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idation of chromium powder in ammonia atmosphere 被引量:1
1
作者 Ling Li Qiang Zhen Rong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19-324,共6页
CrN powder was synthesized by nitriding Cr metal in ammonia gas flow, and its 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 and nitridation process were studied. Through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the Cr-N-O predominance diagrams were... CrN powder was synthesized by nitriding Cr metal in ammonia gas flow, and its 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 and nitridation process were studied. Through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the Cr-N-O predominance diagrams were constructed for different tempera- tures. Chromium nitride formed at 700-1200℃ under relatively higher nitrogen and lower oxygen partial pressures. Phases in the products were then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he Cr2N content varied with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holding tim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r metal powder nitridation process can be explained by a diffusion model. Further, Cr2N formed as an intermediate product because of an incomplete reaction, which was observed by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After nitriding at 1000℃ for 20 h, CrN powder with an average grain size of 63 nm was obtained, and the obtained sample was analyzed by using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ium powder nitridATION chromium nitride ammonia chemical synthesis reac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Ammonia Decomposition over Bimetallic Nitrides Supported on g-Al_2O_3 被引量:7
2
作者 ChunShanLU XiaoNianLI YiFengZHU HuaZhangLIU ChunHuiZHO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A series of monometallic nitrides and bimetallic nitrides were prepared by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action with NH3. The effects of Co, Ni and Fe additives and the synergic action between Fe, Co, Ni and Mo on the amm... A series of monometallic nitrides and bimetallic nitrides were prepared by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action with NH3. The effects of Co, Ni and Fe additives and the synergic action between Fe, Co, Ni and Mo on the ammonia decomposition a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TPR-MS, XRD were also carried out to obtain better insight into the structure of the bimetallic nitride. The results of ammonia decomposition activity show that bimetallic nitrides are more active than monometallic nitrides or bimetallic ox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ides transition metal g-Al2O3 ammonia decomposition.
下载PDF
The role of interstitial species upon the ammonia synthesis activity of ternary Fe–Mo–C(N) and Ni–Mo–C(N) phases 被引量:2
3
作者 Angela Daisley Justin S.J.Hargreaves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70-175,共6页
Fe3Mo3C has been prepared and its activity for ammonia synthesis was evaluated.As had been observed previously for Co3Mo3C,it was found to be inactive at 400℃.At 500℃activity developed and this can be related to the... Fe3Mo3C has been prepared and its activity for ammonia synthesis was evaluated.As had been observed previously for Co3Mo3C,it was found to be inactive at 400℃.At 500℃activity developed and this can be related to the substitution of lattice carbon by nitrogen.Application of a simple topotactic route to prepare Ni2Mo3C from Ni2Mo3N proved unsuccessful,with the resultant carbonitride formed under optimal synthesis conditions being active for ammonia synthesis at 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idE CARBIDE CARBOnitridE ammonia Nickel Iron Molybdenum
下载PDF
粉煤灰基沸石吸附废液中氨氮化物与铜离子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鲍慧敏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58,共6页
开展了粉煤灰基沸石吸附电镀废液中氮氧化物和铜离子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基沸石吸附铜离子的适宜条件为:pH值8,溶液中铜离子初始质量浓度200 mg/L,吸附时间0.45 h,温度200℃;粉煤灰基沸石吸附氨氮化物的适宜条件为:粉煤灰基沸... 开展了粉煤灰基沸石吸附电镀废液中氮氧化物和铜离子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基沸石吸附铜离子的适宜条件为:pH值8,溶液中铜离子初始质量浓度200 mg/L,吸附时间0.45 h,温度200℃;粉煤灰基沸石吸附氨氮化物的适宜条件为:粉煤灰基沸石投入量8 g/L,pH值8,吸附时间0.60 h,溶液中氨氮化物初始质量浓度150 mg/L;粉煤灰基沸石吸附铜离子的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过程,粉煤灰基沸石对氨氮化物的吸附是离子交换和物理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沸石 电镀废液 氨氮化物 铜离子 吸附剂 物理吸附
下载PDF
NH_(3)/N_(2)复合热退火技术改善高浓度Mg掺杂GaN材料性能
5
作者 蒋宗霖 闫丹 +3 位作者 张宁 魏同波 王军喜 魏学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5-1333,共9页
研究了NH_(3)/N_(2)复合热退火技术对高浓度Mg掺杂GaN材料晶体质量、发光性质及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N_(2)氛围高温热退火后处理工艺而言,NH_(3)氛围高温热退火后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高浓度Mg掺杂GaN材料的晶体质量,同... 研究了NH_(3)/N_(2)复合热退火技术对高浓度Mg掺杂GaN材料晶体质量、发光性质及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N_(2)氛围高温热退火后处理工艺而言,NH_(3)氛围高温热退火后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高浓度Mg掺杂GaN材料的晶体质量,同时可以增进Mg受主原子的有效掺杂,使得其光致发光谱中蓝光峰强度增强。采用NH_(3)氛围高温热退火结合N_(2)氛围低温热退火后处理工艺复合技术制备得到的高浓度Mg掺杂GaN材料内部背景电子浓度显著降低。这是由于在NH_(3)氛围高温热退火后处理工艺中,NH_(3)的热分解产物能够有效降低材料内N空位和间隙Ga原子等浅施主型缺陷浓度,最终改善高浓度Mg掺杂GaN材料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Mg掺杂 热退火工艺 氨气
下载PDF
化学链合成氨中载氮体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巩宙婷 张谭 +5 位作者 李娜 杨言言 刘守军 郑劼 余钟亮 杨颂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24,共13页
氨不仅是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也是可再生能源储存与转化过程中的能源载体之一。因此,开发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氨技术是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化学链合成氨技术通过载氮体的传递作用,将合成氨反应解耦为固氮与释氨等多步反应,具有操作简便... 氨不仅是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也是可再生能源储存与转化过程中的能源载体之一。因此,开发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氨技术是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化学链合成氨技术通过载氮体的传递作用,将合成氨反应解耦为固氮与释氨等多步反应,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温和、能耗低等优点。载氮体作为化学链合成氨的关键,起到传递能量及氮物种的作用,目前,载氮体固氮效率低,极大地限制了化学链合成氨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本工作对化学链合成氨中载氮体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载氮体的设计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其次,介绍了载氮体的研究现状,重点对如何提高载氮体的产氨速率以及如何提升晶格氮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化学链合成氨技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研究,为今后载氮体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化学链 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 过渡金属 金属氮化物
下载PDF
化学链合成氨研究进展与展望
7
作者 王润泽 冯圣 +3 位作者 王雅维 高文波 郭建平 陈萍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8,共16页
氨主要被用作生产氮肥的原料,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能源载体。目前工业合成氨主要采用Haber-Bosch工艺,该过程严重依赖化石能源,是高能耗、高碳排放过程,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开发温和条件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 氨主要被用作生产氮肥的原料,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能源载体。目前工业合成氨主要采用Haber-Bosch工艺,该过程严重依赖化石能源,是高能耗、高碳排放过程,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开发温和条件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绿色合成氨过程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社会价值。化学链合成氨过程是将合成氨反应解耦为两步或多步反应,具有规避催化中普遍存在的Scaling relations关系、避免氮气和氢气竞争吸附、可常压操作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合成氨技术。此外,该过程适合于分布式、小型化的生产模式,便于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过程相耦合。因此,近年来化学链合成氨受到广泛关注。本综述首先简述了化学链过程的定义及其在化石能源转化领域的研究概况,随后重点介绍化学链合成氨的发展历史、载氮体分类及近期研究进展,最后对载氮体材料的设计思路及化学链合成氨过程的前景进行展望。根据载氮体不同,分别介绍了二元金属氮化物、多元金属氮化物、亚氨基化物及氮氧化物等载氮体材料在分别以N_(2)-H_(2)和N_(2)-H_(2)O为原料的化学链合成氨过程中材料种类、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合成氨速率等方面研究成果。此外,由于近期外场驱动合成氨取得了较好进展,根据外场驱动力不同,分别介绍了以电、光、等离子体、微波等为外加能量形式的化学链合成氨过程。并从热力学及动力学两方面分别介绍了载氮体材料的改进策略。最后,对化学链合成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外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 合成氨 载氮体 金属亚氨基化合物 金属氮化物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降解水中氨氮
8
作者 翟瑞琪 高玉 +3 位作者 于会娟 张英杰 高翠萍 杨荣彬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利用石墨相氮化碳降解水中氨氮,并对该材料降解氨氮的效果进行考察。探究了在氙灯照射下,不同初始pH以及不同初始氨氮含量条件下对氨氮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氙灯照射下,当初始pH=12,初始氨氮含量为7.5μg时,石墨相氮化碳对氨氮具有... 利用石墨相氮化碳降解水中氨氮,并对该材料降解氨氮的效果进行考察。探究了在氙灯照射下,不同初始pH以及不同初始氨氮含量条件下对氨氮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氙灯照射下,当初始pH=12,初始氨氮含量为7.5μg时,石墨相氮化碳对氨氮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当初始pH=13时,控制初始氨氮含量为7.5μg,光催化2 h后,氨氮去除率为95.68%。采用伪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石墨相氮化碳在碱性条件下对氨氮有良好的降解速率,可能归因于随着初始pH的增大,溶液中存在更多的OH-和·OH,从而增强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石墨相氮化碳 氨氮
下载PDF
氨气预氮化制备超薄氮化硅薄膜及电学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捷 王久敏 +3 位作者 余林蔚 黄信凡 李伟 陈坤基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8-471,492,共5页
为寻求制备性能良好的纳米厚度氮化硅(SiN_x)薄膜的方法,采用NH_3等离子体氮化、SiH_4/NH_3等离子增强化学淀积法及先氮化后淀积的方法制备了三种SiN_x薄膜,研究比较了三种薄膜的性质。用X射线光电子谱检测了NH_3等离子体氮化Si片得到的... 为寻求制备性能良好的纳米厚度氮化硅(SiN_x)薄膜的方法,采用NH_3等离子体氮化、SiH_4/NH_3等离子增强化学淀积法及先氮化后淀积的方法制备了三种SiN_x薄膜,研究比较了三种薄膜的性质。用X射线光电子谱检测了NH_3等离子体氮化Si片得到的SiN_x薄膜的组分,利用椭圆偏振光谱仪测量薄膜厚度,估算了氮化速率。用NH_3和SiH_4作为反应气,分别在原始硅片和经过NH_3预氮化后的硅片上淀积厚度为5 nm、10 nm和50 nm的SiN_x薄膜。用电容-电压法研究了薄膜样品的电学性质,发现单纯用NH_3等离子体氮化的薄膜不适合做介质膜,而先用NH_3氮化再淀积SiN_x的样品比直接淀积SiN_x的样品界面性能明显改善,界面态密度降低到1~2×10^(11)eV^(-1)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增强化学淀积 NH3等离子体氮化 X射线光电子谱 电容-电压 界面态密度
下载PDF
石墨型氮化碳对氨硼烷放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静 何腾 +6 位作者 刘彬 柳林 赵泽伦 胡大强 鞠晓花 吴国涛 陈萍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03-1311,共9页
利用石墨型氮化碳(C3N4)和氨硼烷(NH3BH3,AB)球磨制备了AB-C3N4体系,发现C3N4的加入使AB放氢反应温度明显降低,但是副产物氨气浓度有所升高.因此,利用LiBH4改性的C3N4(LC3N4)同AB球磨合成出了AB-LC3N4体系,并采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脱... 利用石墨型氮化碳(C3N4)和氨硼烷(NH3BH3,AB)球磨制备了AB-C3N4体系,发现C3N4的加入使AB放氢反应温度明显降低,但是副产物氨气浓度有所升高.因此,利用LiBH4改性的C3N4(LC3N4)同AB球磨合成出了AB-LC3N4体系,并采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脱附-质谱联用、热重-差热分析及核磁共振等技术考察了该体系的脱氢性能.结果表明,由于LC3N4的加入,AB的放氢反应温度明显降低,放氢反应速率加快,放氢诱导期缩短,同时抑制了副产物无机苯的生成.另外,C3N4的化学修饰也降低了AB-LC3N4放氢过程中生成氨气的浓度.动力学分析和核磁共振结果表明,AB-LC3N4分解过程依然遵循NH3BH2NH3BH4诱导的氨硼烷自分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硼烷 氮化碳 脱氢 硼氢化锂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金属氮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朝晖 邹汉波 +2 位作者 陈胜洲 林珊瑜 林维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8-340,共3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结合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制备出一系列负载型过渡金属氮化物催化剂。利用XRD、BET、TPR等表征手段,结合氨分解制氢反应,研究了它们的表面性质和反应性能。发现改性碳纳米管负载的氮化钴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氨分解...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结合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制备出一系列负载型过渡金属氮化物催化剂。利用XRD、BET、TPR等表征手段,结合氨分解制氢反应,研究了它们的表面性质和反应性能。发现改性碳纳米管负载的氮化钴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氨分解制氢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新鲜态CoNx/CNTs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达151.85m2/g,在650℃时氨转化率为80.3%,850℃达到完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氮化物 碳纳米管 氨分解
下载PDF
低碳锰铁FeMn84C0.4氮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金柱 徐楚韶 +1 位作者 刘利 赵跃萍 《中国锰业》 2000年第2期30-33,共4页
应用真空电阻炉高温渗氮、X射线衍射分析等实验测试方法 ,研究了粒度、温度、气相组成等因素对低碳锰铁氮化的影响。工业用气态氮作为渗氮气体的主要气相组成 ,可同时发生锰铁的氮化和氧化 ,生成Mn4N和MnO化合物 ;随渗氮温度的提高 ,锰... 应用真空电阻炉高温渗氮、X射线衍射分析等实验测试方法 ,研究了粒度、温度、气相组成等因素对低碳锰铁氮化的影响。工业用气态氮作为渗氮气体的主要气相组成 ,可同时发生锰铁的氮化和氧化 ,生成Mn4N和MnO化合物 ;随渗氮温度的提高 ,锰氧化物的含量相应增高。渗氮气氛中配加氨气 ,使氮气的分压相应降低 ,平衡吸附浓度降低 ,渗氮试样的含氮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锰铁 氮化 氨气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氨流量对离子渗氮层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厉 韩西 周上棋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7-18,共2页
在一定渗氮温度条件下,研究了45钢和40Cr钢进行离子渗氮时,氨流量对渗氮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流量影响ε相的形成速度和渗氮层深度;通入大流量氨,会促进ε相形成。ε相是一个介稳相,它的形成与分解,在一定的氨流量时... 在一定渗氮温度条件下,研究了45钢和40Cr钢进行离子渗氮时,氨流量对渗氮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流量影响ε相的形成速度和渗氮层深度;通入大流量氨,会促进ε相形成。ε相是一个介稳相,它的形成与分解,在一定的氨流量时达到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流量 离子渗氮 渗氮 渗氧层 45钢 40CR钢
下载PDF
La-CoMoN_x/CNTs催化剂上氨分解反应的本征动力学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朝晖 邹汉波 林维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762,共5页
以La-CoMoNx/CNTs为催化剂,对氨分解制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N2浓度、H2浓度、NH3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采用幂指数方程描述反应动力学,确定了本征动力学参数,推导出了本征动力学方程,得到反应的活化能为93... 以La-CoMoNx/CNTs为催化剂,对氨分解制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N2浓度、H2浓度、NH3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采用幂指数方程描述反应动力学,确定了本征动力学参数,推导出了本征动力学方程,得到反应的活化能为93.948 kJ/mol。同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La-CoMoNx/CNTs催化剂上氨分解反应遵循Temkin-Pyzhev机理,即表面氮原子的结合脱附为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金属氮化物 催化剂 氨分解 制氢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MgO/h-BN复合载体对Ba-Ru/MgO/h-BN氨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晓龙 唐立平 +3 位作者 夏春谷 熊绪茂 慕新元 胡斌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7-453,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不同质量比的MgO/h-BN复合载体负载的Ru基氨合成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N2低温物理吸附、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程序升温分析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它们在氨合成反应...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不同质量比的MgO/h-BN复合载体负载的Ru基氨合成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N2低温物理吸附、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程序升温分析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它们在氨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gO/h-BN复合载体中h-BN含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大,Ba-Ru[1:1](摩尔比)/MgO/h-BN[8:2](质量比),Ba-Ru[1:1]/MgO/h-BN[6:4]和Ba-Ru[1:1]/MgO/h-BN[5:5]催化剂上氨合成活性均高于Ba-Ru/MgO催化剂.在425°C,5.0MPa,N2/H2=1/3和5000h?1条件下,Ba-Ru[1:1]/MgO/h-BN[8:2]表现出最优催化活性,达506.9ml/(gcat·h).这可归因于MgO/h-BN复合载体上存在较高数量的碱性位,特别是弱碱性位和中等强度碱性位,而这些碱性位可能是由MgO和h-BN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合成 钌催化剂 氧化镁 六方氮化硼 碱性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的氨气渗氮处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鹏 欧阳琦 付军红 《金属制品》 2010年第5期43-45,共3页
用氨气为渗剂,采用不同工艺对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渗氮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对渗氮后试样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段式低温低压渗氮工艺处理后的渗氮层厚度约为90μm,炉压由0.03 MPa增加到0.25MPa后的渗氮层厚度约为135μm,再将... 用氨气为渗剂,采用不同工艺对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渗氮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对渗氮后试样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段式低温低压渗氮工艺处理后的渗氮层厚度约为90μm,炉压由0.03 MPa增加到0.25MPa后的渗氮层厚度约为135μm,再将第二段温度由550℃提高到950℃后的渗氮层厚度约为220μm,三段式高温加压处理后的渗氮层厚度达到三段式低温低压渗氮层的2.4倍;一段式高温加压处理后的试样硬度HV值为1 100,增大压力和提高温度都能显著提高氮势,增加渗氮层厚度,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渗氮影响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在拉伸曲线上出现了锯齿状图形,这与氮化物在拉伸过程中不断开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渗氮 氨气渗氮 高温渗氮 渗氮层厚度 热处理
下载PDF
载体对负载型过渡金属氮化物催化氨分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雄军 卢春山 +2 位作者 刘武灿 项益智 李小年 《工业催化》 CAS 2006年第7期60-66,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结合NH3程序升温氮化制备出一系列负载型金属Co、Mo氮化物催化剂。并利用XRD、TPD-MS和H2-TPR及氨分解活性测试等手段,考察了载体[Mg(A l)O、MgO和γ-A l2O3]对负载型金属氮化物的表面形态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结合NH3程序升温氮化制备出一系列负载型金属Co、Mo氮化物催化剂。并利用XRD、TPD-MS和H2-TPR及氨分解活性测试等手段,考察了载体[Mg(A l)O、MgO和γ-A l2O3]对负载型金属氮化物的表面形态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负载催化剂的氨分解速率远远高于非负载的催化剂;(2)氮的脱附峰可以归为以下三类:a.吸附态的NHx分解;b.氮化物结构转变;c.β-Mo2N0.78和Co2Mo3Nx还原成Co和Mo金属;(3)载体表面的酸碱性和孔结构对其负载的金属氮化物的催化活性和表面形态及化学组成有重要的影响,镁铝复合氧化物MgA lO[n(A l)∶n(Mg)=1∶3]为载体的钴钼双金属氮化物对于氨分解反应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氮化物 载体 氨分解 TPD TPR
下载PDF
氮化条件对负载型氮化钴钼催化剂结构及氨分解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朝晖 邹汉波 林维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结合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碳纳米管负载的钴钼氮化物催化剂,考察了氮化空速、氮化气比例等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合XRD、BET、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物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XRD图谱中...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结合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碳纳米管负载的钴钼氮化物催化剂,考察了氮化空速、氮化气比例等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合XRD、BET、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物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XRD图谱中出现了Co3Mo3N的微弱衍射峰;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结构中的确有N元素的引入;氮化空速、氮化气比例对催化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当氮化空速为10000h-1,氢氮体积比为5∶1,反应温度为600℃时,Co3Mo3N/CNTs催化剂的活性最好,氨分解率达到9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物 碳纳米管 氨分解 制氢 催化剂
下载PDF
选择性氮化法制备t-ZrO_2-TiN纳米复合粉体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向东 翟华嶂 +1 位作者 李建保 张淑霞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1-775,共5页
研究了在固溶体系中以选择性反应为基础的复合粉料制备技术。应用热力学原理分析计算了tZrO2TiO2固溶系统中,利用氨气进行的选择性氮化的反应条件,探讨了不同反应温度对该体系物相组成的影响。采用氨气还原氮化法,在流动的氨气氛下原位... 研究了在固溶体系中以选择性反应为基础的复合粉料制备技术。应用热力学原理分析计算了tZrO2TiO2固溶系统中,利用氨气进行的选择性氮化的反应条件,探讨了不同反应温度对该体系物相组成的影响。采用氨气还原氮化法,在流动的氨气氛下原位反应生成氮化钛,同时保持四方相氧化锆含量和结构不变。用比表面积测量和透射电镜观察,对纳米粉料在氮化前后的粒径和形貌进行表征。氮化后复合粉体中tZrO2的粒径为50~70nm。元素定量分析表明:氮化效果可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氮化 氮化钛 纳米复合粉料 氨气 四方氧化锆
下载PDF
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钒 张登君 +1 位作者 李报厚 罗世民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5-430,共6页
研究了以肼为还原剂、氨为配合剂的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纯镍反应新体系. 热力学计算表明,此镀镍体系是可行的. 实验发现,新的镀液体系比传统酒石酸盐镀液体系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镀层的XRD分析表明,不同体系镀层相结构... 研究了以肼为还原剂、氨为配合剂的六方BN微颗粒表面化学镀纯镍反应新体系. 热力学计算表明,此镀镍体系是可行的. 实验发现,新的镀液体系比传统酒石酸盐镀液体系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镀层的XRD分析表明,不同体系镀层相结构相同. SEM观测和EDS分析显示,新体系镀层更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颗粒 化学镀镍 氨配合体系 结构 六方氮化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