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岱衢洋海域2010~2011年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振华 张亚洲 +2 位作者 周永东 金海卫 王伟定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7-338,共12页
基于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11年冬季(2月)对岱衢洋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分布以及生物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并用富营养化指数、... 基于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11年冬季(2月)对岱衢洋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分布以及生物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并用富营养化指数、水质综合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水质状况评价.经初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0属116种,其中硅藻门37属92种,甲藻门10属20种,绿藻门和蓝藻门各2种.全年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浮游植物种类数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递减的趋势,季节差异极显著(p=0.008<0.01),春季最少(33种),冬季最多(71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最高,达67.66×10~6cells·m^(-3),春季最低,为0.12×106 cells·m^(-3),两季节差异极显著(p=0.003<0.01).夏季靠近衢山岛一侧的D03和D05站位,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大量增殖,但未达到赤潮水平.冬季岱衢洋海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物种较丰富.春季均匀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也较高,但丰富度指数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分布与水温、盐度、透明度、叶绿素a及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富营养化指数表明,整个海域夏冬季多数站位均未发生富营养化,春秋季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且春季富营养化最严重,多数站位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水质综合指数表明,整个海域处于轻污染状态,且夏冬秋季水质明显优于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表明,该海域除秋季处于重中度污染状态外,其他季节均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岱衢洋 生态特征 年变化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汾河上游流域沿程典型水样点水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俊英 李素清 韩锦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3期59-64,共6页
为研究25年来汾河上游流域的水环境变化是否影响太原居民正常供水,以确保该流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汾河上游流域1985—2010年水质资料和5个水样点(汾河头马营、宁化、东寨、河岔、汾河水库)的水样,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据水质... 为研究25年来汾河上游流域的水环境变化是否影响太原居民正常供水,以确保该流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汾河上游流域1985—2010年水质资料和5个水样点(汾河头马营、宁化、东寨、河岔、汾河水库)的水样,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据水质评价标准,确定水质类别)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对该流域沿程水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汾河上游水质在2002年前后变化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水质类型普遍升高,大多从Ⅱ、Ⅲ类水上升为Ⅳ类以上水质。宁化到河岔间超Ⅲ类水的比例增大,汾河水库水质类型变化不很明显,基本处于Ⅱ、Ⅲ类水质。这主要是由于上游炼焦、洗煤废水排放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使高锰酸盐指数、BOD5和氨氮上升,导致水质类型发生年际变化。2)汾河上游水质污染指标中,高锰酸钾和氨氮沿程都呈上升趋势,说明沿程水域中亚硝酸盐过高,水环境不适合水中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导致水质恶化。3)汾河上游流域水质综合情况是有机污染物浓度和种类发生了变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硬度日趋增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域用水量增加和污染物处理不当,导致污染严重。整体来看,汾河上游水质在不断恶化,采取各项措施保护汾河上游流域水环境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类型 年际变化 水质沿程变化 综合评价 汾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新 刘洋 +1 位作者 于晓菡 章熙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64-167,共4页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确定了各因子权重与选择模糊合成算子,对石亭江什邡河段水环境质量进行了5个年度和1个水文年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007—2011年该河段水质能够达到Ⅲ类标准,但是综合评价a值反映出水质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高锰...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确定了各因子权重与选择模糊合成算子,对石亭江什邡河段水环境质量进行了5个年度和1个水文年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007—2011年该河段水质能够达到Ⅲ类标准,但是综合评价a值反映出水质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高锰酸盐是主要污染物。(2)该河段水质受水文要素变化的影响较大,丰水期水质较好,枯水期污染程度较为严重。(3)出境断面的水质均比对照断面水质差,高锰酸盐指数污染尤为严重,特别在枯水期水质状况已逼近界限值。近年来工农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污水的过度排放是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水环境质量 年际变化 水文期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林水质年际变化及趋势--以秦岭火地塘天然林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胜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2,共8页
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天然林分布区——秦岭南坡中山地带,选择火地塘林区2个小流域及2个支沟集水区,对8年间径流水化学成分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地塘林区径流pH值年际变化总体上呈降低趋势,NO3-、NH4+、Ca、Mg及C... 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天然林分布区——秦岭南坡中山地带,选择火地塘林区2个小流域及2个支沟集水区,对8年间径流水化学成分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地塘林区径流pH值年际变化总体上呈降低趋势,NO3-、NH4+、Ca、Mg及Cd浓度呈上升趋势,主要与当地汽车尾气排放等交通污染有关;Pb浓度上升为土壤吸附Pb解吸或含Pb矿物的溶解所致;K、PO43-、Na、Mn及Zn浓度呈降低趋势缘于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据此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天然林水质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结果表明:中线水源地天然林径流pH值将呈降低趋势,NO3-、NH4+、Ca及Mg浓度会上升,但均不会对水质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K、PO43-、Na、Mn、Zn浓度亦将呈降低趋势,其中PO34-浓度降低有利于缓解丹江口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的威胁;Cd、Pb浓度可能上升,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秦岭火地塘 天然林 水质 年际变化 趋势
下载PDF
东风螺滩涂养殖区水质因子和微生物的周年变化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慧玲 李扬海 +2 位作者 吴颖豪 郭文浚 杨世平 《热带生物学报》 2016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笔者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对东风螺滩涂养殖区与非养殖区的水质因子(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活性磷)和微生物(弧菌、总异氧菌)进行检测,以期了解东风螺滩涂养殖区水质因子与微生物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氨氮、亚硝酸氮、... 笔者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对东风螺滩涂养殖区与非养殖区的水质因子(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活性磷)和微生物(弧菌、总异氧菌)进行检测,以期了解东风螺滩涂养殖区水质因子与微生物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的高峰出现在3~5月份,活性磷的最高值出现在10月份,而5~10月份,弧菌都维持较高的浓度;各个水质因子与微生物的检测数据呈波动变化,除氨氮以外,其他指标养殖区与非养殖区间差异不明显;这表明在当前的养殖面积(18 hm^2)和养殖密度(300粒·m^-2)下,东风螺养殖未对海区水质因子与微生物群落造成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螺 水质 异养菌 弧菌 周年变化
下载PDF
梁子湖“十三五”以来水质状况分析
6
作者 叶新生 叶超然 钟书华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14期32-35,共4页
统计梁子湖“十三五”以来的水质监测数据,利用单因子评价法与污染指数法评价水质现状,分析主要污染物及湖区4个监测点位的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梁子湖水质大部分年份稳定在Ⅲ类,主要污染物总磷年均值呈逐年上升趋势,氨氮、高锰酸盐... 统计梁子湖“十三五”以来的水质监测数据,利用单因子评价法与污染指数法评价水质现状,分析主要污染物及湖区4个监测点位的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梁子湖水质大部分年份稳定在Ⅲ类,主要污染物总磷年均值呈逐年上升趋势,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年均值变化不大,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由于受气温影响,在夏季平均浓度相对较高,氨氮在枯水季节浓度相对较高。4个监测断面中入湖口水质最差,出湖口与梁子岛水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子湖 “十三五” 水质类别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抚仙湖水体总磷(TP)周年变化及水质影响评价
7
作者 杨丽仙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3期11-13,共3页
为研究抚仙湖水体总磷(TP)的周年变化,进一步了解水质状况,分析了2018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2019年2月(冬季)水体总磷(TP)和部分理化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TLI(∑))进行水质营养状态评价,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 为研究抚仙湖水体总磷(TP)的周年变化,进一步了解水质状况,分析了2018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2019年2月(冬季)水体总磷(TP)和部分理化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TLI(∑))进行水质营养状态评价,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总磷(TP)是影响抚仙湖水质营养状态变化的主要指标,综合营养指数(TLI(∑))年均值小于30。评价认为,抚仙湖水质处于贫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总磷(TP) 周年变化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泵闸建设对白莲泾河段水质的影响
8
作者 江敏 黄央央 +4 位作者 吴昊 张饮江 荣覃毅 张守坤 罗春芳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9-684,共6页
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上海白莲泾河段水体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取黄浦江南码头上1个断面和白莲泾上的3个断面,于每月大、小潮当日采集各断面水样,获得了该河段的各项水质指标。2007年10月,白莲泾河道断流,泵闸工程实施。根据监测结果,... 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上海白莲泾河段水体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取黄浦江南码头上1个断面和白莲泾上的3个断面,于每月大、小潮当日采集各断面水样,获得了该河段的各项水质指标。2007年10月,白莲泾河道断流,泵闸工程实施。根据监测结果,以DO、BOD5、CODMn、TN和TP为指标参数,利用标准类别指数评价法对建闸工程施工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发现:TN、TP是白莲泾河段的最主要污染指标,TN的权重系数均超过40%,甚至50%,均为劣Ⅴ类;TP的权重系数均超过10%,甚至30%,其含量是地表水Ⅳ类标准的0.8~5.6倍。总体上,白莲泾河段3个站点的水质劣于黄浦江站点,而施工前水质优于施工后。施工前,大潮期白莲泾河道IV类水比例为29%,较小潮期(8%)高出21%。建闸施工后,大小潮期间出现劣V类水的比例分别为87%和88%,潮汐对白莲泾河段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类别指数 白莲泾河段 泵闸工程 水质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