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jectively-measured compliance to atropine penalization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amblyopia: a pilot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Jingyun Wang Lyne Racette +3 位作者 Paxton Ott Dana L.Donaldson Daniel E.Neely David A.Plager 《Eye Science》 CAS 2016年第3期146-152,共7页
Background:To date,compliance to atropine penalization in amblyopic children has only been assessed through self-report.The goal of this pilot study is to measure compliance to atropine penalization objectively.Method... Background:To date,compliance to atropine penalization in amblyopic children has only been assessed through self-report.The goal of this pilot study is to measure compliance to atropine penalization objectively.Methods:Seven amblyopic children(3-8 years;20/40-20/125 in the amblyopic eye) were enrolled.None had been treated with atropine previously.Children were prescribed either a twice per week or daily atropine regimen by their physicians.Compliance was defined as the percentage of days in which the atropine eye drop was taken compared to the number of doses prescribed.We used medication event monitoring system(MEMS) caps to objectively measure compliance.The MEMS caps are designed to electronically record the time and date when the bottle is opened.The parents of the children were provided a calendar log to subjectively report compliance.Participants were scheduled for return visits at 4 and 12 weeks.Weekly compliance was analyzed.Results:At 4 weeks,objective compliance averaged 88%(range,57-100%),while subjective compliance was 98%(range,90-100%).The actual dose in grams and visual acuity(VA) response relationship(r=0.79,P=0.03)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men and response(r=0.41,P>0.05),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ual dose in drops and response(r=0.52,P>0.05).Conclusions:Objective compliance to atropine penalization instructions can be monitored with MEMS,which may facilitat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Objective compliance with atropine penalization decreases over time and varies with regimen.On average,subjective parental reporting of compliance is overestim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opine penalization amblyopia treatment COMPLIANCE
下载PDF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reatment Efficacy of 65 Children with Ametroic Amblyopia 被引量:2
2
作者 Yuxiang Zhang Lihua Huang Changyang Cao Yingfang Li 《Eye Science》 CAS 2012年第2期85-88,共4页
Purpose: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atment efficacy and the severity of ametropic amblyopia, the type of anisometropia and patient age. Methods:A total of 65 children with ametropic amblyopia undergoing cl... Purpose: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atment efficacy and the severity of ametropic amblyopia, the type of anisometropia and patient age. Methods:A total of 65 children with ametropic amblyopia undergoing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 of Shaoguan Hygienic Hospital of Women and Children between June 2005 and November 2011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treatment efficacy for those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severities of ametropic amblyopia, types of anisometropia and ages was recorded. Results: The near-recovery/recovery rate, improvement rate and ineffectiveness rate were 70.8%, 16.9% and 12.3%, respectively. The recovery rates in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amblyopia groups were 97.1%, 61.1% and 8.3% respectively (P<0.05)..The recovery rate for patients with hyperopic-, astigmatic- and myopic anisometropia were 75.8%, 78.3% and 33.3% respectively. The recovery rate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hyperopic- and astigmatic- anisometropia children(P>0.05), where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ed between myopic children compared with their hyperopic and myopic-anisometropia counterparts (all P<0.05). The recovery rate for patients aged 3 to 6 years was 86.8% and 48.1% for those aged between 7 and 10 years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icacy in ametropic amblyopia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amblyopia, type of anisometropia and patient's age. Older patients with more severe amblyopia had poorer treatment efficacy. The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hyperopic and astigmatic anisometropia was better than that for myopic anisometropia sub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功效 弱视 儿童 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 严重程度 恢复率 回收率
下载PDF
Mechanism of Neurophysiological Treatment of Amblyopia Us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3
作者 Guangming Lu Zhiqiang Zhang +2 位作者 Ping Liang Wenzhen Zhou Lin Li 《眼科学报》 2006年第3期195-201,共7页
Purpose: To research the mechanism of neurophysiological treatment of amblyopia by observing the visual cortex activation under rotating grating stimulus with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identify ... Purpose: To research the mechanism of neurophysiological treatment of amblyopia by observing the visual cortex activation under rotating grating stimulus with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identify the components of the activation. Methods: Nine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examined using gradient-recalled echo and echo-planar imaging (GRE-EPI) pulse sequence performed at the 1.5 Tesla MRI scanner. In the block designing, rotating grating, stationary grating and luminance were plotted as task states, stationary grating, luminance and darkness as control states, respectively. The tasks of stimuli included 6 steps. Imaging process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ff-line using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PM99) software in single-subject. Results: Some individual areas of visual cortex were activated by various stimuli information supplied by rotating grating. The strong activation in the middle of occipital lobe related to the stimuli of luminance, bilateral activation of Brodmann’s 19th area related to visual motion perception, and the mild activation in the middle of occipital lobe related to form perception. Conclusion: The plotting of control state is important in bock design. The effective visual information of rotating grating includes components of luminance, visual motion perception and form perception. Functional MRI has potential as a tool for studying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visual cor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physiological treatment of amblyopia Visual cortex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下载PDF
弱视治疗——国内外最新指南和专家共识对比
4
作者 潘薇伊 陈扶摇 汤霞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形觉剥夺和(或)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导致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视力或低于对侧眼视力2行及以上。2022年美国眼科学会更新了弱视临床指南(PPP)中的治疗建议,2021年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 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形觉剥夺和(或)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导致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视力或低于对侧眼视力2行及以上。2022年美国眼科学会更新了弱视临床指南(PPP)中的治疗建议,2021年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也发表了《中国儿童弱视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本文将2022年版PPP与2017年版《Amblyopia 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以及我国2021年专家共识进行对比分析,重点解读新版PPP在治疗方面的更新内容,以及国内外在治疗方式及随访评估上的差异,以期与国内眼科同道分享弱视的最新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治疗 指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童趣性健康教育对小儿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华明月 焦金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155-158,共4页
目的 探讨童趣性健康教育对小儿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童趣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 目的 探讨童趣性健康教育对小儿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童趣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的视力、屈光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训练、遮盖、用眼习惯和认知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监督检查、按要求复查、学习、认知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童趣性健康教育应用于弱视患儿中的效果显著,可促进视力恢复,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趣性健康教育 弱视 治疗依从性 视力
下载PDF
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治疗儿童弱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尹峥 夏旭光 +5 位作者 黄慕贞 李婷 郝琦琦 江铭 唐蕊 郑志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27-929,共3页
目的:评价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进行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采取综合治疗和传统治疗分组对照,设立治疗组(综合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戴镜,遮盖加精细用... 目的:评价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包括屈光参差性弱视)进行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采取综合治疗和传统治疗分组对照,设立治疗组(综合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戴镜,遮盖加精细用目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CAM光珊治疗仪,多色光谱刺激仪,后像弱视红光治疗仪,海丁格氏刷等生理刺激综合疗法,待视力达到0.4以上时,加用立体视觉训练,初期使用同视机训练,待视觉三级功能建立后使用家用立体视觉训练仪(实体镜cherioscope,红绿立体图片Tranaglyphs)进行立体视加强巩固训练。结果:两组病例随诊2~7a,治疗组中基本治愈率达86.3%,治疗前后基本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立体视锐度的正常率明显提高,由治疗前的11.0%提高到84.0%。治疗后两组间旁中心注视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1.95,P〈0.01)。结论: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法是治疗弱视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生理刺激 立体视觉 儿童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弱视治疗
下载PDF
阿托品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单眼弱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燕建军 彭辉灿 +2 位作者 吴橙香 刘照耀 王俞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77-778,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品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单眼弱视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76例单眼弱视儿童,准确验光,充分屈光矫正后随机分为A组(遮盖法)和B组(阿托品压抑法)进行治疗观察。结果:A组总有效率91.1%,B组总有效率8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阿托品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单眼弱视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76例单眼弱视儿童,准确验光,充分屈光矫正后随机分为A组(遮盖法)和B组(阿托品压抑法)进行治疗观察。结果:A组总有效率91.1%,B组总有效率8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31.1%患者发生眼位变化,B组为40.1%,两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依从性分别为83.1%,95.2%;两组健眼均未发生弱视。结论:阿托品压抑法与遮盖法均是治疗弱视的有效方法,两法在治疗效果、眼位变化等临床特点上无显著性差异。阿托品压抑法依从性比遮盖法高,患者容易接受,亦应广泛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压抑法 遮盖法 弱视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弱视儿童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侯英芳 苗永凤 +2 位作者 张华 杨黎 张亚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弱视儿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弱视患儿185例(229眼)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规范化健康教育。对2组患儿和家长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弱视儿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弱视患儿185例(229眼)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规范化健康教育。对2组患儿和家长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并对2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儿按规定遮蔽、按要求锻炼、科学用眼者、家长督导患儿、准时复查、主动沟通以及了解相关知识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弱视儿童和家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弱视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期行视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莹莹 向剑波 +2 位作者 吴九菊 谢琳辉 许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01-2304,共4页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期行视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01/12在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2例244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球镜≤±3. 00D,散光度绝对值(以下简称散光度)≥2. ...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期行视功能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01/12在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2例244眼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球镜≤±3. 00D,散光度绝对值(以下简称散光度)≥2. 00D,双眼球镜差值≤1. 50D,双眼柱镜差值≤1. 00D。所有患儿均已经过初步治疗,常规验光戴镜和弱视治疗后,弱视眼视力已经提高到0. 6以上且双眼视力相差不超过2行。将患儿随机分为训练组(62例124眼)和对照组(60例120眼)。所有患儿均采用家庭+诊室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训练内容为:弱视训练仪(光刷、红闪、光栅等)、电脑软件精细和刺激训练。训练组除完成对照组训练项目以外,还需要进行单眼调节功能、双眼调节功能训练及双眼集合、融像功能训练。随访6mo后,对两组患儿的视力疗效、近立体视、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末期,两组间整体的视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间近立体视功能、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在综合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后期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对于提高弱视患儿的基本痊愈率、缩短疗程和建立健全立体视功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功能训练 弱视 治疗
下载PDF
儿童弱视的发病机制及最新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妍丽 张艳芳 +1 位作者 钱志刚 李新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846-848,共3页
弱视是目前小儿眼科常见的眼病之一,严重损害儿童视力发育,其特征是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本文就目前儿童弱视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个综述,以便为能更好地治疗儿童弱视提供一个有... 弱视是目前小儿眼科常见的眼病之一,严重损害儿童视力发育,其特征是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本文就目前儿童弱视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个综述,以便为能更好地治疗儿童弱视提供一个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下载PDF
数字化多媒体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晓东 杨明迪 +1 位作者 王桂琴 颜少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274-1276,共3页
目的:评价数字化多媒体视功能矫治训练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数字化多媒体知觉学习训练和传统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弱视患儿76例117眼,按照弱视类型分别设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时间、疗效及双眼视功能变化。结... 目的:评价数字化多媒体视功能矫治训练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数字化多媒体知觉学习训练和传统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弱视患儿76例117眼,按照弱视类型分别设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时间、疗效及双眼视功能变化。结果:试验组平均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每提升1行logMAR视力所需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双眼视功能疗效评价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视功能矫治训练可以明显缩短视功能障碍治疗周期,提高双眼视功能,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治疗 多媒体视觉训练 双眼视觉
下载PDF
综合治疗发育性弱视243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志敏 姚祖荣 宋愈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发育性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43例发育性弱视患者进行包括验光配镜、遮盖治疗、红光闪烁治疗、后像疗法、精细目力训练等的综合治疗.结果:基本治愈率为56.4%,有效率为92.4%,其中轻度弱视的治愈率为81.6%,中度为41.1%...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发育性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43例发育性弱视患者进行包括验光配镜、遮盖治疗、红光闪烁治疗、后像疗法、精细目力训练等的综合治疗.结果:基本治愈率为56.4%,有效率为92.4%,其中轻度弱视的治愈率为81.6%,中度为41.1%,重度为24.3%;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愈率为62.9%,斜视性弱视为49.0%,屈光参差性弱视为43.1%,形觉剥夺性弱视为18.8%;中心注视的治愈率为65.3%,旁中心注视为20.7%;年龄≤6岁的治愈率为82.7%,年龄在7~9岁间的为49.4%,年龄≥10岁的为19.6%.结论: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弱视程度、类型、注视性质、初诊年龄等密切相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好.综合疗法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发育性弱视 视力 斜视 视觉发育
下载PDF
脱抑制及视功能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莹莹 吴九菊 +2 位作者 田密 谢琳辉 许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56-2058,共3页
目的:探讨脱抑制及视功能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83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纳入本研究,所有患儿均为单眼弱视,随机分为训练组(44例44眼)和对照组(39例39眼)。所有患儿常规配镜,定量遮盖,均采用... 目的:探讨脱抑制及视功能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83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纳入本研究,所有患儿均为单眼弱视,随机分为训练组(44例44眼)和对照组(39例39眼)。所有患儿常规配镜,定量遮盖,均采用家庭+诊室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训练内容为:弱视训练仪(光刷、红闪、光栅等)及电脑软件精细+刺激训练。训练组除完成对照组训练项目以外,当患儿弱视眼矫正视力已经提高到0. 6以上后进行单眼调节功能训练、脱抑制训练、双眼调节功能训练及双眼集合、融像功能训练。随访6mo后,对两组的视力疗效及远近立体视功能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两个组间视力改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两个组间整体的视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加入脱抑制及视功能训练后训练组远、近立体视功能改善的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弱视治疗中加入脱抑制训练及双眼视功能训练后,能够增强弱视眼的竞争力,消除抑制,不但能提高视力,还能建立良好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脱抑制 视功能训练 弱视治疗
下载PDF
弱视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尹婕 杨丽萍 黄振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129-1132,1136,共5页
作者对近年来弱视治疗及筛查的研究进行综述,尤其是最新的大型随机对照性研究,并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期望能对弱视的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 弱视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弱视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韩冬 吴晋晖 闫飞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382-2384,共3页
弱视是一种先天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由于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视觉剥夺)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远视力≤0.8且不能矫... 弱视是一种先天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由于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视觉剥夺)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的疾患。弱视的治疗一直是眼科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虽然有所进展,但最佳的治疗方案仍在研究中。我们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对包括屈光矫正、遮盖疗法、药物治疗、压抑疗法、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其他治疗在内的目前弱视常用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治疗
下载PDF
弱视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李昂 曾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86-189,共4页
弱视是一种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的视力疾患。弱视是一种与发育紧密相关的眼病。目前... 弱视是一种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的视力疾患。弱视是一种与发育紧密相关的眼病。目前,斜视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剥夺主导眼的视觉一段时间,同时对弱视眼进行不同的刺激和训练,从而可以提高弱视眼的正常视觉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治疗
下载PDF
强化护理干预改善儿童弱视训练依从性的效果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季芳 黄国秀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改善儿童弱视训练依从性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162例弱视患儿,采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83例和对照组79例。研究组采用弱视训练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改善儿童弱视训练依从性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162例弱视患儿,采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83例和对照组79例。研究组采用弱视训练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弱视综合治疗,比较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得分[(3.45±2.24)分]高于对照组[(2.71±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干预前(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7%和5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童弱视训练的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弱视治疗 依从性 强化护理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进 崔达 程春芬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弱视的屈光性质,并对其经矫正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45所幼儿园的15400名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对低于正常视力的2210名儿童进行视力、眼位、眼底、屈光检查,筛选出弱视儿童436名,对其进行扩瞳验光后...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弱视的屈光性质,并对其经矫正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45所幼儿园的15400名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对低于正常视力的2210名儿童进行视力、眼位、眼底、屈光检查,筛选出弱视儿童436名,对其进行扩瞳验光后给予配戴矫正镜片,并进行弱视训练治疗,同时辅以阶段性同视机治疗和家庭精细(作业)目力训练。定期复查,每年验光两次,酌情更换镜片。结果本区学龄期儿童弱视发生率为2.83%(436/15400),屈光不正性弱视中以远视类为主,弱视程度随屈光不正程度增高而增加。经治疗后,弱视基本治愈率为83.06%(603/726),进步者占14.60%(106/726),无效率为2.34%(17/726)。结论弱视可影响儿童的视觉质量及视觉发育,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弱视 屈光不正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两种弱视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力 罗向霞 曲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79-781,共3页
目的:探讨2种弱视治疗方法对儿童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36例(54眼)儿童白内障手术患儿被分为2组:计算机弱视治疗软件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18mo,观察2组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9mo,计算机弱视治疗软件组术后视力的提高... 目的:探讨2种弱视治疗方法对儿童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36例(54眼)儿童白内障手术患儿被分为2组:计算机弱视治疗软件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18mo,观察2组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9mo,计算机弱视治疗软件组术后视力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种差异保持到术后18mo(P<0.05);双眼患儿术后视力明显高于单眼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视力的提高与每日平均弱视训练时间成正相关(r=0.831),与年龄相关性不显著(r=-0.27)。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计算机弱视软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白内障术后视力、减少弱视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弱视治疗 计算机软件
下载PDF
弱视在院内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积文 卜立敏 +1 位作者 张宏文 刘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834-835,共2页
目的:观察弱视儿童在院综合训练与家庭训练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1-04沈阳市部分幼儿园检查出的弱视儿童,在院治疗患者90例114眼为治疗组,选择家庭训练患者90例108眼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1%阿托品药膏睫状肌麻痹验光后,配戴眼镜。视... 目的:观察弱视儿童在院综合训练与家庭训练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1-04沈阳市部分幼儿园检查出的弱视儿童,在院治疗患者90例114眼为治疗组,选择家庭训练患者90例108眼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1%阿托品药膏睫状肌麻痹验光后,配戴眼镜。视力相差两行以上,遮盖优势眼。治疗组来我院弱视训练中心进行综合训练。对照组在家按医嘱自行弱视训练。每个月复诊,进行视力观察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6mo。结果:在院弱视治疗组6mo时无效0例,进步18例23眼(20%),基本痊愈72例91眼(80%)。家庭治疗组6mo时无效9例11眼(10%),其中2例放弃训练;进步66例79眼(73%);基本痊愈15例18眼(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7,P<0.05)。结论:弱视儿童在院综合训练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家庭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治疗 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