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值对淡水藻类生长和种类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8
1
作者 刘春光 金相灿 +3 位作者 孙凌 钟远 戴树桂 庄源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4-298,共5页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研究了淡水藻类在不同pH下的生长和种类变化。结果表明,在pH8.0~pH9.5的范围内,pH8.5下藻类生长状况最好,pH9.5下生长最差;试验范围内蓝藻占绝对优势,但不同处理间种类差别不明显;蓝藻中湖泊鞘丝藻对pH适应范围最广,...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研究了淡水藻类在不同pH下的生长和种类变化。结果表明,在pH8.0~pH9.5的范围内,pH8.5下藻类生长状况最好,pH9.5下生长最差;试验范围内蓝藻占绝对优势,但不同处理间种类差别不明显;蓝藻中湖泊鞘丝藻对pH适应范围最广,皮状席藻偏好pH8.5以上的环境;pH8.5的水体固碳能力最强,酸碱度稳定性最高,人为改变pH会使藻类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水族箱微宇宙 固碳 优势种
下载PDF
大型海藻对海水水族箱生态微宇宙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钟逸云 郜晓峰 +5 位作者 邢浩 刘炜 常佳楠 张建琳 何培民 孙彬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1-432,共12页
为探究海水水族箱在引入大型海藻后微宇宙生态系统结构和稳定性的变化,分别对不同处理组进行水质指标、浮游生物及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有藻组水体溶解氧(DO)含量和pH上升趋势高于无藻组,并可维持亚硝态氮(NO^(-)_(2)-N)含量在较... 为探究海水水族箱在引入大型海藻后微宇宙生态系统结构和稳定性的变化,分别对不同处理组进行水质指标、浮游生物及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有藻组水体溶解氧(DO)含量和pH上升趋势高于无藻组,并可维持亚硝态氮(NO^(-)_(2)-N)含量在较低水平,实验结束时磷酸盐(PO^(3-)_(4)-P)及铵态氮(NH^(+)_(4)-N)含量显著低于无藻组(P<0.05)。有藻组细菌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无藻组(P<0.05);浮游生物群落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组间差异(P<0.05)。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无藻及有藻组第一、二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无生物对照组分别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各处理组浮游生物群落的第一优势门均为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至少占样品中浮游生物群落丰度的40%以上,第一优势属均为直链藻属(Melosira)。CCA结果显示,无藻组微生物优势种丰度与营养盐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溶解氧(DO)及pH负相关,有藻组则相反。通过以上结果可推测,不同营养层级的微宇宙系统浮游生物及细菌群落组成不同,培养针叶蕨藻(Caulerpasertularioides)能有效改善生态水族箱水质环境并影响水体微宇宙结构,有利于构建稳定高效并美观的海水景观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浮游生物 微宇宙 针叶蕨藻 生态水族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