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阿米替林抗大鼠坐骨神经痛觉过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莉 杨邦祥 +3 位作者 康仙慧 肖红 杨帆 刘慧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局部注射阿米替林对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机械和热痛阈的影响,探讨不同浓度阿米替林外周抗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3只,体重(200±20)g,按照Bennett等的方...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局部注射阿米替林对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机械和热痛阈的影响,探讨不同浓度阿米替林外周抗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3只,体重(200±20)g,按照Bennett等的方法制备CCI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n=8):NS组、A2.5组、A5组、A10组、A15.9组和Aip组。Aip组为腹腔注射阿米替林2.5mg,NS组、A2.5组、A5组、A10组和A15.9组分别于坐骨神经旁注射生理盐水0.5mL以及2.5、5.0、10.0、15.9mmol/L阿米替林0.5mL。分别于注药前及注药后1、2、4、8、12、24、48h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腿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并根据Hwang等运动评分进行患肢运动功能评价。结果48只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无伤口感染、肢体瘫痪及导管脱落等现象发生。A2.5组、NS组和Aip组大鼠运动功能均无明显改变,运动功能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5组在2h内、A10组在4h内、A15.9组在8h内均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评分与NS组、Aip组及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后运动功能均完全恢复。注药前6组大鼠MWT和TW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5组在2h内,A5组在4h内,A10组和A15.9组在24h内各时间点MWT及TWL较注药前、NS组和Aip组均显著升高(P<0.05),且A2.5组、A5组、A10组随阿米替林给药浓度的增加,MWT和TWL逐渐升高,持续时间逐渐延长。A15.9组与A10组间及Aip组与NS组间注药后各时间点MWT及TW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旁注射不同浓度(2.5~15.9mmol/L)阿米替林均可提高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MWT和TWL,具有外周抗痛觉过敏的作用,且有浓度依赖性和封顶效应;5.0~15.9mmol/L阿米替林可产生运动阻滞,但均可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慢性结扎损伤模型 机械痛阈 抗痛觉过敏
下载PDF
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对大鼠足底皮下化学组织损伤诱致自发痛、痛敏和炎症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22
2
作者 彭小莉 高喜玲 +2 位作者 陈军 黄熙 陈会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6-524,共9页
研究市售中药制剂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有无抗伤害及抗炎作用。采用两种持续性痛动物实验模型——蜜蜂毒(bee venom,BV)模型和福尔马林(formalin,F)模型,评价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系统给药对持续性自发痛反应、原发性热和... 研究市售中药制剂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有无抗伤害及抗炎作用。采用两种持续性痛动物实验模型——蜜蜂毒(bee venom,BV)模型和福尔马林(formalin,F)模型,评价鸡矢藤注射液和野木瓜注射液系统给药对持续性自发痛反应、原发性热和机械痛敏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效果。成年清醒大鼠足底皮下注射BV(0.2%,50 μl)不仅可诱发注射侧长达1h以上的、持续的、单相性的自发痛反应(其表现为自发缩足反射行为)和之后出现的持续3-4 d的原发性热和机械痛敏现象,而且注射爪出现明显的红、肿等炎症反应。皮下注射F(2.5%,50μl)则产生观相性自发痛反应。与盐水组比较,致痛前系统给予0.32、1.6和9.0 ml/kg三个剂量的500%鸡矢藤注射液或250%野木瓜注射液,对BV或F诱致的1h自发缩足反射次数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致痛5 min后分别给予鸡矢藤或野木瓜注射液对BV或F诱发的自发痛反应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然而,致痛前或致痛后静脉注射鸡矢藤注射液或野木瓜注射液对BV诱致的原发性热/机械痛敏及炎症反应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纳洛酮(一种非选择性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不能翻转鸡矢藤或野木瓜注射液对BV产生的自发病反应的镇痛作用,提示其镇痛作用不是由内源性阿片受体介导。本研究结果证实鸡矢藤或野木瓜注射液能预防和缓解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矢藤注射液 野木瓜注射液 蜜蜂毒试验 福尔马林试验 持续性自发痛 痛敏 抗伤害作用 抗炎作用
下载PDF
鞘内注射孤啡肽对大鼠足底注入蜜蜂毒诱致长时程自发痛、痛敏和炎症的不同效果(英文)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焱芫 罗层 +1 位作者 李震 陈军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1-327,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孤啡肽在脊髓水平是否具有抗伤害及抗炎作用,本实验在具有多种痛行为表现的蜜蜂毒模型上观察了鞘内注射孤啡肽对大鼠一侧后足底注入蜜蜂毒所诱致的同侧自发缩足反射、原发热和机械性痛敏以及注射部位炎症反应的影响,同时观... 为进一步了解孤啡肽在脊髓水平是否具有抗伤害及抗炎作用,本实验在具有多种痛行为表现的蜜蜂毒模型上观察了鞘内注射孤啡肽对大鼠一侧后足底注入蜜蜂毒所诱致的同侧自发缩足反射、原发热和机械性痛敏以及注射部位炎症反应的影响,同时观察了新的高选择性孤啡肽受体拮抗剂CompB的作用。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鞘内注射孤啡肽(3、10、30nmol/10μl)对蜜蜂毒诱发的自发缩足反射次数的抑制作用随剂量提高而增大,抑制率分别为37±7,43±6 and 57±11%(三个剂量vs对照,P<0.05);而对蜜蜂毒诱发的注射部位炎症反应(爪体积、爪背腹厚度和蛋白渗出的增加)无显著影响。CompB(30nmol)可完全翻转10nmol孤啡肽对自发缩足反射的抑制作用。鞘内单次或重复注射孤啡肽(10nmol/10μl)对蜜蜂毒诱致的原发性热和机械性痛敏的发生和维持均无作用。本实验结果提示,外源性孤啡肽在脊髓通过孤啡肽受体的介导产生一定的镇痛作用,但是它可能仅对持续性自发痛有抑制作用,而对热和机械性痛敏及炎症反应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蜜蜂毒试验 持续性自发痛 痛敏 炎症 抗伤害作用 抗炎作用
下载PDF
环氧化酶在非甾体类药物抗伤害效应中的作用
4
作者 卢国林 林财珠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3期2039-2041,共3页
环氧化酶(COX)主要有COX-1和COX-2两种异构酶,前者是一种"管家酶",后者是一种可诱导酶。多种因素会调控COX基因表达。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外周和中枢COX异构酶表达均发生变化,激活COX-PG级联反应,产生具有重要功能的PG类物... 环氧化酶(COX)主要有COX-1和COX-2两种异构酶,前者是一种"管家酶",后者是一种可诱导酶。多种因素会调控COX基因表达。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外周和中枢COX异构酶表达均发生变化,激活COX-PG级联反应,产生具有重要功能的PG类物质,PG与相应受体相结合,调控痛觉过敏。非甾体类药物通过外周和中枢双重抑制COX异构酶,通过改变前列腺素类物质的量,发挥抗伤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 非甾体类药物 抗伤害效应 痛觉过敏
下载PDF
纳布啡预防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敏化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瑜 何万友 +2 位作者 梁顺萍 杨承祥 王汉兵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688-2691,共4页
目的:评价纳布啡预防瑞芬太尼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和寒颤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和对照的方法,纳入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5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1~64岁,体重45~75 kg。将受试者随机分为5组(n=30):生理盐水组(... 目的:评价纳布啡预防瑞芬太尼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和寒颤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和对照的方法,纳入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5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1~64岁,体重45~75 kg。将受试者随机分为5组(n=30):生理盐水组(C组)、帕瑞昔布组(P组)、纳布啡低剂量组(N1组)、纳布啡中剂量组(N2组)和纳布啡高剂量组(N3组)。C组、P组、N1组、N2组和N3组分别于麻醉前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等量生理盐水、纳布啡0.1,0.2或0.3 mg·kg^(-1)。各组均采用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4.0μg·mL^(-1)和瑞芬太尼4.0 ng·m L^(-1),静脉推注顺式阿曲库铵0.3 mg·kg^(-1)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吸入七氟醚1MAC,靶控输注丙泊酚1.5~3.0μg·mL^(-1),维持NT指数37~56。各组均于手术开始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4.0~6.0 ng·m L^(-1),行控制性降压。记录各组瑞芬太尼的用量,苏醒后0.5 h(T_1)、1 h(T_2)和2 h(T_3)时采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及寒颤的发生情况。结果:各组瑞芬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N2组、N3组T_1~T_3时VAS评分较C组和N1降低,并且N2组和N3组术后寒颤发生率较P组降低(P<0.05)。结论:术前应用纳布啡0.2~0.3 mg·kg^(-1)或帕瑞昔布钠40 mg可能具有减少瑞芬太尼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应,并且还可预防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术后寒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 非甾体类抗炎药 痛觉过敏 寒颤
原文传递
Gi蛋白介导MrgC受体对CFA炎症痛的抗痛觉过敏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剑平 张科 曾赟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2,共6页
通过观察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炎症痛大鼠对伤害性热刺激的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变化,探讨Gi蛋白是否介导MrgC受体(Mas-related gene C receptors,MrgC)对炎症痛的抗痛觉过敏作用.... 通过观察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炎症痛大鼠对伤害性热刺激的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变化,探讨Gi蛋白是否介导MrgC受体(Mas-related gene C receptors,MrgC)对炎症痛的抗痛觉过敏作用.结果显示,椎管内给予MrgC受体激动剂BAM8-22(bovine adrenal medulla 8-22,BAM8-22)能明显延长CFA炎症鼠在24 h和48 h时的缩足反射潜伏期基础值,并显著增强24h时的抗伤害作用.椎管内预先给予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X)能抑制Gi蛋白的功能.在给予PTX7 d后,初次给予BAM8-22并不能延长CFA炎症鼠24 h时的缩足潜伏期基础值,但在24 h时再次注射BAM8-22时,能显著增强其抗伤害作用和48 h时的缩足潜伏期基础值.以上结果说明在CFA炎症痛模型中,预先给予PTX能抑制BAM8-22的抗痛觉过敏作用,但重复再次给予BAM8-22能恢复Gi蛋白的功能.表明Gi蛋白及其相关信号通路介导MrgC受体在炎症痛中的抗痛觉过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gC受体 Gi蛋白 抗痛觉过敏 完全弗氏佐剂炎症痛 缩足潜伏期
原文传递
瘀血痹片通过抑制外周炎症缓解慢性炎性痛小鼠痛觉过敏及足肿胀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佳豪 田聪敏 +4 位作者 池宏宇 张国鑫 杨俊 朱春燕 林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37,共7页
目的:观察瘀血痹片对慢性炎性痛小鼠痛觉过敏及足肿胀的影响,并探索初步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完全弗氏佐剂(CFA)左侧足底注射建立小鼠慢性炎性痛模型,并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布洛芬组(91 mg·kg^(-1))和瘀血痹片低、中、高剂量组(55,11... 目的:观察瘀血痹片对慢性炎性痛小鼠痛觉过敏及足肿胀的影响,并探索初步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完全弗氏佐剂(CFA)左侧足底注射建立小鼠慢性炎性痛模型,并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布洛芬组(91 mg·kg^(-1))和瘀血痹片低、中、高剂量组(55,110,220 mg·kg^(-1)),同时以假手术组作对照。造模后每日剂量等分为早晚2次灌胃给药瘀血痹片或布洛芬,共给药19 d。给药后第18天热板法检测小鼠热痛阈值,第19天标准Von Frey纤维针检测小鼠机械痛阈值,并对足肿胀度进行评分和拍照。液相悬浮芯片技术对炎症因子及受体等36种经典广谱炎症相关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生物信息学筛选核心靶点,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机械痛阈值、足肿胀评分显著升高(P<0.01),热痛敏潜伏时间显著降低(P<0.01),足部30种炎症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瘀血痹片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慢性炎性痛小鼠的机械痛阈值、足肿胀评分(P<0.01),热痛敏潜伏时间明显升高(P<0.05),足部30种炎症因子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A(IL-17A),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为筛选出的核心靶点,TNF-α,IL-17A,CCL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瘀血痹片具有缓解慢性炎性痛小鼠的痛觉过敏和足肿胀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外周TNF-α,IL-17A和CCL2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血痹片 慢性炎性痛 抗炎 痛觉过敏 肿胀 促炎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