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基于“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哲学审视
1
作者 李梦琰 王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5,共9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成果。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不能仅从知性-理论逻辑来揭示,更需要从历史逻辑揭示其辩证的演进...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成果。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不能仅从知性-理论逻辑来揭示,更需要从历史逻辑揭示其辩证的演进路径。即回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端的源头——古今中西之争,然后“还原”这一文明现代发展的历史内在逻辑,从而站在人类“世界历史”的高度评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这就是“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哲学审视,也是当前亟待推进的。其一,从历史逻辑的起点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逻辑起点并非文明内在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在“古今中西之争”双重辩证逻辑中展开的。即一方面要从民族历史走进现代化的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又要走出“东方从属西方”的世界历史,这就是“第二个结合”发生的社会历史辩证法。其二,从普遍性“世界历史”的辩证演进来看,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结合在一起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历史中巩固了其自身主体性,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其三,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作为轴心文明时代世界三大文明形态之一的中华文明,在经历了辩证发展的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之后,最终也将在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上展现典范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 历史哲学 古今中西 从后思索法
下载PDF
现代化研究的宏观历史学洞见——浅论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昝涛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3年第3期134-144,共11页
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是改革开放后系统研究现代化理论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理论家和思想家。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宏观历史学家的视野,对西方的经典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对中国的现代化思想史和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原创性研... 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是改革开放后系统研究现代化理论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理论家和思想家。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宏观历史学家的视野,对西方的经典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对中国的现代化思想史和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原创性研究,其学术洞见对于今天理解和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罗荣渠 时代意识 宏观史学
下载PDF
互文性范式下的话本选集:基于蓝碁《今古奇观》译介的解读
3
作者 吕如羽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4期97-107,共11页
在《今古奇观》法语全译本导论中,法国汉学家译者蓝碁高度关注该作品作为话本选集的文本性质,提出“中国式互文性”概念,用以系统化论述这一中国古代文集的内在特征。通过互文性理论提供的视野,蓝碁一方面展示《今古奇观》在纵向上的互... 在《今古奇观》法语全译本导论中,法国汉学家译者蓝碁高度关注该作品作为话本选集的文本性质,提出“中国式互文性”概念,用以系统化论述这一中国古代文集的内在特征。通过互文性理论提供的视野,蓝碁一方面展示《今古奇观》在纵向上的互文性特点,在多种层次上梳理呈现选集收录话本与上级文本之间的源流关系,并深入探讨该关系对于话本而言生成的意义。另一方面揭示《今古奇观》选集文本在横向上的互文关系,细致分析且通过特定翻译着意突出选集内部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蓝碁以其《今古奇观》译介完成了一次西方语言和西方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而在深刻阐发该部话本选集的互文性特点的过程中,蓝碁亦展示了以中国文本丰富和延展互文性理论的空间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古奇观》法译 话本选集 互文性 中国古代文学域外译介和研究
下载PDF
去向堪忧的中国古典学——“走出疑古时代”述评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春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共21页
1992年,李学勤先生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口号,十多年来,“走出疑古”已经成为一种思潮,对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对古书的第二次反思”、“重写学术史”是与“走出疑古”密切相关的三... 1992年,李学勤先生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口号,十多年来,“走出疑古”已经成为一种思潮,对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对古书的第二次反思”、“重写学术史”是与“走出疑古”密切相关的三个命题,其中“重估”是目的,“重写”是前提,“反思”则是“重估”和“重写”得以落实的根据。三者彼此互动,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走出疑古”论点体系。李先生以“走出疑古”为特征的“释古”与冯友兰的“释古”意向不同,与郭沫若的“古代研究”、李济的“考古重建”也旨趣有异,其最为崇奉的宗师是王国维。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和“古史新证”模式被李先生奉为“释古”的典范。李先生一直致力于以考古材料、简帛佚籍和“史实素地”论印证古书、释证古史,以期重新确立古书古史的可靠性权威,但是言辞始终含蓄委婉,是其追随者们的“证古”、“正古”及“现代古史史料学基本概念”等主张让“走出疑古”的内涵和走向明朗化、理论化。围绕古书、古史的考释及方法、规范等问题,“疑古”和“走出疑古”已经是狭路相逢、短兵相接。实际上,这已经不只是“疑古”和“走出疑古”之间的纠纷,更是关系中国学术未来走向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疑古时代 释古 证古 正古 现代古史史科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及近现代译名研究回顾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英姿 许宏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9-144,共6页
自佛经翻译到民国时期的译名研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目的明确,注重实践应用,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为了解决各自当时遇到的译名问题,以期达到译名统一的最终目的;二是理论意识逐步增强,各期的研究者都从译名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 自佛经翻译到民国时期的译名研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目的明确,注重实践应用,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为了解决各自当时遇到的译名问题,以期达到译名统一的最终目的;二是理论意识逐步增强,各期的研究者都从译名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或规则,特别是民国时期有关音译、义译的讨论和有关翻译名实、名义的讨论为后来的译名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近现代 译名研究
下载PDF
“文革史学”初探——以中国近代史研究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金铮 邓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11,共7页
“文革史学”是指 1 966— 1 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史学”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它既是中国史学史、也是“文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革史学”是动乱年代政治运动的特殊产物 ,是中国史学史上极为黑暗的一页 ,给中国史学蒙... “文革史学”是指 1 966— 1 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史学”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它既是中国史学史、也是“文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革史学”是动乱年代政治运动的特殊产物 ,是中国史学史上极为黑暗的一页 ,给中国史学蒙上了极大耻辱。它截断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并离群索居 ,与不断前进的世界史学背道而驰 ;中国史学成了政治史学、影射史学的代名词 ,失去了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性与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史学” 中国近代史 极左政治
下载PDF
时间:意识时态和历史性时态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汀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分析了时间概念,讨论了物理时间、形而上时间和人文时间各自的有效性。着重研究了人文时间的多种时态,特别是意识时态和历史性时态,论述了"古今"概念与"作"(创制)概念何以化时间为历史以及在定义历史性上的决... 本文分析了时间概念,讨论了物理时间、形而上时间和人文时间各自的有效性。着重研究了人文时间的多种时态,特别是意识时态和历史性时态,论述了"古今"概念与"作"(创制)概念何以化时间为历史以及在定义历史性上的决定性意义,并且说明了中国的形而上学和历史哲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历史 古今 “作”
下载PDF
中外风景园林史本科教学框架更新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纪军 《风景园林》 2018年第A01期13-16,共4页
基于华中科技大学西方风景园林史、中国风景园林史教学"合二为一"的现状,尝试提出新的教学框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将西方风景园林史依次呈现为古代风景园林与"建筑""自然"、近现代风景园林与"... 基于华中科技大学西方风景园林史、中国风景园林史教学"合二为一"的现状,尝试提出新的教学框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将西方风景园林史依次呈现为古代风景园林与"建筑""自然"、近现代风景园林与"大众""艺术""空间""生态""多元"几个阶段;将中国风景园林史总括为古代之"山水"本底与近现代之"现代化"变迁2大部分。其涵盖中外、古今,便于中西比较、辨识脉络、明确主旨,也反映了当今风景园林之"综合性"及其跨学科交流的历史基础,与时俱进地贴合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发展需要。新框架的提出,力求丰富园史教学的内容和思路,并呼吁中国近现代园林研究的进一步推动,使中国近现代园林营造经验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风景园林史 本科教学 历史框架 古代 近现代
下载PDF
对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全有 李风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7-52,共6页
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还存在很大不足。具体表现为 :在文献史料方面 ,一则史料建设不够 ,二则对待史料态度不严谨 ;研究者自身知识面较窄 ,学风不踏实 ;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研究内容涉及面... 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还存在很大不足。具体表现为 :在文献史料方面 ,一则史料建设不够 ,二则对待史料态度不严谨 ;研究者自身知识面较窄 ,学风不踏实 ;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研究内容涉及面不全 ,过于琐碎 ;与其它学科交叉融汇的较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社会史 研究 反思
下载PDF
近代西北羊毛贸易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红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122,共18页
新理论、新方法、新范式的引入为中国史的研究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也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在近代西北羊毛贸易研究中,典型地存在为套用社会变迁研究路径而只截取断面、不会通历史的问题,产生了为迎合自己的主观见解而肢解、曲解史... 新理论、新方法、新范式的引入为中国史的研究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也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在近代西北羊毛贸易研究中,典型地存在为套用社会变迁研究路径而只截取断面、不会通历史的问题,产生了为迎合自己的主观见解而肢解、曲解史料的现象。因而,重提长时段、全局史观,强调区域社会的特质,不仅对于纠正近代西北羊毛贸易研究中的时下之弊尤为必要,也是历史研究回归自身研究目的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研究 近代西北 羊毛贸易研究 检讨
下载PDF
云南近代经济史研究回顾(1980年以后)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俊林 《学术探索》 2007年第5期34-37,共4页
1980年以后,云南近代经济史研究很快跟上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趋势,新、旧课题多头并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实证研究不足、一些论题的研究尚处于浅层次的分析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云南 近代 经济史 研究
下载PDF
我国古代佛教与近代佛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义霞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4-59,共6页
中国古代与近代佛教在理论初衷、哲学底蕴和社会功效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勾勒了佛教递嬗的轨迹,也反映了佛教随时俱化的品格。这是佛教在近代复兴的真正秘密,也为思想、文化永葆青春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迪。
关键词 佛教 近代 古代 传统文化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申报》中近代徽州商人负面形象及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诸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8,共7页
学界对明清徽商的研究很深入,但对近代关注不多。《申报》对近代徽商的形象多有报道,学界利用很少。文章对《申报》中关于徽商的报道作仔细检阅,指出《申报》对徽商负面形象的报道主要包括徽商诚信之缺失,徽商娶妾、烟赌问题的严重等。... 学界对明清徽商的研究很深入,但对近代关注不多。《申报》对近代徽商的形象多有报道,学界利用很少。文章对《申报》中关于徽商的报道作仔细检阅,指出《申报》对徽商负面形象的报道主要包括徽商诚信之缺失,徽商娶妾、烟赌问题的严重等。徽商负面形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本载体特点、经营艰难、唯利是图风气、热衷奢侈性消费及徽州本地陋俗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徽商 《申报》 徽学 商业文化 商业史
下载PDF
“古今之争”及其现代启示
14
作者 宋雄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01-504,共4页
古今之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现代启示:总体上看,文学艺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有不平衡的一面;同时,后代的文艺总是受到前代优秀作品的影响,前代作品也是在后代作品的相对参照下来显示其意义的... 古今之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现代启示:总体上看,文学艺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有不平衡的一面;同时,后代的文艺总是受到前代优秀作品的影响,前代作品也是在后代作品的相对参照下来显示其意义的。文艺正是在这种古今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中不断走向前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之争 崇古 厚今 历史发展 现代启示
下载PDF
另一视角下的义和团运动——以近20年国际研讨会中文论文为依据的学术史研究
15
作者 陶飞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9,共10页
国内外学术界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由于不同的学术传统、理论方法、学术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差异而体现出诸多的不同。因此,对开放以来国际上对义和团的研究脉络从学术史的角度作一梳理,可以使我们站在一个更宽阔、更客观的视野中深化对这一... 国内外学术界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由于不同的学术传统、理论方法、学术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差异而体现出诸多的不同。因此,对开放以来国际上对义和团的研究脉络从学术史的角度作一梳理,可以使我们站在一个更宽阔、更客观的视野中深化对这一历史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史学研究 西方史学 义和团
下载PDF
评近年来关于知识分子研究的几本史著
16
作者 何晓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24,共8页
学术界近年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呈现三大特点:一,“体验中的理解”,利用研究主客体在血脉、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勉力进入先辈生存的精神家园,以理解他们的所思所言所行;二,“建构中的阐释”,力求在某种独特、精致的理论建构... 学术界近年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呈现三大特点:一,“体验中的理解”,利用研究主客体在血脉、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勉力进入先辈生存的精神家园,以理解他们的所思所言所行;二,“建构中的阐释”,力求在某种独特、精致的理论建构中提出假设,表达观点完成叙述;三,“批判中的反思”,通过广义上的学术批判,对古往今来的士之论士、儒之论儒、知识分子之论知识分子的成果进行反思。此外知识分子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也值得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研究 《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儒生与国运》 《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下载PDF
近代日本留学生与东西文化冲突
17
作者 胡连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1-65,共5页
近代初期的日本留学生首先在风俗习惯、物价水平、文明程度等方面受到优势的异质文化——西洋文化的冲击。在与西洋文化的碰撞过程中,留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一些留学生放弃了原来的狂热的攘夷思想;一些留学生对留学所在国产生了反感... 近代初期的日本留学生首先在风俗习惯、物价水平、文明程度等方面受到优势的异质文化——西洋文化的冲击。在与西洋文化的碰撞过程中,留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一些留学生放弃了原来的狂热的攘夷思想;一些留学生对留学所在国产生了反感、鄙视、排斥的心理;一些留学生在特定时期发出了"留学无用论"的声音。本文将对日本近代留学史上的这些现象进行文化阐释,以揭示其所以发生的历史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史 近代日本留学生 跨文化冲突
下载PDF
秋瑾体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学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36-13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秋瑾的体育思想。研究结论:秋瑾是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界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她提出了尚武军事化体育思想,倡导学校体育与军事训练结合方式,指出近代中国体育与军事训练结合的合理化;突破了女子三从四德的传统观念,反对... 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秋瑾的体育思想。研究结论:秋瑾是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界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她提出了尚武军事化体育思想,倡导学校体育与军事训练结合方式,指出近代中国体育与军事训练结合的合理化;突破了女子三从四德的传统观念,反对女子缠脚;提倡女子体育,突破女子参与体育的限制,扩大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内容,树立了身先士卒的风范。研究她的体育思想对完善体育思想体系以及相关的体育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今天的体育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女子体育 缠足 秋瑾
下载PDF
春秋战国尚武盛行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豪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年第1期99-100,共2页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在中国期刊网上搜寻了所有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尚武盛行方面的文章。总结发现,这些文章都是从各个方面在谈春秋战国尚武的表现,而没有分析其尚武的原因。因此,本文从春秋战国时期尚武的原因为切入点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 体育史 春秋战国 中国 尚武 研究
下载PDF
冯友兰政治法律思想研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有关法律思想的解释 被引量:1
20
作者 宇培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126,共8页
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冯友兰对中国思想史上相关人物的法律思想作了相当的归纳和总结。这些归纳和总结包括对法家先驱、前期法家、韩非等中国古代大家诸多政治法律思想的解释。这些解释作为“三史释今古”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中国法律... 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冯友兰对中国思想史上相关人物的法律思想作了相当的归纳和总结。这些归纳和总结包括对法家先驱、前期法家、韩非等中国古代大家诸多政治法律思想的解释。这些解释作为“三史释今古”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法律思想 《中国哲学史新编》 “三史释今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