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脱氮除碳研究Ⅰ:COD/NH_4^+-N对耦合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魏思佳 于德爽 +2 位作者 李津 齐泮晴 管勇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9-767,共9页
采用ASBR反应器,通过改变进水COD/NH_4^+-N值,研究了COD/COD/NH_4^+-N对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D为300mg/L,NO2--N为145mg/L时,COD/COD/NH_4^+-N是影响厌氧氨氧化对耦合反应脱氮贡献及COD/NH_4^+-N去除率的主... 采用ASBR反应器,通过改变进水COD/NH_4^+-N值,研究了COD/COD/NH_4^+-N对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D为300mg/L,NO2--N为145mg/L时,COD/COD/NH_4^+-N是影响厌氧氨氧化对耦合反应脱氮贡献及COD/NH_4^+-N去除率的主要因素,但不会对NO2--N去除率产生影响.当COD/COD/NH_4^+-N值在1~3.25时,厌氧氨氧化对耦合反应的脱氮贡献率基本稳定在73.03%;当COD/COD/NH_4^+-N值在3.75时,厌氧氨氧化对耦合反应脱氮的贡献率开始由71.76%下降至约55%;当COD/COD/NH_4^+-N值在4.25~5.25时,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脱氮贡献率基本相等;当COD/COD/NH_4^+-N值在6.5~12.5时,反硝化的脱氮贡献率随着COD/COD/NH_4^+-N值的增大由51.69%增大到79.62%.耦合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颗粒化程度不断增强,颗粒污泥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6~1.5mm范围内,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 COD/nh4+-n 生物脱氮
下载PDF
3-硝基-1,2,4-三唑-5-酮二甲胺盐(CH_3)_2NH_2^+C_2N_4O_3H^-的合成、晶体结构和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海霞 宋纪蓉 +4 位作者 徐抗震 胡荣祖 翟高红 文振翼 郁开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19-1823,共5页
利用 3 硝基 1,2 ,4 三唑 5 酮 (NTO)的乙醇溶液与二甲胺的水溶液合成了NTO的二甲胺盐 (CH3 ) 2 NH+ 2 C2 N4O3 H-,在二甲基甲酰胺 (DMF)和甲醇的混合溶剂 (体积比为 1∶5 )中培养出单晶 .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分子结构和晶... 利用 3 硝基 1,2 ,4 三唑 5 酮 (NTO)的乙醇溶液与二甲胺的水溶液合成了NTO的二甲胺盐 (CH3 ) 2 NH+ 2 C2 N4O3 H-,在二甲基甲酰胺 (DMF)和甲醇的混合溶剂 (体积比为 1∶5 )中培养出单晶 .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 ( 1) /c ,晶胞参数为 :a =0 7116( 1)nm ,b =0 873 5 ( 2 )nm ,c =1 3 160 ( 3 )nm ,β =10 1 12( 2 )° ,V =0 80 2 6( 3 )nm3 ,Dc=1 45 0g/cm3 ,Z =4,F( 0 0 0 ) =3 68.采取HF/ 6 3 1+G(d)和MP2 / 6 3 1+G(d)以及B3LYP/6 3 1+G(d)方法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几何全优化 ,并对其成键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硝基-1 2 4-三唑-5-酮二甲胺盐 (CH3)2nh2^+C2n4O3H^- 合成 晶体结构 量子化学 理论计算 二甲胺盐 3-硝基-1 2 4-三唑-5-
下载PDF
配合物[NH_3(CH_2)_4NH_3]Co(hedpH_2)(H_2O)_2的水热合成与表征(hedpH_4=1-羟亚乙基二膦酸)
3
作者 宋会花 王哲明 +2 位作者 严纯华 郑丽敏 忻新泉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丁二胺作为模板剂合成了钴的有机二膦酸超分子化合物[NH3(CH2)4NH3]Co(hedpH2)2(H2O)2 [hedpH4 = 1-羟亚乙基二膦酸, CH3C(OH)(PO3H2)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以及单晶结构解析对其进行了表...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丁二胺作为模板剂合成了钴的有机二膦酸超分子化合物[NH3(CH2)4NH3]Co(hedpH2)2(H2O)2 [hedpH4 = 1-羟亚乙基二膦酸, CH3C(OH)(PO3H2)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以及单晶结构解析对其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8H30N2CoO16P4,Mr = 593.15,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 = 16.128(2), b = 12.427(1), c = 12.610(2) ? b = 121.389(9), V = 2157.3(4) 3, Z = 4, Dc = 1.826 g/cm3, m(MoKa) = 1.172 mm-1, F(000) = 1228。结构用直接法解出,最终偏离因子R = 0.0285, wR = 0.0747。该化合物的结构包含单核的Co(hedpH2)2- 阴离子,阴离子之间通过氢键连结形成具有空隙的三维超分子骨架结构,双质子化的丁二胺分子位于空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有机二膦酸超分子化合物 水热合成法 晶体结构 [nh3(CH2)4nh3]Co(hedpH2)(H2O)2 C8H30n2CoO16P4 1-羟亚乙基二膦酸
下载PDF
地下水NH_4^+-^(15)N同位素测试技术进展
4
作者 宁卓 张翠云 《四川环境》 2013年第4期117-120,共4页
本文根据铵离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建立了各种测试分析技术。传统的NH4+-15N同位素测试过程包括样品中NH4+的收集、转化为适于质谱分析的气态N2以及用15N同位素质谱进行分析。其中NH4+的收集方法较多,包括蒸馏法、扩散法、离子交换柱法和... 本文根据铵离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建立了各种测试分析技术。传统的NH4+-15N同位素测试过程包括样品中NH4+的收集、转化为适于质谱分析的气态N2以及用15N同位素质谱进行分析。其中NH4+的收集方法较多,包括蒸馏法、扩散法、离子交换柱法和沸石萃取法等。适于质谱分析气态N2的转化方法可分为化学湿法和干燃烧法。笔者就同位素分析测试过程中NH4+的收集、转化及15N测试各个步骤加以总结,分析各自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并评述了最近出现的色谱-质谱联合分析法和叠氮法。最后对地下水NH4+-15N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和水文地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15n同位素 测试技术 进展
下载PDF
Fate of ^(15)N Labeled Nitrate and Ammonium Salts Added to an Alpine Meadow 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China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兴良 欧阳华 +1 位作者 裴志永 周才平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3期276-281,共6页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added nitrogen (N) in alpine meadow and the role of alpine plants and soil microorganisms in the retention of deposited N, the fate of 15 N labeled nitrate and ammonium salts was...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added nitrogen (N) in alpine meadow and the role of alpine plants and soil microorganisms in the retention of deposited N, the fate of 15 N labeled nitrate and ammonium salts was determined in an alpine meadow for two months. Two weeks after 15 N application, total recovery of 15 N from NO - 3_ 15 N was 73.5% while it was 78% from NH + 4_ 15 N. More 15 N was recovered in plants than in soil organic matter or in microbial biomass, irrespective of forms of N added. After one month, 70.6% of added NO - 3_ 15 N and 57.4% of NH + 4_ 15 N were recovered in soils and plants. 15 N recovered in soil organic matter decreased greatly while that recovered in plants varied little, irrespective of the form 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wo weeks after 15 N application, more NO - 3_ 15 N than NH + 4_ 15 N was recovered in microbial biomass. Total recovery was 58.4% (six weeks) and 67% (eight weeks) from NO - 3_ 15 N, and 43.1% and 49% from NH + 4_ 15 N, respectively. Both plants and soil microorganism recovered more NO - 3_ 15 N than NH + 4_ 15 N. But plants recovered more 15 N than soil microorganisms. During the whole experiment plants retained more NO - 3_N and 15 N than soil microorganisms while 15 N recovered in inorganic N pool did not exceed 1% due to lower amount of inorganic N. This indicates that plants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tention of deposited N although microbial biomass can be an important sink for deposited N in early days after N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meadow soil microorganisms retention of deposited n percentage of 15 n recovery fate of nO - 3_ 15 n and nh + 4_ 15 n
下载PDF
[ZnN(CH_2CH_2NH_2)_2(CH_2CH_2N=CHC_6H_4O)]·Pic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4
6
作者 蔡正洪 唐瑜 +3 位作者 于青 刘德波 谭民裕 王宏根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1-434,共4页
在不加任何碱的条件下,三[2-(亚水杨基胺)乙基]胺与苦味酸锌[Zn(Pic)26H2O]在乙醇中反应,得到了较为少见的多胺单缩合西夫碱配体的配合物[ZnN(CH2CH2NH2)2(CH2CH2N=CH-C6H4O)]Pic。化学式为C19H23N7O8Zn,Mr=542.81,晶体属三斜晶系,空... 在不加任何碱的条件下,三[2-(亚水杨基胺)乙基]胺与苦味酸锌[Zn(Pic)26H2O]在乙醇中反应,得到了较为少见的多胺单缩合西夫碱配体的配合物[ZnN(CH2CH2NH2)2(CH2CH2N=CH-C6H4O)]Pic。化学式为C19H23N7O8Zn,Mr=542.81,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晶胞参数为a=0.7494(3),b=1.1917(5),c=1.3142(6)nm,a=78.111(7),b=79.093(7),g=78.577(7),V=1.1121(8)nm3,Dc=1.621g/cm3,m(MoKa)=1.167mm-1,Z=2,F(000)=560,在1.60<q<25.03悍段谝陨璺绞绞盏蕉懒⒀苌涞?631个,其中I>2s(I)的可观测点为2433个,最终偏离因子R=0.0555,wR=0.1139。配合物中Zn(II)与配体的4个N原子和1个O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三角双锥结构,桥头N和O为锥顶,4个配位N中桥头N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最弱。晶体通过p-p堆积和分子内、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n(CH2CH2nh2)2(CH2CH2n=CHC6H4O)]·Pic 合成 晶体结构 2-[2-(亚水杨基胺)乙基]胺 苦味酸锌 单缩合西夫碱配合物 氢键 超分子结构
下载PDF
控释氮肥对土壤NH_4^+-N、NO_3^--N及番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海军 武志杰 +1 位作者 李荣华 刘春萍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4,共5页
通过温室小区试验 ,研究了日本热塑性树脂包膜尿素MEISTERLP10 0以及LP10 0配施双氰铵 (DCD)后土壤NH+ 4-N、NO-3 -N以及番茄产量和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分次施用尿素会引起土壤NH+ 4-N的急剧变化 ,而施用了LP10 0处理的土壤NH+ 4-N和... 通过温室小区试验 ,研究了日本热塑性树脂包膜尿素MEISTERLP10 0以及LP10 0配施双氰铵 (DCD)后土壤NH+ 4-N、NO-3 -N以及番茄产量和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分次施用尿素会引起土壤NH+ 4-N的急剧变化 ,而施用了LP10 0处理的土壤NH+ 4-N和NO-3 -N在试验的前 115天一直平稳地维持在较高水平 ,且在此之后 ,仍有大量的NH+ 4-N和NO-3 -N存留于土壤。DCD发挥了抑制土壤NH+ 4-N硝化的作用 ,这种作用维持了大约 3个月左右 ,这使土壤NH+ 4-N含量增加 ,而使土壤NO-3 -N的累积量降低 ,这种降低作用尤其表现在 2 0~ 40cm耕层。施用LP10 0并没有取得比分施尿素更高的番茄产量 ,但却可以明显改善番茄果实的品质。施用LP10 0处理的番茄果实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以及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单施尿素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氮肥 土壤 nh4+—n nO3-n 番茄 产量 质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施氮对高肥力稻田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水体铵氮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彬 丁能飞 +4 位作者 林义成 刘琛 李华 李凝玉 傅庆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0-183,190,共5页
研究稻田不同施氮量下的农学效率和环境效应,对水稻高效优质环境保护型生产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在平湖稻区研究了不同施氮下水稻边际利润、最佳经济施肥量以及不同时期氮素利用率、土壤固定态铵、碱解氮及田面水铵氮浓度的动态变... 研究稻田不同施氮量下的农学效率和环境效应,对水稻高效优质环境保护型生产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在平湖稻区研究了不同施氮下水稻边际利润、最佳经济施肥量以及不同时期氮素利用率、土壤固定态铵、碱解氮及田面水铵氮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当地水稻最佳经济施肥量为235kg N/hm2;施氮225kg/hm2时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31.2%。土壤固定态铵以及碱解氮含量均在水稻生长时期内逐渐下降,但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氮处理促使土壤固定态铵含量有较大增幅,而高氮处理则使土壤碱解氮含量有较大增幅。在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施肥后一个星期内,高于225kg N/hm2处理田面水NH4+-N急剧上升而后急剧下降;而75,150kg N/hm2处理田面水NH4+-N一直低于2mg/L。可见,浙北地区氮肥施用量保持在225kg/hm2为宜,过量施氮(超过225kg/hm2)将超过水稻的正常生长需求,造成土壤固铵量饱和,引起土壤碱解氮含量急剧上升,并导致田面水NH4+-N含量急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利用率 土壤固定态铵 土壤碱解氮 田面水铵氮
下载PDF
混凝-MAP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亚峰 杨严 张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目的确定混凝-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混凝药剂进行混凝试验;将混凝沉淀后的出水运用MAP法进行处理;以COD、NH4-N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研究表明:PFAC的投... 目的确定混凝-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混凝药剂进行混凝试验;将混凝沉淀后的出水运用MAP法进行处理;以COD、NH4-N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研究表明:PFAC的投加量为1 500 mg/L、PAM的投加量为5 mg/L、pH=5.5时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达到了较好效果;调节pH=8.5、n(Mg2+)∶n(NH4+)=0.9∶1、n(PO34-)∶n(NH4+)=1.2∶1、反应时间为25min,在此条件下NH4-N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结论运用混凝-MAP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COD与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2.3%与93.15%.为后续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混凝沉淀 MAP nh4-n
下载PDF
基于催化臭氧氧化水溶液中氨氮的Mg/Mn催化剂制备研究
10
作者 郭琳 刘晨 陈云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8-132,共5页
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Mg/Mn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该催化剂对水中低浓度氨氮的催化降解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吸附分析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制备工艺条件对催化剂微观结构、比表面积和对氨氮催化降解的影响,探... 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Mg/Mn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该催化剂对水中低浓度氨氮的催化降解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吸附分析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制备工艺条件对催化剂微观结构、比表面积和对氨氮催化降解的影响,探讨了催化剂降解氨氮的机理。结果表明,500℃煅烧4 h得到的Mg∶Mn摩尔比为8∶2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对气态含氮物质的选择性最好,催化剂成絮状结构,表面蓬松且粗糙,比表面积为31.884 5 m2/g。Mg/Mn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氨氮的机理为Mg/Mn催化O3分解产生(·OH),从而降解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Mg/Mn复合 催化剂 催化臭氧氧化
下载PDF
葡萄幼树对13C和15N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湘 郁松林 +4 位作者 孙琳琳 何秀峰 蒋宇 赵丰云 于坤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40-1149,共10页
【目的】探讨施用铵态氮条件下不同取样时间葡萄幼树各器官13C丰度、含量和分配率,各器官Ndff%、15N含量、分配率和利用率,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探索施铵态氮对不同时间葡萄幼树各器官碳氮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变化规律。【方法】用2 a... 【目的】探讨施用铵态氮条件下不同取样时间葡萄幼树各器官13C丰度、含量和分配率,各器官Ndff%、15N含量、分配率和利用率,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探索施铵态氮对不同时间葡萄幼树各器官碳氮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变化规律。【方法】用2 a(年)生‘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Red Globe’)作为试材,施用300 mg(15NH4)2SO4,分别在施氮后15 d、30 d、45 d和160 d进行13C标记,13C标记后72 h取样。【结果】新根、叶和新枝等新生器官的生物量随时间增加显著,45 d时新根生物量分别比15、30 d增加了410.34%、60.87%,160 d时新枝生物量比45 d增加了397.22%;老根和老枝生物量15~45 d随时间变化不明显,160 d时显著增加。新根、叶片和新枝13C丰度显著高于老根和老枝,其中新根丰度最高。施氮后15 d,新根13C含量最高,叶片次之;30 d后,叶片含量最高;新枝和老根碳含量在160 d时显著增加。分配到新根和叶片的13C较高,施氮后15 d,分配到新根的是叶片的1.37倍;30~160 d,分配到叶片的13C分别比新根高104.97%、18.04%和26.42%;160 d时新根和老根分配率增加明显。施氮后各器官Ndff均在45 d达最大值,新生各器官对氮素的征调能力显著高于老枝和老根,其中新根征调能力最高。施氮后各时间进入叶片中的氮肥量最多,前期进入新根的氮肥量显著增加,30 d和45 d分别比前一时间增加了9.48倍和1.17倍,160 d时新枝氮肥含量比45 d增加了19.80倍。各时间叶片氮肥分配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新根分配率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45 d达到最高,新枝分配率前期没有显著差异,到160 d时显著上升,比45 d升高了8.30倍。15~30 d时叶片氮肥利用率最高,根系次之;45 d时,各器官(除新枝外)氮肥利用率达到最高,160 d时新枝利用率显著上升,上升了80.13%。【结论】施氮后促进新生器官中碳养分的吸收和分配,以及氮养分的吸收、分配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铵态氮(nh4+-n) 13C 15n 吸收和分配 利用率
下载PDF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maize soil after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organic manures 被引量:1
12
作者 DONGYu-hong OUYANGZhu LIUShi-li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40-343,共4页
The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maize soil after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organic manure was studied. The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surface soil, NO - 3-N dynamics and distribution in soil profile, and N 2O emissio... The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maize soil after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organic manure was studied. The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surface soil, NO - 3-N dynamics and distribution in soil profile, and N 2O emission were investigated. Eight treatments were laid out randomizing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in 24 plots: maize plantation without fertilizer(CK1), bare soil without maize plantation and fertilization(CK2), swine manure(S1, S2), poultry manure(P1, P2), and cattle manure(C1, C2). Three manures were applied at two application levels(15 t/hm 2 and 30 t/hm 2).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H + 4-N in surface soil showed the same temporal pattern without much variation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But NO - 3-N in the same layer exhibited large temporal pattern in all treatments, which was mainly due to its easy eluviations of NO - 3-N in soil, its transformation to N 2O and the influence of precipit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NO - 3-N in the soil profile during maize growing season showed the leaching tendency from surface soil to subsoil, which was different among the treatments. The poultry treatments showed the largest leaching tendency.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the emissions of N 2O were affec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manures in the order of P2>S2>C2>P1>S1>C1>CK1>CK2. All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organic manure applications significantly affect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maize soil. Considering N 2O emission and NO - 3-N leaching,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c manure in the agriculture needs fur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manure MAIZE nh + 4-n nO - 3-n n 2O
下载PDF
Growth and Major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Brassica campestris Supplied with Different NH4^+/NO3 Ratios 被引量:6
13
作者 Fu-Cang Zhang Shao-Zhong Kang +1 位作者 Fu-Sheng Li Jian-Hua Zh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55-462,共8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growth and main nutrient ion concentrations of cabbage (Brassica campestris L.) could be increased when plants were subjected to different NH4^+/NO3- ratios. Cabbage s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growth and main nutrient ion concentrations of cabbage (Brassica campestris L.) could be increased when plants were subjected to different NH4^+/NO3- ratios. Cabbage seedlings were grown in a greenhouse in nutrient solutions with five NH4^+/NO3- ratios (1:0; 0.75:0.25; 0.5:0.5; 0.25:0.75; and 0: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bbage growth was reduced by 87% when the proportion of NH4^+-N in the nutrient solution was more than 75% compared with a ratio NH4^+/NO3- of 0.5:0.5 35 d after transplanting, suggesting a possible toxicity du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a large amount of free ammonia in the leaves. When the NH4+/NO3- ratio was 0.5:0.5, fresh seedling weight, root length, and H2PO4- (P), K^+, Ca^2+, and Mg^2+ concentration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plants grown under other NH4^+/NO3- ratios. The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 the leaves was the lowest in plants grown at 0.5: 0.5 NH4^+/NO3-.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appropriate NH4^+/NO3- ratio improves the absorption of other nutrients and maintains a suitable proportion of N assimilation and storage that should benefit plant growth and the quality of cabbage as a vege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bage (Brassica campestris) n nutrition nh4^+/nO3- ratio plant growth plant nutrition.
原文传递
施氮量对豫中烟区植烟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氮素吸收的调控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邢云霞 刘世亮 +3 位作者 刘芳 姜桂英 朱金峰 王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6-272,共7页
为了探讨在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烤烟生长、植烟土壤不同土层无机氮动态变化以及烟株各个器官氮素累积量的变化,以豫中烟区舞阳县为例,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在钾肥和磷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计5个施氮量水平(0kg/hm2,22.5kg/hm2,37.5kg/h... 为了探讨在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烤烟生长、植烟土壤不同土层无机氮动态变化以及烟株各个器官氮素累积量的变化,以豫中烟区舞阳县为例,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在钾肥和磷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计5个施氮量水平(0kg/hm2,22.5kg/hm2,37.5kg/hm2,52.5kg/hm2,67.5kg/hm2),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植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烟株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0~52.5kg/hm2范围内,团棵期、旺长期和圆顶期烟株的株高、叶数和最大叶长和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增加的趋势,施氮量达到67.5kg/hm2时,各指标提高不明显,且对烟叶正常落黄造成不利影响。在移栽后11周和9周之前,0—20cm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施肥对20—40cm土层硝态氮的影响较小,对铵态氮含量的影响只集中在移栽后9周之前,而40—60cm土层无机氮含量受施氮量的影响不明显。在移栽后13周前各时期烟叶的氮素累积量基本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同器官氮累积量表现为叶〉茎〉根。不同叶位之间表现为,在移栽后11周之前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打顶之后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因此,在豫中烟区,施氮量为52.5kg/hm2时烟株长势相对较好,落黄较为适宜。施氮量对植烟土壤无机氮含量的调控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随着烟株生长期的推移,氮素用量的调控作用减弱。烟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主要集累在叶片中,且氮素的调控作用主要集中在打顶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氮肥 硝态氮 铵态氮
下载PDF
小麦苗期施入氮肥在土壤不同氮库的分配和去向 被引量:18
15
作者 巨晓棠 刘学军 张福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应用盆栽试验和15N标记技术研究了小麦苗期施入N肥后土壤不同N库的动态。结果表明 ,施肥后 2 8d ,作物所吸收的土壤N占总吸N量的 5 8 1% ,吸收的肥料N占 41 9%。作物对肥料N的利用率达到 5 5 3% ,N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 2 4 3% ,损失率... 应用盆栽试验和15N标记技术研究了小麦苗期施入N肥后土壤不同N库的动态。结果表明 ,施肥后 2 8d ,作物所吸收的土壤N占总吸N量的 5 8 1% ,吸收的肥料N占 41 9%。作物对肥料N的利用率达到 5 5 3% ,N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 2 4 3% ,损失率为 2 0 4%。施肥后短期以NH+ 4 N存在的肥料N占施N量的 5 0 5 % ,随着硝化作用的进行和作物的吸收 ,土壤中的NH+ 4 N显著下降。NO-3 N在第 7d达到高峰 ,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说明施肥后在 7d以前有强烈的硝化作用发生。施肥后 2d ,以固定态铵存在的肥料N占 33 7% ,至 2 8d ,仅占施入N量的 2 4% ,说明前期固定的铵在作物生长后期又重新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在施肥后第 7d ,肥料N以微生物N存在的量占施肥量的 15 2 % ;至 2 8d来自肥料N的微生物N也几乎被耗竭 ,仅占施N量的 2 4%。随作物生长 ,肥料N在各个土壤N库中的数量均显著下降。在其它N库几乎被耗竭的情况下 ,至施肥后 2 8d主要以有机N的形式残留。在不种作物的条件下 ,土壤N素的矿化量很低 ,作物的吸收作用导致土壤有机N库不断矿化 ,施入N肥后 ,土壤N素的矿化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苗期 氮肥 土壤 氮库 分配 去向 固定态铵 微生物n 施肥
下载PDF
土壤中无机氮的微生物同化和非生物固定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程谊 张金波 蔡祖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0-1036,共7页
土壤中无机氮的迅速固持有利于土壤氮的持留,从而减少NO3-淋溶、NH3挥发以及N2O和NO排放损失。本文综述了土壤中无机氮的微生物同化和非生物固定作用,指出了无机氮微生物同化和非生物固定在氮循环中的重要意义,初步讨论了生物过程和非... 土壤中无机氮的迅速固持有利于土壤氮的持留,从而减少NO3-淋溶、NH3挥发以及N2O和NO排放损失。本文综述了土壤中无机氮的微生物同化和非生物固定作用,指出了无机氮微生物同化和非生物固定在氮循环中的重要意义,初步讨论了生物过程和非生物过程固定无机氮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但是对于非生物固定NO3--N,其机理目前还不清楚。从现有的文献报道来看,能够解释非生物固定NO3--N机制的仅有铁环假说。然而,铁环假说尚未得到完全证实,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同化 非生物固定 nh4+-15n nO3--15n
下载PDF
天然沸石去除地下水中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坚 黄国鑫 +3 位作者 刘菲 秦晓鹏 辛晓华 金爱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20-6022,6033,共4页
针对地下水中氨氮(NH4-N)污染,采用天然沸石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沸石种类、振荡强度、pH、吸附等温线等因素对去除地下水中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对NH4-N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浙江缙云沸石对地下水中NH... 针对地下水中氨氮(NH4-N)污染,采用天然沸石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沸石种类、振荡强度、pH、吸附等温线等因素对去除地下水中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对NH4-N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浙江缙云沸石对地下水中NH4-N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当反应时间≤3 h,高振荡强度(200 r/min)的NH4-N去除率大于低振荡强度(100 r/min)的;振荡强度显著影响NH4-N的去除效果。当pH介于2.59~10.66时,去除率为74.23%~93.71%。中性初始pH(5.76~8.55)利于NH4-N的吸附去除,酸性(pH≤2.59)导致去除率略有下降,而碱性(pH≥10.66)致使去除率急剧下降。缙云沸石的Langmiur吸附等温公式为:Q=0.964 8μ/(1+0.181 0μ),而Freundlich吸附公式为:Q=0.815 8μ0.5762,推荐采用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氨氮 地下水 沸石种类 振荡强度 PH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不同退化程度对高寒草甸土壤无机氮及脲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亚娟 刘静 +1 位作者 徐长林 曹文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5-53,共9页
以东祁连山围封草地(FG)、轻度退化草地(LD)、中度退化草地(MD)、重度退化草地(HD)4种类型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春季、夏季和冬季采集各类型高寒草地0~10cm、10~20cm和20~30cm土层的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的无机氮总量、铵态氮(NH_4^... 以东祁连山围封草地(FG)、轻度退化草地(LD)、中度退化草地(MD)、重度退化草地(HD)4种类型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春季、夏季和冬季采集各类型高寒草地0~10cm、10~20cm和20~30cm土层的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的无机氮总量、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以明确不同退化程度对高寒草甸土壤无机氮和脲酶活性特征及其季节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退化对表层土壤的无机氮总量影响较大,春季和夏季3种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无机氮总量均显著升高,春季LD、MD和HD分别比FG升高了39.9%、28.9%和68.4%,夏季分别升高了19.1%、28.7%和33.6%,但冬季却显著降低,LD、MD和HD分别比FG降低了20.4%、27.2%和47.4%。土壤无机氮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草地退化对土壤无机氮形态的效应存在季节差异,草地退化导致春季表层土壤铵态氮含量升高,而对硝态氮含量影响不大,从而导致土壤无机氮总量升高,而夏季情况正好相反,草地退化对夏季表层土壤的铵态氮含量影响不大,而硝态氮含量升高,同样导致土壤无机氮总量升高。草地退化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同样存在季节差异,相比FG,春季LD和MD的表层土壤脲酶活性显著提高,HD下降,而夏季和冬季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脲酶活性均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表明轻度和中度退化加快了春季高寒草甸土壤氮素的转化,增加了土壤无机氮的供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土壤无机氮 土壤铵态氮 土壤硝态氮 土壤脲酶
下载PDF
铵硝配比对不同芝麻品种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子先 秦璐 +7 位作者 李银水 韩配配 廖祥生 胡小加 谢立华 余常兵 张秀荣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4-212,共9页
为了解芝麻苗期生长对氮素形态和配比的要求,明确芝麻氮肥施用适宜的铵硝比,以长江流域主栽芝麻品种中芝13和黄淮流域主栽芝麻品种漯12为材料,采用室外营养液培养方式,根据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摩尔浓度比例的不同设置7... 为了解芝麻苗期生长对氮素形态和配比的要求,明确芝麻氮肥施用适宜的铵硝比,以长江流域主栽芝麻品种中芝13和黄淮流域主栽芝麻品种漯12为材料,采用室外营养液培养方式,根据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摩尔浓度比例的不同设置7个处理(10∶0、9∶1、3∶1、1∶1、1∶3、1∶9、0∶10),定期测定和分析营养液p H值、植株生物量、根系形态参数、地上部和根部养分(N、P、K、Ca、Mg)浓度、游离NH_4^+-N和NO_3^--N浓度等。结果表明:高比例NH_4^+-N处理(10∶0、9∶1和3∶1)显著抑制了芝麻苗期生长,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枯焦、根系粗短,甚至死亡,随着NH_4^+-N比例的增加,抑制程度越明显。两个芝麻品种对NH_4^+毒害的耐受能力不同,中芝13更耐受NH_4^+毒害。铵硝配比1∶9时,两个芝麻品种植株生物量达到最大值,根系最为发达,根际p H值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其中,中芝13整株干重、总根长和根系总表面积较完全NO_3^--N处理(0∶10)分别显著增加了47%、29%和15%,植株地上部和根系N、P、K浓度较完全NO_3^--N处理分别增加了5%、17%、9%和10%、32%、13%;铵硝配比1∶9对漯12的生物量及养分吸收利用与完全NO_3^--N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因此,适当加入铵态氮可以提高芝麻苗期生物量,促进根系的生长,铵硝比为1∶9较适合芝麻幼苗的生长及养分的吸收。在芝麻田间氮素施肥中,建议以NO_3^--N为主,同时根据芝麻品种特性及土壤供氮等条件合理配施NH_4^+-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Sesamum indicum L.) 铵硝配比 生物量 根系形态 养分吸收
下载PDF
磷酸铵镁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小燕 郑乐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5-49,共5页
研究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以MgO和Na2HPO4·12H2O为沉淀剂对4028mg/L的模拟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pH和药剂配比对磷酸铵镁法沉淀效率的影响,获得磷酸铵镁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pH=9.5、MgO与Na2HPO4·12H2... 研究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以MgO和Na2HPO4·12H2O为沉淀剂对4028mg/L的模拟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pH和药剂配比对磷酸铵镁法沉淀效率的影响,获得磷酸铵镁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pH=9.5、MgO与Na2HPO4·12H2O药剂以及废水中氨氮物质的量比〔n(Mg)∶n(P)∶n(N)〕为2.4∶0.95∶1。在最佳条件下,利用磷酸铵镁法对模拟高浓度氨氮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为93.6%,对实际工业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沉淀法 氨氮废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