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植树造林的价值取向、保障措施及当代启示
1
作者 黄海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重视植树造林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的文化基因和优良传统。“以固其地”思想是中国古代植树造林公共价值取向的主要代表;“以为民资”思想是中国古代植树造林经济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以时种树”的理念,既是中国古人对植树技术长期总结... 重视植树造林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的文化基因和优良传统。“以固其地”思想是中国古代植树造林公共价值取向的主要代表;“以为民资”思想是中国古代植树造林经济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以时种树”的理念,既是中国古人对植树技术长期总结的结果,也是历代统治者对植树造林的制度性安排。这些思想和理念对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就是要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提升科技水平,不断完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植树造林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视角的传统建筑空间结构研究——以汾城古镇为例
2
作者 郑晓丹 张勇 曹恩焕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场所精神注重建筑及其环境的空间结构和精神氛围,文章通过对建筑场所的物化感受,把握建筑空间的精神本质。汾城古镇传统建筑在空间结构方面展现出地域性营建特征,文章通过对古镇建筑空间物质构成的挖掘,试图从现象学的角度思考古镇建筑... 场所精神注重建筑及其环境的空间结构和精神氛围,文章通过对建筑场所的物化感受,把握建筑空间的精神本质。汾城古镇传统建筑在空间结构方面展现出地域性营建特征,文章通过对古镇建筑空间物质构成的挖掘,试图从现象学的角度思考古镇建筑与场所精神的内在联系。其关联性即通过精确的空间结构建立场所方向感,因此在传统古镇中,建筑与环境具有地点的、历史的、气候的、整体的关联;也有与当地居民的行为、知觉、记忆相关的联系。这种在时间向度中,环境、建筑、人的整体性契合关系正是以汾城古镇这类传统城镇带给当代场所营造的最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汾城古镇 场所方向感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社会文化杠杆效应研究
3
作者 袁青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76-82,共7页
农村体育赛事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实现文化传承、增强社区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考察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社会文化杠杆效应、面临挑战及其优化路径.研究认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是一项结合体育竞技与历史文... 农村体育赛事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实现文化传承、增强社区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考察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社会文化杠杆效应、面临挑战及其优化路径.研究认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是一项结合体育竞技与历史文化传统、活化利用南粤古驿道的特色赛事,具有增强社区凝聚力与身份认同、活化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塑造和推广南粤古驿道品牌、传播体育精神与激发参与热情、促进社会文化和健康教育发展等社会文化杠杆效应.同时,也面临着组织管理与资源配置挑战、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矛盾突出、健康生活方式难以推广、赛事品牌建设受阻等挑战.基于此,提出不断优化政策制度,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促进文化与生态和谐共生;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加强品牌建设,扩大赛事社会影响等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赛事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 社会文化 杠杆效应
下载PDF
刍议考古工作在遗址公园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以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4
作者 王晓莲 周怡亮 王大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9期179-183,共5页
考古工作是我国大型遗址保护展示的科学依据和基础,贯穿于大遗址保护展示的始终。考古遗址是一项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可以被展示在所有人面前,同时也需要人类的共同保护。随着多学科研究逐步介入考古领域,为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拓宽了视... 考古工作是我国大型遗址保护展示的科学依据和基础,贯穿于大遗址保护展示的始终。考古遗址是一项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可以被展示在所有人面前,同时也需要人类的共同保护。随着多学科研究逐步介入考古领域,为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拓宽了视野,奠定了科学保护利用的基石。该文以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为例,简述了齐国故城历史及其科学、社会价值和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介绍了考古勘探、调查、发掘、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及其在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展示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说明将“考古工作贯穿于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始终”这一工作思路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 遗址公园 建设 定位 作用 齐国故城
下载PDF
古代汉语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李冬英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9-103,共5页
高校研究性教学实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古代汉语课程研究性教学第一课堂,重在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及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探索古代汉语知识。第二课堂指导学生研读古代汉语经典文献... 高校研究性教学实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古代汉语课程研究性教学第一课堂,重在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及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探索古代汉语知识。第二课堂指导学生研读古代汉语经典文献、建设和使用古代汉语试题库、阅读相关视频资源,从而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古代汉语课程考核与评价通过在日常作业与考试中增设开放性的题目巩固学生研究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研究性教学 问题导向 小组协作模式 任务驱动
下载PDF
文化导向视角下连云港南城凤凰古镇城市更新规划研究
6
作者 沈子清 《华中建筑》 2024年第9期128-132,共5页
连云港南城凤凰古镇作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文化特色的地区,其城市更新的研究不仅关乎物质空间的改善,更涉及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该研究以凤凰古镇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导向的视角出发,基于现状分析,提出“统筹规划,梳理交通... 连云港南城凤凰古镇作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文化特色的地区,其城市更新的研究不仅关乎物质空间的改善,更涉及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该研究以凤凰古镇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导向的视角出发,基于现状分析,提出“统筹规划,梳理交通”“重塑街巷,文化碰撞”“突出核心,打造地标”三个更新方法,深入探讨其城市更新规划的策略与路径。此次凤凰古镇的城市更新规划研究,不仅促进了古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为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对实现古镇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文化导向 更新方法 凤凰古镇
下载PDF
融合面向对象与卷积神经网络的GF-2古城墙提取技术分析
7
作者 徐俊伟 党星海 +2 位作者 俞莉 赵健赟 陈伟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24年第4期404-410,共7页
针对目前由于地形与气候等限制条件导致对一些古建筑遗址很难进行动态监测和保护的问题,提出基于高分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算法实现对大型土筑古城武威满城城墙的精细化提取,并与最大熵耦合离散粒子群算法(MEDPSO)及... 针对目前由于地形与气候等限制条件导致对一些古建筑遗址很难进行动态监测和保护的问题,提出基于高分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算法实现对大型土筑古城武威满城城墙的精细化提取,并与最大熵耦合离散粒子群算法(MEDPSO)及最大似然法(MLC)对比,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和精度。提取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表现出很强的抗干扰和泛化能力,能够实现对城墙边界的有效提取。本文方法的Kappa系数(0.95)高于MEDPSO(0.92)和MLC(0.86);其总体精度(97.46%)高于MEDPSO(95.68%)和MLC(92.67%),从而验证了提出方法对古建筑城墙提取的有效性,为古城墙信息提取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面向对象 最大熵 离散粒子群算法 古城墙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民主思想之考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永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0-156,共7页
中国的民主思想从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农民平均主义思想与民主思想有无本质区别?本文对此进行了历时性考察并认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两千余年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和进步意义,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主主义思... 中国的民主思想从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农民平均主义思想与民主思想有无本质区别?本文对此进行了历时性考察并认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两千余年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和进步意义,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主主义思想的问世。民主思想的显现,应该说是从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民主思想 农民平均主义思想 起源 考察
下载PDF
“亚细亚所有制”不等于“亚细亚生产方式” 被引量:1
9
作者 甄修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82,共6页
在马克思笔下,亚细亚所有制是原始公社所有制的残余形式,是古代的、日耳曼的所有制的原型,具有普遍意义。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这三种所有制在形式上不同,但本质上相同。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这三种所有制与奴隶制和农奴制... 在马克思笔下,亚细亚所有制是原始公社所有制的残余形式,是古代的、日耳曼的所有制的原型,具有普遍意义。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这三种所有制在形式上不同,但本质上相同。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这三种所有制与奴隶制和农奴制有本质差别。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这三种所有制不等于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生产方式。同时,亚细亚所有制没有被奴隶制和农奴制败坏,且长期存在,直到19世纪,这与古代的、日耳曼的所有制被奴隶制和农奴制很快败坏的那种社会形态有明显差别。因此,古代东方社会与古代西方社会在马克思笔下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所有制 亚细亚生产方式 古代东方 古代西方
下载PDF
古代西太平洋贸易网与东方历史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奉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36,共13页
东方历史是整个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内涵,仅以文化的视角来解释东方社会历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到经济与国家对外交往的行为当中去理解和把握。加强东方历史的宏观研究,有助于认识人类社... 东方历史是整个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内涵,仅以文化的视角来解释东方社会历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到经济与国家对外交往的行为当中去理解和把握。加强东方历史的宏观研究,有助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与历史全貌,从长远的历史视角观察社会的整体变迁。人类历史是一部相互交流的历史,通过不同文明与发展水平之间的交往,促进共同进步与共生。以区域史观和全球史观对东方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予以新的探讨,是当前东方国家整体崛起形势下的现实需要,有助于拓展世界历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太平洋贸易网 东方历史 全球史
下载PDF
从贤哲会饮到饕餮盛宴——古希腊历史叙述中波斯宫廷宴饮场景的变迁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厚量 《古代文明》 CSSCI 2016年第4期10-24,110,共15页
在主要通过公元2世纪作家雅典尼乌斯保留下来的主体史料中,波斯帝国宫廷宴饮往往被丑化为奢侈无度、淫荡粗俗、阴森可怖的饕餮之徒狂欢场面。近年来的亚述学、考古学相关前沿成果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幅场景的非历史性。笔者认为,在公元前... 在主要通过公元2世纪作家雅典尼乌斯保留下来的主体史料中,波斯帝国宫廷宴饮往往被丑化为奢侈无度、淫荡粗俗、阴森可怖的饕餮之徒狂欢场面。近年来的亚述学、考古学相关前沿成果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幅场景的非历史性。笔者认为,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之前的古希腊知识精英历史记忆中,波斯宫廷宴饮场景的原型是一种以希腊哲学家会饮为模板进行的正面理想化建构。在兴起于亚历山大东征前夕的东方主义世界观影响之下,后世希腊史家对波斯宫廷会饮的形象不断进行着丑化与道德批判,最终将之转化为塑造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世界观的历史记忆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帝国 会饮 古希腊史学 东方主义
下载PDF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铜学 龙菊英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中国的《红楼梦》和日本的《源氏物语》出自不同时代、不同源地、不同作者,但隶属东方文化体系,都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吸取营养,都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都对后代乃至当今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论文作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在“情”的世界... 中国的《红楼梦》和日本的《源氏物语》出自不同时代、不同源地、不同作者,但隶属东方文化体系,都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吸取营养,都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都对后代乃至当今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论文作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在“情”的世界、“欲”的海洋、“悲”的色彩、“奇”的结构中将两部巨著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述,把大观园的男欢女爱、平安王朝的物哀审美意向,赋予下层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塑造了历久不衰的感人的美的艺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东方文学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古代汉语教学初探——“古代汉语”教学优化研究之一 被引量:9
13
作者 古敬恒 《高校教育管理》 2003年第4期65-71,共7页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古代汉语"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为此,应以创新的思维,调动一切积极手段,强化教学中获取知识的实践性、学科知识的功用性、教学手段的创新性,使素质教育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古代汉语 教学 优化
下载PDF
华夏媒介批评的概念、思想流变及其价值取向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清果 曹艳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媒介批评史料和批评思想,但华夏媒介批评研究一直少人问津。可以从概念界定、批评思想、价值取向三个维度构建华夏媒介批评研究的理论框架。口语批评方面,诸子主张"慎言"、崇尚"信言"、批判"...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媒介批评史料和批评思想,但华夏媒介批评研究一直少人问津。可以从概念界定、批评思想、价值取向三个维度构建华夏媒介批评研究的理论框架。口语批评方面,诸子主张"慎言"、崇尚"信言"、批判"修辞";文字批评方面,史官推崇"实录",官方批判小报"伪造假传、煽惑人心";非语言批评方面,古人重视其传播效果,批判不合礼仪规范者。华夏媒介批评共通的价值取向是"仁义礼仪""诚信朴实""固国利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媒介批评 批评思想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民本主义的类型与要旨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舜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一提到古代民本主义,人们往往会把它与儒家联系起来。其实,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为民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它们既有共同的主张和追求,又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古代民本主义的主要形态有功利型、率性自然型、仁德型、... 一提到古代民本主义,人们往往会把它与儒家联系起来。其实,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为民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它们既有共同的主张和追求,又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古代民本主义的主要形态有功利型、率性自然型、仁德型、法德兼治型、严以治吏型、天威限君型、民主萌芽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民本主义 类型 要旨
下载PDF
从先秦“王畿”到近代民族国家--论中国传统“国家安全观”的流变与转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永攀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81,154,155,共25页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发展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的特征。当下探讨“国家安全”,应注意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联系和区别,古代“国家安全观”可以体现在历代王朝对君王贤能、仁义、礼法、政治制度、民本思想的评议上。中...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发展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的特征。当下探讨“国家安全”,应注意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联系和区别,古代“国家安全观”可以体现在历代王朝对君王贤能、仁义、礼法、政治制度、民本思想的评议上。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存在奠定了中国古代国家安全的总基调,其特征是有备无患、具有防御性。“国家安全”与“天子”“臣民”的能动性存在依附关系,与礼法秩序、政治制度、军事战略统合存在构建关系,民本思想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国家安全”是“外”与“内”的统合体。由于时代局限,古代“国家安全观”存在重中原而轻“夷狄”、重文轻武、重谋轻力等种种局限。历代政权在具体实现“国家安全”方面,重视遣师戍守、设界立关,重视舆图绘制,通过以边拱安、屯田守边、设立“情报”机构等手段强化国家安全。近代以来,维护国家安全的国家“边界线”越来越清晰,中华民族的“总体安全观”越来越强烈,安全观从以皇权为核心转变为以“民族国家”为核心,从“内防”“陆防”为主转向以“外防”“海防”为主,进一步向现代概念上的“国家安全观”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安全观 边疆 民本思想 中国古代国家安全防御体系
下载PDF
浅析古希腊服饰风格的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伍曦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0年第5期85-87,共3页
通过对古希腊服饰的研究,找出其精髓,进而讨论如何将其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并阐述了古希腊服饰风格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古典主义 服饰风格 服装史 古希腊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我国古代政府救助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传成 牛磊 盛海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62-67,共6页
基于"以民为本"思想,我国古代历来有政府救助的优良传统,并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政府救助思想。这些思想涉及灾害救助、特殊救助等方面,并有严格的政府救助管理、监督制度和程序。我国古代政府救助思想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 基于"以民为本"思想,我国古代历来有政府救助的优良传统,并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政府救助思想。这些思想涉及灾害救助、特殊救助等方面,并有严格的政府救助管理、监督制度和程序。我国古代政府救助思想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但在历史上确实为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宁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当今我国政府救助制度的建立、政府救助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救助 以民为本 中国古代
下载PDF
藏书楼“重藏轻用”论辨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成骥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21,共5页
"重藏轻用"是国人对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固定认知模式,但这种认知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种种史料文献证明藏书楼"重藏"是实,而说"轻用"则不符史实。我国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深入挖掘藏书楼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与西方... "重藏轻用"是国人对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固定认知模式,但这种认知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种种史料文献证明藏书楼"重藏"是实,而说"轻用"则不符史实。我国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深入挖掘藏书楼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与西方图书馆的精华相互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我国民族特色的图书馆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书楼 重藏轻用 校书 四部分类法 借阅
下载PDF
EBSD在古代遗存分析和器物制作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20
作者 廖成伟 吴涛涛 +3 位作者 李洋 张浪 陈官涛 潘春旭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23,共10页
随着现代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材料表征手段已经用于考古发现,以及文物的保护和鉴定领域,大大推动了科技考古学科的发展。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作为一种研究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重要手段,在材料晶粒尺寸大小、... 随着现代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材料表征手段已经用于考古发现,以及文物的保护和鉴定领域,大大推动了科技考古学科的发展。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作为一种研究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重要手段,在材料晶粒尺寸大小、取向分布、晶界信息、应变和物相鉴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和介绍了近年来利用EBSD技术在研究历史文物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例如,通过对意大利古代彩色玻璃和彩陶中微小颜料残留物的物相鉴别,可获得原材料产地、制作工艺和制作时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器晶粒取向关系的研究,可进一步推断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和冷热加工工艺,为展示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D 古代器物 晶粒取向 物相鉴定 原材料 制作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