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
1
作者 陈美芹 范可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7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探讨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康复科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8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探讨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康复科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8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针刺联合镇痛消炎药物),研究组在参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失眠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ND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大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可显著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颈椎活动度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超声 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 疼痛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2
作者 孙鸣晓 王金财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开放ACDF治疗,B组40例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参数,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1年的疼痛度、颈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测量颈椎Cobb角,并计算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B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较A组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发生2例脑脊液漏,B组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组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年NRS、JOA评分、颈椎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而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89.47%与B组的92.5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失血量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手术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颈椎病 并发症 疼痛度 颈椎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膈肌功能变化及其与院内死亡的关系
3
作者 古豫 李莹 +3 位作者 杨坤 田小雨 王永德 赵景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260-2264,2269,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膈肌功能变化及其与院内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22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作为ARDS组,222例未合并ARDS的脓毒症患者作为非ARDS组,7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膈肌功能变化及其与院内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22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作为ARDS组,222例未合并ARDS的脓毒症患者作为非ARDS组,7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氧合指数将ARDS组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膈神经刺激测试、胸部B超检查评估膈肌功能,统计ARDS组患者院内死亡情况,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膈肌功能参数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ARDS组颤搐性跨膈压(PdiTw)为(23.15±3.26)cmH_(2)O,低于非ARDS组的(30.12±1.26)cmH_(2)O和对照组的(35.62±2.16)cmH_(2)O,ARDS组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为(1.32±0.23)mm,低于非ARDS组的(1.85±0.26)mm和对照组的(2.12±0.35)mm,ARDS组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为(1.52±0.26)mm,低于非ARDS组的(2.36±0.30)mm和对照组的(2.54±0.51)mm,ARDS组膈肌增厚分数(DTF)为(16.32±2.95)%,低于非ARDS组的(32.15±6.26)%和对照组的(50.12±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PdiTw、DTei、DTee、DTF均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死亡100例,存活122例。死亡组PdiTw、DTei、DTee、DTF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器官衰竭个数≥2个、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是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PdiTw、DTF升高是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diTw和DTF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结论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存在明显膈肌功能障碍,并且与病情加重及院内死亡有关,PdiTw和DTF有望作为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院内死亡预测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膈肌功能 院内死亡 颤搐性跨膈压 膈肌增厚分数 双颈前膈神经磁刺激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4
作者 李敏 郭一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08-3012,共5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C_(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8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1例,女227例,年龄(46.79±10.06)岁。...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C_(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8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1例,女227例,年龄(46.79±10.06)岁。所选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是否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分为发生组(42例)和未发生组(426例)。收集并整理所选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使用单因素分析(χ^(2)检验、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9.05±0.44)mm]及C_(3-5)脊髓高信号患者占比[42.86%(18/42)]均高于未发生组[(8.12±0.61)mm、8.22%(35/426)],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于未发生组[(3.01±0.56)mm比(4.10±0.79)mm],C_(4/5)水平脊髓旋转角度(SRA)大于未发生组[(6.14±0.85)°比(3.46±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高、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C_(4/5)水平SRA大、C_(3-5)脊髓高信号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患者C_(5)神经根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08、2.489、2.757、2.214,均P<0.05)。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95%CI:0.887~0.940)。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患者发生C_(5)神经根麻痹与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高、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C_(4/5)水平SRA大、C_(3-5)脊髓高信号有关,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5神经根麻痹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新型低切迹接骨板系统与Zero⁃P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洋 丁洪志 +2 位作者 江民波 唐果 陈心怡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209-1212,共4页
目的对比新型低切迹接骨板系统(卡门同步适稳颈椎融合系统)与Zero⁃p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4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6例,采用新型低切迹钢板系统治... 目的对比新型低切迹接骨板系统(卡门同步适稳颈椎融合系统)与Zero⁃p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4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6例,采用新型低切迹钢板系统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Zero⁃P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差异Cobb角和椎间隙高度。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12~15个月,平均随访(12.6±0.7)个月。且术前、术后3、12个月两组病人JOA评分、NDI指数以及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低切迹接骨板系统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Zero⁃P相当,是一种可靠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 低切迹接骨板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侧入路颈脊神经后支三氧联合注射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
6
作者 王玥 陈辉 +6 位作者 岑奕 张哲 张欣 李宗锡 陈珍珍 贾彤彤 章美玲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8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侧入路法行颈脊神经后支三氧联合注射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102例。纳入患者被...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侧入路法行颈脊神经后支三氧联合注射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102例。纳入患者被随机分两组,A组(n=51)应用超声平面外引导技术,以C3、C4、C5脊神经后支为穿刺靶点,行医用三氧(20μg/ml)各点5 ml分离C3、C4、C5脊神经后支,并注射消炎镇痛液(倍他米松1 mg+利多卡因40 mg,以盐水稀释至12 ml,各点2 ml)。B组(n=51)单纯采用C3、C4、C5脊神经后支注射消炎镇痛液(药物同A组)。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完成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疼痛评分(N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头颈部活动度评分(ROM)、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评估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NRS、PSQI、RO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的NRS、PSQI、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NRS、PSQI、RO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A组满意率为75%,B组满意率为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时及术后3d均未出现局部血肿、感染、区域麻木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侧入路法颈脊神经后支三氧注射松解治疗可长期改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症状,穿刺路径安全,治疗效果确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颈肩痛 颈脊神经后支 医用三氧 松解 疼痛治疗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健豪 刘宝戈 +4 位作者 桑大成 吴炳轩 戎天华 肖博威 张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C5神经根麻痹,将患者分为C5神经根麻痹组(C5 palsy组)、无C5神经根麻痹组(无C5 palsy组).采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临床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X线、CT和MRI等影像学参数,包括术前及术后1d两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C4/5椎间隙高度、术前C4/5椎间孔横径和手术节段数,以及患者术前颈椎MRI T2像C4/5节段高信号情况.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9例在术后7d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两组患者间术前C4/5椎间孔横径(2.70±0.88mm vs 3.93±1.06mm,P=0.001)、C4/5椎间隙高度变化(术后高度-术前高度)(3.02±2.03mm vs 1.33±1.45mm,P=0.002)存在差异,其他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C4/5椎间隙高度[OR=1.698(1.041~2.769),P=0.034]、术前C4/5椎间孔横径[OR=0.207(0.064~0.672),P=0.009]是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ACDF术的患者术前C4/5椎间孔横径较小、术后C4/5椎间隙高度增加的患者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可能性较高.术中避免过度撑开C4/5椎间隙并选择大小合适的融合器,保证术后合理C4/5椎间隙且C4/5椎间孔适度减压,以降低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C5神经根麻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联合盐酸替扎尼定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金虎 顾芳 +3 位作者 陈效曦 孙英群 宋云川 贺金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与盐酸替扎尼定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予以盐酸替... 目的:探讨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与盐酸替扎尼定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予以盐酸替扎尼定口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浆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关节活动度(RO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OM评分、VAS评分、PSQI评分、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O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扎尼定联合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显著改善患者效果、关节活动度及血管内皮水平,并可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减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 盐酸替扎尼定 ROM评分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万随随 熊小辉 李俊飞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观察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药物阻滞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药物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颈脊神经后支松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肩肿胀/功能障碍受限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 d、7 d、30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颈肩肿胀/功能障碍受限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vs.2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能够有效缓解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的颈肩疼痛、肿胀及功能受限状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神经后支松懈 药物阻滞 慢性颈肩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曾红生 金健 +1 位作者 陈子华 陈鑫营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34-538,共5页
目的:分析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到我院及南方医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基于特定时间段内(2019年8月—2020年8月)对其进行选取(30例),均给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分... 目的:分析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到我院及南方医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基于特定时间段内(2019年8月—2020年8月)对其进行选取(30例),均给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30例患者开展为期15~25个月的随访,平均手术治疗时间(3.63±0.58)小时,平均术中出血量(2010.49±345.02)mL,α角约0°~1.3°,术后脊柱融合、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失败出现;26例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至少改善1级,4例无明显变化;术后2、4、8、16个月,30例患者疼痛评分及颈椎残障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骨科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6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经对症干预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减轻疼痛,促进脊柱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术后虽具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但经对症干预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颈椎骨折 前后路联合手术 脊椎神经功能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修复鱼际肌支、尺神经深支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岩 朱盛修 张伯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35-337,共3页
为了进一步证实骨间前神经移位术式的可行性,选用10个新鲜前臂标本,对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鱼际肌支及尺神经深支进行显微解剖,发现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直径为(1.5±0.4)mm,分别测量各肌支的有髓神经纤维数为(8... 为了进一步证实骨间前神经移位术式的可行性,选用10个新鲜前臂标本,对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鱼际肌支及尺神经深支进行显微解剖,发现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直径为(1.5±0.4)mm,分别测量各肌支的有髓神经纤维数为(866±144)条;正中神经鱼际返支直径为(1.7±0.3)mm,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120±97)条;尺神经深支直径为(2.1±0.4)mm,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368±120)条。用神经移植法可修复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将尺神经深支向近端分离,可直接与旋前方肌支吻合。根据解剖特点,临床上应用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修复鱼际支17例,修复尺神经深支3例。其中17例随访2年~7年,10例肌电图正常,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M22例,M35例,M47例,M53例。介绍了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骨间前神经 鱼际肌支 解剖 修复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治疗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洪智 李明 +5 位作者 汤继文 刘培来 左振柏 李振峰 张元凯 李德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998~2003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Orion钛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39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按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评...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998~2003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Orion钛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39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按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评分平均12.6分,术后评分为14.9分。优良率为92%。结论: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减压彻底,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 颈椎病 前路手术
下载PDF
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膝关节外侧感觉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新潮 丁忠良 +3 位作者 王吉力 彭裕文 沈灏 蒋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 :研究自体B P B中 1/3组织重建ACL后膝关节外侧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病原因。方法 :( 1)对 2 1例临床用自体B -P -B中 1/3组织重建ACL的患者随访 5~ 6年 ,测量其膝关节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麻木范围。 ( 2 )解剖观察成人新鲜尸体标本 3具 ... 目的 :研究自体B P B中 1/3组织重建ACL后膝关节外侧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病原因。方法 :( 1)对 2 1例临床用自体B -P -B中 1/3组织重建ACL的患者随访 5~ 6年 ,测量其膝关节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麻木范围。 ( 2 )解剖观察成人新鲜尸体标本 3具 6例和附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 15具 3 0例的隐神经髌下支的分布范围。结果 :术后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出现膝关节外侧皮肤感觉障碍 ;隐神经髌下支自深筋膜穿出后 ,在胫骨内侧髁下方发出分支 ,横行跨过髌韧带分布至膝外侧皮肤。结论 :隐神经髌下支分布到膝外侧皮肤 ,用自体B P B中 1/3组织重建ACL在取材时可致其损伤 ,是术后并发膝外侧皮肤感觉障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髌韧带 前交叉韧带 隐神经 髌下支
下载PDF
前路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旭 许建华 +2 位作者 陈飞雁 鲍根喜 顾湘杰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511-513,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与治疗之间的关系 ;研究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1998~ 2 0 0 1年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方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共计 81例 ,分别应用自体髂骨植骨或...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与治疗之间的关系 ;研究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1998~ 2 0 0 1年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方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共计 81例 ,分别应用自体髂骨植骨或椎间融合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随访 81例 ,平均 2 8个月 ,应用JOA评分 ,术前平均 13.4 ,术后改善为 15 .2。优良率为87%。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缓解根性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术 手术治疗 神经根型 颈椎病 临床疗效 内固定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切口位置与胫前皮肤感觉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郝艳丽 周正宏 +2 位作者 刘艳华 高小雁 张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胫前皮肤切口与胫前皮肤感觉障碍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6月,采用不同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共223例病例,其中50例得到随访,根据不同的切口类型分为小切口组、斜切口组、直切口组与后内切口组4组,测...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胫前皮肤切口与胫前皮肤感觉障碍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6月,采用不同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共223例病例,其中50例得到随访,根据不同的切口类型分为小切口组、斜切口组、直切口组与后内切口组4组,测量各组胫前皮肤感觉障碍区域的面积,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皮肤感觉障碍面积的差异。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与斜切口组、直切口组、后内切口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感觉减退区域的面积,小切口组、斜切口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直切口组、后内切口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316),而小切口组、斜切口组与直切口组、后内切口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和斜切口可以减少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胫前皮肤感觉障碍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 隐神经髌下支 胫前皮肤感觉障碍
下载PDF
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前、后入路选择及手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兵 崔易坤 +2 位作者 尹振宇 宋晋刚 羊刚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05-610,共6页
目的比较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前、后入路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经前后路联... 目的比较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前、后入路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经前后路联合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实施经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态,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197.2±25.3)min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359.20±45.68)mL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住院时间(7.76±1.33)d、植骨融合时间(11.23±0.45)周,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Cobb角(6.42±1.03)°、椎体间滑移距离(2.56±0.17)mm明显小于对照组,而JOA评分(15.28±1.26)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Z=9.726,P<0.05);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采用前后路联合方式进行手术稳定性更强,术后近期颈椎解剖结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不会增加并发症,但手术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延长,会增加出血量,应在严格把握适应症情况下合理选择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颈髓损伤 前路 后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竞鹏 柳大烈 +4 位作者 陈兵 罗奇 张劲 王飏 安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研究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10例成人头颅标本,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观察内容包括:主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其与下颌角的位置关系。结果:面动、静脉在下颌骨下缘水平距下颌角(3... 目的:研究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10例成人头颅标本,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观察内容包括:主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其与下颌角的位置关系。结果:面动、静脉在下颌骨下缘水平距下颌角(30.06±4.25)mm、(27.55±4.02)mm;下颌后静脉距下颌骨升支后缘(3.00±0.56)mm,距下颌角(12.20±1.09)mm;面神经下颌缘支出腮腺位置距离下颌角(10.36±0.41)mm。结论: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解剖学特点研究,总结一般规律,为下颌角区域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 面动脉 面静脉 下颌后静脉 面神经下颌缘支 面神经颈支
下载PDF
颈椎脊神经沟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3 位作者 刘跃会 张松岩 孔祥玉 吴玉林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31-232,共2页
目的 探讨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嵌压的关系。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 32 ) 12 0侧颈椎 ,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进行观察 ,并统计脊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结果 ①脊神经沟外口... 目的 探讨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嵌压的关系。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 32 ) 12 0侧颈椎 ,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进行观察 ,并统计脊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结果 ①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自颈 3至颈 6均逐渐增大 ,其平均值分别为 4 5± 1 2mm和4 3± 1 2mm ;② 3到 7颈神经前支横径逐渐增大 ,平均值为 2 9± 1 0mm ;③颈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 ,颈 5最小 (1∶1 5 4 ) ,颈 4次之 (1∶1 6 7) ,颈 3最大 (1∶1 75 )。结论 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累关系密切 ,下颈段 (5、6 )颈神经受累机率可能大于上颈段 (3、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颈椎 脊神经沟 颈神经前支 颈椎病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解剖因素探讨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32 ) ,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上下径进行观测 ,统计出颈神经根前后径、上下径分别大于或等于椎间孔的前后径、上下径的出现率 ;同... 目的 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32 ) ,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上下径进行观测 ,统计出颈神经根前后径、上下径分别大于或等于椎间孔的前后径、上下径的出现率 ;同时观测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 ,统计出脊神经前支横径大于或等于脊神经外口宽度的出现率。结果 ①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处可造成嵌压 ,其出现率为 2 4 6 % ,其中女性为 35 2 %明显高于男性的 12 5 % (P <0 0 1) ;②颈神经前支在颈椎脊神经沟处可造成嵌压 ,其出现率为 6 3% ,其中男性为 8 9%明显高于女性的 2 9% (P <0 0 1)。结论 颈神经受累不仅与椎间孔狭窄有关 ,而且与脊神经根外径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有关 ,临床诊断颈椎病应采用X线片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方可减少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 颈椎病 解剖因素 神经受累 椎间孔狭窄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L_(4、5)神经前支和腰骶干与骶髂关节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景僚 顾立强 谢颍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 :为单纯或合并临近神经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具防腐成年尸体标本依次选取不同平面用分规和克氏针测量L4、5神经前支、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的水平距离。结果 :L5神经前支在其出椎间孔处、L4神经前支... 目的 :为单纯或合并临近神经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具防腐成年尸体标本依次选取不同平面用分规和克氏针测量L4、5神经前支、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的水平距离。结果 :L5神经前支在其出椎间孔处、L4神经前支在L5椎间孔处、腰骶干在其汇合点处、腰骶干在平骶岬处、腰骶干在骨盆环处与骶髂关节间的距离分别为 :(2 3 .4± 4.0 )mm、(17.8± 4.8)mm、(13 .3± 2 .8)mm、(11.8± 3 .2 )mm、(9.6± 3 .6)mm ,其中在骨盆环处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距离最短 ;在分离神经时可见L4、5前支和腰骶干与骶骨之间有结缔组织相连 ;有 3具标本L4、5神经前支在进入小骨盆前未汇合成腰骶干。结论 :在单纯或者合并L4、5前支和腰骶干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中 ,由于骨盆环处腰骶干外缘与骶髂关节间距离最近 ,因此一定要小心辨认 ,勿损伤该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4、5神经前支 腰骶干 骶髂关节 骨盆后环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