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old-nature Tibetan herbs are signifcantly greater than hot-nature ones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their levels of total phenolic components 被引量:5
1
作者 BAO Yan-Fang LI Ji-Yu +1 位作者 ZHENG Li-Fang LI Hong-Yu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09-617,共9页
Tibetan medicinal plants have been used for more than 2 000 years. In order to find their differences in antioxidant activity, total phenolics and total flavonoids between "hot-nature" and "cold-nature&... Tibetan medicinal plants have been used for more than 2 000 years. In order to find their differences in antioxidant activity, total phenolics and total flavonoids between "hot-nature" and "cold-nature" herbs, we investigate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40 Tibetan herbs from Qinghai plateau, with 20 herbs in cold-nature and 20 herbs in hot-nature. Antioxidant capaciti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following methods: scavenging ABTS?+(2, 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scavenging O2?-, and Ferric-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 The effects on inhibition of mitochondrion lipid peroxidation were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 formation of TBARS(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rates). Total phenolics and flavonoids were estimated by Folin-Ciocalteu and Na NO2-Al(NO3)3-Na OH colorimetric methods. Interestingly, the cold-nature herbs displayed highe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than the hot-nature ones, corresponding to nearly three-fold higher total phenolic contents in the cold-nature herbs. Moreover,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correlated linearly with the levels of total phenolics for both cold-nature and hot-nature herbs, but only with the levels of total flavonoids for the hot-nature herb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henolic compounds, but not the flavonoids, play the major role in antioxidant capacities of the cold-nature herbs. These findings could shed new lights on the study the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herbs hot-cold NATURE ANTIOXIDANT activity MITOCHONDRION Phenolics Flavonoids
原文传递
平性活血化瘀药对正常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邓家刚 郑作文 +7 位作者 杨柯 黄丽贞 唐云丽 李世阳 时博 刘磊 王小倩 冯秋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研究10味平性药、5味寒性药、5味温性药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平性药高、低剂量组,温性药对照组、寒性药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4天。末次药后各鼠全身肝素化2h,测定各鼠肝素化5min、1h、2h的心率(HR... 目的:研究10味平性药、5味寒性药、5味温性药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平性药高、低剂量组,温性药对照组、寒性药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4天。末次药后各鼠全身肝素化2h,测定各鼠肝素化5min、1h、2h的心率(HR)、动脉收缩压(SP)、动脉平均压(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平均压(LVAP)、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等指标。结果:平性药桃仁、苏木、血竭、蒲黄及寒性药大黄可使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加强;平性药三棱、合欢皮、王不留行及寒性药益母草、丹参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平性药肿节风可使心肌舒张功能加强;温性药红花、三七、川芎、当归可使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弱;温性药桂枝可提高心率,升高动脉血压,心肌收缩功能加强,舒张功能减弱。结论:平性药桃仁、苏木、血竭、三棱、王不留行、蒲黄、肿节风、寒性药益母草、大黄、丹参可改善心脏功能,温性药红花、三七、川芎、当归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性药 寒性药 温性药 血流动力学 药性
下载PDF
寒热性中药对SD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米渠 严石林 +3 位作者 李炜弘 吴斌 冯韧 刘百刚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寒、热性中药对SD大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寒药组、热药组三组 ,分别用生理盐水、知母石膏汤、附子干姜汤灌胃3周后 ,从行为、生理、生化、免疫等多角度评价寒、热性中药的作用。结果 :1 寒药组、热... 目的 :探讨寒、热性中药对SD大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寒药组、热药组三组 ,分别用生理盐水、知母石膏汤、附子干姜汤灌胃3周后 ,从行为、生理、生化、免疫等多角度评价寒、热性中药的作用。结果 :1 寒药组、热药组在症状、行为上分别表现出类寒证和类热证的改变。2 下列指标改变达到统计学差异 :(1)体重、肛温、二便 ;(2)肝脏重量、肝脏重量/体重 ;(3)红细胞免疫 :RBC -C3bRR、RBC -ICR。3 下列指标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但有一定的作用趋势 ,(1)行为测试 :空地测试、巷道取食 ;(2)肾脏、脾脏、胸腺重量及其与体重比值 ;(3)红细胞Na +-K +-ATPase ;(4)甲状腺素T3、T4;(5)肿瘤坏死因子(TNF)。结论 :大鼠持续饲喂寒、热性中药可对大鼠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在生理上出现代谢、消化功能的改变 ,在行为上分别出现寒证或热证的特征 ;并可影响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 ;寒、热性中药对内分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性中药 SD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对不同体质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双双 翟笑枫 李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01-1103,共3页
目的观察寒、热性药物和寒、热体质对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华蟾素注射液对不同体质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热证组、荷瘤寒证组、热证荷瘤组、寒证荷瘤组、荷瘤华蟾素组、热... 目的观察寒、热性药物和寒、热体质对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华蟾素注射液对不同体质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热证组、荷瘤寒证组、热证荷瘤组、寒证荷瘤组、荷瘤华蟾素组、热证荷瘤华蟾素组、寒证荷瘤华蟾素组,均在皮下接种肿瘤14天后测量大鼠皮下瘤重量、体积。结果热证荷瘤华蟾素组肿瘤重量及体积[(3.55±1.12)g,(2864.44±1430.51)mm3]和荷瘤华蟾素组肿瘤重量及体积[(4.29±1.14)g,(3397.19±1701.13)mm3]显著低于荷瘤对照组[(6.01±2.45)g,(6218.91±3837.64)mm3]和寒证荷瘤华蟾素组[(6.90±1.57)g,(6168.42±2457.03)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华蟾素对热证体质荷瘤大鼠抑瘤效果较好,提示华蟾素药性可能为寒性,可能适宜用于热证体质荷瘤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注射液 寒热模型 荷瘤模型 药性研究
下载PDF
“识病寒热与遣药温清”的证治相对论原理
5
作者 刘声 陈海滨 刘青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490-494,499,共6页
识病寒热与遣药温清",历来是中医药学的经典主题。《伤寒论》与《温病学》都是研究"寒热病性与温清药性"的经典著作。但是,伤寒论与温病学的学术源流和临证有何共享原理和差异特征?尤其是"辨证论治"和"... 识病寒热与遣药温清",历来是中医药学的经典主题。《伤寒论》与《温病学》都是研究"寒热病性与温清药性"的经典著作。但是,伤寒论与温病学的学术源流和临证有何共享原理和差异特征?尤其是"辨证论治"和"识病遣药"的证治相对论原理。目前,尚未充分了解和引起关注。研究显示,中医学、西医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和反映,表明人体的系统生理功能、营养能量代谢、知觉情绪行为以及健康疾病状态等,都不是连续分布和一成不变的。生命医学和生命现象,同样符合"相对论原理"和"量子力学规律"。本文重点讨论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以求阐明"相对论"与中医药学的密切关系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原理理论 中医药学 伤寒论 温病学 识病遣药 寒热病性 温清药性
下载PDF
脾胃病辨证论治探微
6
作者 钱静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94-594,596,共2页
脾胃病常规的治疗有健脾助运、补中益气、温中健脾、和胃养阴等,然而临床上由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脾阴虚、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脾虚而胃实之证也非常多见,因此治疗上除了常规的方法以外,应关注补益脾阴、寒热并用、升降平调、脾胃分... 脾胃病常规的治疗有健脾助运、补中益气、温中健脾、和胃养阴等,然而临床上由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脾阴虚、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脾虚而胃实之证也非常多见,因此治疗上除了常规的方法以外,应关注补益脾阴、寒热并用、升降平调、脾胃分治,守常法而不拘泥,灵活而不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末热并用 升降平调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浅谈温热药物在湿热病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邱岩 李宇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912-916,共5页
本文梳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及后世医家相关论述,追溯温热药治湿热病渊源;从分消走泄法的理论依据及其用药规律,探讨温热药物在湿热病治疗中的应用。旨在拓宽思路,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湿热病 分消走泄法 温热药 伤寒杂病论 温病学
下载PDF
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对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9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对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88例风热感冒高热患者,按照患者自主意愿,选择接受药物和物理降温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4例为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联合...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对风热感冒高热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88例风热感冒高热患者,按照患者自主意愿,选择接受药物和物理降温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4例为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中医护理干预法。对比两组患者8 h即刻退热效果、干预后起效、解热率和痊愈等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8 h内,观察组各时点体温呈明显递减趋势,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艾灸中药贴敷能使风热感冒高热患者快速降温,保证患者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艾灸 中药贴敷 风热感冒 高热
下载PDF
细胞学方法评价南美草药阿萨伊的寒热药性
9
作者 林伟明 王子晨 +3 位作者 吴文敬 费文婷 张建军 熊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889-2895,共7页
目的:评价南美草药阿萨伊的寒热药性。方法:采用MT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对比考察阿萨伊、黄柏对细胞株Hep G2和Hep3B增殖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对比观察二者对2种细胞株形态特征的影响;台盼蓝染液排斥试验对比分析二者的细胞毒性作用;分光... 目的:评价南美草药阿萨伊的寒热药性。方法:采用MT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对比考察阿萨伊、黄柏对细胞株Hep G2和Hep3B增殖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对比观察二者对2种细胞株形态特征的影响;台盼蓝染液排斥试验对比分析二者的细胞毒性作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萨伊处理后的Hep G2和Hep3B细胞NADH含量和NADH/NAD+比值的变化,分析其对2种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在受试浓度范围内,阿萨伊、黄柏对2种细胞株的生长增殖和能量代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MTT试验中,阿萨伊浓度≤0. 5μg/m L和≥10μg/m L时对2种细胞产生增殖抑制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 <0. 01),且与黄柏作用相似;镜检下细胞的生长疏松程度与上述结果一致,阿萨伊使细胞颗粒感减弱,扁平呈不规则多边形铺展,与黄柏作用相似;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各浓度阿萨伊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亦与黄柏作用相似;阿萨伊对2种细胞胞内能量代谢指标NADH含量、NADH/NAD+比值均有下调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 <0. 01)。结论:阿萨伊作用于细胞株Hep G2和Hep3B后与黄柏作用相似,能够降低能量代谢,其药性偏寒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草药 阿萨伊 细胞学 寒热属性
下载PDF
全钢内衬层防渗胶片同步热贴合改造
10
作者 陈观贵 梁卓英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16年第11期37-40,共4页
我司的全钢内衬层防渗胶片采用线下冷贴合方式进行贴合,需单独生产防渗胶片,然后在独立的胶片贴合机进行贴合,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对设备进行改造后,实现了内衬层和防渗胶片同步生产在线热贴合,彻底解决了线下冷贴合的弊端。
关键词 冷贴合 热贴合 切胶装置 导出装置 贴合辊筒
下载PDF
GC-MS结合基于表情符号的消费者测评分析冷萃与热萃咖啡风味特征
11
作者 杨傲林 张哲婷 +7 位作者 姜可欣 徐坤俐 孟繁宇 王蓓 江滔 吴伟燕 李志强 余叶贝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2024年第6期121-132,共12页
为研究不同萃取温度的咖啡萃取液的香气差异及感官评价与香气物质之间的相关性,以3种商业冷萃咖啡和3种商业热萃咖啡为样品,通过基于表情符号的勾选所有适合项法进行香气感官评价,同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咖啡... 为研究不同萃取温度的咖啡萃取液的香气差异及感官评价与香气物质之间的相关性,以3种商业冷萃咖啡和3种商业热萃咖啡为样品,通过基于表情符号的勾选所有适合项法进行香气感官评价,同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咖啡萃取液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冷萃咖啡和热萃咖啡挥发性成分差异。结果表明:6种不同的咖啡萃取液共鉴定出9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冷萃咖啡样品中大多数挥发性化合物含量高于热萃咖啡样品;在香气感官评价上,受试者对冷萃咖啡的整体喜好度高于热萃咖啡,受试者主要选择积极的表情符号来描述冷萃咖啡,而选择消极的表情符号描述热萃咖啡。基于表情符号的勾选所有适合项法通过表情符号使消费者表达了他们与不同咖啡萃取液相关的情绪,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可接受性和理解消费者的产品体验。吡嗪类、呋喃类、醛类、酸类、酯类、酮类和醇类化合物赋予了冷萃咖啡坚果香、焦糖香、甜香和花香,使冷萃咖啡在风味上更胜一筹;热萃咖啡中的吡啶类、吡咯类和酚类化合物使热萃咖啡更偏向于木香、谷物香和烤香,具有一定的熏感和辛辣味。研究为探索冷萃咖啡与热萃咖啡萃取液的香气品质提供了数据参考,希望为冷萃咖啡与热萃咖啡的研究开发、改进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勾选所有适合项法 表情符号 冷萃咖啡 热萃咖啡 香气物质
下载PDF
辛热药和苦寒药对阳虚大鼠的不同药性生物学表达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欣 张冰 +3 位作者 刘小青 崔一然 张晓萍 谢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附子、仙茅、肉桂、黄柏、栀子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各项功能指标的影响,揭示在阳虚状态下辛热药、苦寒药不同药性的生物学表征特点。方法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栀子水煎液每天ig给予阳虚模型大... 目的通过观察附子、仙茅、肉桂、黄柏、栀子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各项功能指标的影响,揭示在阳虚状态下辛热药、苦寒药不同药性的生物学表征特点。方法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栀子水煎液每天ig给予阳虚模型大鼠1次,连续给药7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4(T4)、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皮质醇(COR)、睾酮(T)、雌二醇(E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附子、仙茅、肉桂组均能显著升高阳虚大鼠T3、17-OHCS、COR、T、T/E2值,降低E2指标;附子、肉桂组显著升高阳虚大鼠T4水平,肉桂组显著降低阳虚大鼠TSH水平,黄柏、栀子组显著降低阳虚大鼠COR水平,黄柏组显著降低阳虚大鼠E2指标。结论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栀子在干预阳虚大鼠时表现出不同的药性,其中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对阳虚状态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指标具有明显调节作用,而苦寒药黄柏、栀子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热药 苦寒药 阳虚 药性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原文传递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探索寒性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非 展俊平 +4 位作者 李立 郑光 吕爱平 姜淼 喻长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索寒性中药和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方法:在CBM数据库中收集三味寒药(苦参、龙胆、大青叶)和三味热药(肉桂、吴茱萸、胡椒)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与之相关的疾病、证候、症状、汤药规律... 目的:探索寒性中药和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方法:在CBM数据库中收集三味寒药(苦参、龙胆、大青叶)和三味热药(肉桂、吴茱萸、胡椒)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与之相关的疾病、证候、症状、汤药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的解释以及二维网络图进行展示。结果:疾病方面:与寒性药和热性药相关的疾病涉及各个系统多种疾病,并无一定规律可循。证候方面:热性药的中医证候以阳虚、寒凝、气滞、血瘀为主;寒性药则以湿热、阴虚、热毒、风热为主。症状方面:热性药相关的症状是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寒性药除了消化系统症状外,尚且有皮肤疾病表现。中药方剂方面:中药方剂方面,热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温里剂和温阳剂,寒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清热剂、和解剂。结论: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寒热药性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为进一步阐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提供探索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挖掘 寒性中药 热性中药 中医证候
原文传递
基于小鼠温度趋向行为学表征的左金丸及反左金丸寒热属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宏博 赵艳玲 +5 位作者 李宝才 王伽伯 李瑞生 贾雷 程丹红 肖小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1-796,共6页
中药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四性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前人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各种药物的性质及其疗效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 中药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四性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前人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各种药物的性质及其疗效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表现进行概括和总结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属性 动物行为学 温度趋向性 药对 左金丸和反左金丸
原文传递
沥青路面裂缝密封胶的低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峰 黄颂昌 石小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3-57,共5页
为了评价沥青路面裂缝密封胶的低温性能,选择6种加热型密封胶和7种常温型密封胶,变化试验温度、拉伸速率、浸水等试验条件进行粘结试验。结果显示,3种加热型密封胶以及有机硅密封胶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加热型密封... 为了评价沥青路面裂缝密封胶的低温性能,选择6种加热型密封胶和7种常温型密封胶,变化试验温度、拉伸速率、浸水等试验条件进行粘结试验。结果显示,3种加热型密封胶以及有机硅密封胶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加热型密封胶的最大拉伸量显著减小,而常温型密封胶的感温性较小,特别是有机硅密封胶几乎不受温度影响。拉伸速率对加热型密封胶的影响较大,而有机硅密封胶接近于理想弹性体,受拉伸速率的影响很小。加热型密封胶的应力松弛能力优于有机硅密封胶,但抗浸水能力不如有机硅密封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型密封胶 常温型密封胶 有机硅密封胶 粘结试验 低温性能
原文传递
小柴胡汤及其寒热减方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脂肪及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彬 梁晓峰 +1 位作者 鲁佳 刘晓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34-141,共8页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及其寒热减方对HCT116结肠癌细胞增殖、脂肪及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取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去柴胡、小柴胡汤去黄芩、小柴胡汤去半夏、小柴胡汤去生姜煎液不同质量浓度(0.5,1.0,1.5 g·L^-...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及其寒热减方对HCT116结肠癌细胞增殖、脂肪及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取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去柴胡、小柴胡汤去黄芩、小柴胡汤去半夏、小柴胡汤去生姜煎液不同质量浓度(0.5,1.0,1.5 g·L^-1)培养HCT116细胞,另设不加药空白组和秋水仙碱(1.0,2.5,10.0μmol·L^-1)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CT116细胞的增殖活力,苏丹红Ⅳ染色法检测脂肪,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酶活性,热稳定实验区分组织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AP),肠型碱性磷酸酶特异抑制剂(L-苯丙氨酸)抑制实验,区分组织特异性碱性磷酸酶中的肠碱性磷酸酶(IAP)。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小柴胡汤及其寒热减方对HCT116结肠癌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小柴胡汤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秋水仙碱组细胞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空白组脂肪累积细胞率显著高于小柴胡汤及其寒热减方5组(P〈0.01),小柴胡汤组脂肪累积细胞率最低(P〈0.05),小柴胡汤去柴胡组脂肪累积细胞率显著低于小柴胡汤去半夏组和小柴胡汤去生姜组(P〈0.01),小柴胡汤去黄芩组脂肪累积细胞率显著低于小柴胡汤去半夏组和小柴胡汤去生姜组(P〈0.01),秋水仙碱组无脂肪累积。小柴胡汤及其寒热减方5组细胞内IAP酶活性高于TNAP活性(P〈0.01);培养液中TNAP酶活性高于IAP酶活性(P〈0.01)。小柴胡汤去柴胡组细胞内IAP酶活性高于小柴胡汤去半夏组和小柴胡汤去生姜组,小柴胡汤去黄芩组细胞内IAP酶活性高于小柴胡汤去半夏组和小柴胡汤去生姜组(P〈0.01);在培养液中,小柴胡汤去半夏组和小柴胡汤去生姜组TNAP酶活性均高于小柴胡汤去柴胡组(P〈0.05)和小柴胡汤去黄芩组。结论:小柴胡汤及其寒热减方均抑制HCT116癌细胞增殖,小柴胡汤寒热并用全方抑制作用最强。寒药减方与热药减方对脂肪累积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不同。小柴胡汤中寒药和热药并用,分别作用于TNAP和IAP,调节脂肪转运代谢,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并用 小柴胡汤 癌细胞增殖 脂肪累积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原文传递
基于化学结构相似性的植物类中药“性-构”关系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付先军 王振国 +1 位作者 李学博 周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57-2661,共5页
目的:分析中药药性与其主要成分结构之间的关联程度。方法:筛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分别来源于寒性与热性植物类中药的主要成分共209种,以基于原子环境(AE)之间的海灵格距离作为化学结构相似指数的计算方法,对来源于寒... 目的:分析中药药性与其主要成分结构之间的关联程度。方法:筛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分别来源于寒性与热性植物类中药的主要成分共209种,以基于原子环境(AE)之间的海灵格距离作为化学结构相似指数的计算方法,对来源于寒性中药和热性中药化合物之间的化学结构相似性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来源于相同药性中药的化合物之间的结构相似程度较高,来源于不同药性的化合物化学结构上的相似程度较低。结论:植物类中药中部分主要成分的结构与其药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从中药'性-构'关系进行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寒热药性 性-构关系 结构相似度 海灵格距离
原文传递
基于K-近邻算法的中药化合物寒热平药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荣浩 魏国辉 +2 位作者 赵文华 马志庆 张喜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K-近邻算法(KNN)的中药化合物寒热平药性预测模型,用于评价中药化合物药性。方法:根据本课题组前期的“性-构”关系研究假说,中药化合物的结构决定中药化合物的药性。首先计算分子描述符以提取中药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然后... 目的:构建基于K-近邻算法(KNN)的中药化合物寒热平药性预测模型,用于评价中药化合物药性。方法:根据本课题组前期的“性-构”关系研究假说,中药化合物的结构决定中药化合物的药性。首先计算分子描述符以提取中药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然后,引入KNN度量中药化合物的相似性,构建中药化合物药性预测模型,通过交叉验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采集2 012个中药化合物,五折交叉验证下KNN模型准确率和AUC的面积分别为81.14%、0.910。模型的拟合性效果较好,精准率、召回率、Fscore值分别为0.807、0.777、0.79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KNN的中药化合物药性预测模型是有效的,进一步验证了本课题组的假说——中药化合物的结构决定了中药化合物的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合物 人工智能 K-近邻算法 分子描述符 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