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彭方亮 周晓 毛世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89-1190,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分为子宫栓塞组和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刮宫术前准备时间、刮宫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分为子宫栓塞组和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刮宫术前准备时间、刮宫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子宫栓塞组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费用发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剖宫产瘢痕处妊娠具有快速、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妊娠 异位 剖宫产术 甲氨蝶呤
下载PDF
局部应用氨甲喋呤和卡介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附18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铁峰 王绪保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9期402-403,共2页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氨甲喋呤 (MTX)、卡介苗 (BCG)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 1 3例浅表性膀胱癌和 5例浸润性膀胱癌施以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前行 MTX膀胱灌注 ,术中和术后分别行 MTX膀胱粘膜下注射和直肠粘膜下注射 ,术后行小...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氨甲喋呤 (MTX)、卡介苗 (BCG)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 1 3例浅表性膀胱癌和 5例浸润性膀胱癌施以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前行 MTX膀胱灌注 ,术中和术后分别行 MTX膀胱粘膜下注射和直肠粘膜下注射 ,术后行小剂量 BCG膀胱灌注。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 ,时间为 6~ 40个月 ,平均 2 8个月。3例复发 ,复发率 1 6.7%。结论 :该疗法可以增加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的治疗机会 ,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切除术 复发 卡介苗 氨甲喋呤
下载PDF
联合用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惠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33-34,共2页
对3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氨甲喋呤及中药联合治疗,治愈28例,占77.8%,同期单一中药治疗20例,治愈11例,占55%,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认为此法可免去患者手术痛苦,为尚未生育或畏惧手术者开辟了... 对3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氨甲喋呤及中药联合治疗,治愈28例,占77.8%,同期单一中药治疗20例,治愈11例,占55%,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认为此法可免去患者手术痛苦,为尚未生育或畏惧手术者开辟了一条非手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氨甲喋呤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免疫抑制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王华明 严厉 +2 位作者 叶广元 姚光辉 宋珂 《淮海医药》 2001年第4期274-275,共2页
目的 对临床应用甲氨喋呤、地塞米松联合冲击治疗 Graves眼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 对 10例 Graves眼病患者在甲状腺功能指标经药物控制至正常范围基础上 ,给予甲氨喋呤、地塞米松静滴治疗 ,同时给予患者口服强的松治疗。治疗... 目的 对临床应用甲氨喋呤、地塞米松联合冲击治疗 Graves眼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 对 10例 Graves眼病患者在甲状腺功能指标经药物控制至正常范围基础上 ,给予甲氨喋呤、地塞米松静滴治疗 ,同时给予患者口服强的松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定期相应的化验检查。结果  2例患者因用药后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停药 ,其余 8例患者治疗后畏光、流泪、复视症状减轻或恢复正常。随访 6~ 12个月 ,无 1例眼病症状再次加重或复发。结论 应用甲氨喋呤、地塞米松冲击治疗 Graves眼病有明显疗效 ,药物副作用容易观察和控制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甲氨喋呤 地塞米松 GRAVES眼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下载PDF
宫腔镜插管注入氨甲蝶呤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纪妹 武惠敏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50-752,共3页
目的利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氨甲蝶呤配合中药对输卵管妊娠进行治疗。方法2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在宫腔镜下将导管插入患侧输卵管口,注入氨甲蝶呤60mg,同时服用中药治疗,B超观察妊娠囊内胚芽、原始心搏消失情况以及血β-HCG下降情况... 目的利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氨甲蝶呤配合中药对输卵管妊娠进行治疗。方法2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在宫腔镜下将导管插入患侧输卵管口,注入氨甲蝶呤60mg,同时服用中药治疗,B超观察妊娠囊内胚芽、原始心搏消失情况以及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190例包块直径<5cm,β-HCG值在10.6 ̄34.7μg/L,孕龄在36 ̄56d患者,经治疗后10 ̄16dβ-HCG下降至正常,B超示2d后胚芽及原始心搏消失,1、2个月包块吸收。10例患者,孕龄平均60d,包块直径>5cm,β-HCG值在45.0 ̄86.5μg/L,用药后腹痛加剧2例,β-HCG持续不下降,包块增大8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氨甲蝶呤配以中药治疗,对孕周小、β-HCG值低、包块直径<5cm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插管 氨甲蝶呤 中药 输卵管妊娠
下载PDF
药物治疗异位妊娠10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温百端 刘晓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022-1022,1024,共2页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氨甲喋呤及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3种方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10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氨甲喋呤50mg/m2,一次肌肉注射。B组米非司酮50mg,q12h,连服3d。C组用氨甲喋呤50mg/m2一次肌肉注射,同时用米非司...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氨甲喋呤及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3种方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10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氨甲喋呤50mg/m2,一次肌肉注射。B组米非司酮50mg,q12h,连服3d。C组用氨甲喋呤50mg/m2一次肌肉注射,同时用米非司酮50mg,q12h,连服3d。结果C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较A组和B组轻;3组附件包块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法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均安全有效。但米非司酮配伍氨甲喋呤治疗成功率较高,疗程较短,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氨甲喋呤
下载PDF
若干3d过渡金属的甲氨喋呤配合物
7
作者 陆小海 杨维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1-15,共5页
本文制得了甲氨喋呤与钒、锰、铁、钴、镍、铜和锌的配合物,除铁为氧桥双核型外,其余均为1:1单核配合物。通过热重、红外、磁化率、电子顺磁共振(对铜和钒酰)和Mossbauer谱(对铁)的表征,对它们的可能结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甲氨喋呤 过渡金属 配合物
下载PDF
杀胚异位饮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柱林 于菲菲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2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杀胚异位饮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55 例异位妊娠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 50mg/m2,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片 50mg,空腹口服,每 12h 1 次,服 2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杀胚异位饮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55 例异位妊娠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 50mg/m2,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片 50mg,空腹口服,每 12h 1 次,服 2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杀胚异位饮。在治疗第 4d 和第 7d 测血β-HCG,以后每隔 3d 复查 1 次。每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B 超,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β-HCG 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盆腔包块消失时间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药物副反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杀胚异位饮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对治疗异位妊娠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杀胚异位饮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或来氟米特诱导缓解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岑筱敏 李敏 +5 位作者 杨闵 石连杰 叶杨 赵臻怡 钟雪 杨南萍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2063-2066,共4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MTX+ETA)和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MTX+LEF)治疗重度活动的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重度活动的RA患者50例。A组24例,给予MTX 10 mg/次,一周一次,口服,联合ETA 25 mg/次,一周2次,皮下注射后...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MTX+ETA)和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MTX+LEF)治疗重度活动的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重度活动的RA患者50例。A组24例,给予MTX 10 mg/次,一周一次,口服,联合ETA 25 mg/次,一周2次,皮下注射后病情缓解后依那西普减量为25 mg/次,1周一次至随访结束;B组26例,给予MTX 10 mg一周一次联合来氟米特20 mg/d。两组随访时间为24周。定期随访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DSA28评分、sharp评分、RF、ANA、ACR核心标准评定。结果:①A组在治疗半年前后其VAS评分、晨僵时间、关节肿痛个数、DSA28评分、HAQ、患者评分、医生评价、ESR、CRP方面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治疗半年前后其VAS评分、晨僵时间、关节肿痛个数、DSA28评分、HAQ、患者评分、医生评价方面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治疗半年后在VAS评分、晨僵时间、关节触痛个数、DSA28评分、HAQ、患者评分、医生评价、ESR、CRP方面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ACR20有效率逐步增加,在各随访期内两组的ACR20的达标率的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ACR50则在第4、20、24周,A组的达标率为12%、79%、87%与B组的8%、4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R70虽然在各期A组均高于B组,但差异均无差异性(P>0.05)。③A组在第2、4、12周DSA28指数下降明显,跟前次随访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第16、24周DSA28指数下降明显,跟前次随访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同期DSA28的比较发现,A组从第4周起各期DSA28分值均低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种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低,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TA+MTX和LEF+MTX联合治疗重度活动的RA均是安全有效的,其中前者常常可以更早期的达到诱导缓解病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甲氨蝶呤 依那西普 来氟米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