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温度、水分和NH_4^+-N浓度对土壤硝化反应速度及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1
1
作者 王改玲 陈德立 李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硝化反应是土壤、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土壤N2O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环境条件对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研究较少,而在国内外通用的几个模型中均用固定比例估算硝化反应过程中N2O的排放。本文通过砂壤土培养试验,研究了土... 硝化反应是土壤、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土壤N2O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环境条件对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研究较少,而在国内外通用的几个模型中均用固定比例估算硝化反应过程中N2O的排放。本文通过砂壤土培养试验,研究了土壤温度、水分和NH4+-N浓度对硝化反应速度及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并用数学模型定量表示了各因素对硝化反应的作用,用最小二乘法最优拟合求得该土壤的最大硝化反应速度及N2O最大排放比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硝化反应速度呈指数增长;水分含量由20%充水孔隙度(WFPS)增加到40%WFPS时,反应速度增加,水分含量增加到60%WFPS时反应速度略有降低;NH4+-N浓度增加对硝化反应速度起抑制作用。用米氏方程描述该土壤的硝化反应过程,其最大硝化反应速度为6.67mg·kg?1·d?1。硝化反应中N2O排放比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NH4+-N浓度增加而略有增加;20%和40%WFPS水分含量时,硝化反应中N2O排放比例为0.43%~1.50%,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最大比例为3.03%,60%WFPS时可能由于反硝化作用,N2O排放比例急剧增加,还需进一步研究水分对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反应 N2O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nh4+-N浓度
下载PDF
NH_4Cl溶液浓度对Incoloy 825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敏 袁永锋 +3 位作者 叶华徽 陈绍奇 奚俊凯 祝舜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55-261,共7页
通过电化学阻抗技术、极化曲线和浸泡腐蚀实验对Incoloy 825合金在不同浓度NH4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路电位随着浓度的升高而负移,腐蚀倾向增大;采用等效电路RS(Q1R1)(QdlRt)对电化学阻抗谱进行拟合,电荷转移电... 通过电化学阻抗技术、极化曲线和浸泡腐蚀实验对Incoloy 825合金在不同浓度NH4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路电位随着浓度的升高而负移,腐蚀倾向增大;采用等效电路RS(Q1R1)(QdlRt)对电化学阻抗谱进行拟合,电荷转移电阻Rt随浓度增加而减小,Incoloy 825合金的维钝电流密度和腐蚀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825合金的腐蚀形貌主要为局部腐蚀,点蚀的密集度和大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EDS结果表明Cl-参与了电化学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电化学 界面 Incoloy 825 nh4Cl浓度
下载PDF
NH_4^+浓度对有机废水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3
作者 郝小龙 邹路易 +2 位作者 张光生 张一波 邹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84-5085,5160,共3页
[目的]利用人工有机蔗糖废水通过厌氧发酵产氢气,考察水体中NH4+浓度(0~8 000 mg/L)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方法]分析废水中糖降解速率,比产氢率和产氢率。[结果]结果表明当NH4+浓度在1 200~2 400 mg/L时,对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产氢是有利... [目的]利用人工有机蔗糖废水通过厌氧发酵产氢气,考察水体中NH4+浓度(0~8 000 mg/L)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方法]分析废水中糖降解速率,比产氢率和产氢率。[结果]结果表明当NH4+浓度在1 200~2 400 mg/L时,对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产氢是有利的,但当NH4+浓度大于4 800 mg/L时,对厌氧发酵产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其发酵液相产物也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浓度 厌氧发酵 产氢 蔗糖废水
下载PDF
灌溉与非灌溉条件下黄淮冬麦区不同追氮时期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翟学旭 王振林 +8 位作者 戴忠民 刘霞 王平 刘海涛 尹燕枰 曹丽 徐彩龙 崔正勇 吴光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64,共11页
采用通气法研究了灌溉与非灌溉条件下黄淮冬麦区农田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非灌溉条件下,麦田追肥氮的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5~25 d内,追氮时期由起身期(SE,GS30)推迟到拔节期(JT,GS32),追肥氮的氨挥发速率峰值增大且出现时间提前;... 采用通气法研究了灌溉与非灌溉条件下黄淮冬麦区农田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非灌溉条件下,麦田追肥氮的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5~25 d内,追氮时期由起身期(SE,GS30)推迟到拔节期(JT,GS32),追肥氮的氨挥发速率峰值增大且出现时间提前;继续推迟至孕穗期(BT,GS41),氨挥发速率峰值减小。SE、JT和BT三个追氮时期的氨挥发损失量分别占追肥氮的24.84%~25.32%、25.42%~25.50%和14.77%~16.62%。灌溉(60 mm)条件,不论何时追氮,麦田追肥氮氨挥发速率均变化较小,氨挥发损失量在N 0.40~0.55 kg/hm2之间,仅占追肥氮的0.36%~0.49%。非灌溉条件,氨挥发速率与0—1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灌溉条件,氨挥发速率与10—20 cm土壤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氨挥发的重要因素。此外,氨挥发还与农田土壤表面的通气状况有关,多穗型小麦品种更有利于减少麦田氨挥发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氮时期 灌溉 氨挥发 通气法 铵态氮浓度
下载PDF
水氮用量对设施栽培蔬菜地土壤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银坤 武雪萍 +1 位作者 武其甫 吴会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9-957,共9页
【目的】针对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水肥过量施用问题,研究不同水氮条件下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的土壤氨挥发特征,探讨影响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的重要因子,为降低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建立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北... 【目的】针对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水肥过量施用问题,研究不同水氮条件下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的土壤氨挥发特征,探讨影响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的重要因子,为降低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建立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北平原设施黄瓜-番茄轮作菜地为研究对象,设常规灌溉(W1)和减量灌溉(W2)2个灌溉水平,每种灌溉水平下设不施氮(N0)、减量施氮(N1)和常规施氮(N2)3个氮水平,共6个处理组合(W1N0、W1N1、W1N2、W2N0、W2N1、W2N2)。采用通气法监测不同水氮条件下黄瓜-番茄轮作体系内的土壤氨挥发动态,分析与土壤氨挥发相关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设施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表层(0—10 cm)土壤铵态氮受施肥的影响波动较大,与常规施氮(N2)相比,相同灌水条件下减量施氮(N1)处理的0—10 cm土层铵态氮浓度最高值降低了25.1%30.3%(P<0.05)。减量施氮可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速率。与常规施氮(N2)相比,减量施氮处理(N1)在黄瓜季和番茄季内的氨挥发速率均值分别降低了21.1%22.8%(P<0.05)和16.5%17.9%(P<0.05)。整个黄瓜-番茄轮作周期内,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和氮肥的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17.8 48.1 kg/hm2和1.23%1.44%。与常规施氮(N2)相比,减量施氮处理(N1)的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及氮肥的氨挥发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9.3%20.0%(P<0.05)和0.85 0.92个百分点。各处理土壤氨挥发速率与0—10 cm土壤铵态氮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0—10 cm土壤铵态氮浓度是土壤氨挥发的重要驱动因子。与常规灌溉(W1)相比,减量灌溉(W2)条件下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速率及氨挥发损失量略有增加(P>0.05)。适宜减少氮肥及灌溉量不仅能够维持较高的蔬菜产量,而且显著提高了灌溉水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其中减量施氮处理(N1)的氮肥农学效率比常规施氮(N2)提高了95.4%146.4%;减量灌溉(W2)的灌溉水农学效率比常规灌溉(W1)提高了27.7%54.0%。【结论】通过合理的节水减氮措施可达到抑制氮肥氨挥发损失、增加产量以及提高水氮利用效率的目的。在供试条件下,节水30%左右、减施氮量25%的水氮组合(W2N1)具有较佳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氮肥 菜地 铵态氮浓度 氨挥发速率 产量
下载PDF
冬小麦冠层-大气氨交换的季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吕 景建元 +5 位作者 李惠通 郑天义 李嘉 吕慎强 周春菊 王林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6-264,273,共10页
为探究冠层氨交换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从农学和生理角度揭示冠层氨挥发的机理,本文以冬小麦‘小偃22’和‘郑麦36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冠层NH 3交换动态;枯、黄叶和根茬对冠层NH 3挥发的影响;监测了不同生育期的叶片硝酸盐... 为探究冠层氨交换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从农学和生理角度揭示冠层氨挥发的机理,本文以冬小麦‘小偃22’和‘郑麦36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冠层NH 3交换动态;枯、黄叶和根茬对冠层NH 3挥发的影响;监测了不同生育期的叶片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质外体铵浓度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氮代谢指标,考察了其与冠层氨交换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孕穗~扬花之前冠层吸收氨,为氨汇,其对农田氨挥发的消减率可达23%~40%;孕穗~扬花之后以冠层释放氨,为氨源,其对农田氨挥发的贡献率达17%~27%。小偃22冠层氨的吸收与挥发分别较郑麦366高28%~47%和19%~68%。氮肥施用下的土壤和冠层氨交换比不施氮处理高2.82~3.19 kg·hm-2和0.972~1.463 kg·hm-2,高肥力土壤和冠层氨交换比低肥力土壤高15.18~15.55 kg·hm-2和0.947~1.438 kg·hm-2。枯、黄叶对冠层氨挥发的作用受品种、生育期及土壤肥力等的影响。在高肥力和施氮(N180)条件下,收获后的麦茬也是氨释放源。冠层氨挥发与土壤温度、质外体铵浓度和可溶性蛋白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硝酸盐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结论:冬小麦营养生长期冠层与大气的氨交换以吸收为主,进入灌浆期后,以释放为主,氨交换方向受到生育期及氮素代谢过程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小麦品种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氨交换 硝酸盐含量 谷氨酰胺合成酶 质外体nh+4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佀国涵 彭成林 +6 位作者 袁家富 夏贤格 程建平 徐祥玉 贾平安 谢媛圆 周剑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0-368,共9页
稻虾共作模式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种新兴的稻田复合种养生态模式。基于田间试验,采用通气法研究冬泡无秸秆还田、冬泡+秸秆还田和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以期为评估稻虾共作模式稻田氮素损失提供数据支撑。... 稻虾共作模式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种新兴的稻田复合种养生态模式。基于田间试验,采用通气法研究冬泡无秸秆还田、冬泡+秸秆还田和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以期为评估稻虾共作模式稻田氮素损失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水稻季氨挥发量占当季施氮量的5.84%~6.49%,主要发生在水稻基肥期和分蘖肥期,且以分蘖肥期氨挥发损失占分蘖肥比例为最高;相对于冬泡秸秆不还田处理,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基肥期氨挥发通量和氨挥发损失量,但在分蘖肥期和穗肥期的氨挥发损失量有降低趋势;在冬泡+秸秆还田基础上养殖克氏原螯虾,基肥期氨挥发损失量降低15.01%,但穗肥期氨挥发损失量增加29.09%,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氨挥发总损失量与冬泡+秸秆还田处理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氨挥发通量与田面水NH 4^(+)-N浓度、田面水pH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见,稻虾共作模式下秸秆还田虽然未降低氨挥发总量,但改变了不同施肥期氨挥发特点,这为优化稻虾共作模式下施肥方式和降低稻田氨挥发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模式 秸秆还田 氨挥发 田面水nh 4+-N浓度
下载PDF
瞬时NH_(4)^(+)-N冲击对微压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王帆 刘万琦 +3 位作者 蒋维卿 孙雪建 王喜超 边德军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5-61,共7页
探究NH^(+)_(4)-N冲击对微压反应器(MPR)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通过提高单周期瞬时进水NH^(+)_(4)-N浓度至40,50 mg/L,对MPR进行冲击。结果表明:常规负荷下,MPR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冲击周期降解历时数据显示,在进水40 mg/L NH^(+... 探究NH^(+)_(4)-N冲击对微压反应器(MPR)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通过提高单周期瞬时进水NH^(+)_(4)-N浓度至40,50 mg/L,对MPR进行冲击。结果表明:常规负荷下,MPR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冲击周期降解历时数据显示,在进水40 mg/L NH^(+)_(4)-N冲击周期内进水ρ(COD)、ρ(NH^(+)_(4)-N)、ρ(TP)分别为192.58,40.96,2.52 mg/L,出水分别为38.16,0.70,0.26 mg/L,去除效果无显著变化,出水TN浓度上升至16.04 mg/L。增加NH^(+)_(4)-N冲击浓度至50 mg/L,冲击周期内NH^(+)_(4)-N降解速率不变,反硝化速率提高,出水ρ(NH^(+)_(4)-N)、ρ(TN)升高至4.95,17.62 mg/L,TN降解主要受碳源不足影响;TP去除效果无变化,冲击后57个周期内除磷系统受到影响,出水TP出现较大波动,最高浓度达到2.6 mg/L。以上结果表明,MPR系统受到NH^(+)_(4)-N冲击后1个周期内,脱氮性能即可恢复,说明冲击对脱氮系统造成了可逆的短期影响,但对除磷系统造成不可逆的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4)-N浓度 瞬时冲击 MPR 去除效果
原文传递
北京永定河河岸带生态修复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紫琦 张娜 +1 位作者 孙威 王鲜鲜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8-505,共8页
为探讨河岸带生态修复措施对河流水质的直接影响,以永定河已修复的门城湖—莲石湖区段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7—10月沿西岸选取8个采样点,测定溶解氧(DO)、氨氮(NH+4—N)、硝氮(NO-3—N)和总磷(TP)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河流DO浓度和各营... 为探讨河岸带生态修复措施对河流水质的直接影响,以永定河已修复的门城湖—莲石湖区段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7—10月沿西岸选取8个采样点,测定溶解氧(DO)、氨氮(NH+4—N)、硝氮(NO-3—N)和总磷(TP)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河流DO浓度和各营养物质浓度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部分采样点的DO、NH+4—N和TP浓度未达到地表水IV类水体标准.水生植物较多的河岸带处,河流NH+4—N浓度较低.在生长旺季,长势好的水生植物越多,河流DO和NO-3—N浓度越高,TP浓度越低;在生长末期,枯落物较多的河岸带处,河流DO浓度较低,TP浓度较高.凸岸处的河流DO和NO-3—N浓度较高,而NH+4—N浓度较低.因此,改变护岸类型、水生植物的多度及河岸的弯曲程度等河岸带结构特征可引起河流水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结构 溶解氧浓度 氨氮浓度 硝氮浓度 总磷浓度
下载PDF
Simulate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nitrogen wet deposition over East Asia 被引量:2
10
作者 YU Jin-Hai ZHANG Mei-Gen LI Jia-Li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6年第2期99-106,共8页
The regional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 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in nitrogen wet deposition over E... The regional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 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in nitrogen wet deposition over East Asia in 2010. The simulated results were evaluated by comparing modeled precipitation rates and ion concentrations, such as ammonium(NH_4~+), nitrate(NO_3^-), and sulfate, in rainwater, against observations obtained from Acid Deposition Monitoring Network in East Asia a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China. Comparison of simulated and observed precipitation showed that the modeling system can reproduce seasonal precipitation patterns reasonably well. For major ion species, the simulated results in most case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served. Analysis of the modeled wet deposition distributions indicated that China experiences noticeable variation in wet deposition patterns throughout the year. Nitrogen wet deposition(NH_4~+ + NO_3^-) during summer and spring accounted for 71% of the annual total(3.9 Tg N yr^(-1)), including 42.7% in summer. Precipitation plays a larger role in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wet deposition; whereas, aerosol concentrations affect its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China, the amount of annual nitrogen wet deposition ranged from 1 to 18 kg N ha^(-1). Nitrogen in wet deposition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NH_4~+, accounting for 65.76% of the total amount, and the molar ratio of NH_4~+∕NO_3^- was mostly more than 1, indicating a relatively larger effect from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wet deposition CMAQ nh4∕NO-3 ratio precipitation aerosol concentration
下载PDF
反萃取液浓缩结晶技术制备AUC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帅 《铀矿冶》 CAS 2021年第3期214-218,共5页
针对传统方法制备三碳酸铀酰铵(AUC)工艺流程长、试剂消耗大等问题,对反萃取液浓缩结晶技术在制备AUC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物料加料顺序、碳铀物质的量之比、老化时间、加料速度等对AUC结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参与反应物料n(C... 针对传统方法制备三碳酸铀酰铵(AUC)工艺流程长、试剂消耗大等问题,对反萃取液浓缩结晶技术在制备AUC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物料加料顺序、碳铀物质的量之比、老化时间、加料速度等对AUC结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参与反应物料n(CO^(2-)_(3))/n(UO^(2+)_(2))>3.5∶1、反应温度控制在50℃、老化时间30~60 min、加料速度60 mL/min时,可使结晶母液中的铀质量浓度小于5 g/L。通过该工艺技术生产核纯二氧化铀可简化流程,减少废水的排放及原材料试剂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萃取液 浓缩结晶 碳酸铵 三碳酸铀酰铵
下载PDF
卑磷酸盐滴定法测定金精矿中的砷
12
作者 苏广东 陈永红 +3 位作者 刘正红 孟宪伟 芦新根 洪博 《黄金》 CAS 2018年第10期78-82,共5页
碘量法可测定高砷金精矿样品,但采用的三氧化二砷、亚砷酸钠均为有毒物质,限制了方法的应用。实验对碘量法进行改进,重铬酸钾代替传统卑磷酸盐滴定法中的碘,硫酸亚铁铵代替剧毒物质亚砷酸钠,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测定范围为0.... 碘量法可测定高砷金精矿样品,但采用的三氧化二砷、亚砷酸钠均为有毒物质,限制了方法的应用。实验对碘量法进行改进,重铬酸钾代替传统卑磷酸盐滴定法中的碘,硫酸亚铁铵代替剧毒物质亚砷酸钠,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测定范围为0. 15%~15. 0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72%~6. 39%,准确度为0. 17%~2. 59%。经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推荐值基本一致。该方法环境友好,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定法 金精矿 重铬酸钾 硫酸亚铁铵 称样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