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5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U.S.on seismic design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 long span arch bridge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艳 George C Lee +1 位作者 范立础 胡世德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61-69,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rst of a series of case studies on the seismic design of long span bridges (cable-stayed bridges, suspension bridges and arch bridges) under a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ject on seismic behavi...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rst of a series of case studies on the seismic design of long span bridges (cable-stayed bridges, suspension bridges and arch bridges) under a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ject on seismic behavior and design of highway bridges between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and the Multidisciplinary Center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University at Buffalo. The objective of this series of case studies i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n the seismic design practice of long span bridges in China and the U.S., to identify research needs and to develop design guidelines beneficial to bridge engineers in both countries. Unlike short to medium span bridges, long span bridges are not included in most seismic design specifications, mainly because they are location dependent and structurally unique. In this paper, an available model of a steel tied half through arch bridge with a main span of 550m in China is discussed. Analysis is focused on comparisons of the seismic responses due to different ground motions. Seismic design criteria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long span bridges in both countries were first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and then three near field earthquake records with large vertical compon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citations to examine the seismic behavior and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the bridg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elected near field ground motions cause larger responses to key components (critical sections) of the bridge (such as arch rib ends) with a maximum increase of more than twice those caused by the site specific ground motions; (2) piers, longitudinal girders and arch crown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vertical motions, especially their axial forces; and (3) large vertical components of near field ground motions may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bridge's internal forces provided that their peak acceleration spectra ordinates only appear at periods of less than 0.2s. However, they may have more influence on the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s of sliding bearings due to their large displacement spectra ordinates at the fundamental period of the bri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span arch bridge seismic design practise seismic vulnerability near field ground motion vertical motion
下载PDF
Longitudinal force in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on long-span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carrying multiple tracks 被引量:18
2
作者 闫斌 戴公连 +1 位作者 郭文华 徐庆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2001-2006,共6页
Considering arch rib, lateral brace, suspender, girder, pier and track position, the model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ng-span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and multiple tracks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steel-concrete ... Considering arch rib, lateral brace, suspender, girder, pier and track position, the model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ng-span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and multiple tracks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ection beam element to simulat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 arch rib, using the beam element with rigid arm to simulate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girder and using nonlinear bar element to simulate longitudinal constraint between track and bridge. Taking a(77+3×156.8+77) m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with four tracks on the Harbin-Qiqihar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as an example, the arrangement of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CWR) was explored. The longitudinal force in CWR on the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the pier top horizontal force and torque due to the unbalance load case,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action of temperature, vertical live load, train braking and wind load.Studies show that, 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rack displacement to set the track expansion devices at main span arch springing on both sides; the track stress due to arch temperature variation can reach 40.8 MPa; the track stress, pier top horizontal force and torque are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loaded tracks and train running direction, and the bending force applied to unloaded track is close to the loaded track, while the braking force applied to unloaded track is 1/4 to 1/2 of the loaded track; the longitudinal force of track due to the wind load is up to 12.4 MPa, 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road bridge long-span bridge tied arch continuous beam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track-bridge interaction
下载PDF
Mechanism and practice of rock control in deep large span cut holes 被引量:2
3
作者 Li Chong Xu Jinhai +2 位作者 Fu Chunsheng Wu Rui Ma Qianqi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6期891-896,共6页
Deep large span cut holes are difficult to stabilize. The 7801 cut hole in the Lu'an Wuyang Mine was used as this project's backgrou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large span cut hole stability are analyzed. Pr... Deep large span cut holes are difficult to stabilize. The 7801 cut hole in the Lu'an Wuyang Mine was used as this project's backgrou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large span cut hole stability are analyzed. Pre- stressed bolting theory was used to design a roof control method for a large span roadway. By reducing the span and applying equal strength coordinated supports the rock could be stabilized. The control prin- ciples and methods are given herein along with the analysis. A double micro arch cross section roadway is defined and its use in solving the current problem is described. Beam arch theory was used to build a model of the double micro arch cross section roadway. A support reverse force model for the arch foot intersection was also derived. A support method based upon reducing the width of the large span in the cut hole is presented.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duced span of the roadway roof plus the use of cable anchors and single supports give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large span cut hole. On site monitoring showed that the reduced span support from the double micro arch cross section roadway desig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The roadway surface displacement was small and harmful deformation of the cut hole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is will ensure its long term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arge span cut hole Double micro arch cross-section roadway Roof control by cross cut Equal strength coordinated support
下载PDF
索-悬链线拱联合结构的受力机理与力学特征
4
作者 郝天之 李春华 +2 位作者 杨涛 龙夏毅 邓年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102,共14页
早期拱桥已运营多年,缺乏有效的养护,且设计荷载等级偏低;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及车辆超载,其在活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已不能满足现代交通需求。为改善此类拱桥的受力性能,提出一种索-悬链线拱联合结构,在拱肋两侧对称设置索,使索和拱肋形成... 早期拱桥已运营多年,缺乏有效的养护,且设计荷载等级偏低;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及车辆超载,其在活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已不能满足现代交通需求。为改善此类拱桥的受力性能,提出一种索-悬链线拱联合结构,在拱肋两侧对称设置索,使索和拱肋形成新的受力体系,从而改变悬链线拱结构的传力路径,进而降低拱结构的内力。在索-拱联合结构图式下,基于弹性中心法对其力法方程进行简化,采用近似曲线积分方法推导了竖向移动荷载作用下拱肋的内力解析解,并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验证解析解的准确性;分析了在车道荷载作用下索约束位置、拱轴系数、矢跨比和轴向刚度比等设计参数对拱结构的影响,揭示了索-拱联合结构的受力机理和内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内力解析解与有限元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索的设置改变了拱结构弯矩影响线量值的正、负区间分布,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拱结构弯矩影响线的峰值,从而使拱结构的整体弯矩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弯矩分布更均匀;沿拱脚至拱顶,拱结构弯矩的降低幅度和轴力的增长幅度均逐渐减小;轴向刚度比从0.02增加至0.10,拱脚负弯矩的减小幅度呈非线性增大,最大降幅达63.7%;索力的增长幅度与其数值大小成反比,当索设置在距拱顶0.3L(L为拱跨经)时,索力可增至轴向刚度比为0.02时的1.9倍。矢跨比对拱结构内力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矢跨比越大拱结构的内力变化幅度越大;拱轴系数对拱结构内力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拱联合作用 拱桥加固 悬链线拱 矢跨比 拱轴系数 内力影响线 解析解
下载PDF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大跨拱桥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略勤 袁茂均 +2 位作者 左英 沈正璇 徐粒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4,148,共12页
为了研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和参数对大跨拱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首先引入分解叠加(record-decomposition incorporation,RDI)法合成人工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比研究了不同等效脉冲模型的准确性,进而优化和验证了合成方... 为了研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和参数对大跨拱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首先引入分解叠加(record-decomposition incorporation,RDI)法合成人工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比研究了不同等效脉冲模型的准确性,进而优化和验证了合成方法;然后以某大跨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优化后的RDI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参数特征的人工近断层地震动,探讨了脉冲成分与残余分量对拱桥动力响应的影响机制;最后研究了不同脉冲参数对拱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优化后的RDI合成方法能有效模拟原始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并得到具有不同脉冲参数的人工地震动;近断层地震记录的高频成分对拱桥结构动力响应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随着脉冲幅值的增大,向前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对拱桥动力响应的影响均明显增大;随着脉冲周期的增大,两种脉冲效应对拱桥动力响应均有显著的不利影响;对于脉冲个数的影响,双向脉冲的近断层地震动相比多向脉冲会引起拱桥更大的面内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拱桥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脉冲参数 分解叠加(RDI)法 动力响应
下载PDF
近远场地震下RC大跨轻柔拱桥减隔震支座方案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邵长江 崔皓蒙 +4 位作者 漆启明 韦旺 庄卫林 黄辉 袁得铮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626,共12页
为探明不同地震动输入对某大跨轻柔拱桥减隔震的影响,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近远场地震下桥梁结构的响应规律,得到大桥支座的优化布置方案.首先,基于模态分析,对比该桥与传统钢筋混凝土(RC)拱桥动力特性差异;其次,选取不同脉冲周期... 为探明不同地震动输入对某大跨轻柔拱桥减隔震的影响,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近远场地震下桥梁结构的响应规律,得到大桥支座的优化布置方案.首先,基于模态分析,对比该桥与传统钢筋混凝土(RC)拱桥动力特性差异;其次,选取不同脉冲周期的近场地震动、近场无脉冲及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记录;最后,研究近远场地震下拱桥的响应行为和损伤演化路径,得到优化桥梁的减隔震支座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近场脉冲及远场长周期地震下的桥梁结构响应大于无脉冲地震响应;纵竖向地震下高墩柱剪力及弯矩包络曲线呈“S”形,墩身中部易形成塑性铰,高阶振型影响显著;桥梁纵桥向先于横向震损,损伤路径依次为矮柱、高墩柱及拱肋实心-空心截面段;摩擦摆支座减震效果最佳但位移较大,高阻尼支座方案在近场中长脉冲周期及远场长周期地震下仍会发生损伤,板式橡胶支座方案因无法保证支座同步滑移而不能形成准隔震体系;“高阻尼+摩擦摆”混合方案的支座位移小,拱肋及墩柱均处于弹性,是近断层大跨轻柔RC拱桥的优选减隔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轻柔拱桥 近场脉冲型地震 远场地震 损伤演化 混合减隔震设计 高阶振型
下载PDF
基于大跨度拱棚湍流结构演化的棚型优化
7
作者 王少杰 宋皓然 +4 位作者 林博 刘贵元 魏珉 齐子皓 管仁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0-228,F0003,共10页
大跨度拱棚在园艺设施中应用日益广泛,跨度、高度增加会加大棚内空间,但风温性能与时空演化更为复杂。为探明大跨度拱棚湍流结构演化规律并进行棚型优化,该研究以生产中常用的20 m跨度宜机化拱棚为主要对象,建立融合设施结构与番茄植株... 大跨度拱棚在园艺设施中应用日益广泛,跨度、高度增加会加大棚内空间,但风温性能与时空演化更为复杂。为探明大跨度拱棚湍流结构演化规律并进行棚型优化,该研究以生产中常用的20 m跨度宜机化拱棚为主要对象,建立融合设施结构与番茄植株气动特征的多场耦合仿真分析模型,并开展示范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大跨度拱棚存在湍流现象,断面涡流多呈双旋涡特征;棚的脊高越低,温度、气流分布均匀性越差,通风效率虽较高但换气率较低;风温分布均匀性会伴随拱棚高度增加变优,但太高时因热压通风演化为主通风方式,风压通风效能会明显下降;针对20 m大跨度拱棚,脊高6.0~6.5 m时构型较优,兼顾经济性、安全性等因素脊高取6.0 m更优。通过示范工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同类园艺设施结构构型优化提供了高效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 结构 通风 大跨度拱棚 湍流 棚型优化 多场耦合
下载PDF
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箱提篮拱弹塑性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占飞 谭凌霄 +1 位作者 吴佳新 宋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目的 探究倾角、矢跨比及宽跨比三个参数对钢箱提篮拱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影响,为钢提篮拱桥抗震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改变参数,建立54个钢箱提篮拱有限元模型,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进行滞回分析,研究钢箱提篮拱水平... 目的 探究倾角、矢跨比及宽跨比三个参数对钢箱提篮拱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影响,为钢提篮拱桥抗震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改变参数,建立54个钢箱提篮拱有限元模型,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进行滞回分析,研究钢箱提篮拱水平力-位移滞回性能、极限承载力和拱顶横撑内力、变形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 随着拱肋倾斜角度、宽跨比的增加或矢跨比的减小,结构初期刚度、极限承载能力均有较大提高,但横撑内力也随之增加,并会产生局部失稳破坏,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结论 增加拱肋倾斜角度对钢箱提篮拱横向力学性能有较大改善,但在设计时应注意横撑内力增加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提篮拱肋 力学性能 水平往复荷载 倾斜角度 矢跨比 宽跨比
下载PDF
特大跨径拱桥系杆张拉优化技术分析
9
作者 戚亮 李飞 《交通工程》 2024年第9期99-104,共6页
为提高威海石家河公园大桥这一特大跨径拱桥的结构稳定性,保障拱桥建筑施工质量,研究特大跨径拱桥系杆张拉优化技术分析。威海石家河公园大桥共采用34根吊杆,其中中拱14根吊杆,边拱20根吊杆,考虑系杆张拉顺序对质量的影响,设计2种张拉方... 为提高威海石家河公园大桥这一特大跨径拱桥的结构稳定性,保障拱桥建筑施工质量,研究特大跨径拱桥系杆张拉优化技术分析。威海石家河公园大桥共采用34根吊杆,其中中拱14根吊杆,边拱20根吊杆,考虑系杆张拉顺序对质量的影响,设计2种张拉方案,方案1为先张拉两边吊杆、后张拉中间吊杆;方案2为先张拉中间吊杆、后张拉两边吊杆。采用有限元模拟2种张拉方案在施工时所产生的应力、位移变化,从而选取最佳方案。模拟分析可知:采用方案1张拉时主梁所承受应力更大,且主梁、中拱、边拱的位移明显较大,而采用方案2张拉时,可避免主梁出现严重失稳问题,还可保持较小的拱肋位移;同时方案2稳定安全系数较高,在成桥阶段方案2最大吊杆拉应力为433.0 MPa,处于1860钢绞线的安全承载范围内。可见采用先张拉中间吊杆、后张拉两边吊杆方式可有效实现系杆张拉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跨径拱桥 系杆张拉 有限元 拱肋位移 稳定安全系数 拉应力
下载PDF
基于耐震时程法的大跨度钢桁拱桥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琦 郑史雄 +3 位作者 丁自豪 陈志强 邹作家 贾宏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3,共8页
为克服复杂桥梁结构在地震易损性评估时需要进行大量非线性时程分析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耐震时程法(ETM)的易损性分析方法用于桥梁结构易损性的快速评估。首先,基于ETM合成了若干条耐震时程曲线(ETA),将其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相结合。随... 为克服复杂桥梁结构在地震易损性评估时需要进行大量非线性时程分析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耐震时程法(ETM)的易损性分析方法用于桥梁结构易损性的快速评估。首先,基于ETM合成了若干条耐震时程曲线(ETA),将其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相结合。随后,考虑桥梁模型的不确定性,借助OpenSEES建立一座大跨度上承式钢桁拱桥的有限元模型样本库,并分别使用ETM和增量动力分析(IDA)法对其中的桥梁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并得到典型构件的易损性曲线,将二者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ETM的适用性。最后,利用验证后的方法分析该桥各构件纵向地震下的易损性。结果表明:ETM与IDA所得结果的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5%以内,说明基于耐震时程的易损性方法可有效兼顾分析效率和计算精度;在纵向地震作用下,上承式钢桁拱桥的引桥墩和交界墩在50%中等损伤概率下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仅为0.597g和0.972g,远小于其他构件,说明混凝土桥墩为最易损构件;拱肋和立柱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的概率较小,但拱顶和拱脚相对薄弱;设置固定支座的短立柱在纵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损伤,可通过改变拱上立柱的支座布置形式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拱桥 地震易损性 耐震时程法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不确定性 增量动力分析
下载PDF
高速铁路小角度跨越高速公路桥梁方案研究
11
作者 王斌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新建广州至汕尾高速铁路跨越深汕西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夹角仅为26°。为了确定高速铁路跨越高速公路桥梁的合理设计方案,从功能要求、受力性能、轨道平顺性、经济性能、施工对高速公路的干扰、运营期维养等方面进行综合比... 新建广州至汕尾高速铁路跨越深汕西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夹角仅为26°。为了确定高速铁路跨越高速公路桥梁的合理设计方案,从功能要求、受力性能、轨道平顺性、经济性能、施工对高速公路的干扰、运营期维养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研究结果表明,主跨160m的拱承斜拉桥为该桥的合理桥式方案。通过结构体系、拱塔轴线线形、拱塔截面型式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拱承斜拉桥的合理结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跨越高速公路 方案比选 拱承斜拉桥 中承式拱桥 结构体系
下载PDF
型钢拱架日光温室结构稳定性能及参数分析
12
作者 向彬涛 郭华 +2 位作者 王军林 孙建恒 高洪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6-204,共9页
型钢拱架日光温室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长细比大,暴雪等极端灾害天气下易引发结构失稳灾变。针对此问题,该研究利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建立型钢拱架日光温室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开展雪荷载下日光温室稳定性能分析;通过... 型钢拱架日光温室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长细比大,暴雪等极端灾害天气下易引发结构失稳灾变。针对此问题,该研究利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建立型钢拱架日光温室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开展雪荷载下日光温室稳定性能分析;通过对型钢截面类型(平椭圆形截面、箱形截面和几字形截面)、温室跨度(8、10和12 m)、雪荷载分布形态(分布厚度非均匀和分布区域不对称)等参数下日光温室失稳全过程分析,分别确定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揭示雪荷载分布对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的量化影响;结合日光温室的荷载系数-位移全过程曲线和不同加载时刻点的变形图、应力图、轴力图与弯矩图,从直观现象和内在本质两个层面深入探明日光温室的静力失稳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不发生平面外整体失稳的前提下,当型钢截面面积和翼缘宽度相同时,相较于箱形截面型钢、几字形截面型钢,采用平椭圆形截面型钢拱架的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9.2%和44.2%;跨度对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较大,与8 m跨度相比,10、12 m跨度的日光温室的荷载系数分别下降了27.1%和57.9%;相较于均匀分布雪荷载,在非均匀分布雪荷载下日光温室的稳定承载力最大下降63.8%;相较于不设置拉杆和撑杆的情况,单独设置拉杆的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最大可提高9.0%,单独设置撑杆的日光温室稳定承载力最大可提高66.8%。该研究得出的结果和给出的建议可为型钢拱架日光温室结构抗雪设计、稳定性研究和防灾分析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结构 荷载 型钢拱架 失稳机理 跨度 拉杆 撑杆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减隔震措施对比研究
13
作者 李龙 《北方交通》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以某跨河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措施下桥梁的减隔震性能。通过“m”法,利用桥梁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进行动力分析;通过人工合成地震波,采用FDB模型、粘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进行模拟,对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进行非线性... 以某跨河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措施下桥梁的减隔震性能。通过“m”法,利用桥梁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进行动力分析;通过人工合成地震波,采用FDB模型、粘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进行模拟,对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摩擦摆支座、速度锁定器、拉索减震支座的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减隔震措施下,墩柱所受的轴力差异较小,摩擦摆支座及拉索减震支座所受的剪力、弯矩差异较小,速度锁定器作用下,墩柱所受的剪力及弯矩差异较大。通过对比分析,选用摩擦摆支座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求,减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 摩擦摆支座 速度锁定器 拉索减震支座 桥梁抗震设计
下载PDF
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韧性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季伟 杜轲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50,共14页
为评估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拱桥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抗震韧性,以一座320 m上承式CFST拱桥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非线性结构响应分析,定义了拱桥的易损性组和性... 为评估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拱桥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抗震韧性,以一座320 m上承式CFST拱桥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非线性结构响应分析,定义了拱桥的易损性组和性能组,开展地震易损性分析,分别评估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下拱桥结构的维修费用和维修时间等抗震韧性指标,给出拱桥的抗震韧性评级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该结构最终抗震韧性评级为一星,其中维修时间是影响拱桥结构综合抗震韧性等级的关键指标,结构构件对拱桥结构的抗震韧性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上承式CFST拱桥 非线性结构响应分析 性能组 抗震韧性指标 抗震韧性评级
下载PDF
高烈度震区大跨径中承式钢箱系杆拱桥减隔震技术研究
15
作者 孙建鹏 李进斌 +2 位作者 徐伟超 王毅 于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50,170,共11页
为了研究高强度地震作用下大跨径中承式钢箱系杆拱桥地震响应及减隔震技术,以西双版纳黎明大桥为工程背景,选取类似场地的实际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地震波,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研究支座类型及参数变化对拱桥结构的减隔震效果。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高强度地震作用下大跨径中承式钢箱系杆拱桥地震响应及减隔震技术,以西双版纳黎明大桥为工程背景,选取类似场地的实际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地震波,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研究支座类型及参数变化对拱桥结构的减隔震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支座,减隔震支座能大幅降低结构内力,但纵向位移有所增加,且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效果要强于铅芯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黏滞阻尼器联合抗震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纵向和横向位移,进一步能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对联合抗震体系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可知:最佳的参数范围是:摩擦因数为0.04,曲率半径在3 200~4 200 mm,阻尼系数为6 000,阻尼指数在0.2~0.4;在最优抗震体系下,结构位移和内力均显著降低,最大减震率分别达到了75.3%和82.3%,表明该体系大幅提高了拱桥抵抗地震的能力,为同类桥梁减隔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 大跨径中承式钢箱系杆拱桥 有限元 地震响应 减隔震技术 摩擦摆支座 黏滞阻尼器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大跨度拱桥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
16
作者 郑攀 何沛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4-1411,共8页
文章以桥墩钢筋锈蚀机理为基础,探究了基于氯离子环境侵蚀引起的钢筋直径及力学性能的退化规律,同时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的变异性,因分析计算量很大,引入Kriging模型和拉丁超立方抽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法建立易损性曲线,... 文章以桥墩钢筋锈蚀机理为基础,探究了基于氯离子环境侵蚀引起的钢筋直径及力学性能的退化规律,同时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的变异性,因分析计算量很大,引入Kriging模型和拉丁超立方抽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法建立易损性曲线,并利用Monte Carlo抽样方法形成全寿命周期内的桥梁系统损伤概率曲面。运用OpenSEES程序引入时变效应,对某大跨度拱桥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Kriging模型能够较精确地代替有限元进行分析,能够显著减小计算量;对于大跨度拱桥而言,由Monte Carlo抽样得到的全桥体系易损性来评价桥梁的抗震性能更加合理;在全寿命设计基准期内,随着服役时间增加,桥墩损伤概率明显增大。该研究可为类似桥梁结构全寿命抗震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拱桥 KRIGING模型 时变易损性 Monte Carlo抽样 体系易损性
下载PDF
BIM正向设计在市政大跨拱桥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健 胡智敏 +1 位作者 李萌 宁鑫淼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BIM正向设计在市政大跨拱桥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市政大跨桥梁BIM正向设计的现状及前景、BIM正向设计在市政大跨拱桥设计中的优势、挑战和解决方案以及相应的应用策略和建议。本研究通过对BIM技术正向设计...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BIM正向设计在市政大跨拱桥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市政大跨桥梁BIM正向设计的现状及前景、BIM正向设计在市政大跨拱桥设计中的优势、挑战和解决方案以及相应的应用策略和建议。本研究通过对BIM技术正向设计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和建模经验,旨在为市政大跨拱桥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一种更高效、可靠的方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正向设计 市政大跨拱桥 三维建模 设计深化
下载PDF
河北宁晋体育馆结构设计及拱脚节点试验研究
18
作者 张勇 李振宝 +1 位作者 赵国梁 韩纪升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1-100,共10页
河北宁晋体育馆屋盖结构造型复杂,采用钢结构拱桁架结构形式,运用MIDAS Gen软件对钢结构屋盖进行了整体稳定分析和多遇地震下的整体弹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钢结构拱桁架方案可行且安全。因钢结构拱跨度大、拱脚节点受力复杂,为验证节点... 河北宁晋体育馆屋盖结构造型复杂,采用钢结构拱桁架结构形式,运用MIDAS Gen软件对钢结构屋盖进行了整体稳定分析和多遇地震下的整体弹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钢结构拱桁架方案可行且安全。因钢结构拱跨度大、拱脚节点受力复杂,为验证节点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选取了4个典型节点进行了足尺节点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节点设计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并留有适当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晋体育馆 防震缝 大跨度拱桁架 拱脚节点 足尺模型
下载PDF
江阴站大跨度空间拱形桁架结构施工技术
19
作者 邵宝健 麻宏伟 吴文平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2期94-98,共5页
介绍了江阴站大跨度空间拱形桁架结构屋盖的结构特点,根据屋盖钢结构跨度大、落差大等特点,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分步提升的施工方法,对提升架的设计及布置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在拱形主桁架下弦增加水平临时拉索控制变形,提高了... 介绍了江阴站大跨度空间拱形桁架结构屋盖的结构特点,根据屋盖钢结构跨度大、落差大等特点,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分步提升的施工方法,对提升架的设计及布置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在拱形主桁架下弦增加水平临时拉索控制变形,提高了施工精度,保证了施工安全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升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结构的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具备足够的安全性。通过对提升全过程的监测,并与仿真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两者结果具有很好的吻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拱形桁架 大落差 分步提升 临时拉索 有限元模拟分析
下载PDF
埋地夹砂拱结构的受力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计刚 张芳芳 +2 位作者 梁瑛硕 张朝阳 王清洲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74,共9页
为研究埋地半椭圆形夹砂拱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自制模型箱开展拱结构埋地特性的加载试验,测试其环向应变与竖向位移,建立埋地半椭圆形夹砂拱结构的ABAQUS数值计算模型并验证精度;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不同矢跨比、覆土高度和拱脚... 为研究埋地半椭圆形夹砂拱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自制模型箱开展拱结构埋地特性的加载试验,测试其环向应变与竖向位移,建立埋地半椭圆形夹砂拱结构的ABAQUS数值计算模型并验证精度;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不同矢跨比、覆土高度和拱脚约束状态对拱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0.30~0.45之间的四种矢跨比下,拱顶和拱脚位置是拱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关键位置;覆土高度在60 cm、90 cm和120 cm三个高度变化时,增加覆土高度可以对拱结构起到较好的减载作用;拱脚由无约束向半约束和全约束状态转换时,拱结构受力的最不利位置由拱顶转移至拱脚,有利于结构整体受力。夹砂拱结构设计施工中,可将受力最不利位置作为安全控制点,且应关注拱结构的应力集中问题,同时采取减载等手段,以避免结构产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砂拱结构 受力和变形 数值模拟 矢跨比 覆土高度 拱脚约束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