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8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ief History of Xu-style Garden in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of China
1
作者 XU Jianguo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1年第1期15-18,共4页
According to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this paper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the people and things related to Xu-style gardens in the middle ancient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during the 400 years from the division of... According to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this paper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the people and things related to Xu-style gardens in the middle ancient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during the 400 years from the division of“Three Kingdoms”to the unifi cation of Sui Dynasty.For the frequent war chaos,gardening constructions in Xuzhou were hardly seen in this period,but the gardening fruits of Xu-style garden had spread all over the country with a large number of Xu people moving south.While inheriting the splendid and rough style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Xu-style garden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spectacular”,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s of“master nature”and“artistic conception”,and raised the gardening technique to a theoretical height,thus pioneered the idea of“master nature”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u-style garden Middle ancient times of China Gardening events
下载PDF
Nanxi(Southern Opera) Links Up With Ancient Times
2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7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Southern Opera Nanxi Links Up With ancient times
下载PDF
Xinjiang Has Been a Multi-ethnic Region Since Ancient Times
3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9年第5期13-15,共3页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lso called Xinjiang for short), situated in the border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hinterland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occupies an area of 1.6649 million sq km, accountin...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lso called Xinjiang for short), situated in the border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hinterland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occupies an area of 1.6649 million sq km, accounting for one sixth of Chinese territory. It has a land border of 5,600 km bounded by eight countries. It was an important section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jiang Has Been a Multi-ethnic Region Since ancient times
下载PDF
Enlightenm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ity Planning in China in the Ancient Times
4
作者 Shen Yahong Lectuer,Huanan Polytechics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1992年第1期65-75,共11页
China is among the fir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developing the science of urban planning,and has evolved her own unique system.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plan-ning system,the laws governin... China is among the fir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developing the science of urban planning,and has evolved her own unique system.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plan-ning system,the laws governing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causes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ncientplanning system,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propose some insights useful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ity planning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lightenm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ity Planning in China in the ancient times
原文传递
Paragons of Education in Ancient Times
5
作者 XIAO HUANBIAN ZHANG FENGRU 《Women of China》 1997年第9期45-46,共2页
MOTHER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children’s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long before schools took shape. Behind many prominent figures lay greatmothers whose personal example and verbal instruction benefited their childr... MOTHER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children’s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long before schools took shape. Behind many prominent figures lay greatmothers whose personal example and verbal instruction benefited their children throughout life. There is an old sayingabout the "stern father and compassionate mother."However, you wi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gons of Education in ancient times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盲人音乐教育述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卫东 马建强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4期4-15,44,共13页
人类出现必有残疾人伴生,盲人是残疾类别中尤为痛苦的弱势社群,却因听音辨乐的自然优势,能得天独厚地融入大千世界。中国最早的残疾人专业教育正从盲人音乐教育发轫,“上三代”是“官办”盲人音乐的发达时期。先秦以降,礼崩乐坏,官方瞽... 人类出现必有残疾人伴生,盲人是残疾类别中尤为痛苦的弱势社群,却因听音辨乐的自然优势,能得天独厚地融入大千世界。中国最早的残疾人专业教育正从盲人音乐教育发轫,“上三代”是“官办”盲人音乐的发达时期。先秦以降,礼崩乐坏,官方瞽目乐师体制停废,官办盲人音乐教育机构无存。延至晚清,盲乐人更多转入并存续于民间,他们是华夏古乐文化一脉相传的承继光大者。但,中国古代的盲人音乐教育与近代特殊教育仍有时代差别,它只是制度化特殊教育的前奏曲目和古典形态。古代盲人音乐教育的近代转型,是古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带来中国特殊音乐教育与时俱进的丰沛内容和无限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盲人 音乐教育 转型
下载PDF
古代黄山旅游指南概说
7
作者 任唤麟 丁晓娜 +1 位作者 罗静 梁星然 《旅游论坛》 2024年第5期79-90,共12页
古代黄山旅游指南史料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目前少有专门研究。文章通过史料挖掘、分类梳理与综合分析,从广义的视角研究古代黄山旅游指南,包括对其宗教与传说,地记、图经与方志,诗文、游记与图绘等方面的研究,从宗教类、地理类... 古代黄山旅游指南史料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目前少有专门研究。文章通过史料挖掘、分类梳理与综合分析,从广义的视角研究古代黄山旅游指南,包括对其宗教与传说,地记、图经与方志,诗文、游记与图绘等方面的研究,从宗教类、地理类、艺术类等3个方面呈现古代黄山旅游指南概貌。研究发现,古代黄山旅游指南具有形式多样、数量可观,不同类别、各有侧重,模山范水、仅见大略,注重文化、偏废实用的特点,并在接续与改进中得到承传。研究可增进对黄山旅游发展史的认识,为鲜被关注的古代黄山旅游指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可促进当今黄山旅游的开发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化 旅游指南 黄山 古代
下载PDF
古代医家对疫病致病因素的类述
8
作者 陈谦峰 刘浩然 +1 位作者 吉瑞 蔡华珠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33-37,共5页
疫病在给人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纵观中医发展史,从《黄帝内经》的“百病生于气”“三年化疫”,到《伤寒杂病论》对寒疫的详实记载,再到《温疫论》的“杂气”致疫,各时代对疫病致病因素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几... 疫病在给人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纵观中医发展史,从《黄帝内经》的“百病生于气”“三年化疫”,到《伤寒杂病论》对寒疫的详实记载,再到《温疫论》的“杂气”致疫,各时代对疫病致病因素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几千年来,中医在疫病的防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成熟理论,留下的大量著作,是世界其他任何民族无法相比的。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古代医家对疫病致病因素的理解和认识,首先,阐述疫病的概念和特征,并引用了多个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来证明疫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其次,阐述古代医家关于疫病致病因素的六种观点:六气致疫、伏气致疫、杂气致疫、毒气致疫、虫邪致疫、温邪致疫。在六气致疫中,古代医家详细讨论了寒、火、燥、湿四种致病因素的作用机制。对于伏气致疫的观点,列举了几种不同的病邪伏藏在人体内的位置和发作条件,如伏寒藏于骨髓、肾,伏寒藏于肌肤等,以及热伏于经、血秽伏于命门、热毒伏于气血、胎毒伏于脾肺、疫气伏于膜原以及温毒遇温伏发等多种致病因素。并且,古代医家在阐述各种致疫因素的具体表现的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治疗方法。明确病因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横向挖掘疫病致病因素能更好地传承中医疫病理论精华,以期启发现代传染病的防控。文章为了解古代医家对疫病致病因素的理解和分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于理解和预防疫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疫病 致病因素 类述
下载PDF
古代河西走廊西行文学刍议
9
作者 朱瑜章 朱希帆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古代河西走廊位于丝绸之路咽喉要道,几千年来东往西来的人们络绎不绝,形成了一条闻名遐迩的“陇右—河西—西域”西行之路。有路就有诗,以路串诗,以诗显路,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西行文学。历史上五凉时期、唐代、明清时期曾出现了西行文学... 古代河西走廊位于丝绸之路咽喉要道,几千年来东往西来的人们络绎不绝,形成了一条闻名遐迩的“陇右—河西—西域”西行之路。有路就有诗,以路串诗,以诗显路,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西行文学。历史上五凉时期、唐代、明清时期曾出现了西行文学发展的三个高峰期,其文化品性的基本特点是:寻根文学一脉相承,英雄主义、尚武精神的赞歌,士人家国情怀的升华,贬谪文学翻出新声,“误读”与“矫正”的矛盾统一,文学的自觉。其诗性审美特征是:“江山之助”雄浑豪壮之美,“诗史”性价值,走廊文学的属性,士人的心路历程。“文学之路”的研究已渐成一个学术增长点,在重绘的中国文学路线图上,应该给予河西走廊西行文学以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河西走廊 西行文学 文化品性 诗性审美
下载PDF
从绍兴书圣故里南入口的时代变迁看古城更新保护
10
作者 刘江黎 《华中建筑》 2024年第6期108-112,共5页
绍兴书圣故里街区是国内完整保存的具有二千余年城市肌理的历史街区。随着城市化进程,沿萧山街河南侧的书圣故里南入口地块近三十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低矮的民居演变到绍兴有名的杂货一条街,再到20世纪90年代绍兴第一高楼王朝大酒店... 绍兴书圣故里街区是国内完整保存的具有二千余年城市肌理的历史街区。随着城市化进程,沿萧山街河南侧的书圣故里南入口地块近三十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低矮的民居演变到绍兴有名的杂货一条街,再到20世纪90年代绍兴第一高楼王朝大酒店和新华书店在这里树立,城市风貌的变化在这里尤为激烈。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影响古城风貌的高层建筑被拆除,书圣故里的南入口又被重新打开。南入口的建筑与风貌被重新赋予了符合历史和时代的新含义,通过绍兴书圣故里南入口的历史溯源和建筑风貌再塑,从古城空间、高度、视线、历史溯源等多重角度的研究成为了古城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和更新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绍兴书圣故里南入口整体打造思路的分析,为古城历史街区的研究和更新保护做出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更新保护 时代变迁 “塑形”与降层 风貌再塑
下载PDF
针灸古籍中经穴定位法的体位或姿势要求探讨
11
作者 谷淑雅 申耀华 王燕平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7期723-728,共6页
选择合适的体位或姿势是准确定位腧穴的重要步骤。搜集重要针灸古籍中对腧穴定位有体位、姿势要求的经穴及具体体位要求,统计历代文献中这些经穴的数量,分析这些体位、姿势要求在经穴定位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其进行分类。第一类为活动姿势... 选择合适的体位或姿势是准确定位腧穴的重要步骤。搜集重要针灸古籍中对腧穴定位有体位、姿势要求的经穴及具体体位要求,统计历代文献中这些经穴的数量,分析这些体位、姿势要求在经穴定位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其进行分类。第一类为活动姿势,易于使经穴的位置在体表显现出来;第二类是手部姿势,主要是以手指来指示经穴所在的体表位置;第三类是体位,即令患者全身放松,选取可以充分暴露经穴的体表位置,亦可是针刺、留针过程中常选用的体位。明确古籍中定位经穴时的体位、姿势要求及其作用,对准确定位经穴、提高针灸疗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姿势 经穴 取穴 针灸古籍
下载PDF
农业灾害史视野下的古代龙崇拜
12
作者 赵东科 郑遥 卫丽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5-60,共6页
中国曾经长期处于农业社会,龙与水密不可分,龙可以缓解旱灾,亦可造成水患。通过梳理史料发现,向龙祈雨方式多样,记载不绝于史。蛟龙导致水患的记载颇多,亦有应对蛟龙的手段,但伐蛟记录很少。从农业灾害史的视角分析,发现我国古代旱水灾... 中国曾经长期处于农业社会,龙与水密不可分,龙可以缓解旱灾,亦可造成水患。通过梳理史料发现,向龙祈雨方式多样,记载不绝于史。蛟龙导致水患的记载颇多,亦有应对蛟龙的手段,但伐蛟记录很少。从农业灾害史的视角分析,发现我国古代旱水灾数量相当,而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远大于水灾。古人应对旱灾的手段收效不彰,只能将降雨的希望寄托于神龙。为应对水灾,国家专设治水机构和官职,有一整套应对水患的措施。随着一次次旱灾的来临,祈雨活动的次数和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龙的崇拜不断强化,并将龙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蛟 农业灾害史 龙崇拜 古代
下载PDF
从刘渡舟“古今接轨论”谈小柴胡汤在发热疾病中的应用
13
作者 邢洪霞 董利洋 +2 位作者 李长香 孔慧 赵琰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具有调和枢机、祛邪透热的功效,仲景用其治疗少阳发热、三阳合病发热、妇人经期发热等多种外感热病。经过后代医家的临床拓展,该方也可以治疗当今常见的发热疾病,如癌性发热、术后发热、不明原因高热等。“...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具有调和枢机、祛邪透热的功效,仲景用其治疗少阳发热、三阳合病发热、妇人经期发热等多种外感热病。经过后代医家的临床拓展,该方也可以治疗当今常见的发热疾病,如癌性发热、术后发热、不明原因高热等。“古今接轨论”是经方大家刘渡舟首先提出的,是将经方与时方合用的一种理论,文章以小柴胡汤为桥梁,对古今发热疾病进行联系接轨,这不仅丰富了“古今接轨论”的内涵,也拓宽了经方的现代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发热疾病 古今接轨 机制研究
下载PDF
从中华民族主体性理解“自古以来”的国家叙事
14
作者 李丹 王少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1,共8页
中华民族是推动中国建构的主体。“中国”自历史出场就由中华民族主体性呈现,中华民族推动着天下中国的书写与现代民族国家生成。从中华民族主体性观中国,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国。中华民族追溯至何时,何时就是“中国”的;中华民族自古生存... 中华民族是推动中国建构的主体。“中国”自历史出场就由中华民族主体性呈现,中华民族推动着天下中国的书写与现代民族国家生成。从中华民族主体性观中国,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国。中华民族追溯至何时,何时就是“中国”的;中华民族自古生存于何处,何处就是“中国”的。中国“自古以来”的国家叙事是基于史实的科学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国 边疆 自古以来
下载PDF
回溯与重构:传统中国教育惩戒行为的历史考察
15
作者 蔡玲玲 马香莲 +1 位作者 胡莎莉 郑香花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7-103,共7页
教育惩戒作为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一种教育管理手段,自古以来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地位,因此学校教育惩戒的规则往往内隐于相关教育规定和法令之中。古代惩戒教育从西周的“以恶制恶”到唐宋的“惩戒趋于教育”,再到明清的“惩戒与... 教育惩戒作为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一种教育管理手段,自古以来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地位,因此学校教育惩戒的规则往往内隐于相关教育规定和法令之中。古代惩戒教育从西周的“以恶制恶”到唐宋的“惩戒趋于教育”,再到明清的“惩戒与教育合一”,形成了成套的教育惩戒体系。古代教育惩戒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学校教育惩戒的性质实现了从“教师本位”到“家校合作”的转变,不断强化了教师权威。其中,古代在完善教育惩戒规范、加强家校合作、强化教师权威等方面可为我国当代构建教育惩戒制度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惩戒 教育性 古代惩戒
下载PDF
行权制变:中国古代军事用旗中的权谋与智慧
16
作者 田鹏 《孙子研究》 2024年第1期49-63,共15页
旗帜是中国古代军事斗争中的重要器械。中国古代将领们在熟练掌握旗帜的使用规则和充分利用与之相关的习惯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数量、出现时机、人旗脱离、抛旗诱敌、假借冒用、插旗占巢以及其他诸多灵活多变的手段和计谋,在实现各... 旗帜是中国古代军事斗争中的重要器械。中国古代将领们在熟练掌握旗帜的使用规则和充分利用与之相关的习惯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数量、出现时机、人旗脱离、抛旗诱敌、假借冒用、插旗占巢以及其他诸多灵活多变的手段和计谋,在实现各自不同的战略意图的同时,更彰显出中国古代军事斗争的高超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军事 旗帜 权谋 智慧
下载PDF
山西古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17
作者 张晓天 杨金华 +1 位作者 祁剑青 李谦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9-48,共10页
都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个地区古都遗址的数量和特点是该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指示器。文章采用史籍查阅和ArcGIS软件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47座古都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都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个地区古都遗址的数量和特点是该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指示器。文章采用史籍查阅和ArcGIS软件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47座古都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山西省古都遗址点呈“团块状”集聚且较均匀地散布在山西省各地级市;其位置和数量特征随时间发生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南向北”推移,在数量上表现为战乱时期多、和平时期少;古都遗址点主要分布在海拔106~1101m之间的盆地、山间谷地和高原盆地,离水距离0~5km范围,坡向45°~315°且坡度0°~3°的区域内;气候变化与古都遗址数量表现出较强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证实自然环境是影响山西省古都遗址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都遗址 时空分布 数量变化
下载PDF
古代地中海地区低技术力下的石作营造技艺探析
18
作者 孙晓倩 陈兴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研究基于文献考证和实物调查,探讨地中海地区早期石作结构类型和技术能力,揭示地中海文明石建造技艺营造策略,理解传统建造方式和施工工艺的演进。透过石作现象,发现推动技艺发展与特征变换的因素——社会形态与神祇信仰、材料认知与结... 研究基于文献考证和实物调查,探讨地中海地区早期石作结构类型和技术能力,揭示地中海文明石建造技艺营造策略,理解传统建造方式和施工工艺的演进。透过石作现象,发现推动技艺发展与特征变换的因素——社会形态与神祇信仰、材料认知与结构理性、金属冶炼与工具发展等在以手工劳动为主要方式的古代社会,有着跨越地域和时代的共通性,本文旨在为研究古代低技术力的传统石作技艺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作 营造技艺 低技 古代 地中海
下载PDF
我国古代杰出农业科学家
19
作者 张蓝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2,7,共3页
中国作为古农业文明大国,历史上涌现出众多杰出农业科学家。文章在入书的10位中选取8位作为自己的读书笔记,向读者展示其农业学术业绩。他们是各位熟悉,十分敬佩,可以“脱口秀”的李冰、赵过、氾胜之、马钧、贾思勰、陆羽、陈旉、王禛。
关键词 古代 杰出 《农业经济学》 农业科学家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基于“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哲学审视
20
作者 李梦琰 王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5,共9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成果。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不能仅从知性-理论逻辑来揭示,更需要从历史逻辑揭示其辩证的演进...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成果。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不能仅从知性-理论逻辑来揭示,更需要从历史逻辑揭示其辩证的演进路径。即回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端的源头——古今中西之争,然后“还原”这一文明现代发展的历史内在逻辑,从而站在人类“世界历史”的高度评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这就是“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哲学审视,也是当前亟待推进的。其一,从历史逻辑的起点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逻辑起点并非文明内在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在“古今中西之争”双重辩证逻辑中展开的。即一方面要从民族历史走进现代化的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又要走出“东方从属西方”的世界历史,这就是“第二个结合”发生的社会历史辩证法。其二,从普遍性“世界历史”的辩证演进来看,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结合在一起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历史中巩固了其自身主体性,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其三,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作为轴心文明时代世界三大文明形态之一的中华文明,在经历了辩证发展的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之后,最终也将在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上展现典范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 历史哲学 古今中西 从后思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