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of Anti-Mullerian Hormone to Reproductive Traits in Katahdin Ewes Bred in Late Spring or Fall
1
作者 Mohan Acharya Joan M. Burke +1 位作者 Amanda J. Ashworth Rick W. Rorie 《Advances in Reproductive Sciences》 2020年第1期48-56,共9页
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 is an endocrine marker for fertility in many spec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possible correlations between serum AMH concentrations, mean number of lambs born (out-of-season in spring or ... 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 is an endocrine marker for fertility in many spec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possible correlations between serum AMH concentrations, mean number of lambs born (out-of-season in spring or fall), and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s (EBVs) for number of lambs born (NLB), number of lambs weaned (NLW), maternal weaning weight (MWWT), weaning weight (WWT), and maternal index (determined by Sheep Genetics Australia). Blood was collected at breeding from Katahdin ewes between 0.7 and 7 years of age in 2015 (n = 163) for the analysis of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AMH. Anti-Mullerian hormone concentration was either expressed quantitatively or divided into quartiles (AMH Q1 through Q4, with Q1 the lowest and Q4 the highest, pg/ml). Data were analyzed by PROC CORR, GLM or chi-squared using SAS. Mean serum AMH was 182 ± 11 pg/ml and ranged from 0 to 1112 pg/ml.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AMH and EBVs for NLB, NLW, MWWT, WWT and the maternal index. Serum AMH concentration was similar in ewes in different age categories (P = 0.157).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EBV for NLB (0.29;P = 0.0002) and NLW (0.19;P = 0.013) with average number of lambs born. Ewes in the lowest AMH quartile (Q1) had a lower mean number of offspring born from spring breeding compared with ewes in other AMH quartiles (Q2, Q3, and Q4;P < 0.05). Further study is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serum AMH for selecting ewes for out-of-season (spring)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Mullerian HORMONE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s Out-of-Season breeding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SHEEP
下载PDF
化学诱变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正景 职钤华 +5 位作者 刘素娟 张昊 安冰洁 武静静 龙圆 李辰方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1,共8页
化学诱变是农业上一种传统的育种技术,在植物抗逆育种方面受到育种家的青睐,用于改善植物的抗寒、抗旱、耐盐碱性等育种方面的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实现细胞或个体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以上两种技术的结合,可有效提高突变的频率,人... 化学诱变是农业上一种传统的育种技术,在植物抗逆育种方面受到育种家的青睐,用于改善植物的抗寒、抗旱、耐盐碱性等育种方面的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实现细胞或个体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以上两种技术的结合,可有效提高突变的频率,人为扩大植物遗传变异范围。近年来,化学诱变与生物技术结合在植物抗逆诱变育种方面展现出了积极的发展前景,对于植物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综述了化学诱变的特点、常用化学诱变剂[主要是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NaN3)]的诱变机制、使用方法、诱变效果以及影响化学诱变的因素等,并介绍了化学诱变在植物抗逆育种领域中的新近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诱变 抗逆育种 甲基磺酸乙酯(EMS) 叠氮化钠(NaN3) 植物诱变育种
下载PDF
适合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秦优1618的选育
3
作者 董育红 关周博 张忠鑫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3,18,共4页
为选育高油高产强优势适宜机械化栽培的杂交油菜,为生产提供优良油菜品种及创新强优品种的推广模式,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和定向选择,以化学杀雄不育系“H04A”为母本,综合抗性较好的优质种质资源“DC2R”为父本,育成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强... 为选育高油高产强优势适宜机械化栽培的杂交油菜,为生产提供优良油菜品种及创新强优品种的推广模式,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和定向选择,以化学杀雄不育系“H04A”为母本,综合抗性较好的优质种质资源“DC2R”为父本,育成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强优势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秦优1618。该品种在国家黄淮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468.7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8.5%,含油量46.76%;长江下游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54.05 kg/hm^(2),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10.67%,含油量49.68%;在大田生产中表现出发育快长势强、耐迟播、耐密植、抗病性好、株高适中(160 cm)、抗倒性强、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特点。秦优1618适宜在黄淮和长江下游区冬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新品种 秦优1618 抗倒 全程机械化 选育
下载PDF
饲用苎麻育种及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霍颖怡 邵明宇 邢虎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苎麻属荨麻科苎麻属,是多年生草本作物,其营养成分结构合理,是一种理想、优质的植物蛋白饲料原料。饲用苎麻已经在多地推广应用,但其抗营养因子多,限制了苎麻在畜禽饲粮中的充分应用。本文综述了饲用苎麻的生物学特性与营养特性,我国饲... 苎麻属荨麻科苎麻属,是多年生草本作物,其营养成分结构合理,是一种理想、优质的植物蛋白饲料原料。饲用苎麻已经在多地推广应用,但其抗营养因子多,限制了苎麻在畜禽饲粮中的充分应用。本文综述了饲用苎麻的生物学特性与营养特性,我国饲用苎麻种质评价与品种选育,饲用苎麻的产量特性和营养成分,利用方式及抗营养因子研究现状,并对苎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饲用苎麻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苎麻 抗营养因子 育种
下载PDF
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廖艺 陶宇 +1 位作者 文媛媛 肖祎 《甘蔗糖业》 2024年第4期37-51,共15页
组织培养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甘蔗育种、脱毒快繁、种质资源保护和生理生化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了脱毒快繁、种质保存以及该技术在甘蔗抗逆育种和生理生化机制... 组织培养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甘蔗育种、脱毒快繁、种质资源保护和生理生化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了脱毒快繁、种质保存以及该技术在甘蔗抗逆育种和生理生化机制研究中的应用。通过组织培养,甘蔗的育种周期显著缩短,优良种质得到高效繁育,为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该技术为甘蔗病毒、病原菌脱除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基因工程等新兴育种技术提供了理想的转化材料。本研究以期为甘蔗产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组织培养 脱毒快繁 生理生化 抗逆育种 种质保存
下载PDF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6
作者 魏岳荣 黄秉智 +2 位作者 杨护 许林兵 邱继水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9,共6页
就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在全球的分布与危害、症状、主要扩散原因、抗病育种、抗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所采取的 防治措施作一概述,以期促进我国香焦镰刀菌枯萎病抗性育种及综合防治的深入研究。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是一种由 土壤真菌引起的毁灭性病... 就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在全球的分布与危害、症状、主要扩散原因、抗病育种、抗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所采取的 防治措施作一概述,以期促进我国香焦镰刀菌枯萎病抗性育种及综合防治的深入研究。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是一种由 土壤真菌引起的毁灭性病害,目前正严重危害世界香蕉生产,从而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抗病育种被认为是解 决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危害的根本措施,其中突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体细胞杂交育种等领域的研究取 得了较多的成果。而抗病品种的抗病机制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可能是物理阻碍和化学抑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镰刀菌枯萎病 育种 抗病机制 综合防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世勇 傅洪拓 +1 位作者 乔慧 孙盛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0期39-45,共7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中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人工育苗和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其商业价值也日益增加,已经成为中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研究...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中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人工育苗和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其商业价值也日益增加,已经成为中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此本研究主要从分子标记、性别调控、抗病育种和家系选育4个方面对中华绒螯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中华绒螯蟹育种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遗传育种 分子标记 抗病育种 家系选育
下载PDF
高产多糖钝顶螺旋藻新品系的选育及蛋白质SDS-PAGE鉴定 被引量:13
8
作者 汪志平 刘艳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研究了 1 0株钝顶螺旋藻对60 Coγ射线的辐射抗性及其与多糖含量的关系 ,表明各株系的半致死剂量 (LD50 )与多糖含量间的相关系数高达 0 9873。进而以多糖含量较高的钝顶螺旋藻Sp 0 8为出发品系、用 0 6%的EMS和 2 4kGy的60 Coγ射... 研究了 1 0株钝顶螺旋藻对60 Coγ射线的辐射抗性及其与多糖含量的关系 ,表明各株系的半致死剂量 (LD50 )与多糖含量间的相关系数高达 0 9873。进而以多糖含量较高的钝顶螺旋藻Sp 0 8为出发品系、用 0 6%的EMS和 2 4kGy的60 Coγ射线处理Sp 0 8单细胞或原生质球 ,并用 7 0kGy左右的γ射线为筛选压力 ,得到了 4株多糖含量分别比Sp 0 8的高 32 8%、1 7 3%、2 3 4%和 42 3%的形态突变体 :Sp 0 8A、Sp 0 8B、Sp 0 8C和Sp 0 8D。蛋白质SDS PAGE分析确定 ,Sp 0 8A、Sp 0 8C和Sp 0 8D为在分子遗传水平发生变异的突变体。综合上述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生长速率等生产性状 ,确立Sp 0 8A为高产多糖的钝项螺旋藻新品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系 高产 选育 突变体 株系 半致死剂量 生产性状 蛋白质S 多糖含量 ^60Coγ射线
下载PDF
抗根肿病大白菜新品种CCR11242的选育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学忠 胡靖锋 +3 位作者 杨红丽 田志梅 和玉春 和江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19-22,共4页
以日本白菜品种"绿半白"和韩国抗根肿病品种"白菜王"为试材,通过小孢子培养获得DH自交不亲和系,经5代回交获得BC5代抗根肿病萝卜胞质不育系CCR11239,DH系经6代自交育成CCR11239的保持系CCR11240。以韩国品种"... 以日本白菜品种"绿半白"和韩国抗根肿病品种"白菜王"为试材,通过小孢子培养获得DH自交不亲和系,经5代回交获得BC5代抗根肿病萝卜胞质不育系CCR11239,DH系经6代自交育成CCR11239的保持系CCR11240。以韩国品种"白菜王"与鲁春白1号(83-1)杂交,经5代自交获得自交亲合系CCR11241,经CCR11240×CCR11241,获得新品种CCR11242。该品种经品比试验、省区试和生产示范,每666.7m2平均产量4 065 kg,比对照品种鲁春白1号(83-1)增产142%,病情指数(5.63)比对照降低88.13,表现高抗(HR)。2012年通过新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 CCR11242 选育
下载PDF
苏太猪抗F18^+大肠杆菌病基础群FU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叶兰 潘章源 +3 位作者 黄雪根 华金第 吴圣龙 包文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8-161,共4页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F18+大肠杆菌抗病育种基础群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1(FUT1)M307位点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与部分生长发育性能的相关性。苏太猪F18+大肠杆菌抗病育种基础群FUT1基因M307位点经Hin6Ⅰ酶切后,产...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F18+大肠杆菌抗病育种基础群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1(FUT1)M307位点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与部分生长发育性能的相关性。苏太猪F18+大肠杆菌抗病育种基础群FUT1基因M307位点经Hin6Ⅰ酶切后,产生AA、AG和GG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5、0.609和0.156,群体极显著的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总体上AA基因型的个体生长发育优于AG和GG基因型的个体,其中AA基因型个体的60 kg体长显著高于AG和GG基因型的个体(P<0.05),断奶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的个体(P<0.05),体高和后躯宽显著高于AG基因型的个体(P<0.05)。试验结果表明,苏太猪抗病育种基础群中FUT1基因第307位点的AA基因型不仅对仔猪断奶后水肿病和腹泻病具有抗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早期生长发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T1基因 生长发育 苏太猪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单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连正兴 孙书锋 +2 位作者 李海 宁中华 李宁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46-50,共5页
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抵御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侵袭与感染的免疫系统,并随着物种的进化而进化。具有多能干细胞特性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消灭侵入的病原微生... 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抵御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侵袭与感染的免疫系统,并随着物种的进化而进化。具有多能干细胞特性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消灭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又能够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加工处理,将抗原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架起了先天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单核细胞已经在药物靶向传送、消灭肿瘤、疾病监控、细胞治疗、抗病育种、新型疫苗研制、环境检测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细胞治疗 免疫 育种
下载PDF
小麦腥黑穗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春雨 杜久元 +1 位作者 张礼军 白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9-593,共5页
腥黑穗病是威胁全球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其流行导致小麦大幅度减产乃至绝收,并且由于其病菌的生存能力顽强,更加剧了危险程度。本文从小麦腥黑穗病国内外发病历史、近年来流行危害情况、病原菌及其毒性小种和抗性种质研究进展等方... 腥黑穗病是威胁全球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其流行导致小麦大幅度减产乃至绝收,并且由于其病菌的生存能力顽强,更加剧了危险程度。本文从小麦腥黑穗病国内外发病历史、近年来流行危害情况、病原菌及其毒性小种和抗性种质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对抗源材料和抗性基因的研究与利用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通过系统的分析认为,国外对该病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对持久控制起到了促进作用;国内的研究明显不足,特别在抗源材料研究、抗性基因开发利用方面处于较严重的滞后状态。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其他省份和甘肃省的病情变化态势综合分析发现,跨区、跨省种子调运和农户间的交换,加剧了该病的流行危害,目前呈加重流行态势。建议加强抗性材料的储备、抗源筛选以及防治技术和抗病育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腥黑穗病 抗源材料 抗性基因 抗性育种
下载PDF
苏太猪FUT1基因M307位点多态性及其对部分免疫指标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包文斌 叶兰 +4 位作者 潘章源 朱璟 黄雪根 华金第 吴圣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9-1224,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苏太猪抗F18大肠杆菌病育种基础群FUT1基因M307位点对部分免疫指标的遗传效应,为下一步苏太猪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抗F18大肠杆菌病育种基础群FUT1基因M307多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 本研究旨在分析苏太猪抗F18大肠杆菌病育种基础群FUT1基因M307位点对部分免疫指标的遗传效应,为下一步苏太猪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抗F18大肠杆菌病育种基础群FUT1基因M307多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部分免疫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群中576个个体FUT1基因M307位点经Hin6Ⅰ酶切后,产生AA、AG和GG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5、0.609和0.156,抗性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540;群体显著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AA基因型个体的血红蛋白(HGB)和白细胞计数(WTBC)显著高于AG和GG型个体(P<0.05),AG和GG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AA基因型个体的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H/L值)显著低于AG和GG型个体(P<0.05),AG和GG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AA基因型个体与AG和GG型个体间SRBC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初步说明苏太猪F18抗性型群体具有抗逆性强的优良特性,AA基因型不仅对仔猪断奶后水肿病和腹泻病具有抗性,而且具有较高的一般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T1基因 F18大肠杆菌 免疫指标 苏太猪 抗病育种
下载PDF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抗病毒育种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文静 王富荣 +1 位作者 石秀清 李怀方 《山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3期76-79,共4页
概述了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抗病毒育种的几种主要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有外壳蛋白介导的抗性、利用缺损的复制酶、干扰运动蛋白、RNA介导的抗性、卫星RNA介导的抗性、反义RNA介导的抗性。
关键词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植物抗病毒育种 作用 转基因植物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5
作者 严定平 柳晓磊 汤华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90-295,共6页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孢菌引起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对香蕉生产往往产生毁灭性的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针对这些研究进展,笔者从香蕉枯萎病的分布和危害,...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孢菌引起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对香蕉生产往往产生毁灭性的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针对这些研究进展,笔者从香蕉枯萎病的分布和危害,香蕉抗枯萎病的机理,以及香蕉的抗病育种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香蕉的芽变选择育种、组培突变体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毒素筛选育种、体细胞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育种方法及其成就,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枯萎病 抗病机理 抗病育种
下载PDF
黑粒小麦的选育及其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东阳 李集临 张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96,共4页
选育的黑粒小麦为黑皮黑胚乳,含有丰富的水溶性黑色素的小麦,国内外对黑色素作了一定的开发研究,但黑粒小麦清除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的研究还很少。研究以普通小麦和抗坏血酸为对照,通过DPPH法测定黑粒小麦色素粗提物体外抗氧化、清... 选育的黑粒小麦为黑皮黑胚乳,含有丰富的水溶性黑色素的小麦,国内外对黑色素作了一定的开发研究,但黑粒小麦清除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的研究还很少。研究以普通小麦和抗坏血酸为对照,通过DPPH法测定黑粒小麦色素粗提物体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黑粒小麦黑色素粗提物具有呈量效关系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自由基能力远大于普通小麦,但小于抗坏血酸。普通小麦、黑粒小麦3-2、3-3、3-4、3-11、3-13、3-33、3-36、3-37、3-39、10-38和Vc清除50%DPPH自由基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689.05、39.89、71.51、58.57、48.13、33.99、105.27、62.15、30.97、35.15、35.09、0.196mg/mL,其自由基清除能力AE分别为0.15×10-2、2.51×10-2、1.4×10-2、1.7×10-2、2.08×10-2、2.94×10-2、0.95×10-2、1.61×10-2、3.23×10-2、2.84×10-2、2.85×10-2、510×10-2。这些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黑粒小麦黑色素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 DPPH 黑粒小麦 自由基清除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抗病转基因育种中基因资源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宇 陈志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76-2581,共6页
植物病害的防治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抗病育种是一个关键而有效的解决方法。随着转基因育种的兴起,抗病转基因育种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抗病转基因育种过程中所利用的基因资源进行综述,试图从抗菌物质、植物的抗性基因、... 植物病害的防治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抗病育种是一个关键而有效的解决方法。随着转基因育种的兴起,抗病转基因育种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抗病转基因育种过程中所利用的基因资源进行综述,试图从抗菌物质、植物的抗性基因、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各类激活蛋白和调控基因等方面阐述所利用基因资源的挖掘思路,总结各类抗病基因资源挖掘策略,探索性地提出一些今后可能应用的基因资源,拓宽可供挖掘的基因资源种类,提出合理有效的抗病基因资源克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育种 基因资源 分子育种 广谱抗性
下载PDF
天然植物“抗生素”牛至资源及繁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艳 黄红燕 +1 位作者 李金荣 任风鸣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0年第9期51-56,共6页
牛至是唇形科牛至属一种传统中药及重要的经济植物。从牛至中提取的植物精油牛至精油具有良好的抑菌消炎、抗氧化等作用,能较好地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且不具有耐药性,是一种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已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天然... 牛至是唇形科牛至属一种传统中药及重要的经济植物。从牛至中提取的植物精油牛至精油具有良好的抑菌消炎、抗氧化等作用,能较好地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且不具有耐药性,是一种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已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天然饲料添加剂。目前在无抗饲料生产中对于牛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扩大牛至资源量、提高栽培繁育技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就牛至的资源、繁育、栽培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牛至后期的良种选育、规范化栽培、集约化栽培管理等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 杀菌 消炎 种质资源 繁育
下载PDF
蜂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姬聪慧 戴荣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97,共4页
对蜂抗螨机制、抗螨蜂种培育、蜂螨繁殖抑制基因及蜂螨的生物学防治等几方面进行了最新研究动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防控蜂螨的最终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抗螨蜂种选育体系,多培育和使用抗螨蜂种,有效降低蜂螨繁殖基数;另... 对蜂抗螨机制、抗螨蜂种培育、蜂螨繁殖抑制基因及蜂螨的生物学防治等几方面进行了最新研究动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防控蜂螨的最终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抗螨蜂种选育体系,多培育和使用抗螨蜂种,有效降低蜂螨繁殖基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蜂螨寄生机制的研究,采用基因工程手段阻断其对蜜蜂的寄生性,从根本上改变蜂螨对蜜蜂的严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螨 防控技术 抗蜂螨育种
下载PDF
猪白细胞抗原复合体Ⅰ类和Ⅱ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莫斯科 房永祥 +1 位作者 冯海燕 景志忠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6期895-900,共6页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又称猪白细胞抗原复合体(SLA),是猪基因组中基因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多态性最高的区域。许多研究表明SLA在抗原提呈及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基因及基因组学研究在以猪为替代模型的人-猪器官移植、...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又称猪白细胞抗原复合体(SLA),是猪基因组中基因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多态性最高的区域。许多研究表明SLA在抗原提呈及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基因及基因组学研究在以猪为替代模型的人-猪器官移植、癌症、变态反应、猪的生产数量性状及对感染性疾病的应答、疫苗研制等方面都是热点。我们就目前Ⅰ类和Ⅱ类SLA分子功能基因多态性及与机体免疫水平、抗病育种和生产性状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白细胞抗原 多态性 抗病育种 免疫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