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鳍马面鲀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研究
1
作者 朱金超 边力 +5 位作者 陈四清 李凤辉 常青 吴丹 陈政强 徐荣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共11页
运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观察绿鳍马面(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初孵仔鱼与1~60 d仔、稚和早期幼鱼附肢骨骼的发育,以确定其发育时序和骨化特征。结果表明,附肢骨骼的出现时序依次为胸鳍(1 d)、第一背鳍(8 d)、腹鳍(11 d)、第二背... 运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观察绿鳍马面(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初孵仔鱼与1~60 d仔、稚和早期幼鱼附肢骨骼的发育,以确定其发育时序和骨化特征。结果表明,附肢骨骼的出现时序依次为胸鳍(1 d)、第一背鳍(8 d)、腹鳍(11 d)、第二背鳍(14 d)、臀鳍(14 d)、尾鳍(18 d);硬骨化时序依次为第一背鳍(23 d)、腹鳍(23 d)、第二背鳍(25 d)、臀鳍(25 d)、尾鳍(25 d)、胸鳍(27 d)。由骨膜化硬骨的包括匙骨、后匙骨和尾杆骨,肩喙骨于13 d分化为肩胛骨和乌喙骨。第一背鳍26 d硬骨化完成;胸鳍和腹鳍60 d硬骨化完成;第二背鳍与臀鳍的支鳍骨和鳍条发育基本同步,60 d二鳍中部延伸的骨片彼此近相连;21 d尾部尾下骨、侧尾下骨、尾上骨和尾鳍鳍条清晰可见,共12根鳍条,其中尾下骨附着8根,尾上骨和尾杆骨各附着1根,侧尾下骨附着2根。研究结果填补了绿鳍马面仔、稚和早期幼鱼骨骼研究的空白,可为其苗种繁育提供理论参考,丰富了鱼类骨骼形态学和发育生物学的资料,有助于鱼类系统分化和系统分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骨骼染色 仔鱼 稚鱼 附肢骨骼
下载PDF
军曹鱼仔稚鱼脊柱和附肢骨骼的发育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毛非凡 陈刚 +4 位作者 马骞 周启苓 施钢 黄建盛 邝杰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7-65,共9页
为探明军曹鱼仔稚鱼早期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发育特征,本研究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分别利用阿利新兰、茜素红对软骨、硬骨以及1~33日龄军曹鱼仔稚鱼全骨骼进行染色,系统观察并描述其脊柱和附肢骨骼的发育特征。结果显示,军曹鱼脊柱开... 为探明军曹鱼仔稚鱼早期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发育特征,本研究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分别利用阿利新兰、茜素红对软骨、硬骨以及1~33日龄军曹鱼仔稚鱼全骨骼进行染色,系统观察并描述其脊柱和附肢骨骼的发育特征。结果显示,军曹鱼脊柱开始发育的标志为7日龄仔鱼中脉弓和神经弓的出现;13日龄稚鱼椎骨、神经弓和脉弓开始骨化;背肋、腹肋分别于17、20日龄开始骨化;29日龄稚鱼脊柱骨化完成。附肢骨骼骨化起始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腹鳍、背鳍和臀鳍。胸鳍匙骨于4日龄出现,肩胛骨孔于12日龄出现,同时上匙骨开始骨化;乌喙骨与肩胛骨于20日龄开始骨化;第1尾下骨于5日龄出现,15日龄稚鱼尾杆骨、侧尾下骨和尾鳍鳍条开始骨化,18日龄稚鱼尾下骨开始骨化;腹鳍支鳍骨于17日龄延伸至匙骨,同时腹鳍开始骨化;臀鳍和背鳍于17日龄由前向后开始骨化。研究表明,军曹鱼在13日龄进入稚鱼期,早期发育阶段的骨骼发育特征与其功能性适应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研究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与功能适应、优化养殖条件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曹鱼 仔稚鱼 脊柱 附肢骨骼 发育特征
下载PDF
美洲鲥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早期发育 被引量:17
3
作者 邓平平 施永海 +4 位作者 徐嘉波 严银龙 谢永德 刘永士 张宗锋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81,共9页
使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仔稚鱼(1~51日龄)脊柱、胸鳍、尾鳍、背鳍等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结果显示,脊柱的发育开始于10日龄仔鱼尾部的髓弓、脉弓和尾下骨的出现,16日龄髓弓和脉弓延伸形成髓棘和脉... 使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仔稚鱼(1~51日龄)脊柱、胸鳍、尾鳍、背鳍等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结果显示,脊柱的发育开始于10日龄仔鱼尾部的髓弓、脉弓和尾下骨的出现,16日龄髓弓和脉弓延伸形成髓棘和脉棘,19日龄脊柱出现分节的硬骨环,23日龄所有椎体形成。各附鳍支鳍骨发育顺序先后依次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和腹鳍。胸鳍在2日龄时出现乌喙骨,13日龄形成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19日龄仔鱼肩带和上匙骨开始骨化;尾鳍的尾下骨最早出现在5日龄,12日龄尾鳍形成2枚尾上骨、1枚尾杆骨和6枚尾下骨,19日龄仔鱼尾椎和尾鳍率先开始骨化,直至23日龄尾鳍骨骼系统钙化完全。最终背鳍和臀鳍分别形成18和22根鳍条。美洲鲥骨骼发育研究对其早期发育功能趋向、环境优化及分类鉴定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 仔稚鱼 脊柱 附肢骨骼 胸鳍 尾鳍 骨骼染色
下载PDF
褐菖鲉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早期发育 被引量:9
4
作者 邓平平 严银龙 施永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5-742,共8页
使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对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仔稚鱼(1~50日龄)脊柱,腹鳍、臀鳍等附肢骨骼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7日龄仔鱼脊索为无分节的圆锥体,13日龄仔鱼脉弓和髓弓的出现标志着脊柱发育开始,18日龄髓弓和脉弓延伸形... 使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对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仔稚鱼(1~50日龄)脊柱,腹鳍、臀鳍等附肢骨骼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7日龄仔鱼脊索为无分节的圆锥体,13日龄仔鱼脉弓和髓弓的出现标志着脊柱发育开始,18日龄髓弓和脉弓延伸形成髓棘和脉棘,29日龄仔鱼出现分节的硬骨环,并从前往后硬骨化,36日龄仔鱼脊柱形成23~24节椎骨(躯椎9~10节,尾椎14~15节)。所有附肢支鳍骨发育的顺序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和腹鳍。尾鳍的尾下骨最早出现在8日龄仔鱼中,13日龄仔鱼尾鳍形成1枚尾杆骨、2枚尾上骨和5枚尾下骨,15日龄仔鱼的第2枚与第3枚、第4枚和第5枚尾下骨分别逐渐结合,40日龄仔鱼尾鳍骨化完成;胸鳍在1日龄时出现乌喙骨,16日龄时形成胸鳍支鳍骨,39日龄仔鱼上匙骨和肩带骨化;背鳍在13日龄时形成8枚软骨质的支鳍骨,16日龄时出现担鳍软骨,31日龄仔鱼背鳍前11~12根鳍条锐化成背棘;臀鳍在15日龄仔鱼的排泄孔与尾下骨之间出现5根软骨质的支鳍骨,19日龄时出现担鳍软骨,20日龄时臀鳍前3根锐化臀刺,31日龄时臀鳍开始骨化。褐菖鲉仔稚鱼骨骼发育研究结果对其分类鉴定和早期发育环境适应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鲉 仔稚鱼 脊柱 附肢骨骼 骨骼染色
下载PDF
日本鬼鲉脊柱和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国强 陈阿琴 吕为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8,共9页
通过软骨-硬骨双染色的方法对日本鬼鲉从初孵仔鱼到35日龄的发育过程中脊柱和附肢骨骼的发育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显示,脊柱的发育以10日龄髓弓的出现和11日龄脉弓的发育为起点;其中,椎体、髓棘、脉棘在20日龄形成,至35日龄基本完成骨化... 通过软骨-硬骨双染色的方法对日本鬼鲉从初孵仔鱼到35日龄的发育过程中脊柱和附肢骨骼的发育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显示,脊柱的发育以10日龄髓弓的出现和11日龄脉弓的发育为起点;其中,椎体、髓棘、脉棘在20日龄形成,至35日龄基本完成骨化并伴随着躯椎的弯曲,并且发育和骨化顺序均为从前向后。附肢骨骼的发育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臀鳍、背鳍和腹鳍。胸鳍的发育以3日龄胸鳍的匙骨、支鳍骨原基的出现为起点,11日龄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形成,35日龄胸鳍下端支鳍骨游离。腰带和腹鳍出现较晚,在18日龄开始发育,但发育较快。背鳍和臀鳍出现在20日龄,23日龄时出现完整背鳍和臀鳍形态,并伴随着鳍棘的发生;背鳍从身体中部出现,此后鳍棘由前向后发育,而臀鳍从身体中部向后发育。尾鳍发育以8日龄仔鱼尾下骨的发育为起点,15日龄尾鳍基本成型,尾下骨和尾鳍条分为上下两部分。35日龄尾鳍支鳍骨形成并初步完成骨化。对日本鬼鲉脊柱和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研究,为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适应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鬼鲉 脊柱 附肢骨骼 早期发育
下载PDF
鳜仔稚鱼骨骼系统骨化发育 被引量:7
6
作者 曹晓颖 赵金良 +3 位作者 陈晓武 周昊天 郝月月 赵岩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4-313,共10页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鳜(Siniperca chuatsi)仔稚鱼(1~35日龄)头骨、脊柱、附肢骨骼的骨化发育特征。结果显示:(1)头骨前鳃盖骨于14日龄最先骨化, 15日龄上下颌骨骨化,且上下颌骨相对长度呈现连续变化过程。17日龄后,颌齿...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鳜(Siniperca chuatsi)仔稚鱼(1~35日龄)头骨、脊柱、附肢骨骼的骨化发育特征。结果显示:(1)头骨前鳃盖骨于14日龄最先骨化, 15日龄上下颌骨骨化,且上下颌骨相对长度呈现连续变化过程。17日龄后,颌齿、关节骨、舌颌骨骨化;19日龄,隅骨、间鳃盖骨、鳃盖骨、鳃条骨、额骨骨化。20日龄后,方骨、下鳃盖骨、辅上颌骨等骨化; 35日龄,头骨骨化基本完成。(2)脊柱于15日龄由前向后骨化, 20日龄背肋与腹肋由基部向末端骨化, 29日龄骨化完成。脉弓与脉棘、髓弓与髓棘均由前向后、由基部向末端骨化,脉棘与髓棘骨化时间晚于相应的椎体。(3)附肢骨骼骨化顺序依次为胸鳍、背鳍、臀鳍、腹鳍、尾鳍。胸鳍匙骨于16日龄骨化,乌喙骨与肩胛骨于25日龄骨化;背鳍、臀鳍分别于18日龄、20日龄骨化,骨化方式相似;腹鳍于23日龄骨化,骨化方式与胸鳍相反;尾杆骨、尾下骨于25日龄骨化,附肢骨骼于35日龄基本骨化完成。结果表明,鳜骨骼骨化发育与其早期运动、摄食与御敌等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稚鱼 头骨 脊柱 附肢骨骼 骨化发育
下载PDF
嘉陵江鲿科鱼类骨学研究(Ⅱ)──脊柱及附肢骨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耀光 王德寿 蒲德永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7-175,共9页
对嘉陵江科鱼类脊柱及附肢骨骼的比较表明,复台椎骨由前6权脊椎骨愈合而成。第四椎骨之髓棘与椎体间夹角的大小,背鳍第一辐鳍骨的形态及与上枕骨鳍末端的连接关系,匙骨近端外侧突的宽窄及尾鳍形状等具有明显的属间差异。复合椎骨第... 对嘉陵江科鱼类脊柱及附肢骨骼的比较表明,复台椎骨由前6权脊椎骨愈合而成。第四椎骨之髓棘与椎体间夹角的大小,背鳍第一辐鳍骨的形态及与上枕骨鳍末端的连接关系,匙骨近端外侧突的宽窄及尾鳍形状等具有明显的属间差异。复合椎骨第四椎体横突前部的形态,背鳍第一辐鳍骨腹嵴之侧突是否发达,胸鳍棘前后缘是否有锯齿,背鳍刺后缘是否光滑等可作为分种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脊柱 附肢骨骼 Chang科 硬骨鱼类 鲶形目
下载PDF
尖翅燕鱼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华阳 刘明鉴 +9 位作者 高杰 朱克诚 刘宝锁 郭梁 张楠 孙金辉 曾辰 杨静文 刘波 张殿昌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99,共7页
掌握尖翅燕鱼(Platax teira)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时序特征,可为其苗种繁育、环境适应及分类鉴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尖翅燕鱼仔稚鱼[0~30日龄(dah)]脊柱、胸鳍、腹鳍、背鳍、臀鳍以及尾鳍进行染色观察与... 掌握尖翅燕鱼(Platax teira)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时序特征,可为其苗种繁育、环境适应及分类鉴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尖翅燕鱼仔稚鱼[0~30日龄(dah)]脊柱、胸鳍、腹鳍、背鳍、臀鳍以及尾鳍进行染色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尖翅燕鱼有24枚脊椎骨,尾部骨骼由5枚尾下骨和2枚尾上骨构成,附肢支鳍骨的发育顺序为胸鳍、腹鳍、尾鳍、臀鳍和背鳍。尖翅燕鱼在初孵仔鱼已具备胸鳍支鳍骨原基和脊索,4 dah仔鱼胸鳍和腹鳍最先发育;7 dah仔鱼髓弓、脉弓开始出现;13 dah仔鱼骨骼形态和数量基本稳定;26 dah左右稚鱼开始骨化,脊柱和脊椎最先完成骨化;30 dah进入幼鱼阶段,其外表形态已经固定,与成鱼无异,典型特征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各有3条黑色条带,身体呈雪白银色,受到外界刺激时体色瞬间变为黑色。尖翅燕鱼脊柱及附肢骨的发育顺序与其他海水鱼基本一致,但骨骼发育时间节点和数量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翅燕鱼 骨骼染色 仔稚鱼发育 脊柱 附肢骨骼
下载PDF
大泷六线鱼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于超勇 官曙光 +5 位作者 于道德 赵文溪 宋静静 盖珊珊 张伟 刘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揭示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规律,以确定骨骼发育时序与骨化时间关键节点,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方法对大泷六线鱼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骨骼发... 为揭示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规律,以确定骨骼发育时序与骨化时间关键节点,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方法对大泷六线鱼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骨骼发育始于胚胎时期,初孵仔鱼已具备脊索、髓弓、脉弓等骨骼元件;髓棘、脉棘在19日龄时全部形成,脊柱椎体于28日龄时开始由头端向尾端骨化,至50日龄时脊柱椎体全部完成骨骼元件骨化;大泷六线鱼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时序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和腹鳍,其中胸鳍、尾鳍的发育明显早于其他附肢骨骼;胸鳍的乌喙骨-肩胛软骨形成于孵化前,20日龄时胸鳍支鳍软骨全部形成,胸鳍条出现,27日龄时匙骨最先开始骨化;尾鳍发育以6日龄时仔鱼尾下骨的发育为起点,20日龄时尾鳍发育成型,5枚尾下骨发生融合,分为上、下两叶,尾鳍条中间微凹,35日龄时尾骨复合物开始骨化;背鳍和臀鳍分别出现在14和15日龄,第二背鳍较第一背鳍首先出现,臀鳍支鳍骨由中间向头尾两端出现,40日龄时,背鳍、臀鳍开始由前向后骨化;腹鳍于16日龄时开始发育,并于31日龄时开始骨化;至60日龄时,大泷六线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基本完成硬骨化。研究表明,大泷六线鱼骨骼发育过程历时较长,其脊柱及附肢骨骼早期发育与其巡游运动模式向机动运动模式的转变、摄食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尾下骨的高度联合现象进一步证明了大泷六线鱼处于较高的进化分类地位,本研究结果可为大泷六线鱼早期骨骼功能发育研究及其系统进化分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仔稚鱼 脊柱 附肢骨骼 早期发育 软骨-硬骨双染色方法
下载PDF
中国鹅四肢骨骼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进凯 谢松钿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39-45,共7页
中国鹅的四肢骨骼,分前肢骨骼和后肢骨骼。前肢骨骼由于适应飞翔而变成翼骨,它和足形前肢一样,分为肩带骨和游离部骨。肩带部骨由肩胛骨、鸟喙骨和锁骨组成;游离部骨自近向远,分为臂骨、前臂骨、腕骨、掌骨和指骨。后肢骨骼也分为骨盆... 中国鹅的四肢骨骼,分前肢骨骼和后肢骨骼。前肢骨骼由于适应飞翔而变成翼骨,它和足形前肢一样,分为肩带骨和游离部骨。肩带部骨由肩胛骨、鸟喙骨和锁骨组成;游离部骨自近向远,分为臂骨、前臂骨、腕骨、掌骨和指骨。后肢骨骼也分为骨盆带骨和游离部骨。骨盆带骨由骼骨、坐骨和趾骨组成;游离部骨自上至上,分为股骨、小腿骨、髌骨、跖骨和耻骨。本文较详尽地叙述各骨块的形态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骼 解剖
下载PDF
刀鲚仔稚鱼脊柱和附肢骨骼发育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渊戈 夏冬 +2 位作者 钟俊生 赵盛龙 张宇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3,共7页
使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7.0~33.9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骨骼形成的顺序依次为肩带,背鳍支鳍骨、臀鳍支鳍骨,脉弓,髓弓,尾下骨,椎体,腹鳍支鳍骨、尾上骨,背鳍前支鳍骨,肋骨。... 使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7.0~33.9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骨骼形成的顺序依次为肩带,背鳍支鳍骨、臀鳍支鳍骨,脉弓,髓弓,尾下骨,椎体,腹鳍支鳍骨、尾上骨,背鳍前支鳍骨,肋骨。胸鳍支鳍骨无后匙骨,左右乌喙软骨在腹面联合。侧尾下骨和第1尾下骨基部产生短暂的软骨质连接(20.1 mm SL)。第1、2尾上骨联合形成棒状尾上骨1+2。第1髓弓与脑颅之间区域具1游离髓弓。脊柱以体前中部位置为起点向前后发育。髓弓、脉弓的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不同。脉弓首先以体中部为中心向前后发育;髓弓随后亦以从体中部向前后发育,12.4 mm SL个体开始同时从最前端向后发育。这一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相比更接近高等鱼类。因此,刀鲚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脊柱 附肢骨胳 骨骼发育中
原文传递
菊黄东方鲀脊柱、附肢骨骼及皮刺的早期发育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宗锋 施永海 +3 位作者 谢永德 张海明 徐嘉波 陆根海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3-865,共13页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初孵仔鱼到56日龄菊黄东方鲀的脊柱、附肢骨骼及皮刺的早期发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第5天髓弓出现,第9天脊柱开始软骨化,第13天脉弓出现,第17天出现硬骨环,并从前往后开始硬骨化,第29天脊柱硬骨化完成。附...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初孵仔鱼到56日龄菊黄东方鲀的脊柱、附肢骨骼及皮刺的早期发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第5天髓弓出现,第9天脊柱开始软骨化,第13天脉弓出现,第17天出现硬骨环,并从前往后开始硬骨化,第29天脊柱硬骨化完成。附肢骨骼开始发育的顺序依次为胸鳍、臀鳍和背鳍、尾鳍。胸鳍的发育以2日龄胸鳍的支鳍骨原基的出现为起点,28日龄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形成,42日龄胸鳍硬骨化基本完成。背鳍和臀鳍出现在9日龄,29日龄同时开始硬骨化,至38日龄时,硬骨化完成并且出现分支鳍条。尾鳍发育以11日龄长出鳍条为起始特点,至38日龄硬骨化完成。期间伴随着鳍条转移、尾下骨及侧尾下骨生长发育、长出镰刀状横骨等特点。皮刺发育始于4日龄鱼少量肚皮刺的出现,16日龄开始长出头皮刺。所有肚皮刺硬骨化几乎是同时进行,而头皮刺则是从前往后进行。研究结果可为菊黄东方鲀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性、适应性研究及该鱼的系统演化和分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脊柱 附肢骨骼 皮刺 早期发育
原文传递
矛尾虾虎鱼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洁丽 胡芬 +2 位作者 宋小晶 陈渊戈 钟俊生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85,共15页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研究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4.7~45.1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形态发育特征。结果显示:4.7 mm个体脊索为无分节的长圆柱形;5.3 mm个体随着髓弓、脉弓和尾下骨的出现,脊柱开...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研究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4.7~45.1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形态发育特征。结果显示:4.7 mm个体脊索为无分节的长圆柱形;5.3 mm个体随着髓弓、脉弓和尾下骨的出现,脊柱开始发育;7.1 mm个体髓弓与脉弓延伸形成髓棘与脉棘,脊柱出现分节的硬骨环,并从前往后硬骨化;22.9 mm个体脊柱形成40~43枚椎骨(躯椎15枚,尾椎25~28枚)。矛尾虾虎鱼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第二背鳍与臀鳍、第一背鳍与腹鳍。4.8 mm个体可见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和乌喙骨-肩胛软骨,以及部分骨化的匙骨;16.8 mm个体肩带开始骨化。腹鳍支鳍骨最早在8.9 mm个体出现,在17.0 mm个体开始骨化。6.6 mm个体脊索上方中部与肛门后端分别出现13和11枚软骨质的支鳍骨;第二背鳍先于第一背鳍出现,背鳍支鳍骨与臀鳍支鳍骨分别在13.0 mm和12.1 mm个体中开始由前向后骨化,第二背鳍与臀鳍第1枚鳍条分别在22.7 mm和20.6 mm个体中锐化成背棘与臀棘。5.8 mm个体最早出现2枚尾下骨,随着脊索末端向上弯曲,10.9 mm个体尾鳍基本成型,共有2枚尾上骨、1枚尾杆骨、1枚尾椎髓体、1枚侧尾下骨和3枚尾下骨,且第2枚与第3枚尾下骨已愈合完全,24.3 mm个体尾鳍骨化基本完成。矛尾虾虎鱼仔稚鱼骨骼发育研究结果对其分类鉴定和早期发育功能趋向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尾虾虎鱼 仔稚鱼 脊柱 附肢骨骼 早期发育 骨骼染色
原文传递
杭州湾北部有明银鱼仔稚鱼脊柱和附肢骨骼发育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晓东 何鸣笛 +2 位作者 曾娇 李联飞 钟俊生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0-937,共8页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设置10个采样点。于每月大潮期间使用大型仔稚鱼网进行仔稚鱼采集,共拖网120次,采集有明银鱼(Salanx ariakensis)仔稚鱼1 972尾。本研究使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观察了有明银鱼仔稚鱼(体长范围为...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设置10个采样点。于每月大潮期间使用大型仔稚鱼网进行仔稚鱼采集,共拖网120次,采集有明银鱼(Salanx ariakensis)仔稚鱼1 972尾。本研究使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观察了有明银鱼仔稚鱼(体长范围为9. 7~34. 2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有明银鱼背鳍、臀鳍、胸鳍、腹鳍的支鳍骨,髓弓、脉弓维持为软骨。匙骨、上匙骨、后颞骨、尾下骨、尾杆骨与尾椎髓体为硬骨。骨骼形成的顺序依次为肩带,臀鳍支鳍骨和尾下骨,背鳍支鳍骨,脉弓和髓弓,腹鳍支鳍骨和尾上骨。胸鳍支鳍骨无后匙骨。髓弓数目为73,脉弓数目为22,尾下骨(包括侧尾下骨)数目为7,臀鳍支鳍骨数目为27,背鳍支鳍骨数目为13。本研究结果表明有明银鱼具有其他银鱼类似的骨骼系统骨化程度弱的"幼态持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明银鱼 杭州湾北部 脊柱 附肢骨骼 骨骼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