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for the analysis of supraaortic vessels: What is its role nowadays? 被引量:6
1
作者 Luca Saba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1年第6期147-151,共5页
For about 50 years, angiography represented the only imaging method for studying carotid arteries in order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pathological stenosis due to atherosclerotic plaque. Recently, thanks to the use of ... For about 50 years, angiography represented the only imaging method for studying carotid arteries in order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pathological stenosis due to atherosclerotic plaque. Recently, thanks to the use of non-invasive methods, physicians are able to study and quantify the presenc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vivo These procedures have enable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oncepts: (1) the degree of carotid stenosis is approxi- mate to the volume and extension of carotid plaque; and (2) a set of parameters, easily identifiable by com- 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m and ultra-sound echo-color Doppler,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schemic symptoms and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isk of stroke regard- less of the degree of stenosis. In light of these findings vulnerable plaques should be identified early, and the role of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which is a purely technical luminal technique should b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tid ARTERIES COMPUTED tomography an- gi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下载PDF
Classification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evaluation of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s
2
作者 张子曙 黄祥龙 +1 位作者 沈天真 陈星荣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8期63-66,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in evaluation of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and to initiate a new classification for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 Methods Cerebral angiogra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in evaluation of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and to initiate a new classification for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 Methods Cerebral angiography and selectiv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arotid angiography were carried out in 56 patients who were classified into 5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hemodynamic features Results The types were A (38 patients), B (4), C (10), D (2), and E (2) One of the 38 direct fistulas was located at C1 of the cavernous segment Fistulas at C2 were observed in 10 patients, at C3 in 4, at C4 in 10 and at C5 in 5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ies were patent and well compensated in 33 of the 56 patients The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ies were patent and well compensated in 39 patients Both communicating arteries were well compensated in 31 patients Fifty of the 56 patients were drained by ophthalmic veins, 47 by inferior petrous sinuses, 18 by cortical veins, and 8 to the posterior fossa region Conclusion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was helpful in localization of the rents in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in evaluation of function of Willis circles and provided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reatment of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were divided into 5 categories: type A, B, C, D and E, among which type E was not previously described elsew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 CLASSIFICATION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原文传递
Ultrasound-guided 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in a patient with iodinated contrast allergy: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3
作者 Le Li Zi-Yan Wang Bo Li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25期5926-5933,共8页
BACKGROUND Ischemic stroke is an entity with high incidence,morbidity,and mortality rates.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s an important an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ischemic stroke.The three current approaches for treati... BACKGROUND Ischemic stroke is an entity with high incidence,morbidity,and mortality rates.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s an important an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ischemic stroke.The three current approaches for treating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re drug treatment,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The approach is chosen based on the degree of stenosis.CEA or CAS could have been chosen for the current patient,who had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and an iodinated contrast allergy.After thoroughly communicating with the patient,the patient chose CAS for treatment.Therefore,we performed ultrasound-guided CAS to avoid the use of iodinated contrast.CASE SUMMARY The main symptoms of the patient were numbness and weakness of the left limb.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f the head and neck at another hospital indicated multiple sites of stenosis in the arteries of the head and neck.The patient requested CAS for treatment but was allergic to iodinated contrast media.Thus,routine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with iodinated contrast could not be used for the procedure.The diagnosis of this patient was as follows:(1)Right parietal lobe cerebral infarction;(2)multiple sites of stenosis in the arteries of the head and neck(severe stenosis of the right internal carotid artery,severe stenosis of the right subclavian artery);(3)right 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and(4)hypertension(stage 3,high risk).The interventions included routine treatment for cerebral infarction,oral administration of clopidogrel(75 mg qd)and aspirin(100 mg qd),ultrasound-guided CAS,and postoperative follow-up.Postoperative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and cerebr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of the carotid artery showed good vascular recovery,and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indicated a good prognosis.CONCLUSION This case study suggests that ultrasound-guide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is a potential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ntraindications to the iodinated contrast agents used in DSA-guided surgery,although excellent surgical operating skills are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dinated contrast allergy ULTRASOUND-GUIDED 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 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Subclavian artery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Case report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及再置管的意义
4
作者 卜泉东 栾弘 +3 位作者 牛立园 徐岩 张岩 王曰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1-966,共6页
目的 探讨DSA造影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 TCC)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和再置管的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 目的 探讨DSA造影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 TCC)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和再置管的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TCC留置相关中心静脉病变患者13例。TCC留置中位时间35.2个月(6~70个月)。在加硬导丝支撑下拔除失功导管并造影显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PTA开通中心静脉并原位或异位置入新TCC。结果 13例患者中有12例原TCC顺利拔除,1例因导管粘连严重,拔除失败。中心静脉狭窄包括右颈静脉、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和右髂静脉,行PTA后均成功置入新TCC,未行支架植入。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3.1个月(6~48个月),通路功能正常。结论 DSA下PTA开通TCC相关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置入新TCC导管,能够为TCC后失功患者重新建立透析通路,延长通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中心静脉狭窄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血液透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MSCTA在颈动脉血管支架植入术前后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金兆维 王亚利 +2 位作者 张丹丹 胡佳伟 曹宏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31-33,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颈动脉血管支架植入术(CAS)前后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11月在我院行CAS治疗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进行MSCTA检查评估颈动脉狭窄程...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颈动脉血管支架植入术(CAS)前后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11月在我院行CAS治疗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进行MSCTA检查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患者术前、术后颈动脉狭窄程度变化,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评估MSCTA在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诊断价值。结果8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其中左、右侧颈内动脉狭窄29例、41例,双侧颈内动脉狭窄12例,CAS治疗血管共94支,手术均成功;MSCTA结果显示,CAS术前94支血管以中、重度为主,占比82.98%,部分血管闭塞,占比13.83%,CAS术后以轻度狭窄为主,占比92.55%,部分患者为中度狭窄,占比7.45%,无重度狭窄和闭塞患者,82例患者CAS治疗前后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术前,MSCTA评估轻、中、重度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闭塞的灵敏度分别为0.00%、77.08%、90.62%、85.71%,特异度分别为96.80%、90.38%、88.701%、98.75%,准确率分别为96.80%、84.00%、89.36%、96.80%,与DAS结果比较,kappa值分别为0、0.678、0.770、0.870;CAS术后,MSCTA评估轻、中度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闭塞的灵敏度分别为92.55%、0.00%,特异度分别为0.00%、92.55%,准确率均为92.55%,与DAS结果比较,kappa值均为0,MSCTA评估重度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闭塞结果均与DAS结果一致。结论MSCTA在CAS术前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血管支架植入术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Fastunnel导管在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6
作者 袁慧锋 马骥 +1 位作者 李治国 李腾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Fastunnel导管)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4-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Fastunnel导管治疗的18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 目的探讨新型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Fastunnel导管)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4-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Fastunnel导管治疗的18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成形术,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100%。术前血管狭窄率(78.94±5.3)%,病变血管长度(7.14±2.14)mm。手术时长21~58(43.56±9.05)min,治疗期间射线暴露时间10~28(21.3±3.56)min,辐射剂量1526~5281(3436.50±626.39)mGy。术后血管狭窄率(13.50±4.94)%。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Fastunnel导管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手术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Fastunnel导管 球囊扩张 血管成形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320排CT冠状动脉减影对冠脉钙化斑块狭窄程度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赵宏波 冯硕 +1 位作者 纪超 王超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451-458,共8页
目的:探讨320排CT冠状动脉减影对冠脉钙化斑块狭窄程度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进行320排CT冠状动脉减影(Sub-CCTA)的1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中共检出狭窄的钙化斑块节段236个。... 目的:探讨320排CT冠状动脉减影对冠脉钙化斑块狭窄程度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进行320排CT冠状动脉减影(Sub-CCTA)的1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中共检出狭窄的钙化斑块节段236个。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Sub-CCTA与DSA对冠脉狭窄程度、狭窄率的诊断结果,并分析Sub-C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诊断效能。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Sub-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图像质量的关联强度。结果:Sub-CCTA与DSA在冠脉狭窄程度和狭窄率的诊断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912,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和0.972)。Sub-CCTA在不同狭窄程度冠脉的诊断中准确性高,尤其在对Ⅳ级狭窄的灵敏度和对Ⅱ级狭窄的特异度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为影响Sub-CCTA图像质量的独立保护因素,心率为影响其图像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心率与图像质量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关系(非线性检测,P<0.001)。结论:Sub-CCTA对不同狭窄程度的冠脉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与DSA诊断结果高度一致。BMI是影响Sub-CCTA图像质量的独立保护因素,而心率是独立危险因素,二者与图像质量呈现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减影 狭窄程度 钙化 图像质量
下载PDF
DSA联合3D ASL对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小脑半球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估
8
作者 程晓悦 乔鹏岗 +2 位作者 姜彬 张婷婷 贺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97-501,514,共6页
目的:探讨DSA联合3D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在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小脑半球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因优势侧椎动脉颅外段管腔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DSA及ASL资料,评估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LD)、椎动... 目的:探讨DSA联合3D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在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小脑半球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因优势侧椎动脉颅外段管腔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DSA及ASL资料,评估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LD)、椎动脉优势侧与非优势侧、支架置入术前后小脑半球不同供血区脑灌注的变化。结果:21例术前DSA显示优势侧椎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部位均为优势侧椎动脉颅外段,术后狭窄均解除。PLD为2.5 s时,术前、术后,优势侧及非优势侧,小脑各供血区脑血流量(CBF)值均较PLD为1.5 s时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在椎动脉优势侧,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小脑前下动脉供血区、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的CBF值均高于术前(包括PLD=1.5、2.5 s);椎动脉非优势侧,小脑上动脉供血区的CBF值高于术前(包括PLD=1.5、2.5 s)。结论:DSA联合ASL能定量评估小脑半球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能提高椎动脉优势侧小脑半球各区的脑血流灌注水平及椎动脉非优势侧的小脑半球小脑上动脉供血区的脑血流灌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狭窄 支架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疗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江伟 丁小明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随着肾移植供受者评估标准、器官获取保存方案、手术技术等不断进步,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是肾移植较为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移植物丢失及受者死亡,严重影响肾移植效果。因此,本文就肾移植术后常见血管并发... 随着肾移植供受者评估标准、器官获取保存方案、手术技术等不断进步,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是肾移植较为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移植物丢失及受者死亡,严重影响肾移植效果。因此,本文就肾移植术后常见血管并发症,包括血管狭窄、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血管破裂、血栓等的发生概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并结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和诊治情况,总结肾移植术后常见血管并发症的诊疗策略,以期为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肾移植疗效和受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血管并发症 血管狭窄 动脉夹层 假性动脉瘤 血栓 供者来源性感染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凯吉 谢磊 +2 位作者 郑彦敏 尹晶晶 马树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1例,年龄46~85(66±8)岁。所有患者均行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颈部血管超声(cervical vascular ultrasound,CVUS)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其中CTA检查后进行CTVE成像处理。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联合CTVE及CVUS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A联合CTVE及CVUS诊断颈动脉狭窄的Kappa值分别为0.764和0.756,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TA联合CTVE诊断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Kappa值分别为0.702(轻度狭窄)、0.648(中度狭窄)、0.905(重度狭窄)、0.959(闭塞)。结论:CTVE在颈动脉狭窄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在对于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中,其优势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内窥镜 CT血管造影 颈部血管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沙沙 高万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793-1796,共4页
目的 分析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超声科就诊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 目的 分析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超声科就诊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检查结果相关资料等均保存完整。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后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TCCD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DSA检查颈动脉狭窄结果作为金标准。记录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联合TCCD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情况。结果 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金标准DSA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其中38例为颈动脉轻度狭窄,47例为颈动脉中度狭窄,29例为颈动脉重度狭窄,6例为颈动脉闭塞;将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颈动脉超声、颈动脉超声联合TCCD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检出准确率分别为81.67%(98/120)、94.17%(113/120),二者与金标准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一致性K值分别为0.730、0.915,颈动脉超声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联合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颈动脉超声联合TCCD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检出准确率及一致性均优于颈动脉超声。结论 颈动脉超声联合TCCD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式,与金标准DSA检查的一致性较高,可对颈动脉狭窄的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超声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顾成东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心脏血管狭窄疾病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年12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接诊的疑似心脏血管狭窄患者134例,均接受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心脏血管狭窄疾病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年12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接诊的疑似心脏血管狭窄患者134例,均接受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同时分析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狭窄位置、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34例疑似心脏血管狭窄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90例(67.16%)患者确诊心脏血管狭窄情况,44例(32.84%)患者无心脏血管狭窄问题,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的灵敏度为97.78%(88/90)、特异度为100.00%(44/44),准确度为98.51%(132/134),kappa值为0.966。进一步分析显示,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技术诊断心脏血管狭窄位置及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心脏血管狭窄可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技术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为后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脉造影 心脏血管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CDUS、CTA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形态与DSA的一致性分析
13
作者 程任捷 王伟 +1 位作者 唐文成 李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在评估颈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及斑块形态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在评估颈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及斑块形态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DUS、 CTA、DSA检查。查看并对比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其斑块形态,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以Kappa分析CDUS、 CTA单独及联合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其斑块形态的效能。结果 在140例疑似颈动脉狭窄的对象中,经CDUS检查证实有117例存在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CTA检测出94例,DSA检测出40例,CDUS、CTA及DSA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分析,CTA用于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CDUS,联合诊断特异性及灵敏度均高于CTA、CDUS单独诊断;在4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中,共检测出80块斑块,CDUS、 CTA及DSA之间不规则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分析,CTA用于诊断颈动脉斑块不规则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CDUS,联合诊断特异性及灵敏度均高于CTA、CDUS单独诊断。结论 通过与DSA检查结果对比,CDUS、CTA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其斑块形态具有一定一致性,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程度 斑块形态 一致性
下载PDF
颈部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马金龙 刘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与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松原吉林油田医院就诊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整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与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松原吉林油田医院就诊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整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DUS、CTA检查。比较CDUS、CTA检出结果、诊断效能、阴性组与阳性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2种检查方式对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结果,并对其中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7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经DSA检查后,确诊为阳性者21例,阴性49例。经CDUS检查阳性30例,阴性40例,其中仅有17例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病变;经CTA检查,阳性27例,阴性43例,其中仅有20例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病变。CTA检查的准确度更高于CDUS;经比较发现,CTA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CD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分别49例、21例,阳性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PSV)、舒张期末流速(end diastolic flow velocity,EDV)均高于阴性组,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arterial pulsation index,PI)、平均血流速度(average blood flow velocity,Vm)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DUS,CTA检测准确性较高,具备一定应用优势,但需注射对比剂,应用范围受到一定局限。CDUS准确性相对较低,但同时具备重复性良好、无创等优势,还可对患者脑部血流状态学进行检测。CTA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更高,但斑块分型准确性不高。2种检查方式均具备独特优势,临床应用时可从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病变 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造影 脑部血流状态学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刘志方 畅龙 费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接受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总院区及韶钢院区接收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共计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CTA检查,于7 d后开展DSA检查...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接受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总院区及韶钢院区接收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共计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CTA检查,于7 d后开展DSA检查,并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来评价CTA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结果7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DSA确诊患者有61例,经CTA检出冠状动脉阳性病变60例;CTA对冠状动脉阳性病变的诊断阳性预测值为98.3%,阴性预测值为80.0%,准确度为95.7%,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88.9%;CTA检查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检出率分别为51.3%、29.3%、19.3%,0%,DSA检查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检出率分别为52.5%、31.2%、16.2%,0%,2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对无狭窄/轻度狭窄冠状动脉狭窄中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非钙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3.6%、19.5%、16.9%,对中度/重度狭窄冠状动脉狭窄中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非钙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12.3%、45.2%、42.5%,CTA对无狭窄/轻度狭窄冠状动脉狭窄中钙化斑块检出率高于中度/重度狭窄,混合斑块、非钙化斑块检出低于中度/重度狭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DSA在冠心病患者诊断工作中均具有显著价值,且2种诊断方案在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方面的一致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冠心病 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血管超声检查对锁骨下动脉狭窄合并椎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黄仁义 崔京铭 钟艳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9期187-190,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超声检查对锁骨下动脉狭窄(subclavian artery stenosis,SAS)合并椎动脉狭窄(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V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梁平区中医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158例疑似SAS合并VA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目的分析血管超声检查对锁骨下动脉狭窄(subclavian artery stenosis,SAS)合并椎动脉狭窄(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V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梁平区中医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158例疑似SAS合并VA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血管超声检查。以DSA为诊断金标准。评估血管超声诊断SAS合并VAS的诊断效能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动脉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闭塞)及盗血情况(Ⅰ型、Ⅱ型、Ⅲ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DSA诊断132例SAS合并VAS;血管超声诊断133例SAS合并VAS。血管超声的诊断灵敏度为96.21%(127/132),特异度为76.92%(20/26),准确度为93.04%(147/158),kappa值为0.646。DSA诊断SAS合并VAS轻度狭窄21例,中度狭窄69例,重度狭窄36例,闭塞6例;血管超声分别诊断20例、67例、35例、5例。DSA诊断盗血106例;血管超声诊断盗血103例。血管超声对Ⅰ、Ⅱ、Ⅲ型盗血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51/51)和97.87%(46/47)、75.00%(6/8)。结论血管超声检查可用于诊断SAS合并VAS,且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锁骨下动脉狭窄 椎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张瑞 聂银银 范倩倩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CTA)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CT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患者86例,以DSA检查为金标准,统计CTA检查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经CTA技术检查后,灵敏度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CTA)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CT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患者86例,以DSA检查为金标准,统计CTA检查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经CTA技术检查后,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81.82%、阳性预测值为97.18%、阴性预测值为60.00%、准确度为90.70%。结论CTA在心脏血管狭窄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血管狭窄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内动脉狭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孙晓培 许晶 +3 位作者 宋凡 韩杰 胡志云 梁战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41例频发TIA患者(TIA组)及25例单纯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对照组)进行检查。TIA组按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个亚组无狭窄组9例,轻度狭...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41例频发TIA患者(TIA组)及25例单纯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对照组)进行检查。TIA组按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个亚组无狭窄组9例,轻度狭窄组11例,重度狭窄组21例。结果①TIA组32例(78%)患者有颈内动脉狭窄,以颅外段狭窄居多。其中严重狭窄21例(5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②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小于无狭窄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③8例一过性黑患者出现于颈内动脉狭窄组,且均为重度狭窄。结论颈内动脉狭窄可能是频发TIA的主要病因。伴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频发TIA症状持续时间短,一过性黑可能预示颈内动脉严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内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 频发TIA 动眼神经麻痹 重度狭窄 持续时间 TIA患者 临床特点 狭窄程度 患者症状 对照组 一过性 相关性 颅外段 黑矇
下载PDF
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斑块形态及溃疡的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56
19
作者 张圆圆 孟秀君 +3 位作者 田沈 车玉琴 林巧 颜丙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763-3768,共6页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T血管成像(CTA)对颈内动脉狭窄、斑块形态及溃疡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9—2014年收治的经DSA检查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T血管成像(CTA)对颈内动脉狭窄、斑块形态及溃疡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9—2014年收治的经DSA检查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68例,并先后行CDUS、CTA检查。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与DSA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的相关性;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DUS、CTA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率≥70%、斑块形态、是否有溃疡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ROC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DUS、CTA检查对斑块形态和溃疡检测的准确性;Kappa检验分析CDUS、CTA检查与DSA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CDUS(64.73±22.91)%、CTA(62.38±22.31)%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与DSA(62.52±22.31)%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22和0.992,P<0.05)。DSA确诊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率≥70%的血管条数为146条,<70%的血管条数为190条。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70%的正确率分别为85.7%(288/336)、95.8%(322/336),灵敏度分别为83.6%(122/146)、94.5%(138/146),特异度分别为87.4%(166/190)、96.8%(184/1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6%(122/146)、95.8(138/14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4%(166/190)、95.8%(184/192)。CDUS、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率≥70%的Kappa值分别为0.709、0.915。DSA确诊患者颈内动脉规则型斑块的血管条数为168条,不规则型斑块的血管条数为168条;DSA确诊患者颈内动脉有溃疡的血管条数为68条,无溃疡的血管条数为268条。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斑块形态的正确率分别为82.7%(278/336)、99.1%(333/336),灵敏度分别为84.8%(144/168)、98.8%(166/168),特异度分别为79.8%(134/168)、99.4%(167/1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9%(144/178)、99.4%(166/1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134/158)、99.4%(167/169);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斑块形态的Kappa值分别为0.655、0.982。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溃疡的正确率分别为88.7%(298/336)、98.5%(331/336),灵敏度分别为85.3%(58/68)、94.0%(64/68),特异度分别为89.6%(240/268)、99.6%(267/2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4%(58/86)、98.5%(64/6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240/250)、98.5%(267/271)。CDUS检查诊断颈内动脉不规则斑块AUC为0.818〔95%CI(0.711,0.866)〕,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不规则斑块AUC为0.997〔95%CI(0.923,1.000)〕;CDUS检查诊断颈内动脉溃疡AUC为0.708〔95%CI(0.633,0.788)〕,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溃疡AUC为0.969〔95%CI(0.934,1.000)〕。CDUS、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溃疡的Kappa值分别为0.681、0.953。结论CTA检查对于颈内动脉狭窄率≥70%,不规则斑块和有溃疡的诊断具有简单可行且正确率高的优点,较CDUS占有明显优势,与金标准DSA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一定情况下可代替DSA检查,避免其有创性和潜在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颅颈部动脉狭窄的增强MRA与DSA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汪璇 李明华 +3 位作者 方淳 潘玉萍 李文彬 乔瑞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评价椭圆形中心K空间编码增强(CE)MRA在颅颈部动脉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8例根据临床症状怀疑有颅颈部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CEMRA和DSA检查。MRA图像采用MIP、MPR方法重建,范围包含从主动脉弓部到Willis环的所有的血管。以DSA... 目的评价椭圆形中心K空间编码增强(CE)MRA在颅颈部动脉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8例根据临床症状怀疑有颅颈部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CEMRA和DSA检查。MRA图像采用MIP、MPR方法重建,范围包含从主动脉弓部到Willis环的所有的血管。以DSA为标准,MRA和DSA结果通过统计相关系数比较。结果以是否狭窄为评判点时,MRA和DSA在各段颅颈部动脉取得较好的一致性。以狭窄程度超过70%为评判点时,MRA和DSA在颈动脉部位取得相当高的一致性。CEMRA显示椎-基底动脉,颈动脉终末段,颅内血管方面稍差。结论椭圆形中心K空间编码CEMRA能有效地筛选出颅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在颅外颈动脉部位可使大部分患者免于接受DSA检查。在诊断椎基底动脉,颈动脉终末段,颅内血管狭窄方面的准确度不够,不能替代传统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增强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颈部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狭窄性疾病 DSA检查 增强MRA 颅颈部 颅内血管狭窄 颅外颈动脉 椎-基底动脉 Willis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