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 pilot-scale anaerobic-anoxic oxidation ditch system 被引量:35
1
作者 PENG Yongzhen HOU Hongxun +2 位作者 WANG Shuying CUI Youwei Zhiguo Yu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8-403,共6页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ule of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hosphorus removal (SNDPR), a whole course of SNDPR damage and recovery was...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ule of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hosphorus removal (SNDPR), a whole course of SNDPR damage and recovery was studied in a pilot-scale, anaerobicanoxic oxidation ditch (OD), where the volumes of anaerobic zone, anoxic zone, and ditches zone of the OD system were 7, 21, and 280 L, respectively. The reactor was fed with municipal wastewater with a flow rate of 336 L/d. The concept of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rate (rSND) was put forward to quantify S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hig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achieved during the stable SND phase,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ate (TP) removal rates were 80% and 85%, respectively; (2) when the system was aerated excessively, the stability of SND was damaged, and rSND dropped from 80% to 20% or less; (3) the natural logarithm of the ratio of NOx to NH4^+ in the effluent had a linear correlation to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ORP); (4) when NO3^- was less than 6 mg/L, high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could be achieved; (5)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DNPR) could take place in the anaerobic-anoxic OD system. The major innovation was that the SND rate was devised and qua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idation ditch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pilot scale municipal wastewater
下载PDF
Simultaneous de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in a full-scale anoxic–oxic process without internal recycle treating low strength wastewater 被引量:11
2
作者 Qibin Wang Qiuwen Ch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75-183,共9页
Performance of a full-scale anoxic-oxic activated sludge treatment plant(4.0×10-5 m-3/day for the first-stage project) was followed during a year.The plant performed well for the removal of carbon,nitrogen and ... Performance of a full-scale anoxic-oxic activated sludge treatment plant(4.0×10-5 m-3/day for the first-stage project) was followed during a year.The plant performed well for the removal of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process of treating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0.8℃ to 30.5℃.Mass balance calculations indicated that COD utilization mainly occurred in the anoxic phase,accounting for 88.2% of total COD removal.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occurred 13.71% in the anoxic zones and 78.77% in the aerobic zones.The contribution of anoxic zones to total nitrogen(TN) removal was 57.41%.Results indicated that nitrogen elimination in the oxic tanks was mainly contributed by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ND).The reduction of phosphorus mainly took place in the oxic zones,51.45% of the total removal.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was achieved biologically by 11.29%.Practical experience proved that adaptability to gradually changing temperature of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s was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e plant overall stability.Sudden changes in temperature did not cause paralysis of the system just lower removal efficiency,which could be explained by functional redundancy of microorganisms that may compens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changes to a certain degree.Anoxic-oxic process without internal recycling has great potential to treat low strength wastewater(i.e.,TN 〈 35 mg/L) as well as reducing operation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water treatment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原文传递
新型废水生物脱氮的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3
作者 闫志英 廖银章 +3 位作者 李旭东 刘晓风 袁月祥 宋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2-296,共5页
生物脱氮是含氮废水处理公认的最佳处理方式,随着对生物脱氮微生物学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生物脱氮特殊菌株或菌群及微生物转化机制不断被发现.本文在传统生物脱氮过程机理上,结合最近国内外生物脱氮的新发现,就短程硝化反硝化... 生物脱氮是含氮废水处理公认的最佳处理方式,随着对生物脱氮微生物学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生物脱氮特殊菌株或菌群及微生物转化机制不断被发现.本文在传统生物脱氮过程机理上,结合最近国内外生物脱氮的新发现,就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微生物学原理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短程硝化反硝化 同时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低DO下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新形式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国胜 刘年丰 +2 位作者 姚瑞珍 张杰 王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99,114,共4页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现象是近年来生物脱氮领域较为热门的话题,与传统生物脱氮相比,由于具有能耗低,基建费用少,工艺过程简单,易于装置集成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电子供体...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现象是近年来生物脱氮领域较为热门的话题,与传统生物脱氮相比,由于具有能耗低,基建费用少,工艺过程简单,易于装置集成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电子供体的角度,阐述基质中不同电子供体导致的不同形式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反应模式及其特点,概述了不同形式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 竞争性抑制 协同硝化反硝化 好氧脱氨 厌氧氨氧化 Oland工艺
下载PDF
生物脱氮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9
5
作者 周少奇 周吉林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1-19,共9页
本文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和讨论 ,并指出了这些新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开发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硝化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不同厌氧时间对富集聚磷菌的SNDPR系统处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戴娴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晓霞 王淑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9,共8页
在延时厌氧(3h)/低氧(2.5h,溶解氧0.5~1.0mg/L)条件下运行的富集聚磷菌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PR)系统中,以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厌氧时间(3.5,3,2,1.5h)对系统内碳源贮存以及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厌... 在延时厌氧(3h)/低氧(2.5h,溶解氧0.5~1.0mg/L)条件下运行的富集聚磷菌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PR)系统中,以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厌氧时间(3.5,3,2,1.5h)对系统内碳源贮存以及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时间为3.5h,反应器脱氮效果最好.厌氧时间为3h时,反应器除磷效果最好,出水PO43-浓度为0.35mg/L.厌氧时间从1.5h逐渐上升到3.5h时,厌氧末贮存的聚羟基脂肪酸-PHAs的量也随之增加;当厌氧时间从3h升至3.5h时,释P量反而下降,出水P浓度反而升高.这说明增加厌氧时间有利于强化内碳源贮存,但过长的厌氧时间反而不利聚磷菌种群的富集.运行51个周期之后在厌氧时间为1.5h和2h的反应器内出现非丝状菌膨胀;反应周期内p H值的变化曲线可以作为反应各个过程的指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 聚羟基脂肪酸—PHAs 聚磷菌 厌氧时间 非丝状菌膨胀
下载PDF
好氧微生物颗粒污泥脱氮机理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小明 谢珊 +4 位作者 曾光明 杨麒 刘精今 S.Kunst K.Rosenwinkel 《净水技术》 CAS 2004年第3期29-31,共3页
好氧颗粒污泥应用于生物脱氮,机理为如下几种。第一种为常规硝化-反硝化途径。第二种为亚硝化-反硝化途径,颗粒污泥的外部为好氧的硝化区,通过适当的控制,使硝化过程停留在亚硝化阶段,直接进入内层进行反硝化。第三种为硝化-厌氧氨氧化... 好氧颗粒污泥应用于生物脱氮,机理为如下几种。第一种为常规硝化-反硝化途径。第二种为亚硝化-反硝化途径,颗粒污泥的外部为好氧的硝化区,通过适当的控制,使硝化过程停留在亚硝化阶段,直接进入内层进行反硝化。第三种为硝化-厌氧氨氧化途径,通过外层的硝化和内层的厌氧氨氧化作用实现脱氮。第四种为硝化-反硝化聚磷方式,颗粒污泥内部在反硝化的同时聚磷,实现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第五种脱氮的途径为好氧反硝化。在不同的条件下,某一种脱氮的途径可能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脱氮 硝化反硝化 好氧反硝化 反硝化除磷菌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硫自养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硫启动试验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军 张文文 +1 位作者 王立军 田文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单一反应器内硫自养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硫的启动方法及过程,同时考察脱氮除硫效果.方法选择厌氧生物滤池为生物反应器,采用普通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污泥,以自配的含S2--S和NO3--N的废水为进水,进水容积负荷分别为0.24kg/(m3.d)、0.... 目的研究单一反应器内硫自养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硫的启动方法及过程,同时考察脱氮除硫效果.方法选择厌氧生物滤池为生物反应器,采用普通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污泥,以自配的含S2--S和NO3--N的废水为进水,进水容积负荷分别为0.24kg/(m3.d)、0.105kg/(m3.d),经过15d的间歇运行和15d的连续运行,对硫自养反硝化的启动过程进行研究.结果经过30d的运行启动,S2--S和NO3--N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0%及80%以上,去除负荷分别为0.238kg/(m3.d),0.0933kg/(m3.d),S0及NO2--N的生成率分别为75%与64%左右.结论反应器在短时间内成功筛选并富集了硫自养反硝化菌,S2--S和NO3--N达到很高的去除负荷,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成功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厌氧生物滤池 启动 同步脱氮除硫
下载PDF
氨氮脱除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方苹 范伟平 +1 位作者 沈珈琦 李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简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氨氮脱除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近年来出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的新概念和新技术,为生物脱氮技术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特殊菌株的筛选和培育也是氨氮脱除生物技术发展的热... 简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氨氮脱除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近年来出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的新概念和新技术,为生物脱氮技术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特殊菌株的筛选和培育也是氨氮脱除生物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着单细胞细菌好氧代谢过程氨氧化耦合脱除氨氮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生物技术 硝化 反硝化 废水处理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下载PDF
炭管曝气膜强化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翠 杨凤林 +2 位作者 胡绍伟 刘惠军 孟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6-1220,共5页
将微孔炭管曝气膜置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隔室内,构建一种新型复合式生物反应器(HMABR),通过MABR与ABR的耦合作用强化ABR处理污水的功能,降解其中COD、NH4+-N和TN.结果表明,将驯化好生物膜的炭管曝气膜加入反应器第3隔室后,在膜内腔... 将微孔炭管曝气膜置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隔室内,构建一种新型复合式生物反应器(HMABR),通过MABR与ABR的耦合作用强化ABR处理污水的功能,降解其中COD、NH4+-N和TN.结果表明,将驯化好生物膜的炭管曝气膜加入反应器第3隔室后,在膜内腔气压0.025 MPa,HRT=24 h,进水COD为2000 mg/L,NH4+-N为50 mg/L的条件下,系统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出水COD、NH4+-N分别从加膜前的156 mg/L、36 mg/L左右下降到45 mg/L、6 mg/L左右,TN去除率达到87.66%,第3隔室挥发性脂肪酸(VFA)减少77.12%,总产气量减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管膜曝气 生物膜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同时硝化反硝化 脱碳除氮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新途径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勇 杨平 罗光华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9-61,共3页
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传统脱氮技术,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研究作了综述和讨论,并分析了这些新技术的特点以及在垃圾渗滤液脱氮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指出了厌氧氨氧化是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可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反硝化 同步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丙酸的加入对厌氧-低氧同时生物除磷脱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洪静 陈银广 顾国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81-1686,共6页
2个实验室规模的序批式反应器(SBRs)在厌氧-低氧(0.15—0.45mg·L^-1)条件下运行,以比较丙酸的加入对同时生物除磷脱氮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丙酸与乙酸的混合酸(碳摩尔比为1.5/1)作为碳源(SBR1),还是乙酸作... 2个实验室规模的序批式反应器(SBRs)在厌氧-低氧(0.15—0.45mg·L^-1)条件下运行,以比较丙酸的加入对同时生物除磷脱氮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丙酸与乙酸的混合酸(碳摩尔比为1.5/1)作为碳源(SBR1),还是乙酸作为单独碳源(SBR2),系统都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磷的去除(SNDPR),并且氨氮被全部氧化,系统中没有亚硝酸盐的大量累积.与SBR2相比,SBR1中厌氧阶段磷释放量少,聚羟基戊酸(PHV)合成量高,好氧末磷剩余量少,硝态氮累积少,因此SBR1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8%和95%)比SBR2(分别为51%和92%)高,加入丙酸有助于SNDPR系统保持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厌氧-低氧 硝化反硝化同时除磷 丙酸 乙酸
下载PDF
容积分配比对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淼 彭永臻 +4 位作者 王聪 汪传新 薛晓飞 庞洪涛 曾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1-538,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2/O-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双污泥系统.该工艺通过在A2/O反应器中充分利用原水碳源,以BCO反应器完成硝化的NO-x-N为电子受体,实现稳定高效的反硝化除磷.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在A2/O反应器中不同容积分配比(厌氧/缺氧...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2/O-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双污泥系统.该工艺通过在A2/O反应器中充分利用原水碳源,以BCO反应器完成硝化的NO-x-N为电子受体,实现稳定高效的反硝化除磷.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在A2/O反应器中不同容积分配比(厌氧/缺氧/好氧)对A2/O-BCO系统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容积比的变化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当容积比为2∶4∶1时,系统达到了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的TN和PO3-4-P浓度分别为13.41和0.28 mg/L.通过氮平衡分析发现,BCO反应器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同时厌氧氨氧化的发生也促进了氮损失.此外,A2/O反应器的好氧区对稳定出水PO3-4-P浓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防止二次释磷,中间沉淀池的NO-x-N浓度应控制在1.95~2.7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生物接触氧化 反硝化除磷 容积分配比 同步硝化反硝化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废水同步脱氮除硫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丽 王慧 +1 位作者 梁吉艳 黄开拓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共5页
概述了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反硝化脱氮除硫和微生物燃料电池脱氮除硫3种生物同步脱氮除硫工艺的发展概况及工艺条件。该技术能将废水中的氮硫元素同时去除,避免了氨氮、硫酸盐分别处理时过程不稳定、去除效率不高等不足,并且在脱硫的... 概述了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反硝化脱氮除硫和微生物燃料电池脱氮除硫3种生物同步脱氮除硫工艺的发展概况及工艺条件。该技术能将废水中的氮硫元素同时去除,避免了氨氮、硫酸盐分别处理时过程不稳定、去除效率不高等不足,并且在脱硫的同时能够回收硫单质,实现资源回收,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展望了3种工艺的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认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脱氮除硫技术将去除污染物及产生电能有机结合,具有很大研究潜力及价值;应加强脱硫反硝化技术碳氮硫同时去除的优化条件和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及运行调控的研究;加强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反应功能菌种的筛选、探讨反应的机理,探索适合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合理启动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脱氮除硫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脱氮除硫 微生物燃料电池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物脱氮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海春 沈东升 龙焰 《中国沼气》 2004年第4期6-9,38,共5页
本文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新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和讨论。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填埋场 渗滤液 生物脱氮技术 沼气发酵
下载PDF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 被引量:17
16
作者 汤琪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8-143,共6页
综述了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pH值、溶解氧、污泥停留时间、MLSS值等的研究概况;硝化与反硝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碳源、溶解氧、絮凝体特性等的研究概况.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温度、pH值、氨浓度、... 综述了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pH值、溶解氧、污泥停留时间、MLSS值等的研究概况;硝化与反硝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碳源、溶解氧、絮凝体特性等的研究概况.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温度、pH值、氨浓度、溶解氧等的研究概况以及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抑制物、pH值、温度等的研究概况.并对反硝化除磷、同时硝化与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相关工艺及其特点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同时硝化与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生物脱氮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晔 胡海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对简捷硝化反硝化 ,同时硝化反硝化以及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领域最近开发的新理论和新工艺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和讨论 。
关键词 生物脱氮工艺技术 研究进展 同时硝化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废水处理 含氮废水
下载PDF
同时好氧厌氧法处理垃圾压缩站废水 被引量:5
18
作者 路江涛 周少奇 +1 位作者 陆伟东 张鸿郭 《环境卫生工程》 2005年第6期16-18,共3页
分析了垃圾压缩站废水的水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机理,用专利产品SOA(SimultaneousOxicandAnaerobic)生物反应器对垃圾压缩站废水进行脱氮处理。通过试验,出水氨氮平均值在8.2mg/L,硝酸盐氮在13mg/L,氨氮去... 分析了垃圾压缩站废水的水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机理,用专利产品SOA(SimultaneousOxicandAnaerobic)生物反应器对垃圾压缩站废水进行脱氮处理。通过试验,出水氨氮平均值在8.2mg/L,硝酸盐氮在13mg/L,氨氮去除率在83%,同时也验证了同时硝化反硝化所需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压缩站废水 脱氨 同时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污水生物脱氮新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大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02-206,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脱氮领域最近开发出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新技术,指出了这些新技术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重点论述了目前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方法,如控制温度、溶解氧浓度和 pH 值.并提出应...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脱氮领域最近开发出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新技术,指出了这些新技术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重点论述了目前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方法,如控制温度、溶解氧浓度和 pH 值.并提出应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应用的前景。建议加强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工艺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反硝化 同步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及问题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树德 曹国凭 +1 位作者 张杰 熊必永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对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等生物脱氮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进行了评述,同时探讨了生物脱氮领域的新技术和开发的新工艺,指出了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特点和研究开发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反硝化 同时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