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本草中河南省道地药材的演变
1
作者
兰金旭
王静
+1 位作者
练从龙
陈随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407-1413,共7页
通过梳理《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千金翼方》《本草图经》《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本草崇原》《药物出产辨》和《增订伪药条辨》中河南省道地药材变化情况,探究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本草中的发展历程。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名...
通过梳理《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千金翼方》《本草图经》《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本草崇原》《药物出产辨》和《增订伪药条辨》中河南省道地药材变化情况,探究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本草中的发展历程。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中,道地药材产地以河南西部伏牛山区为主,南部桐柏山区及北部的太行山区有零星分布,40多种药材的主产区在今河南境内,紫草、菊花和麻黄为汉代量大质优的河南道地药材,山药、牛膝、柴胡、桔梗、知母、瓜蒌、丹参和栀子等道地药材此时已有记载;唐代《千金翼方》中道地药材产区未发生较大变化,半夏、柏子仁、茯苓、石斛、细辛和白及等为唐代形成的道地药材;北宋《本草图经》中道地药材产区向平原地区延伸,艾叶、何首乌、黄精、皂荚、五味子、薄荷和姜等为宋代形成的道地药材;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和《本草纲目》中道地药材分布广泛,豫中和豫东等平原地区药材数量增加,百部、藁本、远志、连翘、车前子、核桃仁、槐实、麦冬、地黄、苍术、香薷、旋覆花和重楼等为明代形成的道地药材;清代《本草崇原》和民国时期《药物出产辨》《增订伪药条辨》中道地药材种类明显减少,白术、牡丹皮、萆薢、金银花、杜仲、红花、白芷、辛夷、白附子和金钗石斛等为清代至民国时期形成的道地药材。对河南省道地药材历史与分布变迁的考证为深入理解河南省道地药材的形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
道地药材
河南
历史地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道艺”思想在《医古文》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2
作者
张星
徐光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423-1429,共7页
[目的]探讨孔子“道艺”教育思想在《医古文》课程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研读“道艺”思想古今相关文献,结合医古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新的教学目标分类,应用于医古文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应用价值。[结果]将...
[目的]探讨孔子“道艺”教育思想在《医古文》课程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研读“道艺”思想古今相关文献,结合医古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新的教学目标分类,应用于医古文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应用价值。[结果]将孔子“道艺”思想具化为“艺、仁、德、道”四级教学目标;医古文课程以掌握汉字入手的读书技能为“艺”目标,以涵养爱人安人的社会人格为“仁”目标,以塑造崇德修身的内在人格为“德”目标,以建立探求医道的高阶思维为“道”目标。回归传统古文学习规律,有裨于提高医学古籍阅读能力和中医哲学思维的建立。[结论]“道艺”思想融技能、思政、高阶教学目标于一体,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格修养,更使他们养成了求证医道的哲学思维,值得进一步应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
艺
医古文
教学目标
文以载道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易”并非“不容易”——对释道安“三不易”的误释及其辨正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51,共11页
东晋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中的"三不易"之"不易",一直被训释为"不容易"。而从文字训诂及道安一以贯之的翻译思想来看,"不易"之"易"宜作"轻易"解,"不易...
东晋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中的"三不易"之"不易",一直被训释为"不容易"。而从文字训诂及道安一以贯之的翻译思想来看,"不易"之"易"宜作"轻易"解,"不易"宜作"不变"解。"不易"并非"不容易",而是不变、"不轻易"或"勿轻易"之谓。"三不易"是为了规避"五失本"而对译者提出的三条"勿轻易而为",概言之:勿轻易以古适今、勿轻易以浅代深,勿轻易臆度原典。可视为翻译的"三戒"。假若将"不易"解释为"不容易",便会把"三不易"当做三条"不容易"做而又要努力去做的事,这不仅不符合"五失本"与"三不易"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完全颠倒了道安的原意。正确训释和理解"三不易",对于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阐发和当代中国翻译理论及翻译文学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译论
道安
“五失本、三不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蜀道(四川段)研究现状及思路探讨
被引量:
8
4
作者
赵晓宁
郭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2-39,共8页
蜀道作为"秦蜀古道"的专有名词,是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厚的语汇。蜀道跨越川陕甘三省,四川境内的蜀道,因线路上遗存分布密集、类型多样、文化价值高等原因,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文化线路是当今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新类型和新理...
蜀道作为"秦蜀古道"的专有名词,是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厚的语汇。蜀道跨越川陕甘三省,四川境内的蜀道,因线路上遗存分布密集、类型多样、文化价值高等原因,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文化线路是当今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新类型和新理念,可以借助这一视角为蜀道(四川段)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即构建蜀道(四川段)文化线路遗产谱系,梳理线路的遗产特征及价值,重视蜀道形成及演变的背景环境,并以"真实性"和"完整性"标准作为研究依据,推动蜀道(四川段)文化线路的有效展示,为未来联合陕甘两省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蜀道(四川段)
秦蜀古道
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柳开的古文、古道与宋初士风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祥
《北方论丛》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柳开是北宋最早倡导“古文”与“古道”之人,其“文道观”的真正内涵是“以经为文”和“以道观文”,这在五代末和宋初具有特殊意义。同时,柳开也是最早关注士人名节操守之人,他以毕生精力去净化士人人格,提升士人精神境界,对塑造宋代士...
柳开是北宋最早倡导“古文”与“古道”之人,其“文道观”的真正内涵是“以经为文”和“以道观文”,这在五代末和宋初具有特殊意义。同时,柳开也是最早关注士人名节操守之人,他以毕生精力去净化士人人格,提升士人精神境界,对塑造宋代士人形象,砥砺士风,促进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的转变,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开
古文
古道
士风
宋型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炮制专家王琦论“道地药材,遵古炮制”
被引量:
4
6
作者
李群
张会敏
戴雪梅
《药学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398-401,共4页
“道地药材,遵古炮制”是饮片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行训和行规,理念和追求,是一种商业形式的广告,传播着中医药传统文化。“道地药材”它重视、强调了经营的药材是优质的,提倡遵循传统的炮制技术和方法,说明对中药材和中药炮制的重视。现代...
“道地药材,遵古炮制”是饮片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行训和行规,理念和追求,是一种商业形式的广告,传播着中医药传统文化。“道地药材”它重视、强调了经营的药材是优质的,提倡遵循传统的炮制技术和方法,说明对中药材和中药炮制的重视。现代的饮片生产和经营企业已不是过去“前店后厂”作坊式的手工加工生产经营模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发展为由中药饮片厂依据《中药炮制规范》和《中国药典》的规定和要求、质量和标准进行生产和经营。因此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王琦研究员认为再一味强调“道地药材,遵古炮制”既不准确,更不符合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琦
道地药材
遵古炮制
中药炮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韩愈的“文以明道”
被引量:
5
7
作者
徐中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5-98,共4页
"文以明道"中的"道"指以仁义为根本的儒家之道,它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旧说,不是抽象的空洞理论,而是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匡世正俗之良策"。韩愈从中唐的严峻社会现实出发,明确提出"文以明道&qu...
"文以明道"中的"道"指以仁义为根本的儒家之道,它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旧说,不是抽象的空洞理论,而是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匡世正俗之良策"。韩愈从中唐的严峻社会现实出发,明确提出"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我们必须具体地历史地看待"文以明道",才能给出确当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文以明道
儒家之道
古文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称兄道弟”考释
8
作者
吕友仁
张君蕊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9-110,共2页
“称兄道弟”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辞海》(修订版)、《辞源》(修订版)、《汉语大词典》均未收。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古代汉语》编者注云:“兄:本指哥哥,这里用于同辈间的尊称。”又注云:“弟:同辈间男子年纪...
“称兄道弟”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辞海》(修订版)、《辞源》(修订版)、《汉语大词典》均未收。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古代汉语》编者注云:“兄:本指哥哥,这里用于同辈间的尊称。”又注云:“弟:同辈间男子年纪小的。这里是同辈间的谦称。”鲁迅《两地书》中称许广平为“广平兄”。章炳麟写给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的信的开头,称杨为“遇夫(杨树达字)兄鉴”,而自称“弟章炳麟顿首”。旧时代,很多人家的堂屋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师”虽排在最后,但却与“天地君亲”并列。这说明,师生之间确实是论辈分的。“称兄道弟”的准确释义也就出来了,即: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不计年龄大小,不论辈分高低,尊称对方则称“兄”,谦称自己则称“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兄道弟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
考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类相动——《乐道——中国古典音乐哲学论稿》之一
被引量:
4
9
作者
陇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9,共6页
中国古典乐道,基于中国古典哲学“道、形、器”与“达、类、私”之基本范畴,揭示了“以类相动”、“比类成行”的音乐以其“形”之层面的、“法式”性质的“乐式”同行、同态于万事万物,“中”长宙大宇行运之“节”之行象艺术的本质...
中国古典乐道,基于中国古典哲学“道、形、器”与“达、类、私”之基本范畴,揭示了“以类相动”、“比类成行”的音乐以其“形”之层面的、“法式”性质的“乐式”同行、同态于万事万物,“中”长宙大宇行运之“节”之行象艺术的本质属性。墨子所谓“达而类私”,正是通过特殊的具象之私,上升到一般的抽象之达;正是通过一般的抽象之达,类归特殊的具象之私;正是通过特殊的具象之器,上升到一般的抽象之道;正是通过一般的抽象之道,形范特殊的具象之器。在这里,达是以类私的面目显现的,私是以达同的属类显现的;共相是以殊相的面目显现的,殊相是以共相的例案显现的;形而上之道是以形而下之器的面目显现的,形而下之器是以形而上之道的象征显现的。而在此种种界面之中,“形”乃是其“法式”性质的中介。就音乐艺术而言,形而上的乐道是以形而下的乐象之行态显现的,形而下的乐象是以形而上的乐道之象征显现的。而在此界面之中,形之层面的“乐式”,乃是“道”、“器”之间“法式”性质的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类相动
比类成行
乐道
音乐哲学
中国古典音乐哲学
乐式
行象
中节
道、形、器
达、类、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中的潜在召唤
10
作者
陶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24-328,共5页
探究和理解古代散文的艺术精神和独特文化内涵,可以从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审美意识的渗透中找寻其内在话语以及不同的原型话语对散文创作的潜在导引或召唤。本文试图从古代文化的“道”、“物”等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
探究和理解古代散文的艺术精神和独特文化内涵,可以从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审美意识的渗透中找寻其内在话语以及不同的原型话语对散文创作的潜在导引或召唤。本文试图从古代文化的“道”、“物”等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精神内涵和审美艺术精神特征等方面作一些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原型话语
“道”与“物”
潜在召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文字考释三题
11
作者
徐山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4-76,共3页
分别考释了"麗、鹰、刀"三个古文字,以期对古文学学习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
古文字
麓
鹰
刀
考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雄《剧秦美新》与汉代的王道观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允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44,共15页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中"奋三为一",李善和五臣均释为于《尧典》、《舜典》外,新作帝典一篇,合三篇而为一,这种解释实为误解。"奋三为一"源于"王道通三"观念。"王道通三"是汉人王道观中的...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中"奋三为一",李善和五臣均释为于《尧典》、《舜典》外,新作帝典一篇,合三篇而为一,这种解释实为误解。"奋三为一"源于"王道通三"观念。"王道通三"是汉人王道观中的核心命题,它在贯通天人的基础上,强调屈民伸君、屈君伸天,是与汉政治文化环境相应的原创理论。汉帝国不仅政治上超迈往古,思想上也涵括天人,具大一统特色。其王道观于思想领域集成众说,另辟新义,是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三为一
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
王道通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叙事
13
作者
王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10-114,共5页
重生的生态文化根系与天人关系的生态场域的形成,促生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叙事维度。以"原道"为理论基点,实现礼、天、心三者合一,中国古代文论在历史传承中以礼化、天化、心化的共生态势建构起了自身的生态理论体系。文本...
重生的生态文化根系与天人关系的生态场域的形成,促生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叙事维度。以"原道"为理论基点,实现礼、天、心三者合一,中国古代文论在历史传承中以礼化、天化、心化的共生态势建构起了自身的生态理论体系。文本自洽、言说制衡、情志分合、诗人作诗、境界至上是对中国古代文论生态叙事的逻辑展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叙事策略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性发展理路、独特的致思方式与理论品养等,都对当下的理论建设与转型极具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生态叙事
原道
逻辑展开
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古代文学观念的历史演进
14
作者
刘凤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2-70,共9页
在古代文学实践基础上,古代文学观念不断演进。在最初人文土壤中,形成了源文学形态。随着第一次社会分工,发展到杂文学形态,产生了文治文学观念。随着文学自觉,发展到雅文学形态,产生了文辞文学观念。文辞与文治观念碰撞,形成文道相兼...
在古代文学实践基础上,古代文学观念不断演进。在最初人文土壤中,形成了源文学形态。随着第一次社会分工,发展到杂文学形态,产生了文治文学观念。随着文学自觉,发展到雅文学形态,产生了文辞文学观念。文辞与文治观念碰撞,形成文道相兼的观念。俗文学形态的形成,产生了文娱文学观念。不同文学观念的相互糅合,构成古代文学观念的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观念
文治
文辞
文道
文娱
糅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生态翻译学视域看《道德经》关键词“道”的英译
被引量:
2
15
作者
连蓉
《海外英语》
2016年第3期113-114,共2页
生态翻译学这一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为典籍外译提供了新思路,而《道德经》作为拥有众多英译本的中华典籍也成为用来探索如何将生态翻译学充分应用于典籍外译的绝好文本。该文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从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和"译者...
生态翻译学这一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为典籍外译提供了新思路,而《道德经》作为拥有众多英译本的中华典籍也成为用来探索如何将生态翻译学充分应用于典籍外译的绝好文本。该文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从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和"译者中心论"两个角度评析了《道德经》版本中首章关键词"道"的不同英译,并希望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推动下,未来有更好的《道德经》英译版本面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典籍外译
《道德经》
“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道坤运用敦煌医方大补脾汤治疗胃痞经验
被引量:
4
16
作者
王韶康
殷世鹏
+2 位作者
巩子汉
段永强
王道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12-114,共3页
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一个分支,所包含的敦煌医方和诊疗技术独具特色。敦煌医方大补脾汤具有大补元气、养阴生津之功效。王道坤教授常用其加减治疗胃痞,疗效显著。本文对其应用该方治疗验案进行总结,以显敦煌医方大补脾汤古方今用之优势。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王道坤
大补脾汤
胃痞病
敦煌医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古文选本对六朝文的发掘、重塑及其思想意义
被引量:
1
17
作者
郑天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9-61,共13页
六朝文被韩柳以来的正统古文价值观所排斥,明代古文选本却尽力收进六朝文,为之争得一席之地,并重塑其多元样态,包括“接通史脉身份”“赋予正统面目”“激活文章价值”“凸显性灵意识”四个方面,建构出完整的古文经典历时谱系。同时,也...
六朝文被韩柳以来的正统古文价值观所排斥,明代古文选本却尽力收进六朝文,为之争得一席之地,并重塑其多元样态,包括“接通史脉身份”“赋予正统面目”“激活文章价值”“凸显性灵意识”四个方面,建构出完整的古文经典历时谱系。同时,也有选本拒绝六朝文。对六朝文的矛盾态度,是古文选本“主理”与“论文”的双重性功能导致,也是传统文学观念“载道”与“重文”的交锋融合,清代遂分裂为骈散之争的两大阵营。六朝文备受压力而始终从未在古文经典谱系缺席,则是两种文学观念在明代古文选本中兼容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文选本
六朝文
古文谱系
“道—经—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阳修之辩证文论观
18
作者
刘茜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5-57,62,共4页
欧阳修,文学创作成就斐然,诗、词、文章皆具极高造诣;他全面而辩证的思维,集成了前人文论的精华,加以改善,建立了自身完整成熟的文学理论批评,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重道亦重文,其道纯实充于内,又外而生发出辉光之文;辩证文道观指导下,合理...
欧阳修,文学创作成就斐然,诗、词、文章皆具极高造诣;他全面而辩证的思维,集成了前人文论的精华,加以改善,建立了自身完整成熟的文学理论批评,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重道亦重文,其道纯实充于内,又外而生发出辉光之文;辩证文道观指导下,合理看待古文与时文;文学创作上对文学理论主张的切实践行,引导着当时文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道与文
鉴文思想
文论与文学创作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佗《中藏经》——中国哲学思想的完美结合
被引量:
1
19
作者
曾镛霏
李
+1 位作者
杨建宇
李彦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7期1-3,共3页
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她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的一门实用型科学。《中藏经》作为中医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其内容渗透了中国古代诸家哲学思想。本文论述了《中藏经》与道家思想中的"气"与"道"...
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她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的一门实用型科学。《中藏经》作为中医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其内容渗透了中国古代诸家哲学思想。本文论述了《中藏经》与道家思想中的"气"与"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一以贯之的关系,同时,《易经》的取象类比的思维模式,"变"与"常"、"形而上"及"形而下"的思想也与《中藏经》的思想具有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藏经
中国古代哲学
医易相通
医道相通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县古树资源现状与保护建议
被引量:
2
20
作者
郭学远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94-98,共5页
叙述了道县古树资源的种类、数量、年龄及其分布,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古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大力宣传,依法保护、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建档挂牌工作等管理措施和树洞修补、支撑加固、设避雷针、设围栏、病虫害防治...
叙述了道县古树资源的种类、数量、年龄及其分布,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古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大力宣传,依法保护、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建档挂牌工作等管理措施和树洞修补、支撑加固、设避雷针、设围栏、病虫害防治、灌水松土施肥、换土复壮等技术措施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资源
现状
保护建议
道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草中河南省道地药材的演变
1
作者
兰金旭
王静
练从龙
陈随清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出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407-1413,共7页
基金
河南省中医药文化与管理研究项目(TCM2022031)
河南省中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豫财科〔2023〕7号)。
文摘
通过梳理《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千金翼方》《本草图经》《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本草崇原》《药物出产辨》和《增订伪药条辨》中河南省道地药材变化情况,探究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本草中的发展历程。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中,道地药材产地以河南西部伏牛山区为主,南部桐柏山区及北部的太行山区有零星分布,40多种药材的主产区在今河南境内,紫草、菊花和麻黄为汉代量大质优的河南道地药材,山药、牛膝、柴胡、桔梗、知母、瓜蒌、丹参和栀子等道地药材此时已有记载;唐代《千金翼方》中道地药材产区未发生较大变化,半夏、柏子仁、茯苓、石斛、细辛和白及等为唐代形成的道地药材;北宋《本草图经》中道地药材产区向平原地区延伸,艾叶、何首乌、黄精、皂荚、五味子、薄荷和姜等为宋代形成的道地药材;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和《本草纲目》中道地药材分布广泛,豫中和豫东等平原地区药材数量增加,百部、藁本、远志、连翘、车前子、核桃仁、槐实、麦冬、地黄、苍术、香薷、旋覆花和重楼等为明代形成的道地药材;清代《本草崇原》和民国时期《药物出产辨》《增订伪药条辨》中道地药材种类明显减少,白术、牡丹皮、萆薢、金银花、杜仲、红花、白芷、辛夷、白附子和金钗石斛等为清代至民国时期形成的道地药材。对河南省道地药材历史与分布变迁的考证为深入理解河南省道地药材的形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本草
道地药材
河南
历史地理
Keywords
ancient
works of materia medicia
dao
-di herbs
Henan
historical geography
分类号
R281.3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道艺”思想在《医古文》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2
作者
张星
徐光星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423-1429,共7页
基金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jg20220296)。
文摘
[目的]探讨孔子“道艺”教育思想在《医古文》课程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研读“道艺”思想古今相关文献,结合医古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新的教学目标分类,应用于医古文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应用价值。[结果]将孔子“道艺”思想具化为“艺、仁、德、道”四级教学目标;医古文课程以掌握汉字入手的读书技能为“艺”目标,以涵养爱人安人的社会人格为“仁”目标,以塑造崇德修身的内在人格为“德”目标,以建立探求医道的高阶思维为“道”目标。回归传统古文学习规律,有裨于提高医学古籍阅读能力和中医哲学思维的建立。[结论]“道艺”思想融技能、思政、高阶教学目标于一体,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格修养,更使他们养成了求证医道的哲学思维,值得进一步应用与研究。
关键词
道
艺
医古文
教学目标
文以载道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Keywords
dao
Yi
Medical
ancient
Texts
teaching objectives
article carries
dao
morality cultivation
teaching reform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易”并非“不容易”——对释道安“三不易”的误释及其辨正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向远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51,共11页
文摘
东晋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中的"三不易"之"不易",一直被训释为"不容易"。而从文字训诂及道安一以贯之的翻译思想来看,"不易"之"易"宜作"轻易"解,"不易"宜作"不变"解。"不易"并非"不容易",而是不变、"不轻易"或"勿轻易"之谓。"三不易"是为了规避"五失本"而对译者提出的三条"勿轻易而为",概言之:勿轻易以古适今、勿轻易以浅代深,勿轻易臆度原典。可视为翻译的"三戒"。假若将"不易"解释为"不容易",便会把"三不易"当做三条"不容易"做而又要努力去做的事,这不仅不符合"五失本"与"三不易"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完全颠倒了道安的原意。正确训释和理解"三不易",对于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阐发和当代中国翻译理论及翻译文学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译论
道安
“五失本、三不易”
Keywords
translation theory in
ancient
China
dao
-an and his translation principle
分类号
J046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蜀道(四川段)研究现状及思路探讨
被引量:
8
4
作者
赵晓宁
郭颖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2-39,共8页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文化线路视野下的古道保护与利用新思路--四川境内蜀道调查研究"(12SZYTD09)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灾后重建视野下‘家’的空间生产与地方响应--以汶川灾区为例"(41371164)
文摘
蜀道作为"秦蜀古道"的专有名词,是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厚的语汇。蜀道跨越川陕甘三省,四川境内的蜀道,因线路上遗存分布密集、类型多样、文化价值高等原因,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文化线路是当今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新类型和新理念,可以借助这一视角为蜀道(四川段)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即构建蜀道(四川段)文化线路遗产谱系,梳理线路的遗产特征及价值,重视蜀道形成及演变的背景环境,并以"真实性"和"完整性"标准作为研究依据,推动蜀道(四川段)文化线路的有效展示,为未来联合陕甘两省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文化线路
蜀道(四川段)
秦蜀古道
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Keywords
cultural route
Shu
dao
(Sichuan section)
"Qin Shu Gu
dao
"(
ancient
Roads of Shu in Qing Dynasty)
cultural heritage
world heritage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柳开的古文、古道与宋初士风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祥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方论丛》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文摘
柳开是北宋最早倡导“古文”与“古道”之人,其“文道观”的真正内涵是“以经为文”和“以道观文”,这在五代末和宋初具有特殊意义。同时,柳开也是最早关注士人名节操守之人,他以毕生精力去净化士人人格,提升士人精神境界,对塑造宋代士人形象,砥砺士风,促进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的转变,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柳开
古文
古道
士风
宋型文化
Keywords
Liu Kai
ancient
prose
ancient dao
scholarly demeanor
Song cultur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炮制专家王琦论“道地药材,遵古炮制”
被引量:
4
6
作者
李群
张会敏
戴雪梅
机构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药学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398-401,共4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No.2013-107、2019-0287)。
文摘
“道地药材,遵古炮制”是饮片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行训和行规,理念和追求,是一种商业形式的广告,传播着中医药传统文化。“道地药材”它重视、强调了经营的药材是优质的,提倡遵循传统的炮制技术和方法,说明对中药材和中药炮制的重视。现代的饮片生产和经营企业已不是过去“前店后厂”作坊式的手工加工生产经营模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发展为由中药饮片厂依据《中药炮制规范》和《中国药典》的规定和要求、质量和标准进行生产和经营。因此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王琦研究员认为再一味强调“道地药材,遵古炮制”既不准确,更不符合现实。
关键词
王琦
道地药材
遵古炮制
中药炮制
Keywords
Wang Qi
dao
-di herbs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Processing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韩愈的“文以明道”
被引量:
5
7
作者
徐中原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5-98,共4页
文摘
"文以明道"中的"道"指以仁义为根本的儒家之道,它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旧说,不是抽象的空洞理论,而是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匡世正俗之良策"。韩愈从中唐的严峻社会现实出发,明确提出"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我们必须具体地历史地看待"文以明道",才能给出确当的评价。
关键词
韩愈
文以明道
儒家之道
古文运动
Keywords
Hanyu
"wen- yi- ming-
dao
"
"
dao
" of Confucism
revolu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称兄道弟”考释
8
作者
吕友仁
张君蕊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9-110,共2页
文摘
“称兄道弟”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辞海》(修订版)、《辞源》(修订版)、《汉语大词典》均未收。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古代汉语》编者注云:“兄:本指哥哥,这里用于同辈间的尊称。”又注云:“弟:同辈间男子年纪小的。这里是同辈间的谦称。”鲁迅《两地书》中称许广平为“广平兄”。章炳麟写给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的信的开头,称杨为“遇夫(杨树达字)兄鉴”,而自称“弟章炳麟顿首”。旧时代,很多人家的堂屋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师”虽排在最后,但却与“天地君亲”并列。这说明,师生之间确实是论辈分的。“称兄道弟”的准确释义也就出来了,即: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不计年龄大小,不论辈分高低,尊称对方则称“兄”,谦称自己则称“弟”。
关键词
称兄道弟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
考释
Keywords
Cheng Xiong
dao
Di
The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exploration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类相动——《乐道——中国古典音乐哲学论稿》之一
被引量:
4
9
作者
陇菲
机构
兰州大学历史研究所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9,共6页
文摘
中国古典乐道,基于中国古典哲学“道、形、器”与“达、类、私”之基本范畴,揭示了“以类相动”、“比类成行”的音乐以其“形”之层面的、“法式”性质的“乐式”同行、同态于万事万物,“中”长宙大宇行运之“节”之行象艺术的本质属性。墨子所谓“达而类私”,正是通过特殊的具象之私,上升到一般的抽象之达;正是通过一般的抽象之达,类归特殊的具象之私;正是通过特殊的具象之器,上升到一般的抽象之道;正是通过一般的抽象之道,形范特殊的具象之器。在这里,达是以类私的面目显现的,私是以达同的属类显现的;共相是以殊相的面目显现的,殊相是以共相的例案显现的;形而上之道是以形而下之器的面目显现的,形而下之器是以形而上之道的象征显现的。而在此种种界面之中,“形”乃是其“法式”性质的中介。就音乐艺术而言,形而上的乐道是以形而下的乐象之行态显现的,形而下的乐象是以形而上的乐道之象征显现的。而在此界面之中,形之层面的“乐式”,乃是“道”、“器”之间“法式”性质的中介。
关键词
以类相动
比类成行
乐道
音乐哲学
中国古典音乐哲学
乐式
行象
中节
道、形、器
达、类、私
Keywords
music philosophy rhythm ;move form imag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of Music;
dao
(道law)/Xing (形scheme)/Qi (器item);Da (达general)/Lei (类class)/Si (私individual)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J60-0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中的潜在召唤
10
作者
陶陶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24-328,共5页
文摘
探究和理解古代散文的艺术精神和独特文化内涵,可以从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审美意识的渗透中找寻其内在话语以及不同的原型话语对散文创作的潜在导引或召唤。本文试图从古代文化的“道”、“物”等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精神内涵和审美艺术精神特征等方面作一些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古代散文
原型话语
“道”与“物”
潜在召唤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prose
prototype discourse
"
dao
" and "Wu"
hidden call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文字考释三题
11
作者
徐山
机构
苏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4-76,共3页
文摘
分别考释了"麗、鹰、刀"三个古文字,以期对古文学学习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
古文字
麓
鹰
刀
考释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Li
Ying
dao
explaining
分类号
H028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雄《剧秦美新》与汉代的王道观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允亮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44,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典化视阈下的汉代文学研究"(16BZW089)
文摘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中"奋三为一",李善和五臣均释为于《尧典》、《舜典》外,新作帝典一篇,合三篇而为一,这种解释实为误解。"奋三为一"源于"王道通三"观念。"王道通三"是汉人王道观中的核心命题,它在贯通天人的基础上,强调屈民伸君、屈君伸天,是与汉政治文化环境相应的原创理论。汉帝国不仅政治上超迈往古,思想上也涵括天人,具大一统特色。其王道观于思想领域集成众说,另辟新义,是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
关键词
奋三为一
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
王道通三
Keywords
fen san wei yi
Shang Shu in
ancient
Chinese
Shang Shu in modem Chinese
wang
dao
tong sa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叙事
13
作者
王成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10-114,共5页
文摘
重生的生态文化根系与天人关系的生态场域的形成,促生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叙事维度。以"原道"为理论基点,实现礼、天、心三者合一,中国古代文论在历史传承中以礼化、天化、心化的共生态势建构起了自身的生态理论体系。文本自洽、言说制衡、情志分合、诗人作诗、境界至上是对中国古代文论生态叙事的逻辑展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叙事策略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性发展理路、独特的致思方式与理论品养等,都对当下的理论建设与转型极具启发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生态叙事
原道
逻辑展开
意义
Keywords
the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ecology narrative
take the
dao
as the source
logically launch
significanc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古代文学观念的历史演进
14
作者
刘凤泉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2-70,共9页
文摘
在古代文学实践基础上,古代文学观念不断演进。在最初人文土壤中,形成了源文学形态。随着第一次社会分工,发展到杂文学形态,产生了文治文学观念。随着文学自觉,发展到雅文学形态,产生了文辞文学观念。文辞与文治观念碰撞,形成文道相兼的观念。俗文学形态的形成,产生了文娱文学观念。不同文学观念的相互糅合,构成古代文学观念的家族。
关键词
古代文学观念
文治
文辞
文道
文娱
糅合
Keywords
ancient
literary ideas
cultural achievement
diction
Wen and
dao
entertainment
mixtur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生态翻译学视域看《道德经》关键词“道”的英译
被引量:
2
15
作者
连蓉
机构
天津大学
出处
《海外英语》
2016年第3期113-114,共2页
文摘
生态翻译学这一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为典籍外译提供了新思路,而《道德经》作为拥有众多英译本的中华典籍也成为用来探索如何将生态翻译学充分应用于典籍外译的绝好文本。该文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从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和"译者中心论"两个角度评析了《道德经》版本中首章关键词"道"的不同英译,并希望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推动下,未来有更好的《道德经》英译版本面世。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典籍外译
《道德经》
“道”
Keywords
Eco-Translatology
translation practices of Chinese
ancient
classics
dao
dejing
'
dao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道坤运用敦煌医方大补脾汤治疗胃痞经验
被引量:
4
16
作者
王韶康
殷世鹏
巩子汉
段永强
王道坤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敦煌医学与转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12-114,共3页
基金
敦煌医学诊疗技术与临床应用建设项目(DHYX1516-004)
文摘
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一个分支,所包含的敦煌医方和诊疗技术独具特色。敦煌医方大补脾汤具有大补元气、养阴生津之功效。王道坤教授常用其加减治疗胃痞,疗效显著。本文对其应用该方治疗验案进行总结,以显敦煌医方大补脾汤古方今用之优势。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王道坤
大补脾汤
胃痞病
敦煌医方
Keywords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WANG
dao
-kun
Dabupi Decoction
gastric stuffiness
Dunhuang
ancient
medical prescriptions
分类号
R259.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古文选本对六朝文的发掘、重塑及其思想意义
被引量:
1
17
作者
郑天熙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9-61,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历代古文选本整理及研究”,项目号:17ZDA247
海南省社科项目“明代古文选本序跋凡例整理及研究”,项目号:HNSK(YB)22-100。
文摘
六朝文被韩柳以来的正统古文价值观所排斥,明代古文选本却尽力收进六朝文,为之争得一席之地,并重塑其多元样态,包括“接通史脉身份”“赋予正统面目”“激活文章价值”“凸显性灵意识”四个方面,建构出完整的古文经典历时谱系。同时,也有选本拒绝六朝文。对六朝文的矛盾态度,是古文选本“主理”与“论文”的双重性功能导致,也是传统文学观念“载道”与“重文”的交锋融合,清代遂分裂为骈散之争的两大阵营。六朝文备受压力而始终从未在古文经典谱系缺席,则是两种文学观念在明代古文选本中兼容的结果。
关键词
明代古文选本
六朝文
古文谱系
“道—经—文”
Keywords
ancient
prose anthology of Ming dynasty
Six Dyasties’Proses
ancient
prose pedigree
dao
-classics-literatur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阳修之辩证文论观
18
作者
刘茜
机构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5-57,62,共4页
文摘
欧阳修,文学创作成就斐然,诗、词、文章皆具极高造诣;他全面而辩证的思维,集成了前人文论的精华,加以改善,建立了自身完整成熟的文学理论批评,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重道亦重文,其道纯实充于内,又外而生发出辉光之文;辩证文道观指导下,合理看待古文与时文;文学创作上对文学理论主张的切实践行,引导着当时文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欧阳修
道与文
鉴文思想
文论与文学创作实践
Keywords
Ouyang Xiu
ancient
prose and
ancient
literature practice
dao
appreciating thought
Literature theory and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佗《中藏经》——中国哲学思想的完美结合
被引量:
1
19
作者
曾镛霏
李
杨建宇
李彦知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中医药研究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
贵州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7期1-3,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项目
文摘
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她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的一门实用型科学。《中藏经》作为中医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其内容渗透了中国古代诸家哲学思想。本文论述了《中藏经》与道家思想中的"气"与"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一以贯之的关系,同时,《易经》的取象类比的思维模式,"变"与"常"、"形而上"及"形而下"的思想也与《中藏经》的思想具有统一性。
关键词
中藏经
中国古代哲学
医易相通
医道相通
天人合一
Keywords
Huatuo's Zhongzang Classic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Medicine and Yi interlinked
Medicine and
dao
interlinked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县古树资源现状与保护建议
被引量:
2
20
作者
郭学远
机构
道县林业局
出处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94-98,共5页
文摘
叙述了道县古树资源的种类、数量、年龄及其分布,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古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大力宣传,依法保护、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建档挂牌工作等管理措施和树洞修补、支撑加固、设避雷针、设围栏、病虫害防治、灌水松土施肥、换土复壮等技术措施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
古树资源
现状
保护建议
道县
Keywords
ancient
trees resources
status
conservation suggestion
dao
County
分类号
S788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本草中河南省道地药材的演变
兰金旭
王静
练从龙
陈随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孔子“道艺”思想在《医古文》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张星
徐光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易”并非“不容易”——对释道安“三不易”的误释及其辨正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蜀道(四川段)研究现状及思路探讨
赵晓宁
郭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柳开的古文、古道与宋初士风
王祥
《北方论丛》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炮制专家王琦论“道地药材,遵古炮制”
李群
张会敏
戴雪梅
《药学研究》
CAS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略论韩愈的“文以明道”
徐中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称兄道弟”考释
吕友仁
张君蕊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以类相动——《乐道——中国古典音乐哲学论稿》之一
陇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中的潜在召唤
陶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古文字考释三题
徐山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扬雄《剧秦美新》与汉代的王道观
王允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叙事
王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古代文学观念的历史演进
刘凤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从生态翻译学视域看《道德经》关键词“道”的英译
连蓉
《海外英语》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王道坤运用敦煌医方大补脾汤治疗胃痞经验
王韶康
殷世鹏
巩子汉
段永强
王道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明代古文选本对六朝文的发掘、重塑及其思想意义
郑天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欧阳修之辩证文论观
刘茜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华佗《中藏经》——中国哲学思想的完美结合
曾镛霏
李
杨建宇
李彦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道县古树资源现状与保护建议
郭学远
《湖南林业科技》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