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i Poetry in the History of Poetry
1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9年第1期107-113,192,共8页
关键词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i poetry in the history of poetry
原文传递
陈维崧的词学思想与词体艺术品格的开拓
2
作者 王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1-109,共9页
陈维崧是清初少有的词体创作和词学理论兼擅的杰出文学家。陈维崧的词学思想是其词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生生不息的创作力的源泉。陈维崧打破了传统以词体比附诗体的尊体策略,提出“为经为史”的词学主张;在创作论方面,强调寄托的技法... 陈维崧是清初少有的词体创作和词学理论兼擅的杰出文学家。陈维崧的词学思想是其词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生生不息的创作力的源泉。陈维崧打破了传统以词体比附诗体的尊体策略,提出“为经为史”的词学主张;在创作论方面,强调寄托的技法以适应词意内言外的复调特质,并对创作主体提出“思”“气”“变”“通”的严格要求;在风格论方面,正体与变体兼容,纤柔婉娈和雄阔豪放并重。除此之外,陈维崧倡导复“艳”为雅和推崇“清”的艺术品格,推动了词体的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维崧 词心 尊体 “为经为史” 雅化
下载PDF
几根铁骨撑天地,冷抱秋心续楚骚:论刘冰研词
3
作者 丛海霞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8-44,共7页
刘冰研是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的一员骁将。他有《山阳笛语词》《尘痕烟水词》《江山帆影词》《剪淞梦雨词》等四部词集,总675首作品。理论层面,他遵守词体格律,但又十分注重词体的社会批判功能和文学叙事功能;创作层面,他的军旅生活词创造... 刘冰研是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的一员骁将。他有《山阳笛语词》《尘痕烟水词》《江山帆影词》《剪淞梦雨词》等四部词集,总675首作品。理论层面,他遵守词体格律,但又十分注重词体的社会批判功能和文学叙事功能;创作层面,他的军旅生活词创造了新意境,呈现出底层文人的凄惨境遇和悲悯心声。刘冰研终以桀骜不屈的性格、通达的词学观念、刻画四川战乱生态、描摹巴蜀人民心迹等词学特质定格于20世纪词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冰研 词史意识 巴蜀词坛
下载PDF
论薛绍徽词及其当代意义
4
作者 刘荣平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
薛绍徽是晚清福建著名女作家,她的词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些词作是以词存史,尤具史料价值,其中有些词篇写得雄浑豪迈;与夫君陈寿彭相关的词作最多,多写正常的夫妻之情,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词史上具有较大的意义;另一部分词作继... 薛绍徽是晚清福建著名女作家,她的词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些词作是以词存史,尤具史料价值,其中有些词篇写得雄浑豪迈;与夫君陈寿彭相关的词作最多,多写正常的夫妻之情,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词史上具有较大的意义;另一部分词作继承前辈闽地词人以词描写本地风光的传统,还用词描写了外地风光,均具有风俗学价值。薛绍徽能用寻常语言写出好词,词风雅洁,在晚清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居清代闽籍女词人之冠。诵其词,可知人文双修之必要,亦可知传统美德之重要,此于当代社会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绍徽 词史 风俗
下载PDF
《全明词》漏收1000首补目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兆鹏 胡晓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1,共7页
《全明词》的出版,填补了词史文献整理研究的一大空白,但漏收词人词作不少。据明人诗文别集、词别集和词选、词话,补《全明词》漏收之词人20家词作463首,另补《全明词》已收其人而失收之词 537 首,共补词1000首。
关键词 《全明词》 补目 词史研究
下载PDF
《全明词》漏收1050首补目 被引量:2
6
作者 余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83,共9页
从明人诗文总集、别集、词选、诗选、词话、诗话、笔记中辑得《全明词》漏收词作,除去部分与王兆鹏、胡晓燕文《〈全明词〉漏收1000首补目》重叠外,另外补《全明词》失收明词人67位,失收词作1050首。
关键词 《全明词》 补目 词史研究
下载PDF
走出文学史的视野:朱祖谋《词莂》的历史语境与晚清词学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耀宗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7,共8页
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文学史成为我们认识过去的文学世界及其理论的一个基本知识背景。文学史话语实际上隐含着对于新文化运动本身合法性的认同。朱祖谋是晚清词学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的《词莂》是对清词历史的独特回应。通过朱... 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文学史成为我们认识过去的文学世界及其理论的一个基本知识背景。文学史话语实际上隐含着对于新文化运动本身合法性的认同。朱祖谋是晚清词学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的《词莂》是对清词历史的独特回应。通过朱祖谋的《词莂》,可以分析我们面对传统的困境以及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词莂》 朱祖谋 常州词派
下载PDF
舍尔其谁也——李白词真实性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木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6,共12页
从诗歌史、音乐史、词体发生史的演变历程,以及版本、作者背景、作品诸多方面综合考察,李白词可以确认为真实的存在。《宫中行乐词》八首、《清平调》三首、《清平乐》四首,三组作品均为李白在天宝二年于宫廷应制写作,分别写作于该年早... 从诗歌史、音乐史、词体发生史的演变历程,以及版本、作者背景、作品诸多方面综合考察,李白词可以确认为真实的存在。《宫中行乐词》八首、《清平调》三首、《清平乐》四首,三组作品均为李白在天宝二年于宫廷应制写作,分别写作于该年早春、仲春和暮春,在题材和写法上顺承而下,清晰显示了词体诞生之际的蜕变痕迹和发生历程。《菩萨蛮》《忆秦娥》在李白临别宫廷的诗作中也可以一一得到对应和验证,"玉阶空伫立",是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与"结桂空伫立"的重新组合与词体表达,玉阶专指宫廷,较早见于陆机《班婕妤》;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李白同期诗作《灞陵行送别》中字字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体起源 李白词 应制写作 宫廷文学 词体发生史
下载PDF
邓廷桢的词学追求及其词的创作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柏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07,共11页
邓廷桢既是名垂青史的一代民族英雄的代表,也是中国近代词坛不可忽视的要员之一。其自幼嗜学,性耽风雅,尤善填词,以抚臣身份关心时事,本着"我用我法"的个性化创作精神,承变雅之遗,填词重识趣,主寄怀,以东坡词清雅为尚,不涉绮... 邓廷桢既是名垂青史的一代民族英雄的代表,也是中国近代词坛不可忽视的要员之一。其自幼嗜学,性耽风雅,尤善填词,以抚臣身份关心时事,本着"我用我法"的个性化创作精神,承变雅之遗,填词重识趣,主寄怀,以东坡词清雅为尚,不涉绮语,多涉政治、时事,写下大量词史之作,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价值。研读邓廷桢词学,可进一步全面认识他的精神世界,把握近代词史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廷桢 词学 词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下载PDF
《全明词》、《全明词补编》漏收词百首补目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超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5-19,共5页
《全明词》、《全明词补编》的编纂出版,填补空白,有功词史,但漏收词作不少。今据各类文献,补《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失收词作。共收52人(其中未见两书者37人,此中无名氏2人,伪托前人1人),共补词105首又三篇半阕者。
关键词 明代 辑佚 文献整理 词学 词史研究
下载PDF
论金代全真道士词人对柳词的接受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王重阳、马钰等皆为读书种子,以诗词修真传教自证度人,游艺不害修道,这是接受柳词的前提。得道后的王重阳对柳词的接受方式,是通过柳词的"象喻性"以隐喻方式言说修"真"悟"道"的体验。其接受的内在契合根... 王重阳、马钰等皆为读书种子,以诗词修真传教自证度人,游艺不害修道,这是接受柳词的前提。得道后的王重阳对柳词的接受方式,是通过柳词的"象喻性"以隐喻方式言说修"真"悟"道"的体验。其接受的内在契合根据,则在于全真之"心游不离身游"的"游"观,这就使得感性的现象界最终又归宿于内在的体验和开悟,于是"道成肉身"的宗教体验也就有可能契合于审美体验的"主客泯灭"、"物我两忘"。"全真乐道"的优游之乐虽不离弃感性之"身",但却是以否定世俗情感价值和世俗之乐为前提,这样,王重阳等对柳词的接受内核实际内在着一种"否定论美学"的指向。金代全真道士词人对柳词的接受,具有揭示金词词史格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词 金代全真道士词人 接受前提 接受方式 接受契合 接受内核 词史意义
下载PDF
夏承焘词史观与词史建构评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志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67,共22页
夏承焘的词史观与词史建构,是其词学研究与词体创作两方面实践的产物。夏氏词史观以力破婉约正宗论为基本特点,打破千年以来词史的定局,从更大的文学史与文体背景上论词史,对传统的婉约、豪放两分法多有辨析。其中对常州词派词史观的反... 夏承焘的词史观与词史建构,是其词学研究与词体创作两方面实践的产物。夏氏词史观以力破婉约正宗论为基本特点,打破千年以来词史的定局,从更大的文学史与文体背景上论词史,对传统的婉约、豪放两分法多有辨析。其中对常州词派词史观的反思、对文人词个体抒情传统的揭示、对诗词界限的辩证思考、不破词体、不诬词体等观点,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夏氏词史观与词史建构融会新旧,也反映了二十世纪复杂多变的学术背景,但始终坚持学术自身的立场,在二十世纪词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对此后的词史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对于今后的词史建构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承焘 词学 词史观 词史建构
下载PDF
民国中后期女性词的苏辛词风转向及其词史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燕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0-218,共9页
民国中后期女性词的苏辛词风转向非一二个人独力为之,而是以学者型为主体的新变派女词人创作中的一个群体现象。苏辛词风转向发生的根源得益于经历现代教育的女词人,由于受过系统的词学教育,创作中打破了传统纯任性灵的学习填词模式,逐... 民国中后期女性词的苏辛词风转向非一二个人独力为之,而是以学者型为主体的新变派女词人创作中的一个群体现象。苏辛词风转向发生的根源得益于经历现代教育的女词人,由于受过系统的词学教育,创作中打破了传统纯任性灵的学习填词模式,逐渐形成在一定词学思想指导下的创作实践。苏辛词风转向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时代剧变带来的对文学社会功能的重视,间接原因则是词风变革之必然,用苏辛词风欲矫正词坛的"梦窗热"。在这次变革中,苏辛词风转向是女词人在一定词学思想指导下有意识主动选择的结果,并在矫正梦窗词风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创作实践中,她们提倡的是豪放与柔婉互济。民国中后期女性词的苏辛词风转向在助力梦窗词风的清洗、间接挽救词体被淘汰的危机、推动女性词从附庸地位汇入词坛主流、加快推进女性词现代转型等方面皆有着积极的词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词 学者型 苏辛词风 词史意义
下载PDF
论宋夏战争对范仲淹文学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艳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117-121,共5页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其文学创作深受宋夏战争的影响,并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是以诗文记史,再现战争场面;其二是以边塞生活入词,首创豪放词风,扩大了词体的表现范围。其作品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其文学创作深受宋夏战争的影响,并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是以诗文记史,再现战争场面;其二是以边塞生活入词,首创豪放词风,扩大了词体的表现范围。其作品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宋夏战争 边塞词 诗史性质
下载PDF
胡适词史观探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惠国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1期34-38,共5页
胡适词史观的基础有两个 :一是文学进化论 ;一是文学形式起于民间 ,死于文人的循环论。其词史观在宏观上基本符合实际。
关键词 胡适 词史 文学观 影响
下载PDF
明末词运之转移与清词中兴之契机——云间词派新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勇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3-68,83,共7页
明清易代之际,云间词派大放光明,一扫明词尘俗卑靡之意格,抒写身世零落之感、家国沦亡之悲,沉雄凄丽,意内言外,大大提高了词的审美品格。云间词派坚守南唐、北宋词的路数,托兴深微,又胎息传奇笔法,开启了清词中兴之局,可称明清词运的转... 明清易代之际,云间词派大放光明,一扫明词尘俗卑靡之意格,抒写身世零落之感、家国沦亡之悲,沉雄凄丽,意内言外,大大提高了词的审美品格。云间词派坚守南唐、北宋词的路数,托兴深微,又胎息传奇笔法,开启了清词中兴之局,可称明清词运的转捩点,为清词中兴赢得了契机,但词学上的复古主义、教条主义也给清词带来了若干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间词派 理论建构 艺术特质 历史定位
下载PDF
“词心”建构:秦观身世与词风的互文关系及其词史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1-147,共7页
“词心”是冯煦在总结前人词学思想并借鉴司马相如“赋心”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秦观词提出的重要词学范畴。冯氏“词心”说以秦观敏感心性与外在遭际变化为阐释核心,统摄少游令、慢诸体创作,为其词风迁变增添新的解读语境和接受话语。冯... “词心”是冯煦在总结前人词学思想并借鉴司马相如“赋心”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秦观词提出的重要词学范畴。冯氏“词心”说以秦观敏感心性与外在遭际变化为阐释核心,统摄少游令、慢诸体创作,为其词风迁变增添新的解读语境和接受话语。冯煦之后,沈曾植、况周颐、王国维等学者又各从不同维度对“词心”说予以增益,进而使其在学术内涵上呈现出流动性。在“将身世打并入词”的创作语境下,秦观之身世沉浮与其词风迁变确具共时同振关系。秦观个人遭际的阶段性特征,通过词心而推动词风变化,使其词由俗艳,经哀怨,迁为愁苦,终滑入凄婉、凄厉之调。词心助秦观词品提升,并最终造就了他雄霸元祐至崇宁三代词坛的词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词心流转 身世多变 词风迁转 词史地位
下载PDF
求深求真:民国词学研究摭谈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传庆 《文学与文化》 2020年第3期87-94,共8页
新世纪以来,民国词学在文献史料整理及词学学术史的研究上获得了不俗的成绩。面对极为丰富的词学文献,披沙拣金,发掘属于民国词学特质的史料,实现从文献建设向理论建构的转变,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而注重问题导向,努力解决共时性场域里... 新世纪以来,民国词学在文献史料整理及词学学术史的研究上获得了不俗的成绩。面对极为丰富的词学文献,披沙拣金,发掘属于民国词学特质的史料,实现从文献建设向理论建构的转变,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而注重问题导向,努力解决共时性场域里的词学问题,也是研究的关键。就民国词学而言,首先要揭示民国词在内容及情感上的新境,而对于民国词学新意的开掘也是展现其理论批评特质的必由之路。另外,从具体作品入手,密切联系时代人文,去发现属于这个剧烈动荡时期的特定文人心态,也是民国词研究不能忽视之处。唯有求深求真,在展示词史新境、开掘词学新意、发覆词人心态等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展现更为全面、真实、独特的民国词学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词学 词史新境 词学新意 词人心态
下载PDF
文史互证——清词鉴赏教学例谈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焕卿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清词的鉴赏对于古代文学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作品的产生总是与作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心绪相关联的。因此,有必要将作品放置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并运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加以诠释。
关键词 清词 文史互证 清词教学
下载PDF
李白为词祖当非虚誉--《菩萨蛮》《忆秦娥》真伪考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卫星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4期90-101,共12页
采用将李白名下诗词的体势与意境相对照的方式,依据精彩独造处相似、取境习惯相似、多重相似的标准,落实到字、词、句、篇上,兼顾体势、意象、意境、章法、技法、风韵等方面来对比分析,可知李白名下最受争议的《菩萨蛮》《忆秦娥》诸词... 采用将李白名下诗词的体势与意境相对照的方式,依据精彩独造处相似、取境习惯相似、多重相似的标准,落实到字、词、句、篇上,兼顾体势、意象、意境、章法、技法、风韵等方面来对比分析,可知李白名下最受争议的《菩萨蛮》《忆秦娥》诸词与李白《寄当涂赵少府炎》《灞陵行送别》、赠内及代内赠诸诗高度相似,与李白其他诗境也多有相通,而能展现出别于诗的独到特色。结合李白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与李白词真伪之争的成因,昔人称李白为词祖,当非虚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格律诗词学史 诗词体势意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