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主义如何运作?——弗雷德与克拉克的现代主义之争及对艺术定义和概念假设的批判
1
作者 朱橙 《艺术探索》 2023年第1期73-78,共6页
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弗雷德与T.J.克拉克的论战表面上是有关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两种观点的博弈,实际上却涉及“现代主义是否有其本质”或“艺术能否被定义”等深层次的内容。这种关联也为我们深入认识迈克尔·弗雷德的现代主... 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弗雷德与T.J.克拉克的论战表面上是有关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两种观点的博弈,实际上却涉及“现代主义是否有其本质”或“艺术能否被定义”等深层次的内容。这种关联也为我们深入认识迈克尔·弗雷德的现代主义艺术批评家身份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弗雷德的理想是用动态的历史眼光来看待和解释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正因此,面对克拉克批评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时,弗雷德的回应才会言辞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还原论 否定性 惯例论 反本质主义
下载PDF
试论《呐喊》、《彷徨》的文化情结 被引量:3
2
作者 季桂起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9-24,共6页
 《呐喊》、《彷徨》在文学史研究中一直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学的经典性文本,代表着新文化的"反传统"特征,其实这并不完全符合这两本小说集的实际。《呐喊》、《彷徨》既表现了新文化的价值立场,也保留着一定的传...  《呐喊》、《彷徨》在文学史研究中一直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学的经典性文本,代表着新文化的"反传统"特征,其实这并不完全符合这两本小说集的实际。《呐喊》、《彷徨》既表现了新文化的价值立场,也保留着一定的传统文化的价值立场。这种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错综纠缠,体现了鲁迅一种特有的文化情结,构成了《呐喊》、《彷徨》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思想意蕴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呐喊》《彷徨》 “反传统” 文化情结 传统文化 价值 复杂性
下载PDF
论非虚构写作的反自律性及其局限 被引量:9
3
作者 洪治纲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118,共7页
非虚构写作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而是一种反自律性的叙事策略。它高度倚重题材本身的特定价值和作家主体的思考,难以顾及作品内在的艺术价值。从题材获取到叙事过程,作家的身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为叙事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事实,但这也导... 非虚构写作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而是一种反自律性的叙事策略。它高度倚重题材本身的特定价值和作家主体的思考,难以顾及作品内在的艺术价值。从题材获取到叙事过程,作家的身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为叙事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事实,但这也导致了叙事的碎片化和人物形象的剪影化。这种过于强调事实、突出创作主体思想与观念的写作,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载道式"写作;其题材使用的一次性,也意味着作家的写作很难保持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 反自律性 创作主体 碎片化 剪影化
下载PDF
劳伦斯笔下两位反传统女性的比较分析
4
作者 费玉双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81-184,共4页
评论家对劳伦斯的评价褒贬不一,劳伦斯笔下的女性也备受争议。从莫莱尔太太和查泰莱夫人两位女性入手,探讨她们另类的与传统婚姻抗争和寻求自我的道路,并进一步揭示她们虽然有别,但都有同样根植于心灵的共性,即反传统性。
关键词 劳伦斯 莫莱尔太太 查泰莱夫人 反传统性
下载PDF
“解构主义”在“一衣多穿”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颖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0年第2期46-49,共4页
为了总结"解构主义"在"一衣多穿"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对"解构主义"、"一衣多穿"及两者结合所设计的服装特征进行介绍,并分析了基于"解构主义"进行"一衣多穿"设计所用... 为了总结"解构主义"在"一衣多穿"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对"解构主义"、"一衣多穿"及两者结合所设计的服装特征进行介绍,并分析了基于"解构主义"进行"一衣多穿"设计所用构成方式和常用手法。结果表明:"解构主义"将传统服装结构进行拆分、组合及创新后所展示出的反常规性及奇特性契合了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但在此过程中合理的把握"打破"和"重组"分寸对设计师来说是很关键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 一衣多穿 反常规性 奇特性
下载PDF
习近平反腐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史慧丽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5-40,共6页
习近平反腐话语中使用了医学、战争、旅程、动物、建筑、环境、人体、衣服、工具9种系统性隐喻表达。这些隐喻本身具有传递功能、移情功能和解释功能;其在批评隐喻视角下主要起到了启发功能、激励功能、美学功能及巩固意识形态功能。对... 习近平反腐话语中使用了医学、战争、旅程、动物、建筑、环境、人体、衣服、工具9种系统性隐喻表达。这些隐喻本身具有传递功能、移情功能和解释功能;其在批评隐喻视角下主要起到了启发功能、激励功能、美学功能及巩固意识形态功能。对习近平的反腐话语进行批评隐喻分析,有利于读者深入理解习近平的反腐态度及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反腐话语 批评隐喻分析 常规隐喻 新奇隐喻
下载PDF
正/反预期触发语的比较研究——以合理性“按说”和常规性“一般说(来)”为例
7
作者 陈振宇 张嘉卉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6,共12页
“正/反预期标记”和“正/反预期触发语”都是表征预期性的语词,但二者有着重要区别。本文认为“一般说(来)”是正预期触发语,偶尔有反预期的情况;“按说”是反预期触发语,偶尔有正预期的情况。接着对比考察了二者的语篇配置,以找出“正... “正/反预期标记”和“正/反预期触发语”都是表征预期性的语词,但二者有着重要区别。本文认为“一般说(来)”是正预期触发语,偶尔有反预期的情况;“按说”是反预期触发语,偶尔有正预期的情况。接着对比考察了二者的语篇配置,以找出“正/反预期触发语”的异同。“按说”主要用于回溯,偶尔用于断言;“一般说(来)”则基本用于断言。“按说”和“一般说(来)”分别是“常理预期”下合理性和常规性的代表,二者的语用差异源于对合理性与常规性的认知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反预期触发语 “按说” “一般说(来)” 回溯 断言 合理性 常规性
原文传递
非虚构写作主体的自律性与反自律性——以梁鸿“梁庄三部曲”为中心
8
作者 陈连萍 《郑州师范教育》 2022年第5期69-73,共5页
梁鸿的“梁庄三部曲”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典型代表,书写跨时长而内容丰富,为非虚构写作主体的研究提供了较好蓝本。非虚构写作主体同时具有自律性与反自律性,其反自律性是为众人所知的,如对文体边界的突破、对文本的介入等,然而却少有人... 梁鸿的“梁庄三部曲”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典型代表,书写跨时长而内容丰富,为非虚构写作主体的研究提供了较好蓝本。非虚构写作主体同时具有自律性与反自律性,其反自律性是为众人所知的,如对文体边界的突破、对文本的介入等,然而却少有人注意到其自律性。非虚构作家并非“叙事的君王”,应受到一系列要求限制,非虚构写作主体的身份转换及策略性隐身,以及对审美的追求均应体现出其自律性。以更加全面的角度进一步剖析非虚构写作主体,并结合具体文本才能从作者角度对非虚构文学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 写作主体 自律性 反自律性 “梁庄三部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