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O-C_(12)-HSL通过抑制lncRNA CD48-AS和CD48的表达而阻碍Mo-DCs成熟 被引量:2
1
作者 罗燕芬 庄奇真 +5 位作者 张轩 陈茶 刘杨 颜星星 肖倩 李有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33-1239,共7页
目的筛选并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D48-AS与其反义互补分子CD48 m RNA在N-3-氧代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3-O-C_(12)-HSL)阻碍人单核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Mo-DCs)成熟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Mo-DCs,将... 目的筛选并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D48-AS与其反义互补分子CD48 m RNA在N-3-氧代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3-O-C_(12)-HSL)阻碍人单核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Mo-DCs)成熟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Mo-DCs,将未成熟的Mo-DCs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0.1%DMSO)、脂多糖(LPS)阳性对照组(100μg/L的LPS)和实验组(100μg/L LPS+40μmol/L 3-O-C_(12)-HSL)进行lncRNA芯片检测。筛选lncRNA表达谱中差异表达5倍以上的自然反义lncRNA进行聚类分析,从中筛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然反义lncRNA CD48-AS。未成熟的Mo-DCs分为阴性对照组、LPS阳性对照组以及LPS+C5、C10、C25实验组(分别加入5、10、25μmol/L的3-O-C_(12)-HSL)。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 CD48-AS和反义分子CD48 mRNA在实验体系中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ncRNA CD48-AS与CD48反义互补区及其蛋白编码功能;通过核糖核酸酶保护实验(RPA)验证lncRNA CD48-AS是否与CD48形成二聚体,从而通过影响靶CD48的表达来发挥调控作用。最后检测lncRNA CD48-AS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 3-O-C_(12)-HSL处理Mo-DCs后lncRNA表达谱出现了特异性改变。3-O-C_(12)-HSL可下调由LPS诱导的Mo-DCs中lncRNA CD48-AS及其反义靶分子CD48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lncRNA CD48-AS不具备蛋白编码功能,为非编码RNA;lncRNA CD48-AS与CD48形成RNA二聚体从而减少RNA酶对CD48 mRNA的降解,使得CD48 mRNA表达增加;lncRNA CD48-AS在Mo-DCs中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表达量较少。结论 3-O-C_(12)-HSL可通过下调lncRNA CD48-AS,进而影响CD48的表达来阻碍Mo-DCs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长链非编码 树突细胞 脂多糖类 cd48抗原 计算生物学 N-3-氧代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 长链非编码RNA cd48-AS
下载PDF
The human leuc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HLDA) workshops: the evolv-ing role of antibodies in research, diagnosis and therapy 被引量:2
2
作者 Heddy ZOLA Bernadette SWART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91-694,共4页
The 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uman Leuc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chaired by Zola H and managed by Swart B) was run over a 4-year period and culminated in a conference in December 2004. Here we review the ac... The 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uman Leuc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chaired by Zola H and managed by Swart B) was run over a 4-year period and culminated in a conference in December 2004. Here we review the achieve- ments of the HLDA Workshops and provide links to information on CD molecules and antibodies against them, including the 93 new CDs assigned in the 8th Workshop. We consider what remains to be achieved (including an estimate of the number of leucocyte surface molecules still to be discovered), and how the field can best move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区别抗原 抗体研究 生物治疗 诊断方法
下载PDF
CD48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詹雁吉 钟玲 《生物医学》 2024年第2期289-297,共9页
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LAM)受体家族(SLAMF)是CD2超家族的一组受体,它是由许多造血细胞上表达的几个成员组成的。CD48作为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的成员,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细胞表面蛋白,参与免疫细胞的黏附和激活... 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LAM)受体家族(SLAMF)是CD2超家族的一组受体,它是由许多造血细胞上表达的几个成员组成的。CD48作为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的成员,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细胞表面蛋白,参与免疫细胞的黏附和激活等作用。CD48最初是在病毒诱导的B细胞上发现的,经研究发现其结合CD2和其他分子,但它在小鼠和人类系统中的高亲和力配体是CD244 (2B4),同时还发现CD48也与一些外源性配体相作用。本文主要介绍CD48结构及其与不同配体之间作用,以及讨论了CD48在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血液系统及肝恶性肿瘤等疾病中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8 配体 CD244 (2B4) CD2
下载PDF
CD48分子在PD-1/PD-L1通路抑制剂治疗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李思文 廖佳 +2 位作者 梁计焕 邓子华 沈三弟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2321-2323,共3页
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同质性的多基因型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特别高。乳腺癌是中国妇女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死亡原因排名第6,发病年龄较其他癌种小[1-3],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主要有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 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同质性的多基因型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特别高。乳腺癌是中国妇女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死亡原因排名第6,发病年龄较其他癌种小[1-3],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主要有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因为不同的乳腺癌患者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并且针对特定的亚型乳腺癌,例如预后较差的三阴乳腺癌,所以寻求新的治疗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乳腺癌 免疫治疗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miR-Let-7e、sCD48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5
作者 栾镐彤 李琦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72-75,共4页
目的 观察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Let-7e(miR-Let-7e)、可溶性CD48(sCD48)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AR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Let-7e水... 目的 观察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Let-7e(miR-Let-7e)、可溶性CD48(sCD48)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AR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Let-7e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sCD48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AR患者血清miR-Let-7e、sCD48水平,分析二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变应性鼻炎评分(SFAR评分)、免疫球蛋白E(IgE)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重度AR发生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Let-7e、sCD48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中重度AR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miR-Let-7e、sCD48水平分别为2.32±0.57、(4.52±0.68)μg/L,对照组分别为4.69±0.64、(0.42±0.16)μg/L,两组比较P均<0.05。不同性别、年龄、症状发作时间、变应原的AR患者血清miR-Let-7e、sCD4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重度、SFAR评分≥7分、IgE阳性的AR患者血清miR-Let-7e分别低于轻度、SFAR评分<7分、IgE阴性者,血清sCD48分别高于轻度、SFAR评分<7分、IgE阴性者(P均<0.05)。AR患者血清miR-Let-7e与病情严重程度、SFAR评分、IgE阳性均呈负相关关系,血清sCD48与病情严重程度、SFAR评分、IgE阳性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血清miR-Let-7e升高是影响中重度AR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血清sCD48升高是影响中重度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β分别为-0.456、0.581,OR及95%CI分别为0.634(0.469~0.857)、1.788(1.289~2.480),P均<0.05]。血清miR-Let-7e、sCD48单独与联合预测中重度AR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及95%CI分别为0.798(0.740~0.869)、0.823(0.753~0.879)、0.884(0.813~0.934),敏感度分别为59.3%、62.8%、90.8%,特异度分别为78.3%、80.2%、75.3%。结论 AR患者血清miR-Let-7e水平降低、sCD48水平升高,二者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Let-7e 可溶性cd48 变应性鼻炎评分 免疫球蛋白E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高压芒刺静电场对小鼠胸腺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中CD2、CD4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迎春 刘晓冬 +4 位作者 杨秀兰 马淑梅 刘小春 叶松 王锡录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334-336,340,共4页
目的:通过时程/量效研究观察不同强度芒刺高压静电场对表面分子CD2、CD48表达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不同强度芒刺高压静电场对小鼠进行全身辐射,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胸腺细胞CD2蛋白和腹腔巨噬细胞CD4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目的:通过时程/量效研究观察不同强度芒刺高压静电场对表面分子CD2、CD48表达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不同强度芒刺高压静电场对小鼠进行全身辐射,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胸腺细胞CD2蛋白和腹腔巨噬细胞CD4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剂量—效应结果显示,在10kV~20kV之间处理组的CD2、CD48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30kV以上电压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5kV电压时间进程研究结果表明,CD2于处理后2h表达开始增加,在4h~8h表达量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24h时表达量趋于恢复,接近对照组;CD48于处理后4h开始增加,高峰出现在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24h时的表达量接近对照组;35kV电压时间进程研究结果表明,CD2于处理后2h表达量即达到最低值,之后表达量逐步回升,但持续到24h未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CD48表达量的下降晚于CD2,在4h开始下降,最低值出现在处理后8h,其后逐步回升。结论:不同强度高压芒刺静电场可引起CD2、CD48表达量不同的生物效应,二者的相互作用在免疫调节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芒利静电场 CD2 cd48 免疫调节
下载PDF
NZB和NZW小鼠脾淋巴细胞CD48和CD244分子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
7
作者 张庆瑞 祁赞梅 +7 位作者 马凤毛 李丽 李莉 王若梅 都姝妍 陈洋 陈冬 姜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7-651,共5页
目的:了解NZB小鼠中是否存在与其CD8+T细胞增殖相关的CD48和CD244分子表达异常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NZB和NZW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CD48和CD244分子的表达。利用DNA序列测定进行CD48和CD244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NZB小... 目的:了解NZB小鼠中是否存在与其CD8+T细胞增殖相关的CD48和CD244分子表达异常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NZB和NZW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CD48和CD244分子的表达。利用DNA序列测定进行CD48和CD244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NZB小鼠活化的CD8+T细胞表面CD48和CD244分子表达水平均高于NZW小鼠。DNA序列分析显示CD48和CD244cDNA序列在NZB和NZW小鼠间不存在多态性,但是NZB小鼠的CD48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119bp处存在5个碱基缺失。结论:NZB小鼠活化的脾淋巴细胞高水平表达CD48和CD244分子可能是其CD8+T细胞增生的原因之一。NZBCD48基因转录调控区域异常可能与其高水平表达CD48分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ZB NZW cd48 CD244 CD8^+T细胞 多态性
下载PDF
CD4^+ T cell-mediated presentation of non-infectious HIV-1 virion antigens to HIV-specific CD8^+ T cells 被引量:3
8
作者 XU Jian-qing Franco Lori Julianna Lisziewicz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9期1629-1638,共10页
Background The mechanism of chronic immune activation and impairment of HIV-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during chronic infection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However, it is known that high immune activation leads to more ra... Background The mechanism of chronic immune activation and impairment of HIV-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during chronic infection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However, it is known that high immune activation leads to more rapid progression to AIDS. We hypothesize that CD4^+ T cell-mediated viral antigen presentation contributes to this pathologic immune activation in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Methods HIV-specific T cells, responding to noninfectious HIV-1 virions as antigen, were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ic assays. Thes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reflect the in vivo condition where noninfectious HIV-1 represents more than 99% of the antigens. Results CD4^+ T cells purified from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were capable of cross presenting exogenous noninfectious HIV-1 virions to HIV-1-specific CD8^+ T cells. Cross presentation required the entry of HIV-1 to CD4^+ T cells and antigen translocation from endoplasmic reticulum to the Golgi complex. Blocking CD4^+ mediated activation of HIV-specific CD8^+ T cells and redirecting the viral antigens to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improved HIV-specific T cell responses. Contusions One possible cause of chronic immune activation and impairment of HIV-1 specific T cell responses is represented by HIV-1 harboring CD4^+ T cells cross presenting HIV-1 antigen to activate CD8^+ T cells. This new mechanism provides the first evidence that cross presentation of noninfectious HIV-1 virions play a role in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HIV-1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ntigen presenting CD4^+ T cell CD8+ T cell immune pathogenesis
原文传递
CD48表达可作为区分造血干细胞分裂方式的活性标志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鑫 张宇 +7 位作者 彭路芸 庞雅坤 董芳 纪庆 许静 程涛 袁卫平 高瀛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3-579,共7页
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分裂时具有维持自我更新和产生定向分化的能力,其依赖于三种细胞分裂方式,一个干细胞产生两个新的干细胞(对称的更新分裂)、两个分化细胞(对称的分化分裂)或者一个干细胞和一个分化细胞(不对称分裂)。本研究旨在探索一... 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分裂时具有维持自我更新和产生定向分化的能力,其依赖于三种细胞分裂方式,一个干细胞产生两个新的干细胞(对称的更新分裂)、两个分化细胞(对称的分化分裂)或者一个干细胞和一个分化细胞(不对称分裂)。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高效、稳定的区分造血干细胞分裂方式的方法。前期研究表明,Numb蛋白的分布情况可以作为许多细胞辨别分裂方式的标志,本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umb蛋白在小鼠分裂期CD48-CD150+LSK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探索Numb蛋白与中心体的关系。由于CD48表达阳性标志着细胞失去了骨髓重建能力,因此本研究把CD48的表达作为区分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或定向分化的一个活性标志。从小鼠全骨髓细胞中分选出CD48-CD150+LSK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自行制备的AF 488-conjugated anti-CD48抗体,培养3 d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分析是否存在AF488+细胞及其所占比例,然后二次分选AF488+和AF488-细胞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colony forming cell assay,CFC)与细胞增殖能力比较。结果表明:Numb蛋白在处于分裂期的CD48-CD150+LSK细胞中对称或不对称分布在细胞分裂平面两侧,这提示Numb蛋白染色可以作为一种区分造血干细胞分裂方式的方法。此外,CD48-CD150+LSK细胞在含有自行制备的AF488-conjugated anti-CD48抗体的培养体系中培养3 d后产生约40%AF488+细胞,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统计的阳性细胞比例与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结果一致。二次分选AF488+和AF488-细胞,AF488+细胞群的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高于AF488-细胞群(P<0.05),AF488-细胞群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AF488+细胞群(P<0.05)。结论:CD48表达作为细胞干性丢失的活性标志,可区分造血干细胞的分裂方式。该方法与Numb蛋白染色方法相比,具有用于活细胞的优势,它为后续的细胞培养与细胞移植等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cd48 细胞分裂
下载PDF
血浆外泌体中的CD48蛋白作为潜在的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10
作者 成意财 杜振华 +3 位作者 范志娟 冯岚 曹鹏博 周钢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4-1083,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约60%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在晚期才被确诊,因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于HCC诊断的血清标志物的灵敏度均偏低。本研究通过分析血浆外泌体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鉴定可能用于HCC诊断... 背景与目的:约60%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在晚期才被确诊,因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于HCC诊断的血清标志物的灵敏度均偏低。本研究通过分析血浆外泌体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鉴定可能用于HCC诊断的候选外泌体蛋白质标志物。方法:首先,采用鸟枪法蛋白质组质谱分析方法,对发掘人群[包括4名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组和4例HCC患者组]的血浆外泌体进行全蛋白质组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在独立的验证人群[包括56例HCC患者组、20例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组和48名HC组]中进行验证实验,并评估候选蛋白质分子在HCC诊断中的潜在价值。结果:在发掘人群中,共鉴定到1434种血浆外泌体蛋白质,其中的CD48蛋白在H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组个体。进一步采用ELISA在独立验证人群中证实CD48蛋白在H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C和HC个体,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86。当联合检测血浆外泌体中的CD48蛋白和血浆中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时,AUC可提升至0.970。结论:血浆外泌体中的CD48蛋白可能作为HCC的候选诊断标志物,当其与AFP联合应用时可能进一步提高HCC的临床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外泌体 蛋白质组 诊断标志物 cd48
下载PDF
Donor-derived CD 19 CAR-T Cells versus Chemotherapy Plus 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 for Treatment of Recurrent CD 19-positive B-ALL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3
11
作者 Xu TAN Xiao-qi WANG +11 位作者 Cheng ZHANG Xian-lan ZHAO Han YAO Guo CHEN Ying-ying MA Qin WEN Lei GAO Li GAO Pei-yan KONG Yan SHEN Xi ZHANG Shi-feng LOU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23年第4期733-740,共8页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anti-CD19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 cells)versus chemotherapy plus 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chemo-DLI)for treating relapsed CD 19-positive B-cell ac...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anti-CD19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 cells)versus chemotherapy plus 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chemo-DLI)for treating relapsed CD 19-positive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Methods:Clinical data of 43 patients with B-ALL who relapsed after allo-HSC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wenty-two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AR-T cells(CAR-T group),and 21 with chemotherapy plus DLI(chemo-DLI group).The complete remission(CR)and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negative CR rates,leukemia-free survival(LFS)rate,overall survival(OS)rate,and incidence of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and immune effector cell-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syndrome(ICANS)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CR and MRD-negative CR rates in the CAR-T group(77.3%and 61.5%)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hemo-DLI group(38.1%and 23.8%)(P=0.008 and P=0.003).The 1-and 2-year LFS rates in the CAR-T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hemo-DLI group:54.5%and 50.0%vs.9.5%and 4.8%(P=0.0001 and P=0.00004).The 1-and 2-year OS rates in the CAR-T versus chemo-DLI group were 59.1%and 54.5%vs.19%and 9.5%(P=0.011 and P=0.003).Six patients(28.6%)with grade 2-4 aGVHD were identified in the chemo-DLI group.Two patients(9.1%)in the CAR-T group developed grade 1-2 aGVHD.Nineteen patients(86.4%)developed CRS in the CAR-T group,comprising grade 1-2 CRS in 13 patients(59.1%)and grade 3 CRS in 6 patients(27.3%).Two patients(9.1%)developed grade 1-2 ICANS.Conclusion:Donor-derived anti-CD19 CAR-T-cell therapy may be better,safer,and more effective than chemo-DLI for B-ALL patients who relapse after allo-H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positive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relapse donor-derived CD19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hemo-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
下载PDF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春育 陈丽华 戴桂红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861-1864,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泰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住院及2019年会诊的2例BPDCN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病人均为男性...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泰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住院及2019年会诊的2例BPDCN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76岁和42岁,前者表现为面部单发皮肤结节,后者表现为左颈部淋巴结肿大。镜下,淋巴结内或皮肤真皮及皮下组织见弥漫一致肿瘤细胞浸润,肿瘤细胞中等大小,细胞核卵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细腻,可见小核仁,胞质稀少,呈母细胞样。2例病人的肿瘤细胞均表达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56(CD56)和白细胞分化抗原123(CD123),均不表达淋系、髓系及自然杀伤细胞特异性标记,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阴性。结论BPDCN是一种少见的高度侵袭性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预后差,易累犯皮肤,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抗原 CD 免疫表型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Ki-67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文海 赵文波 +1 位作者 东野圣伊 宋景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6-296,共1页
1.1临床资料。收集1999年1月~2005年7月手术切除确诊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标本存档蜡块36例,男22例,女8例;鼻息肉(nasal polyps,NP)14例,男9例,女5例:鼻腔鳞状细胞癌(nasal squamous cell caminoma... 1.1临床资料。收集1999年1月~2005年7月手术切除确诊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标本存档蜡块36例,男22例,女8例;鼻息肉(nasal polyps,NP)14例,男9例,女5例:鼻腔鳞状细胞癌(nasal squamous cell caminoma,NSCC)10例,男77例,女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内翻(Papilloma Inverted) Ki-67抗原(Ki-67 Antigen) 抗原 CD34(antigens CD34)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透明质酸和标准型白细胞分化抗原44在嗜酸性粒细胞型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收厚 于亮 刘志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8期431-432,共2页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科2013~2014年行手术治疗的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 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科2013~2014年行手术治疗的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 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 ECRSwN P)标本各15例,取同期因行鼻中隔偏曲手术切除的下鼻甲黏膜标本1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标本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鼻息肉分型标准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Nasal Polyps)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抗原 CD44(antigens CD44)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胎盘来源细胞与母血、脐血细胞的嵌合 被引量:2
15
作者 莫峥 盛宏霞 +4 位作者 韩忠朝 徐曼 田宠 张斌 陈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5期7327-7332,共6页
背景:胎盘中含有丰富的细胞群,因其中CD34+细胞含量高而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有望成为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及其他恶性疾病的新来源。目的:探索胎盘来源细胞的数量、集落形成能力及其与母体的嵌合程度。方法:采用健康足月剖... 背景:胎盘中含有丰富的细胞群,因其中CD34+细胞含量高而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有望成为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及其他恶性疾病的新来源。目的:探索胎盘来源细胞的数量、集落形成能力及其与母体的嵌合程度。方法:采用健康足月剖腹产妇的胎盘,灌注法及组织块消化法收集胎盘中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胎盘及脐血中CD34+细胞比例;培养细胞集落,定期观察集落形态并计数;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技术及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方法检测胎盘、脐血和母亲外周血的HLA类型;短串联重复PCR方法检测胎盘细胞、脐血细胞和母亲外周血细胞的嵌合情况。结果与结论:胎盘中CD34+细胞数量明显优于脐血,且胎盘具有体外多种集落形成能力,集落形成良好,同时胎盘提取细胞中含有母体来源成分。提示胎盘中细胞数量及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使其有潜力成为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培养 胎盘 造血干细胞 细胞集落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嵌合 移植 脐血 antigens CD34
下载PDF
胃肠间质肿瘤免疫组化及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金梅 许敬尧 +2 位作者 吕炳建 周萍 盛彩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8-40,I008,共4页
目的:研究胃肠间质肿瘤(GISTs)的组织起源、分化以及细胞增殖。方法:应用LSAB法观察CD34等系列标记物在28例GISTs中的表达。结果:GISTs中CD34和Vim的阳性率高达88.5%和94%,且阳性程度强... 目的:研究胃肠间质肿瘤(GISTs)的组织起源、分化以及细胞增殖。方法:应用LSAB法观察CD34等系列标记物在28例GISTs中的表达。结果:GISTs中CD34和Vim的阳性率高达88.5%和94%,且阳性程度强;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标记为部分阳性且相对偏弱;CD34和PCNA在良恶性GISTs中表达无差异,Ki67有一定区别。结论:GISTs是一类独立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可能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部分可伴有不完全的平滑肌或(和)神经鞘细胞分化,组织学上类似平滑肌肿瘤或神经鞘肿瘤,CD34和Vim是较为特异而敏感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胃肠间质肿瘤 细胞增殖 CD34
下载PDF
CD_(44V6)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江 张振玉 +3 位作者 祝金泉 王崇文 谢勇 黄德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研究10例胃粘膜肠化及46例胃癌的CD44V6表达。结果:胃粘膜肠化及胃癌阳性率分别为10%和63%,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5%)明...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研究10例胃粘膜肠化及46例胃癌的CD44V6表达。结果:胃粘膜肠化及胃癌阳性率分别为10%和63%,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5%)明显高于非转移组(45%,P<0.05),且CD44V6表达与Lauren分型相关。结论:CD44V6分子参与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44V6 基因表达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复方黄黛片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晨 黄世林 +1 位作者 向阳 郭爱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6-557,共2页
为探讨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作用机制 ,观察了 2 1例经复方黄黛片治疗的APL患者 ,取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骨髓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PL骨髓细胞分化抗原 (CD33和CD1 1b)、细胞周期 ,以及与细胞凋亡相关的Fas和Apo... 为探讨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作用机制 ,观察了 2 1例经复方黄黛片治疗的APL患者 ,取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骨髓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PL骨髓细胞分化抗原 (CD33和CD1 1b)、细胞周期 ,以及与细胞凋亡相关的Fas和Apo2 .7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 ,服用复方黄黛片治疗后 ,患者骨髓的APL细胞CD33表达明显下降 ,CD1 1b表达升高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G2 /M期的阻滞 ,服药后Fas蛋白及Apo2 .7蛋白表达增加。提示复方黄黛片对APL细胞有凋亡和分化的双重作用 ,且细胞凋亡可能与Fas和Ap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脱噬作用 抗原 CD
下载PDF
CD_(44)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彦丽 张雅洁 +2 位作者 顾莹莹 张惠球 陈国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7-109,I015,共3页
目的:探讨CD44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对76例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CD44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进行... 目的:探讨CD44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对76例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CD44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CD44阳性率在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为706%,无转移组为452%,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CD44表达呈递增趋势,Ⅰ级与Ⅱ、Ⅲ级间阳性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CD44与PCNA表达存在平行关系,与ER表达呈负相关趋势。结论:CD44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44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CD_(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预测脓毒症预后及指导免疫调理治疗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00
20
作者 林洪远 郭旭生 +4 位作者 姚咏明 程尉新 翁志华 韦文韬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 :验证 CD+ 1 4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 DR( HL A DR)对于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探讨胸腺 5肽 ( TP 5 )治疗免疫抑制的有效性。方法 :符合严重脓毒症标准 ,CD+ 1 4 单核细胞 HL A DR<30 %的患者被定义为脓毒症免... 目的 :验证 CD+ 1 4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 DR( HL A DR)对于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探讨胸腺 5肽 ( TP 5 )治疗免疫抑制的有效性。方法 :符合严重脓毒症标准 ,CD+ 1 4 单核细胞 HL A DR<30 %的患者被定义为脓毒症免疫抑制和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 ( CARS)者纳入本研究 ,并接受 1m g TP 5肌肉注射 ,1次 / d,直至 CD+ 1 4 单核细胞 HL A DR>5 0 %或死亡。在 TP 5治疗前及结束治疗时分别测量 CD+ 1 4单核细胞 HL A DR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 6 ( IL 6 )、IL 10和 IL 13。结果 :15例患者存活 ,5例死亡。经 TP 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 CD+ 1 4 单核细胞 HL A DR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但仅存活者有显著差异。所有患者细胞因子均高于健康对照 ,治疗后存活患者的 TNFα、IL 6明显下降 ;死亡者各种细胞因子变化不明显。结论 :用 CD+ 1 4 单核细胞 HL A DR鉴别脓毒症免疫抑制并指导免疫刺激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且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TP 5可能对逆转免疫抑制有效 ,但需要严格的对照治疗研究确认 ;脓毒症的免疫抑制发生和逆转与促炎 /抗炎细胞因子平衡无关 ,确切机制有待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抑制 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 CD14^+单核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DR 胸腺5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