例患者第二磨牙远中形成深牙周袋,术后12个月时32例患者第二磨牙平均探诊深度为7.5 mm,术后36个月时为8 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发现患者出现第二磨牙松动;对照组在术后12个月时有30例患者第二磨牙出现Ⅰ度松动,术后36个月时有32例患者第二磨牙出现Ⅰ度松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例患者术后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并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并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侧开窗法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可有效保留拔牙术区牙槽骨高度,降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的发生率,同时并未增加下牙槽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拔除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埋伏阻生智齿 颊侧开窗法 远中牙周袋 牙槽骨高度
下载PDF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变化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张涛 王晓东 +2 位作者 刘珊珊 王笑妹 邸盈璐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0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锦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102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访2年,比较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前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探诊深度和牙槽骨高度...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锦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102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访2年,比较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前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探诊深度和牙槽骨高度,多因素偏回归分析下颌阻生智齿拔除2年后牙槽骨高度低的影响因素。结果拔除2年后,患者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探诊的深度明显深于拔除前,牙槽骨高度明显低于拔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术后出血、拔牙手术时间>30min的患者下颌阻生智齿拔除2年后牙槽骨高度低于均年龄<35岁、术后未出血、拔牙手术时间≤30min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术后出血、拔牙手术时间>30min均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2年后牙槽骨高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拔牙手术时间>30min、术后出血对牙槽骨再生有显著的影响,下颌阻生智齿应及早拔除,拔牙时尽量缩减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 牙槽骨高度 牙槽骨破坏
下载PDF
应用CBCT评价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状态的价值 被引量:33
11
作者 马志贵 樊林峰 房兵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正畸-牙周联合治疗中牙槽骨的状态。方法:选择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20例,处于正畸治疗排齐整平阶段,平均6个月。应用CBCT自行设计定点方式,对治疗前、后前牙区牙槽骨密度和牙...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正畸-牙周联合治疗中牙槽骨的状态。方法:选择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20例,处于正畸治疗排齐整平阶段,平均6个月。应用CBCT自行设计定点方式,对治疗前、后前牙区牙槽骨密度和牙槽骨高度进行检测,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并行观察者内部和观察者之间的可信度评价。结果: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牙槽骨密度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2),牙槽骨高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74)。不同检测时间和不同观察者间的牙槽骨密度和牙槽骨高度值,一致性检验结果示组内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无显著差异。结论:CBCT可用于评价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的状态,自行设计的定点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牙槽骨骨密度 牙槽骨高度
下载PDF
锥形束CT评价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绝经后女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骨量的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钰晶 彭于治 +1 位作者 刘宝珍 井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694-2699,共6页
背景:仙灵骨葆胶囊具有减少骨质流失、促进成骨细胞生成作用,在骨质疏松骨折中疗效已经得到初步证实,但在绝经后女性牙周炎的疗效尚未阐明。目的:应用锥形束CT技术评价仙灵骨葆胶囊对绝经后妇女牙周炎患者牙槽骨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 背景:仙灵骨葆胶囊具有减少骨质流失、促进成骨细胞生成作用,在骨质疏松骨折中疗效已经得到初步证实,但在绝经后女性牙周炎的疗效尚未阐明。目的:应用锥形束CT技术评价仙灵骨葆胶囊对绝经后妇女牙周炎患者牙槽骨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诊治的135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试验组(基础治疗+仙灵骨葆胶囊),各45例。所有患者接受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方法、自我控制菌斑,实施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以消除菌斑及牙石的牙周病基础治疗,每3个月进行一次,连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同时口服钙尔奇-D(每片含钙600 mg、维生素D 125 U),1片/次,1次/d,连续治疗6个月;试验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1.0 g/次,3次/d,3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采用锥形束CT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牙槽骨缺损高度及骨密度的变化。试验已于2015-05-29获得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会批准(编号:K2015-186)。结果与结论:①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牙槽骨缺损高度显著缩小(P<0.05),骨密度显著增高(P<0.05),空白组牙槽骨缺损高度及骨密度均无变化(P>0.05),试验组牙槽骨缺损高度和骨密度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炎病情加重,牙槽骨缺损高度逐渐增加,骨密度逐渐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46-50岁组患者治疗后牙槽骨缺损高度和骨密度均显著改善(P<0.05),51-55岁组患者骨密度增加明显(P<0.05),牙槽骨缺损高度无显著改变(P>0.05),>55岁组牙槽骨缺损高度、骨密度均无变化(P>0.05);③轻度和中度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高度和骨密度均显著改善(P<0.05),重度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高度和骨密度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提示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绝经后妇女牙周炎可显著改善牙槽骨缺损高度、骨密度,同时锥形束CT可用于评估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仙灵骨葆胶囊 绝经后妇女 牙周炎 牙槽骨骨量 牙槽骨高度 骨密度 牙周重建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辅助治疗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晖 杨永进 +1 位作者 吕晓宁 李斌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44例,以全口超声洁治后1周为基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2个患牙位点,实验组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后LIPUS辐照...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44例,以全口超声洁治后1周为基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2个患牙位点,实验组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后LIPUS辐照14 d,对照组SRP后不作处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检查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牙齿动度(TM),同时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牙槽骨高度(ABH)和密度(ABD)。结果:治疗后3、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PD、BI、T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间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无明显变化,实验组牙槽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LIPUS临床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安全有效,且对牙槽骨的修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US 中重度慢性牙周炎 牙槽骨密度 牙槽骨高度
下载PDF
种植支抗在慢性牙周炎深覆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岩涛 徐鲁勇 +2 位作者 刘健 卜华伟 王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69-772,共4页
目的:通过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慢性牙周炎患者深覆畸形,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探讨微种植体支抗用于牙周病深覆矫治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例伴有深覆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后牙松动的情况,选择微种植体支抗的植入部位,分别有6例植... 目的:通过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慢性牙周炎患者深覆畸形,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探讨微种植体支抗用于牙周病深覆矫治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例伴有深覆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后牙松动的情况,选择微种植体支抗的植入部位,分别有6例植入上颌前牙区,6例植入下颌前牙区。根据剩余牙槽骨的高度,施加压低力。测量矫治前后的根吸收情况及牙槽骨高度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牙区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地打开前牙咬合;施加压低力的前牙与矫治前相比出现明显地根吸收;前牙区牙槽骨高度与矫治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微种植体支抗用于慢性牙周炎深覆的矫治具有可行性,但只限于不能使用常规方法的病例。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剩余牙槽骨量施加适当压低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深覆[牙合] 微种植体支抗 根尖吸收 牙槽骨高度
下载PDF
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后的根周骨质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小晖 祝宇鹏 +3 位作者 杨胜宏 程祥荣 程勇 张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32-534,共3页
目的 :对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后基牙的骨质变化进行定量追踪观察。方法 :采用平行投照技术 ,获得 11例牙周病患者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前及治疗后 1、2、3年牙周病患牙 (91颗基牙 )的系列标准牙片。运用牙科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对... 目的 :对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后基牙的骨质变化进行定量追踪观察。方法 :采用平行投照技术 ,获得 11例牙周病患者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前及治疗后 1、2、3年牙周病患牙 (91颗基牙 )的系列标准牙片。运用牙科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对每一基牙的根周骨高度和骨密度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所研究的时间内 ,患牙牙槽骨的骨高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无统计学意义 ;而骨密度在治疗后一年内有显著增加 ,而后趋于平缓。结论 :套筒冠义齿有利于牙周病患牙根周骨质的稳定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冠义齿 牙周病 修复治疗 骨质 基牙 治疗后 骨密度 处理软件 恢复 图像分析
下载PDF
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检测牙周炎患者颌骨骨密度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2 位作者 林华 葛久禹 吴文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3,66,共5页
目的比较牙周炎患者与正常人群下颌骨相关指标的差异,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的方法,探讨牙周炎患者局部骨改变和全身骨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计算机处理软件在60例牙周炎患者和60例牙周健康者的下颌骨数字曲面体层片上测... 目的比较牙周炎患者与正常人群下颌骨相关指标的差异,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的方法,探讨牙周炎患者局部骨改变和全身骨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计算机处理软件在60例牙周炎患者和60例牙周健康者的下颌骨数字曲面体层片上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用灰度值表示)和骨高度、颏孔区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CW)、曲面体层下颌指数(PMI)。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牙周炎组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CW和PMI分别为106.08±23.95、(8.76±2.27)mm、(3.80±0.82)mm和0.31±0.06;牙周健康组的4项测量指标分别为113.33±23.79、(11.85±1.62)mm、(4.27±0.70)mm和0.33±0.06。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和CW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MI无统计学差异(P>0.05);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PMI与CW均有相关关系(P<0.05),而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与PMI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建立在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的计算机灰度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的方法。与正常人相比,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骨高度和骨密度有所降低,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吸收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槽骨骨高度 牙槽骨骨密度 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 曲面体层下颌指数
下载PDF
乳磨牙牙槽骨高度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红梅 石四箴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25-28,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儿童正常乳磨牙牙槽骨的高度 ,探讨影响儿童牙槽骨高度的各种因素及其测量方法 ,确定儿童牙槽骨丧失的诊断标准。方法 以Digora数字式X线摄影系统和改良的咬合翼片固位装置 ,拍摄2 0 9名 3~ 9岁儿童正常乳磨牙的标准咬... 目的 研究分析儿童正常乳磨牙牙槽骨的高度 ,探讨影响儿童牙槽骨高度的各种因素及其测量方法 ,确定儿童牙槽骨丧失的诊断标准。方法 以Digora数字式X线摄影系统和改良的咬合翼片固位装置 ,拍摄2 0 9名 3~ 9岁儿童正常乳磨牙的标准咬合翼片后 ,用Digora系统的距离测量功能 ,获得X线片乳磨牙邻面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的距离 ,作为乳磨牙牙槽骨的相对高度 ,研究其生理变化范围 ,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年龄、性别、颌位、牙位等的关系。结果 正常乳磨牙邻面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距离的平均值为 ( 1 .1 4± 0 .3 0 )mm ,存在个体差异。牙位不同 ,距离不同 (P <0 .0 1 )。下颌牙的距离大于上颌同名牙的距离 (P <0 .0 1 )。性别不同牙的距离在上颌无显著性差异 ,而下颌男性大于女性 (P <0 .0 1 )。距离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 ,随年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 (r =0 .4 1 96,P =0 .0 0 0 1 )。结论 正常乳磨牙牙槽骨的高度受个体差异、年龄、性别、颌位和牙位的影响 ,在一定生理范围内变化 ( <2mm) ,如 >2mm ,则提示有牙槽骨吸收。Digora数字式X线摄影系统和改良的固位装置适用于此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磨牙 牙槽骨高度 釉质骨质界 牙槽嵴顶 数字化影像
下载PDF
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唇(颊)侧骨厚度及嵴顶高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朋 贾筱诗 +3 位作者 张秋霞 卫晓霞 许孟杰 王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测量正常青年人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唇(颊)侧牙槽骨厚度及嵴顶高度,并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7名汉族青年志愿者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进行CBCT扫描,测量该区域牙槽嵴顶区唇(颊)侧牙槽骨厚度及唇侧牙槽嵴顶与釉牙骨质界(CEJ... 目的:测量正常青年人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唇(颊)侧牙槽骨厚度及嵴顶高度,并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7名汉族青年志愿者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进行CBCT扫描,测量该区域牙槽嵴顶区唇(颊)侧牙槽骨厚度及唇侧牙槽嵴顶与釉牙骨质界(CEJ)间距离,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第一前磨牙颊侧嵴顶与CEJ之间距离最大(P<0.05);在CEJ根方2 mm处唇(颊)侧嵴顶高度与唇(颊)侧骨厚度呈负相关(P<0.05),0.6<|r|<0.8。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颊侧嵴顶较其他牙位高,牙槽嵴顶区唇(颊)侧骨厚度越薄,唇(颊)侧嵴顶距CEJ越远,种植美学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厚度 嵴顶高度 锥形束CT(CBCT)
下载PDF
CAS-KIT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青亮 刘向岩 +3 位作者 袁丽华 侯琳 王冰 马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CAS-KIT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50例,总共植入103颗种植体,根据缺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RBH)进行分组,A组(RBH≤4 mm)和B组(RBH>... 目的探讨CAS-KIT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50例,总共植入103颗种植体,根据缺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RBH)进行分组,A组(RBH≤4 mm)和B组(RBH>4 mm)分别有患者19例和31例,观察两组种植体成功率、RBH变化、种植体及周围组织健康情况。结果 A组和B组种植体成功率分别为97.44%和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1年RBH分别为(9.41±0.34)mm和(9.50±0.5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1年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KIT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在RBH≤4 mm情况下其临床效果同样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KIT 上颌窦内提升 种植体植入 缺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磁性、球帽附着体和传统卡环固位体在老年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一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6期53-54,57,共3页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和传统卡环固位体在老年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老年牙列缺损患者60例,其中20例患者下颌40颗基牙安装磁性附着体(磁性组),20例患者40颗基牙安装球帽...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和传统卡环固位体在老年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老年牙列缺损患者60例,其中20例患者下颌40颗基牙安装磁性附着体(磁性组),20例患者40颗基牙安装球帽附着体(球帽组),另外20例患者40颗基牙采用传统卡环固位修复(卡环组),治疗后随访观察三组患者修复的满意度,测量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结果磁性组在美观、固位、舒适度和咀嚼等方面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卡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指数和基牙松动度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磁性组、球帽组牙周袋深度与卡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牙槽骨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老年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固定效果较好,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球帽及传统卡环固定,可以减少牙槽骨吸收,保证牙周健康,基牙稳定,进而提高义齿的使用寿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局部义齿 磁性附着体 球帽附着体 牙周健康 牙槽骨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